肝血虚的特有症状症状有哪些

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09-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治疗肝血虚的穴位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肝血虚为证候名,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脏血液亏虚,致筋脉、头目、爪甲失于濡养的病理变化&。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脾肾亏虚,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虚。临床表现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症状为主,兼有虚烦多梦,易惊善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养肝补血。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0:59:38 共161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肝血虚的穴位如下:拼音:gān英文:gān;CO12(穴);liver中医·肝:肝:1.五脏之一;2.足厥阴肝经;3.脉学术语;4.耳穴名五脏之一·肝:肝为五脏之一。肝与胆相为表里。位于腹部,膈之下,右胁之内。其经脉布于两胁。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并与筋、目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人卧则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拼音:gānshù英文:GānshūBL18;gānshù;B18;BL18概述:肝俞为经穴名(Gānshù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俞是肝的背俞穴。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鼻衄,唾血...拼音:gānniàn英文:GānshūBL18概述:肝念为经穴别名,即肝俞。见《灸法图残卷》。肝俞为经穴名(GānshùBL18)。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俞是肝的背俞穴。肝即肝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肝气输注的部位,故名肝俞。肝俞穴主治肝胆、神志、眼目、血证等疾患:如脘腹胀痛,胸胁支满,黄疸结胸,吞酸吐食,饮食不化,目赤痒痛,胬肉攀睛,目生白翳,雀目,青盲,癫狂,病症,脊强反折...拼音:ěrbèigān英文:ěrbèigān;P4;liverofposteriorsurface概述:耳背肝(ěrbèigānP4liverofposteriorsurface)为耳背穴位名。在耳背中外部。标准定位:耳背肝穴在耳背中外部。耳背肝穴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主治病症:耳背肝穴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等。...ngxué英文:acupointsoftwelvemeridians十二经穴指归属十二正经的穴位,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单侧309穴。分别为:肺经11穴,大肠经20穴,胃经45穴,脾经21穴,心经9穴,小肠经19穴,膀胱经67穴,肾经27穴,心包经9穴,三焦经23穴,胆经44穴,肝经14穴。见下表。经脉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穴数...拼音:xuéwèipífūwēndùbiànhuà英文:穴位皮肤温度变化指机体患病时相应的穴位皮肤温度出现的异常变化。如对60例肝实证患者双侧肝俞、太冲穴的皮温测试中,病人穴位皮温测值的平均数都较健康人对照组高。其中肝俞穴增高0.38℃,太冲穴增高0.39℃。而在重症患者中,肝俞、太冲穴皮温较健康人组分别高0.7℃或1.55℃,说明病情轻重与皮温变化成正比关系,同时也提示原穴和背俞穴皮温变化可作...针灸大全》)。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章同“障”字,门即门户,此穴在季胁下,如同屏障内脏之门户,故名。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主治脾胃、肝肾等疾患:如口干,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胸胁满痛,背强腰痛,癖块积聚,肠鸣,泄泻,久痢不止,大便秘结,羸瘦,疝气,血尿,白浊,腰痛,中风,胸胁支满,惊风,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黄疸,脾痈,...拼音:húnmén英文:HúnménBJA7;húnmén;B47;BL47概述:魂门为经穴名(HúnménBJA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魂即灵魂,门即门户,肝藏魂,魂指肝,穴与肝俞平列,如肝气出入之门户,故名魂门。魂门穴主治肝、胃及局部疾患:如脘腹胀满,胸痛彻背,呕吐呃逆,饮食不下,胃脘疼痛,腹中雷鸣,小便黄赤,头痛头昏,黄疸,眩晕,胸胁痛,呕吐,背痛,泄泻,胁痛,胸胁胀痛,脊...19;dǎnshù;B19;BL19概述:胆俞为经穴名(DǎnshùBL19)。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俞是胆的背俞穴。胆即胆腑,俞即输注,本穴是胆腑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胆俞。胆俞穴主治肝、胆、胃、胸胁等疾患:如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翻胃,噎膈,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诸血症,胁痛,呕吐,食不化,肺痨,惊悸,胸腹胀满,肝炎...rìyuè;G24;GB24概述:日月为经穴名(RìyuèGB24)。出《脉经》。别名神光。属足少阳胆经。日月是胆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日即太阳,月即月亮,日为阳,指胆;月为阴,指肝,此穴为治肝胆的要穴,故名日月。日月穴主治胁肋,胆,胃等疾患:如呕吐呃逆,反胃吞酸,口苦多唾,黄疸,胸闷,胸肋疼痛,四肢不收,呕吐,胁肋疼痛,呃逆,胁肋胀痛,胃脘痛,现代又多用日月穴治疗胆囊炎,胆道...拼音:yīnrìyīnshíkāiyīnxué英文:阴日阴时开阴穴为子午流注用语。子午流注的开穴规律,逢阴日,必在属阴的时辰内开阴经的穴位。如乙日乙酉时开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丁亥时开手少阴心经的荥穴少府等。《针灸大全》中所说的:“阴日无阳时”即指此而言。...拼音:lóngzhāxué英文:隆扎穴为古藏医刺络穴位。出藏医书《四部医典》。位于小腿内踝上方的静脉,相当于足厥阴肝经蠡沟穴部位。主治脾朗头病(急腹症),其症状如十二肋部剧痛、腹胀、饮冷水而发作等。...拼音:zǔxué英文:组穴指由两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应用而另立新名者。如“四关”,由合谷、太冲组成;“六之灸”,由膈俞、肝俞、脾俞组成等。...eyinLiverChannelofFJueyinLiverMeridianofF概述: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代号LR。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五行属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拼音:qīmén英文:QīménLR14;qīmén;Liv14;LR14概述:期门:1.经穴名;2.经外奇穴名。经穴名·期门:期门为经穴名(QīménLR14)。出《伤寒论》。属足厥肝经。期门是肝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的交会穴。期即周期,门即门户,两侧胁肋如敞开之门户,穴在胁肋部,经气运行至此为一周期,故称期门。期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胁部疾患:如心下切痛,饮食不下,呕吐呃逆,伤食腹...pǐgēn英文:EX-B4;pǐgēn;EX-B4概述:痞根为经外奇穴名(pǐgēnEX-B4)。出《医经小学》。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主治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拼音:pǐgēn代号:EX-B4出处:《医学入门》: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五分。痞根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痞根穴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痞...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功效与作用:利胆退黄、宽胸利膈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主治病症:至阳穴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ngLR3;tàichōLiv3;LR3概述:太冲为经穴名(TàichōngLR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太即大,冲即要冲,喻本穴为肝经大的通道所在,即元(原)气所居之处,故名太冲。太冲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难产,乳痈,阴痛,精液不足,狐疝,遗尿,癃闭,淋病,呕吐,胸胁支满,绕脐腹...。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太平圣惠方》等。太冲为经穴名(TàichōngLR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五行属土。太即大,冲即要冲,喻本穴为肝经大的通道所在,即元(原)气所居之处,故名太冲。太冲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难产,乳痈,阴痛,精液不足,狐疝,遗尿,癃闭,淋病,呕吐,胸胁支满,绕脐腹...。别名悬泉(《备急千金要方》),垂泉(《圣济总录》)。属足厥阴肝经。中封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中即中间,封即封藏,此穴在内踝前两筋中间的凹陷中,经气封藏其中,故名中封。中封穴主治前阴、肝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等疾患:如疝气偏坠,遗精白浊,阳痿阴痛,癃闭,五淋,身黄,低热,不嗜食,臌胀,浮肿,腹痛,疟疾,瘿气,腰痛,膝肿,筋挛,寒湿脚气,足逆冷,草鞋风,疝气,遗精,小便不利,内踝肿痛,下...。别名悬泉(《备急千金要方》),垂泉(《圣济总录》)。属足厥阴肝经。中封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中即中间,封即封藏,此穴在内踝前两筋中间的凹陷中,经气封藏其中,故名中封。中封穴主治前阴、肝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等疾患:如疝气偏坠,遗精白浊,阳痿阴痛,癃闭,五淋,身黄,低热,不嗜食,臌胀,浮肿,腹痛,疟疾,瘿气,腰痛,膝肿,筋挛,寒湿脚气,足逆冷,草鞋风,疝气,遗精,小便不利,内踝肿痛,下...。别名悬泉(《备急千金要方》),垂泉(《圣济总录》)。属足厥阴肝经。中封是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中即中间,封即封藏,此穴在内踝前两筋中间的凹陷中,经气封藏其中,故名中封。中封穴主治前阴、肝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等疾患:如疝气偏坠,遗精白浊,阳痿阴痛,癃闭,五淋,身黄,低热,不嗜食,臌胀,浮肿,腹痛,疟疾,瘿气,腰痛,膝肿,筋挛,寒湿脚气,足逆冷,草鞋风,疝气,遗精,小便不利,内踝肿痛,下...拼音:zāngbìngqǔyuán英文:selecingYuanpoint脏病取原指五脏有病,取其原穴进行治疗的方法。出《灵柩·九针十二原》。脏病取原为针灸取穴法之一。指五脏有病取其原穴进行治疗的方法。《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病,当取之十二原。”如肾脏疾患取足少阴肾经的太溪;肝脏疾患取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等。...名(ZhìyángGV9,DU9)。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LR5概述:蠡沟为经穴名(LígōuLR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交仪。属足厥阴肝经。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的络穴。蠡即贝壳,沟即水沟,腓肠肌外形酷似贝壳,穴在其内侧沟中,故名蠡沟。蠡沟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崩漏,疝气,遗溺,癃闭,阴痛阴痒,强阳不倒,梅核气,善噫,少腹痛,腰痛,足寒胫酸,小便不利,遗尿,带下,下肢痿痹,外阴瘙痒,睾丸肿痛,腰痛不可俯仰,...拼音:bèishùxué英文:Back-Shupointortransportpoint概述:背俞穴为经穴分类名:1.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2.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五脏之背俞穴;3.泛指背、腰、骶部穴位。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俞穴:背俞穴(Back-Shupointortransportpoint)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背俞穴位于背腰部,为脏腑之...,亦名交仪。”蠡沟为经穴名(LígōuLR5)。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别名交仪。属足厥阴肝经。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的络穴。蠡即贝壳,沟即水沟,腓肠肌外形酷似贝壳,穴在其内侧沟中,故名蠡沟。蠡沟穴主治肝肾、少腹、前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崩漏,疝气,遗溺,癃闭,阴痛阴痒,强阳不倒,梅核气,善噫,少腹痛,腰痛,足寒胫酸,小便不利,遗尿,带下,下肢痿痹,外阴瘙痒,睾丸肿痛,腰痛不可俯仰,...幽门。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现代又多用幽门穴治疗胃痉挛,胃扩张,肝炎,妊娠呕吐,肋间神经痛,胃痛,心烦,腹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性呕吐,乳腺炎,乳汁缺乏等。幽门穴的别名:上门(《针灸甲乙经》),上关(《经穴纂要》)、幽关。出处:《针灸甲乙经》:胸胁背相引...幽门。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腹痛,腹胀,呕吐,泄泻,现代又多用幽门穴治疗胃痉挛,胃扩张,肝炎,妊娠呕吐,肋间神经痛,胃痛,心烦,腹泻,痢疾,慢性胃炎,胃溃疡,神经性呕吐,乳腺炎,乳汁缺乏等。幽门穴的别名:上门(《针灸甲乙经》),上关(《经穴纂要》)、幽关。出处:《针灸甲乙经》:胸胁背相引...针灸大全》)。属足厥阴肝经。章门是脾的募穴;八会穴之脏会;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章同“障”字,门即门户,此穴在季胁下,如同屏障内脏之门户,故名。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主治脾胃、肝肾等疾患:如口干,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胸胁满痛,背强腰痛,癖块积聚,肠鸣,泄泻,久痢不止,大便秘结,羸瘦,疝气,血尿,白浊,腰痛,中风,胸胁支满,惊风,咳嗽,喘息,四肢懈惰,黄疸,脾痈,...本页仅显示前3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肝血虚证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肝血虚,为中医证型。是以肝血的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为主,以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头晕眼花,两眼干涩,视物模糊,或月经量少或闭经,皮肤瘙痒,舌淡,脉弦细等为常见证候的病证。临床多见于眩晕头痛、痹证、痿证、痉证、脱发、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皮肤瘙痒症等病症。治疗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主。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肝血虚证病因病机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脾胃亏虚,生化之源不足;各种慢性疾病,耗伤肝血;各种原因失血过多。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肝脏血液亏虚,形成肝血虚证。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久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肝血濡养功能减退或失常。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又化生于肾精。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运化失常,生血之源不足;或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或肝脏有病,耗伤肝血,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均可损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出现本证。
本证大多由生化之源不足或耗血出血过多两方面原因所引起。《血证论·吐血》:&肝为藏血之脏,血所以运行周身者,赖冲、任、带三脉以管领之也,而血海胞中,又血所转输归宿之所,肝则司主血海,冲、任、带三脉又肝所属,故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肝血虚,则虚烦不眠,骨蒸梦遗。&
肝血虚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干枯脆薄;夜寐多梦;视力减退,甚至雀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肝血不足则不能上荣头目,阳气易升,则头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所以目涩眼花,甚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荣筋,故爪甲干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无所舍,故夜寐多梦;女子以血为本,肝血不足,血海空虚,冲任失充,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肝血虚之证。若肝血虚损,血属阴,故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
肝血虚证审证要点
(1)可有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阴血,或生血不足等导致血虚的病因病理基础。一般属慢性病,久病。
(2)有面、舌等颜色淡白,脉细等血虚的主要特征。
(3)有视物模糊、眼花,或肢体麻木等上述临床表现,是肝血虚失滋养的表现。
肝血虚证鉴别诊断
1.与心血虚相辨别
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心血虚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心失所养表现。
2.与肝阴虚作辨别
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可表现为虚热之象。具体鉴别如下:
(1)均为慢性久病,有导致肝阴、肝血不足的病理基础。肝血虚可有失血过多病史。
(2)肝阴虚证全身可有两颧潮红等阴虚内热的证候,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眼花,手足蠕动等症。
(3)肝血虚证重在头目、肢体失养表现,有面、舌等颜色淡白,脉细等血虚的特征表现。
肝血虚证治疗要点
1.本证以血之不足为要,故治疗重在滋补肝血。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佐以补脾健胃之法即可提高本证的疗效。
2.本证治疗中除用药物外,采用饮食疗法也至关重要,一般动物之肝脏均为治疗中的佳品。
肝血虚证辨证施治
以养肝补血为法,常用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当归补血汤。若见肝阴虚证,可选一贯煎等;若见肝风内动,可选补肝散、补肝汤、养血胜风汤之类。
1.阴血亏虚痉证
证候:项背强急,四肢麻木,蠕动无力,时作时止;唇舌干燥,皮肤干枯,头晕目眩,面色不华,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干红,苔薄而少津,脉细数。治则:滋阴养血,熄风止痉。主方:四物汤加味。方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麦门冬、阿胶、五味子、麻子仁、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鸡子黄等。
若阴虚内热,手足心烦者,加白薇、青蒿、黄连、淡竹叶;抽动不安,心烦失眠者,加山栀子、夜交藤、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2.痿证之肝肾亏虚证
证候: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以下肢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清热。主方:虎潜丸加减。方药:龟板、黄柏、知母、熟地黄、白芍、锁阳、陈皮、虎骨、干姜。
若证见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昏心悸,加黄芪、党参、首乌、龙眼肉、当归以补气养血。
3.肝血虚之头痛眩晕
证候:头痛隐隐,缠绵不休;头晕目眩,动则加剧;心悸怔忡,失眠少寐,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则:益气养血,补脾生血。主方: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味。方药:生地、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大枣。
4.肝血虚之妇科病症
证候:经来量少,不日即净,色淡红,质稀;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则:养血益气调经。主方:滋血汤加减。方药:人参、山药、黄芪、茯苓、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若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纳少便溏者,加白术、山药、鸡内金、陈皮。
肝血虚证预防保健
1.日常保健
肝血亏虚是血虚证的一种,日常的保健也应按照血虚证。饮食方面应该多食用补血补肝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羊肉、花生等,平时也要多食用桑葚、红枣、桂圆等水果。因血虚容易导致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故在精神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血得养,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尽量不超过晚上11点入睡,以养肝血;凡事宜量力而行,不可过度劳累,以免耗气伤血。肝开窍于目,目久视则伤血,故平时需要注意眼睛的调养,不可过长时间的注视电脑等,需要给眼睛休息一下,注视下绿色的树等植物。
2.食疗保健
(1)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要略》①原料当归1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大枣5枚,葱、姜、料酒、味精各适量。②制法羊肉洗净,当归、黄芪、党参、大枣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与葱、姜、盐、料酒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可。③服法食肉和汤。可早晚各食一次。④功效养血补虚。⑤适宜人群血虚体质及病后、产后体弱,脘腹冷痛,血虚宫冷崩漏及各种贫血人群。⑥禁忌外感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者不宜食用。忌用铜器焖炖,忌食南瓜。
(2)韭菜木耳炒猪肝①原料猪肝200克,水发木耳30克,韭菜30克,蒜、姜、料酒适量,其他调味料适量即可。②制法把猪肝用水浸泡20分钟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放入料酒、水淀粉上浆;木耳去硬根,洗净切丝;韭菜择洗后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锅中放油烧热,倒入猪肝迅速滑炒至变色,盛盘备用;锅中接着放入蒜片、姜片略煸,下入韭菜、木耳翻炒几下,再放入猪肝、生抽、盐、糖、胡椒粉再炒片刻,点入少许水,加味精、香油炒匀即可。③功效滋补肝血,温阳散寒。④适宜人群冷虚证人群,主要表现为腰部以下发冷,以冬天为甚,肌肤粗糙等。
(3)牛肝炖胡萝卜①原料牛肝200克,胡萝卜200克,葱、姜适量,其余调味料适量。②制法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牛肝用水浸泡20分钟,洗净切薄片,用开水焯过。锅中放油烧热,下入胡萝卜片煸炒至略变软,倒入沙锅中,再放入牛肝片,加大料、葱段、姜片和花椒,添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将肝炖至酥烂,放入盐、味精调味,撒上香菜末、淋上香油即可。③功效补肝养血明目。④适宜人群肝血亏虚所致面色无华、唇指淡白、两目干涩、远视夜盲等。
博士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血虚肝旺的临床症状是什么?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血虚肝旺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血虚又称营血不足证或血液亏虚证,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去濡养而出现全身多种衰弱证候的总称。血虚证是气、血、阴、阳四大亏虚证之一。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征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气血的生成,一是靠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是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此乃导致气血两虚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即为:“脾”具有对饮食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而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此是脾的生血影响。因此,脾虚在血虚证的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治病求其本”的原则,健脾则利于血虚的改善。
五行金木水火土,有生有克,从而保持动态平衡。五脏肝心脾肺肾中,肝在五行属木,脾在五行属土。肝能克脾。这是生理概念中的 相克。但是,某种原因,导致了脾虚,就是土不足了,本来是木克土的,脾虚导致了木克土太过,就是说,肝克脾太多了,导致了肝旺,其实这里的肝旺是相对于脾虚来说的,就成了木乘土。这是一种病理现象。最常见症状是,两胁胀痛,食后腹胀,或腹部胀痛,泻后痛减。医生常说,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征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症状;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失血过多,新血不及生成补充;脾胃虚弱,饮食营养不足,化生血液的功能减弱或化源不足而致血液化生障碍;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均可导致血虚。 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依赖于血的濡养,因而,在血虚时,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虚弱的证候。如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头目眩晕,心悸征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都是血虚的临床征象。
而肝旺的症状多为两胁胀痛,食后腹胀,或腹部胀痛,泻后痛减。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血虚的症状有哪些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液中所含有的丰富营养物质对全身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的作用,同时也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虚是指以血液不足为主的病理变化,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而引起的一些的症状。
血虚证的主要表现
血虚证的临床主要见于心血虚和肝血虚证,或心肝血虚证,但无论哪种血虚,均以血虚为基本,都可兼有或部分兼有血虚的基本症状。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部、眼睑、口唇、舌质颜色蛋白,脉象细为主要辨别要点。
女性血虚的症状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血虚容易导致血海空虚,因此女性血可在上述血虚证表现基础上还会伴有月经色淡量少,甚至愆期或闭经。
心血虚的症状
心血亏虚主要因为劳神过度、失血过多、久病耗血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等原因多导致。由于心血亏虚,心脏失去濡养,心脏搏动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心悸表现;血虚不养心神,则可导致神不守舍,经常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头面,因此可见有头晕眼花,健忘等。
肝血虚的症状
肝血虚是指肝血不足,机体失去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止痛麻木以及上述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机体血液生成不足或者久病耗伤肝血及失血过多等原因所导致。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可引起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或者夜盲等症状发生;爪甲、筋脉的生长都需要肝血的润养,若肝血虚则可导致指甲干枯脆薄,肢体麻木等症状。
相关问答推荐
大家都在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脏疾病有哪些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