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举中国哲学的特点、科学技术的基本特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579|回复: 8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同学进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我想考科学技术哲学,可是就是找不到关于王玉仓老师的相关笔记资料,希望有志一起考研的同学共同努力,相互交流!
我QQ:盼加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这是我搜寻总结的试题,希望对考研的人民有帮助,呵呵
总论部分o习题
一、选择题:
1、“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它们是不能被证明的,但是可以被证伪的。”这是英国一位科学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他是( )
A 拉卡托斯;B 库恩;C 费耶阿本德;D 波普尔。
2、海王星常常被称为“笔头上发现的行星”,下列科学家没有对这种“笔头工作”做出贡献的是(A )
A 赫歇耳;B 博瓦德;C 亚当斯;D 勒维叶。
3、1774年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 C)
A 拉瓦锡;B杨克尔;C普利斯特列;D卡文迪许。
4、阿伏伽德罗数是 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其数值是(D )
A 6.23;B 4.23;C 6.0221367 ;D 6.23 。
二、填空题
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天球运动论_____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2、二十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是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 。
3、天王星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__赫歇耳____________利用其高精度的望远镜最早发现的。
三、问答题
1、“天自为天,地自为地”的含义和影响。
2、谈谈你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了解和认识。
3、数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4、黎曼Zeta函数在数学中占有什么地位?
5、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古代科学部分o习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40年前后,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天》一文中论证“地球是个球体”这一论断,并给出了三个论据,下面不是其论据的是( )
A 由于月亮被蚀时的缺口总是弧形的;
B 从旅行中知道,在越是往南的地区看星空,北极星就越是靠近地平线;
C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时,首先看到露出海平面的一定是船帆、然后才是船身;
D 从高的山峰可以看到大地是个球形。
2、古希腊原子论的创立者是( )
A留基伯、伽桑狄;
B伊壁鸠鲁、卢克莱修;
C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D伊壁鸠鲁、伽桑狄。
二、填空题
1、公元150年,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出版了他赢得荣誉的最重要的著作______。
2、16世纪末,伽利略对抛物体运动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两个著名的思想试验。由第二个思想试验,伽利略提出了的一个定律。这个定律是 。
3、夏代完成的一部反映早期历法的书是_______,当时对分管天文和占卜的官员称为___、___、___、___。
4、最早发现的关于干支记日法是以________文记载的,产生于_____时代。
5、古代中国为了标注星的位置,采用了________坐标体系,这个坐标体系是以赤道附近的______为基础的,它的两个坐标量分别是________ 和_______。
6、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是______,它在早期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古代中国曾产生过三个最有影响的宇宙论学说,分别是_盖天说_____、__浑天说___和___宣夜说__.《周髀算经》约成书于____西汉__年代,是关于__盖天_说的一部经典著作。
8、古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是在_____代,由_______发起和领导的,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发现了_____。
9、古希腊的________把肉眼所见恒星的亮度分为____等,最早的星等概念由此产生。
10、《授时历》是元代集大成的一部历法,它大约于_______年传入日本,由日本数学家__________开始系统研究,并因此建立和发展了________。
11、公元330年,东晋的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的科学结论,这是古代中国对岁差的第一次明确阐述。
12、现行通用的公历(又称格里历)是由____儒略____历演变而来,它是一种___历,置闰规则是__能被4除尽的年份仍然为闰年____ 。
13、唐代活动于中国的印度天文学家____主持了大型天文星占著作______的编撰,并翻译了印度历法______ 。
14、公元150年,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出版了他赢得荣誉的最重要的著作___天文学大成_________。
15、托勒密地心体系主要引进了___本轮____、____运轮___ 和_______三个概念。& &&&
16、《周髀算经》的主要目的是为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所依赖的数学工具是_______和_____。
17、赤道附近28宿按照东西南北分成四象,包括东方____、西方____、南方______和北方______。
三、问答题
1请例举3位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的成就。
(1)《墨经》的内容,逻辑学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自然科学次之,其中几何学的10余条,专论物理方面的约20余条,主要包括力学和几何光学方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伦理、心理、政法、经济、建筑等方面的条文。
《墨经》中有8条论述了几何光学知识,它阐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还说明了焦距和物体成像的关系,这些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约公元前330~275)的光学记载早百余年。在力学方面的论说也是古代力学的代表作。对力的定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物体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大都来自实践。
(2)浑天说的代表
  汉朝的时候,关于宇宙结构的理论,主要有三个学派,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第一,张衡虽然认为天有一个硬壳,却并不认为硬壳是宇宙的边界,硬壳之外的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第二,张衡在《灵宪》这篇著作中,一开头就力图解答天、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他的回答具有朴素的、变化发展的辩证思想因素。
  第三,张衡用“近天则迟,远天则速”,即用距离变化来解释行星运行的快慢。近代科学证明,行星运动的快慢是和它同太阳距离的近远相关的。张衡的解释有合理的因素。
  制造仪器和观测
  张衡不但注意理论研究,而且注重实践,他曾亲自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浑天仪相当于现在的天球仪,原是西汉时耿寿昌发明的。张衡对它作了改进,用来作为浑天说的演示仪器。他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系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样,人在屋子里看浑象,就可以知道哪颗星当时在什么位置上。张衡还对许多具体的天象做了观察和分析。他统计出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星数约2,500颗。他基本上掌握了月食的原理。他测出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天的1/736,即29’24’’,同太阳和月亮的平均角直径31’59’’.26和31’5’’.2相差不多,可见张衡的测量是相当准确的。
张衡认为,早晚和中午的太阳,其大小是一样的;看起来早晚大,中午小,只是一种光学作用。早晚观测者所处的环境比较暗,由暗视明就显得大,中午时天地同明,看天上的太阳就显得小。好比一团火,夜里看就大,白天看就小。张衡的这种解释是有道理的,但不很全面。
  张衡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公元132年,  他还发明测定方向的候风仪,制成了当时只是在传说中有过的指南车。在数学方面,他算出了圆周率比10的平方根3.16多一点。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地形图。在文学艺术方面,他是东汉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并且还被人列为当时的六大名画家之一。
  1956年,郭沫若为他题碑文:“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沈括写的是《梦溪笔谈》,他第一个发现了磁偏角。 沉括在物理学上的研究成果显著,他主要的贡献在磁学,光学,声学等领域
在磁学上,书中谈及指南针的偏向问题,这是世界上有关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 他指出指南针是由人工磁化而成,并讨论了指南针的四种装置法,在光学上,沉括透过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面镜、面镜成像;及镜的放大和缩小规律作出了具体的说明 他也研究过西汉透光镜的原理,也作过一番科学研究,
在声学上,沈括曾剪小纸人作实验,利用纸人在琴上的跳动来显示声音的共振现象 在化学方面,他研究鄜延境内的石油矿藏和用途,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而& 石油&一词更是他首先使用的, 在地理方面,他利用流水侵蚀的学说和对海陆变迁的科学解释,阐明了雁荡山峰和华北平原形成原因,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写的,里面有很多运用各种机械的画。
还有《墨子》也有一些物理的东西,比如小孔成像。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物理学,只有物理学知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论述之。
3、简单叙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物理学的经典名著的内容(举例3部)。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有何重要贡献?
在《地理学》一书中,托勒密将整个世界画在27张地图上。其中欧洲画了10张,亚洲画了12张,非洲画了4张。托勒密画每张地图时,总是将地图正上方定为正北,这便是我们现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由来。
在这本书的最后,托勒密列出了地图上所有的地名以及它们的经度和纬度。他的著作为以后地图集的制作提供了典范,并且一直沿用了近2000年。
托勒密为科学绘制地图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许多年后,他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才得到后人的承认和进一步的发展
5、简述“日影千里差一寸”的含义及其影响。
6、简述浑天说与现代球面天文学中的天球模型的异同。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浑天说可能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其后不断地发展补充。浑天说的代表作《张衡浑仪注》浑天说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不过浑天说并不认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认为“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并不是孤零零地悬浮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是浮在空气中。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可见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
7、简述圭表与日晷的区别。
古代圭表是用来判断方向,测定季节,四季划分和推算历法,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日晷又称晷仪,也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
它与圭表的区别是:圭表的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就在的日子,推算历法等;
日晷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唐代的赤道式日晷,是所有日晷中计时最准确的。后经阿拉件人或犹太人将其传入西方,十七世纪时赤道式日晷风行于欧洲,人们称它为“二分式日晷”。明末之后,中西各种日晷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种类之多,前所未有。山西姚乔林是十八世纪著名的日晷制作家,其流派远播广东。
总之,太阳钟横跨人类历史数千年,在使用中不断发展和进步,为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不仅可以计时,而且能求得标准时间,甚至可以校对现代的钟表。
日晷所测的是真太阳时或视太阳时,因为地球轨道偏心率以及地球倾角的影响,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是不一致的。因此,不依靠太阳测时的方法成为事实,而且更为重要。欧洲在十四世纪早期,机械钟出现以前,主要靠日晷计时,而中国对水钟或刻漏则十分重视,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为机械钟表的诞生作了科学和技术上的准备。
8、试通过案例分析(不少于3个)论述古代中国数理天文学的特点。
致用性是中国古代天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常设专职的天学机构和专职的天学人员,始终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从事天学研究。虽然如此,在中国古代天学中却几乎从来没有产生过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探索,即从来没有超出其实用目的和服务对象之外的研究工作。
天学被赋予这样一种意义,对天学的垄断标志着政权的确立。因此,虽然历法主要是一种精密的数理体系,但在统治者、天学家和所有其他人眼里,颁历就是行使权力的象征。对历法的精益求精也是出于星占的实用目的,而不是基于科学的考虑。
天学家对天空勤勤恳恳地观测,记录了大量天象。虽然这些天象记录现在可以为科学研究所利用,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星占学。不讲职业道德的天学家甚至伪造天象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代数方法的使用是中国古代天学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中国古代近百部历法中,所有的推算方法都用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达出来。历法中每一个基本量就是一个具体的数据,每一种推算方法就是把各种基本量代入用文字叙述的代数表达式,进行混合运算后,得到一个导出量,这个量或是最后结果,或还要进入下一步运算。这种代数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历法中所涉及的每个基本量只有特殊性——只能取该历法给定的数据,而没有普适性。这样使得许多方法的继承性很差,并且不能深入揭示天体运行的内在规律(难以想象开普勒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能用这种办法发现)。二是宇宙学模型。盖天和浑天说中对宇宙结构的尺度从来没有明确、真实的描述,可以说中国古代从来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几何宇宙模型,所谓浑天和盖天说都是代数式的。中国古代天学的这种基本特征,即使在有外来几何概念的影响下也丝毫不变。
9、古希腊人坚信地球是圆的,证据是什么?古代中国什么时侯才有了地圆的思想?为什么?
同绝大多数学者一样.托勒密认为世界是球体,并提出以下几点理由:
1、如果地球是扁平的,那么全世界的人将同时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
2、我们向北行进,越靠近北极,南部天空越来越多的星星便看不见了,同时却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星星。
3、每当我们从海洋朝山的方向航行时,我们会觉得山体在不断地升出海面;而当我们逐渐远离陆地向海洋航行时,却看到山体不断地陷入海面。10、简述“天自为天,地自为地”的含义和影响。
11、《周髀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周髀算经》乃算经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二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在测量上的应用。原书没有对勾股定理进行证明,其证明是三国时东吴人赵爽在《周髀注》一书的《勾股圆方图注》中给出的。
中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数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中国古代,按所提出的宇宙模式的不同,天文学共有3家学说,“盖天说”是其中之一,而《周髀算经》是“盖天说”的代表。这派学说主张:天像盖笠,地法覆盆(天空如斗笠,大地像翻扣的盆)。
据考证,现传本《周髀算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历代许多数学家都曾为此书作注,其中最著名的是唐李淳风等人所作的注。《周髀算经》还曾传入朝鲜和日本,在那里也有不少翻刻注释本行世。
从所包含的数学内容来看,书中主要讲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用勾股定理来计算高深远近和比较复杂的分数计算等。
12、古希腊人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拯救现象”,他们是如何做的?
柏拉图深信天体是神圣高贵的,而匀速圆周运动又是一切运动之中最美最高贵的一种。所以,天体的运动应该是匀速的圆周运动。可是在天文观测中,天上的有些星星的运转,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时而快,时而慢,人们把这些星星叫做行星(希腊文中行星是漫游者的意思),但柏拉图对这种叫法不以为然,他相信就是行星也一定在遵循着某种规律性,也一定像恒星一样沿着绝对完美的路径运行。因此他给他的门徒们提出了一个任务:研究行星现在这个样子究竟是由哪些均匀圆周运动叠加而成的。这就是著名的“拯救现象”方法。“拯救”的意思就是行星的现象如此地无规则,如此的“不体面”,只有找出其所遵循的规则的高贵运动方式,才能洗刷这种“不体面”。
欧多克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途径基础上,用天球的组合来模拟天象,为柏拉图的理想提供了第一个有益的方案,即同心球的叠加方案。每个天体都有一个天球带动沿球的赤道运动,而这个天球的轴两端固定在第二个球上,第二个球又可以固定在第三个球上,这样组合出复杂的运动。欧多克斯发现,用三个球就可以复制出日月的运动,行星的运动则要用四个球,这样五大行星加上日月和恒星天,一个需要27个球。通过适当选取这些求得旋转轴、旋转速度和球半径,就可以使这套天球体系比较准确地再现所观测到的天体运动情况。这套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基本模式,基本上被后人完全继承了下来。
“拯救现象”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的纲领。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纷纭复杂,变化万千,如果不把它们纳入一个固定的框架之中,我们便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拯救现象,正是将纷乱的现象归整。
13、谈谈你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了解和认识。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工程。该工程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于日正式启动,到日通过国家验收。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然而真正有传世文献支持的“信史”迄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此上溯的历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马迁的《史记o三代世表》中,仅记录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没有具体在位的年代,这种状况被称为&有世无年&,成为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千百年来,无数学者为改变这一状况而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如此规模庞大的工程是无法由一己之力来完成的。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改变“有世无史”的时间已经成熟。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来自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学等多种学科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在李学勤、李伯谦、席泽宗、仇士华四位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下,团结协作,共克难关,取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先后完成了9个课题、44个专题的研究。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对历史文化遗址的发掘,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鉴定以及对古天文学记录的整理,于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中国的历史纪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为标识的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并明确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体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并明确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对于商代前期的历史给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也相应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理清了先秦历史的起承转合和发展脉络,填补了我国古代纪年的一段空白,制定了迄今为止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代表,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同时,该工程的顺利完成也开启了二十一世纪交叉学科共同研究的范式。
《九章算术》是战国、秦、汉封建社会创立并巩固时期数学发展的总结,就其数学成就来说,堪称是世界数学名著。例如分数四则运算、今有术(西方称三率法)、开平方与开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数值解法)、盈不足术(西方称双设法)、各种面积和体积公式、线性方程组解法、正负数运算的加减法则、勾股形解法(特别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数的方法)等,水平都是很高的。其中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数加减法则在世界数学发展上是遥遥领先的。就其特点来说,它形成了一个以筹算为中心、与古希腊数学完全不同的独立体系。
《九章算术》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采用按类分章的数学问题集的形式;算式都是从筹算记数法发展起来的;以算术、代数为主,很少涉及图形性质;重视应用,缺乏理论阐述等。
这些特点是同当时社会条件与学术思想密切相关的。秦汉时期,一切科学技术都要为当时确立和巩固封建制度,以及发展社会生产服务,强调数学的应用性。最后成书于东汉初年的《九章算术》,排除了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名家和墨家重视名词定义与逻辑的讨论,偏重于与当时生产、生活密切相结合的数学问题及其解法,这与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是完全一致的。
《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曾传到朝鲜、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当时的数学教科书。它的一些成就如十进位值制、今有术、盈不足术等还传到印度和阿拉伯,并通过印度、阿拉伯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科学革命o习题
一、选择题
1、拉开近代科学序幕的是(C )
A 库恩革命;B伽利略革命;C哥白尼革命;D开普勒革命。
2、16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继承了另一位天文学家的观测数据后,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三定律。这位科学家是(A )
A 第谷;B 哥白尼;C 托勒密;D 伽利略。
3、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下列科学家不属于此列的是(A )
A 阿基米德;B 哥白尼;C 开普勒;D 伽利略。
4、1666年,牛顿发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平方反比定理,这个性质同时也被另外一些科学家独立得到,在这些科学家中不包括( )
A 伽利略 ;B 雷恩;C 哈雷 ;D 胡克。
5、牛顿和笛卡尔的宇宙理论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 )
A 地球形状 ;
B 以太绕日运动产生的力的性质;
C 太阳是宇宙中心;
D 行星在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运动。
6、17世纪,由于受地球吸引苹果落地这一事实的启发,牛顿考虑了地球和月球相互吸引的情况,从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不包含(B )
A 统一了伽利略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学和开普勒的天体运动理论;
B 首次从动力学角度构建了行星运动理论;
C 成功地解释了海洋潮汐、岁差和哈雷彗星运动等自然自然现象;
D 否定了笛卡尔提出的涡旋宇宙假说。
二、填空题
1、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发现标志着天文学中___________分支的建立,从而为__万有引力__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2、伽利略用于支持哥白尼日心学说的两个重要观测事实是________和_______。
3、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关于天文方面的资料有两种,后来整理并定名为_______和______。
4、干支纪日法是由__10__天干和___12____地支相配而成, ______日后完成一个循环。
5、日晷是古代的一种______仪器,它的两个主要类型是________和_________。
6、古代中国的历法是一种_____历,它的基本问题是对_______年和________月和日进行协调。
7、近代天文学中,___开普勒_____是天体力学的奠基人。
8、开普勒定律的前两个是基于对丹麦天文学家__di’gu______对_____星的观测资料。
9、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_天球运行论____,提出了日心说。
10、十七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分别是 、面积定律和 。
11、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由于其________ 的观点和不能解释_____的观测事实而遭受打击。从此,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______阶段。
12、天王星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___赫歇耳__利用其高精度的望远镜最早发现的。
三、问答题
1、简述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意义。
2、简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胜利的主要表现。
3、牛顿力学是对开普勒的天上力学与伽利略的地上力学的统一,其核心是万有引力理论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平方反比定律”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请给出“平方反比定律”的陈述,并说明它在牛顿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中的作用。
4、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提出后,对于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进行了解释,请举出3个这类的自然现象,并用万有引力理论对其中的一种具体进行解释。
5、为什么说20世纪30年代射电望远镜的发明,标志着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纪元?
6、为什么说牛顿和爱因斯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数学部分o习题
一、 选择题
1、最早将数学符号系统化的数学家是( )
A 丢番图;B 花拉子米;C 韦达;D 笛卡尔。
2、现在一般认为,享有非欧几何的创立者荣誉的数学家有( )
A 2位;B 3位;C 4位;D 5位。
3、十九世纪,提出旨在统一几何学的《爱尔朗根纲领》的数学家是( )
A 黎曼 B 施陶特 C 克莱因 D 希尔伯特
4、现代代数数理论的创立者是( )
A 拉梅;B 库默尔;C 高斯;D 戴德金。
5、十七世纪,法国的一位数学家在读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算术》中的一个问题时,在旁边写下一段批注,由此引出了一个著名的数学猜想。这位数学家是( )
A 欧拉;B 费马;C 热尔曼;D 勒让德。
6、1967年,有位数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学统一化的重要猜想,表明在数论、自守形式和群表示论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个数学家是( )
A 黎曼;B 克莱因;C 希尔伯特;D 朗兰兹。
7、 十六世纪,在寻求三次和四次代数方程一般解法的过程中,最先取得突破的数学家是( )
A 费罗;B 塔塔利亚;C 卡尔达诺;D 费拉里。
8、 十九世纪,代数方程根式可解的问题最终由两位数学家解决,他们是( )
A 邦贝利和格列高里;B 拉格朗日和鲁菲尼;C 约当和克莱因;D 阿贝尔和伽罗瓦。
9、十九世纪数学最突出的成就是群的发现,它使代数学获得了新生,代数学不再仅仅研究代数方程,而更多的是研究各种抽象&对象&的运算关系。群概念的提出者是法国的( )
A 伽罗瓦;B 鲁菲尼;C 阿贝尔;D拉格朗日。
10、下列奖项不是用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是( )
A 费马奖;B 诺贝尔奖;C 陈省身奖;D 阿贝尔奖。
11、高斯曾说&若无某种大胆果敢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产生于1637年左右的费马大定理,使三个多世纪的数学家为之奋斗。1994年,终于出现一个终结者。他是英国的数学家( )
A 怀尔斯;B 拉梅;C 库默尔;D 朗兰兹
二、填空题
1、欧几里得在其巨著_______中利用反证法证明了有无穷多个素数。
2、在数学史上,________被称为&几何学上的哥白尼&。
3、19世纪20年代,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过程中,法国女数学家_______做出了重要贡献。她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并不是去证明一种特殊情形下的费马大定理,而是一次就得出适合许多情形的解答。
4、笛卡尔关于解析几何的工作体现在其著作《方法论》的一个名为_______的附录中。
5、希尔伯特统一几何学的工作对现代数学影响深远,他使用的是______方法。
6、19世纪中期,库默尔利用他创立的_______理论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对很多素数都成立。
7、日,怀尔斯彻底完成对费马大定理的证明。1995年5月,作为历史上核查得最彻底的稿件,他的证明发表在《数学年刊》上。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用了________年时间。
三、 问答题
1、什么是&倍立方&问题?试论述它无解的理由。
2、证明:只用圆规和直尺(无刻度)作一个线段使其长等于给定圆的圆周,是不可能的。
3、F.克莱茵《埃尔朗根纲领》最主要的思想是什么?
4、为什么说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是20世纪数学最深刻的成果之一?
5、试通过案例分析(不少于3个)论述当代数学发展的统一化趋势。
6、举出一个20世纪数学最深刻的成果,说明你的理由。
7、什么是罗素悖论?它在现代数学史上有何意义和影响?
8、康托在数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什么?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9、四元数的发现对现代数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0、试证:可数无限多个可数集之和仍是可数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物理部分o习题
一、选择题
1、1687年,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中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下面不属于经典力学三大定律的一项是( )
A 能量守恒定律;B 惯性定律 ;C 加速度定律 ;D 反作用力定律。
2、十七世纪,由于受地球吸引苹果落地这一事实的启发,牛顿考虑了地球和月球相互吸引的情况,从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中不包含( )
A 统一了伽利略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学和开普勒的天体运动理论;
B首次从动力学角度构建了行星运动理论;
C 成功地解释了海洋潮汐、岁差和哈雷彗星运动等自然自然现象;
D否定了笛卡尔提出的涡旋宇宙假说。
3、1932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和质子同质量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也就是中子。1935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一方面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另一方面又为人类进一步进行人工核反应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实验手段。这位英国科学家是( )
A查德威克;B汤姆逊;C卢瑟福;D贝克勒尔。
4、同位素概念的提出者是英国化学家( )
A索迪;B阿斯顿;C卢瑟福;D居里夫人。
5、镭射线在强磁场中分为三部分,即&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它们的发现者分别是( )
A 汤姆逊,居里夫人,卢瑟福;
B卢瑟福,居里夫人,维拉尔;
C 卢瑟福,柏克勒尔,维拉尔;
D汤姆逊,柏克勒尔,卢瑟福。
6、十七世纪初,通过对抛物体的研究及两个思想试验,伽利略( )
A 用文字对运动进行了分类;
B 发现了惯性定律;
C 提出了&墨顿法则&;
D 指出一个物体的速度v正比于它所受的作用力。
7、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测定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时,发现了第一个亚原子粒子,并因此荣获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不仅打破了道尔顿的&不可分&的原子学说,而且打破了物质结构的&终极&观念。如上所说的亚原子粒子是( )
A质子;B中子;C粒子;D电子。
8、1932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发现了和质子同质量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也就是中子。1935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一方面打开了人类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大门,另一方面又为人类进一步进行人工核反应研究提供了更有效的实验手段。这位英国科学家是( )
A查德威克;B汤姆逊;C卢瑟福;D贝克勒尔。
二、填空题
1、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最大贡献是_56_元素周期表______。
2、放射性元素在发出射线的过程中会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第一个发现这一现象的是______。
3、大爆炸宇宙模型建立的观测和实验基础是_______和________。
4、近代天文学中,________是天体力学的奠基人。
5、对大爆炸宇宙学说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当今5位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物理学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687年,牛顿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______自认哲学的数学原理______》。19世纪50年代末,此书传入中国,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傅兰雅合作,在上海墨海书馆开始此书的译述工作,直到1867年才译成了此书的第一卷,命名为《_________》。
8、1645年和1646年,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别独立推断出一颗假定行星的轨道。日晚,加勒在德国柏林天文台把望远镜对准了勒维叶所预报的位置,果然发现了这颗行星。这颗行星就是 。
9、1914年荷兰物理学家_________及其合作者发现汞、铅、锡等金属,一旦降温到该物质的特性转变点以下时,电阻会突然降低到10-9以下,变成&超导电性&物体。由于此项研究,他获得了1913年诺贝尔奖。
10、吉布斯在1901年写成了《________》一书,影响很大,成了统计力学的经典著作,并由他创立了统计力学。
11、18世纪,第一个发明能够贮电的装置是&莱顿瓶&,它的发明者是荷兰莱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____________。
12、18世纪法国物理学家_库伦_____,根据有关扭力方面的知识,提出了电荷的反比平方律,这是近代电磁学理论第一个数学定律。
13、1675年法国数学家_______首先指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所走路程取极值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导出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14、1803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进行光的干涉实验,第一次提供了测定波长的方法。
15、1905年,瑞士专利局年轻的工作人员爱因斯坦向德国《物理学年报》(Annalen der Physik)投寄了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________》。这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
16、在量子力学的创立过程中,物理学家__薛定谔_____与_____海森伯___分别提出了波动力学与矩阵力学。
17、在泡利提出不相容原理的基础上,1925年__________与_______提出了电子自旋假设。从而使长期得不到解释的光谱精细结构、反常塞曼效应和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等难题迎刃而解。
18、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同一年授予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父子俩人,以表彰他们在&运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三、问答题
1、 简单叙述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传统物理学的经典名著的内容(举例3部)
2、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物理学,只有物理学知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试论述之。
3、 牛顿力学是对开普勒的天上力学与伽利略的地上力学的统一,其核心是万有引力理论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平方反比定律&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请给出&平方反比定律&的陈述,并说明它在牛顿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中的作用。
4、 牛顿万有引力理论提出后,对于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进行了解释,请举出3个这类的自然现象,并用万有引力理论对其中的一种具体进行解释。
5、 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是什么?请简述之。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①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a.阴极(发射光电子的金属材料)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发光强度成正比。
b.光电子脱出物体时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这就是说,光电子的初动能只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
c.仅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不小于某个确定值时,物体才能发出光电子,这个频率蛳叫做极限频率(或叫做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λ。叫做红限波长。不同物质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红限波长λ。是不同的。
几种金属材料的红限波长
金 属 铯 钠 锌 银 铂
d.从实验知道,产生光电流的过程非常快,一般不超过lO-9秒;停止用光照射,光电流也就立即停止。这表明,光电效应是瞬时的。
②解释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当光子照射到物体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物体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hυ后,能量增加,不需要积累能量的过程。如果电子吸收的能量hυ足够大,能够克服脱离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即电离能量)I和脱离物体表面时的逸出功(或叫做功函数)W,那末电子就可以离开物体表面脱逸出来,成为光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是
hυ=(1/2)mv2+I+W
式中(1/2)mv2是脱出物体的光电子的初动能。
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这是金属的特征,因而对于金属来说,I项可以略去,爱因斯坦方程成为
hυ=(1/2)mv2+W
假如hυ&W,电子就不能脱出金属的表面。对于一定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最小光频率(极限频率) υ0。由
hυ0=W确定。相应的红限波长为 λ0=C/υ0=hc/W。
发光强度增加使照射到物体上的光子的数量增加,因而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6、 什么是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他,别人也会提出这个理论,因为时机已经成熟。请简述这个&时机&的历史背景。
7、 20世纪之前,微粒说与波动说作为光学的两种主要理论一直争论不休,请给出这两种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比较详细地叙述这两种学说的竞争历史。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生命科学o习题
一、选择题
1、1856年,孟德尔开始了他的著名的豌豆杂交试验。通过考察豌豆的七种性状后,发现其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遗传之比为( )
A 2:1;B 3:1;C 4:1;D 5:1。
2、整个生物学领域由于遗传学而变成了一门统一的学科,而第一次以&遗传学&一词来称呼研究生物遗传问题这一新学科的生物学家是( )
A 贝特森;B 孟德尔;C 冯o切尔马克;D 达尔文。
3、1869年,米切尔发现核酸。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科赛尔证明了存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核糖核酸),而真正发现这两种核酸的是美国的生物化学家( )
A 米切尔;B 科赛尔;C 莱文;D 查伽夫。
4、二十世纪,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的结果的证明;遗传密码的破译,基因的奥秘被揭开了,同类物质循环繁衍的过程就是( )
A DNA的自催化过程;B DNA的异催化过程;C蛋白质的形成过程;D互补氢键的形成过程。
5、被称为&植物学上的拉瓦锡&的生物学家是( )
A 德弗里斯;B孟德尔;C 柯林斯;D 贝特森。
6、二十世纪初,生物学家们担心,按照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有些显性特征的遗传病会随时间的推移扩散到整个族群。数学家哈代对此进行了证明,结果是( )
A 显性的特征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将趋于消亡;
B 显性的特征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不会趋于消亡;
C 显性的特征不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将趋于消亡;
D 显性的特征不会扩散到整个种群,隐性特征也不会趋于消亡。
7、1953年4月,沃森-克里克在《自然》杂志的一篇短文中提出了生物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
A DNA双螺旋结构;B DNA的直线结构;C蛋白质的基本结构;D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8、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使人们相信有遗传密码的存在。1961年8月,破译第一个遗传密码的是生化学家是( )
A 霍利;B尼伦贝尔;C柯拉那;D奥乔亚。
二、填空题
1、在生物学的研究中,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对于试验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孟德尔在进行植物杂交试验时选取了豌豆作为研究对象;摩尔根在进行诱发突变的实验时选取了 作为研究对象。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化学家科赛尔证明了存在两种核酸,即现在所说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莱文在动物体内发现了这两类不同的核酸。
3、1959年S. Wright曾说&整个生物学领域将由于遗传学而变成一门统一的学科,最终将同物理学相媲美&。请简述遗传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
4、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DNA 结构的提出,它宣告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标志着生物学已经进入了分子水平。
5、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是指DNA的自催化功能和异催化功能。后者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叫转录,第二个过程叫 。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天文学o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构建宇宙模型,揭示宇宙奥秘,人类进行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关于宇宙论,下面正确的是( )
A 同心球模型 ;B日心说;C偏心圆模型;D本轮-均轮模型。
2、下列著作中不是开普勒所著的是( )
A《宇宙的奥秘》;B 《新天文学》;C 《宇宙和谐论》;D 《天文学大成》。
3、海王星常常被称为&笔头上发现的行星&,下列科学家没有对这种&笔头工作&做出贡献的是( )
A 赫歇耳;B 博瓦德;C 亚当斯;D 勒维叶。
二、填空题
1、1645年和1646年,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别独立的推断出一颗假定行星的轨道。日晚,加勒在德国柏林天文台把望远镜对准了勒维叶所预报的位置,果然发现了这颗行星。这颗行星就是____________ 。
2、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_____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3、二十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这三个定律是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_______。
4、天王星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利用其高精度的望远镜最早发现的。
5、最早发现的关于干支记日法是以____________文记载的,产生于_____时代。
6、古代中国为了标注星的位置,采用了______坐标体系,这个坐标体系是以赤道附近的____为基础的,它的两个坐标量分别是________ 和_______。
7、中国最古老的天文仪器是______,它在早期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古代中国曾产生过三个最有影响的宇宙论学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周髀算经》约成书于________年代,是关于________说的一部经典著作。
9、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发现标志着天文学中___________分支的建立,从而为___________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0、古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是在_____代,由_______发起和领导的,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发现了_____。
11、伽利略用于支持哥白尼日心学说的两个重要观测事实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古希腊的________把肉眼所见恒星的亮度分为____等,最早的星等概念由此产生。
13、大爆炸宇宙模型建立的观测和实验基础是________和_________。
14、《授时历》是元代集大成的一部历法,它大约于_______年传入日本,由日本数学家__________开始系统研究,并因此建立和发展了________。
15、公元330年,东晋的________提出了______的科学结论,这是古代中国对岁差的第一次明确阐述。
16、现行通用的公历(又称格里历)是由________历演变而来,它是一种___历,置闰规则是_______ 。
17、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关于天文方面的资料有两种,后来整理并定名为_______和______。
18、干支纪日法是由_______天干和_______地支相配而成, ______日后完成一个循环。
19、日晷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仪器,它的两个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0、古代中国的历法是一种________历,它的基本问题是对_______年和________月和日进行协调。
21、近代天文学中,________是天体力学的奠基人。
22、唐代活动于中国的印度天文学家_____主持了大型天文星占著作_______的编撰,并翻译了印度历法____ 。
23、公元150年,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出版了他赢得荣誉的最重要的著作__________。
24、托勒密地心体系主要引进了______、______ 和_______三个概念。
25、开普勒定律的前两个是基于对丹麦天文学家________对_____星的观测资料。
26、《周髀算经》的主要目的是为________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所依赖的数学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7、赤道附近28宿按照东西南北分成四象,包括东方________、西方_____、南方________和北方_________。
28、《授时历》是元代集大成的一部历法。清代学者________ 对它有系统研究,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撰成《明史》中的__________。
29、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三、问答题: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有何重要贡献?
2、简述托勒密本轮-均轮体系的优点与缺点,并说明哥白尼日心说胜利的原因。
3、简述&日影千里差一寸&的含义及其影响。
4、简述浑天说与现代球面天文学中的天球模型的异同。
5、简述圭表与日晷的区别。
6、为什么说20世纪30年代射电望远镜的发明,标志着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纪元?
7、试通过案例分析(不少于3个)论述古代中国数理天文学的特点。
1、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是1年,且火星的平均日距是地球的平均日距的1.524倍,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确定火星的
& &公转周期。(1.88年=687天)
2、按照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在其轨道上的哪一点公转最快?
3、讨论题:试比较伽利略和开普勒在新知识发展方面,对待实验(或观察)和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态度。
4、讨论题:查阅火星及其他行星轨道的偏心率。通过与地球偏心率的比较,想一想为什么开普勒要假设地球轨道
& &的圆形性。分析这些偏心率,为什么开普勒详细研究的是火星而非水星?
5、伽利略《两种新科学》中的问题:
(a) 证明:初速为零的物体沿斜面无磨擦下滑所用的时间与该物体从同样高度处自由降落的时间之比,等于斜面
& & 的长度与垂直高度之比。从而沿相同高度的两个不同斜面下滑的时间之比,等于两斜面的长度之比。
(b) 证明:初速为零的物体沿长度相同而斜度不同的两斜面下滑的时间之比,等于两斜面垂直高度之比的平方
& & 根的倒数。
(c) 试说明以任意仰角a发射的炮弹,其轨迹是抛物线。
(d) 以某一给定的初速度发射炮弹,当仰角a=45度时,其水平跨度为20000。试说明当a=60度或30度时,以同样的初速度发射,它的水平跨度均为17318。
(e) 以某一给定的初速度发射炮弹,当仰角a=45度时,其最大高度为5000。试说明若初速度不变,则当a=30和60度时,该炮弹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f) 已知初速为零的自由落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证明在逐次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为相邻的奇数1,3,5,...倍。
6、哥白尼《大体运行论》中的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求三个角。作出三角形的外接圆,并以A点为中心 ,AD=(1/2)AB为半径作出另一圆(如图所示)。由于两腰与底边之比等于半径AD与弦DE之比,所以三个角便可确定出来。令AB=AC=10且BC=6来完成计算。 (顶角35度,底角72.5度。)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1)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
(3)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1)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我国印制的《金刚经》卷子.
(2)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
(3)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
(1)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
(2)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3)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1)唐朝中期书籍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2)北宋时火药已广泛在军事上使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4)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金的军队用火器打退了蒙古军队的进攻,取得局部胜利.
(5)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情况.
(2)商朝: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商朝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和新星记录.
(3)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70多年.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欧洲早160年.
(4)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人们还测定了一年的季节.
(5)西汉:武帝时制定&太初历&.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6)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7)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8)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改进了简仪和圭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问世.
(三)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1)西周:商高讲过&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特例,载于《周髀算经》.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6)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他还著《缀术》等书.
(四)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1)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有著名的医学著作《内经》.
(2)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3)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4)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五)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1)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5)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六)农业,手工业论著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
(3)《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
(4)《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
(七)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1)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德,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2)秦汉: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西汉《九章算术》有些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3)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1100多年.
(4)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5)宋元: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发明了指南针并用于航海.唐宋时发明了火药和火药武器.沈括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800年.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
沈括,主持修订《奉元历》,改制浑仪、浮漏、影表。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著述达35种,大多散失。《梦溪笔谈》集其一生研究和见闻的精华,涉及天文、数学、历法、地理、地质、水利、物理、生物、医药、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
天文方面成绩显著;历法上大胆创新,提出《十二气历》。
数学方面创“隙积术”和“会圆术”。物理学方面作凹面镜成像实验和声音共振实验。地理地质学方面以流水侵袭作用解释奇异地貌成因,从化石推测水陆变迁情况,制成辽北立体地形模型。编制北宋疆域地图集。还记述早期指南针装置,地球磁偏角的发现,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法等。又精研药用植物与医学,著有《灵苑方》(已佚)和《良方》。
在天文学方面,在司天监期间,沈括为提高仪器的精度进行了大量工作,曾改制浑仪、浮漏和景表等天文仪器,撰《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亲自观测天象,绘制测定北极星位置的图二百多张;并曾在几年内坚持观测表影和漏壶的运行,由此提出了因太阳运动不均匀而引起的时差现象;在晚年,他提出一种全新的纯阴历《十二气历》,这种历法简单明了,便于指导农事。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 积分
非线性科学o习题
一、选择题
1、第一个将化学实验数学化的人是( )
A 波义耳;B 拉瓦锡;C施塔尔;D 帕拉塞斯。
二、填空题
1、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其著作《燃烧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 学说。而且他也是提出建立化学反应方程式构想,从而将化学试验数学化的科学家。
三、问答题
1、笛卡尔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举出自然界中不遵循机械论哲学的现象。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在“我”中打开扫一扫,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Powered by Discuz!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例举国外设备管理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