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瘤?谁知道?

节细胞胶质瘤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节细胞胶质瘤
节细胞胶质瘤(ganglioglioma)是一种既含有神经元又含有胶质的肿瘤。它与节细胞瘤的区别仅限于病理成分中多了胶质成分。尽管临床少见,但它是神经元和混合型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属于良性肿瘤,WHO的恶性程度分类为1-2级。
节细胞胶质瘤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另外可伴有头痛,头晕等,根据肿瘤部位不同,症状叶不同;位于颞叶的肿瘤常有癫痫发作,属颞叶相关性癫痫。若肿瘤位于枕叶,可出现视力异常。
节细胞胶质瘤病理
节细胞胶质瘤由不规则簇状、常为发育不良的大多极神
经元构成。肿瘤性胶质成分和网织纤维网围绕星形细胞排列。少许核分裂象不影响节细胞胶质瘤的诊断,无坏死,胶质成分恶变时可有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常见并具有特征性,但并不具有诊断价值。其他特点包括存在于肿瘤性星形细胞,胞质内和间质中的圆形嗜伊红颗粒或透明小体、微囊、钙化和纤维增生区星形细胞成分常表现为毛细胞样。神经元可用常规尼氏染色和浸银染色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出来。节细胞胶质瘤常边界清楚。可扩展到附近脑膜,胶质成分可在肿瘤和间质之间浸润性生长。这些特点与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无关。
间变型节细胞胶质瘤已有报道,恶变总是发生在胶质成分,最终表现为胶质母细胞瘤的特点。
节细胞胶质瘤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显示神经元特征,如神经突触素、神经丝存在于神经突起或神经纤维中。大量神经肽和生物胺已在中枢神经系统节细胞肿瘤的神经成分中检出。GFAP 染色显示节细胞胶质瘤中有瘤性星形细胞成分。
节细胞胶质瘤组织起源
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可能表现了胚胎性神经母细胞瘤或与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有关的残余组织的高度分化。通过对7 例节细胞胶质瘤甲基化和转录克隆分析显示5 例为单克隆起源,另2 例用甲基化方法分析显示为多克隆,但转录分析为单克隆性。有人认为这是软脑膜下颗粒细胞或错构瘤中胶质细胞的肿瘤转化。
节细胞胶质瘤诊断
节细胞胶质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绝大多数发生于30岁前。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患者症状决定于肿瘤所在部位,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后期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由于肿瘤生长缓慢,临床病史一般较长,病史从1 个月到50 年,平均25 年。脑干肿瘤病史平均1.25 年,而脊髓肿瘤病史平均1.4 年。节细胞胶质瘤常因药物不能控制的癫痫做大脑皮质外科手术,占癫痫手术的15%~25%。它们是与慢性颞叶癫痫相关的最常见的肿瘤。
节细胞胶质瘤影像学检查
CT、MRI是临床诊断节细胞胶质瘤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肿瘤主要见于幕上大脑半球,以颞叶最常见,其次是额叶和顶叶。MRT1加权图像常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图像一般表现为高信号。CT和MR增强扫描半数以上囊壁有轻中度强化。肿瘤囊变常见(≥50%),完全囊变可仅由单个或多个囊组成。囊壁出现钙化常提示该肿瘤。典型的节细胞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很有特点,即单个大囊加壁结节钙化,肿瘤境界常清楚。
节细胞胶质瘤治疗
节细胞胶质瘤较大,或临床症状明显,出现顽固难控制癫痫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经积极手术治疗+正规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肿瘤本身的复发和恶性进展罕见。手术后也不需化疗或放疗。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欧阳辉大夫本人发表
母细胞胶质瘤快一年了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我想请问一下,我父亲这病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
所就诊医院科室:
成都华西医院 神经外科
治疗情况:
医院科室:
成都华西医院
治疗过程:开颅手术,未防化疗,今年八月在武警三院做免疫治疗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中药颗粒
服用说明:一次一小格,一天三次,吃了有一个月了
检查资料:
可再次手术+放化疗!
疾病名称:母细胞胶质瘤快一年了&&
希望得到的帮助:我想请问一下,我父亲这病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吗?
病情描述:母细胞胶质瘤四级,去年十月做的开颅手术,今年七月复发,现在肿瘤有4.8了,
疾病名称:母细胞胶质瘤快一年了&&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现在开始说话胡,眼睛模糊,复查结果左叶顶6公分
疾病名称:母细胞胶质瘤&&
病情描述:我父亲马点辉4月29脑出血住手术治疗,病理切片是母细胞胶质瘤,现在医生叫出院,恳请医生给断下一步如何治疗。
手术医生说不影响功能的的部位都切了我也不懂怎么写
我父亲今年65
疾病名称:母细胞胶质瘤&&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10年9月17号在九院开刀,主要头痛,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开好刀后很好,胃口也很好,最近说话有点乱,到晚上要呕吐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欧阳辉大夫的信息
各种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功能性疾病及脊髓病变等,尤其专长于脑胶质瘤、听神经瘤和顽固性癫痫的治疗
欧阳辉,男,主任医师,教授,对各种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功能性疾病及脊髓病变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
欧阳辉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神经外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上海华山医院两岁幼儿节细胞胶质瘤一级已经手术,我想知道这个病最...
两岁幼儿节细胞胶质瘤一级已经手术,我想知...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两岁幼儿节细胞胶质瘤一级已经手术,我想知道这个病最长的生存多久,如果复发反复的做手术可以保住命吗?作为妈妈我就想让他拥有一个完整的人生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宫颈癌
擅长:治疗中晚期等恶性肿瘤、癌症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
&&已帮助用户:1450
问题分析:你好,你小孩的肿瘤如果手术切除能干净的话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切除不干净有可能复发,要根据你的手术情况才知道意见建议:目前不好说能活多久,个体差异很大的,也不要太担心先
问两岁孩子得节细胞胶质瘤一级生存期多久复
专长: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厌食症
&&已帮助用户:221345
考虑这个手术后好好护理是可以生存很长的但是这个是需要定期检查如果复发是可以再次手术的
问颅内占位性病变(疑是胶质瘤)
专长:饮食营养、不良嗜好
&&已帮助用户:220863
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  神经胶质瘤临床表现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多较短较良性的肿瘤或位于所谓静区的肿瘤病史多较长.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某些发展较慢的肿瘤由于代偿作用亦常至晚期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  神经胶质瘤发病机理  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病变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可加快其进程.当颅内压增高达到临界点时颅内容积继续有小量增加颅内压将迅速增高.如进行颅内压监测压力达到6.67~13.3kPa汞柱时则出现高原波高原波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即为临床征象.当颅内压等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肿瘤增大局部颅内压力最高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脑移位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过中线可造成楔形坏死.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更重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中脑的大脑脚受压产生对侧偏瘫.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产生同侧偏瘫.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最后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搏停止而死亡.幕下后颅窝肿瘤可产生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疝出枕大孔.严重时延髓腹侧压迫于枕大孔前缘.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致延髓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不规划.随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脉速而弱终致死亡.   ---------------------------------------------------------------------------------------------------------------------------------------------------------------------  神经胶质瘤流行病学  神经胶质瘤在颅内各种肿瘤中最为多见.在神经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常见其次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占第三位.根据北京市宣武医院和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统计在2573例神经胶质瘤中分别占39.1%25.8%和18.2%.  性别以男性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大多见于20~50岁间以30~40岁为最高峰另外在10岁左右儿童亦较多见为另一个小高峰.  各类型神经胶质瘤各有其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大多发生在儿童.各类型神经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亦不同如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成人大脑半球在儿童则多发生在小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多见于第四脑室;少枝胶质细胞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小脑蚓部.  ---------------------------------------------------------------------------------------------------------------------------------------------------------------------  神经胶质瘤诊断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1)脑脊液检查: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但颅内压显著增高者腰椎穿刺有促进脑疝的危险.故一般仅在必要时才做如需与炎症或出血相鉴别时.压力增高明显者操作应慎重勿多放脑脊液.术后给予甘露醇滴注注意观察.  (2)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肿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3)脑电图检查: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在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主要表现为局限性δ波有的可见棘波或尖波等癫痫波形.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表现为广泛的δ波有时只能定侧.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5)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肿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6)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的分类:1990.WHO将胶质瘤进行分类见下表:  星形细胞的肿瘤 混合性胶质瘤  1星形细胞瘤 1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3胶质母细胞瘤 脉络丛肿瘤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1 脉络丛乳头状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2脉络丛癌  少枝胶质细胞的肿瘤 来源未明的神经上皮肿瘤  1少枝胶质细胞瘤 1星形母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2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性肿瘤 3大脑胶质瘤病  1室管膜瘤 松果体肿瘤  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 1松果体细胞瘤  3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2松果体母细胞瘤  4室管膜下瘤 3混合性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瘤  胚胎性肿瘤 神经元胶质细胞瘤  1髓上皮瘤 1神经节细胞瘤  2神经母细胞瘤 2神经节胶质瘤  3室管膜母细胞瘤 3间变性(恶性)神经节胶质瘤  4神网膜母细胞瘤 4中枢神经细胞瘤  5髓母细胞瘤 5嗅神经母细胞瘤  几种常见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星形细胞瘤: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2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  ①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  ②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③丘脑星形细胞瘤:病变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  ④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  ⑤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⑥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多数在3个月之内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癫痫常为首发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侵犯运动感觉区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高颅压症状出现较晚.  髓母细胞瘤:  ①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  ②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步态蹒跚走路不稳等.  ③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等.  ④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室管膜瘤  ①颅内压增高症状  ②脑干受压症状(呕吐呛咳各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小脑症状(走路不稳 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等.  ③手术后复发率几乎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脉络丛乳头状瘤:  1脑积水及肿瘤占位引起高颅压症状儿童常见头颅增大;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  2肿瘤位于侧脑室者有对侧锥体束征;后颅凹者内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运动失调第三脑室者为双眼上视困难.  松果体细胞瘤:颅内压增高;听力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响到视力下部表现为尿崩症嗜睡和肥胖等内分泌症状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或不发育;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  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  手术: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放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楔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刀治疗.但随着伽玛刀医生对胶质瘤治疗的不断探索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的大的胶质瘤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在30%以下.[编辑本段]胶质瘤发病人群及种类  1少枝细胞胶质瘤及间变少枝细胞胶质瘤:脑瘤多长于白质内质软浸润范围比较广泛可突入脑室和皮质表面部分肿瘤可发生囊变.部分肿瘤产生粘液样变.聚集成胶冻样物质细胞核圆形.恶性少枝脑质细胞瘤的形状更圆.胞浆较多个别可见肿瘤细胞随脑脊液播散.临床少枝细胞胶质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症状到就诊平均为 2—3 年癫痫是本病首发症状肿瘤广泛浸润可见情感异常和痴呆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肿瘤侵犯运动感觉区则相应地产生偏瘫偏身感党障碍及运动感觉性失语等.   2视神经细胞胶质瘤:肿瘤好发于视神经孔段和视交叉段瘤体主要位于眼球后半视神经孔可因肿瘤的生长而扩张视交叉处的肿瘤可累及视交叉波及三脑底和下丘脑区甚至突入或压迫三脑室使两侧侧脑室积水肿瘤亦可累及整个视神经而使视神经呈弥漫型变粗与增厚   3视交叉部细胞胶质瘤:肿瘤常见于青少年或青壮年发病率低恶性程度较高胶质瘤可起自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胶质细胞起自视神经的胶质瘤多发生于儿童起自视交叉的胶质瘤可向下丘脑浸犯;起自下视丘的胶质瘤也可向视交叉蔓延.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型细胞瘤属较良性肿瘤.视交叉部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常轻微囊变有或没有蛋白物质积聚产生粘液瘤样现象.
问颅内占位性蹭(疑是胶质瘤)
专长:心血管疾病和血液疾病
&&已帮助用户:220893
胶质瘤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神经外胚层发生的肿瘤有两类一类由间质细胞形成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实质细胞形成称神经元肿瘤.由于从病原学与形态学上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胶质瘤又比起源于实质细胞的神经元肿瘤常见得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有胶质瘤中统称为胶质瘤.   胶质瘤的分类方法很多临床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简单的Kernohan分类法.各型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最多其次为胶质母细胞瘤其后依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枝胶质瘤松果体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未分类胶质瘤及神经元性肿瘤.各型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不同如星形细胞瘤成人多见于大脑半球儿童则多发在小脑;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多见于第4脑室;少枝胶质瘤大多发生于在脑半球.  胶质瘤以男性较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各型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几乎都发生在儿童.胶质瘤的部位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如大脑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成人小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   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较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肿瘤若有出血或囊变症状会突然加重甚至有类似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胶质瘤的诊断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  ---------------------------------------------------------------------------------------------------------------------------------------------------------------------  神经胶质瘤临床表现  神经胶质瘤的病程依其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长短不一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一般多为数周至数月少数可达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多较短较良性的肿瘤或位于所谓静区的肿瘤病史多较长.肿瘤如有出血或囊肿形成症状发展进程可加快有的甚至可类似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  症状主要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颅内压增高和其他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脑组织受肿瘤的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神经功能缺失.  头痛大多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肿瘤增长颅内压逐渐增高压迫牵扯颅内疼痛敏感结构如血管硬膜和某些颅神经而产生头痛.大多为跳痛胀痛部位多在额颞部或枕部一侧大脑半球浅在的肿瘤头痛可主要在患侧头痛开始为间歇性多发生于清晨随着肿瘤的发展头痛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呕吐系由于延髓呕吐中枢或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可先无恶心是喷射性.在儿童可由于颅缝分离头痛不显著且因后颅窝肿瘤多见故呕吐较突出.  颅内压增高可产生视乳头水肿且久致视神经继发萎缩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者产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亦致视力下降.外展神经易受压挤牵扯常致麻痹产生复视.  一部分肿瘤病人有癫痫症状并可为早期症状.癫痫始于成年后者一般为症状性大多为脑瘤所致.药物不易控制或发作性质有改变者都应考虑有脑瘤存在.肿瘤邻近皮层者易发生癫痫深在者则少见.局限性癫痫有定位意义.  有些肿瘤特别是位于额叶者可逐渐出现精神症状如性格改变淡漠言语及活动减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事物不关心不知整洁等. ≈部症状则依肿瘤所在部位产生相应的症状进行性加重.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生长较快对脑组织浸润破坏周围脑水肿亦显著局部症状较明显发展亦快.在脑室内肿瘤或位于静区的肿瘤早期可无局部症状.而在脑干等重要功能部位的肿瘤早期即出现局部症状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某些发展较慢的肿瘤由于代偿作用亦常至晚期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  神经胶质瘤发病机理  由于肿瘤逐渐增大形成颅内占位蹭并常伴有周围脑水肿当超过代偿限度时即产生颅内压增高.肿瘤阻塞脑脊液循环或压迫静脉导致静脉回流发生障碍时更加重颅内压增高.如肿瘤内发生出血坏死及囊肿形成可加快其进程.当颅内压增高达到临界点时颅内容积继续有小量增加颅内压将迅速增高.如进行颅内压监测压力达到6.67~13.3kPa汞柱时则出现高原波高原波反复出现持续时间长即为临床征象.当颅内压等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肿瘤增大局部颅内压力最高颅内各分腔间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脑移位逐渐加重则形成脑疝.幕上大脑半球肿瘤可产生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移过中线可造成楔形坏死.胼周动脉亦可受压移位严重的可发生供应区脑梗塞.更重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即颞叶内侧沟回通过小脑幕切迹向后颅窝移位疝出.同侧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中脑的大脑脚受压产生对侧偏瘫.有时对侧大脑脚压迫于小脑幕边缘或者骨尖产生同侧偏瘫.脉络膜后动脉及大脑后动脉亦可受压引起缺血性坏死.最后压迫脑干可产生向下轴性移位导致中脑及桥脑上部梗死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呼吸深而不规则并可出现去大脑强直.最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搏停止而死亡.幕下后颅窝肿瘤可产生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疝出枕大孔.严重时延髓腹侧压迫于枕大孔前缘.幕上肿瘤亦可伴发枕大孔疝.致延髓缺血病人昏迷血压上升脉缓而有力呼吸深而不规划.随后呼吸停止血压下降脉速而弱终致死亡.   ---------------------------------------------------------------------------------------------------------------------------------------------------------------------  神经胶质瘤流行病学  神经胶质瘤在颅内各种肿瘤中最为多见.在神经胶质瘤中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常见其次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占第三位.根据北京市宣武医院和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统计在2573例神经胶质瘤中分别占39.1%25.8%和18.2%.  性别以男性多见特别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大多见于20~50岁间以30~40岁为最高峰另外在10岁左右儿童亦较多见为另一个小高峰.  各类型神经胶质瘤各有其好发年龄如星形细胞瘤多见于壮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见于中年室管膜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髓母细胞瘤大多发生在儿童.各类型神经胶质瘤的好发部位亦不同如星形细胞瘤多发生在成人大脑半球在儿童则多发生在小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多见于第四脑室;少枝胶质细胞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几乎均发生于小脑蚓部.  ---------------------------------------------------------------------------------------------------------------------------------------------------------------------  神经胶质瘤诊断  根据其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及临床过程等进行诊断并估计其病理类型.除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需作一些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定位及定性.  (1)脑脊液检查: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但颅内压显著增高者腰椎穿刺有促进脑疝的危险.故一般仅在必要时才做如需与炎症或出血相鉴别时.压力增高明显者操作应慎重勿多放脑脊液.术后给予甘露醇滴注注意观察.  (2)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肿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3)脑电图检查: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在较良性的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等主要表现为局限性δ波有的可见棘波或尖波等癫痫波形.大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可表现为广泛的δ波有时只能定侧.  (4)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肿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星形细胞瘤等较良性的神经胶质瘤则浓度较低常略高于周围脑组织影像欠清晰有的可为阴性发现.  (5)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头颅平片可显示颅内压增高征肿瘤钙化及松果体钙化移位等.脑室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移位及肿瘤血管情况等.这些异常改变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肿瘤有所不同可帮助定位有时甚至可定性.特别是CT扫描的诊断价值最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强化扫描定位准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90%以上.它可显示肿瘤的部位范围形状脑组织反应情况及脑室受压移位情况等.但仍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以便明确诊断.  (6)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中胶质细胞瘤发病率最高约占40.49%综合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岁或10-20岁.大脑半球发生的胶质瘤约占全部胶质瘤的51.4%以星形细胞瘤为最多其次是胶质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脑室系统也是胶质瘤较多的发生部位占胶质瘤总数的23 .9%主要为管膜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小脑胶质瘤占胶质瘤总数的13%主要为星形细胞瘤.  胶质细胞瘤的分类:1990.WHO将胶质瘤进行分类见下表:  星形细胞的肿瘤 混合性胶质瘤  1星形细胞瘤 1混合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 2间变性(恶性)少枝-星形细胞瘤  3胶质母细胞瘤 脉络丛肿瘤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1 脉络丛乳头状瘤  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2脉络丛癌  少枝胶质细胞的肿瘤 来源未明的神经上皮肿瘤  1少枝胶质细胞瘤 1星形母细胞瘤  2间变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 2星形胶质母细胞瘤  室管膜性肿瘤 3大脑胶质瘤病  1室管膜瘤 松果体肿瘤  2间变性(恶性)室管膜瘤 1松果体细胞瘤  3粘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2松果体母细胞瘤  4室管膜下瘤 3混合性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瘤  胚胎性肿瘤 神经元胶质细胞瘤  1髓上皮瘤 1神经节细胞瘤  2神经母细胞瘤 2神经节胶质瘤  3室管膜母细胞瘤 3间变性(恶性)神经节胶质瘤  4神网膜母细胞瘤 4中枢神经细胞瘤  5髓母细胞瘤 5嗅神经母细胞瘤  几种常见胶质瘤的临床表现:  星形细胞瘤:一般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视野改变癫痫复视颅扩大(儿童期)和生命体征改变等.  2局部症状依肿瘤生长位置不同而异  ①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约1/3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约60%患者发生癫痫.  ②小脑星形细胞瘤:患侧肢体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持物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低下等.  ③丘脑星形细胞瘤:蹭对侧肢体轻瘫感觉障碍及半身自发性疼痛患侧肢体共济运动失调舞蹈样运动亦可表现为精神障碍内分泌障碍健侧同向偏盲上视障碍及听力障碍等.  ④视神经星形细胞瘤: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和眼球位置异常.  ⑤第三脑室星形细胞瘤:因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常表现为剧烈的发作性头痛并可出现突然的意识丧失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⑥脑干星形细胞瘤:中枢肿瘤常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桥脑肿瘤多表现为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及三叉神经受累延髓肿瘤常表现为吞咽障碍及生命体证改变.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高度恶性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至就诊多数在3个月之内高颅内压症状明显33%患者有癫痫发作20%患者表现淡漠痴呆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癫痫常为首发症状精神症状以情感异常和痴呆为主侵犯运动感觉区可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高颅压症状出现较晚.  髓母细胞瘤:  ①肿瘤生长快高颅压症状明显  ②小脑功能损害表现为步态蹒跚走路不稳等.  ③复视面瘫头颅增大(儿童)呛咳等.  ④肿瘤转移是髓母细胞瘤的重要特征.  室管膜瘤  ①颅内压增高症状  ②脑干受压症状(呕吐呛咳各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小脑症状(走路不稳 眼球震颤等)及偏瘫眼球上运动障碍等.  ③手术后复发率几乎为100%易发生椎管内转移.  脉络丛乳头状瘤:  1脑积水及肿瘤占位引起高颅压症状儿童常见头颅增大;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  2肿瘤位于侧脑室者有对侧锥体束征;后颅凹者内走路不稳眼球震颤共济运动失调第三脑室者为双眼上视困难.  松果体细胞瘤:颅内压增高;听力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响到视力下部表现为尿崩症嗜睡和肥胖等内分泌症状表现为性征发育停滞或不发育;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  胶质瘤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胶质细胞瘤的生长特点为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界限多数不限于一个脑叶向脑组织外呈指状深入破坏脑组织偏良性者生长缓慢病程较长自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两年恶性者瘤体生长快病程短自出现症状到就诊时多数在3个月之内70-80%多在半年之内.  目前国内外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普遍为手术放疗化疗X刀γ刀等.  手术:手术治疗基于胶质瘤的生长特点理论上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生长在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肿瘤有的则根本不能手术所以手术的治疗目的只能局限于以下5个方面①明确病理诊断②减少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细胞数量③改善症状缓解高颅压症状;④延长生命并为随后的其他综合治疗创造时机;⑤获得肿瘤细胞动力学资料为寻找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放疗:放射治疗几乎是各型胶质瘤的常规治疗但疗效评价不一除髓母细胞瘤对放疗高度敏感室管膜瘤中度敏感外其他类型对放疗均不敏感有观察认为放疗与非放疗者预后相同.此外射线引起的放射性坏死对于脑功能的影响亦不可低估.  X-刀γ-刀-均属放射治疗范畴因肿瘤的部位瘤体大楔一般限于3厘米以下)及瘤体对射线的敏感程度治疗范畴局限目前认为胶质瘤特别是性质恶性的星形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均不适合采用R-刀治疗.但随着伽玛刀医生对胶质瘤治疗的不断探索伽玛刀剂量分割治疗肿瘤直径超过3厘米的大的胶质瘤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化疗:原则上用于恶性肿瘤但化疗药物限于血脑屏障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疗效尚不肯定常用BCNUCCNUVM-26等有效率均在30%以下.[编辑本段]胶质瘤发病人群及种类  1少枝细胞胶质瘤及间变少枝细胞胶质瘤:脑瘤多长于白质内质软浸润范围比较广泛可突入脑室和皮质表面部分肿瘤可发生囊变.部分肿瘤产生粘液样变.聚集成胶冻样物质细胞核圆形.恶性少枝脑质细胞瘤的形状更圆.胞浆较多个别可见肿瘤细胞随脑脊液播散.临床少枝细胞胶质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症状到就诊平均为 2-3 年癫痫是本病首发症状肿瘤广泛浸润可见情感异常和痴呆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肿瘤侵犯运动感觉区则相应地产生偏瘫偏身感党障碍及运动感觉性失语等.   2视神经细胞胶质瘤:肿瘤好发于视神经孔段和视交叉段瘤体主要位于眼球后半视神经孔可因肿瘤的生长而扩张视交叉处的肿瘤可累及视交叉波及三脑底和下丘脑区甚至突入或压迫三脑室使两侧侧脑室积水肿瘤亦可累及整个视神经而使视神经呈弥漫型变粗与增厚   3视交叉部细胞胶质瘤:肿瘤常见于青少年或青壮年发病率低恶性程度较高胶质瘤可起自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胶质细胞起自视神经的胶质瘤多发生于儿童起自视交叉的胶质瘤可向下丘脑浸犯;起自下视丘的胶质瘤也可向视交叉蔓延.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型细胞瘤属较良性肿瘤.视交叉部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常轻微囊变有或没有蛋白物质积聚产生粘液瘤样现象.
问问题描述:今年二月份由于眼睛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母细胞胶质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