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写篇关于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的毕业论文,或者行政的个人工作计划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做生活的高人&追求个性的发展,&&这是你我他视野中共同的中国&这是你我他共同的视野
大学教育方式亟需变革
FT中文网生活版编辑&北京报
人才,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中意义非同寻常,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人才困境又在哪里?11月2日,在FT中文网主办的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度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中国的人才和品牌困境&各抒己见。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指出,现在中国的大学大多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比的是课题与论文,而没有以育人为中心。但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这一点似乎被忽视了。此外,中国大学教育还没有逃脱把人的培养变得工具化的窠臼,注重教授专业知识,属于工具性教育。以后大学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变成传授全面的素质上来。此外,龚克认为,在大学去行政化的过程中,光强调大学是个学术单位是不够的,而是要把育人的使命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中国大学教育习惯性地把大学生放在&受教育者&的被动地位上,这对大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龚克说:&我有位同行说,大学教育&不是灌溉一棵树,而是应该点燃一团火&,我很认同这句话。&
环球雅思创始人张永琪补充说,过去十年,中国出国留学生的趋势呈现年龄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的趋势,每年人数增幅在35%以上。而且中国留学生对西方学校越来越挑剔,从对澳洲的学校也感兴趣转到只对美国、英国的大学,而且是名校感兴趣。张永琪指出,中国对人才的诠释和定义需要扩展,不能再只盯着第一名,而是应该对有各种特长和潜力的人都重视起来。
思睿高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鲁生强调说,中国应该提供公平的游戏规则和竞争环境,让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有晋升的机会。他指出,比如中国的奥运人才机制,这是一种牺牲公共资源,牺牲公共健康,通过不公平的手段来进行选拔的一种体育机制。他指出:&如果几十年前中国体育&举国体制&有其积极作用的话,现在的中国是否还需要这样的体制,我觉得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方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这是谁的城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香港作家西西在其经典作品《我城》中曾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今天,香港,如潮水般的青年人齐聚在政府总部前临时搭建的&公民广场&上,他们身着黑衫,一起交叉双手划出象征反对的&X&字,用齐心划一的行动表达出自己对于香港未来的担忧。当越来越多的香港年青人加入到反对国民教育的人潮中,当呼喊撤销国民教育的诉求正愈发成为香港这一段时间最响亮声音的时候,我不禁感到好奇,这一代香港年轻人,他们投身社会运动的巨大力量和热情从何而来&&这里,不是被人们称作&浮城&,不是被贬喻为&借来的时间,借来的地方&吗?为什么在他们身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一种由内心迸发出的&这是我的城市,我要参与它的规划和决策&的决心和行动力。我似乎又重新看到一个充满了活泼、进取、冲劲、动感和开放的城市,就好像西西在《我城》中所描绘的七十年代的那个香港。
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个充满着朝气的城市。在总督麦理浩的社会改革政策之下,港府先后创立了廉政公署整治官员贪污,设劳工署调解劳资纠纷,同时启动长期建公屋和居者有其屋计划,以及九年制免费基础教育,从而打下了香港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而七十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也及时雨地解决了香港日渐百物腾贵的困局。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相应地带动出向上流动的机会。年轻人无须忧虑出路,只要肯努力,谦虚学习,就可以很快地在个人事业上取得大发展。在这一个充满盼望的年代,《我城》里的阿果努力地修理电话,麦快乐认真地看守公园,尽管这并不是一个童话世界,社会依旧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们都觉得不需担心,因为他们深信,只要同舟共济,没有问题是不可解决的。连电视台的新闻评述员都说:&对于这个世界,你是不必过分担心的。你害怕石油的危机会把我们陷于能源的绝境吗,你看看,我们不是安然度过了吗。你为了水塘的干涸而惊慌恐惧,认为我们即从此要生活如同沙漠了么。你看,及时雨就来了。对于这个世界,你无需感到绝望。&
三十多年过去了,跟随着《我城》这本小说一起在七十年代中期出生,以及之后出生的新一代香港人,却在很多社会观察家的笔下,被定义为困惑、失落、感到绝望的一代。由于经济转型及资源分配的困顿,今日香港的社会流动日趋僵化甚至停滞,机遇不再信手拈来,过往七十年代个人只要努力拼搏就可以成功的经验烟消云散,而香港亦正面临着&边缘化&、&下流化&的&中年危机&和政治迷思。《我城》里的光采和朝气不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徨惑与不安,同舟共济、包容互谅的香港精神也彷佛成为了书本上的桥段。
但,2006年的保卫天星码头却是一个转捩点。那年底,香港政府正式启动了中环第三期填海工程,曾陪伴香港人一个世纪之多的天星码头遭遇清拆。保卫码头的年轻人手挽着手,用身体挡在推土机前面。他们通过集会、辩论、出版刊物等形式,呼吁港府重视对承载香港故事之公共空间的保育,以保存香港人共同的集体记忆。他们虽然不停的被警察阻挠、不停的被抬走,不停的被驱赶,却唤醒了大众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对守护香港核心价值的诉求。这之后,香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逐渐凝聚成各种社会运动的主力,从反高铁到菜园村抗争,从民间普选行政长官到今日的反国教,他们走上街头,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包括漫画、音乐、戏剧、文学、独立媒体等)积极介入社会议题,并感染着新一波青年人的参与。
西西在《我城》里曾问,&如果这个炮有一天又轰起来了,你怎样呢?你会逃走吗?你会守住这个城吗?&今日的香港,地产集团垄断并主宰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香港逐渐走向M型社会,而日趋明显的大陆化趋势也戏剧性地把香港&只是另一个大陆城市&的身份彰显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年轻一代的香港人,却愈发树立出对这个社会自主承担的立场,重申这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地方&,是&我城&。这样的转变,无疑是根植于本土经验的香港年轻一代对于香港价值的失衡、本土空间的萎缩、主体性被长期贬抑所作的反抗。
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凌晨1点半,油麻地,我坐在周思中的家里,和朱凯迪聊香港这几年涌现出的公民抗争与保育运动。周思中的家里就好像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室,地上、沙发上、桌椅上都凌乱地堆放着各种书籍,很多都是关于香港本土论述的文论,以及各种理论经典。这批香港青年人的能量,很是让我感到吃惊。在&我城&的情怀之下,他们会去读原典,会通过不间断的写作来理性地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不像某种作家采取不涉政治的避世姿态。周和朱同时也都是香港&本土行动&的核心成员:他们不仅仅只是书写者,同时也更是有行动欲望、能力和政治视野的行动者,会亲自践行自己的信念,点滴地通过行动改善社会。对照内地同样年纪的年轻人,似乎很难找出与之相应的人物。在社会转型的诸多问题面前,我们也会感到焦虑、迷惘、愤怒,但是我们的苦闷都是很内向的,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在个体上的宣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情绪上的困境,其实也是集体的困境,是社会结构上的问题。这也许是因为两地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辈们似乎缺乏了对&我城&的体认,或者在消极冷漠的接受既有的规制安排,或者在&我国&的光环之下高唱盛世,而难以形构成一个有力的共同体。城市既然让生活更美好了,大家都在循规蹈矩、各行其是,微微的小小的嗨。
西西的《我城》虽然写的是香港,但今天再看,其实并不囿于对某一个具体的&城&的怀念与希冀,她也借着阿发的班主任老师之口道出了她的企盼:
&你们既然来了,看见了,知道了,而且你们年轻,你们可以依你们的理想来创造美丽的新世界。&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著有《门槛上的香港》、《我要的香港》等书。本文责任编辑:徐瑾 jin. )
【视野中国】屌丝进化论
从躲避崇高到自甘下流
屌丝进化论
他们退回到内部世界,自娱自乐,用各种方式治愈自己:装宅,装萌,装小清新,然后就是自甘堕落地装屌丝。文/谭山山按照今天的说法,王小波当年也是标准屌丝一名:从云南插队回来之后,在北京城里上不了户口,只好曲线救国,把户口落在胶东老家一个叫青虎山的村子里。村里的老支书拿他当贵客看,费了大劲弄了块肉来招待他,&小波把肉放进嘴里,差点没翻肠倒肚吐出来,肉已经完全臭了,老书记一家人居然吃不出来&,王小波兄长王小平在《我的兄弟王小波》一书中这样写道。尽管在云南当过知青,但在乡亲们眼里,王小波仍然是个细皮嫩肉的城里人。用独轮车把粪运上山这种重活他干不了,他先是被安排到果园,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最后当了教书先生。在乡下,他唯一的盼头,就是每个周末等烟台的姐夫开一辆三轮摩托车来接他,到城里过一天&人过的日子&。他姐夫当年就说,别看这孩子现在一副潦倒相,将来是要出大名的。这话后来果然应验了,虽然是在王小波去世之后&&这不就是屌丝的逆袭?这么说来,很多人也可以被归入屌丝的阵营:韩寒和李毅都自称&最正统的屌丝&;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立刻被誉为&屌丝打败高帅富&。再往前推,鲁迅笔下的阿Q当然是彻头彻尾的屌丝,他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屌丝生存的利器;《红与黑》中的于连也是屌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甚至有人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说犬儒主义代表人物第欧根尼是屌丝的鼻祖,因为被嘲笑活得像条狗,他却一点都不恼。这么对号入座固然不免有简单粗暴之嫌,但以犬儒主义为内核进行考量,确实是有迹可循的。有些人是自愿屌丝,有些人是被屌丝,他们在被标签化的同时,也表明了一种拒绝主流的不合作态度。用王朔的说法,就是&爱谁谁&!
&他们唯一的和平而又锐利的武器便是起哄,说一些尖酸刻薄或者边应付边耍笑的话,略有刺激,嘴头满足,维持大面,皆大欢喜。&从引领大众文化的角度,王朔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人物。在小说《动物凶猛》中,王朔这样写道:&当人被迫陷入和自己的志趣相冲突的庸碌无为的生活中,作为一种姿态或是一种象征,必然会借助于一种恶习,因为与之相比恹恹生病更显得消极。&他自己用以抵抗庸常的&恶习&,就是一种&千万别把我当人&的浑不吝。就像王蒙所论述的,&他们颇多智商,颇少调理,小小年纪把各种崇高的把戏看得很透很透。他们不想和老师的苦口婆心而又千篇一律、指手画脚的教育搭界。他们不想驱逐老师或从事任何与老师认真作对的行动,因为他们明白,换一个老师大致上也是一丘之貉。他们没有能力以更丰富的学识或更雄辩的语言去战胜老师,他们唯一的和平而又锐利的武器便是起哄,说一些尖酸刻薄或者边应付边耍笑的话,略有刺激,嘴头满足,维持大面,皆大欢喜&。王蒙的结论是,他们是在用一件&和平又锐利的武器&,躲避崇高。王朔的小说写的都是小人物,其中活得最憋屈最屌丝的,要数《我是你爸爸》中的马林生。他的出场就很猥琐:&马林生对镜子里的自己还算满意,一望可知,镜子里是那种在年龄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挣扎着、煞费苦心保持的类知识分子形象。像他这种成色的类知识分子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好讲究的了。只能要求自己一点:干净&&他身上和头发里散发着一股廉价的香皂味儿。&儿子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以致老师恼羞成怒,他一边跟儿子灌输人生道理,一边给儿子代写肉麻至极的检讨书,自己都觉得羞愧和沮丧。王朔教给人们的,首先是放低姿态,自我矮化,&千万别把我当人&。消解意识形态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是王朔的方式。但问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普遍采取了同样的自我矮化行动,学者朱学勤批评说,&好像我先矮下去,对方就会跟着矮下去,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的阿Q精神。对方才不那样想呢,你蹲下去,他乐不可支,乐观其成&。知识精英们都怂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普罗大众更加无力。其次,王朔的话语方式让人们茅塞顿开:原来话还可以这么说!他让笔下的人物自得地说&像我这样诡计多端的人&、&是不是有点悲壮&,消解了这些语词原有的涵义。此后,网络日渐普及,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意外地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几股合力,终于发展出贱、恶搞等网络人格,屌丝就是一种自贱和自嘲。
可以说, 屌丝就是新一代的阿Q,在精气神上甚至不如阿Q,阿Q强词夺理得多么理直气壮!改变不了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之前人们是向外部世界宣战,成了愤青,上世纪60年代,西方年轻人用摇滚乐、性解放、嗑药等表示他们的反叛,&所有伟大的时代都有一个小宇宙在熊熊燃烧&(作家高军语);但小宇宙旺的人更容易死掉,伟大的时代也不再来,经济疲软,也就多了很多内心贫弱的loser或曰败犬。他们退回到内部世界,自娱自乐,用各种方式治愈自己:装宅,装萌,装小清新,然后就是自甘堕落地装屌丝。学者张颐武说过,王朔的&反崇高&和后来的网络贱文化盛行不是一回事,那时候的反崇高,是一种崇高的反崇高,王朔那帮人是很认真地在做这么一件事情;如今的自嘲和自贱,则出于一种游戏的心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王朔那里,其实已经表现出犬儒主义的倾向,因为他不反抗,不想推翻什么,他只是耍机灵,说点聪明的俏皮话。就像他写到的:&既然人人都自以为是,和平相处的唯一途径便是互相欺骗。&这套手法,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阿Q精神,似乎已经成为国人的隐性DNA。可以说,屌丝就是新一代的阿Q,在精气神上甚至不如阿Q,阿Q强词夺理得多么理直气壮!屌丝连强词夺理都不敢。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穿越小说乃至穿越剧的盛行。在网络上写穿越小说最初是网络写手的YY,在架空的时空里,他们或者凭一己之力成为老大,或者得到了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帅哥和软妹纸;但到了后来,穿越小说衍化成覆盖范围更广的穿越剧,事情就不一样了。诗人北岛当年喊出&我不相信&,其实他想说的是&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对什么都不会执著,以轻描淡写的态度消解一切。&一方面认定世界上没有不可以怀疑和亵渎的权威和偶像,但另一方面又玩世不恭&,学者徐贲认为,他们既犬儒,又虚无。这跟第欧根尼的犬儒还不是一回事。第欧根尼的犬儒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就像魏晋名士。第欧根尼最著名的事迹,是亚历山大大帝来探望他,问他要什么赏赐,他回答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别挡着我晒太阳。&如果是屌丝,他们只会默默地把头扭到一边。摘自《新周刊》
【哈佛商业评论管理锦囊】用人首重热情,不看才能
& & && & & & 人们若是对工作充满热情,比较会有创意。对工作热情的人,不论是因为对工作感到有兴趣、享受、满足,或是觉得这份工作是对个人的挑战,都比较可能会冒风险、寻找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并且从中找出最好的做法,而非最容易做到的。&& & & &你的团队应该延揽这样的人才。要尽可能彻底了解可能成为你员工的人,甚至在有职缺之前就这样做。可以询问他们为何要做现在的这份工作、遇过什么令他们失望的人事物,以及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在他们谈论字的工作时,看看他们眼中是否闪耀着火花,聆听他们觉得什么是他们以前没有做到,但却非常渴望做到的事情。当你和他们的推荐人谈话时,留意对方是否提到工作热情。&&摘自&Talent, Passion, and the Creativity Maze&作者:Teresa, Steve Kramer
【视野中国】批判方舟子——摘自饶毅博文
&饶毅简介&
& & &他的身上集合了各种角色: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学科学家;在中国最著名的北京大学推行改革的院长;对饱受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一直保持冷静关注的观察家。
  他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泡在实验室和文献中的研究员。&除了做好本职,&智识分子&对其他问题也要有自己的看法。看到问题,就要说出来。如果不敢说,那还怎么做?&
  他就是饶毅,一个&批评性的建设者&。
------------------------------------------------------------------------------------------------方舟子和他的新语丝网站,无疑起了许多积极的作用。&这不是说,他没有错,没有值得改进之处。&本文提出几点批评。&1)方舟子选登的文章,质量参差不齐。他自己写的批判文章,相当多比较合情合理,特别是文字总是文明。但是,其他文章中质量差的不少,也有不文明的。如果方舟子能把住文章质量的关,要求作者修改文章,不合格的不用。在文明程度上,其标准可以要求其他作者接近方舟子,可能就是较大的改进。文章不在多,而在好。质量关把好了,投稿的人也会更多。&2)批评的对象和问题,选择性有待提高。如果批判很小的事情、相当不确定的事情,不仅效果不好,失去一些人,还可能起反作用,误斗积极推动国内良性改革的人。&3)批评和反批评的时候,对于支持自己观点的人,也要对其文章质量有要求,不能因为观点一致,什么人的文章、什么文字都接受,不文明的人支持自己,用了他们的文章,使有些读者感到打群架似的,反而降低了说服力,损害了支持方。&4)避免出现对批评过的人一直批。这种事情,可能是其他投稿者做的,但把关在方舟子。批过的人,以后没有事情,或者实在不是什么事情,不用一直批,所谓有理有节。&5)对于需要专业判断的事情,应该特别慎重,批判的范围不能太宽,尤其不宜深入专业领域内。&最近有人挑方舟子1996年JBC文章的毛病,就犯了越界乱批的错误。断定方舟子造假者,要么是故意为了反方舟子而反,要么不懂生物化学论文的情况。如果平时看过类似论文,就知道怎么回事。对于不懂而有疑问的人,也许参阅朱猛进的文章会有所帮助(/m/user_content.aspx?id=347470)。再要继续争论者,可以去学点生物化学、然后试读1996年度全年的JBC刊物(一年很多期,够一个暑假看的)。&同样的道理,当新语丝批评其他人这种问题时,也需特别慎重。因为被批者还在做科研,在新语丝示众后留下不好印象,即使学界没有问题,公众舆论可能还存疑,就可能不公平。把施一公的一篇Science文章拿出来批,就明显不妥。那是一个竞争课题,施一公实验室发表第一篇文章,紧接着美国 Brandeis大学美国人实验室另一篇Nature文章。两个实验室结果不同,自然各自以为自己对。事实上,施一公实验室继续做实验,后来再发表了第二篇Nature,解析出来的结构其分辨率高于前面两篇文章,搞清楚了原来的两篇文章不一样的原因,最后这篇文章才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本来是科学发展的常规。但是,美国实验室第一作者也是华人,不知道是该作者还是其朋友、熟人、或知道这两篇论文的其他什么人,给新语丝投稿说施一公实验室第一篇文章有错。看到这种稿件时,方舟子不能因为以前批过施一公,就帮他的对手。而且,等到施一公实验室第二篇定音之作发表后,新语丝并未刊登澄清的文章(当然也大概没人投稿),对不清楚来龙去脉的读者,可能还留有错误的印象以为施一公实验室有过什么问题,而不知道是两个实验室竞争,最后全胜还在施一公实验室,而不是其美国竞争实验室。这种问题,如果正规媒体参与,需要有始有终,而新语丝没有人力做不到,所以,新语丝定义完全不参与此类争论才比较合适。&对于四川大学的魏于全,可能有人有微词。但他的Nature Medicine论文,是否有问题,就是很严肃的事情。在争论期间,Nature记者曾经找过我,我不懂,专门请研究免疫的专家全文通读论文,而专家说从论文本身不能发现造假。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匿名批他就不妥。有其他比较确凿证据的事情才可以。&所以,第5个方面是最难的事情,尽量慎重不为过。其中,科学界很多会自身料理的(如国际杂志上竞争发表的工作),顺其自然,媒体不参与,可能更合适。\摘自科学网饶毅论坛:
【视野分享】深度解析创业者难逃的五个迷思
迷思一:一个好想法就可以让你赚大钱事实是好想法对于商业成功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微软应该算是获得商业成功的典型,但是在它的整个发家史上却找不到一个完全独创的&好想法&。事实上微软正式通过模仿对手的想法并在竞争中打败对手而一步步发展壮大的。Google确实有一些独创的,像Page Rank,Ad-words,廉价机器集群等。但是这些没有一个是由Larry和Sergey想出来的。这并不是说Larry、Sergey和Bill不够聪明,实际上他们三个比任何人都要犀利。但如果你认为他们只是有一天突然有了一个灵感接着就发财了,那只能说你是痴人说梦。迷思二:东西做出来自然会有人用有时候事实确实如此。Google就是个好例子。但是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卖不出去。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惨痛经历。那是我在1993年创建的第一家公司,名字叫FlowNet。它同时也是一种新的高速局域网通讯设备的名字。10M的传输速度是当时的标准,但FlowNet提供高达500M的传输速度。在后来的五年中FlowNet一直都是拥有最佳性价比的网络设备。它甚至提供了一个内建的可保证画面质量的视频流服务。如果FlowNet能够得以流行全世界,今天的视频流将比现在的状况要好得多。但是尽管FlowNet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打败任何竞争者,它却在商业上遭受了巨大的失败。我们连一块也没有卖出去。原因很简单:它与局域网标准不兼容。如果当时我们做足功课,做些市场调查,我们就会知道兼容性即使不是致命的也将会是个大问题。那样我们就不会把自己数以万计的美元浪费在专利申请和样片生产上了。迷思三:如果你不申请专利,别人会偷走你的想法事实上没有人会对你的想法有兴趣,除非你的想法被证明是成功的,但那时对于偷学者为时已晚。即是说真的有人对你的想法非常认同,但是他聪明的话自然会选择跟你合作,如果不是,他做什么都是威胁不到你的。有时候专利还是有点用的:它会让投资人感觉很保险。但我强烈建议你自己来处理专利申请,通过一些学习你可以做得比专利申请商做得更好,而且可以节省一大笔钱。迷思四:你的看法很重要事实上你和你的合伙人对你们产品的看法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客户会怎么看待你们的产品。我们很自然的会假设,如果你和你的伙计们都认为你们的产品很好,那么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们也会这样认为,事情有的时候是Cye这样,但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原因是你是如此的聪明可以设计出这么好的产品,那么你跟那些产品的使用者是不一样的。相对于你,你的客户们要更为平庸一些,他们的口味也会更为平庸一些。如果你的产品是为了迎合那些会在乎你自己在乎的那些东西的人的话,你的用户群将会非常小。迷思五:都是假的就像迷思二一样,有时候这也是事实。像Carl Sagan常说的&预言是失败的艺术&。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你的会赚多少钱,也无法知道要花多少钱去占领市场。需要的理由是让你自己做一个全面的思考,并让自己确信投资将会得到回报。如果你经过计算发现,即使只是要保持不亏损你的用户群也必须比现在的市场大十倍,那么你也许就需要重新考虑了。就像艾森豪威尔说的,计划一无是处,但作计划却不可或缺。以此为基础,很多创业者们都会犯一个典型的错误。他们常这样说&只要我们占有哪怕是1%的市场份额,我们也会赚大钱&。这样的说法直接暴露出你没有仔细的分析过用户的需求。你也许同样会说&100个客户中至少会有一个客户买我们的东西吧(或者坦白地说,这一点也不能肯定)&。这样想根本无法增强自信心。
【视野分享】专访青年行动派:08年野草莓学运的组织者杨子瑄
关于社会的想象,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愤怒和期待。而表达,却成了一件积压在大多数青年人心中的隐疾。大陆青年对于社会运动的概念是相对模糊的。虽然不乏有志之士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挖掘社会问题,去撬动那根难被撩拨的神经,只是这种传送和接受的过程,总是因为中间环节的庞大和复杂,使得声音缺少了对上的力量。&而台湾,却是社会运动亚洲化的一片有机土壤。香港学生走到信义诚品举牌发声,大马青年来到台湾街头反囯光石化,贡寮反核的海洋音乐祭,08年声势浩大的野草莓学生运动&&台湾的社会运动图景借力于独特的政治环境与群众意识,正在进行广泛而有创造性的实践。&我第一次听到杨子瑄的名字,是因为张铁志写给《The Big Issue》里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野百合运动二十年后又一场由学生担当主力的野草莓运动。后来慢慢了解到,有一群学生在野草莓运动之后,开始重新摸索社会运动的开展途径,经营起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并激发的新思维的集体空间&&直走咖啡馆。当年大二的杨子瑄从东吴大学社会系退学,开始全力投入这场生活革命中来。&这种新的革命,区别于传统的组织结构与社会运动方式,并不直接和特定的社会议题做对抗,而是和其他国家的同好联结起来,致力于创造一种&革命后的世界&,她和她的直走团队不仅以类似公社的方式经营起这家不大的店铺,更是将更多青年人的搞怪与创新精神,投入到了传统的街头运动中去。
(庄皓然 摄影)&
当时为什么会在结束野草莓学运之后,退学经营起咖啡馆?杨:本来是想做台湾的社会运动与社会大众的阶梯,不是单纯地用咖啡馆这样一个概念。关于直走形式的讨论,就至少进行了半年。我们提出了一整套的格式与想法,为了在社会运动中表达的一种生活方法和态度,空间只是在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假设一年365天一个人有100天都在做运动和斗争,那还有265天,那他都在干嘛,去了哪里。在那些可见的场合,在台湾运动过程中,最主要是由一些NGO和学校在主导。人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中才会进行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探索。「直走」要传递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交流。我们的凳子是可以自由滑动的,一桌客人在聊天的时候,你要是觉得感兴趣,随时都可以把凳子划过去参与讨论。我们想要打破一个个的格局,有意识地去塑造一个社会运动背后的交流空间。&&
那你们在经营直走的过程中,要如何把这种概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而避免圈子内部消化的局限呢?杨:在开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去和人交流,当然这里的人不限于运动圈子的人。慢慢有人开始知道我们在干嘛。而我们也在谈论的过程中,慢慢找到直走经营的方向。我们会关注在&运动究竟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会想要参与运动&,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们从一个比较个人的状态去开启。我们去思考同龄人的差异,只要找到了这个切入口,就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很多问题涌出来,可是光认识到问题是不够的,你一定要被打到那一下,才有可能真正从无所作为中觉醒过来。对我来说,打到那一下是摇滚乐。&&
通过办咖啡馆参与的运动和高中参与的社会运动,这之间有什么差别的地方吗?杨:直走在尝试的是一种新的社会运动方式,在以前各路人马奋斗的基础上再加入新的东西。通过直走,我们认识了更多站在圈子外围的人。我觉得我们在实践的是一种比较贴近生活日常的运动形式,用我们习惯的方式去处理一些社会上的坚硬的大的议题。比如我们每周都会有读书会、电影交流会,当然选择的题材都是很奇怪的,比如一些英国90年代行动者的故事或者rave party,这种大型的狂欢的东西里面往往也会有社会意识的渗透。
是不是如果给音乐节一个独特的社会主题,也许能达到一种和传统运动有别的效果?杨:传统运动其实已经慢慢有文化的元素加入进去。这并不是说台湾早期的运动是没有文化的。应该说之前学运的那挂人,他们发展出来了后面运动的一些雏形,塑造出了一种做事的方式。但其实同时还有另外一挂人,来自于另外的圈子,他们就会去做噪音摇滚、电影纪录之类的。这其实是运动的两个划分。彼此都互相认识,可是各玩各的。而我们在这个年代想要去摸索的,就是如何把这两路人马聚拢起来,并且避免那种大的坚硬的社会抗争,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权利争夺。
你们为什么会想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实现抗争?杨:这是因为在以前的时候,有一个大的看的到的政府在那里,独裁的专制的,比如两蒋时代,那打倒它推翻它就好了。可事实上,虽然我们现在可以选择自己的总统,虽然我们变得民主了,可还是没有根本的改变。尽管没有最大的标的物,可是问题仍然是存在。台湾现在已经不会因为你讲什么话就被抓去关起来,或者莫名其妙消失不见,可是我们发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微弱了。&
所以现在问题就不再是针对一个靶子去进行的斗争,反而是我们要回过头来想清楚,我们是为什么要设立那个靶子,我们究竟要做什么,以及设那个靶子,是要用弓箭还是用枪去打到它。&因为力量的结构已经松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去了,我们也很难再去简单地对一个目标向前冲,因此我们就更想从一个生活层面上的运动去开展。&我们的团队结构上是松散的,里面仍然有一个核心的东西。但是要怎么去操作它,却很多样化。针对一个议题,团队里拿出五六个提案,那这些提案就由不同的人去完善带领,然后串联成这一年我们的反核计划。&
那你们会怎么处理在抗争过程中,抗争性和娱乐、诗意、理想化的关系?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吸引人能够参与下一次的活动。台湾多数人的状态,都是处于边缘的观望。这一方面原因是运动的门槛过高,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方式,他们出现的场合不是大多数人出现的场合,你需要去不断蹲点,行动和表达意识才能完成更多的认可。所以这就决定了传统运动和社会大众还是有距离存在的。&直走平时会和一些环保团体进行合作。他们是走在第一线的,很深地去直接用行动对抗社会的问题。可是其实这些模式并不完全是我们想要的,类似于静坐示威。&以前大家都想要去改变社会,可是最近开始有一批人,加上日本的朋友,各国奇怪的青年中年联合起来,决定先去创造一个&革命后的世界&,我们先以一种示范性的方式去做出来,而且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别人难道不跟来了。当然这种方式一定是愉悦的,身体性的,生活性的,各种方面的文化艺术都会碰撞在一起。&我们的运动确实会在一些方面被别人质疑过分的娱乐化。可是说真的,想玩的话不必来运动圈子里玩。如果你每天都想着要改变世界,可是又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到底谁愿意相信并且一起投入到抗争中啊。我们所要建立起来的社群不仅仅是运动圈子里的人,更多的是来自于更多有共同理念的普通人。对我们来说,是要存在这种生活的可能性的。运动的方式完全来自于自我创造,而不要把全部的责任都压到一次静坐示威和街头游行上。
那在这样一个迈入的过程中,如何使得你们的发声,从生活化的改变进而产生一种社会的影响力呢?杨:&如果把政府当成就是坐在隔壁桌子的人,你一定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反对,不然他永远不知道。发声仍然是一个策略的问题,我最终是要把我想做的事情,我想要表达的意见让对方接收到。虽然反抗这件事,姿态就是硬的,但是我们可以去采用一种柔软的方式,这是需要去练就的能耐。可能台湾比起大陆来,声音传递的链条会简单一些,但是它也是需要去探索的,怎么让这个社会真正看到你们的动作。这里面的柔软,其实也是刚才聊到的阶梯与门槛的事情。我们并没有把太多的面向投射在政府身上,所以这些柔软和坚硬都是相对于群众来说的。最简单地说,一个人进入到我们的空间里,他的想法是被尊重的。&「直走」将地下室出租给崇尚无政府主义的外国房客,举办「安吶奇实验室」的论坛、放映和表演活动,或者是建立一个和海洋音乐祭一模一样的官方网站,把反核的标语贴在上面,让很多人误以为海洋音乐祭就是反核议题的;甚至我们直接参与到里面的表演中去,直接走上台扮演环保局副局长来宣讲核能的危害。这些创新和恶搞的手段,是我们去实现自己多元、有趣的社会运动的途径之一。
那在「传递它」和「实现它」这两个阶段,直走是怎么去做的?杨:我觉得这是我们在做的,和传统运动最大的差别之处。传统运动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行动策划和有效性的检验标准。可是我们在处理的是一种文化性的东西。它在当下看起来是非常无用的而且难以评估,但是我相信这里面的力量。这是从思想的层面迈入社会议题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仅仅是达到理想世界的一个阶段。&
那你理想社会的终极模型是什么样的呢?杨:每个人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这样来说,我觉得我有点是无政府主义者。我不相信大的政府可以管理这个社会,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那就不能有一套标准去管理所有人。很多东西是复杂的社会结构造成的结果,无论是偷窃、抢劫还是枪击案都很难用对和错,违法或者犯罪去定义。&很多人觉得我们做得太理想化,但是我们也会想,什么是理想化。难道那些传统运动圈子里做的这些很难达成的目标,不是一种理想化吗。而且每当我们产生一些功用的时候,这些团体就会想起来收购我们的作用。这种对于运动的工具性使用,也是想法上的不同。我觉得这种把人异化的过程,难道不是我们要去避免的事情吗?我们在尝试的,就会选择比较平等地去处理我们和其他年轻人的关系。&&
&【我的想法】一次单向的采访到最后,变成了三个人之间的互访。我一直觉得来了台湾受到很大的冲撞,这种冲撞一方面是来自于发现那个建立在&百度百科&上的自我和了解是多么的局限和无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接触到了更多的鲜活而有生命力的青年,这些人可能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正在践行着他们的生活理念。&这是社会给我的那一击,从自我的圈子中跳出来,从简单的生存追求中拔出,而去关注更广阔的世界。对于青年和社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想象,每一种想象都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从一开始个人对未来的焦虑转变到对社会与结构上的怀疑与突破中来;这个过程也可能让一个人变得热血沸腾,开始寄希望于一种不切实际的成就与权利中来。&换言之,青年人一旦意识到自己可以成就的担当时,这种意识就成为了一个很强烈的鞭策,我觉得这样一个过程是我在经历的,但也是我所警惕的。任何一种运动,如果脱离了历史与社会的土壤,而进入到自我成就和夺权的快感中,那么对于生活本身的感知就会被削弱。我觉得子瑄需要被肯定的一个特别大的方面,就在于这里。她选择了一种创造性的,独特的,不为成就所异化的斗争方式。这种方式不是直接和政府做碰碰撞,而是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团结了一批有理想的青年转而投入到一种生活的实践中来。这里面确实有很多问题,你可以说它过分理想化、诗意、停留在表面,但是凡是你举得出来的问题,正如子瑄说的&你举出一个问题来,我可以举出一百个,没有人比我更了解里面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但是我们在进步。&&对,斗争是要结果的,但这个结果,不是一个表面政策的喊停,不是一个名义上的道歉与妥协,而是深层的来自于思想上的一个变革,是更多人的觉醒与参与。这个结果不是为了逃离致命的平庸,不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和日常空间无法承载的能量,而是一条可以自我实现并且实现他人的持续途径。&我很庆幸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踏上自我理想的追寻道路,而我也在这样的启蒙中,开始慢慢探索自己的能量,通过交流,通过探访,去寻求这个社会更多的可能性。
【视野分享】李东: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来纽约九个月,每一天都获得新知和新体悟。比起初来的时候,心智上已有一个飞跃。这两天进行一个大反思,把所有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作为心路历程和自我提醒。&
Less is more.这句话所指示的对象包含很多:信息、机会、经历、表达、人际关系等等。在纽约这样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鲜事物&的城市,我经常感觉到被过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信息(informative),会议和演讲总是那么激动人心(inspiring),各种机会和资源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到处都是才华横溢背景不凡的人&&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这个&more&的陷阱之中,后果有三:迷失与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无方向,觉得什么都想要;无法忍受寂寞专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觉很忙,人浮于事,成效不大;大脑被过分刺激而丧失正常思维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战性工作,产生惰性情绪,工作拖沓,应付了事。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应该警觉,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负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尝试做出改变&&审视外物和我自身互动的方式。这虽然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但许多机会,仅仅只是看起来是有价值;虽然大量的信息能够赋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并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蕴含着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象的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们。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必须做出选择而且专注于我的选择;承担过多以及选择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会让我很累甚至很沮丧,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甄别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挡诱惑,专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图完美。enough is enough。&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这是一位好友告诉我的,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句话的力量很大。在这座汇集精英的城市里,自惭形秽几乎是我的常态,论教学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论语言表达无法跟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学术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生活经历和兴趣专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说得出口的。每隔几个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过去二十几年我都在干什么了?作为一个&金融界里最懂教育和教育界里最懂金融的人&,我尴尬得很。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的结果是,自卑自贬,自我效能降低,觉得前路无望,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其实我一直在做没有意义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我的背景,经历,专攻方向,母语,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我比较的对象并不相同。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当然,我也抱怨过自己成长太慢,学习效率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本来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是需要花时间的。或许我应该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并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进步,做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凡的人坚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Be patient and faithful.&
Now or Never.拖延症是许多现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来自于被过分刺激和揽事太多而产生的疲惫、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书架上永远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课堂笔记和会议心得、等待的阅读的学术文章和各类书籍,名片盒里永远有一堆等待跟进和梳理的联系人,欲望清单上永远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剧要看的电影。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假如赶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么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设想的所有细节和精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如果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么大可把他们从清单上删去,轻装上阵,在重要的时间做重要的事,不被琐事淹没;如果清单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让人畏惧以至迟迟不肯开始,则可以切分为小块,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进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并强迫自己严格执行。&
Face the reality.我在哥大教育学院和实习的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完美的假设条件都可以被现实无情地反驳。一个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教育设计放在一个多族裔能力严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教育设计,必须在尊重学生能力分布、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同样,承认自己实力的局限,不好高骛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和挫败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义的一面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或者前进很慢。一方面,我企图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细节,不完美让我愤怒&&像我的一个学生画画时候画错了一笔就愤怒的撕碎画纸。一方面,我选择等待完美时机,等待所有完美条件都具备才开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个完美时刻,动机和热情也已经消耗殆尽,更何况,如果要说真的准备好了,我永远都不会完全准备好去接受任何挑战。人生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也不应该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状态,才可以从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不是选择完美的条件,而是拿到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Down to the earth.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呆着么多年,我养成一种用大词来忽悠,用含糊词来逃避的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体现到行动上就是光说不练,不屑于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细节打败。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多长,永远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能撑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触的许多美国同学和美国同事,都在做很具体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很精致&&我的mentor有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但一直在一线教幼儿园小朋友。虽然很多人都很能说,但所有的说法都很具体并且来自于切身的经历。大家并不爱听满嘴的空话,而是尊重那些踏实的人,认可能够接地气的项目。所以在纽约呆这么久,我渐渐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觉得光环和背景都是浮云,养成了一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并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
Learning is everywhere.身在在教育领域,自然对&学习&有很多体会。国内的教育让我对&学习&产生很局限的认识,对知识有很深的偏见。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就是课堂;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习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风土人情,思考&为什么&并且找寻答案,询问各种职业的人关于他们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开放的书,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内。&
Don&t do lousy jobs.在美国,无论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他们期待我拿出来的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认真经营还是草草了事,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业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历史,我很难被原谅而得到下一次机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犯错误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的时候要多犯错误,因为错误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怠慢而犯错&&比如lousy jobs这种完全是人为可控的错误&&以至丧失机会,那这样的错误代价太大了。&
Be professional.&专业性&是美国学术和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职业或学术活动都有设定好的标准和期望&&对于做学问的严谨态度,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行业术语和惯行。我是一个在任何领域都不够专业的人&&钢琴、表演、剧本写作、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是教学,经常感觉到以一个业余者的身份出现在专业者的场合所受到的&排挤&和&鄙视&。没有实力,是没有用的,两句话讲完,专业的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不过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积淀,只是美国社会对专业性的高要求逼迫着我以更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一个人很难在很多领域都很专业,所以我现在只选择专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和教学。每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职业规范,比如虽然小孩子很可爱总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但是作为教师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也是专业性的要求,说话做事前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专业的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是用逻辑和理性而不是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一切都有代价&,这是老生常谈了。用金钱换时间,用时间换金钱,牺牲原则取得利益,牺牲健康获得成就&&只是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隐性成本,拿人手短还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现在没付出的,都变成了人情债。混迹纽约社交场合,学到重要的道理是无功不受禄,受禄必问&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虽然人性当中总有那种一有机会就占人便宜的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远是最安全的。反过来说,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美国社会是公平的,用心备课,认真教书,学生有进步,校长和其他老师都会看在眼里。过程合理,结果也会合理。&
Be cool with praise.外表美丽的人,容易浮躁,被这个世界夸奖一下,就飘飘然不知今夕几何年,更可恨地是,还会不停地期待更多的夸奖,渴望更多的关注,忘记自己的内在还是多么虚空。对能力和成就上的赞扬也需要小心。美国人喜欢赞扬别人,因为他们提倡以鼓励带动积极的进步,我的Mentor对我&纰漏百出&的教学满口表扬,我的教授给我的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给很高的评价。人容易被这样的夸赞冲昏头脑,忘记自己到底是有几斤几两,忘记自己前路有多艰险,任务有多艰巨,所以我总是很小心,扪心自问自己的付出和实力,自己踏实,才是真的踏实。&
Stay true to yourself.在纽约这样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时候会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这样迫切地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我的意思是,虽然纽约很包容,但这里有无数的小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规则和壁垒,而我只能选择进入不多的几个。有时候我会为了融入这些圈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而放弃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这样并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毕露。我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我放弃了我不会快乐,如果我假作我也不会快乐。我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环境或者圈子才适合我。真正适合我的环境和圈子,应该是能够让我展现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仅是它在选择我,也是我在选择它。我必须有自己的偏好和标准,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因为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这是我个人长期以来的困混。说得不严谨一点是,如何处理创造力和知识的关系。我对原创性向来非常重视。一旦我发现别人有跟我同样的我却以为很独特的想法时我就会变得很沮丧;或者,我会潜意识地排斥接触现有的模型和知识,害怕他们影响我的原创性。这样的结果是,我为了创新而封闭自己,结果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或者并不如已有的模式。我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创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人类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领域知识和模型日趋完善,我还有创新的空间吗?当然,因为人的思维是衍生的,而对现存模型所有创造性的改良都属于创新。比如课程创新,可以是借一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创意来调整成一个适合五岁儿童的课程&&所谓innovational adaptation。于是我发现原创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并不矛盾。已有的知识、模型、书籍、别人的观点可以使自己更强大。抛开这个&纯原创&的思想包袱,学会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并且使创新更具实际意义。&
Don&t judge too soon.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倾向于用自己很局限的思维框架快速下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个课程、一所学校、一件事。这样的快速判断可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先入为主很容易误判,相信交往尚浅的人话容易受伤害。对人对事,在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不好轻易下定论,言辞上留有余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爱恨不在一瞬间,真伪良莠需要时间来证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虽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资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长久繁荣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别人的资源来让自己繁荣,只有积累自己的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我知道我要坚强,很多困难我只能自己挺过去。我知道要在财务、精神和情感上都独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也能活得很好。&
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虽然人生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较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理清问题的根本,寻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向对的人提问寻找答案,如果一条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犹豫的换一条路,不要为沉没成本而继续做无用功过。&
Respect others& time.纽约人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项事情之前人们总是要考虑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很突然地打扰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扰到他人的安排。美国人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很明确,工作时间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问题所打扰。学会预约,给别人时间和空间来回应,因此短信和邮件是较安全的联络方式,如果别人不接电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的,没人应该随叫随到,我们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和安排。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表意明确,不要废话连篇含含糊糊地浪费他人的时间。simplicity is a virtue。&
Treat yourself well.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不需要名牌来装点,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自信自尊。不注重养生之道,必会战败;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别把自己搞得那么悲惨,以一副受气包的形象出现。什么样的气场吸引什么样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e flexible.人生根本无法计划,很多事先想象出来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以很给你突然的打击。任何一种输入,都会对输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你无法决定输入&&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而你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弹性,适应改变,不至于大悲大喜,不至于因为突发事件而打乱阵脚。&
Empathy.我在纽约呆的这九个月,跟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在教室里跟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倾向,每个人的自身经历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并不一样。&共情&需要开放的心态(欲望)和足够的想象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达到那个境界,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了解交流对象,跨越交流障碍,为冲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这是一个&坏人&当道的世界,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博弈,博弈的过程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你永远不能完全掌握你对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开诚布公地让对手知道你的全部。坚守底线也许并不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但却可以让我们获得尊严,而尊严才是最终的快乐。&
Keep going, don&t settle.&每天都充满挑战,所以不能停止战斗。休息久了,后面地人会追上来。在没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想鲜花、掌声和回报。淡化成就和光环,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不断思考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目标不能不止于&表现良好&,而应该是&我真正被需要&。
Don&t repeat your mistakes.错误是最好的老师的之一,但犯错误是有成本的。其实我们能犯的错误是有限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只不过在犯同样的错误。不要说去做多少正确的事情,能不重复犯错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总结很重要&&在我们每天大量遗忘的过程中,不能遗忘的是那些不可以再犯的错误。&如果要庆幸什么,我庆幸纽约给了我这么丰富的经历和疼痛的历练,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让自己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被淹没或者变得更加浮躁。&如果说有什么忠告,只是一句话:去经历,你就会明白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上新做的模型&&人生就是trial-and-error。我无法在第一次尝试就顺利无误地使所有五边形各边颜色不同,或者所有五边形各边和相等,但trial-and-error可以让我完成最终作品。If you don&t try, you can&t fail.
【视野分享】李东: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来纽约九个月,每一天都获得新知和新体悟。比起初来的时候,心智上已有一个飞跃。这两天进行一个大反思,把所有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作为心路历程和自我提醒。&
Less is more.这句话所指示的对象包含很多:信息、机会、经历、表达、人际关系等等。在纽约这样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鲜事物&的城市,我经常感觉到被过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信息(informative),会议和演讲总是那么激动人心(inspiring),各种机会和资源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到处都是才华横溢背景不凡的人&&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这个&more&的陷阱之中,后果有三:迷失与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无方向,觉得什么都想要;无法忍受寂寞专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觉很忙,人浮于事,成效不大;大脑被过分刺激而丧失正常思维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战性工作,产生惰性情绪,工作拖沓,应付了事。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应该警觉,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负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尝试做出改变&&审视外物和我自身互动的方式。这虽然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但许多机会,仅仅只是看起来是有价值;虽然大量的信息能够赋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并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蕴含着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象的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们。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必须做出选择而且专注于我的选择;承担过多以及选择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会让我很累甚至很沮丧,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甄别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挡诱惑,专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图完美。enough is enough。&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这是一位好友告诉我的,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句话的力量很大。在这座汇集精英的城市里,自惭形秽几乎是我的常态,论教学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论语言表达无法跟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学术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生活经历和兴趣专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说得出口的。每隔几个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过去二十几年我都在干什么了?作为一个&金融界里最懂教育和教育界里最懂金融的人&,我尴尬得很。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的结果是,自卑自贬,自我效能降低,觉得前路无望,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其实我一直在做没有意义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我的背景,经历,专攻方向,母语,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我比较的对象并不相同。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当然,我也抱怨过自己成长太慢,学习效率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本来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是需要花时间的。或许我应该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并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进步,做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凡的人坚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Be patient and faithful.&
Now or Never.拖延症是许多现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来自于被过分刺激和揽事太多而产生的疲惫、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书架上永远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课堂笔记和会议心得、等待的阅读的学术文章和各类书籍,名片盒里永远有一堆等待跟进和梳理的联系人,欲望清单上永远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剧要看的电影。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假如赶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么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设想的所有细节和精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如果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么大可把他们从清单上删去,轻装上阵,在重要的时间做重要的事,不被琐事淹没;如果清单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让人畏惧以至迟迟不肯开始,则可以切分为小块,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进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并强迫自己严格执行。&
Face the reality.我在哥大教育学院和实习的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完美的假设条件都可以被现实无情地反驳。一个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教育设计放在一个多族裔能力严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教育设计,必须在尊重学生能力分布、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同样,承认自己实力的局限,不好高骛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和挫败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义的一面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或者前进很慢。一方面,我企图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细节,不完美让我愤怒&&像我的一个学生画画时候画错了一笔就愤怒的撕碎画纸。一方面,我选择等待完美时机,等待所有完美条件都具备才开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个完美时刻,动机和热情也已经消耗殆尽,更何况,如果要说真的准备好了,我永远都不会完全准备好去接受任何挑战。人生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也不应该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状态,才可以从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不是选择完美的条件,而是拿到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Down to the earth.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呆着么多年,我养成一种用大词来忽悠,用含糊词来逃避的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体现到行动上就是光说不练,不屑于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细节打败。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多长,永远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能撑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触的许多美国同学和美国同事,都在做很具体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很精致&&我的mentor有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但一直在一线教幼儿园小朋友。虽然很多人都很能说,但所有的说法都很具体并且来自于切身的经历。大家并不爱听满嘴的空话,而是尊重那些踏实的人,认可能够接地气的项目。所以在纽约呆这么久,我渐渐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觉得光环和背景都是浮云,养成了一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并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
Learning is everywhere.身在在教育领域,自然对&学习&有很多体会。国内的教育让我对&学习&产生很局限的认识,对知识有很深的偏见。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就是课堂;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习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风土人情,思考&为什么&并且找寻答案,询问各种职业的人关于他们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开放的书,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内。&
Don&t do lousy jobs.在美国,无论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他们期待我拿出来的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认真经营还是草草了事,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业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历史,我很难被原谅而得到下一次机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犯错误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的时候要多犯错误,因为错误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怠慢而犯错&&比如lousy jobs这种完全是人为可控的错误&&以至丧失机会,那这样的错误代价太大了。&
Be professional.&专业性&是美国学术和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职业或学术活动都有设定好的标准和期望&&对于做学问的严谨态度,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行业术语和惯行。我是一个在任何领域都不够专业的人&&钢琴、表演、剧本写作、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是教学,经常感觉到以一个业余者的身份出现在专业者的场合所受到的&排挤&和&鄙视&。没有实力,是没有用的,两句话讲完,专业的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不过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积淀,只是美国社会对专业性的高要求逼迫着我以更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一个人很难在很多领域都很专业,所以我现在只选择专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和教学。每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职业规范,比如虽然小孩子很可爱总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但是作为教师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也是专业性的要求,说话做事前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专业的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是用逻辑和理性而不是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一切都有代价&,这是老生常谈了。用金钱换时间,用时间换金钱,牺牲原则取得利益,牺牲健康获得成就&&只是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隐性成本,拿人手短还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现在没付出的,都变成了人情债。混迹纽约社交场合,学到重要的道理是无功不受禄,受禄必问&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虽然人性当中总有那种一有机会就占人便宜的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远是最安全的。反过来说,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美国社会是公平的,用心备课,认真教书,学生有进步,校长和其他老师都会看在眼里。过程合理,结果也会合理。&
Be cool with praise.外表美丽的人,容易浮躁,被这个世界夸奖一下,就飘飘然不知今夕几何年,更可恨地是,还会不停地期待更多的夸奖,渴望更多的关注,忘记自己的内在还是多么虚空。对能力和成就上的赞扬也需要小心。美国人喜欢赞扬别人,因为他们提倡以鼓励带动积极的进步,我的Mentor对我&纰漏百出&的教学满口表扬,我的教授给我的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给很高的评价。人容易被这样的夸赞冲昏头脑,忘记自己到底是有几斤几两,忘记自己前路有多艰险,任务有多艰巨,所以我总是很小心,扪心自问自己的付出和实力,自己踏实,才是真的踏实。&
Stay true to yourself.在纽约这样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时候会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这样迫切地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我的意思是,虽然纽约很包容,但这里有无数的小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规则和壁垒,而我只能选择进入不多的几个。有时候我会为了融入这些圈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而放弃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这样并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毕露。我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我放弃了我不会快乐,如果我假作我也不会快乐。我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环境或者圈子才适合我。真正适合我的环境和圈子,应该是能够让我展现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仅是它在选择我,也是我在选择它。我必须有自己的偏好和标准,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因为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这是我个人长期以来的困混。说得不严谨一点是,如何处理创造力和知识的关系。我对原创性向来非常重视。一旦我发现别人有跟我同样的我却以为很独特的想法时我就会变得很沮丧;或者,我会潜意识地排斥接触现有的模型和知识,害怕他们影响我的原创性。这样的结果是,我为了创新而封闭自己,结果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或者并不如已有的模式。我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创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人类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领域知识和模型日趋完善,我还有创新的空间吗?当然,因为人的思维是衍生的,而对现存模型所有创造性的改良都属于创新。比如课程创新,可以是借一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创意来调整成一个适合五岁儿童的课程&&所谓innovational adaptation。于是我发现原创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并不矛盾。已有的知识、模型、书籍、别人的观点可以使自己更强大。抛开这个&纯原创&的思想包袱,学会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并且使创新更具实际意义。&
Don&t judge too soon.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倾向于用自己很局限的思维框架快速下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个课程、一所学校、一件事。这样的快速判断可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先入为主很容易误判,相信交往尚浅的人话容易受伤害。对人对事,在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不好轻易下定论,言辞上留有余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爱恨不在一瞬间,真伪良莠需要时间来证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虽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资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长久繁荣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别人的资源来让自己繁荣,只有积累自己的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我知道我要坚强,很多困难我只能自己挺过去。我知道要在财务、精神和情感上都独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也能活得很好。&
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虽然人生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较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理清问题的根本,寻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向对的人提问寻找答案,如果一条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犹豫的换一条路,不要为沉没成本而继续做无用功过。&
Respect others& time.纽约人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项事情之前人们总是要考虑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很突然地打扰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扰到他人的安排。美国人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很明确,工作时间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问题所打扰。学会预约,给别人时间和空间来回应,因此短信和邮件是较安全的联络方式,如果别人不接电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的,没人应该随叫随到,我们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和安排。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表意明确,不要废话连篇含含糊糊地浪费他人的时间。simplicity is a virtue。&
Treat yourself well.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不需要名牌来装点,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自信自尊。不注重养生之道,必会战败;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别把自己搞得那么悲惨,以一副受气包的形象出现。什么样的气场吸引什么样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e flexible.人生根本无法计划,很多事先想象出来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以很给你突然的打击。任何一种输入,都会对输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你无法决定输入&&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而你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弹性,适应改变,不至于大悲大喜,不至于因为突发事件而打乱阵脚。&
Empathy.我在纽约呆的这九个月,跟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在教室里跟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倾向,每个人的自身经历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并不一样。&共情&需要开放的心态(欲望)和足够的想象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达到那个境界,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了解交流对象,跨越交流障碍,为冲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这是一个&坏人&当道的世界,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博弈,博弈的过程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你永远不能完全掌握你对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开诚布公地让对手知道你的全部。坚守底线也许并不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但却可以让我们获得尊严,而尊严才是最终的快乐。&
Keep going, don&t settle.&每天都充满挑战,所以不能停止战斗。休息久了,后面地人会追上来。在没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想鲜花、掌声和回报。淡化成就和光环,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个。不断思考自己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目标不能不止于&表现良好&,而应该是&我真正被需要&。
Don&t repeat your mistakes.错误是最好的老师的之一,但犯错误是有成本的。其实我们能犯的错误是有限的,大部分时候,我们只不过在犯同样的错误。不要说去做多少正确的事情,能不重复犯错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总结很重要&&在我们每天大量遗忘的过程中,不能遗忘的是那些不可以再犯的错误。&如果要庆幸什么,我庆幸纽约给了我这么丰富的经历和疼痛的历练,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颗自省的心,不让自己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被淹没或者变得更加浮躁。&如果说有什么忠告,只是一句话:去经历,你就会明白一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上新做的模型&&人生就是trial-and-error。我无法在第一次尝试就顺利无误地使所有五边形各边颜色不同,或者所有五边形各边和相等,但trial-and-error可以让我完成最终作品。If you don&t try, you can&t fail.
【视野分享】李东:我在纽约学到了什么
来纽约九个月,每一天都获得新知和新体悟。比起初来的时候,心智上已有一个飞跃。这两天进行一个大反思,把所有悟到的东西总结出来,作为心路历程和自我提醒。&
Less is more.这句话所指示的对象包含很多:信息、机会、经历、表达、人际关系等等。在纽约这样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鲜事物&的城市,我经常感觉到被过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信息(informative),会议和演讲总是那么激动人心(inspiring),各种机会和资源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到处都是才华横溢背景不凡的人&&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这个&more&的陷阱之中,后果有三:迷失与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无方向,觉得什么都想要;无法忍受寂寞专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觉很忙,人浮于事,成效不大;大脑被过分刺激而丧失正常思维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战性工作,产生惰性情绪,工作拖沓,应付了事。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我应该警觉,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负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尝试做出改变&&审视外物和我自身互动的方式。这虽然是一座充满机会的城市,但许多机会,仅仅只是看起来是有价值;虽然大量的信息能够赋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并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蕴含着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象的更长的时间来消化他们。虽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时,我必须做出选择而且专注于我的选择;承担过多以及选择超出我能力范围的事会让我很累甚至很沮丧,而这样的状态并不利于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甄别信息,做出明智的选择,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挡诱惑,专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图完美。enough is enough。&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这是一位好友告诉我的,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句话的力量很大。在这座汇集精英的城市里,自惭形秽几乎是我的常态,论教学比不上有经验的老师,论语言表达无法跟英语是母语的人相比,学术论文写得一塌糊涂,生活经历和兴趣专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或说得出口的。每隔几个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过去二十几年我都在干什么了?作为一个&金融界里最懂教育和教育界里最懂金融的人&,我尴尬得很。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的结果是,自卑自贬,自我效能降低,觉得前路无望,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其实我一直在做没有意义的比较&&基础不同的比较是无效的&&我的背景,经历,专攻方向,母语,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我比较的对象并不相同。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当然,我也抱怨过自己成长太慢,学习效率不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想,我本来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是需要花时间的。或许我应该接受自己能力的局限并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点一点地积累和进步,做着那些看起来不那么平凡的人坚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Be patient and faithful.&
Now or Never.拖延症是许多现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来自于被过分刺激和揽事太多而产生的疲惫、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书架上永远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课堂笔记和会议心得、等待的阅读的学术文章和各类书籍,名片盒里永远有一堆等待跟进和梳理的联系人,欲望清单上永远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剧要看的电影。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做,就永远也不会做了。假如赶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么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设想的所有细节和精致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如果清单上的一些事情并不那么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么大可把他们从清单上删去,轻装上阵,在重要的时间做重要的事,不被琐事淹没;如果清单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让人畏惧以至迟迟不肯开始,则可以切分为小块,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时间进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并强迫自己严格执行。&
Face the reality.我在哥大教育学院和实习的学校里学到最有用的东西之一就是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所有完美的假设条件都可以被现实无情地反驳。一个针对白人中产阶级的教育设计放在一个多族裔能力严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无法实施。一个有效的教育设计,必须在尊重学生能力分布、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完成。同样,承认自己实力的局限,不好高骛远,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失望和挫败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义的一面常常让我身心俱疲或者前进很慢。一方面,我企图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细节,不完美让我愤怒&&像我的一个学生画画时候画错了一笔就愤怒的撕碎画纸。一方面,我选择等待完美时机,等待所有完美条件都具备才开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个完美时刻,动机和热情也已经消耗殆尽,更何况,如果要说真的准备好了,我永远都不会完全准备好去接受任何挑战。人生从来就不可能完美,也不应该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状态,才可以从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来。不是选择完美的条件,而是拿到一手烂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Down to the earth.在中国教育体系里呆着么多年,我养成一种用大词来忽悠,用含糊词来逃避的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体现到行动上就是光说不练,不屑于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细节打败。很多事情,不去做永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知道时间线可能会拉得多长,永远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能撑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触的许多美国同学和美国同事,都在做很具体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体的事情做得很精致&&我的mentor有一个博士学位两个硕士学位,但一直在一线教幼儿园小朋友。虽然很多人都很能说,但所有的说法都很具体并且来自于切身的经历。大家并不爱听满嘴的空话,而是尊重那些踏实的人,认可能够接地气的项目。所以在纽约呆这么久,我渐渐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觉得光环和背景都是浮云,养成了一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习惯,并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
Learning is everywhere.身在在教育领域,自然对&学习&有很多体会。国内的教育让我对&学习&产生很局限的认识,对知识有很深的偏见。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纽约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就是课堂;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养成一种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学习的习惯:用心观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风土人情,思考&为什么&并且找寻答案,询问各种职业的人关于他们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开放的书,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之内。&
Don&t do lousy jobs.在美国,无论是教授还是管理者,他们期待我拿出来的是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认真经营还是草草了事,他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让我在工作和学业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历史,我很难被原谅而得到下一次机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犯错误的成本越来越高,年轻的时候要多犯错误,因为错误让我们成长,但是如果是因为怠慢而犯错&&比如lousy jobs这种完全是人为可控的错误&&以至丧失机会,那这样的错误代价太大了。&
Be professional.&专业性&是美国学术和工作环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职业或学术活动都有设定好的标准和期望&&对于做学问的严谨态度,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实践操作的熟悉程度,行业术语和惯行。我是一个在任何领域都不够专业的人&&钢琴、表演、剧本写作、体育运动项目、甚至是教学,经常感觉到以一个业余者的身份出现在专业者的场合所受到的&排挤&和&鄙视&。没有实力,是没有用的,两句话讲完,专业的人就知道你有几斤几两了。不过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积淀,只是美国社会对专业性的高要求逼迫着我以更快的方式让自己成为专业人士。一个人很难在很多领域都很专业,所以我现在只选择专注于幼儿教育领域的课程和教学。每个行业也有特定的职业规范,比如虽然小孩子很可爱总让我想狠狠地亲一口但是作为教师的绝对不能这样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也是专业性的要求,说话做事前一定要经过大脑思考,专业的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且是用逻辑和理性而不是情绪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一切都有代价&,这是老生常谈了。用金钱换时间,用时间换金钱,牺牲原则取得利益,牺牲健康获得成就&&只是有时候,我们容易忽略隐性成本,拿人手短还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其实现在没付出的,都变成了人情债。混迹纽约社交场合,学到重要的道理是无功不受禄,受禄必问&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虽然人性当中总有那种一有机会就占人便宜的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远是最安全的。反过来说,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美国社会是公平的,用心备课,认真教书,学生有进步,校长和其他老师都会看在眼里。过程合理,结果也会合理。&
Be cool with praise.外表美丽的人,容易浮躁,被这个世界夸奖一下,就飘飘然不知今夕几何年,更可恨地是,还会不停地期待更多的夸奖,渴望更多的关注,忘记自己的内在还是多么虚空。对能力和成就上的赞扬也需要小心。美国人喜欢赞扬别人,因为他们提倡以鼓励带动积极的进步,我的Mentor对我&纰漏百出&的教学满口表扬,我的教授给我的并不十分出彩的论文给很高的评价。人容易被这样的夸赞冲昏头脑,忘记自己到底是有几斤几两,忘记自己前路有多艰险,任务有多艰巨,所以我总是很小心,扪心自问自己的付出和实力,自己踏实,才是真的踏实。&
Stay true to yourself.在纽约这样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时候会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这样迫切地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人。我的意思是,虽然纽约很包容,但这里有无数的小圈子,每个圈子都有规则和壁垒,而我只能选择进入不多的几个。有时候我会为了融入这些圈子,让更多的人喜欢我而放弃自己真实的一面。当然,这样并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毕露。我知道,有些东西如果我放弃了我不会快乐,如果我假作我也不会快乐。我必须知道我自己是谁,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环境或者圈子才适合我。真正适合我的环境和圈子,应该是能够让我展现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仅是它在选择我,也是我在选择它。我必须有自己的偏好和标准,有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和绝不妥协的原则,因为改变别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变自己是痛苦的事情。&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这是我个人长期以来的困混。说得不严谨一点是,如何处理创造力和知识的关系。我对原创性向来非常重视。一旦我发现别人有跟我同样的我却以为很独特的想法时我就会变得很沮丧;或者,我会潜意识地排斥接触现有的模型和知识,害怕他们影响我的原创性。这样的结果是,我为了创新而封闭自己,结果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或者并不如已有的模式。我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忘记了创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决问题或者适应新情况。人类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领域知识和模型日趋完善,我还有创新的空间吗?当然,因为人的思维是衍生的,而对现存模型所有创造性的改良都属于创新。比如课程创新,可以是借一个适用于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创意来调整成一个适合五岁儿童的课程&&所谓innovational adaptation。于是我发现原创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并不矛盾。已有的知识、模型、书籍、别人的观点可以使自己更强大。抛开这个&纯原创&的思想包袱,学会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并且使创新更具实际意义。&
Don&t judge too soon.在快节奏的社会里生存,人们倾向于用自己很局限的思维框架快速下判断&&评价一个人、一个课程、一所学校、一件事。这样的快速判断可能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但先入为主很容易误判,相信交往尚浅的人话容易受伤害。对人对事,在收集到足够证据之前,不好轻易下定论,言辞上留有余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观望,爱恨不在一瞬间,真伪良莠需要时间来证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国社会的时代精神。虽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资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长久繁荣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别人的资源来让自己繁荣,只有积累自己的资源才不会受制于人,我知道我要坚强,很多困难我只能自己挺过去。我知道要在财务、精神和情感上都独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也能活得很好。&
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虽然人生没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较优的解决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来理清问题的根本,寻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向对的人提问寻找答案,如果一条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犹豫的换一条路,不要为沉没成本而继续做无用功过。&
Respect others& time.纽约人的日程排得很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时间来做一项事情之前人们总是要考虑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别人很突然地打扰到我们的生活,那么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扰到他人的安排。美国人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很明确,工作时间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问题所打扰。学会预约,给别人时间和空间来回应,因此短信和邮件是较安全的联络方式,如果别人不接电话,必然有充足的理由。这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的,没人应该随叫随到,我们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时间和安排。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表意明确,不要废话连篇含含糊糊地浪费他人的时间。simplicity is a virtue。&
Treat yourself well.你怎么对待自己,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不需要名牌来装点,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自信自尊。不注重养生之道,必会战败;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别把自己搞得那么悲惨,以一副受气包的形象出现。什么样的气场吸引什么样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Be flexible.人生根本无法计划,很多事先想象出来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可以很给你突然的打击。任何一种输入,都会对输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你无法决定输入&&比如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而你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弹性,适应改变,不至于大悲大喜,不至于因为突发事件而打乱阵脚。&
Empathy.我在纽约呆的这九个月,跟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人打交道,在教室里跟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对话,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倾向,每个人的自身经历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并不一样。&共情&需要开放的心态(欲望)和足够的想象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但一旦达到那个境界,你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对象,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更好地了解交流对象,跨越交流障碍,为冲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这是一个&坏人&当道的世界,每一场相遇都是一场博弈,博弈的过程是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你永远不能完全掌握你对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开诚布公地让对手知道你的全部。坚守底线也许并不能让我立刻快乐起来,但却可以让我们获得尊严,而尊严才是最终的快乐。&
Keep going, don&t settle.&每天都充满挑战,所以不能停止战斗。休息久了,后面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