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氯天然气泄漏应急预案可采取哪些应急预案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氯气应急预案.doc 1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氯气泄露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主要目的和重要现实意义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救援计划,是针对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增强本岗位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旦发生氯泄漏事故将对公司造成较大的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重大,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工作。因此,在借鉴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本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人负责,单位自救与公司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事故应急与救援方面,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就是要在一旦发生事故后,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公司生产安全,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一、 氯气泄漏的可能性生产装置(设备)裂缝、孔洞或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氯气输送管道及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突发停电、停水等引发的泄漏;装置(设备)检修时可能引发泄漏;其他异常情况引发的泄漏二、 氯气的物理常数
熔点:-101℃
沸点:-34.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48液氯平均比热:0.98kj/kg. ℃
三、氯气的毒性
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雾滴,刺激人体黏膜。氯气本身属于剧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mg/m3)时,人吸入5~10分钟即致死;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75%(22mg/m3)时,吸入30~60分钟即致重伤,在极高浓度下会产生“电击样”死亡。
四、对周围的影响
1、 对人员的影响
短期影响:人体吸入氯气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 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2、 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受氯气伤害会造成叶子组织破坏而产生枯黄、掉落、卷叶等病态。
典型的氯气伤害症状是出现在植物叶片的叶脉间的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死。伤斑的形状为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坏死区和健康组织之间的界限比较分明。水稻受氯气伤害时,如浓度较高,则表现急性危害,叶片变成淡绿色或灰绿色,上面有小白斑,随后全叶变白,叶尖卷曲萎焉,茎杆稻粒也变白,形成枯熟,甚至全株死亡。如浓度较低,则表现慢性危害,叶片伤斑呈褐色条状,似擦伤状,叶尖褐色,但不卷曲,谷粒失去固有金黄色而略呈褐色。氯气对水稻的伤害,以幼穗形成期至无花期严重。小麦受氯气伤害后,叶片症状与水稻相似,典型症状是麦芒变成白色。3、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氯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鱼类和动物也应给予特别注意,高浓度时对人畜有损害。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危险目标 安全设备、器材 消防设备、器材 个体防护设备、器材
名称 数量 分布 名称 数量 分布 名称 数量 分布
电解槽、氯气支管 氯气报警器 1 电解槽4.6米操作平台 氯气捕消器 2 电解槽4.6米操作平台 防毒全面罩 2 电解槽4.6米操作平台
氯气总管 氯气报警器 1 电解槽0米操作平台 氯气捕消器 2 电解槽0米操作平台 防毒全面罩 2 电解槽4.6米操作平台
布袋除尘器、氯压机系统、硫酸洗涤塔、氯气管道、氯气分配器等 氯气报警器 2 氯压机室内、室外各1 氯气捕消器 2 氯压机室内0米、7.8米操作平台 防毒全面罩 2 电解车间中控室
空气呼吸器 3
氯气管道、氯气缓冲罐、透平机、
六、 职责划分:负责制定应急预案,负责现场指挥以及负责向上级领汇报安全员:负责救援器材的准备工作,协助装置长进行现场救援以及对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班长:负责实施救援指挥和现场抢险每班配备兼职抢险人员一名,协助班长进行抢险每班配备兼职消防人员一名,实施氯气捕消每班配备兼职紧急切断人员一名,负责对事故源的紧急切断% l- 每班配备兼职通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 ▏ ▏
自来水集团举行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和有限空间规范作业演示
发布部门:大连国资委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自来水集团
发布时间: 14:22:53
浏览次数:678次
6月23日上午,大连市自来水集团在三道沟净水分公司开展了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和有限空间规范作业演示活动。市水务局副局长刘兆坤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演练活动。演练开始前,市水务局安监处处长通报了近期我市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进一步强调了开展有限空间规范作业演示对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重要意义。集团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代表集团公司进行了动员讲话。上午九时三十分,演练正式开始。三道沟净水分公司参演人员按照演练动作程序,先后进行了氯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和有限空间规范作业演示。十时三十分,两个科目演练圆满结束。通过两个科目的演练,有效地检验了集团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响应能力,提高了应急保障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自来水集团相关部门、单位领导在三道沟净水分公司会议室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致命的有限空间》和安全生产事故宣传片《安全作业八项规定》。副总经理强调:氯气作为重大危险源,必须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各种监测设备设施要确保正常运行,各类应急处置装备要确保处于可用状态,集团公司所属各净水分公司,要按照预案演练计划,切实开展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目前,国家对有限空间安全作业非常重视,近期我市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频发。集团公司有限空间数量多、分布广,地下各种阀门井、表井、管道、化粪池、原水厂和净水厂的各类水池、电缆井和光缆井等重点部位,都属于有限空间,在上述区域作业易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全面落实市政府安委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大安委办传[2017]22号)文件的要求,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各国资委网站
国务院国资委
北京国资委
天津国资委
河北国资委
山西国资委
新疆国资委
内蒙古国资委
辽宁国资委
吉林国资委
安徽国资委
广西国资委
海南国资委
重庆国资委
四川国资委
贵州国资委
云南国资委
甘肃国资委
青海国资委
黑龙江国资委
上海国资委
江苏国资委
浙江国资委
福建国资委
江西国资委
山东国资委
河南国资委
湖北国资委
湖南国资委
广东国资委
沈阳国资委
鞍山国资委
抚顺国资委
本溪国资委
营口国资委
辽阳国资委
大连主要政务网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我的图书馆
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的主要目的和重要现实意义
  应急救援预案又称应急救援计划,是针对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其目的是增强本岗位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一旦发生液氯泄漏事故将对公司造成较大的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重大,具有突发性、紧迫性的特点。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抢救工作。因此,在借鉴国内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及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本着“快速反应,统一指挥,专人负责,单位自救与公司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事故应急与救援方面,本岗位制定《氯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就是要在一旦发生事故后,通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公司生产安全,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
  一、氯气泄漏的可能性
  1、液氯钢瓶充装时倒罐入的有机物质与液氯剧烈发应引起化学爆炸;
  2、液氯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蓄积引起化学爆炸;
  3、超温、超压、超装、泄漏,引起物理或化学爆炸;
  4、生产装置(设备)裂缝、孔洞或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
  5、氯气输送管道及附件(法兰、阀门)故障引起泄漏;
  6、液氯钢瓶裂缝、孔洞或瓶阀故障引起泄漏;
  7、突发停电、停水、停汽(气)等引发的泄漏;
  8、装置(设备)检修时可能引发泄漏;
  9、液氯槽罐车充装、卸车、运输过程中引发的泄漏;
  10、其他异常情况引发的泄漏,
  二、氯气的物理常数
  熔点:-101℃
  沸点:-34.5℃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2.48
  液氯平均比热:0.98kj/kg. ℃
  三、氯气的毒性
  液氯一旦因各种原因泄漏,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为氯气。氯气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雾滴,刺激人体黏膜。氯气本身属于剧毒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9%(1200mg/m3)时,人吸入5~10分钟即致死;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0175%(22mg/m3)时,吸入30~60分钟即致重伤,在极高浓度下会产生“电击样”死亡。
  四、对周围的影响
  1、对人员的影响
  短期影响:
  人体吸入氯气后,可迅速附着于呼吸道黏膜,之后可以导致人体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水肿、充血和坏死。 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可造成局部平滑肌痉挛,再加上黏膜充血、水肿及灼伤,可引起严重的通气障碍。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2、对植物的影响
  植物受氯气伤害会造成叶子组织破坏而产生枯黄、掉落、卷叶等病态。
  典型的氯气伤害症状是出现在植物叶片的叶脉间的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坏死。伤斑的形状为不规则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坏死区,坏死区和健康组织之间的界限比较分明。水稻受氯气伤害时,如浓度较高,则表现急性危害,叶片变成淡绿色或灰绿色,上面有小白斑,随后全叶变白,叶尖卷曲萎焉,茎杆稻粒也变白,形成枯熟,甚至全株死亡。如浓度较低,则表现慢性危害,叶片伤斑呈褐色条状,似擦伤状,叶尖褐色,但不卷曲,谷粒失去固有金黄色而略呈褐色。氯气对水稻的伤害,以幼穗形成期至无花期严重。小麦受氯气伤害后,叶片症状与水稻相似,典型症状是麦芒变成白色。
  3、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氯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鱼类和动物也应给予特别注意,高浓度时对人畜有损害。
  五、 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本岗位按要求设置了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有针对性地配备相关个体防护用品(见安全、消防设施和器材台帐)
  六、 职责划分
  装置长:负责制定应急预案,负责现场总指挥以及负责向上级领汇报
  安全员:负责救援器材的准备工作,协助装置长进行现场救援以及对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
  班长:负责实施救援指挥和现场抢险
  每班配备兼职抢险人员一名,协助班长进行抢险
  每班配备兼职消防人员一名,实施氯气捕消
  每班配备兼职紧急切断人员一名,负责对事故源的紧急切断
  每班配备兼职通信人员一名,负责事故的通报和联系
  其他岗位人员负责现场客户的疏散和撤离以及临时的安全警戒
  七、应急救援处理
  7.1、氯气液化过程中的应急处理
  7.1.1、 氯气液化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液化器至液氯贮槽间可能出现的泄漏。
  7.1.2、 液化器至气液分离器出口阀间设备管道发生泄漏:
  关闭该套制冷系统液化器进氯阀、平衡阀,关闭汽液分离器平衡阀、出氯阀,打开气抽空阀,对液化器和分离器进行抽空处理;系统工艺处理的同时观察泄漏情况,如为液相部位的阀门、管道有砂眼或裂缝造成渗漏,用浸水的纱头放在泄漏处,利用液氯气化吸收热量,让其结成冰,延缓泄漏。对较明显的漏点可用抱箍或竹签堵漏;
  7.1.3、 气液分离器和液氯贮槽之间的进氯总管发生泄漏:
  液化工序停车,关闭所有气液分离器液氯出口阀,打开备用真空储槽进氯阀,将管道内液氯泄如真空储槽,同时对该储槽进行抽空处理;观察泄漏情况,如为渗漏,用浸水的纱头放在泄漏处,让其结成冰,延缓泄漏。对较明显的漏点可用抱箍或竹签堵漏;
  7.2、 液氯贮槽泄漏 (包括贮槽至第一只阀门连接短头)
  7.2.1发现贮槽上的阀门、管道有砂眼或裂缝造成泄漏时,将贮槽泄压,用浸水的纱头放在泄漏处,利用液氯气化吸收热量,让其结成冰,暂时延缓泄漏。抢险人员必须按要求佩带防毒面具,在大量泄氯的情况下,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7.2.2用氯气捕消器吸收泄漏氯气,使用水幕吸收贮槽区扩散氯气。泄漏部位严禁洒水,因水能促使漏气处腐蚀,并加速气化速度。
  7.2.3包装液氯贮槽泄漏时,先打开放空阀,并用真空槽进行倒槽,倒空后对贮槽进行抽空处理待修。
  7.2.4进氯贮槽发生泄漏时,立即关闭进氯阀,液氯进得不多时,可进行抽空处理。液氯较多时,利用真空槽进行倒槽。包装贮槽泄漏时,停止包装,进行倒槽操作。
  7.2.5倒槽操作步骤:
  7.2.5.1 准备倒槽前,对可倒槽的真空槽进行检查,该槽的进氯阀、平衡阀、抽空阀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7.2.5.2 打开泄漏出氯阀,让槽内的液氯从出氯管压到真空槽内,当真空槽内压力大与零时可打开抽空阀降低槽内压力
  7.2.5.3 压完后,将泄漏槽的出氯阀关闭,进行抽空。关闭压满液氯槽放空阀,打开平衡阀。
  7.3、 液氯包装过程中的应急处理
  7.3.1液氯包装过程中的泄漏主要包括出氯管、紫铜管、贮槽上阀门、管道泄漏等。
  7.3.2包装时发现液氯贮槽到充装台间的出氯管泄漏,立即停止充装,将液下泵上的出氯阀关闭,再把充装钢瓶的瓶阀关闭,然后缓慢打开抽空阀,把管内液氯抽掉,然后卸下进行焊补或更换。
  7.3.3包装时发现联接钢瓶的紫铜管泄漏,先关闭充装台上的出氯阀,再把钢瓶瓶阀关闭,然后打开抽空阀,将紫铜管内的液氯抽尽,卸下紫铜管,进行焊补或更换新的紫铜管。
  7.4、 液氯贮存过程中泄漏的应急处理
  液氯钢瓶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泄漏时,根据不同的泄漏部位,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7.4.1钢瓶阀门泄漏
  阀门顶针(阀芯)处泄漏:可先用扳手拧紧顶针,并旋紧阀门上的密封螺帽至不泄漏为止。
  阀门出口处泄漏:旋紧阀门顶针。如仍泄漏,可将阀门的出口用内衬四氟垫片的六角螺帽旋紧。
  7.4.2钢瓶阀座、塞座丝口处泄漏,将泄漏瓶阀向上,用扳手将瓶阀、盲塞拧紧至丝口不泄漏为止。
  7.4.3钢瓶阀断掉,把瓶阀转到气相,用竹签插入瓶阀泄漏孔用锤子敲打,敲打时不能用力过大,敲至不漏为止
  7.4.4瓶体焊缝泄漏,首先将泄漏处朝上,可以用预先备用的竹签、木签或青铅插入泄漏处,用锤子轻轻敲打,敲打时不能用力过大,轻敲至不漏为止;或用预先备用的内衬垫片的铁箍箍紧,然后立即将瓶内液氯使用或处理掉。
  7.4.5钢瓶发生严重泄漏时,或经采用前述方法处理仍不能控制的,应迅速将钢瓶泄漏处转到气相,吊至抽空处进行抽空,同时用氯气捕消器对泄漏的氯气进行处理。
  7.4.6使用和储存液氯钢瓶的厂房或库房发生火灾时,在迅速灭火的同时,应根据火势情况,对液氯钢瓶进行处理:
  7.4.6.1 火势不大,厂房(库房)局部燃烧,此时可对燃烧部位进行灭火,同时对钢瓶周围和建筑物用水进行冷却,以防火势扩大使钢瓶受热膨胀,发生意外。
  7.4.6.2 如火势扩大,在灭火的同时,要迅速将钢瓶转移到安全地带。
  7.4.6.3 当火焰包围液氯钢瓶,而钢瓶又不能移开时,抢救人员应戴好防护面具,处在上风向,对钢瓶直接**冷却,以防止瓶内气体受热压力急剧上升而发生爆炸,同时对已泄漏的钢瓶进行封堵。
  7.5液氯槽车的泄漏
  7.5.1槽车在充装时连接管线发生泄漏充装人员要及时关闭充装阀门和槽车贮罐阀门,打开抽空阀门进行处理
  7.5.2槽车在充装时贮罐体发生泄漏或贮罐本身的连接法兰或安全附件处发生泄漏,如果是槽车贮罐内物料不多,迅速关闭充装阀门,可直接打开抽空管线进行泄压处理;如果是槽车贮罐内物料较多,要迅速停下液下泵,关闭液下泵出口阀和钢瓶充装阀,利用槽车液相管和槽车贮罐内的压力通过充装至贮槽的管线把液氯倒入安全备用槽。同时用竹签、木签或青铅插入泄漏处,用锤子轻轻敲打,对泄漏处进行封堵。当液氯倒空之后对槽车贮罐进行抽空处理
  7.5.3如果槽车阀门发生内漏可在阀门外安装阀门进行封堵处理
  7.5.3槽车在充装完毕或在运输过程出现7.5.2条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连接充装管线把氯气倒入安全备用贮槽进行处理;如果条件不许可,可用大量的氯气捕消器进行处理,待其氯气挥发贮罐内压力降低时进行封堵,之后在连接充装管线和抽空管线进行处理
  特别注意:无论是何种情况发生氯气泄漏要在第一时间内用氯气捕消器进行现场捕消,把氯气伤害和污染降到最低,同时为救援人员创造条件
  八、重大氯气泄漏事故采取的应急措施
  重大泄漏事故可因设备事故、贮槽或钢瓶的泄漏引起,报警系统或岗位操作人员虽能及早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此时应启动氯气泄漏应急救援预案并采取如下措施:
  8.1 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在第一时间向岗位负责人、安全员、调度室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如关闭总阀、总电源等。在不同情况下,报警和应急处理先后顺序可适当调整。
  8.2岗位负责人、安全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查明泄漏部位及泄漏状况,下达应急处理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各救援人员到位。
  8.3消防人员应及时到位捕消泄漏的氯气
  8.4发生事故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地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切断气源或倒槽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以自救为主。
  注意:严禁直接对准正在泄漏的钢瓶或管道、贮槽上**!
  九、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请求启动公司应急预案
  9.1 氯气钢瓶爆炸,破裂时
  9.2氯气管道大量泄漏且一时无法保证关闭阀门时
  9.3液氯生产系统发生泄漏且一时无法正确确定泄漏源时
  9.4液氯生产系统泄压装置动作,防爆膜因冲压爆裂时
  9.5氯气大量泄漏并处于失控状态,或者有迹象表明事态趋向失控时
  十、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
  10.1当发生氯气泄漏后,现场工作人员要及时撤离,同时要组织现场的客户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做好未启动公司的应急预案之前的临时警戒工作。
  10.2紧急撤离
  若在救援时发现安全阀发出响声,容器突然变形或有其他事故状况扩大的征兆时,所有现场近距人员均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必要时可以抛弃重装备,如氯气捕消器等。
  10.3一般在小泄漏状态下(泄漏量≤200立升),首次隔离距离为30m,下风向撤离范围白天为0.3km,夜间为1.1km。在大量泄漏状态下(泄漏量≥200立升),首次隔离距离为275 m,下风向撤离范围白天为2.7km,夜间为6.8km。
  十一、 危险区域的隔离
  危险区域的划定
  事故发生后,氯气在风的作用下,回呈∠60°左右的夹角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补充,浓度会逐渐降低。当浓度对人体产生重大伤害(重伤或致死半径)时的区域即为事故危险区域,在该区域内非事故救援人员不得停留。
  注意:在高浓度时某些放毒面具可能失效,防护时间会大大缩短!
  十二、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2.1接触人群症状
  12.1.1轻度中毒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有咳嗽,可有少量痰、胸闷等。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哮鸣音,少量湿性罗音。
  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叶较明显。
  12.1.2中度中毒
  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废水肿或局限的肺泡性肺水肿;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胸痛,可有轻度发绀,两肺有干性或湿性罗音;或气短、于两肺有弥漫性哮喘音。
  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两下肺的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模糊阴影;或见两肺叶肺纹理模糊,有广泛网状阴影或散在性细粒状阴影,肺叶透明度降低;或显示单个或多个局限性密度增高阴影。
  12.1.3重度中毒
  在临床表现或胸部X线所见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重度中毒。
  12.1.3.1咳嗽、络大量白色或粉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有弥漫性湿性罗音。
  12.1.3.2严重窒息;
  12.1.3.3中度深度昏迷;
  12.1.3.1猝死;
  12.1.3.1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12.1.3.1胸部X线表现:主要呈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有大片均匀密高阴影;大小与密度不一和边缘模糊的片状阴影,广泛分布在两肺叶;少数呈蝶翼状。
  12.2现场救护救治
  12.2.1受伤人员由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及时报公司救援指挥部进行救护,确定受伤等级,重症病人优先救护。
  12.2.2将受伤人员紧急撤离污染区,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反复冲洗皮肤。当吸入时,如受伤者仍清醒,可将其转移至安静的地方方躺下,上半身抬高,解开衣服,解开领口和皮带,盖上衣物。如受伤者昏迷但有呼吸,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需使其吸入低压氧,直至送达医院。如受伤者停止呼吸,应迅速将其抬出放在地上,如有可能放在地毯上,解开领口和皮带,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2.2.3对于眼部灼伤者,首选用3ㄇ碳酸钠溶液冲洗双眼,结膜囊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同时口服维生素B、C等,以利角膜上皮修复。
  12.2.4对液氯致皮肤灼伤患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采用暴露疗法,并加强支持治疗及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十三、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为紧急救援和人员的救护,但在事故结束后应保护现场,如各种记录,现场被破坏设备的方位、指示等。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十四、氯气发生泄漏后,可能仍有大量的残余物,会对人员安全、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必须在事故结束后对现场残留物进行洗消和清除。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6号)要求,洗消作业以不导致二次事故或二次污染为原则。
  对于有毒危险化学品的泄漏,要有针对性的洗消和清除方案,不得随意使用水枪将残留毒物冲刷至水体
  十五、确定应急救援终止条件
  当事故得到控制,氯气泄漏终止,现场氯气气团最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以内,扩散范围基本稳定后,危险已经解除并在可预见的范围内不会再次发生事故时,现场指挥可以决定应急救援终止.
  十六、应急培训计划
  16.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
  由装置负责人、安全员、各班班长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A紧急状态下氯装置的停车程序;
  B紧急疏散程序;
  C应急救援知识
  D逃生技术、消防技术、急救知识等。
  E和公司相关部门的通信
  16.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考核上岗
  培训结束应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可上岗,考核不合格的重新培训。
  17预案演练
  17.1演练计划
  由装置负责人、安全员、各班班长定期组织实战训练。训练重点为提高员工的判断能力,应急处理及疏散程序的熟悉程度。每月演练次数不低于1次。
  17.2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预案演练前,要制定演练计划,演练计划应周密,设计情节合理逼真,并确定指挥人员和参演人员,确保演练所需设备和物资,经会议商讨确认后实施。
  演练过程要进行全程纪录。
  17.3演练的评价
  每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的实施进行总结,提出演练计划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修订计划。必要时,对预案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变更或调整。
  做好相关台帐记录并保存留档。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氯气应急预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