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可以帮我看看我的辩论稿怎么写,哪里有不足呢? 求私方式,求指教 辩论一个刚上路的萌新求

&p&众所周知,我国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总是一塌糊涂,往往越抹越黑闹得里外不是人。但也不是没有反例。几年前,四川会理县的“ps风波”最后就反而成为了一次正向宣传。&/p&&p&&br&&/p&&p&&br&&/p&&p&事件的起因,是有人在会理县政府官网上,发现了一张领导下乡视察的照片:&/p&&p&&br&&/p&&img src=&/v2-e38d1aff3e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v2-e38d1aff3e_r.jpg&&&p&&br&&/p&&p&&br&&/p&&p&&br&&/p&&p&这独特的悬空行走效果立即引发了网民的广泛吐槽,并且由此引发了一场跟风创作的狂欢:&/p&&p&&br&&/p&&img src=&/v2-64cbcf0fde681fefc976a0e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2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p&&br&&/p&&p&&br&&/p&&img src=&/v2-c23d41e2c58ab25ba3bc2b_b.jp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v2-c23d41e2c58ab25ba3bc2b_r.jpg&&&p&&br&&/p&&img src=&/v2-f2df6ce103e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f2df6ce103e_r.jpg&&&p&&br&&/p&&img src=&/v2-fee4cdde37e64e1a3452b2f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fee4cdde37e64e1a3452b2f_r.jpg&&&p&&br&&/p&&p&&br&&/p&&img src=&/v2-86f6baeaf02b262f20311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v2-86f6baeaf02b262f20311d_r.jpg&&&p&&br&&/p&&img src=&/v2-3fe05aaea2306f58dcf97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3fe05aaea2306f58dcf97e_r.jpg&&&p&&br&&/p&&img src=&/v2-f8caf79d60e419388ebe1_b.jpg& data-rawwidth=&504&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4& data-original=&/v2-f8caf79d60e419388ebe1_r.jpg&&&p&&br&&/p&&img src=&/v2-cf752d64ba80d_b.jpg& data-rawwidth=&407& data-rawheight=&29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7&&&p&&br&&/p&&p&&br&&/p&&p&&br&&/p&&p&&br&&/p&&p&&br&&/p&&p&按照一般群众喜闻乐见的后续,多半应该是会理县政府开除临时工、严正斥责网民侮辱政府形象甚至威胁请喝茶。但会理政府却拿出了非常诚恳坦率的应对态度,通过官方账号和工作人员账号在围脖上和网民互动,一方面承认错误并致歉,一方面也用幽默亲和的语气介绍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领导视察为真,但现场照片效果不好,于是工作人员换背景ps了一下。&/p&&p&最有趣的是,这个工作人员账号丝毫不避讳那些网民们的再创造,反而把不少照片拿出来点评打趣,立刻就博得了大家的好感。这之后,几个相关账号顺势推广了一波会理县的旅游,也赢得了不少称赞,一场危机反而成为了这座原本没几个人听说过的小县城的形象推广。&/p&&p&&br&&/p&&p&&br&&/p&&p&相比之下,最近某些部门、某些知名企业和某些网红个人的危机公关,基本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请自行对号入座……&/p&&p&&/p&&p&&/p&&p&&/p&&p&&/p&&p&&/p&&p&&/p&&p&&/p&&p&&/p&&p&&/p&&p&&/p&
众所周知,我国政府部门的危机公关总是一塌糊涂,往往越抹越黑闹得里外不是人。但也不是没有反例。几年前,四川会理县的“ps风波”最后就反而成为了一次正向宣传。 事件的起因,是有人在会理县政府官网上,发现了一张领导下乡视察的照片: 这独特的悬空行走…
居然没有人提到乔教主对iphone4“天线门”的公关。&blockquote&在设计iPhone的时候,艾弗的设计欲望撞上一个不可能被现实扭曲力场改变的物理学基本法则——金属不宜放在天线附近。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已经证实,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绕过金属的表面,而无法穿过金属。因此,用金属外壳包裹手机会造成“法拉第笼”(FaradayCage)的现象,削弱进出的信号。起初,iPhone的设计是在底部使用塑料壳;但是,艾弗认为这会破坏设计的完整性,要求全部使用铝质材料。这样的做法成功了,于是,在设计iPhone4时,艾弗要求使用钢圈。钢圈是机身的支撑结构,看上去很圆滑,并部分充当手机天线。&br&这就有个大问题。要作为天线使用,钢圈必须有一个微小的缝隙。但是,如果用户的手指或汗湿的手掌遮住了这个缝隙,就会造成信号损失。工程师建议在钢圈外部喷上涂层,以防止该问题的出现,但是艾弗认为这会影响拉丝金属的外观。iPhone团队在各种会议土都向乔布斯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乔布斯认为工程师们只是在玩狼来了的把戏。他说,你们能行的。他们也确实做到了。&br&解决方案近乎完美,但并非完美。iPhone4在2010年6月发布时看起来棒极了,但是问题很快就浮出了水面:如果用户以某种方式拿着手机,尤其是用左手拿着手机时,手掌就会盖住钢圈上的小缝隙,于是就会出现信号丢失的问题。这种问题发生的概率大機为1%。由于乔布斯要求对未发布的产品进行严格保密,就连Gizmodo网站在酒吧里拿到的那台测试机也装的是假外壳,iPhone4并没有像大多数电子设备一样进行实用测试。因此,在大众抢购之前,这一缺陷并没有被人发现。“问题在于,设计高于工程和对未发布产品进行高度保密的双重政策是否对苹果有益。”托尼·法德尔(TonyFadell)后来表示,“总的来说,这样做有好处;但是不受制约的杈力是件坏事,而事情就是这样的。”&br&&br&一个普通手机出现一些信号丢失问题根本不会成为新闻;但这是iPhone4,是让所有人惊叹的产品。这一故障问题被大家称为“天线门”;7月初,《消费者报告》(ConsumerReports)进行了一些严格的测试,表示鉴于天线问题,不推荐消费者购买iPhone4;此举将“天线门”事件推向高潮。&/blockquote&&blockquote&就在“天线门”炒得沸沸扬扬之时,乔布斯正和家人在夏威夷康娜度假村度假。最开始,他还在为自己和苹果公司辩护。亚瑟·莱文森接二连三地踉他通电话,乔布斯坚持认为,这是谷歌和摩托罗拉在作怪,“他们想要打倒苹果。”他说。&br&&br&莱文森让他谦虚一点。“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有问题。”他说。当他再次提到公众认为苹果公司态度傲慢时,乔布斯很不高兴。这违背了他非黑即白、是非分明的世界观。乔布斯认为苹果是一家讲原则的公司。如果别人看不到这点,那么是他们的错,苹果没有理由放低姿态。&br&紧接着,乔布斯觉得受到了伤害。他认为这些批评是针对他个人的,他感到很痛苦。“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绝不会像某些商界的纯实用主义者那样去做一些明显错误的事情。”莱文森表示,“因此,如果他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就会往前冲,而没有想过质疑自己。”莱文森劝他不要沮丧,但没有用。“去他妈的,这事根本不值得费这么大工夫。”他跟莱文森说。最后,蒂姆·库克让他从低落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库克跟乔布斯说,有人认为苹果将成为另一个微软,自满又傲慢。第二天,乔布斯转变了态度。“让我们把这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说。&br&&br&从AT&T收集到信号丢失的统计数据后,乔布斯意识到,虽然实际情况并没有舆论所声讨的那样夸张,但确实是个问题。于是,他从夏威夷飞回公司。不过在回去之前,他打了几通电话,召集了几个值得信赖的老手,那些30年前麦金塔创始团队的聪明人。&/blockquote&&blockquote&他首先打给了公关老手里吉斯·麦肯纳。“我准备从夏威夷回来处理天线问题,需要你的意见。”乔布斯对他说。他们约好次日1点半在苹果会议室见面。第二个电话打给了广告人李·克劳。他曾想要放弃和苹果合作,但是乔布斯欣赏他并将其留下了。克劳的同事詹姆斯·文森特也收到了乔布斯的电话。&br&&br&乔布斯还决定把儿子里德也带回公司一同参加会议;里德当时在读髙中四年级,刚和他从夏威夷回来。“我接下来两天会全天不停地开会,希望你也能来,这两天你能学到的东西比在商学院两年还多。”他对里德说,“你将会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共处一室,看看一切是如何运作的。”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乔布斯有些热泪盈眶。“我愿意再经历一次这样的事件,只要让他有机会看看我工作时的样子。”他说,“他应该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做什么。”&br&到会的还有苹果公司的公关主管,沉着冷静的凯蒂·科顿(KatieCotton)以及其他七名髙管。会议持续了整个下午。乔布斯后来回忆说:“这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会议之一。”会议一开始,他就拿出了自己收集的所有数据。“事实都摆在这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br&&br&麦肯纳最为沉着和直接,他说:“只需摆出事实和数据,不要表现得傲慢狂妄,但要坚定和自信。”其他人,包括文森特在内,都劝乔布斯表现得更有歉意些,但是麦肯纳不同意。他建议道:“不要夹着尾巴召开新闻发布会,你应该直接跟他们说,‘手机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我们是凡人,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而数据在这里。’”麦肯纳的提议被采用了。讨论到乔布斯的傲慢形象时,麦肯纳劝他不必多虑。“我不认为让乔布斯表现得谦卑一些就能解决问题。”麦肯纳后来解释道,“正如史蒂夫形容自己的那样,‘所见即所得’。”&/blockquote&&blockquote&周五,苹果在公司礼堂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乔布斯采纳了麦肯纳的意见。他没有卑躬屈膝,也没有道歉,只表示苹果理解这个问题并会尽力改正,这样他就得以平息问题。接着,他话题一转,称所有手机都有些问题。后来他告诉我,自己在发布会上的语气有些“太恼怒”,但事实上,他的表述冷静而直接。&b&他用了四个简短的陈述句:“我们不完美。手机不完美。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但是我们想要让用户满意。”&/b&&br&&br&他表示,如果有人不满意,可以退货或者免费获得苹果提供的胶套。&b&&u&结果,iPhone4的退货率只有1.7%,还不到iPhone3GS和大多数其他手机退货率的1/3。&/u&&/b&在发布会上,他又接着报告了一些数据,表明其他手机也有类似问题。但这并不完全属实。苹果的天线设计让iPhone4比大多数手机的天线都要差一点,包括之前的iPhone版本。伹是,媒体对于iPhone4信号丢失的报道确实夸大其词了。“这捏造出来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他说。对于乔布斯既没卑躬屈膝,又没有责令召回,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感到震惊,相反他们认识到乔布斯是对的。&br&iPhone4的存货巳经售罄,排在等候名单上的人们现在要等上三周时间——之前还只需要两周的时间。它成为苹果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产品。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断言其他智能手机也有同样的天线问题,媒体遂将话题转移至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即使乔布斯所言不实,这也比讨论iPhone4是否是个有缺陷的无用产品要好。&br&&br&一些媒体观察家对此感到难以置信。&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的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Wolff)写道:“通过一场大胆的表演,乔布斯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坚定、正义及无辜,从而成功地回避了问题,消除了批评,并将火引到了其他智能手机厂商身上。&b&这是现代营销、企业公关和危机管理的新高度&/b&,你只能目瞪口呆充满敬意地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成功摆脱问题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是如何摆脱问题的?”沃尔夫将其归功于乔布斯的洗脑能力,称他是“最具有魅力的人”。换做其他CEO会卑下地进行道歉,并大量召回问题产品,但乔布斯不必如此。“他冷酷痩削的外表,他的专制,宗教般的影响力,神一样的地位,使他有特权决定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微不足道。”&/blockquote&&blockquote&漫画《呆伯特》(Dilbert)的创作者斯科特·亚当斯(ScottAdams)也同样感到难以置信,不过更多的还是欣赏。几天后,他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惊叹乔布斯“占据制髙点的举动”,称其将会成为新的公关标准。乔布斯自豪地把这篇文章发送给很多人。“&b&苹果对iPhone4问题的回应并未遵循公关套路,因为乔布斯决定重新改写规矩。&/b&”亚当斯写道,“如果你想知道天才什么样,研究一下乔布斯的措辞吧。”通过宣称手机都不完美,乔布斯用一个不争的事实改变了争论的语境。“如果乔布斯没有把问题从iPhone4引向所有智能手机,我可能会画一幅爆笑漫画,展示一款一拿到手里就无法使用的手机。但是,一旦问题变成了‘所有智能手机都存在问题’,幽默的机会也就随之溜走了。没有什么能比一般性的祜燥事实更能扼杀幽默了。”&/blockquote&以上资料引用自《史蒂夫·乔布斯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br&就是这样,乔教主的公关堪称完美。
居然没有人提到乔教主对iphone4“天线门”的公关。在设计iPhone的时候,艾弗的设计欲望撞上一个不可能被现实扭曲力场改变的物理学基本法则——金属不宜放在天线附近。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已经证实,电磁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绕过金属的…
&p&嗯,这个我还是来答一发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告知,侵删)&/p&&p&风光类:&/p&&ul&&li&&b&元阳梯田&/b&&/li&&li&婺源宏村西递&/li&&li&壶口瀑布&/li&&li&滩涂&/li&&li&大漠驼铃&/li&&li&&b&草原骏马&/b&&/li&&li&&b&油菜花、胡杨林、大草甸子&/b&&/li&&li&&b&角楼&/b&(这个绝对是致敬)&/li&&/ul&&br&&p&人像类&/p&&ul&&li&恶俗的人体枉论人体艺术的&/li&&li&&b&无脑大光圈虚化的&/b& &/li&&li&广角拍长腿的
&/li&&li&标准影楼审美的:磨皮瓷娃娃,不管一切开心咧嘴笑的&/li&&li&废墟红裙装深沉的&/li&&li&夜间街边拿着啤酒瓶子装伤感的,哦,超短裙,还要配上一一支烟的&/li&&/ul&&br&&p&人文类:&/p&&ul&&li&&b&不管什么样的照片都黑白高对比的&/b& &/li&&li&买菜等车坐地铁的就是生活的&/li&&li&&b&残疾乞讨路边睡觉的。&/b&&/li&&li&纯粹招揽游客而举行的民俗活动的照片; &/li&&li&杀猪、杀羊、杀牛的照片:一头活着的驴被活活塞进沸腾的大锅里的&/li&&li&喂奶的、打点滴的照片; &/li&&li&给老伴剪指甲、搓背的照片;&/li&&li&&b&刻意表现老人皱纹&/b&或刻意拍摄孩子脸上鼻涕的照片的 &/li&&li&姜健式的乡村环境肖像、宋朝式的矿工肖像、阿音式的蒙古族人像的&/li&&li&&b&到西藏恨不得把每个老人小孩摁住拍的&/b&&/li&&/ul&&br&&br&&br&&br&&br&&p&法师专用&/p&&img src=&/a93b83e20af4b49b9e8b6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93b83e20af4b49b9e8b6a_r.jpg&&&p&(法师镇楼)&/p&&ul&&li&&b&荷花,用400MM的炮筒对着公园水池子一天,高级法师会用架子和快门线自带小马扎的&/b&&/li&&/ul&&img src=&/c10e608a5fddd2d092825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10e608a5fddd2d092825_r.jpg&&&br&&img src=&/1197bac7e66e2b045f9d52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197bac7e66e2b045f9d52b_r.jpg&&&br&&ul&&li&颜色调试过度的的照片&/li&&li&鱼眼、大广角、所谓视觉冲击力的照片&/li&&li&题材选择和形式表现过于艳俗、庸俗的照片&/li&&li&一看就是一大堆人扎堆拍摄出来的照片——无论是纪实还是风光&/li&&li&拍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摄影者扎堆进行拍摄活动的照片&/li&&li&一个摄影者在一个地方拍摄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雷同照片&/li&&li&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摄影者在同一个地方拍摄的雷同照片&/li&&/ul&&br&&p&后期类:&/p&&ul&&li&配字动不动日文的(要是你真的会,自动忽视)
&/li&&li&各种丑到爆的logo,还要加上联系QQ的
&/li&&li&毫无审美和光线逻辑的HDR
&/li&&li&黑白配一坨突兀的红&/li&&li&高对比,高饱和的照片&/li&&li&液化把墙都掰弯了的&/li&&li&毫无光学常识的PS(喂,这是造假吧)(哦,丁达尔效应,耶稣之光,阿弥陀佛)&/li&&/ul&&br&&br&&br&&br&&p&生活类(其实这个不算摄影吧,就不算吐槽了,只是列举):&/p&&ul&&li&用iPhone,使用了vsco就感觉自己个手机摄影师了
&/li&&li&将同一张自拍分别P成四种不同效果拼在一起,就感觉这是波普艺术了
&/li&&li&终于坐飞机了,给你看一张透过窗户的机翼吧,哦,还有机票呢
&/li&&li&来一次星巴克,拍两百张照片,天天发,然后说:我最喜欢卡布奇诺
&/li&&li&手机拍摄自拍神器画面,看起来好像很有创意呢
&/li&&li&所有人都想知道我晚上看的什么电影吧,所以发张电影票给大家看
&/li&&li&拍一张侧脸,然后用枫叶挡住,这样真的很美呢&/li&&/ul&&br&&h2&相关Live&/h2&&p&* &a href=&/lives/151872& class=&internal&&摄影中的数学和物理原理&/a&&/p&&p&* &a href=&/lives/628352& class=&internal&&突破摄影瓶颈期,寻找灵感&/a&&/p&&p&* &a href=&/lives/236480& class=&internal&&利用地图,开启摄影世界新大门&/a&&/p&&p&* &a href=&/lives/446720& class=&internal&&如何拍好「情绪」类环境人像?&/a&&/p&&br&&p&摄影相关回答:&/p&&h2&摄影相关理论评论&/h2&&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摄影目前有哪些被用滥或即将被用滥的大俗套?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绘画和摄影的区别在哪里?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普通人和顶级摄影师拍摄同一场景差距到底有多大?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像摄影师真的比风光摄影师更懂摄影, 人像摄影比风光更难?&/a&&/p&&br&&br&&h2&相关技巧&/h2&&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什么可以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摄影技能?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去除照片的灰?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拍照时脸背光怎么办?如何拍摄美丽的逆光人像照?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给身材或长相一般的女生拍写真?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拍人像写真,怎样让画面更干净,人物更鲜活? - 知乎&/a& &/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摄影爱好者如何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并学习进阶的摄影技术和理念?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才能把18-55毫米拍出来的照片 Ps 出高级摄影师拍出来的感觉?&/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PS可以将这张照片修的清透? - 知乎&/a&&/p&&br&&h2&拍摄及其他:&/h2&&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Instagram 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摄影师?&/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用手机拍过哪些满意的照片?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你有哪些珍藏的压箱底的“很有感觉”的图片? - 知乎&/a&&/p&&p&*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很漂亮的城市夜景图呢? - 知乎&/a&&/p&&br&&p&-------分割线-------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账号:决明子 Jueming_zi
这里有关于摄影,绘画,艺术,以及我想说给你们听的故事&/p&&p&&a href=&///?target=http%3A///r/iUgiOm3EeDAHrSlZ9x2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iUgiOm3&/span&&span class=&invisible&&EeDAHrSlZ9x2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嗯,这个我还是来答一发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告知,侵删)风光类:元阳梯田婺源宏村西递壶口瀑布滩涂大漠驼铃草原骏马油菜花、胡杨林、大草甸子角楼(这个绝对是致敬) 人像类恶俗的人体枉论人体艺术的无脑大光圈虚化的 广角拍长腿的
&img src=&/50/v2-268aaa8bcee5da_b.jpg& data-rawwidth=&1614& data-rawheight=&1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4& data-original=&/50/v2-268aaa8bcee5da_r.jpg&&&p&在欧洲最让我着迷的不是高耸云霄的哥特式教堂,也不是文艺复兴惟妙惟肖的雕像。&b&我就喜欢东欧的荒凉与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古怪的宏大,既狂野又收敛。&/b&&/p&&p&我老婆是波兰人,好多次跟她路过华沙市中心的科学文化宫,她都说这栋建筑不好看,不符合波兰文化特征。我想很多波兰人都跟她想法一致,在情绪上不接受前苏联馈赠,更不能接受“斯大林的礼物”。(下图便是华沙市中心的科学文化宫)&/p&&img src=&/v2-c8cc1ba617609_b.jpg& data-rawwidth=&2706& data-rawheight=&1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06& data-original=&/v2-c8cc1ba617609_r.jpg&&&p&&br&&/p&&p&当然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建筑不好看,也许仅仅就是波兰人民对于前苏联的情绪的而已。如果在波兰之外看到这之类的苏联风格建筑,我老婆仍然会觉得很有意思。&/p&&p&在前苏联各国与被曾被前苏联控制的国家里上,有一类建筑,被大家都是为异类,它们看上去不像我们这个星球的建筑,而且跟华沙科学文化宫比起来那就要非主流很多了。&/p&&p&&b&这次的文章更像是个图册。我相信在建筑这个领域,一图胜千言。&/b&&/p&&p&&br&&/p&&p&&b&1. Druzhba Sanatorium,“友谊疗养院”, 1985,乌克兰克里米亚&/b&&/p&&p&这个疗养院建在乌克兰的雅尔塔(Yalta,学过中学历史都听过这个地方吧)的海边,像一个飞碟停在一根大柱子上面,现在就是个休闲娱乐场所。&/p&&img src=&/v2-5ebf3a73c8cb89d4d4549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5ebf3a73c8cb89d4d4549_r.jpg&&&p&现在已经改造成为一个旅馆了,正因为地方选的好,又有飞碟又有沙滩,游人络绎不绝。&/p&&img src=&/v2-7bc31527afbb_b.jpg& data-rawwidth=&1347& data-rawheight=&10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7& data-original=&/v2-7bc31527afbb_r.jpg&&&p&&br&&/p&&img src=&/v2-0af29ea3e40d2c17e7aada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0af29ea3e40d2c17e7aadac_r.jpg&&&p&&b&2. Ministry of Highways,1975,格鲁吉亚第比利斯&/b&&/p&&p&这是前苏联的一个标识化的未来主义建筑,在格鲁吉亚的首都Tbilisi(第比利斯),当初修建了是为了当他们高速公路部(一个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的。建筑师就是当时的高速路部长Giorgi Chakhava。设计就是为了让建筑更少量地接触地面,阳光可以从更多的角度照射进窗子。&/p&&p&在苏联解体后这个建筑物被废弃了十几年,后来被格鲁吉亚银行(Bank of Georgia,就是一个商业银行,不是央行)买了下来,内部装修全部重新做了一遍。现在就是这个银行的总部大楼了。&/p&&p&我个人觉得这栋楼很有意思,满足了我年幼时搭积木给家里人住的那种幻想情怀。&/p&&img src=&/v2-6e2f33b3e2fe06d7e6fa95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6e2f33b3e2fe06d7e6fa95_r.jpg&&&p&有这种工作环境也是真心不错啊。&/p&&img src=&/v2-53b64c2e4cf0d06db6fbf_b.jpg& data-rawwidth=&1432&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2& data-original=&/v2-53b64c2e4cf0d06db6fbf_r.jpg&&&p&这是在山上面入口的照片。&/p&&img src=&/v2-8b7481ede3acfb8b3c065f20c8c03e2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8b7481ede3acfb8b3c065f20c8c03e2f_r.jpg&&&p&太喜欢这栋楼,忍不住再上一张。&/p&&img src=&/v2-08ad01f1af_b.jpg& data-rawwidth=&1435& data-rawheight=&8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35& data-original=&/v2-08ad01f1af_r.jpg&&&p&&b&3. Palace of Ceremonies, 1985, Tbilisi,格鲁吉亚&/b&&/p&&p&这又是一个修建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后现代建筑,被叫做“典礼宫殿”。&/p&&p&这种建筑故意被造成有教堂的特征,因为它起的作用就是教堂该有的功能,比如婚礼,孩子出生庆祝,等等。&/p&&p&但有个严格的要求便是,只有非基督徒才能使用这个地方。这栋建筑便是苏联对无神论主张的一种态度。&/p&&img src=&/v2-f230bab88f695a610f87b2e3cd35b09a_b.jpg& data-rawwidth=&1623& data-rawheight=&1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23& data-original=&/v2-f230bab88f695a610f87b2e3cd35b09a_r.jpg&&&p&但现在这种宫殿已经被某个富商买下来当作自家别墅在用了。&/p&&img src=&/v2-2ee2951feaf728b9ccaa09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11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2ee2951feaf728b9ccaa09_r.jpg&&&p&&br&&/p&&img src=&/v2-e51d578cc2085702bbc52779_b.jpg& data-rawwidth=&2126& data-rawheight=&10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26& data-original=&/v2-e51d578cc2085702bbc52779_r.jpg&&&p&&b&4. House of Soviet,1970开建,一直未完工,俄罗斯&/b&&/p&&p&这个栋烂尾楼是苏联的粗野主义(Brutalist style)的一个典范。这栋楼在俄罗斯的飞地Kaliningrad(加里宁格勒,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而且所在这片地非常出名,就是在K?nigsberg castle(哥尼斯堡城堡)原址上修建出来的。因为哥尼斯堡城堡在二战时被炸得几乎不能复原,所以直接拆了,原址基础上修了这么一个怪物。我知道哥尼斯堡也是因为“七桥问题”,当年学拓扑几何的时候关注了这个案例,大家好奇可以去查一下。&/p&&img src=&/v2-2a3e2fe5d2f37bef084e11f_b.jpg& data-rawwidth=&1693& data-rawheight=&17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93& data-original=&/v2-2a3e2fe5d2f37bef084e11f_r.jpg&&&p&后来还是因为在2005年,加里宁格勒60周年纪念,普金大帝要来视察情况,才把外墙给涂了颜料,还安装了玻璃窗。&/p&&img src=&/v2-04b128e998af92b8f101c_b.jpg& data-rawwidth=&1195& data-rawheight=&5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5& data-original=&/v2-04b128e998af92b8f101c_r.jpg&&&p&因为外形奇特,像个机器人脑袋,当地人都叫它“被土埋的机器人”。&/p&&img src=&/v2-bd55c41c3ecc_b.jpg& data-rawwidth=&1519& data-rawheight=&7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9& data-original=&/v2-bd55c41c3ecc_r.jpg&&&p&&b&5. Circle houses of Moscow, 1972,俄罗斯&/b&&/p&&p&这栋楼是为了献给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而修建的,当时设计的是5个环,但修了一个环之后发现财力完全跟不上,就只好停了。但好的地方是,至少把这个圆给修完了。&/p&&p&这栋楼走廊就是一个圈,要散步一开门就可以马上走上一圈。我很好奇的时候,要是这种楼修个一百层那就太神奇了。&/p&&img src=&/v2-6bffecc708c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8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6bffecc708c_r.jpg&&&p&这栋楼中间还有球场,散步和停车的地方。这栋环形楼内部直径有155米,有912套住宅。&/p&&p&同一层楼得有多少邻居啊,想想都觉得热闹。&/p&&img src=&/v2-a021b7ecabdc181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8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v2-a021b7ecabdc181_r.jpg&&&p&&b&6. Institute of Robotics and Technical Cybernetics,1968,俄罗斯&/b&&/p&&p&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国家机器人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的主攻方向就是太空船和军用机器人,因为形状奇特,在当地被人叫做“白色郁金香”。这个地方属于军事重地,所以这个建筑物很难靠近,更不可能有无人机之类的飞过去看。&/p&&img src=&/v2-2ff74038bded78da0e9f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ff74038bded78da0e9fd_r.jpg&&&p&很可惜找不到内景的照片,估计这种地方也没人敢拍照发出来吧,毕竟这是一个牵涉到国家机密的地方。&/p&&img src=&/v2-e62c46cf635aaa0d149dc223faea23b1_b.jpg& data-rawwidth=&1279& data-rawheight=&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9& data-original=&/v2-e62c46cf635aaa0d149dc223faea23b1_r.jpg&&&p&&b&7. Space Arches,1983,格鲁吉亚&/b&&/p&&p&不得不说在这些前苏联未来建筑上,我对格鲁吉亚是情有独钟的。在第比利斯的“玫瑰革命广场”(命名于2003年在格鲁吉亚发生的一场革命,在这一年对于格鲁吉亚才算真正意义上结束了前苏联的统治,虽然那个时候前苏联已经消失了十多年了)上的后现代建筑拱门显得非常奇幻。在拱门前面有个很大的广场,一直延伸到Kura river的岸边。&/p&&img src=&/v2-18b3bd31c0ef4335679a_b.jpg& data-rawwidth=&101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0& data-original=&/v2-18b3bd31c0ef4335679a_r.jpg&&&p&&br&&/p&&img src=&/v2-f5365dcefdfa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f5365dcefdfa4_r.jpg&&&p&但很可惜,后来整个拱门在2005年因为政局改变,这种象征前苏联思想的产物会成为首当其中被毁掉的建筑。&/p&&img src=&/v2-f3df61aefa08f58bae1b43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6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v2-f3df61aefa08f58bae1b43_r.jpg&&&p&&b&8. Grodno Drama Theater,1984,白俄罗斯&/b&&/p&&p&Grodno是白俄罗斯与波兰边界的一个小城市,这里修建的剧院中心在当地绝对是异类。它坐落在尼曼河边,像一座发狂的堡垒一样。&/p&&img src=&/v2-57b737e368befac922c176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57b737e368befac922c176_r.jpg&&&p&&br&&/p&&img src=&/v2-d177adf159ff89aa6735edb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1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d177adf159ff89aa6735edb_r.jpg&&&p&很难想这是全国的艺术中心,我反倒觉得这里像个工业展览中心。&/p&&img src=&/v2-ea5e32b8bbc46fefab2272c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ea5e32b8bbc46fefab2272cd_r.jpg&&&p&&b&9. Hotel Salute, 1984,乌克兰基辅&/b&&/p&&p&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是个非常漂亮的城市,走在市中心的其实能看到很多古典建筑,当然时不时的还是能看到几个前苏联未来主义建筑来提醒你此时此刻整站在某个东欧国家的领地上。&/p&&p&乌克兰的“致敬酒店”(我也不知道有官方的翻译没,我自己就是这么叫的)便矗立在基辅市中心。&/p&&img src=&/v2-2e59bf27c9ef6dea7086cedb9b3fad8c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9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v2-2e59bf27c9ef6dea7086cedb9b3fad8c_r.jpg&&&p&知道现在去乌克兰基辅旅游仍然都可以住这个酒店,当然服务水平就不知道,如果有要去乌克兰的朋友可以试试这家旅馆,回来给大家分享下住外星飞船的感受。&/p&&p&似乎苏联的未来主义建筑都有一个特征便是在于把房屋造得像飞船,同时尽量减少对地面的接触。&/p&&img src=&/v2-a0a7b4be5de291db0ab7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a0a7b4be5de291db0ab7_r.jpg&&&p&&br&&/p&&img src=&/v2-b2c5f1ff3d29d587bd8b056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b2c5f1ff3d29d587bd8b056_r.jpg&&&p&&br&&/p&&img src=&/v2-f7a2bcf65_b.jpg& data-rawwidth=&2792& data-rawheight=&18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92& data-original=&/v2-f7a2bcf65_r.jpg&&&p&&br&&/p&&p&&b&10. The Presidium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1994,俄罗斯&/b&&/p&&p&这栋楼是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坐落在莫斯科,修了将近二十年,在1994年才完工。在顶部有玻璃与金属所构成的装饰,当地人都把这个栋楼的顶部叫做“金色大脑”。&/p&&img src=&/v2-28e9cabea67a5fb4c24083_b.jpg& data-rawwidth=&2586& data-rawheight=&1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86& data-original=&/v2-28e9cabea67a5fb4c24083_r.jpg&&&p&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并不是只有这一栋楼,这只是其中一栋。&/p&&img src=&/v2-d295e288d467a027ead2c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295e288d467a027ead2c_r.jpg&&&p&仔细看顶楼的装饰,后工业时代的象征。到了晚上一开灯,便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大脑”。&/p&&img src=&/v2-451b4aec3a266c0dd5aeb5_b.jpg& data-rawwidth=&141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0& data-original=&/v2-451b4aec3a266c0dd5aeb5_r.jpg&&&p&&b&11. Housing complex,1976,格鲁吉亚&/b&&/p&&p&这次,还是在第比利斯,这么魔性的天桥直接穿过房屋,高高地架离地面,连接上了两栋楼。&/p&&img src=&/v2-13ee2e9f1bbdcbd395cc9c5bf976d141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3ee2e9f1bbdcbd395cc9c5bf976d141_r.jpg&&&p&&b&不好意思,跟大家开个玩笑,上图是重庆渝中区某处街景&/b&。下图才是真正的第比利斯天桥建筑,第一次看到这个地方,特别能让我产生共鸣啊,身为重庆人看到这种建筑那自然是觉得很亲切的。&/p&&img src=&/v2-478e4d95d0a9afedb44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78e4d95d0a9afedb44f_r.jpg&&&p&窗子被做成半圆的样子特别有未来主义的风格,再加上斑驳苍凉的水泥石墙,这些建筑显得特别有工业质感。&/p&&img src=&/v2-c7e3a81fe4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7e3a81fe4e_r.jpg&&&p&&br&&/p&&img src=&/v2-c9e9e8f25dbbc8ce4cea0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c9e9e8f25dbbc8ce4cea07_r.jpg&&&p&&b&12. the Palace of Soviet,未修建,设计于上世纪30年代&/b&&/p&&p&这个如果能建成,就是人类建筑奇迹了。苏联如果经济实力能有美国这样强大,说不定当时就真的能修好这个。苏联是个把人类意志推向极限的国家, 这种建筑物强烈地表现了个人崇拜与对宇宙的挑战。&/p&&p&当时设计这栋楼的时候,目的在于让这栋楼成为整个苏联的行政管理中心,所以叫它“苏联宫殿”,当时设计了有100层楼,高度有将近495米(现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达492米,是世界第七高的摩天楼),可以想象野心有多大。&/p&&img src=&/v2-14d36fa27_b.jpg& data-rawwidth=&1772& data-rawheight=&1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2& data-original=&/v2-14d36fa27_r.jpg&&&p&&br&&/p&&img src=&/v2-5ad072fed7ce16de5760c9edb5e1be73_b.jpg& data-rawwidth=&1772& data-rawheight=&14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72& data-original=&/v2-5ad072fed7ce16de5760c9edb5e1be73_r.jpg&&&p&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1939年,已经在莫斯科把苏联宫殿地基都打好了,地面上的钢架都已经立起了,说明他们是认真的。但是由于苏联国力孱弱,二战一开战之后,马上就把地基拆了,因为地基里面的钢条和钢管都要用到战场上去修防御工事。&/p&&img src=&/v2-75eabb9381c6cdc83de9fe_b.jpg& data-rawwidth=&2746& data-rawheight=&1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46& data-original=&/v2-75eabb9381c6cdc83de9fe_r.jpg&&&p&&br&&/p&&p&&b&苏联之所以喜欢修这么多未来主义的建筑其实是因为在上世纪20到30年代受到意大利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再加上苏联在这时才建立,百业待兴。同时国家意志展现了疯狂的强势面,在这种环境下,苏联的诗人,艺术家到建筑师都对未来充满了极大的期待,因为大家都从没见过一个国家能这么高度的中央集权,集中全国的资源来办一件事情。&/b&&/p&&p&我们可以看一下苏联在上世纪70年代,也就是修建以上建筑物的年代,是怎么憧憬未来的。&/p&&p&这是停车场,车辆全部被运到钢架之上悬挂。&/p&&img src=&/v2-daebc90f7fbe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daebc90f7fbe0_r.jpg&&&p&未来的航运与陆地交通体系。&/p&&img src=&/v2-a652efecc4c42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a652efecc4c42_r.jpg&&&p&这个,我没看得太懂。&/p&&img src=&/v2-2fc08b4bffb7b5b627c146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2fc08b4bffb7b5b627c146_r.jpg&&&p&这是未来的公交系统。&/p&&img src=&/v2-b7fc4bbeb8fad_b.jpg& data-rawwidth=&783&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3& data-original=&/v2-b7fc4bbeb8fad_r.jpg&&&p&&br&&/p&&img src=&/v2-55cd321efa99f1ec2dc7b5cb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6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55cd321efa99f1ec2dc7b5cb_r.jpg&&&p&这是西伯利亚的房子,达到了最高保暖效果。&/p&&img src=&/v2-a8acb9ee8bc0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a8acb9ee8bc0_r.jpg&&&p&这个最奇特,未来城市的建筑,从这里就能看出苏联对未来建筑的迷恋&/p&&img src=&/v2-24b05702eae1f8ae1ef827d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24b05702eae1f8ae1ef827d_r.jpg&&&p&&br&&/p&&p&———————————————————————————————————————&/p&&p&&b&我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欧洲视角,带大家一起来了解欧洲,我这里有知识,有奇闻,有观点,请大家关注:&a href=&/europe& class=&internal&&看懂欧洲 - 知乎专栏&/a&。&/b&&/p&
在欧洲最让我着迷的不是高耸云霄的哥特式教堂,也不是文艺复兴惟妙惟肖的雕像。我就喜欢东欧的荒凉与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古怪的宏大,既狂野又收敛。我老婆是波兰人,好多次跟她路过华沙市中心的科学文化宫,她都说这栋建筑不好看,不符合波兰文化特征。…
&img src=&/50/v2-3acd09f2d7bcfda31d631_b.jp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8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50/v2-3acd09f2d7bcfda31d631_r.jpg&&&p&北京市百子湾南一路上的私设路牌“葛宇路”已拆除一周,但正式路牌仍未安装,居民生活深受影响。从发现到取缔,“葛宇路”及其作者葛宇路在网上只红了三天,而它留下的问题仍不断发酵。在网民们盛赞葛宇路的机智与勇敢时,更严重的问题却被忽略。今天的几册视角聚焦葛宇路事件,发现葛宇路背后的隐忧。&/p&&p&&br&&/p&&h2&&b&葛宇路真是条无名路吗?&/b&&/h2&&p&这条几年来被附近居民、快递小哥千呼万唤,被多家地图软件,甚至被路政工程统一编号的葛宇路,实名为百子湾南一路,是一条仍由开发商自管的道路。而这条路在05-17年间都没有正式上牌,而中央美术学院学生葛宇路自13年起开始私设路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条“无名路”。&/p&&p&&br&&/p&&img src=&/v2-0e526d50bd64f9f4be0288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e526d50bd64f9f4be0288_r.jpg&&&p&&i&葛宇路私设的“葛宇路”路牌之一&/i&&/p&&p&&br&&/p&&p&在这件当代艺术品的作者葛宇路看来,他的名字,即这条路的名字串联起了整个“葛宇路”周遭市民的生活,并让无法言说的道路有了自己的符号,也让他自己的符号成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路。&/p&&p&网友的反应也出奇地一致,认为有关单位不作为的情况下,普通市民的这一创举正是督促政府改进自身的催化剂,而“葛宇路”在网络平台知乎上的一夜成名,则让更多人开始正视道路命名这件事,有助于城市规划和法制建设,因此,“葛宇路”理应被沿用。尽管葛宇路事件的焦点落在有关单位的不作为上,但问题的真正结构还未被揭露,这也是该事件留下的隐忧。&/p&&p&&br&&/p&&h2&&b&公权力、资本特权与艺术特权的转化&/b&&/h2&&p&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的《地图册》、开发商的道路命名和互联网公司发行的网络地图软件,以及艺术家私设的路牌与道路标识,这三者代表着公权力、资本特权和艺术特权对城市空间和道路的命名、改造的特权。在葛宇路事件中,除此三项特权外,生活在这条路上的无数居民并不拥有对该道路的命名权。该事件本身,只是在公权力同资本特权的斗争与交合间,被艺术特权截胡了而已。葛宇路没有为人民发声,它只为那种自持清高的艺术发声。&/p&&p&&br&&/p&&img src=&/v2-cf74bbfdfa6b0c45402d5b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cf74bbfdfa6b0c45402d5b_r.jpg&&&p&&i&央美毕业展上的《葛宇路》作品 &/i&&/p&&p&&br&&/p&&p&在命名流程上,葛宇路与公权力、资本特权毫无区别,他心心念念要帮助当地居民的初衷,让他沦为了特权符号本身。在葛宇路认为没有路名将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他并非以调查协商的方式,组织居民为该道路命名,而是家长式地直接冠上了自己的大名。葛宇路忽略了自然语言的形成模式,忽略了无名路是在居住者反复定义、交流、确认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事实,而借以艺术之名,行使艺术家的特权。&/p&&p&如果我们深入思考该问题,就会发现原本的公权力和资本特权转化为了艺术特权,它们三者都以外来者的姿态规范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我们应该认清,这是艺术特权对公共领域的入侵、甚至是破坏,而非什么黑色幽默或琐细的小事。&/p&&p&“葛宇路”事小,但少数实验艺术借艺术特权破坏人民生活的事大。你或许不知道,你喝过的水,你祭奠先人的墓地,你邻床孕妇的胎儿或都被艺术改造过。&/p&&p&&br&&/p&&h2&&b&那些令人作呕的实验艺术&/b&&/h2&&p&相比葛宇路借艺术之名介入社会,改造城市道路的做法,还有一些艺术家曾直接冲击道德的底线,更为恶劣。以下例举几件拷问人性的实验艺术品,而这些作品也应该被人们拷问检验。&/p&&p&&br&&/p&&img src=&/v2-bfe8ea9d48a4dbd6d1eb8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bfe8ea9d48a4dbd6d1eb8_r.jpg&&&p&&i&《过滤器》行为图片 &/i&&/p&&p&&br&&/p&&p&杭州的取水口来自钱塘江,但不少杭州市民都曾喝过艺术家的尿。著名艺术家邱志杰的作品《过滤器》完成于1997年。在这场行为艺术表演中,邱志杰站在钱塘江岸边连续四小时直接饮用钱塘江水,并直接向江中排出尿液。引艺术家自己的解释,他认为,钱塘江和艺术家的身体之间构成了互相污染或者互相净化的关系,江水成为身体的另一个循环系统,或者身体成为江水的一条支流。&/p&&p&&br&&/p&&img src=&/v2-fb309b04ada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fb309b04ada_r.jpg&&&p&&i&《过滤器》行为图片&/i&&/p&&p&&br&&/p&&p&尽管艺术家的理论阐述看似高明,但借用艺术之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做法,却不为人们苟同。即便说他的这件作品想要指明,自然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或净化与污染的关系,指出人类社会活动的虚假一面,即在禁止随地大小便的同时,不顾污染肆意排放污水,但这些观念同样可以用更为柔软、优雅的方式进行,而不是走到江边撒尿那么简单。&/p&&p&&br&&/p&&img src=&/v2-af5efa3c42c3eaef1304b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af5efa3c42c3eaef1304bf_r.jpg&&&p&&i&被遮挡污损的墓地&/i&&/p&&p&&br&&/p&&p&下面这件《1994年清明节记忆里测验》同样是邱志杰的杰作。他在墓地里,用黑色胶布遮盖墓主人的名字,让扫墓者在无法依赖文字去识别墓碑时,辨认出其亲人墓碑的准确位置。据作者所言,他认为无法分辨而撕去胶布的过程,呈现出:记忆更多地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脑中。&/p&&p&&br&&/p&&img src=&/v2-fab0ca7efe3aec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fab0ca7efe3aec_r.jpg&&&p&&i&被遮挡污损的墓地&/i&&/p&&p&&br&&/p&&p&当我们要考察记忆与文字的关系时,遮盖、污损墓碑的行为是否真的妥当,这点不言自明。把这个能用一句话说明的简单观念,用所谓艺术的语言,暴力地、入侵式地宣泄出来时,这种艺术早已丧失了对公众人权和财产权的尊重。这不是艺术作品,而是用艺术特权对公共空间的侵占与破坏,其结果有时难以想象。&/p&&p&&br&&/p&&img src=&/v2-da3b51fb5b4_b.jpg& data-rawwidth=&805& data-rawheight=&300& data-thumbnail=&/v2-da3b51fb5b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5& data-original=&/v2-da3b51fb5b4_r.gif&&&p&&i&特制皮鞋和被踩乱的水泥地&/i&&/p&&p&&br&&/p&&p&在2002年的作品《左右·长征》中,邱志杰穿着一双特质的鞋子,靠雨水在地上踏出“左右”的字样。这样的作品无伤大雅,因为雨水的印记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他的双脚还踏上了未干的水泥地,我们看见他把正在去除鞋印的泥瓦工也当成作品拍了下来。如此一来,这双左右左的鞋子就不再是借用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了,而是侵犯了公共空间,直接损害了普通人的劳动成果。&/p&&p&&br&&/p&&img src=&/v2-f5f984d6b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f5f984d6bc_r.jpg&&&p&&i&特制的上墨越野车&/i&&/p&&p&&br&&/p&&p&侵犯一人的劳动事小,侵犯公共劳动成果的事大。2008年在作品《如何成为失败者》中,那双鞋子被换成了加装上墨装置的越野车轮胎。从北京到广州的一路上,这辆车断断续续地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休息站地面印上失败者的标语,在攻击所谓的假想敌的同时,伤害的是一名名为此成功(基础建设的成功)添砖加瓦,勤勉付出的劳动者,在那些无辜受害的商店、餐馆门口,失败与耻辱的标语历历在目。&/p&&p&&br&&/p&&p&&br&&/p&&img src=&/v2-edc88b508aa8f0e_b.jpg& data-rawwidth=&413& data-rawheight=&5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3&&&p&&i&端着煮熟胎儿的朱昱&/i&&/p&&p&&br&&/p&&p&更进一步,如果用艺术之名食人,这样的作品还能受到推崇吗?在不断编写、筛选的当代艺术史写作中,我们不免会看到这样一件作品——《食人》和《献祭》。在这两件作品中,艺术家朱昱吃了两名人流了的六月大和四月大胎儿。尤其是在《献祭》中,通过与失足妇女的交易,获得的人流胎儿,喂了一条自养的宠物狗。&/p&&p&&br&&/p&&p&&br&&/p&&img src=&/v2-4b9d76d6edf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v2-4b9d76d6edf_r.jpg&&&p&&i&指挥狗吃人的朱昱&/i&&/p&&p&&br&&/p&&p&在《食人》中把六月大死胎清洗、烹饪并吃了一口;在《全部知识学基础》中把人体脑部标本切开,装进瓶子中出售;而在《袖珍神学》中,朱昱把一条死者的胳膊悬吊在天花板上,并系上一根长绳,仍其旋转。&/p&&p&&br&&/p&&h2&&b&拷问人性之艺术必先被人性拷问&/b&&/h2&&p&葛宇路对公共空间和公民权力的侵犯是微乎其微的,但隐藏在背后的逻辑,即只要假借艺术之名便能逃过法律的制裁,越过人类道德的底线,却是令人胆寒的。在我们赞许某人的作品时,我们应先检视自己的权力是否受到侵犯,维护自身生而为人的权力,再去定义、欣赏艺术品,并让那些令人作呕的艺术品没有可乘之机。&/p&&p&&br&&/p&&img src=&/v2-61c15acea5a2a023d7b92b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v2-61c15acea5a2a023d7b92b_r.jpg&&&p&&/p&
北京市百子湾南一路上的私设路牌“葛宇路”已拆除一周,但正式路牌仍未安装,居民生活深受影响。从发现到取缔,“葛宇路”及其作者葛宇路在网上只红了三天,而它留下的问题仍不断发酵。在网民们盛赞葛宇路的机智与勇敢时,更严重的问题却被忽略。今天的几册…
&h2&&b&这件抄袭作品,从侧面应和了被抄袭者的作品,成为了被抄袭者作品的一部分。&/b&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78af7c3a350d67ef0af0& data-hash=&78af7c3a350d67ef0af0& data-hovercard=&p$b$78af7c3a350d67ef0af0&&@凛冽时雨&/a&@抄袭的艺术,我来给你们送证据啦~&/h2&&p&&br&&/p&&p&谢邀,首先我做了下面这张图:&/p&&img src=&/v2-f7e5d8f073c706baac4e2af_b.jpg& data-rawwidth=&803&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3& data-original=&/v2-f7e5d8f073c706baac4e2af_r.jpg&&&p&&b&这张图不是在咒骂那些靠抄袭为生的人&/b&(&i&你可以不信,因为我也不信&/i&),而是让大家看看这个字体(&b&&i&Matisse EB&/i&&/b&),回想一下我们年少时看过的日本动画片。对了,就是神作《新世纪福音战士》。为什么要提这个作品,是因为我在被抄袭者&b&鱼鮟安&/b&的作品中,看出了十分相似的手法。当然,我不是在指认&b&鱼鮟安&/b&抄袭,我只是想引这个动画来解释抄袭和受影响的区别。&/p&&p&&br&&/p&&img src=&/v2-2ca1d660d57e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v2-2ca1d660d57e_r.jpg&&&p&我不知道&b&鱼鮟安&/b&是否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但是被抄袭的那部分作品,不论是手法还是用意上都与《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特有的文字剪辑手法异曲同工。就如上面这张海报一样,该动画中的不少片段使用黑白文字的定格画面和静物、特写画面的混剪,来表现或暗示剧情发展及人物心理。文字和画面一股脑涌进来,使连续的文字和画面在意向上连在了一起,这是一种蒙太奇手法,也是库里肖夫效应的一种表现。&/p&&p&&br&&/p&&img src=&/v2-ed02e6e1cdbaa04c46e344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d02e6e1cdbaa04c46e344_r.png&&&p&&b&鱼鮟安&/b&的这张补满文字的版面,位于整份报纸的中间,在我们阅读或浏览完前半部分后,这些巨大的,负形的文字瞬间跃然纸上,同样也有蒙太奇效果。之前的故事和插图被浓缩为一个个字块,又加深了我们对之前文字的印象。所以我们说原作者是把电影语言改造为平面设计语言,这不是抄袭,也不是借鉴,而是受到了影响。并且,作品的主体部分和全部构思是脱离这页画面的,反过来说这个版面只是整体作品中的一个小技巧、小插曲,和作品本身的关系不大。&/p&&p&&br&&/p&&img src=&/v2-e6ce29beeea5cd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6ce29beeea5cd_r.png&&&p&我们回来看看抄袭者的作品。他使用了报纸的元素,也使用了45度倾斜黑底白字的排版样式,就连报纸本身的设计方法都与原作者很像。在这里,我们只能称抄袭者在平面设计上,抄袭了原作者,而不能也无法称在作品创意或观念上也抄袭原作者。为什么,这是因为抄袭者根本没有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手法,这只是无数抄袭中极其低劣的一种,也是防不胜防的一种。&/p&&p&&br&&/p&&img src=&/v2-ca94af8e68e26da50465_b.jpg& data-rawwidth=&520&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0& data-original=&/v2-ca94af8e68e26da50465_r.jpg&&&p&毕加索曾说过:“杰出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剽窃”。我在这里补充一句,拙劣的艺术家山寨。很明显,抄袭者的作品只是原作者作品在技术层面的低配版。低配在哪里?一是底板字少,没有要充足的内容;二是关键字少,可能头脑风暴没做好,或总结归纳能力不强;三是缺少平面设计的规范意识,请先对齐,看得我都尴尬了;四是手残,左上的兔斯基能画成这样,也是没谁了。&/p&&p&&br&&/p&&img src=&/v2-f2293d23bbbb3f526a09a2ea_b.jpg& data-rawwidth=&1307& data-rawheight=&5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07& data-original=&/v2-f2293d23bbbb3f526a09a2ea_r.jpg&&&p&然后我们比较板式。首先报纸加黑底白字,45度旋转阵列构图这个是没得跑,设计理念一摸一样。当然,设计理念一样没什么稀奇的,我们也不能一口咬定就是抄袭。那么&b&看左下角&/b&,都有一条跨出边线的小字,这应该不算是巧合了吧。再&b&看左上角&/b&,大概抄袭者会通灵,一定的,因为两件作品在同一位置都有猫这个字。这要不算抄袭,那一定是通灵。再&b&看字体&/b&,两个人都用的是大标宋,原作者的图清楚点,我确定是汉仪大标宋。抄袭者的图太小不一定看对了厂牌,但一定是大标宋。所以结合以上四点,他还不算抄袭吗?另外,参加有奖比赛,应该要问字体公司授权吧,也不知抄袭者拿到授权没,大概率是没有。&/p&&p&&br&&/p&&img src=&/v2-576b6eebd675eabffde884_b.png& data-rawwidth=&1268& data-rawheight=&9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8& data-original=&/v2-576b6eebd675eabffde884_r.png&&&p&&br&&/p&&p&&a href=&///?target=http%3A///r/H0x5YSrE6neVrW4C9xkN&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H0x5YS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6neVrW4C9xkN&/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p&我们把黑底字揭开,看看底版的设计更加有趣呢。&b&1)&/b&原作用书法体,加汉语拼音首字母大写,用连字号连接,抄袭者也用,只不过后两个拼音首字母忘记大写了。&b&2)&/b&原作标题右边小字竖排,下分三行,抄袭也这么做,只不过把五(乌)百五十五号换成了八百八十八号,还八什么八,抄袭前想想清楚自己会被怎样花式扒皮。&b&3)&/b&原作首版之字形分布,加标题黑框,抄袭也一样。&b&4)&/b&原作中缝二维码、黑底白色一字总结,插图以此排序,抄袭也一样。&b&5)&/b&原作末版右图片左文字,标题黑底白字,抄袭也是一摸一样。&/p&&p&&br&&/p&&img src=&/v2-196a71dd8fdc8defa4b26f2d967ae627_b.png& data-rawwidth=&984& data-rawheight=&6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4& data-original=&/v2-196a71dd8fdc8defa4b26f2d967ae627_r.png&&&p&&br&&/p&&img src=&/v2-b90cc27a87dfbf26cdec2e72_b.pn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v2-b90cc27a87dfbf26cdec2e72_r.png&&&p&&b&你以为就这样完了吗&/b&?请相信我们的抄袭者,要抄就会抄到底。上面这两幅图是不是很眼熟?第一张图是阿里数据做的空巢青年分析表,第二张图是好奇心日报做的插画。其实每一个人都不能有抄袭的侥幸心理,因为你们总会遇到像我这种记性好的人,你抄什么,总会有人给你们扒出来。&/p&&h2&&b&因此综上所述,抄袭者抄袭了原作报纸底板的整体设计,还抄袭了原作报纸中页的平面设计方案,还抄袭了阿里数据和好奇心日报的配图,并且有可能在没获得字体授权前,就参加了有奖比赛。再总结下,抄袭作品中,可能只有文字内容和和三幅手残插图是自己的原创,不过原创也抄袭了兔斯基的卡通形象,我晕。&/b&&/h2&&h2&最后,我解释一下开头我说的那句话:“&b&这件抄袭作品,从侧面应和了原作者的创作初衷,应该成为原作的一部分&/b&”。当代艺术是个很包容的领域,像个白血球,挡在它面前的东西都可能被吞噬。如此拙劣的抄袭作品(不是抄袭也不行啊),竟然能被观众选为该比赛的最受欢迎的作品,这不应证了何为乌合之众吗?这才是真凑巧,真有趣。&b&另外,原作者的朋友在回答从道德层面攻击抄袭者,我认为这种做法没有什么意义,找到证据,调理清楚地罗列证据,做实抄袭的事实,才是重要的事情。&/b&&/h2&&p&最后的最后,欢迎关注文艺公众号“&b&几册&/b&”,每篇图文都是原创,从不转载也不抄袭,因为我只想做个正直的人!&/p&
这件抄袭作品,从侧面应和了被抄袭者的作品,成为了被抄袭者作品的一部分。 @抄袭的艺术,我来给你们送证据啦~ 谢邀,首先我做了下面这张图:这张图不是在咒骂那些靠抄袭为生的人(你可以不信,因为我也不信),而是让大家看看这个字体(Matisse EB…
谢邀,我就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说几点。&br&&br&&br&&br&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网上买香水的时候是根据商家宣传,或是导购的引导最终在闻都没有闻过的情况下作出决定的。但就我观察,这个数量并不少。香水往往不像是衣服。一眼就能够识别是否适合我们自己。同时,不同香水之间的差异往往没有商家在宣传的时候表现的那么大。至少对于我这种外行是这样。&br&&br&其实细想一下就能够得出结论。这些所谓的男香女香以及那些神魂颠倒的香水名字。都是厂商为了营销而玩的策略。比如“XX小姐”,“X号”或是“XX人生”等等。&br&&br&在调香师创造出一款香水的时候。还没有人给它贴上标签。那就是一瓶会散发香味的液体。在他们的眼里。这玩意统统都是一些化学元素的组合罢了。&br&&br&&br&比如:&br&&img src=&/866edfaab7dbc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866edfaab7dbc_r.jpg&&&br&图片来自于《调香术》。&br&&br&当你带着香奈儿5号的香味招摇过市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是女王殿下。这都是因为联想暗示在起作用。当然,它也会无形中增加你的气场。因为“5号”和“女王”被联系起来了。我曾经看过一款香水的介绍,写着:“带有下水道腐烂的气味”。我瞬间就动心了。那是我少年时期就一直憧憬的暗黑阴郁风。这样的古怪香味披在我身上就像黑暗中的吸血鬼,晒爆了。可当我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它只是一瓶普通的香水,根本没有什么腐烂的气味。但是我却始终摆脱不掉“这瓶香水”和“黑暗阴郁”之间的联系,甚至我只会将这瓶香水喷在深色的衣服上。&br&&br&其实这都是联想暗示在起作用。这种暗示形式随处可见。联想的心理规律让我们很容易将事件A和事件B联系起来。就像是“女王”和“某种气味”被联系起来。联想暗示就开始生效。也有人把这种暗示叫做心锚。原理是一样的。比如你18岁那一年很喜欢听一首歌。那么几年之后你再听到这首歌,也会回想起18岁那一年的画面。也就是说“18岁那一年的画面”和“某首歌”之间被设置了心锚。&br&&br&我发现,我们许多的偏见,都是过往经历联系的结果。如果我曾经有过一个杀马特情敌。那么我一辈子都会仇视憎恨杀马特。或者当我被一个老奶奶偷走了钱包之后,我的余生会警惕所有的老奶奶。&br&&br&想要不被联想暗示影响,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做自我评估。这时候我们才能够分辨自己的各种想法里有多少是联想暗示的结果。我们的许多观念,情感,偏见,喜好,厌恶都是这种暗示形式的结果。想要不被这些心理规律影响,最好仔细的审视我们精神影像的各种事物,以免产生负面的心理链接。&br&&br&&br&------------&br&&br&&br&我们再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以下两个电吹风,你更倾向于买哪一个?&br&&img src=&/c8ca65f1bbebbe5513dede_b.png& data-rawwidth=&1074& data-rawheight=&2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4& data-original=&/c8ca65f1bbebbe5513dede_r.png&&&br&&br&以上两个电吹风,基本完全相同。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上面的那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有6千多个人买,肯定没什么问题”。&br&&br&&br&同样还是买东西。X宝的销量似乎已经成为了产品质量的硬指标。然而这两个电吹风是出自同一个品牌的官方旗舰店。抹去销量数字的话,我一定会纠结或者反复对比两个电吹风的功能特性。但当我看到销量对比后,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上面那个。&br&&br&不用怀疑,你也一样。&br&&br&这种形式的暗示同样常见。人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性的动物。如果某人总是特立独行。那么别人看起来可能就会不舒服了。甚至由于他的不同寻常,大家都会回避他。除非他能够强大到足以让大众接受他的观点,并因此成为时尚。比如巴黎的时尚设计师们引领者全球的穿衣打扮。假如你不能够接受他们的理念,那么你可能会被认为没有审美能力。最要命的是,你会被迫接受这种你本身并不喜欢的风格。&br&&br&我们模仿一些名人的态度,外表,语气语调或是其他的一些什么,然后想象着,这样做,我们就可以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比如乔布斯或是陈道明(当然这并没有错)。&br&&br&我记得以前流行过一种女生戴的半指手套,大概是这样的:&br&&br&&img src=&/56a865cf3af502e5fc80a5_b.jpg&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br&我很喜欢这调调。可如今却很少看到了。事实就是这样,明星穿了一件衣服,然后全世界的女生都开始模仿。直到这个明星换上另外一件衣服为止。尽管现在是一个极其开放的时代,但是我们依然逃不开模仿别人,我们的文明要求我们穿着同样的西装,同样的皮鞋,同样的发型。似乎只有看不见的内衣内裤才可以让我们发挥一点想象力。&br&&br&关于模仿暗示,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在魔术的术语里面有一个叫做错误引导的概念。很多人都认为魔术师的手快。然我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手再快,都绝对快不过眼睛。所以魔术师经常需要用到错误引导来转移观众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方便自己来做一些小动作。&br&&br&举个例子:魔术师在表演的途中突然停下,并且眺望着观众席的最后一排,神色紧张。这个时候观众会做什么?是的,观众也会回过头看看最后一排到底发生了什么。而事实上,魔术师已经在观众纷纷回头的时候把一些事情给做完了。刘谦在北影的讲座里面有讲到过这个技巧。同样的,这也被作用于模仿暗示这一心理规律。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下次和朋友压马路的时候试着突然看向远方的某一个点,然后看看你的朋友是否会顺着你的视线一同看过去。&br&&br&有人可能听过“羊群效应”。是的,模仿暗示其实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比如在知乎。关注我的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关注我。其实,粉丝数也是一种暗示。当一个人有10W的粉丝量时,甚至不需要其他理由,我们也会愿意点下关注。而当一个人只有10个粉丝的时候,我们就会谨慎起来了。因为这么多人都关注了这个大V,那么他一定很有料。至少,关注他不会对我造成什么损失。而一个10个粉丝的路人,即使他写过很好的答案,我们也会三思。因为我们会怀疑他是否能写出相同水准的回答。以免浪费我们的时间。&br&&br&当然,值得庆幸的是:总体而言,无论知乎还是其他网站。粉丝数和文章质量都是成正比的。&br&&br&模仿暗示有许多正面的作用。比如一个强大的人或是强大的团体可以把知识强加给那些没怎么见识过市面的人。人们也愿意接受这样的知识,而不是先思考“为什么”。当然,如果你的圈子已经让你忍无可忍了。那么我送你一句话:有时候,改变即改善。&br&&br&&br&------------------&br&&br&我记得我看过一部港片。里面的一句台词深深的打动了我。他说:“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胜利者对你讲的故事!”&br&&br&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再乍一下,我擦真TM有道理。这就像是我们更倾向于听从长者而非平辈的建议。即使他们说的一模一样。权威暗示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具有权威的人。&br&&br&举个例子,你妈叫你要多吃鸡蛋。你不一定会听。转过身就啃薯片去了。但是当一个营养学家告诉你要多吃鸡蛋的时候。你就会认真对待了。我们都是一样,医生让我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脑洞大开一下,假如一个医生想害你,那么他可能会给你开一份有害的药品清单,而你也会照单全收。&br&&br&权威暗示对应了人类大脑的一个特性:无论是在口头上还是书面上,它都倾向于尊重并且信服的去倾听那些真正或是佯装有权威的话语。我们从小就习惯于听从父母的指示。可很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是对的。比如我老爸曾经逼迫我学数学。然而我怎么也学不好,经常被骂,甚是自卑。直到我学了心理学之后才明白,我爸是错的,因为我天生是感觉型的人,这决定了我恐怕再怎么努力,做再多的数学题,也无法具备那种逻辑思维能力。而事实证明,我在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的天赋极高。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少,或许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有性格缺陷的问题。&br&&br&听任一些人扮作权威,以智慧和坚定的口吻来陈述一个谬论,没有任何“如果”或“但是”之类的字眼出现在其中,即使是很小心谨慎的人,也容易接受这样的暗示。深谙此道的是商人和政治家们。就像是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成功人士,往往不惜借钱贷款,也要买豪车豪宅。因为他们知道一个看起来成功的人,往往更容易说服别人。比如他们的投资人。&br&&br&&br&我们来看看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上课&br&&br&由于我的魔术课并不是由我亲自教授(我是助教)。而是由我的师傅波哥来授课。然而波哥在互联网上的名气远不如我。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员冲着我来报名了我们的课程。却发现是另一个人在授课。这样在上课初期学员就有可能会出现逆反心理。各种不服。那么如何解决掉这个问题。就成了我们设计产品时的一个难题。最后,我们用了一个最安全的办法——波哥在授课之前会做一系列的效果展示。专制各种不服。&br&&br&以下视频是这一系列效果中的其中一个。&br&&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TI5MzM2MTk3Mg%3D%3D.html%3Ffrom%3Ds1.8-1-1.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ICRS线下课流出—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data-poster=&/B3BB333973CFAB&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B3BB333973CFAB&&&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ICRS线下课流出—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TI5MzM2MTk3Mg==.html?from=s1.8-1-1.2&/span&
&/a&&br&我觉得这个视频比较好的一点是,我们可以从视频中学员的反应看的出来学员的积极性是如何在一瞬间被调动起来的(也就是他们叫出来的那一刻,而在之前他们都是很沉默的),这么多次下来,我还没有看到过哪一位学员不被这种强烈的冲击力所折服的。这就像是一些人去到公开场合做演讲。我们在巨幅海报上面总可以看到一连串的讲师介绍。当我们看到一个个高大上的头衔之后,我们就更愿意来配合这位讲师的演讲。比如在适当的时候鼓掌,或是认真听他讲的内容等等。&br&&br&无论何时,当我们需要让对方相信一个谎言的时候,以“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就是......”这样的句型开头,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这样的开场白还有很多,比如更软性一点的:“就像你知道的...”,“你应该知道这样的一件事吧...”或是“我记得以前有一则新闻说过...”等等。如果你喜欢,“上帝告诉我们...”也不是不可以的。&br&&br&而这些权威暗示,如果不是非常荒谬,通常不需要谁去证明它,也没有谁会去证明它。它是被强塞给你的。比如一些政治口号和流行用语:&br&&br&&blockquote&“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r&“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r&“传递正能量”&/blockquote&&br&人们愿意接受的原因其实仅仅是它们“听起来不错”而已。&br&&br&如果仅仅接受权威暗示本身,那还不算太坏。但这往往是麻烦的开始,因为一旦没有疑问的允许暗示进入你的大脑,这些暗示会在你的脑海中安顿下来,渲染你随后的所有想法。在一些实例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发现头脑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神垃圾。这些垃圾没有任何实际真理作为基础,所谓的道理,不过是从以往所接受的权威暗示中获得的。如果你发现你很容已接受一种强烈的陈述,那么不妨带着“我可以接受但是我会检验”的心态去接受它。&br&&br&&br&&br&&br&------------------&br&&br&&br&&br&有一句话叫做“暗示是通过不断的重复获得力量的”。可能你已经意识到我要说什么了。是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羊羊羊”“猪猪猪”“猴猴猴”。还有我们的“今年过节不收礼...”。&br&&br&这些话就像是重复的将一根钉子敲打进木头的过程一样,敲打进我们的脑海里。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今年过节不收礼...”这句广告词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对它产生什么重视和关注。但假如它以一个正确的方式不断的重复的话,事情就很难说了。而事实证明,它确实是正确的。&br&&br&重复暗示倾向于打破一个人心理本能的抵制力量,除非这个人已经意识到了它是一个暗示,并因此对它设置了一个屏障。&br&&br&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Ipad。这玩意好用吗?仁者见仁吧,反正我的已经一年没开过机了。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电影里面看到它的出现,比如这样的:&br&&img src=&/a01b1d39e5badc1a29a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01b1d39e5badc1a29a6_r.jpg&&&br&&br&还有这样的:&br&&img src=&/da4ec2accd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da4ec2accd9_r.jpg&&&br&&br&以及这样的。。。&br&&img src=&/922abbaeeaebe9c540ed2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22abbaeeaebe9c540ed2_r.jpg&&&br&久而久之,这台代表着品味,潮流,科技等等的玩意深深的刻进了我们的脑海里。然后我们给自己找了一个无无关紧要的理由将它买下来。&br&&br&我丝毫不怀疑我们脑海中的许多事情都是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带给我们印象的。就比如你总是听到一个人或是一件事情,虽然你可能并不了解他,但是你任会受到他的影响。对此,我有一个成功洗脑的案例。&br&&br&我的好朋友是一个完全不懂摄影的小白,也比较抠门,从来不愿意花大价钱在高科技产品上面。在一个月前我开始给他灌输一个思想:“照相机是一个男人的必备之物”。在一开始,他是不屑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有20多天吧。确实,这句话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我任然坚持每天对着他念叨几遍。我念叨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他说他好无聊,我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相机;他说他昨天失眠了,我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相机;他说他很热,我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相机。。。。。。大致如此。可就在前几天,他突然就决定买一个相机。然而他从产生这个念头到付诸行动只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上图为证:&br&&br&&img src=&/ed994e7e0bc3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d994e7e0bc3_r.png&&&br&&br&同样的,我也被同样的方式洗过脑。我从Iphone用到Iphone3G。之后换了安卓。一用就是好多年。因为我确实很喜欢安卓人性化的设计。直到前段时间我又换回了Iphone6。原因同上,一个朋友反复的对我念叨Iphone有多么好多么好。事实上,当我换回Iphone之后,我后悔了,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依然喜欢安卓的操作系统。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我已经被洗脑了。&br&&br&(有人会觉得我在黑苹果。真的抱歉,我绝无此意。一切都是我的个人感受。)&br&&br&只有当一个人开始了解潜意识的思维和记忆的区域本质时,整个事情才会变得一目了然。在大脑的这些区域里,保存着我们所关注的每一件事情的思维记录或影像。这些影像,记录随着这件事情的每次重复而加强。如果你希望对一件事情留下深刻的记忆,你知道的,重复去想它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br&&br&比如背单词。反反复复的背单词。&br&&br&有句话叫做:“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在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政治家就说过:“证明?我们不需要证明!把一件事情严肃权威的告诉公众,并且经常的重复它,你将不需要证明任何事情!”&br&&br&所以,我们会发现,所有成功平牌的广告语都是极其简单甚至不知所云的,原因只有一点,太长太复杂的句子即使重复再重复,你也不一定记得住。但是短句就不一样了。不妨我们来做一个测试,看看你是否能回忆起以下广告语的对应品牌。&br&&br&&blockquote&27层净化&br&实力创造价值 &br&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全世界 &br&我的地盘 听我的 &br&处处放光彩! &br&博大精深,西门子 &br&做女人挺好! &br&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br&农夫山泉有点甜 &br&上上下下的享受! &br&地球人都知道&br&Just do it &/blockquote&&br&好的,我相信你可以记住大部分的品牌。这就是重复暗示的力量。&br&&br&最后不得不说,重复暗示在传达真理上有它的绝对价值。这是一个很难两全也令人怜惜的规则。&br&&br&&br&&br&&br&--------------------&br&&br&最后一项——习惯暗示。&br&&br&这种形式的暗示和前面提到的联想暗示非常像,事实上,但也比较特殊,它可以作为联想暗示的一个分支来看待。当然,所有的习惯都是与曾经你做过的某件事情相关联。&br&&br&比如你平常习惯先穿哪一只脚的袜子?右脚对吗,ok,明天出门前,试试先穿左脚的袜子。不出意外的话,你会感觉到很不自然。或者,你穿衬衫的时候习惯先将哪一只手伸进袖子里?然后你试试用另外一只手先伸进去,同样的,你会感觉到非常不自在。&br&&br&当我想到这里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惊的。因为我们当下还在持续做的事情,仅仅是因为我们曾经这么做过。尽管时过进迁,但是我们的各种行为以及各种观念,仅仅是因为我们过去是这样思考的。&br&&br&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习惯性的在电脑桌面上右击然后点“刷新”键。&br&&img src=&/3dd73bbbf781e0b954d8c8fa7b80dd35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3dd73bbbf781e0b954d8c8fa7b80dd35_r.jpg&&&br&自从我6岁接触电脑以来,20年里面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很多人不约而同的在桌面右键菜单上狂点“刷新”项,以至于这么多年来,我也渐渐的被无形中感染上了这一行为,时不时不自觉的进行这样的操作。在起初,我认为这样可以加快电脑的运行速度。可是仔细一想,似乎从来就没有人告诉过我这样能够加快电脑的运行速度。而事实上,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说明。后来我查了Windows的帮助文档。在Windows帮助文档中对“刷新”的解释是:刷新是用来更新当前数据的显示信息。完全没有提及任何“可以清理内存空间”、“加快系统反应速度”等字眼。&br&&br&说白了,在桌面上刷新其实没有什么卵用。而我相信,再过几十年,老眼昏花的我依然会对着空荡的电脑桌面狂点刷新,不用怀疑,因为之一习惯已经维持了20年了,而人的年纪越大,行动和思维就越倾向于一成不变。&br&&br&有人或许会说了,那这和洗脑有什么关系。我想说,有时候,坏的习惯如果对一个人产生了暗示效果,有可能是致命的。&br&&br&嗯,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内衣大盗这号人物。是的,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许多出色的内衣大盗,他们专偷女性内衣。他们眼疾手快,他们身手矫健,他们从容自若。&br&&br&我看过一个访谈节目,被采访的对象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内衣大盗。警方在他的房间里缴获了700多件女士内衣。当被问到为何要这么做时,他给出了一个极其科学的回复:因为偷第一件内衣时,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感。然后他就不断的到处偷内衣。然后主持人又问,难道你每一次偷内衣都会有快感吗?他说:后来渐渐的麻木了,但是走过路过看到内衣时,还是会想要拿回家。&br&&br&细想一下,这个原理和我们在电脑桌面上点刷新键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因为曾经这么做过。仅此而已。&br&&br&那么假如不是偷内衣,是杀人呢?&br&&br&习惯的暗示不允许人去看一个问题的“另一面”。被暗示的人的潜意识已经被固定的想法牢牢的占据了。从习惯上来讲,他需要一个强大的力量来强行剔除记忆。对于我们自己,经常的检验一下“我们内心深处所深信的东西”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任然不会去接受新的想法。但这些我们原本深信的东西,作为经过理性的检验和判断的主张将重新呈献给我们。&br&&br&&br&以上&br&&br&&p&&a href=&///?target=http%3A///r/0HXm-nrEHCdjrT6d9yD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0HXm-nr&/span&&span class=&invisible&&EHCdjrT6d9yDC&/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谢邀,我就从心理暗示的角度说几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网上买香水的时候是根据商家宣传,或是导购的引导最终在闻都没有闻过的情况下作出决定的。但就我观察,这个数量并不少。香水往往不像是衣服。一眼就能够识别是否适合我们自己。同时,不同香水之间的…
&p&中午吃饭时看到这道题,打算说几句来正本清源。&/p&&p&&b&“&i&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i&”,&/b&又是一个被国内翻译搞得面目全非的法谚。无怪乎媒体和大众以讹传讹。&/p&&p&我们先看通用的中文版本“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句中文语句被人引用的频率颇高,往往被用来安慰弱势群体正义总会来临,或告知法律总会给予最后的正义。&/p&&p&乍听起来鸡汤味鲜美,好像有一定道理,但仔细探究,实际这却是一句很不负责任的话。因为正义如果无时效,则必然无意义。&/p&&p&这源自于迟到的正义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正义,因为时效是正义的计时器。&/p&&p&一方面正义若失去时效性,就会一文不值,这也就是为何法律会强制规定诉讼或仲裁时效的缘故;&/p&&p&另一方面正义如果失去时效性,则又归结于程序不规范,往往程序环节的缺失和瑕疵都会带来迟到的正义。&/p&&p&在这个情况考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无疑只是一个朴素的空想主义法律观罢了,一如民间会崇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之类,其内部是毫无逻辑支撑的,仔细推理,会觉得这句话有点莫名其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p&&p&然而这句话谬误到这种程度,却是被国内翻译者偷梁换柱,妄加打扮的缘故。我们既然谈论评价这句话,又绝不是仅仅探究到这个地步,用一句“将来报道出了差错,翻译者可是要背锅”就可以草草了事的。&/p&&p&实际上,追本溯源,探究原文,我们会发现国内大部分引用这句话的,并没有搞清楚法谚的原始版本,不仅出处搞错了,而且令人郁闷的是,连原文法谚的原意都被曲解了。&/p&&p&那么法谚的真意是什么呢?&/p&&p&&b&我们先看原文,原文实际上是“&i&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i&.”(请注意翻译的失误,导致这句话被人曲解)&/b&&/p&&p&正常英美法系对此的理解,在于“&b&迟到的正义,等同否定正义&/b&”,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可以被理解为“&b&法律被拖延是违反正义的&/b&”。查阅《Black’s Law Dictionary》第8版可以看到,Justice is neither to be denied nor delayed,即正义不得拒绝亦不能延迟。&/p&&p&在威廉·佩恩的《&i&Some Fruits of Solitude in Reflections and Maxims&/i&》中这句话被认为是to delay Justice is Injustice。&/p&&p&从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中我们则可以清晰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justice too long delayed is justic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卷未必有益辩论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