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一级四等附合导线测量量 附合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附和导线测量方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附和导线测量方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工程施工测量水准测量、导线测量.ppt 7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一般形式可写为: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以及导线精度的衡量均与闭合导线相同。
三、高程放样 一)要点:根据已知高程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二)逐桩高程计算: 1.纵断面设计成果: 变坡点桩号BPD 变坡点设计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R H 三、高程放样 一)要点:根据已知高程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二)逐桩高程计算: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变坡角ω= i2- i1
曲线长:L=Rω
切线长:T=L/2= Rω/2
距: x y x
竖曲线起点桩号: QD=BPD - T
竖曲线终点桩号: ZD=BPD + T HT HS y Hn BPDn BPDn-1 Hn-1 in in-1 in+1 Lcz1 Lcz-BPDn-1 3.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 Lcz2 HT
直坡段上,y=0。
x——竖曲线上任一点离开起(终)点距离;
其中: y——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 设计高程:
HS = HT ± y
(凸竖曲线取“-”,凹竖曲线取“+”)
3.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切线高程: 以变坡点为分界计算:
上半支曲线
x = Lcz - QD
下半支曲线
x = ZD - Lcz 以竖曲线终点为分界计算:
x = Lcz - QD 三、高程放样 三)放样 例:如图,设A点的已知高程为HA=40.359m,在B点放样高程为41.000m,则在A、B间安置水准仪,后视A尺得读数a=2.468m,仪器视线高程为: H1=40.359+2.468=42.827(m) B点的尺读数应为: B=Hi-HB=42.827-41.000
=1.827(m) 操作时,在B点徐徐打入木桩 (或先打下木桩,紧贴木桩侧面上下移动标尺),直至前视读数b恰为1.827m为止(或沿尺底在木桩侧面划一水平线),即可得放样的高程。 四、平面放样 一)根据中线上P点的里程桩号求算坐标 1.P点在直线上 2.P点在圆曲线上 3.P点在缓和曲线上 二)根据求得的P点坐标进行放样 1.在测站A上架设经纬仪、测距仪,整平对中 2.将导线点坐标、路线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运行计算程序 3.后视已知导线点B,配置水平度盘读数至后视方位角 4.根据带放点桩号判断所处平曲线线段,计算放样资料距离和方位角 5.利用角度、距离交会放出待定点 6.精确对点测距,用小铁钉确定该点位置 7.检查该点的桩号、方位、距离是否正确 * 应用1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高差闭合差按下式计算:
下图为某闭合水准路线,各测段的路线长、实测高差和起点高程均注于图中,该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结果列于表中。
P Q -0.108m +4.312m -1.289m -2.933m 15站 13站 19站 16站 HA=88.342m R fh=-18 mm
h容=±12 点 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 /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高程 /m 备注 BMA 15 +4.312 +4 +4.316 88.342 A为已知点,其余为待求点 P 92.658 13 -1.289 +4 -1.285 Q 91.373 19 -2.933 +5 -2.928 R 88.445 16 -0.108 +5 -0.103 BMA 88.342 ∑ 63 -0.018 +18 0 辅助计算
fh<fh容,成果符合要求。 三)支水准路线的计算 设A点为已知点,高程为68.200m, 从A点测到B点,高差为+4.385m, 若再从B点测到A点,高差为-4.373m, 此时B点高程的计算方法如下: 高差闭合差:fh=h往+h返=+4.385-4.373=+0.012m 高差闭合差允许值为: 则B点的高程为:HB=HA+ hAB =68.200+4.379=72.579 m。 f h< fh 容,说明观测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工程控制测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工程控制测量
大小:2.7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3.3导线测量;(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3.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说明如下:;1随着全站仪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工程测量部门对中小;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多数工程测量单位历;1)三、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采用同等级三角形网测;2)导线点的密度应比三角形网密一些,故三、四等导;3)测距中误差是按常用电磁波测距仪器标称精度的估;4)设计导线时,中间
导线测量 (Ⅰ)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3.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1
随着全站仪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工程测量部门对中小规模的控制测量大部分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基于控制测量的技术现状和应用趋势的考虑,本规范修订时,维持《93规范》规范导线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和主要技术要求不变,将导线测量方法排列三角形网测量之前;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多数工程测量单位历年来实践经验、理论公式估算以及规范的科研课题试验验证,基于以下条件确定的。 1) 三、四等导线的测角中误差采用同等级三角形网测量的测角中误差值; 2) 导线点的密度应比三角形网密一些,故三、四等导线的平均边长采用同等级三角测量平均边长的0.7倍左右(参见3.3.3条文说明); 3) 测距中误差是按常用电磁波测距仪器标称精度的估算值,特别是近年来电磁波测距仪器的精度都相应提高,该指标是容易满足的; 4) 设计导线时,中间最弱点点位中误差采用50mm;起始误差导线中点的影响按“等影响”处理。 2
关于导线的总长限差说明: 对于导线中点(最弱点)即有: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中点的测量误差又包含纵向误差和横向误差
两部分,即有: 和测量误差对
附合与高级点间的等边直伸导线,平差后中点纵横向误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n 为导线边数,〔S〕为导线总长。 则,所求的导线长度的理论公式为:
分别将各等级的、S及值代入式(3.8),解出[S],即得导线长度。 3
关于相对闭合差限差的说明: 理论和计算证明,中点和终点的横向误差比值约为1:4,纵向误差和起始数据的误差比值为1:2。 则有,导线终点的总误差的理论公式为:
取2倍导线终点的总误差作为限值。 则,求导线相对闭合差公式为:
(3.10) 按1~3款计算,并适当取舍整理,得出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规范表3.3.1。 以上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在某测区的试验报告所提指标基本相符合。 4
关于测角仪器和测距仪器的分级与命名: 由于工程测量规范的编写,一直沿用我国光学经纬仪的系列划分方法,即划分为DJ05、DJ1、DJ2、DJ6等。随着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的普及应用,这一划分方法已显得不够全面。为了规范编写的方便,本次修订采用了大家对常规测量仪器的习惯称谓,并跟原来的划分方法保持一致,在概念上略作拓展。即,测角的1″、2″、6″级仪器分别包括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见规范表3.3.1的注释部分;测距的5 mm级仪器和10 mm级仪器,是指当测距长度为1km时,仪器的标称精度()分别为5mm和10mm的电磁波测距仪器,见规范表3.3.18的注释部分。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项目,有时会采用1mm、2mm的测距仪器,其含义是相同的。 3.3.2
关于超短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的说明: 根据理论公式验证,直伸导线平差后,导线中点的点位中误差和导线终点的点位中误差的关系为:
则导线全长的相对闭合差为:
当附合导线长度小于规范表3.1.5所规定长度1/3时,导线全长的最大相对闭合差,不能满足规范的最低要求。此时,则以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来衡量,亦即来计算。为比例系数,取;=0.05m,故(cm)。 3.3.3
从较常用的导线网形出发,当最弱点的中误差与单一附合导线最弱点中误差近似相等时,各环节段的长度,以附合导线长度为单位,经过计算求得各图形结点间、结点与高级点间长度约为0.5~0.75倍之间,本规范取用0.7倍来限制结点间、结点与高级点间的导线长度。 (Ⅱ) 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3.3.4
导线网的布设要求: 1
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和多边形格网,主要是基于首级控制应能有效地控制整个测区并且点位分布均匀的要求而提出的; 2
直伸布网,主要指导线网中结点与已知点之间、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式;直伸布网时,测边误差不会影响横向误差,测角误差不会影响纵向误差。这样可使纵横向误差保持最小,导线的长度最短,测边和测角的工作量最小; 3
导线相临边长不宜相差过大(一般不宜超过1:3的比例),主要是为了减少因望远镜调焦所引起的视准轴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 3.3.5
导线点的选定: 1
视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规定三、四等不宜小于1.5m;《93规范》规范测距部分为测线应离开地面等障碍物1.3m以上,测角部分则为三、四等视线不宜小于1.5m,本次修订均取1.5m;另外《93规范》规范测角部分关于通视情况的描述用“视线”一词,测距部分描述则用“测线”一词,本次修订均采用视线;
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太大的规定,是因为当视线倾角较大或两端高差相对较大时,其观测误差将对导线的水平距离产生较大的影响。 视线两端相对高差、视线倾角对测距边精度影响公式为:
(3.13) 或
(3.15) 式中:――测距边两端的高差; ――测距边的长度; ――测距边的视线倾角; ――测距边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
――高差中误差;
E ――垂直角观测的偶然误差;
F ――仪器系统误差;
G ――地面大气析光差;
H ――垂线偏差及水准面不平行影响。
由上列公式可以看出:测距边视线倾角(或高差)越大,测距中误差也越大。且高差中误差公式中的E、F、H三个分项均相应增大。因而本规范提出测距边视线倾角不能太大的要求。 3.3.6
导线点的埋石。考虑到在建筑区内埋石的一些具体情况,对导线点的埋石作了有一定灵活性的规定。 (Ⅲ) 水平角观测 3.3.7
水平角观测仪器作业前检验。水平角观测所用的仪器是以1″级、2″级仪器的原理为基础的,而这两种仪器精度不同,因此我们只有根据实际的需要和两种仪器可能达到的精度,分别规定出不同的指标。本条增加了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的相关检验要求,其中包括电子气泡和补偿器的检验等。 对具有补偿器(单轴补偿、双轴补偿或三轴补偿)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的检验可不受规范前3款相关检验指标的限制,但应确保在仪器的补偿区间(通常在3′左右),对观测成果能够进行有效地补偿。 光学对中器或激光对中器的对中误差指标,是指仪器高度在0.8m至1.5m时的对中误差检验校正值不应大于1mm。 3.3.8
关于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1
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观测时,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同规范表3.3.8,但其不受测微器重合读数指标的限制。该技术要求为新增内容; 关于两倍照准误差说明如下: 仪器视准轴误差(为: )和横轴误差(),对同一方向盘左观测值减盘右观测值的影响公式
(3.16) 的差值才等于2倍照准 当垂直角时,。即只有视线水平时,差,因此,2C的较差受垂直角的影响为:
对于2″级仪器,小。例如:5°,
(3.17) 可校正到小于30″,即0°时,≤15″,这时(3.17)式右端第一项取值较 ,当10°,0°时,。可见,此值与是影响2C较差变化的主项。 较差限差13″相比是较小的,因此式(3.17)第二项才对于2″级仪器,一般要求≤15,但是由于测角仪器水平轴不便于外业校正,所以若角较大时,也得用于外业。 角对
角对较差的影响值5° 较差的影响,见表3.2。
15″ 20″ 2.6″ 3.5″ 5.3″ 7.1″ 8.0″ 10.7″ 由表列数值可知,较差即使允许放宽30%或50%,有时还显得不够合理,但是若较差可再放宽此较差,则对于角较小的仪器又显得太宽,失去限差的意义。 因此,规范表3.3.8注释规定: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按相邻测回进行比较。 当用2″级仪器观测一级及以下控制网时,规定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放宽为18″。这里,主要考虑到其测角精度要求较低,同时由于边长较短,照准目标简陋,因此较差放宽为18″后,对成果精度影响不大,同时有利于作业,所以本规范予以放宽。 2
当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是根据历年来的实践,方向数少,观测时间短,不归零对观测精度影响不大。相反,归零观测增加观测的工作量,因此没有必要; 3
当测站的方向总数超过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其理由是:由于方向数多了,测站的观测时间加长了,气象等观测条件变化较大,不容易使各项观测限差满足质量要求。因此,宜采用分组观测的方法进行; 4
当应用全站仪、电子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时,通常应进行度盘配置。因为电子测角可分为三种方法,即编码法、动态法和增量法。前两种属于绝对法测角,后一种属于相对法测角。不论是采用编码度盘还是光栅度盘,度盘的分划误差都是电子测角仪器测角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采用动态法测角系统的仪器在测量中不需要配置度盘,因为该方法已有效的消除了度盘的分划误差。目前工程类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很少采用动态法测角系统,故规定应配置度盘。 3.3.9
由于三、四等单一导线要测左右角,左右角的测回数分别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三等导线测回数调整为偶数的目的是为了使三等单一导线的左、右角观测的测回数相同,即把相对于三角形网的9测回观测调整为10测回观测。 在此应特别指出的是,按附录C公式计算时,当m=10时的度盘配置应如表3.3。其按公式计算的配置尾数全为30″,是不合理的。故,观测时应注意再均匀调整一下度盘的尾数值。
度盘 配 置
测回序号j ? 1 2 3 4 5 0?0¢30? 18?11¢30? 30?22¢30? 54?33¢30? 72?44¢30? 6 7 8 9 10 90?55¢30? 109?06¢30? 127?17¢30? 145?28¢30? 163?39¢30? 3.3.10
关于测站的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1
增加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用脚架直接在点位上整平对中时,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的限制,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影响; 2
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的要求,是因为本规范各等级水平角观测的限差是基于视线水平的条件下规定的。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观测限差还应满足3.3.8条第1款的规定; 具有垂直轴补偿器的仪器(补偿范围一般为3′),其对观测的水平角可以进行自动改正,故其不受此款的限制;作业时,应注意补偿器处于开启状态。 3
剧烈震动下,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故应停止观测。即便关闭补偿器,也无法获得好的观测结果; 4
考虑到工程测量作业中有时需要偏心观测及测定归心元素。归心元素测定时规定的各项精度指标,都是在保证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前题下,测定时又容易办到而规定的。 3.3.12
对已知方向的联测,宜采用与所布设控制网相同的精度等级进行即可,不必采用过高的精度,更不必采用与已知点相同的精度。 3.3.13
增加了对电子记录和全站仪内存记录的要求。 (Ⅳ) 距离测量 3.3.14
一级及一级以上的测距边由于边长较长,精度要求较高不宜采用钢尺量距,加之测距仪器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故将钢尺量距的应用降低一级。 本节也对测距和量距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为增加内容。 3.3.15
测距仪器中、短程的划分。短程为3km以下,中程为3~15km,是根据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测距仪器的规格而统一规定的。 3.3.16、3.3.17
仪器厂家多采用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来直观表示测距仪器的精度。 本规范修订时删去了测距仪器检校和测距仪器分级的内容。前者属于仪器检定的内容,后者改用标称精度直接表示。但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时,对辅助工具的检验校正是很有必要的。 3.3.18
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多数工程测量部门历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按以下各项而制定的: 1
一测回较差是根据各级仪器每公里的标称精度规定的; 2
单程测回间较差为一测回较差乘以; 3
往返较差的限差,取相应距离仪器标称精度的2倍;
仪器的选型、测回次数及总测回数,是根据相应等级平面控制网要求达到的测距精度而作出的规定。 3.3.19
测距边用垂直角进行平距改正时,垂直角的观测误差将对水平距离的精度产生影响。由于高差测定误差()而引起水平距离改正数的中误差为:
(3.18) 按式(3.18)分析,当要求测距边倾斜边尽量保持水平时,则之值远比之值小得多,故其高程误差影响水平距离改正的中误差则更微小。根据规范第4.3.2条五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高程精度为1km,中误差仅为15mm,故本条规定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放宽一倍,是完全能保证测距边精度的。 3.3.20
增加对电子记录和电子测角仪器内存记录的要求。 3.3.21
关于钢尺量距的说明: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行业资料、专业论文、高等教育、393.3
导线测量等内容。 
 工程测量实训方案设计书 一、任务实训项目名称:三级导线测量 二、实训目标: (一)、目的和要求 1、熟悉全站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要领 3、...  导线测量规范_建筑/土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介绍导线测量的一般要求。导线测量规范(Ⅰ)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3.1 的...  3.3 导线测量(Ⅰ)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3.3.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说明如下: 1 随着全站仪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工程测量部门对中小规模的控制测量大部分...  测出导线中各折线边的边长和转折角, 然后计算出各控制点坐标, 这种测量工作称为导线测 量。用导线测量的方法确定的平面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图 2-5-3 图 2-...  第四部分 导线测量 一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⑴.目的与作用 1)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控制误差的积累。 3)作为进行各种细部...  固我分部导线及水准测量将分为三个部分: 1.3.1 主线部分采用附合导线的形式,从 D01、D02 开始,沿 线加密 5-8 个点,经 D03、D04、闭合至 D05 和前期大...  (3)导线测量技能竞赛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竞赛方案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届技能竞赛月活动申报表申请单位 (教研室) : 竞赛活动名称 负责...  步骤与 C.F 导线相同。闭合操作应严格按照第 2 段 所规定。 3.3 3.4 高程每一个导线测点应按第二级水平仪测高。 Linca 测量用带有钢尺的 EDM 设备测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附合导线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