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金属棒随龟 加热棒温度太高的微小变化量

分组实验35个;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2、测量一;观察现象:1、一天
分组实验35个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测量室内外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3、读数。 4、比较。 观察现象:1、 的气温高; 的气温低;
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 的地点。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目的:测量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阳光下和背阴处测量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观察现象:1、一天中 的气温高; 的气温低;
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
3.实验名称:自制风向仪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 的方向。北风是由 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 吹来的风;
2、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实验结果:
4.实验名称:自制雨量器
实验目的: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器材:一张制作方法说明书、1个厚底直筒玻璃杯、刻度尺、纸带、透明胶带、剪刀。
步骤和方法:用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 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
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有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则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则底部对齐;
用粘贴刻度纸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用自制的雨量筒测量降雨量,
观察到的现象: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结果:
5.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
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6.实验名称:用温度计、风向仪、雨量器等观测天气
实验目的: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进行分析和整理,可能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实验器材: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两个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步骤和方法:分析这段时间的温度数据统计表;
分析这段时间的云和风的统计表;
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变化柱状图。
根据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这段时间内都有 的降水;平均降水量是 毫米;
实验结果:
7.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目的:食盐、沙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你有什么发现?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8.实验名称: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目的:面粉能否在水中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搅拌。2、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9.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 (面 粉、沙、 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放入漏斗中。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3、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过滤4观察比较滤纸。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过滤后,食盐没有出现颗粒,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10.实验名称:高锰酸钾的溶解
实验目的: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吗
实验器材:烧杯、高锰酸钾、钥匙、搅拌棒、水。
实验步骤: 1、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2、用搅拌棒搅拌,再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
11.实验名称: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一份,烧杯4个、钥匙、水。 实验步骤:
1、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2、根据实验现象完成教材26页记录表。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面粉、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12.实验名称: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烧杯2个、钥匙、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2、先轻轻搅拌,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溶解了
13.实验名称: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目的:观察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实验器材:试管3个、醋、酒精、食用油、三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在三个试管中,各盛约15毫升的水。分别用滴管往试管中加入2毫升醋、酒精 和食用油。充分震荡后,静置一会儿。 2、观察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醋和酒精在水中溶解了,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
1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烧杯2个、2克食盐20包、2克小苏打20包、搅拌棒2根、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 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 溶解为止。 2、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观察现象:约溶解了7份食盐,2份小苏打。
实验结果:食盐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15,实验名称: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目的: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器材:汽水、注射器、橡皮塞。
实验步骤: 1、打开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塞封住管口。
2、观察汽水析出的气泡。慢慢地往外拉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反复3 次.观察 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气体既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
16.实验名称:哪一个溶解得快
实验目的:了解影响食盐溶解的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相同克数的食盐4份. 实验步骤: 1、将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看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 2、 将剩余两份食盐分别放入烧杯中, 看哪一杯中 食盐溶解的更快。
观察现象:用搅拌棒搅拌的那杯比不搅拌的那杯溶解的快一些;放入热水中的食盐比放入冷水中的溶解的快一些。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应用写作文书、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行业资料、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96等内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含完整活动记录)_四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  班级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 姓名 学科 科学 植物根的吸水实验 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带根的植物(菠菜...  1 科学实验报告单(2)四年级时间 下年 册月日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短路的现象及其危害,学会检查电路装置,...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 1.体验静电现象(P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四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 校 明德小学 时间 实验名称年级 班 实验者食物营养成分(2、我们的营养)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  科学实验报告单(1)四年级时间 下年 册月日 班 次 实验组别 实验者 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目的: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_四年级其它课程_其它课程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中分组实验33个,演示实验2个。...  董口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四时间年级 上 册 演示 分组 第1周 指导老师 刘翠荣 实验名称: 室内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目的:比较室内与室外的温度。 实验...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什么是线膨胀系数.doc 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什么是线膨胀系数一般指由于外界温度、压力(主要指温度)变化时,物体的线性尺寸随温度、压力(主要指温度)的变化率。如铁温度每升高1度,长或宽或高尺寸增加12X10^-6,即增加0.0012%。 对应地还有体膨胀系数,即物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率。对于各向同性的物体,线膨胀系数较小时,体膨胀系数是线膨胀系数的3倍略多一点。线膨胀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温度升高1时固体材料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对于不同的物质,线膨胀系数不同。一般来说,塑料的线膨胀系数较大,金属的次之,熔凝石英的较小。常见几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数量级
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一定的体积。温度变化时,物质的体积亦相应地变化。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热膨胀。物质的热膨胀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原子间的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造成的。物质的热膨胀性质与物质的结构、键型、键力、比热容、熔点等密切相关。因此,不同的物质或者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热膨胀性质,常用体积膨胀系数这一物理量来表征物质的不同热膨胀性质。固体材料在一维方向上的热膨胀伸长称为线膨胀,用线膨胀系数来描述不同物质的线膨胀特性。
物体的热膨胀性质反映了材料本身的属性,测量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仅对新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选用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程结构设计(如桥梁、铁路轨道、电缆工程等)、机械和仪表的制造、材料的加工和焊接等过程中都必须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特性。材料的热膨胀特性也有许多有利方面的应用,如液体温度计、喷墨打印机等等。
在测量材料线膨胀系数的常用方法中,关键是测量材料受热膨胀后的微小长度伸长量。这一微小长度变化量用一般的长度测量仪器很难测准,一般需要采用放大测量方法、借助测微装置或仪器来测量,如光杠杆光学放大法、千分尺螺旋放大法、光学干涉法等。本实验采用非电量电测法通过霍尔位移传感器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
【预习提示】
1.什么是线膨胀系数?测量线膨胀系数需要测量哪些相关物理量?
2.霍尔位移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定标?
4.怎样设计测量数据记录表?
【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线膨胀系数的基本原理。
2.了解非电量电测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3.学习用霍尔位移传感器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1.线膨胀系数的测量原理
固体材料在一维方向上的热膨胀伸长称为线膨胀。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膨胀后的长度由温度的增加量、物体的材料性质、物体原有的长度三个因素决定,可近似地表示为
式中是物体在温度为t时的长度,是物体在温度为时的长度,称为物体的线膨胀系数。由式(1)可得
根据式(2)可知,线膨胀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温度升高1℃时固体材料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对于不同的物质,线膨胀系数不同。一般来说,塑料的线膨胀系数较大,金属的次之,熔凝石英的较小。常见几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数量级如表1所示。
常见几种材料线膨胀系数的数量级
材料名称 铜、铁、铝 普通玻璃、陶瓷 因瓦合金 熔凝石英
的数量级/℃-1 约10-5 约10-6 <10-6 约10-7
实验还发现,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区域线膨胀系数不一定相同。某些合金,在金相组织发生变化的温度附近,同时出现线膨胀量的突变。因此,测量线膨胀系数也是了解材料特性的一种手段。但是,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线膨胀系数是一常量。
由式(2)可知,若实验测定了材料在温度为时的长度、温度的增加量和相应的长度变化量,便可以求出材料在这一温度区域的线膨胀系数。实验中测量铜棒的线膨胀系数,在温度变化不大时,如小于100℃,铜棒的长度增加量很小,所以需要比较精密的仪器来测量。实验中采用非电量电测法通过霍尔位移传感器来测量微小的长度变化。
2.霍尔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根据霍尔效应可知,霍尔元件处于方向平行于霍尔元件法线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当工作电流为I时,产生的霍尔电压为
式(3)中为霍尔元件的灵敏度,单位一般选用mV/(mA·T)。
霍尔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霍尔元件在均匀梯度的磁场内移动,保持工作电流I不变,移动方向平行于磁感应强度方向即霍尔元件的法线方向,若霍尔元件相对于参考位置的位移量为,则输出的霍尔电压相对于某一参考值的变化量为
由式(4)可知,霍尔电压的变化量与位移成正比,可以表示为
式中称为霍尔位移传感器的测量仪器灵敏度,常用单位是mV/mm。因此,采用霍尔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霍尔电压的变化量可以测量位移量,从而实现微小长度变化量的测量。
为了实现均匀梯度的磁场,磁路设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实验中采用图1所示的方式。用两块外形尺寸和极面磁感应强度相同的永久磁体,同极性相对放置,霍尔元件位于两磁体之间,可沿z轴移动。在图1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答案】分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及读数方法可读出其示数;(2)已知原理图,由原理图可得出其接法,注意电源及电表的接法进行连接,注意导线不能交叉;(3)①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应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电流表外接法;②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小灯泡温度升高后,电阻增大;③由图可知灯泡的电压为1.5V时的电流,由功率公式可求得其实际功率.解答:解:(1)由图可知,固定部分的示数为5.5;转动部分的示数为12.4;故读数为:5.5+12.4&0.01=5.624mm;(5.623~5.625均可)(2)按原理图的连线,将实物图各元件连接即可,注意一般先连其中一条支路;再并联电压表;连接图如图所示;(3)①测定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且要多测几组数据,故应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因小灯泡的内阻较小,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选A&&&&②由图可知,随电压的增大,电阻越来越大,其原因是,电压越大,温度将越高,灯泡的电阻将增大;&&③由图可知,当电压为1.5V时,电流为0.46A,故功率P=UI=1.5&0.46=0.69W;故答案为:(1)5.624mm;(2)如下图;(3)①A;②温度升高,灯泡电阻将增大;③0.69.点评:测定电动势和内电阻采用的是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而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采用的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在学习中要注意找出最佳方案.
获取整本练习册答案,下载作业精灵查看: 674|回复: 0
温度检测与仪表
主题帖子积分
一、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
 温度是表征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实用温标。
 华氏温标(oF)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度,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180等分,每第分为报氏1度,符号为oF。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度,水的沸点为100度,中间划分100等分,每第分为报氏1度,符号为℃。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称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停止时的温度为绝对零度,记符号为K。
国际实用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它与热力学温标相接近,而且复现精度高,使用方便。目前国际通用的温标是1975年第15届国际权度大会通过的《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记为:IPTS-68(Rev-75)。但由于IPTS-68温示存在一定的不足,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8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七号决议授权予1989年会议通过了1990年国际温标ITS-90,ITS-90温标替代IPTS-68。我国自日起全面实施ITS-90国际温标。
 1990年国际温标(ITS-90)简介如下。
1.温度单位
热力学温度(符号为T)是基本功手物理量,它的单位为开尔文(符号为K),定义为水三相点的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由于以前的温标定义中,使用了与273.15K(冰点)的差值来表示温度,因此现在仍保留这各方法。
根据定义,摄氏度的大小等于开尔文,温差亦可以用摄氏度或开尔文来表示。
国际温标ITS-90同时定义国际开尔文温度(符号为T90)和国际摄氏温度(符号为t90)
2.国际温标ITS-90的通则
ITS-90由0.65K向上到普朗克辐射定律使用单色辐射实际可测量的最高温度。ITS-90是这样制订的,即在全量程中,任何温度的T90值非常接近于温标采纳时T的最佳估计值,与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相比,T90的测量要方便得多,而且更为精密,并具有很高的复现性。
3. ITS-90的定义
第一温区为0.65K到5.00K之间, T90由3He和4He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来定义。
第二温区为3.0K到氖三相点(24.5661K)之间T90是用氦气体温度计来定义.
第二温区为平衡氢三相点(13.8033K)到银的凝固点(961.78℃)之间,T90是由铂电阻温度计来定义.它使用一组规定的定义固定点及利用规定的内插法来分度.
银凝固点(961.78℃)以上的温区,T90是按普朗克辐射定律来定义的,复现仪器为光学高温计.
二、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
 温度测量仪表按测温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通常来说接触式测温仪表测温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较高;但因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金刚,帮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的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很高的温度测量。非接触式仪表测温是通过热辐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温元件不需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受到物体的发射率、测量距离、烟尘和水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误差较大。
三、热电偶
 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
①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
②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边续测量,某些特殊热电偶最低可测到-269℃(如金铁镍铬),最高可达+2800℃(如钨-铼)。
③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
1.热电偶测温基本原理
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2-1-1所
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
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
2.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形成
(1)热电偶的种类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
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
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
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
标准化热电偶 我国从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2)热电偶的结构形式 为了保证热电偶可靠、稳定地工作,对它的结构要求如下:
① 组成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的焊接必须牢固;
② 两个热电极彼此之间应很好地绝缘,以防短路;
③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自由端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 保护套管应能保证热电极与有害介质充分隔离。
3.热电偶冷端的温度补偿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贵 金属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 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 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 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
四、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1.热电阻测温原理及材料
  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
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甸、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
2.热电阻的结构
(1)精通型热电阻 工业常用热电阻感温元件(电阻体)的结构及特点见表2-1-11。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导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为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同般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有关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第一节.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响而发生的爆炸局限在接线盒内,生产现场不会引超爆炸。隔爆型热电阻可用于Bla~B3c级区内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温度测量。
3.热电阻测温系统的组成
 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热电阻和显示仪表的分度号必须一致
②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变化的影响,必须采用三线制接法。具体内容参见本篇第三章。
(2)铠装热电阻 铠装热电阻是由感温元件(电阻体)、引线、绝缘材料、不锈钢套管组合而成的坚实体,如图2-1-7所示,它的外径一般为φ2~φ8mm,最小可达φmm。
与普通型热电阻相比,它有下列优点:①体积小,内部无空气隙,热惯性上,测量滞后小;②机械性能好、耐振,抗冲击;③能弯曲,便于安装④使用寿命长。
(3)端面热电阻 端面热电阻感温元件由特殊处理的电阻丝材绕制,紧贴在温度计端面,其结构如图2-1-8所示。它与一般轴向热电阻相比,能更正确和快速地反映被测端面的实际温度,适用于测量轴瓦和其他机件的端面温度。
(4)隔爆型热电阻 隔爆型热电阻通过特殊结构的接线盒,把其外壳内部爆炸性混合气体因受到火花或电弧等影
  电阻体的断路修理必然要改变电阻丝的长短而影响电阻值,为此更换新的电阻体为好,若采用焊接修理,焊后要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金属温度计测量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