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孙子兵法白话全译被译为多少种文字

国学经典研读——孙子兵法
我的图书馆
国学经典研读——孙子兵法
导论:孙子与《孙子兵法》
&&&&在学习《孙子兵法》之前,我们应当简要了解一下孙子本人与他所写的《孙子兵法》一书。这里面,有一些必要的历史知识需要交代,也有一些考古方面的争论需要说明,还包括一些专家对孙子和《孙子兵法》的评论。这对于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孙子兵法》很有帮助。&&&& (一)孙子&&&& 孙子的名字叫孙武,字长卿。“孙子”是他的尊称,就像称老聃为“老子”,称孔丘为“孔子”一样。&&&& 孙子的出生时间,在我们现在掌握的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可以大致根据其他方面的记载推算出来。《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了孙子的祖父孙书伐莒的战事,时间是公元前523年。有专家认为,孙书尚能骋驰疆场,当在55岁之前。古人早婚,然祖孙年龄差亦在40岁以上,则此时孙子年纪不超过15岁,即孙子的出生时间不可能超过公元前538年。《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了孙子进见吴王时间是公元前512年,此时孙子已经完成了《孙子兵法》,他的年龄自然不会太小了。据此,有专家推算孙子出生时间约在公元前535年左右,比孔子晚一些。&&&&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孙子武者,齐人也。”孙子是齐国人,出生在齐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了,但他出生在齐国的什么地方?学术界有过较多争论,并且争论至今仍在进行。我们现在掌握的讲述孙子故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老家)的史料,最早的是唐朝的《元和姓纂》,上面有“乐安,孙武之后”的记载。之后,北宋的《新唐书》中《宰相世系表·孙》的一篇中,记述“乐安”为孙子祖父孙书的“采邑”之地。这种“采邑”之地,是古代帝王封赏给属臣的领地,这些属臣每年能够在这些领地中得到大量赋税。但是,在山东地方志的记载当中,许多县在历史上都有过“乐安”的称谓。究竟哪个是孙子出生的“乐安”?在我们所掌握古代资料中并没有指明,这可让史学界的专家们大伤脑筋了。经过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一些专家的考证,认定《元和姓纂》所说的“乐安”,是指唐朝时期的乐安,这个乐安的所在地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这一结论被《中国军事通史》和一些官方的辞书所采用。此外,在孙子故里的问题上,还同时有“博兴说”、“广饶说”、“高唐说”、“莒邑说”、“临淄说”等其他一些不同的观点。&&&& 孙子兵法与经理人统帅之道导论:孙子与《孙子兵法》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和有关专家的分析,孙子的祖先最早是陈国人,名叫陈完,声名显赫。后来,陈国发生动乱,陈完逃到齐国,并得到齐王齐桓公的重用。陈完后来被叫做田完,有人说他到了齐国改姓,也有人说在古时候,“陈”与“田”音同义通。田完的五世孙田书,也就是孙武的祖父,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家,在攻打莒国时立下了战功。因此,齐景公把乐安封给了田书,并赐孙姓。他的儿子孙凭,也就是孙武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在齐国担任了相当于现在总理一级的官职。可见,孙子出生于一个军事世家,他从小就学到了大量的军事知识,得到祖上的兵法真传。&&&& 公元前517年,年轻的孙武因齐国内乱逃到吴国。他在吴都姑苏(今苏州市)城外隐居,潜心研究兵法,并写成《孙子兵法》一书。经伍子胥举荐,他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官拜大将军。在这期间,发生了大家所熟悉的孙武演兵斩美姬的故事。&&&& 公元前506年,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孙武率兵伐楚,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余里,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歼灭楚军主力,五战五胜,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孙武以3万人战胜了楚军20万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他的军事理论充分得到实践的证明。后来,孙武受到排挤。据说,孙子死在吴国,死后被埋葬在姑苏城巫门之外。关于他的死,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 谈到孙子与孙子世家,不能忽略一位重要的人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司马穰苴。司马穰苴也是田氏家族的人,与孙子的祖父田书同辈。他精通兵法,文能附众,武能威敌,被齐国宰相晏婴推荐给齐景公,任为大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著作《司马法》就是反映了司马穰苴之所学。此人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关于孙子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联系:一是孙子的世家是一个武学世家,精通兵法,将才辈出。二是孙子的思想承传了他祖先的思想,这里面包括了司马穰苴的思想。三是孙子离家出走,与司马穰苴也有关系。在齐国动乱时,田氏家族遭到排挤,司马穰苴被杀,孙子感到绝望,因而弃齐奔吴。&&&& (二)《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孙子在吴国时写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孙子在吴国完稿的。但是,《孙子兵法》中的主要思想是孙子在齐国时成形的,有许多是直接从他的父辈思想中直接继承的。&&&& 《孙子兵法》问世后,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据《韩非子》说,当时“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我们可以想像,在古代交通、信息和出版业都非常落后的情况下,《孙子兵法》得到如此的推崇,可见它的价值和影响力。&&&&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约六千字,论述了战略筹划、造势示形、作战方法、选将带兵等各方面的理论及原则。《孙子兵法》是按照战争进程顺序展开的一个完整的兵学体系,逻辑关系十分清楚,每一章的主题十分明确。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孙子兵法》被称为“兵经”。该兵书采用段落散文式的手法,文笔精彩,气势恢弘,论述精辟。我国孙子兵法研究专家吴如嵩将《孙子兵法》综合概括为“自然成韵的音律美”、“遣词造句的修辞美”、“谋篇布局的结构美”、“深富思辨的哲理美”和“博大精深的思维美”。一位名叫服部千春的日本学者,对《孙子兵法》的风格特点有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他说:“《孙子兵法》十三篇兼有老子的幽玄性与孔子的现实性。其内容全而不偏,从易学到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所涉领域甚广,深富哲理。从《计篇》至《用间篇》,全书犹如常山之蛇,率然有序,结构紧密,体系完备。其篇法、章法、句法、字法都很完整,并采用三段论法的演绎法,使全篇脉络相通。各篇均以《计篇》为指导,完整的十三篇,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科学体系。”&&&&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不仅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也给人们留下想像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从不同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看法。这些看法,大都反映在历史上许多《孙子兵法》的注释中。汉、唐时期,许多学者注重对《孙子兵法》整理、注释和实际运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是后人在十三篇的基础上有所增益。东汉末,曹操撰成《孙子略解》,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孙子兵法》注本。目前,我们所见的《孙子兵法》,多源于宋代版本。宋代《武经》本《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校定刊行,是宋人对《孙子兵法》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两部书成为以后《孙子兵法》流传的祖本,形成了孙子书传本两大基本系统。&&&& 由于流传年代久远,后来的《孙子兵法》版本有许多误说。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和1978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汉简《孙子兵法》,使这些误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廓清。军事科学院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汉简本,进行了对比校释,纠正了多处错漏之处,使之更为准确。我在本书所使用《孙子兵法》原文和译文,主要依据于经过校释后的军事科学院的版本,即由国家文物局吴九龙先生主编的《孙子校释》。&&&& 《孙子兵法》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传入国外。《孙子兵法》最早传入朝鲜半岛。据日本兵学家佐藤坚司称,在公元663年前,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的兵学家就将《孙子兵法》带到了日本。公元716年,日本吉备真备?(693~?775)来唐留学,735年回国,将《孙子兵法》等典籍带回日本,并在军队中传授。1772年,旅居北京的神父约瑟夫·阿米奥将《孙子兵法》译成法文,传入欧洲。1905年,在日本学习的英国炮兵上尉卡尔思罗普将《孙子兵法》译成英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孙子兵法》英译本。1910年,莱昂内尔·贾尔斯的《孙子兵法》英译本问世。由于译者是英国著名汉学家之子,本人生于中国并长期在中国生活过,并按照孙星衍的《孙子十家会注》为原本,因而其英译本达到较高的翻译水平,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孙子的原意。后来,又相继出版了多种英译本,其中以塞缪尔·B?格里菲斯的译本影响最大。1860年,俄国汉学家斯列兹涅夫斯基把《孙子兵法》译成俄文,书名是《中国将军对部将的训示》。现在,《孙子兵法》被翻译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其中,英国牛津版的《孙子兵法》拥有非常大的销量。&&&& 《孙子兵法》得到了中外战略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极高评价。毛泽东在其战略文章中借鉴了许多孙子兵法思想,并且还引用了大量《孙子兵法》中的语句。日本的军事家们称孙子为“兵圣”,称《孙子兵法》为“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法国的拿破仑在得到《孙子兵法》时候,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德国的鲁登道夫曾说过,他读过《孙子兵法》之后,佩服中国人,佩服古代中国人。英国著名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特别崇拜孙子,并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名著,但其内容之全面与理解之深刻,迄今无人超过。……与《战争论》相比,孙子的文章讲得更透彻,更深刻,永远给人以新鲜感”。美国《大战略》一书的作者柯林斯指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 我曾在《中国战略原理解析》一书中,将中国战略原理概括为十三个字。《孙子兵法》作为中国战略的代表作,其核心的观点也正是体现在这十三个字上。第一个字是“胜”。人类社会各式各样集团之间的对抗是普遍存在的,而这种对抗所追求的就是一个“胜”字。怎样才能获“胜”?这就要靠物质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对抗就是一种力量与力量的较量。战略无非是运用力量求胜的一种科学和艺术。因此,第二个字是“力”。“力”作为赢得对抗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和手段,展示了人类社会对抗过程强胜弱败的基本规律,成为贯穿战略体系始终的逻辑主线。中国战略围绕这一主线与其他十一个字产生联系,并展开了它的全部内容:“力”合于“利”而动;“力”得于“道”而强;“力”示于“形”而显;“力”乘于“势”而发;“力”守于“柔”而用;“力”依于“知”而施;“力”集于“专”而聚;“力”合于“度”而衡;“力”基于“奇”而神;“力”行于“变”而活;“力”归于“致”而终。&&&& 我们把握住这十三个字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基本上就可以勾画出《孙子兵法》的思想框架。这十三个字的内在逻辑关系表现为:“胜”是战略追求的目标。“力”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手段,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利”是力量运用的根本动因,“道”是力量运用所遵循的道义准则和规律,这两者是决定力量运用的内在因素,是力量运用的基本战略依据。“形”是力量的外在表现,“势”是指力量综合借助外在条件发生最佳作用时的一种外在形态,这两者是力量发挥作用的外在因素,是展示战略艺术的两个基本着眼点。“柔”是综合上面与力量相关诸要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战略理念,是力量运用的核心战略思想。 “知”强调对双方力量的信息获取和正确思维,“专”强调集中力量,“度”强调力量的平衡与使用时机,“奇”强调出其不意运用力量,“变”强调力量在时空中灵活组合,“致”强调战略对抗的主动权和基本对抗方式以及运用力量的作用点。这六个范畴是“柔”这一核心战略思想的展开,是力量对抗过程中战略指导的基本原则。&&&& (三)《孙子兵法》与中国文化&&&& 《孙子兵法》与中国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关于中国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造成的影响,我国著名文化史学者钱穆先生有过一段精辟论述:&&&&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为静定的,保守的。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其所以为战胜与克服之资者,亦不能单恃其自身,于是而有深刻“工具感”。草原民族之最先之工具为马,海滨民族之最先工具为船。非此即无以克服外面之自然而获生存。故草原海滨民族其对外自先即具敌意,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外”对立。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之最内感曰“天人相通”、“物我一体”,曰“顺”曰“和”。其自勉则曰“安分”而“守己”。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和平的”。(参见《书剑飘逸》,宫玉振、赵海军著,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第48页)&&&& &&&& 《孙子兵法》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非战”、“止战”、“守道”、“守柔”的风格。《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论述战争的著作,但它本质上是反对战争的。它强调“慎战”,不轻易使用武力;强调“先胜”,尽可能潜在性地使用武力,主张“软杀伤”,避免“硬杀伤”。例如,孙子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这说明,《孙子兵法》虽然是战争的学问,但是从维护和平的目的出发谈论战略,由“不争”出发而谈“争”,由“合理之争”来达成“不争”,强调“争者有道”,“不争之争”。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否定合理的正常的竞争,而是强调把竞争规范在社会承认的道德范围之内,反对用残酷的非人道手段进行竞争。老子主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老子·六十八章》)中国兵学,首先强调“不争”,主张以“礼”、“义”等“不争”的手段来化解“争”。同时,中国兵学也承认“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强调扶植“正义之争”、“合理之争”,将“争”纳入进步、正常的轨道。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孙子兵法》的和平本质,就像武术强调武德一样,将高深的中国兵学思想用于“为万世开太平”正义的事业。&&&& 《孙子兵法》是一部高度抽象和浓缩的兵书。在这部兵书中,孙子总是力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说明战争最本质的问题,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启示。《孙子兵法》中的寥寥数言,往往包容了西方战争著作需要用几千字或者上万字才能说明白的内容。例如,孙子说的“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就把战争最本质的问题全部揭示出来了。有专家指出,《孙子兵法》虽然只有六千字,却反映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同样多的内容,并且比《战争论》论述得要深刻。《孙子兵法》这种“简”和“深”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返本复始”,注重对“本一”的探求,坚持在把握“本一”的基础上描绘周围的世界,融会贯通地认识和解决周围现实的问题。这个“本一”就是中国古人常说的“道”或“理”。在中国古人看来,“本一”是主客观统一的,不能够对立或割裂开来看待。另外,这种主客观统一的“本一”不仅要有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更要有主观的感悟和意会。杨振宁在谈到中国文化与科学时,对这一点讲得很明白。他说:“既然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追求一个‘理’,用什么方法来追求这个‘理’呢?传统中国文化如何来求‘理’?如果仔细分析,我想会得到一个结论:这个方法就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处的一些现象,或者一些状态,归纳成一个最终的‘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中国人思考、求知,具有一种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的明显特征,有人称之为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参考消息》2000年3月8日)&&&&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与西方国家两幅描述战争的图画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西班牙的勒文特悬岩上,有一幅原始人绘制的作战图。在这幅图上,有一群手执弓箭的战士正在追赶另一群战士。右面是进攻群,左面是防守群。进攻战士行动迅速,勇往直前,并且不停地射出如雨的箭矢。中箭的防守者,忍痛缩起了身子,却至死不降。防守群的前面站着四个担任先锋的射手,正在顽强地抗击着进攻者的进逼。同样是对原始战争的描述,中国的祖先们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手法。河南临汝县出土了一幅母系氏族时代的彩陶画,被专家认定为原始战争的记录。画面上,一只白鹳衔着一条鱼,旁边竖着一把斧头。它表示以白鹳为图腾的部落战胜了以鱼为图腾的部落。(见图)&&&& 《孙子兵法》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在这部兵书中,孙子用“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范畴,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辩证阐述了战争的理论和原则。西方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先生谈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他的这一见解是正确的。与长于形式逻辑的西方相比,中国人所擅长的,正是这种以辩证法为主体的、经验的、非形式逻辑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形式逻辑有很大差异,如果说形式逻辑是致力于考察自然界本身的属性规律,辩证思维则侧重于对现实事物进行整体的、动态的把握,注重事物的普遍联系、能动转化和循环发展。对于这种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我们应当辩证地去认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宏观,但忽略微观;强调整体,但忽略具体;强调“全真”,但忽略“写实”;强调意会性的感悟,但忽略严格的逻辑推理;强调彼此的同构,但忽略彼此的分立。应当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它的不足,但在把握宏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恰恰是西方思维方式所不具备的。例如,西方思维过于“直线”,在对高层次理性问题的认识上过于呆板和机械,不如中国人灵活和变通;在艺术表现方面,西方文化无法完美体现主客观的统一,不得不在夸张和扭曲作品上来表现自我,导致了令人费解的“现代派现象”。&&&& 《孙子兵法》所侧重的,不只是对战争理论的阐述和总结,还包括对战争实践的指导。这部兵法,对战争实际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在中国军事历史上有着非常强的实践价值。许多研究过《孙子兵法》的中外战略家在自己的实际经历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实用理性”。有学者分析说,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既不是古希腊的知识理性文化形态,也不是西方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形态,更不是近代科学文化形态。中国人所执着的,是对人间世道的实用探索,是一种探索实际的抽象和?思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知”、“智”、“学问”总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要理解《孙子兵法》的这种精神,同时也应用这种精神去学习和运用《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孙子兵法》中“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等思想,来源于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孙子兵法》强调的“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反映了道家的气质。有学者分析说,中国兵学与道家有深刻的联系,凡是与道家有渊源的兵家,大多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而略显柔弱的气质。道家讲究的“为而不恃,长而不有”,讲究以出世的精神入世。道家的恬淡与超越,使中国兵家大多自觉将“功遂身退”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在范蠡、张良身上,我们能看到这样一种文化精神。&&&& 《孙子兵法》强调师出有名,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强调“慎战”、“非战”和“止战”,这都体现了中国儒家的“仁义”、“德治”思想。中国的“武”字,就是用一个“止”字与一个“戈”字组成,表达了“止戈为武”的意思。中国兵学中的儒家影响集中反映在“在德不在险”的思想中。我想用中国军事家吴子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故事记载于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次,吴起与魏侯一起乘船顺河而下。船到中流,魏侯回头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这是魏国之宝啊!”吴起却回答说:“国家之宝,应该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势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但不讲求德义,夏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却不行仁政,所以商汤将他流放了;纣王的国家东边有孟门,西边有太行,恒山在其北,黄河在其南,却不行德政,所以周武王将他杀了。由此可见,治理国家,在德而不在险。如果君主不讲道德,那么这条船中的人都会成为你的敌人。”&&&& 《孙子兵法》所强调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反映了一种很高的“内圣外王”的战略境界。这种战略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的。所谓“内圣”,是加强内心的修养,培养圣人品格;所谓“外王”,并不是一定要争王位,而是要有所作为,要驾驭社会发展,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内圣外王”的这种追求,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许多精英研究战略,塑造“王者”素质和风范,掌握这种能够成就大事的学问。&&&& 综上所述,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孙子是一位值得炎黄子孙在当今世界感到自豪的伟人,《孙子兵法》是一部恒久不衰、博大精深的名著。走进《孙子兵法》,与往圣对话,你会感觉到进入统帅的世界,进入智慧的殿堂;你会感觉到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场面;你会进入“一览众山小”的高远意境;你会产生“天降大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总之,你的思维会变得清晰,你的知识会得到凝练,你的精神会得到升华,你的心理会得到震撼。如果没有学过《孙子兵法》,将是你一生的缺憾。
             孙武
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作战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注:】①:“忌”加“艹”头。谋攻第三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注:】①:[车贲]。②:“温”字“氵”旁换“车”旁。军形第四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兵势第五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注:】①:“瑕”的“王”旁换“石”旁。虚实第六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军争第七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九变第八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行军第九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蒹葭、小林、□①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②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③□③,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注:】①:“翳”加“艹”头。②:[垂瓦]。③:[讠翕]。地形第十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凡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九地第十一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交地吾将固其结,衢地吾将谨其恃,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火攻第十二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惰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上。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用间第十三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FEB3?&&&& “”“”“”“”“”“”“”“”“”()“”&&&& ! &&&& &&&& “”“”“”“”“”“”“”“”“”“”&&&&
附录:《孙子兵法》名言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兵贵胜,不贵久。&&&&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 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子兵法译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