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 溶质会在溶解度小的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中完全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中吗

第一节 溶解度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下,一定量的溶剂溶解溶质达饱和时,所含溶质的量称为溶解度。任何一种表示浓度的单位都可用来作为溶解度的单位。因此,根据工作需要,溶解度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示法,通常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形成饱和溶液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表示。
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决定于溶质和溶剂的本性以及外界的温度和压力。
一、 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实验绘成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图1-1是几种固体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图1-1 溶解度曲线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个别物质如醋酸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还可看到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32.4℃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因为32.4℃左右时,硫酸钠的存在形式不同。在32.4℃以下,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含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在32.4℃以上,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无水硫酸钠Na2SO4,随温度上升而溶解度减小。
利用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这一性质,可以进行物质的提纯以除去其中杂质。在实际工作中,常将要是纯的物质先加热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使其成为饱和或接近饱和溶液,趁热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将溶液冷却,这时因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势必从溶液中析出结晶,而可溶性杂质由于含量少,远未达到饱和而留在母液中。最后过滤,使析出的结晶与母液分离而得到较纯物质。这种操作称为重结晶。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物质在温度降低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虽超过了该温度下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量,溶质也不析出,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体系,稍一振荡或投入一小颗粒结晶,多余的溶质立即从溶液中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
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平衡是指在密闭容器中,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分子与液体上面的气体分子保持平衡。溶解达平衡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浓度就是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液体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表示。表1-1是一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1-1 一些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O2H2N2CO2HCLNH300.04890.02150.02351.7135071176200.03100.01820.01550.878442702300.02610.01700.01340.665413586(28℃)350.02440.01670.01260.592————
从表1-1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这与气体及溶剂的本性有关。H2,O2,N2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为这些气体在溶解过程中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称为物理溶解。而CO2,HCL,NH3等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因为这些气体在溶解过程中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称为化学溶解。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除与气体的本性、温度有关外,压力对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也比较大。压力和分压的单位是帕(或帕斯卡,符号Pa),通常用千帕(符号kPa)表示。101.325kPa(或101325Pa)相当于过去1atm(1大气压),133.32Pa相当于1mmHg,作为非国际单位制的atm和mmHg本书不再使用。
(一)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之和。这一定律称为分压定律。这种关系可用数学式表示。
p=p1+p2+p3+…
式中,p是混合气体的总压力,p1,p2,p3等是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力。
混合气体中每一种气体的分压力,可由总压力和该气体在混合气体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数或摩尔分数的乘积来计算:
p1=p×(%V1)
或 p1=p×x1
式中,p为气体总压力,%V1为气体1的体积百分数,x1为气体1的摩尔分数。
例1 人的肺泡气总压力为101.325kPa,37℃时,它的组成用体积百分数表示分别为:O2为13.4%,CO2为5.3%,N2为75%,H2O(蒸汽)为6.3%,试求各气体在肺泡中的分压。
解:po2=101.325kPa×13.4%=13.6kPa
pCO2=101.325kPa×5.3%=5.4kPa
pN2=101.325kPa×75%=76.0kPa
pH2O=101.325kPa×6.3%=6.4kPa
(二)亨利定律
1803年亨利(Henry)从实验中总结出一条规律,其内容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解达到平衡时,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气相中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这一规律称为亨利定律。可用数学式表示:
c=Kp (1-1)
式中,c为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一般是指1kg水中溶解气体的质量(克);p为液面上气体的平衡分压;K为常数,是该气-液体系的特征常数。
必须注意,亨利定律只适用于压力不大(一般为202.3~303.9kPa)和溶解度很小的气体。温度越高或压力越低,在稀溶液中应用亨利定律能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另外,亨利定律只适用于不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即溶质在气相和液相中的分子状态必须是相同的。
例2 在0℃,平衡压力为303.9kPa。氧气的溶解度为0.g水。求在同温度、平衡压力为202.6kPa下氧气的溶解度。
解:由式(1-1)先求K值:
K=c/p=0.=0.000686(g/1000g水•kPa)
对于一定气体和溶剂,在一定温度下,K是一个常数,与气体的压力无关.在平衡压力为202.6kPa时,将K值代入式(1-1),则得在水中溶解度为:
c=Kp=0.2.6=0.139(g/1000g水)
亨利定律在医学上有许多应用实例。例如,使用麻醉气体时,气体的分压越大,则它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就越大。高压氧气舱的压力为202.6-253.25kPa,比常压为大,因此溶于病人血液的氧气就越多.利用亨利定律还可以解释人在呼吸过程中O2和CO2的交换等。
(三)气体吸收系数
由于气体的体积比质量容易测定,所以气体的溶解度以溶解气体的体积表示比较方便。为了表示各种气体在不同温度和分压下的溶解度,规定将不同状态下所溶解气体的体积,均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数。
气体吸收系数(a)是指在一定温度下,1体积的液体在该气体分压为101.3kPa下,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如果不是标准状况(0℃,101.3kPa),一般要换算为标准状况.如在20℃和氢气分压为101.3kPa下,1L水能溶解氢气0.0195L.根据查理(Charles J.A.C.)定律可将其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0.0195L×273K/(273+20)K=0.0182(L)
0.0182即是在20℃时,101.3kPa下,氢气在水中的吸收系数。
与医学有关的气体在水和血浆中的吸收系数列于表1-2。
表1-2 37℃时气体在水和血浆中的吸收系数
气体在水中的吸收系数在血浆中的吸收系数O20.02390.0214CO20.5670.515N20.01230.0118
从表1-2可以看出,当水中含有其他杂质时,气体的溶解度减少,尤其是有盐类存在时.由于盐类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这时影响则更大.血浆中含有盐类和蛋白质等,故气体在血浆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小.
利用表1-2的吸收系数,根据肺泡中O2,CO2,N2的分压,就能算出它们溶解在血浆中的体积百分数.
已知肺泡气体中Po2=13.6kPa,Pco2=5.3kPa.PN2=76.0kPa.因此,100mL血浆中所溶解的三种气体的体积百分数为:
O2%=0./101.3×100=0.287(mL/100mL血浆)
CO2%=0.515×5.3/101.3×100=2.69(mL/100mL血浆)
N2%=0..3×100=0.885(mL/100mL血浆)
三、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一种液体在另一种液体中的溶解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两种液体完全互溶,如乙醇与水、甘油与水等。第二种是两种液体部分互溶,如乙醚与水等。第三种是两种液体完全不溶,如苯与水、四氯化碳与水等。
将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放在同一容器中,就会分成两相,密度大的一相的在下层,密度小的一相在上层。在一定温度下,一种溶质在相互接触的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浓度比是一个常数,这一定律称为分配定律。可表示如下式:
CA/CB=K (1-2)
式中CA、CB分别表示溶质在溶剂A、B中的浓度;常数K称为分配系数,它与溶质和溶剂的本性、温度及压力有关。
例如,将水和四氯化碳放在一起,加入少量碘,碘微溶于水、溶于四氯化碳。
在这两种液体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当温度一定时,水中碘的浓度与四氯化碳中碘的浓度比是一个常数。表1-3是碘在四氯化碳和水中分配情况。
CB(I2在CCl4中)/mol.L-1CA(I2在H2O中)/mol.L-1CA/CB=K0.020.000230.01150.040.000460.01150.060.0007020.01170.080.0009280.0116
根据分配定律的原理,利用同一溶质在互不混溶的两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别,可以选取适当溶剂,从另一溶液中将溶质提取出来。这个过程称为萃取。
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提纯、分离技术。为了充分使用一定量的萃取剂以提高萃取效率,采取每次少量,多次萃取的方法,要比一次用完萃取的效果好得多。反复多次萃取,萃取就可接近完全。> 问题详情
是利用原料液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混合物组分的单元操作。A.蒸发B.分镏C.萃取D.冷却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是利用原料液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混合物组分的单元操作。A.蒸发B.分镏C.萃取D.冷却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办法》规定:使用单位使用无制造许可证制造的压力容器,登记机关()登记。A.可视情况B.一般不可C.不得D.通过检验后2《固定容规》规定:液位计的()液位,应作出明显的标志。A.正常安全B.最低安全C.最高和最低安全3确定介质是否是易燃介质的标准:( )A.与空气混合后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B.会发生燃烧的介质4氧气属于( )。A.可燃气体B.助燃气体C.易燃气体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萃取时溶质的溶解度与萃取有什么关系.就是说.溶质在A.B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就能进行萃取?那是为什么?
iudollco398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般溶质在萃取液中的溶解度要大,就是说同体积的液体,在这种溶质下,饱和的萃取液中溶质的含量要高于被萃取的液体,并且萃取液有一定的选择溶解性.相同的溶液,溶质分布是均匀的,因为分子的扩散,自然有一部分进入萃取液中,达到动态平衡.但其实只要是不和原溶液相溶且有一定的溶解性的溶液就可以作为萃取液,不一定溶解度大于原溶液,不过就是萃取效率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萃取就是两种溶剂争夺溶质的过程比如碘单质在水中是微溶的 而在苯中是易溶的所以在碘水中加入苯 会发现水中溶解的碘单质立刻进入苯里了形成碘的苯溶液 并且苯和水之间的分界面非常清晰
扫描下载二维码近日,《辉煌中国》在央视热播,广大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国家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祖国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让我们深感荣幸。这个国庆长假,焦点不应只放在“八天”。别忘了享受和平年代繁荣昌盛的同时,去看看《辉煌中国》,感受这部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纪录片。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