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集团董事长之子的医疗器械怎么样?有在用的吗?

当前位置:&>&&>&
  △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在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用套装学术报告会上致辞  △威高新厂区  △全髋关节置换系统  △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  △无针密闭式留置针  △聚砜膜纤维透析器  △PRP制备用套装  △预灌封注射器
  □王保明    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说:“威高集团自1988年成立25年来,坚持‘开拓创新、求实巩固’的建厂方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力量的源泉;坚持尊重人才、尊敬人才,尊重专家;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激活机制……在各级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广大用户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打造成了行业第一。回首威高2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各位专家,依靠创新人才,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走好自主创新之路,以技术立足市场。”  威高集团致力于加大科研投入,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打造医疗器械行业民族第一品牌的强企之路,实现“携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的使命。招才引智,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威高集团坚持外建研发中心,内建科研基地,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本地、异地及国外研发机构内外并举,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  建立本地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6个: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血液净化制品技术研发平台、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试剂技术研发平台。省级研发平台7个,分别是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泰山学者实验室、医用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血液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入器械和安全给药实验室、医用植入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建立异地研发机构。在外地建有研发中心四个,分别是北京记忆合金研究所、天津神经介入研究所、深圳心内耗材研究所、长春医疗系统研究所。还将研发触角延伸到国际,广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为威高加快国际合作融入国际高技术领域创造条件。  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威高集团树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先后聘请了100多名院士担任研发顾问,从国内著名医院聘请了临床试验方面的权威专家对公司生产进行管理,从哈工大聘请教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靠着这种“你出专家我出力,你出技术我出钱”的做法,威高集团有效弥补了自身研发实力的不足,极大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为将自己打造成为“航母型企业”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010年4月,威高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为期十年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框架协议,威高、中科院、山东省科技厅、威海市政府每年共同出资3000万元,面向威高的主营业务需求,开发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端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11年7月,威高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以科技信息为切入口,在战略咨询、研究、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合作,把威高集团院士工作站建成多功能、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机构,提高中国医药的国际地位。  多年来,通过课题招标、项目对接、成果转让、联建实验室等方式,威高集团先后与中科院及其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沈阳金属研究所,与中国工程院、301医院、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了20多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技术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威高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开展了系列化学和生物改性聚烯烃材料研究项目,即聚烯烃热塑弹性体的化学与生物改性及其大规模应用项目,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用该材料制作的超低密度聚乙烯输液器克服了一次性PVC输液器的弊端,无吸附性、无毒,安全、有效、环保,在提高用药疗效和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变革。2012年,威高研发的输入与介入类医用耗材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和雄厚的研发力量,犹如功能强大的螺旋桨,使威高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增添新的力量,迈出新的步伐,向着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昂扬奋进。公司先后承担了20个国家级科技项目,120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瞄准高端,打造“两高”自主创新品牌  当今,传统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减小,而国外医疗器械业的“巨鳄”们也加紧了抢占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竞争局面,威高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加快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不依托自主创新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不努力挤进高端市场,那么企业在这场角逐当中,不仅不能巩固扩大已有的市场,原有的阵地也将沦于他人。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威高集团紧紧盯住世界医疗器械行业高端市场,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深入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等,全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大举进军高端市场。目前,威高集团的高端产品比重已达到了80%以上。  为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2002年以来,威高集团对公司内部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先后将心脏支架、留置针、骨科材料、血液净化系列、治疗型大输液等高端产品进行分离。围绕每个高端产品分别建立子公司,将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向这些子公司倾斜,促使它们扩大规模,迅速做大做强。在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0认证、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GMP认证,30多种产品获得了美国FDA认可。威高以园区建设带动项目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已建成骨科材料工业园、心脏支架工业园、电子工程工业园。总投资220亿元、占地5000亩的医药科技工业园(初村工业园)已投产。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永远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近年来,威高集团在打造自主创新品牌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公司先后取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40多项,100多个尖端项目相继研发成功并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打破了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目前,公司自行研发的“威高”高质耗材高端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3%,血袋制品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7.2%,“洁瑞”商标被评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多元开放,建设持续创新支撑平台  威高人认为,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一时先进,并不代表永远先进,一时的市场份额,并不意味着永远能够保持。只有与时代发展同步,与技术创新同行,企业才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才能长盛不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放眼世界,多元化开放,持续不断地进行科研投入,维持科技创新的连续性。  在科研投入方面,威高集团始终采取的是“开放合作,多元投入”的战略。公司每年都将销售收入的6%以上用于技术创新。2004年,威高股份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10年转主板上市,充分利用上市融资这一为科技创新募集资金的有效方式。2008年威高从世界银行获得2000万美元的8年长期贷款。威高还通过与美国美敦力、新加坡柏盛、日本日机装、泰尔茂等国际大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几年来,通过上市融资及再融资,公司已成功融资120多亿元。这些资金有效地满足了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的需求,确保了企业每年都能研发一批高端新产品,每年都能上一批新项目,每年都有新的增长点。  2007年以来,威高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建立了研发中心,从事血液净化、医用针及制品、介入器材、人工心肺、医用耗材等方面的研究,直接吸收国外医疗器械的最新技术,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膜式氧合器等高技术产品就是在德国研发中心研发的,随着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增加,心脏外科手术量不断扩大,体外循环系列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威高人为自己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跻身中国500强企业;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一个“进军世界强企之列,亚洲领先,中国最强,最受人尊敬的医疗器械和医药企业”的全新威高,将为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威高将高举自主创新、科学管理、和谐共进的大旗,坚持开拓创新、求实巩固的建厂方针,秉承携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的使命,坚持满足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最大需求的质量方针,向着愿景目标阔步前进!     王正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冲击学、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重庆市科协二届副主席,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第三军医大学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1996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7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1998年获美国“Michael DeBakey国际军医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至今获此殊荣的唯一亚洲人),1999年获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和国际交通医学重大贡献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  院士感言:威高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相得益彰。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合作,提高了研发能力,打造出一支实力较强的创新团队,研发出一批国内领先产品。“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用套装”是再生医学、转化医学的一个成功的范例,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的组织修复的新手段。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创伤医学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受聘于南开大学等国内10所重点大学客座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担任国际创伤愈合联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国际创伤修复与再生杂志》(Wound Rep Reg)、《国际创伤杂志》(IWJ)、《国际下肢损伤杂志》(ILEW)、《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以及《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编委等学术职务。  在国际上首先报告了表皮细胞通过去分化途径转变为表皮干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现象,所带团队在国际上首先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汗腺获得成功。  院士感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威高确立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专家工程师团队、一流的销售团队和一流的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  约翰尼?华德(Johnny Huard)博士目前是Henry J. Mankin教授,骨外科肌肉骨骼细胞疗法副主席,二次签约匹兹堡大学的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生物工艺学,病理学,儿科和物理医学与康复系,是干细胞研究中心(SCRC),McGowen再生医学研究所细胞治疗副主任,匹兹堡组织工程倡议副董事。  主要研究领域是基本的干细胞生物学,基因治疗和临床翻译,以帮助各种组织的愈合和再生。SCRC的发现已获得国家和国际承认,其团队开发的技术已被授权进行行业生产。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骨骼肌肉干细胞的隔离和它们的表型和基因特性;通过MPC移植和基因工程,缓解与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DMD)有关的肌肉退化;通过干细胞移植的骨骼和软骨再生;心脏和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使用干细胞移植及抗纤维化药物达到再生和纤维化预防;使用MPCs进行周围神经再生;运用遗传和组织工程技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能力;用肌源性干细胞作为旁分泌因子来缓解与自然老化相关的表型变化,早衰和肌肉营养不良证(DMD)。  专家感言:威高集团举办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用套装学术报告会非常成功。近几年来,国际上PRP治疗技术已应用到骨和软组织修复、肌腱韧带、慢性难愈合伤口等方面,对骨关节疼痛及功能丧失均有显著疗效。威高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用套装作为中国唯一研制成功的PRP产品,实现了在组织修复领域的新突破,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相信威高的PRP治疗技术一定会为中国的再生医学领域作出重要的贡献。  
本文相关新闻为了您的账号安全,我们需要在执行操作之前验证您的身份,请输入验证码。医疗器械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 知乎1348被浏览182503分享邀请回答102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威高集团上榜中企500强 医疗器械行业唯一一家
  8月25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等榜单,威海威高集团以240.44亿元的总营收首次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成为全国医疗器械行业唯一一家,也是威海唯一一家上榜企业,并再一次入围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始于2002年,今年是榜单发布的第十四个年头。威高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企业500强名单评选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依据,对销售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研发费用、纳税总额以及企业并购重组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威高集团以240.44亿元销售业绩,在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87位,在201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57位。
  能够上榜中国企业500强,背后是威高集团对科研的高度重视和对质量的严格把关。威高集团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科研投入,先后聘请了100多位院士担任研发顾问,建立了20多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技术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产品执行的内控标准也严于国家标准。凭借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威高集团2014年的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达到90%以上。
  据悉,今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59.5万亿元,相当于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3.4万亿元的93.8%。在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呈现共同进步景象。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93家国有企业、207家民营企业,分别占500家企业的58.6%和41.4%。从历史趋势看,民营企业上榜数量逐渐增加,国有企业上榜数量仍保持近六成的比例。(威海网)
【 延伸阅读 】
[责任编辑:孙晓波、于莎莎]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威海农商银行走进泊于镇松徐...
近日,威海农商银行组织开展了“学业务、练技能”为主题的业务技能比赛,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近日,威海农商银行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在综合办公楼精心打造了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建文化长廊,成为党建创新工作...
今年来,威海农商银行主动融入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将信贷支持作为棚户区改造项目营销突破点,突出项目对接,优化产品服务,深挖居民金融需...
近日,一名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麻袋来到威海农商银行寨子支行,小心翼翼地向大堂经理询问是否可以兑换硬币。大堂经理热情接...
针对进出口企业融资结构的需求,农发行乳山市支行将国际业务产品与其它金融产品灵活组合,以开立信用证为抓手,大力营销国际业务结算量。
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和活力,文登区在全区筛选100家高成长性中小微企业,启动实施“百家中小微企业梯次成长计划”
今年以来,威海高新区坚持工业倍增“563”战略不动摇,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项目提质”、“企业膨胀”等十大工程,工业经济呈现出“增...
上半年威海市4支企业债券获批。王传军)记者7月16日从威海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威海市共获批4支企业债券,累计募集资金51.1亿元,债...
昨日,威海蓝海银行工作人员走进山大(威海),为大学生们送去了一堂理性认识校园贷的金融知识课。蓝海银行工作人员走进山大(威海)传授金融...
7月7日至9日,由威海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威海市公安局、威海市中小企业局、中国人民银行威海市中心支行、威海市银行业协会、威海市保险行业...
荣成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目前已引进项目3个,其中青木新材料、奥萨制药两个市级重点项目正加快...
改革创新步履铿锵。眼下,高区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两大产业园内,塔吊林立,工程车来回穿梭,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威高医疗器械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