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早晨到后天早晨算禁欲老公假纯情几天

第一章 阅读的兴趣
宗教与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似乎毫不相关,挣钱才能解决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本章第一节将展现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最终令你发现“宗教与哲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描写社会阶层生活的书籍很多,大部分都只是从外表来描述阶层的不同和冲突。但美国作家保罗-福塞尔所著的《格调-社会阶层与生活品味》一书独树一帜,他从人类的心理层面入手,能够从外在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深入到内心的动机。他贴切详实地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各阶层的生活,其描述依然符合21世纪现今中国社会的现状,本书在描述阶层时引用了许多来自《格调》的描写。
在《格调》中,福塞尔诙谐又带点讽刺地描述各阶层喜欢的物品,习惯的消费方式。人们在阅读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以及周围熟悉的人们的生活,然后根据福塞尔提出的言行举止特征来检验自己和别人的社会等级。人们或者感到满意,或者感到害臊和汗颜,甚至有时会感到一丝莫名的愤怒。因为你会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东西竟然都缺少品味,自己原来是个没有多少格调的人。而周围的很多人并不像你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些很有档次的人;相反,他们不少人居然只能算是中产阶级甚至是贫民阶级的一员,这无疑是令人难堪的事实。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先看看人们活着时真实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再来了解解决死亡这一终极问题的宗教。
第一节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1.1 阶层的分类
我们简单地可以将社会分为3个阶层:上层社会,中产阶级,贫民阶层。《格调》更加细分成了9个阶级,从上至下依次为:看不见的顶层,上层,中上层,中产阶级,上层贫民,中层贫民,下层贫民,赤贫阶层,看不见的底层。
(a)贫民阶层
贫民阶层人数众多,仅用一个阶层很难描述清楚。我们把贫民阶层分为三类:上层贫民拥有熟练技术,他们包括高级技术工人(焊工,木工)和高级手工艺人(鞋匠,裁缝,发型师);中层贫民拥有普通技术,他们包括公共汽车司机和公司前台;下层贫民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门卫和保安。贫民阶层的分类和收入主要按照其工作技术的高低:建筑工地上的高级焊工可以算作上层贫民,砌砖的师傅可以算作中层贫民,而递砖头的小工则只能算作下层贫民。理发店里的发型总监可以归到上层贫民,普通的理发师归到中层贫民,而洗发的助理则只能归到下层贫民。
我们做此分类的意图并不是要以金钱和技能来界定贫民阶层的“层次”,而是因为这三个贫民阶层对于自身等级地位的忧虑各不相同:
(1)上层贫民独有的焦虑是害怕丧失或降低等级地位:他深深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裁缝而骄傲,并希望这个世界能正确无误地理解他和体力劳动者的区别。
(2)中层贫民特有的焦虑是担心丢掉工作,因为他们工作的可替代性实在太高。
(3)而下层贫民,他们的痛苦来源于自己可能永远挣不到足够的钱或者自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干不成自己想干的。
上层贫民被称作“蓝领贵族”,他们认为自己和律师与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从事护士的贫民阶层从来就津津乐道自己是如何如何“专业”,而她们当上空中小姐(上层贫民最心仪的职业)的女儿们同样有此癖好。上层贫民通常没有人严格监督他们的工作,他们信奉个人独立自由并为之骄傲,他们有时候甚至有些“瞧不起”朝九晚五的白领阶层。由于上层贫民已经处在他们那个社会环境的顶层,并且其工作发展遇到了瓶颈,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和精力来“往上爬”了,这使得上层贫民在某些方面颇具贵族气息。
上层贫民为人不错,可是再往下走,中下层贫民的举止可能就会让一些人觉得受冒犯了。中下层贫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痛苦,通常是因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太严酷。2010年富士康的多起跳楼事件显示了年轻人在严酷监管和收入仅够温饱的工作下的痛苦。中下层贫民从事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不发生差错或失误。人变成了重复劳动的机器,最好能像机器一样24小时不停。有些工作甚至需要向监工报告上厕所的次数,以防被发现偷懒。由于长期在工作中忍受屈辱,中下层贫民总是精神消沉。
中层贫民是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但他们至少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下层贫民的特征则是:明显地对就业感到不稳定。过一天是一天算是他们的常态,这是一个没有明天的阶层。他们的特征是疏远和孤独,公司里打扫卫生的阿姨虽然整天忙碌,可是实际上公司的职员与她几乎没有交流。
再往下的赤贫阶层则是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阶层,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当然这不包括专业乞丐。而看不见的底层则是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监狱里度过一生的阶层,人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
(b)中产阶层
中产阶级的代表是公司白领,主要是掌握专业技能的脑力劳动者。
中产阶级承认金钱与社会等级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比如高级焊工的工资可能与外企白领相当,但很明显外企白领的社会等级要高于高级焊工。而脑力劳动者显然要比体力劳动者社会等级要高,因为体力劳动者虽然经验丰富,但工作必须一个一个自己做,职业发展受到限制,而脑力劳动者则可以通过经验进入管理阶层,职业发展空间比体力劳动者大。
中产阶级特有的忧虑则是自己的身份定位:首要的事情是得到他人的承认,要在他人眼里看起来生活得既得体又安全。因而在生活里追求的恰好是那些缺乏个性的,标准的,可以明确指示身份的物品。他们总是为自己的品味,以及这些品味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而忧心忡忡。中产阶级苦苦恋着“正确无误”和“别做错事”,餐桌礼仪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西服,衬衫和领带的正确搭配与穿法则更是中产阶级津津乐道的话题。
以公司“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实际上只是公司里的螺丝钉,随时可以被替换。男人们视拥有一个体面的职业为至宝,尤其强调“管理人员”;女人们则在出门购物时总是精心地梳妆打扮,她们认为“女人穿得越体面,受到的招待就越好”。他们每天努力工作,朝九晚五,勤奋,生活和工作一样无聊。中产阶级是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是一个为他人而生存的阶层。
(c)上层社会
上层社会透着一些神秘色彩,《格调》将上层社会分为三个阶层:看不见的顶层,上层和中上层。
最顶层是一群看不见的人,他们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当然他们不工作。他们与看不见的底层分享着同样一种焦虑:但求自己的名字不要见诸报端。他们喜欢隐居在山里,或者住在自己的岛屿上,但求能暂时避开世人的嫉妒和种种烦扰。人们即使通过窥视和探查,也很难真正了解这群人的生活。
上层则是一个富有又看得见的阶层,大公司的领导和政治人物是这个阶层的代表。上层是人们看得见的,他们经常惹人注目地表现自己。当你走在街道上,只要经过一座外观相当醒目的房屋,你就知道那里住的肯定是上层阶级的一员。白宫恐怕是最好的例子,哪怕曾经住过罗斯福或者肯尼迪家族这样的人,能被列为“看不见的顶层”的人却一个也没有。上层阶级和看不见的顶层之间的差异在于,上层阶级虽然有一大部分财富来自继承,但自身也从工作中挣得相当多的财富。家中访客不断是上层万无一失的身份标记,因为这意味着大量空闲的卧室,一应俱全的饮料和食物,可以让客人们随心所欲地休闲娱乐。
中上层阶级则是一个有钱,有趣,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他们的代表是娱乐和体育明星。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层,都渴望成为中上阶层。中上层阶级的财富大部分是从工作中挣来,并且他们认为,依赖别人的钱,哪怕是祖宗挣来的钱生活,令人感到些许羞耻。中上层阶级适用有闲原则,越是在不必要的地方花钱,越是能将他们与“只在必要的地方花钱”的中产阶级区分开来。他们对高尔夫,网球兴致勃勃,而这些运动与其他运动的区别在于,它们需要额外配备球童。他们对滑雪兴致勃勃,因为这需要大量专业装备和将他们运到偏远地带的运输工具。他们同样爱好帆船和游艇,而这需要配备船长和水手。
上层社会看上去物质丰富,可是实际上他们也有自身的困扰:毒品,抑郁症,爱情。娱乐圈明星时常爆发出吸毒事件,也有不少明星患有抑郁症。在中产和贫民阶级看来,明星为啥要吸毒?明星拥有多么成功的人生,为什么会抑郁?我这没房没车我还没抑郁,你那么多钱你抑郁啥?一定是吃饱了撑的!
什么是毒品?毒品的机制是瞬间产生巨量多巴胺。什么是多巴胺?让人产生快乐的物质。吃一顿美食,可以产生10份多巴胺;性高潮,可以产生100份;而据称毒品可以瞬间产生1000份。所以当明星们可以轻易得到物质和性时,他们会要求更高。然后当他们没有真爱和信仰,他们只能身体求助于毒品,而心灵走向的是抑郁症,因为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提起兴趣。毒品的正途应该是临终关怀,比如癌症晚期,任何药物都无法起作用时,大量毒品可以止痛。
爱情也是上层阶级面临的困扰,因为他们发现人们爱的是他们由金钱带来的舒适生活,而并不是爱他们自己。如果脱离金钱所带来的作用,自己则立刻陷入金钱的困扰中,似乎与低等级的阶层并没有太多不同。
1.2 阶层话题
贫民阶层不介意讨论阶层话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几乎无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贫民阶层大都喜欢称自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倾向于认为其他阶层的生活应该与他们差不多。我们在贫民阶层中经常听到下面这句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贫民阶层对于上层社会的想象仅限于自己可怜的一点生活经验。他们乐于相信,社会等级是由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来作为标准的,也即“物质决定上层建筑”。
相比于贫民阶层的大大咧咧,中产阶级对于阶层话题通常表现出焦虑。因为他们既希望通过品味与贫民阶层有所区别,又发现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支持他们向上层阶级的品味靠拢。
上层阶级则热衷于谈论阶层话题,因为他们在这种事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就越显得地位优越。上层阶级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金钱,职业和受教育程度则未加考虑。
当不同阶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时,他们的言行举止也是不一样的。
贫民阶层聚会时的特征是:喜欢大声笑,因为他们需要用大笑来告诉别人他们快乐。他们沉浸在那种急于告诉别人“我今天很快乐”的文化里。贫民阶层尤其关心国家大事,实在是因为他们对很多身边的事无能为力。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而中上阶层一般乐于与朋友在一起,而与亲戚保持距离。
中产阶级聚会时的特征则是:习惯相互恭维,因为只有这个阶层才需要在恭维中获取信心。相对于贫民阶层洪亮的声音,几乎每个中产阶级都知道,良好言谈的第一步是:降低你的声调,放缓你的语速。他们经常担心会冒犯别人,所以聚会时要尽可能避免引起争论,最好连意见不一致都没有,而相互恭维所带来的良好气氛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中产阶级还习惯性地拿自己开玩笑打趣:有时候他会当众道出几句也许聪明的俏皮话,但随即便会环顾四周,捕捉听众的反应。当然,他强烈地渴望称赞。
而上层社会的规则却是:你必注意不要随便夸赞别人,因为那会被视为无礼和不恭。那里的一切理所当然的美丽,昂贵,耀眼,这点毫无疑问,无需特意提及。与上层阶级一同进餐时,一般也不要夸奖食物的美味,因为女主人上好的品味自然不会有错。况且,这也不是出自她的厨艺,家里的厨师自然是一流的。
贫民阶层喜欢穿大logo(商标)的衣服,因为他们认为这将自己与成功的大品牌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似乎自己也成功了。他们是品牌的奴隶,他们认为大品牌就是优质的象征。贫民阶层对于品牌和广告极其尊敬且反应灵敏,因为了解这些东西,你就能够展示聪明和时髦。女生尤其喜欢购买奢侈品牌中布满商标的低端产品,而这只有一个目的:告诉别人我买得起。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中非常彻底直白地不再描述商品的好坏,而直接将每件物品标上了奢侈品的品牌,其目的显而易见,品牌代表着优质和高贵。这直接击中了贫民阶层的心灵,而贫民阶层也无法理解为什么郭敬明的小说被称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明明品牌就是优质的象征啊?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奢侈品开始去“logo”化,这正是顺应潮流的改变。总的来说,贫民阶层衣服的特征就是能够被轻易识别,他们偏爱闪亮的化纤衣服,上面总是印有字母或文字。
中产阶级则注重正确的着装,他们经常说:穿贵不如穿对。他们的衬衫总是太白而西装则总是太黑。男士们非常看重手表,他们认为手表是男人身份的象征。中产阶级的男士们小心抚摸着自己千元级至万元级的“名表”,口中则谈论着陀飞轮、万年历和三问;而女士们则非常看重包,她们甚至发明了“包治百病”这样的成语,还特地给奢侈品牌的包包命名:饺子包,笑脸包,铂金包,戴妃包。
贫民阶层需要商标来展现价值,中产阶级认为穿对衣服的社交礼仪最重要。而上层社会的规则却是:突破“过于正确”的穿衣规则。他们倾向于穿旧衣服,这似乎在告诉别人自己的社会地位很高,所以丢得起人。当然旧绝不代表不好!“绅士可能会将自己的外套穿到磨出线,而且能让你看出来他故意这样穿;同时,哪怕最不挑剔的人也能一眼看出,那件上衣出自手艺不凡的裁缝。”中产阶级热爱奢侈品牌的皮鞋,而上层人士一般都偏爱高端定制。一双“bespoken”定制的固特异缝法的皮鞋可以穿很长时间,越旧越舒服,并且还具有换底的功能。所以网络上的“鸡汤文”说:李嘉诚乐于向别人展示他穿了数十年的西装皮鞋胜于向别人展示他成功的生意。贫民阶层会说:看,首富和我们一样节俭!朋友们,这不是节俭,这是上层人士的品味习惯。
上层男士习惯于穿西服套装或至少是单件西服,而西服当然也是手工定制要高于奢侈大牌,英国著名的萨维尔街就是男士西装定制的圣地。相比于机器的过于平整和对称,精致手工带来的独一无二和那么一点小缺陷更加讨上层人士的喜欢。而进一步突破“正确规则”的乔布斯则一贯以黑色毛衣和牛仔裤示人,这更加显示了其较高的社会阶层。
对于衣服的材质,则符合自然原则,皮革,羊绒,羊毛,丝绸,棉花当然高过一切化工材料,无论这些材料被称为涤纶,氨纶,锦纶或是什么纶。“这些上层人士的鉴别力是如此的精到,一件牛津衬衫中丁点的涤纶成分都会被察觉出来,因为那是可悲的中产阶级的象征。”服装商们对于这些自然材料的分类更是精细。单单是羊绒,按品质高低就分为:藏羚羊(所以你知道它为什么会被猎杀至几乎灭绝),羊驼,苏格兰羊绒,幼年山羊绒,成年山羊绒。而棉花的等级依次是:西印度洋海岛棉,埃及棉,皮马棉,新疆长绒棉,普通长绒棉,各类短绒棉。丝绸的分类则按照克数等一系列标准,克数较高自然是较好的品种。而动物的皮毛,单单是鳄鱼皮就按鳄鱼品种,是否野生,皮的位置等分类,野生湾鳄鱼的腹部皮自然是最好的。女生们都想拥有的爱马仕的birkin(铂金包),就会按照不同鳄鱼皮标记上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是湾鳄;两点表示尼罗鳄,而正方形则是短吻鳄。
贫民阶层是垃圾食品,速食品的受害者。他们通常吃饭速度极快且从不对食物评论,因为吃饭只是为了补充营养。他们偶尔去高档餐厅用餐,但过程中内心却因紧张而备受煎熬,因为实在是对餐厅礼仪与贵重食材(比如鱼子酱)的食用方法不熟悉。他们对广告上的食品极其敏锐,麦当劳出了新套餐,他们一定去尝鲜,却不知家里妈妈煮的白粥才是美味。
“下馆子”则是中产阶级和贫民阶级的专利。中产阶级在餐馆里最喜欢假装上层人士,对于他们来说,服务胜过食物。目标在于抓住中产阶级顾客的餐馆里,常常会有烛光和火焰,伴随大量的音乐。端上来的菜一般是些事先做好的半成品,然后由一队热力工程师而不是厨师在微波炉里加工出来。餐桌上的仪态对中产阶级来说是个极重要的问题,正是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有品位的知识,中产阶级可以从“上层阶级的举止”中借来较高的地位。
《格调》对于上层社会的食物是这样描写的:通常位于社会顶层的人们的饭食并不怎么样,他们吃的食物就像他们的谈话内容一样单调,乏味和毫无新意。实际上,可能福塞尔并没有意识到:单调乏味绝不代表不好!遵循时令的有机食品,纯野生食品(当然不涉及濒危保护动物)才是最好的食材。好的食材自然无需过多烹饪,所以上层社会的食物看上去似乎非常普通,其实一点也不普通。相比于中产阶级对于环境的要求,上层社会的人们更注重食物本身的质量。比如上层阶级注重酒本身而不是酒杯,而中产阶级则认为喝不同的酒需要用正确的杯子。郭敬明电影《小时代》中的“高帅富”爱好收藏各种杯子的情节,正好表达了中产阶级希望模仿上层阶级有闲原则的心理,却在不经意间依然保持着自身的阶级习惯。姜文的影片《一步之遥》里新贵阶层不理解上层阶层对于面条要有锅气的要求,反而按自己的阶级习惯注重吃饭环境,将面摊清场来显示自己的地位,结果自然是被老贵鄙夷。
等级制度无所不在,欧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已经分成了明显的两类:有机食品和非有机食品,而前者的价格一般是后者的数倍。崔永元在美国调查转基因的纪录片里提到的organic food就是有机食品。在食品上,自然原则也同样适用,越是野生的越好,当然口感也好。营养学家声称非有机食品和有机食品营养上差不多,这正好击中了贫民阶层的心理,吃食物就是为了补充营养么。而对于较高阶层的人来说口感,是否好吃这才是关键。
再来看看酒,一提葡萄酒,中国人自然想起了“拉菲”。“葡萄酒庄园分级”,“原产地认证”等国外葡萄酒等级制度在中国也得到了应用。应用在哪?国外有酒,中国有茶。龙井,就按狮峰龙井,西湖龙井和浙江龙井三个不同的原产地标识做了分类,而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甚至详细到标明武夷山三岩五涧的具体位置),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等原产地标识均已采用。而中国的白酒也开启了纯粮酿造标识,我们从酒的包装上就可以看出各阶层品味的差异:众多勾兑中低端白酒面对中产和贫民阶层,外表一定豪华大气,强调高端奢华有面子。而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外表则显得朴素,更加强调其简单的包装历史悠久,符合上层阶级的审美。在按酒的原材料质量来决定酒的等级上,日本清酒的分类完全按照此标准执行,纯米大吟酿就是因为其精米合步数最低(越低越好)而排名最高。
即使是水,也开始分类。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瓶装水开始出现等级,天然矿泉水(这是需要矿泉水开采证的)自然是等级最高的,位置较好的江河水,人工添加矿物质的“矿物质水”和蒸馏水则显然等级要差一点,而价格的高低也和等级一样。最早进入中国,为大众熟悉的“依云”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天然矿泉水,而现今各种品牌的国外天然矿泉水也出现在中国一线城市的进口超市中。中国最著名的富二代王思聪面对贫民阶层出身的美女万穗请他吃方便面时,本能性地拒绝,并表示自己的生活习惯是“面得是进口的面,锅也得是进口的锅,家里煮饭的水都得是斐济的水。”
贫民阶层通常喜欢购买最新电子产品,喜欢把钱花在巨大的液晶电视机,立体声音响和操作复杂的电冰箱上。贫民阶层的客厅几乎都是如下风格:厚厚的透明塑料布盖住了家具面料,沙发四周挂着流苏,灯罩上悬挂着毛线球,下面可能还结着大蝴蝶结。用装饰品商的话来说,这些饰品满足了贫民阶层对“大量”的渴望,而材料当然也是以廉价的人工合成材料为主。
中产阶级则倾向于购买“品味良好”的家具。不过在今天的中国,中产阶级首要购买的是房子,因为它是显而易见能够表明身份和地位的东西,很多时候几乎是谈婚论嫁的基本条件。他们习惯在家存酒,而不是马上喝掉。精致的二次瓶塞可谓正好击中了中产阶级的心灵,这样就能够用较少的花费维持长时间的“上层阶级”的感觉。中产阶级茶几上摆放的,一定是可以避免争议或没有意识形态倾向的摆设,比如《国家地理》杂志。而漱口水简直就是专门为中产阶级生产的商品,他们太在意自己的口气会影响到别人了。
电视机可以作为一个判别阶层等级的物品:通常社会等级越高,电视机出现在客厅的可能性越小。上层社会倾向于不看电视。在中产阶级和上层贫民中,电视不再是耻于见人的物品,而是带给家庭某种特定荣耀的东西。越靠近下层,电视整天开着的可能性越大,它是打发无聊时间的最好手段。
上层社会的客厅一般倾向于模仿艺术画廊。在这里真正的艺术品开始出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布满字画的房屋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古董收藏从来都是富人阶层中盛行的行为:上海的富人刘益谦私人收藏了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和明代成化鸡缸杯,马未都则创立了自己的私人古董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上层阶级“尚古”,他们的家具也喜欢仿古风格,这似乎在显示自己良好的品味也同样历史悠久。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就是最好的例子:半旧的手织东方地毯,半旧的木质办公桌,老式的台灯,奥巴马总统半旧的皮鞋甚至连底都破了。
上层社会不够重视汽车。福塞尔认为这是因为汽车的历史过于短暂,不符合上层阶级“尚古”的原则。实际上并非如此,上层社会之所以不重视汽车,是因为汽车是需要人驾驶的,而这应该是司机的工作,而非自己的事情。若是拥有一辆过于显眼的汽车,则会被误认为经常自己驾驶汽车,这显然有损于自己的阶层等级。上层社会偏爱游艇,因为显然游艇是船长开的。在上层社会看来,汽车只是一种运输工具,它应该属于司机。汽车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安全,所以他们的车子总是又慢又稳,“悄无声息地”沿着路中央行驶。
从上层阶级再往下,到了中上阶层,你就可以有一辆“好”点的车了。中上阶层将开车视作一种乐趣,开车的是自己而非司机。汽车在中上阶层眼里就是一个大玩具,所以造型“拉风”的跑车最受欢迎,超跑俱乐部的成员大都是中上阶层。这个阶层中只有品味最糟的一类才会买宝马或奔驰车,因为它们的造型普通,过于实用且不适合做为玩具。
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超跑华而不实,敞篷超跑遭遇下雨的情景简直就是笑话,宝马和奔驰才是汽车的代表。实用的性能,实用的外观,实用的速度,当然最实用的莫过于能够巩固自己的中产阶级地位。所以面向中产阶级的汽车广告总是强调百公里加速等性能,而面向上层阶级的汽车广告则会展示车内顶浪漫的“星光”灯。对自己阶层地位忧心忡忡的中产阶级迫切地需要宝马和奔驰,而渴望向上一阶层攀爬的贫民阶层女孩则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如果说中上阶层喜欢开快车是因为乐趣,而中产阶级喜欢开快车则是为了展示汽车的性能。因为好车才能启动迅速,开得快,这样就能和贫民阶层的低端车拉开差距。
贫民阶层汽车的特点则是:它总是被各种廉价装饰品所包围。贫民阶层的车正如他们的家一样,充斥着各种装饰品:方向盘和家里马桶盖一样加上了化纤套,前后窗一定悬挂着诸如“一路平安”等祝福语的金色挂件。而贫民阶层喜欢开快车的理由大概是上层贫民的男孩们想给旁边座位上出身与自己相当的女孩留下深刻印象。中下层贫民则买不起汽车,他们拥有汽车一般是因为工作需要,汽车是他们的运输工具。
贫民阶层讨厌去任何不熟悉的地方,因为不熟悉意味着要乱花钱。陌生的事物可能会给贫民阶层带来严重的威胁感,他们害怕“上当”,害怕遇到各种问题,这些恐惧经常限制了贫民阶层的出游。而如果的确旅游了一次,他们则会回味数年。
旅游观光业绝大多数服务于中产阶层。观光业深为中产阶层喜爱,因为他们能够从中“买到感觉”。旅游行业的员工会按中上阶层才会熟悉的程序,煞有介事地表演大量的“侍候进餐”,当然所提供的食材并达不到中上阶层的要求。正是因为中产阶级,豪华游轮的生意才有利可图。因为这个阶层的人们会设想,他们会在游轮上与中上阶层共处。却没有意识到后者有可能要么正从伊斯但布尔一处清真寺旁的别墅尖塔向外跳望,要么正隐身在尼泊尔的某个山谷。
上层阶级通常自己出游,不加入什么团体,他们向往“遥远的地域”。万科的王石爬遍了每个大洲最高的山峰,探寻了南极北极。地球最遥远的地域都探寻过了?没关系,维珍集团已经推出了太空游。
1.9 性与婚姻
贫民阶层通常结婚很早,中国相对贫穷的农村人结婚远远早于城市人。贫民阶层结婚较早,实在是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太过无聊。性是一件难得让人无需花钱就能获得愉悦的事情,能越早开始当然越好。很多时候,性是贫民阶层赚钱的工具,无论是卖淫,恋爱还是结婚。彩礼这一明显带有买卖性质的习俗,依然在农村盛行。看不见的底层,即在监狱和福利机构度过一生的人,则几乎没有性生活。
而中规中矩的中产阶级在这一问题上则更加显得小心谨慎。由于生性羞怯,思想传统,他们当中谁也不敢想象有人会在下午,而非夜晚性交。很显然,夜晚才是事务缠身,行为庄重的公司职员此举的正确时间。在公共场合则绝不能肆意讨论这类令人尴尬羞耻的问题,这有违他们外表高尚的秩序。总之,中产阶级的性生活和他们的工作一样单一和无聊。
中产阶级苦苦恋着性这件如此令人羞耻的事情必须“正确无误”时,上层阶级则认为,正因为我的阶层高,所以我丢得起人。上层阶级的下一代富二代们,早已换了多任女朋友,根本不在乎“是否正确”这件事。王思聪在好友吴亦凡遭遇“约炮门”时,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有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力”。对于上层阶级来讲,性权力比金钱更加能体现阶层等级。美剧《纸牌屋》就曾引用王尔德的话:生活的一切都和性有关,除了性本身,性关乎权力。
1.10 心理因素
福塞尔在描述完各个阶层后形容说:把它们想像成一条长街两侧数间毗邻的剧院也很形象。这里的每一家剧院门口都挂着挑出的旗帜,上面贴着无数海报。每一家剧院,无论是最舒适的,最少装饰的,还是最简陋的,都在旷日经年地上演着有关自尊的戏剧。
我们发现决定层次和品味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金钱,而是人们的心理想法。收入相同的白领和蓝领在行为习惯上并不相同,双方并不能认同对方的生活方式,也无法融入对方的生活圈子。而许多“新贵new money”们因为依然顽固地保持着他们在中产阶层或贫民阶级时形成的习惯,使得自己无法融入“老钱old money”们的圈子。美国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新贵”盖茨比因为不了解上层阶级西装偏爱低调色彩(比如海军蓝,藏青)的规则,穿了一套质量上乘的粉红色西装,而被“老贵”汤姆嘲笑道:“A man in the pink suit went to Oxford?”—穿粉色西装的人上过牛津?以“黑芮成钢”闻名知乎网的葛巾则毫不客气地评价道:“这就等同于如今在某次达沃斯盛宴上,某位大佬看到一位总是把西装领带打到裤裆那样长度的‘精英男’时,一眼就能看穿他不过只是在耶鲁上过短期交流课程,而不是真正从耶鲁出来的一样。”
每个阶层都在按自己阶层能够获得荣耀的方式在生活,按自己阶层的想法去猜测更高阶层人的生活方式。下面总结一下各个阶层的荣耀方式:
贫民阶层的荣耀:贫民阶层由于其收入较少,所以他们认为物质丰富是荣耀的象征,他们喜欢便宜且量大的物品;由于生活无聊压抑,他们存在炫耀心理,社交时急切地想向别人展示快乐;他们因生活所迫,没有太多羞耻感,并且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品味和礼仪等事情上。
中产阶级的荣耀:中产阶级的收入除去生活必要开支,还能有所结余,他们开始关注品味和礼仪。中产阶级认为行为举止正确无误是荣耀的象征,由于无法将所有事情都正确地做好,中产阶级总是处在自我焦虑和羞耻中。他们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举止,希望能够从中借得地位,从而将自己与粗俗的贫民阶层区分开来。
上层阶级的荣耀:上层阶级收入大增,除去必要生活的开支,还有大量“余钱”。上层阶级遵从有闲原则,开始尚古好旧。越在不必要的地方花钱,越体现自己的层次和品位。他们还以突破中产阶级视为高尚的秩序为荣耀,羞耻感在上层社会这里,又变得无关紧要了。
1.11 宗教人士的阶层
在逐一展示了各个阶层的生活品味及其心理因素后,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宗教人士与看不见的顶层,看不见的底层很相似:
看不见的顶层不挣钱,他们的收入来自遗传;而宗教人士也不工作,他们只接受供养;但看不见的底层也不工作,他们的生计依靠慈善机构或者关押他们的监狱。
看不见的顶层但求不被人们打扰,以避开人们的嫉妒,他们经常去人少的地方享受生活;而宗教人士也远离世俗社会,修道院或寺庙很多都建在人迹罕至的山上;但看不见的底层也远离社会,不过他们是被迫被监狱关押或者被福利机构收养。
从外在行为上看,人们似乎有些分不清宗教人士到底是属于最顶层还是最底层。希腊的犬儒哲学家第欧根尼决心“像狗一样生活”,被贫民阶层和中产阶层嘲笑,但却获得了上层阶级亚历山大大帝的尊敬。福塞尔也这样说道:我们可以认为,“看不见”的顶层与“看不见”的底层的实际身份大致上证明了一个历久不衰的原则,即所谓“两极相通”。
看不见的顶层和底层之间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自由,但是宗教人士似乎既拥有自由,又没有自由。他们拥有远离世俗生活的自由,却又陷入了宗教戒律的束缚。基督教中耶稣说“真理必使你得以自由”;而佛教的最终目的就是成佛“解脱”。宗教的创立者本身倡导自由,他们绝不是没有自由的底层,而是拥有绝对自由的顶层。
从以上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世俗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看上去像是在现实生活中失意的最低阶层的避风港,但实际上它本来处于人类阶层等级中的最高层次。
第二章 阐明宗旨
第一节 神(神与公理)
1.1 什么是神迹
到底什么是神?我们来看看宗教和哲学家的观点。
(1)基督教
先来看看基督教《圣经》中耶稣对“神迹”的说法:
马可福音 8.11~8.12 法利赛人出来盘问耶稣,求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想要试探他。耶稣心里深深的叹息说: 这世代为甚么求神迹呢。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
马太福音 16.01~16.03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马可福音 4.27~4.28 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路加福音 21.29~21.31 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他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些事渐渐的成就、也该晓得神的国近了。
什么是神迹?神迹是一般人认为的违反常理的事情么?是科学不能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不!没有“违反常理的神迹”就是神迹!我们发现耶稣举的例子都是正常的自然规律:天气,季节和自然循环。
斯宾诺莎:奇迹若是指一些反乎自然规律的事物,不但不能证明神的存在,反使我们怀疑神的存在。
耶稣说“没有神迹给这世代看”就是这个意思,自然规律本身就是神迹。下面的经文也说明了耶稣所说的神与旧式宗教的神是不一样的:
约翰福音 17.25 公义的父阿、世人未曾认识你、我却认识你。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来。
16.02~16.03人要把你们赶出会堂。并且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他们这样行、是因未曾认识父、也未曾认识我。
“世人未曾认识你”,人们哪里错了呢?那就是把神当做了迷信,把神迹当做是违反自然的奇迹。比如法利赛人当时就让耶稣从天上给他们显个神迹,他们认为耶稣应该能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当时的宗教领袖也没有正确理解什么是神,他们认为耶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亵渎了神,所以他们杀害耶稣,却“以为是事奉神”。
对于神迹的正确认识是什么?神迹就是公理。耶稣举的“晚上天发红,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今日必有风雨”,“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无花果树发芽的时候、夏天就近了”这三个例子都是自然规律,是自然界的公理。
(2)自然神论
哲学上的自然神论也有类似的观点,看看哲学家对神的看法:
爱德华-赫伯特(自然神论) 自然来自于神,自然表明了神,但神超越高于先于自然。
斯宾诺莎(泛神论) 自然的能效和力量就是上帝的能效和力量,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神不是自然的创造主,自然就是神。
哲学家们对神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并不一致,爱德华-赫伯特认为神高于自然,而斯宾诺莎则认为神等同于自然。
《论语》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认为上天在自然规律之外并不说其他的话,这与斯宾诺莎“自然的法则规律就是上帝的指令”的观点一致。
在佛教《金刚经》中有提及自然规律的经文:
《金刚经》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圣经》中可以找到一句对应的经文:路加福音 12.25 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释迦将“人身长大”这种自然规律作为佛法的一个例子。耶稣说的“身量多加一肘”与释迦说的“人身长大”正好形成对应,都是自然的公理。
而公理不仅只有自然规律,还有逻辑数学等基本规律,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下公理。
1.2 什么是公理
什么是公理?公理,是指依据人类理性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公理:
(1)数学的公理:1+1=2。
(2)平面几何的公理: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凡直角都彼此相等。
(3)自然的公理: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规律,动物生长死亡,植物生长凋谢,自然循环。
(4)物理的公理:物体的运动规律。
(5)化学的公理: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
(6)生物的公理:生物身体运行的规律。
(7)思维的公理:逻辑,比如因果律,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两个相互矛盾的事情不能同时为真。”而矛盾律中已经包含了因果律,即“因为”两个事情互相矛盾,“所以”不能同时为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三门学科都属于实验科学,实验科学只有定理,因为它们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归纳和总结出来的。什么是定理?定理: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真命题,这种推理受逻辑限制。
科学实验不仅受逻辑的限制,还受到人的认识水平与实验手段的限制。随着认识水平和实验手段的提高,有些“定理”可能会被修改或者完善。比如牛顿三大力学定理,随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发现牛顿力学在高速(接近光速)的粒子和微观粒子运动的解释上有局限,从而出现了量子力学。而化学元素表也有可能在发现新的元素后有所增加。但是物体的运动规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生物身体运行的规律,其本身并没有变,科学改变的是人对规律的认识。比如:地球一直在按规律运动(公理),而人类的天文观察使人类的认识从“太阳围绕地球转” (定理)变成了“地球围绕太阳转”(定理)。科学实验得到定理是采用归纳和推理的方法,这些方法都依靠逻辑,所以说科学实验受逻辑的限制。归纳推理有什么限制呢?那就是科学实验只能“证伪”,而不能“证真”。当人们提出一个假设时,科学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它。当实验结果和假设不符合时,人们可以证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但即使一千次科学实验结果和假设相符,人们也无法证明它绝对正确,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实验结果会不会改变。
1.3 公理和神的关系
我们从定理回到公理上来。有人说公理就是公理,公理和神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拿逻辑中的“因果律”来举个例子:“因果律”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原因,也即一切事物都有来源,没有无缘无故凭空出现的事物。那“因果律”自身呢?“因果律”这个公理自身也有来源。
维特根斯坦:为了能够表述逻辑形式,我们必须能够和命题一起置身于逻辑之外,也就是说,置身世界之外。
康德:先验逻辑还将涉及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的起源,只是这种起源不能被归于对象,而与此相反,普通逻辑根本不考虑知识的这种起源。
因果律考察世界的规律,却不考察它自身的来源。康德创造了“先验逻辑”的概念,来考察知识的起源。
公理自身的来源是什么呢?我们把它称作—-神。
我们可以这样说,神创造了“一切都有来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产生的事物”这样的公理,然后神用这条公理表明了自己的存在。即神创造了公理,再用公理表明了自己。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是:“对逻辑始终可以这样来理解:每个逻辑命题都是它自身的证明。”
人们对公理的描述是:公理是“不证自明”的;同样,神也是“不证自明”的。公理和神的关系,这节只谈到“公理来源于神”,更详细的解读见本节1.6小节“神学与西方哲学。”
1.4 公理和人的关系
那人和公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公理是不证自明的,没有证明,为什么人类会认为它是正确的呢?比如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会按照运动规律一直绕着太阳转,会不会明天运动规律失效,地球就不绕着太阳转了呢?
罗素:我们之所以相信运动定律将继续有效,其唯一的理由就是:就过去的知识使我们能作出的判断而论,这些规律一直是有效的。
维特根斯坦:太阳会在明天出来是一个假设:这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出来。/我们不能从现在的事件推出将来的事件,相信因果联系是迷信。
为什么我们认为地球不会自己乱跑?因为我们通过过去的经验发现运动规律一直有效而且不变,所以我们相信以后地球还是会遵循运动规律。太阳即使在过去的四十六亿年中都从东方升起,我们也只能说我们有相当大的证据,去期待明天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然而明天究竟会如何?诚实地说,我们并不确定知道。
再拿科学实验举例,一千次科学实验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我们认为一千零一次实验的结果不会改变呢?因为过去一千次的科学实验告诉我们结果是这样,我们相信再来一次还是这样。而当科技进步时,人们发现了新的影响因素,做出了与以前的结果不一致的实验结论时,旧的实验结果就被推翻了。
所以人类与公理之间的关系就是:人类不能够证明公理,但是人类相信公理。而公理就来自于神,所以同样人类不能够证明神,但人类相信神。
综上所述,我们用公理将人和神联系起来。人和神的关系是:人类相信不能证明的公理,而神用自己创造的公理表明了自己。也即“神自明,人信神”。
这里就出现了“信”,这就是信仰,在宗教中“信”就是最大的问题。先看基督教:
路加福音 7.50 耶稣对那女人说、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8.48 耶稣对他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吧。/8.50 耶稣听见就对他说、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17.19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18.42 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基督教《圣经》中,耶稣反复对人说的是,你的信救了你。再看佛教:
《金刚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释迦说:有人听闻佛经,能生信心;也有人听闻佛经后,怀疑不相信。这里都谈到了“信”的问题。“信”是如何“救”的?“信”能够拯救人类的关键在于:人要发现神赋予自己的公理,并遵循它生活,我们在本章第四节“欲望”中详细解读。
1.5 破除迷信的宗教,迎来哲学的宗教
但是提到“信”这个字,紧跟宗教的却是“迷信”这个词。直到今天,大部分人了解到的宗教知识都是迷信的。抽签卜卦,算命看相,风水驱鬼,符水治病,这些都是最常见的迷信活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发现和研究,各种“神迹”逐渐被科学一一解释或证伪。人们也最终发现靠“念经”“祷告”并不能治愈身体的疾病。
那圣经里不是记载耶稣行了很多神迹吗,耶稣“死后复活”这个超自然的神迹不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么?我们看看《圣经》里耶稣自己所说的神迹。
路加福音 7.22 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痲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
人们对“耶稣死后复活”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是灵魂复活还是肉体复活?是在这个世界复活,还是在天上复活?人类死亡以后,到底会怎么样,实际上人类并不清楚。既然人类不了解死亡这个“自然规律”的本质是什么,那又如何认定耶稣的死后复活是“超越自然规律”的呢?耶稣各种“神迹”详细的解读见后文各章节:瞎子看见和聋子听见见本章7.3.1节,瘸子行走见第四章16小节,长大痲疯的洁净见本章5.3.1节,死人复活见本章8.1节和第10.4节,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见本章6.2.2节,耶稣复活的问题见本章第10节。这里只强调最重要的一点:以上这些神迹其实都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只是被古人夸张或者迷信化了。
当人类破除了迷信的宗教,用科学和哲学来探索世界时,人类却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看看大哲学家们的结论是什么?
康德:物自体永远不可能被认知。
黑格尔: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
叔本华:世界是表象和意志。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维特根斯坦:凡可以说清楚的,都可以说清楚;凡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牛顿:第一推动力就是神。
无法被认知的物自体?绝对精神?第一推动力?这些概念都是什么?实际上它们都指向了神。当科学家们苦苦探索物质的本质时,却发现哲学家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物质的本质;当哲学们苦苦追寻世界的真理时,却发现了人类自身的极限,有些事情“不可说”。
马太福音 13.52 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人类去除了旧的“迷信的宗教”,最终必将迎来新的“哲学的宗教”。
1.6 神学与西方哲学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解读公理与神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洛克,休谟),理性主义(笛卡尔)和康德讲起,他们最基本的哲学思想都可以包含在神学中。哲学史将这四位哲学家都归在“认识论”下,他们思考的问题是:人类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1)经验主义
约翰-洛克 洛克首先提出“一切观念来自经验”,我们无法知道超出我们经验的事情,也即人类通过后天的经验来认识世界。洛克认为:“心灵最初就如同一张白纸,而思想来自于感觉经验的积累。”
大卫-休谟 休谟在洛克的基础上走向了怀疑论,他开始怀疑公理,比如因果律。他说:“因果性的整个观念都是可疑的。”休谟认为:“所有的知识来自于经验,而我们并没有经验到因果性,因为所谓因果性是我们经验到两件事情的共同发生而将它们联合在一起的习惯,并没有证明这些事情之间有任何必然关联的结论。”因此休谟否定归纳推理,然而科学实验正是建立在归纳推理的基础之上。正如本章1.4节中的例子,1000次的科学实验结果一致,使得人们通过经验将实验结果和原因联系在一起;但是当科技进步以后,人们更加精确地做实验时,却可能发现其他的影响因素,以前确定的因果关系则被推翻。
(2)理性主义
笛卡尔 笛卡尔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他认为感官经验是不可靠的,我可以怀疑自己的感官经验。举个简单的例子,红绿色盲患者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绿色,而实际上那个颜色是红色。笛卡尔希望能找到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我绝对无法怀疑它。他最终发现只有 “我正在怀疑”这件事本身是无法怀疑的。因为如果我怀疑“我正在怀疑”,那我还是在怀疑。所以我能确定的是:一定有一个“我”正在“怀疑”。而怀疑是一种思想,所以他说“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经验是不可靠的,是可以怀疑的,但思想中的理性是可靠的,通过理性我能确定地知道我存在。所以笛卡尔认为: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经验观察才提供了最确实的理论知识体系。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集大成者就是康德,他提出: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但一切知识并非都来源于经验。康德将时间,空间和逻辑起了个名字,叫“先天范畴”。康德认为这些“范畴”是“先验”的,即先于经验的。他说:经验性的知识(经验主义)和先天的知识(先天范畴)综合起来才构成了真正的知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理性主义)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人类来到世界时,心灵并不是一片空白,而是在出生的同时,先天被给予一些“先天范畴”。然后人类在“先天范畴”的基础上才能开始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经验。比如没有形状(即空间)的概念我们就无法认识物质,没有逻辑的概念我们就无法认识事物的规律。人类先天地无条件地接受和相信“先天范畴”,人类相信逻辑,然后科学实验才能归纳推理。否则如大卫-休谟所认为的,连因果律都不可靠,那人类就没有办法理解世界了。
经验主义者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知识来自于人的理性。康德则认为人类在“先天范畴”(即公理)下,才能用理性和经验去认识世界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主义怀疑公理的可靠性,理性主义怀疑经验的可靠性,而这两种哲学的出路就是:人类认识公理及经验的前提是相信“先天范畴”。
1.7 神超越公理
可是康德发现人类试图用理性理解这些“先天范畴”时,这些“先天范畴”却貌似“先天”存在冲突,康德将这些冲突称为“二律背反”。
“空间”的冲突:(1)没有形状的概念,人类就无法认识物质;可是有了形状的概念,物质就可以无限再分,人类永远无法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2)有了空间的概念,物质就有了边界,可是有了边界,边界之外必然又存在空间,人类永远也无法知道世界的边界在哪里。
“时间”的冲突:有了时间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运动和静止;可是时间可以无限追溯,人类无法理解时间的起点这一概念,这使得人类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起源。同样人类也无法理解时间的终点这一概念,人类永远无法理解世界的结束。维特根斯坦对于时间和空间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说:我们根本不能在空间之外思想空间对象,或者在时间之外思想时间对象。
“逻辑”的冲突:人类没有逻辑的概念,就无法认识世界的规律;可是有了逻辑的概念,事件可以无限上溯原因,我们永远无法理解超越因果的最终的规律是什么。
物质的本质和最终的规律就来源于神,人类永远无法理解。当人类试图用理性来理解它时,就会遇到“冲突”。人类只能理解“规律和物质”的表象,却永远无法认识本质。人类自出生时就被限制在了“先天范畴”之中,“范畴”就是“范围”的意思,所以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维特根斯坦则说:“我们不能思考我们所不能思考的东西。”而叔本华则将这种限制称为“摩耶之幕”,他认为对于人类来说“世界是表象”。
来看佛教:《金刚经》 1.15~1.16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释迦也认为“四维上下虚空”,人类是无法用思想来理解的。
1.8 人无法理解神的本质
当发现“先天范畴”自身无法被人类理解之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做了“物自体”与“现象”的划分。他说:现象就是已经通过大脑加工过的意识表象;而物自体就是没有加工过的,是一种存在于人们感觉和认识之外的客观实体。这句话的意思是“现象”就是人类在“形状”概念下认识到的物质,而物质的本质虽然存在,但人类却无法认识。康德将物质的本质称为“物自体”,最终他的结论是:我们永远也无法认知物自体。康德对人类“纯粹理性”的判断,就是给人类的认知能力做了判断:人类的认知力是有限制的。而从神学角度说,那就是神在人出生时就规定了人的认知极限,人类无法靠自身突破。
“过程哲学”柏格森的说法更加形象:认识事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围绕对象,一种是进入里面。我们对物质的认识永远是在围绕着物质进行研究,我们永远无法进入物质来了解其真正的本质。
再看佛教对于世界的理解:
《金刚经》“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释迦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认识的只是世界的表象,我们叫它世界,但世界的本质我们是无法认知的。“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世界真实的存在,是“一合相”。比如逻辑世界中有矛盾,而“一合相”的意思就是矛和盾的统一。黑格尔“正-反-合”的哲学理论与“合相”的意思一样。释迦认为:“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什么叫“不可说”?
维特根斯坦:凡可以说清楚的,都可以说清楚;凡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我们不能说一个“非逻辑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可说的是“非逻辑的”世界。可以言说的“逻辑之下的事情”是可以说清楚的,对于不可说的“非逻辑的事情”只能保持沉默。而人类语言的极限归根到底是人类思想的极限,正是因为人类无法理解,所以也就无法说清楚。
1.9 神不自相矛盾
可是维特根斯坦对于神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在《逻辑哲学论》中说:神能够创造一切,只是不能创造违反逻辑规律的东西。反逻辑和超逻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维特根斯坦的错误在于他把神置于逻辑之下。神创造的物质,空间和时间都是超逻辑的,而超逻辑的意思是:本身符合逻辑,用逻辑却无法完全解释;既不自相矛盾,却又超越矛盾达到统一。我们不能说“超逻辑的世界”是怎样的,然而世界却已经存在了。人类无法理解“时间,空间和逻辑”这些“先天范畴”,但它们却已经存在了。实际上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自己都写道:真正的神秘,不是世界如何存在,而是世界竟然存在。
再看康德对神的理解: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神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康德认为神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实际上神要人超越道德,回归真本,而不是适应道德的需要(道德的问题见本章第三节“善恶”)。康德已经发现了“物自体”,却没有进一步认识到“物自体”就是来源于神。
而本章1.1小节“自然神论”学派中,斯宾诺莎的错误在于将世界等同于神,实际上应该是世界“来自于”神;而爱德华·赫伯特说神高于先于超越自然,这个说法基本正确。但是前两个词语“高于,先于”是逻辑之下的词语,有空间才有“高于”,有时间才有“先于”,所以人类对神的描述依然只能用“先天范畴”之下的词语,而这样就必然产生矛盾。如果我们说神先于世界,就必然会继续发问那神之前又是什么呢?而这个问题本身已经将神置于逻辑之下。
以上哲学家的错误总结起来就是,他们要不把公理等同于神,要不把神置于公理之下。人类只能知道公理来源于神,而神如何“创造”了公理,是人类无法理解的。正如我们不能问世界的起源是什么,我们只能知道世界来源于神;而神如何“创造”了世界,我们无法理解。虽然我们无法理解,可是世界却已经存在了。
我们再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超逻辑和反逻辑的区别。
(1)数学的例子—微积分中著名的贝克莱悖论:
微积分理论中计算x2导数的方法为:先将x2取一个不为0的增量Δx,由(x + Δx) - x,得到2xΔx + (Δx) ,后再被Δx除,得到2x + Δx,最后突然令Δx = 0,求得导数为2x。贝克莱发现在这个方法中,无穷小量一会儿说是零(不为0的增量Δx),一会儿又说不是零(最后突然令Δx = 0)。他认为这是“依靠双重错误得到了不科学却正确的结果”。微积分的推导有逻辑的问题,但是微积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的正确的。这到底是怎么解释呢?
微积分实际上把“0”等同于“无穷小”,这和物质可以无限再分是一个概念。解决贝克莱悖论的方法就是:无穷小就是个超逻辑的概念,从“0”到“无穷小”这是一个超逻辑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逻辑解释不了的。正如物理学界猜想世界是由“奇点”大爆炸产生的,但是从无到“奇点”的过程物理学永远解释不了。微积分的原理虽然看似存在逻辑问题,但它在实际应用中却符合逻辑,没有任何问题。
(2)最经典的神学问题—神能够造一块自己举不起的石头吗?
人们经常提问这个问题,试图证明神不是万能的。这同样是一个超逻辑和反逻辑的例子:石头是一个逻辑下的事物,只要是石头就一定能够被举起。神既然制造出石头,赋予它重量,神就一定让它符合逻辑能被举起。神不会自己和自己矛盾,但是神可以超越矛盾。比如神创造了无形的灵魂,你就无法举起,没有空间的概念,何来举起呢?如果神创造了一块石头自己举不起,那就是神自己和自己矛盾。在圣经中耶稣也讲到过这点:
马太福音 12.25~12.26 耶稣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分争、就成为荒场、一城一家自相分争、必站立不住。若撒但赶逐撒但、就是自相分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
最后来看一下宗教对世界起源的解释:先看佛教,释迦用“缘起”来解释世界的起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起。《中阿含经》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杂阿含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而缘起(即因果律)就是逻辑,可以包含在公理的范围中。
再看基督教:约翰福音 1.01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翰福音认为“道”就是世界的起源,“道”就是指世界的公理。这与中国道家《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一个意思。而公理就是神迹,公理来源与神,世界的起源就是神。
1.10 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
康德说:“我们理解的事物永远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维特根斯坦说:“我们不能思考我们所不能思考的东西。”对于人类来讲:认识公理就是认识神,因为神超越公理的部分人是理解不了的。现象学的胡塞尔则说:“对我来说,世界只不过是我所意识到的,在我的思想行为中有效地显现出来的东西。”人类能够认识到的世界,就是神通过“先天范畴”显现给人的世界。黑格尔对“物自体无法被认知”提出了异议,他说“凡是合理的都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没有意识到物质世界不仅是“合理”的,还是“超理”的,但人类只能认识其“合理”的部分。
我们再来看一下存在和经验的关系,这里可以解决唯心主义的错误。“存在主义”的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即公理,物质世界和人首先存在,然后人类才开始认识世界。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思考可以表明自己的存在。但是笛卡尔搞错了先后关系,应该是我先存在,然后我才能思考,存在是思考的前提。彻底唯心的经验主义者乔治-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简单地说就是“我看花,花存在。我不看花,花对于我就不存在了”。贝克莱的错误在于:实际上我不看花,花依然存在。我们只能说我闭眼,我看不见花的美丽,花的存在不再对我有意义。这与明朝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意思相同。
以上哲学讲的其实是:对人类而讲,只有感知经验到的世界,才对人类有意义。人类无法理解的事情,实际上对人类也没有意义。贝克莱的话应该改成:对人类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是被感知。比如物理学界的量子力学遭遇了“测不准原则”,于是提出了普朗克长度,定义为“有意义的最小可测长度。”虽然物质可以无限再分,但是物理学认为短于普朗克长度就不再具有测量上的意义。
1.11 认识神的意义
人的认知有限,无法理解神。我们只能理解神给我们显现的这个世界的表象。那我们了解神的意义何在呢?这里就到了另一类哲学研究的范围,就是实用主义:
皮尔士 我们不可能有关于实在之整体的概念,关注的是如何使用,因为使用才有意义。
威廉-詹姆斯 哲学的全部功能应该在于发现:真理对于我们的作用。
马克思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坛经》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
我们用在公理上就是,我经验到公理,公理对我有意义。而超出公理本身的东西,比如公理是如何被创造的,我永远无法经验到,所以对我没有意义。从神学的角度讲就是:我们只能认识神给我们显示的,而神没有给我们显示的对我们也没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主义的错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变化的基础。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既然以物质为基点,那我们一定会问一个问题:物质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物质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可是人类却永远不知道物质是什么。唯物主义的基点—-物质本身居然对人类来说是未知的。既然人类根本不清楚物质是什么,马克思又如何断定“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呢?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则认为:灵魂不同于我们的身体,不能被还原为物质的成分。莱布尼茨则提出单子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单子”组成的,“单子”没有形状,它的本质是精神。黑格尔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精神是物质吗?由于人类的认知力的限制,我们无法知道精神和物质的本质是什么。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精神就是物质,也不能说物质是精神。我们只能知道一切物质是为精神所用的,使用才具有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三个规律都是逻辑,也即唯物辩证法是受限于逻辑的。我们可以用辩证的思想来解释物质和精神的相互作用:物质影响精神,但是反过来精神也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物质。我们从第一章对于社会各阶层的描述可以清晰地发现人们的心理如何导致了他们对物质的使用。
1.12 神通过公理来统治人
人类可以突破“先天范畴”从而超越公理吗?
路加福音 12.25~12.26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这最小的事,你们尚且不能作,为甚么还忧虑其余的事呢。
人类无法超越公理,时间的流逝,肉体的死亡都不以人类自己的思想而改变,人类永远生活在公理之下。我们与公理的关系正如我们与身体的关系,我们不能用思想使身体加长,但我们可以使用身体。即我们无法改变公理,但我们一直在使用公理。
人类无法超越公理,所以人类永远在神的统治之下。但神的统治并不是限制人类的自由,而是给予人们爱和自由。
约翰福音 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13.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人类与超逻辑的事物的联系只能靠超逻辑的东西,“信”和“爱”就是超逻辑的。人类与神的关系在后文中将继续详细解读。
1.13 证明神的问题
在神学和哲学史上“如何证明神的存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和神学家,我们来仔细探讨下证明神的问题。
约翰福音 5.31~5.32 我若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5.34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
耶稣说我自己不能证明我认识神,人也不能证明我认识神,只有神可以证明我认识神,也即神只能自证。但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神学家们为了证明神几乎绞尽脑汁。
我们来看看安瑟伦的证明,他的方法被称为“本体论”。他说:“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伟大的存在者,不能设想有一个比他更位伟大的存在者。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或者观念里。但是,它作为最伟大的存在者不能仅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或观念里。因为,如果他只存在于心中,那么它就不是最伟大的存在者了。在现实中存在比在观念中存在更伟大。这与我们的设想相矛盾。因此,最伟大者的存在者–上帝,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心中,亦在现实中存在。”我们看到安瑟伦“本体论”的前提是:不能设想有一个比他更位伟大的存在者。我们上文中提到,只有超越逻辑的事物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个前提是超越逻辑的。而对于“最伟大的存在者”,实际上首先安瑟伦相信有一个“最伟大的存在者”,然后再开始用逻辑来证明。但是存在本身是先于证明的,人类无法理解存在本身。
经院哲学家阿奎那提出了五条神的证明,我们选择两条来看:
(1) 从事物的运动方面论证。一件事物,只要是现实的它就在运动。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一个事物的运动为另一事物所推动,依次类推,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就是神。
牛顿的看法与阿奎那一致:牛顿力学第一定理说: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可是牛顿无法解释使一切物体开始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他说第一推动力就来自于神。
(2) 从因果关系来论证。在现象世界中,我们发现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有果必有因,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须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这就是上帝。
阿奎那说因果循环不能推到无限,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用无限的因果循环来解释世界而导致无神论或者泛神论,斯宾若莎和部分佛教徒就是这么认为的。但核心的问题在于因果律其本身就来自于神,而这种“来自”是超逻辑的。所以阿奎那的证明方式依然是用公理“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和“有果必有因”来证明神,这是神的自证。人类是在相信公理的基础上,才能接受公理的自证。所以对于人类来说依然是通过相信公理而证明神,而这种自证是神自己证明自己,也即神既是因也是果,这并不符合逻辑,而是超越逻辑。而对于人类来说证明的前提是相信公理,所以实际上这是“信神”,而不是证明神。
1.14 证明公理的问题
再看看证明公理的问题。历史上有人试图证明1+1=2吗?有!罗素。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对康德的态度是这样的:“伊曼怒尔·康德,一般认为是近代哲学家当中最伟大的。我个人不能同意这种评价,但是若不承认他非常重要,也可说是愚蠢无知。”罗素对康德提出的“先天综合判断”无需证明表示了质疑。他说:“我们必须先证明确实存在‘先天综合判断’,然后才能论证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所以罗素写了一本书《数学原理》,试图证明1+1=2。《数学原理》中对1+1=2的证明是依靠逻辑,实际上罗素用公理来证明公理,这依然是公理自证。现代数学创造了“集合论”来作为数学的基础,实际上集合论依然是依靠逻辑。而罗素忽略的事情是:逻辑本身就是公理,只能相信,无法证明。并且集合论本身成为了新的“公理”,它依然需要证明。最终回到了同样的问题:形状需要证明吗?逻辑本身需要证明吗?我们如何证明1是1?人类无法证明“先天范畴”,只能相信并接受这些“先天范畴”。
1.15 进化论与神创论
再来看一下对基督教影响最大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和神创论的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持续到今天。进化论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活的东西才能进化,死的东西(如一块石头)是无法进化的。进化论解释的是已经活着的东西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经过很长时间达到进化;但进化论无法解释,第一个“活”着的东西是怎么来的,也即进化论自己的理论中,第一个海洋中的单细胞活物是如何出现的。
(2)进化这个规律怎么来的? 进化也只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而自然规律来自于神。
所以,即使进化论是对的,那也只是发现了一种自然规律而已,而自然规律就是来自于神。(后文我们会讲到,世界本身是完美的,根本不需要进化,这才是进化论最关键的错误。)维特根斯坦说:达尔文的理论不比自然科学中任何其他一种假设更与哲学有关。
我们来看一下和进化论冲突的《旧约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主要记载的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而第一章&创世纪&就是以色列人的上古神话故事,里面记载了神用尘土造人的故事。&创世纪&显然受到当时知识的限制,比如创世纪1:6 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a firmament in the midst of the waters, and let it divide the waters from the waters.(和合本翻译有偏差,firmament的意思是幕布,而不是空气。)正确的翻译是:水之间要有一块幕布,让水与水分开。创世纪1:16 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当时古人认为天空是蓝的,大海是蓝的,他们把天空看做是一块幕布,幕布后面是水。古人的天文知识更加有限,他们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大光。《旧约圣经》&创世纪&里的诸多神话故事应该说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但很多故事都被夸张了。比如诺亚方舟的故事,可以看做上古时期发生过一场大洪水,一个有条大船的人带着一些生物活下来了,而方舟把所有陆地动物都收集进去就太夸张了。
这里讨论《旧约圣经》是要指出:神学家花费了大量精力来试图论证《旧约圣经》的每个字句无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纯粹是浪费时间。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旧约圣经》确实准确无误,它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耶稣之前的旧式宗教如何错误地理解了神。而正是因为耶稣以前的人错误地理解神,所以耶稣真正认识神后开始传福音,后人根据耶稣的言行这才出现了《新约圣经》。《旧约圣经》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神如何造人:创世纪2:7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这显然只是古人的想象,人类无法知道世界是如何被创造的,正如进化论无法解释第一个活物是如何产生的。
1.16 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这里我们总结一下到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人们经常说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三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范围:
神学:神创造了世界和公理,给人类和万物规定了认知能力的范围。
哲学:发现人类认知的范围,据此为科学划清可以研究的范围。人类被限制在“先天范畴”之下,所以科学无法探寻到世界的本质。科学探寻世界的目的只能是使人们更好地掌握神创造的公理和世界,使物质世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科学:依靠逻辑进行科学实验来探寻世界,被限制在公理的范围下。
1.17 本节结论
我们总结一下本节的结论:
公理就是神迹,公理来源于神。神用自己创造的公理表明了自己,而人类相信不能证明的公理。因为人类依靠自己无法超越来自神的公理,所以人类永远在神的统治之下。
分享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遗精算禁欲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