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打完麻风疫苗注意事项了疫苗之后是否可以消毒?

猪场疫苗使用你做对了几点?认真看完受益终身
我的图书馆
猪场疫苗使用你做对了几点?认真看完受益终身
  一、养猪人对疫苗必须具备的认识&  疫苗接种,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种权宜之计,而不能把疫苗看成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彻底改变用疫苗来治疗疾病的做法。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最终减少或终止某些疫苗的接种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做疫苗过多可能严重影响猪的生长速度。疫苗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次数宜少不宜多;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猪只疫苗接种的时间宜晚不宜早(尽量避免使用超前免疫,防止免疫麻痹的产生)。切记,在养猪业中,最佳的免疫当属风土驯化,并且绝大多数的病原微生物是可以风土驯化的。在充分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之后,驯化的思想必须贯穿于整个养殖环节的始终&  二、疫苗接种所引起的正常的副反应&  疫苗接种的副反应极少见,且大多是轻微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一般不会造成生理和功能的障碍。接种后24小时内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个别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一般反应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异常反应:是动物在接种后发生的与疫苗接种有一定联系、达到需要诊治程度的综合征。这类反应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对症治疗和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养猪业使用疫苗现象的反思&  1、养猪业从业者的无知。由于绝大多数的养猪业从业者并非专业科班出身,所以,听到个新名词就感觉有道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2、严重疫情造成的养殖户的恐慌心理。这个时候,许多的猪场不是在给猪打疫苗预防疾病,而是在给作为养猪户的人找心理依靠。&  3、话语权的失控。许多药厂的销售人员开始假冒技术人员把持网络等工具抢夺话语权,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说中国的口蹄疫疫苗是“政治疫苗”,但是,根据笔者临床实践得知,国产的口蹄疫疫苗确实有疫苗副反应比较剧烈的缺点,但是,如果我们免疫2次的话,对口蹄疫的预防效果还是相当的令人满意的。需要郑重声明的是,樊福好老师是笔者最尊重的既敬业又敢于仗义执言的专家,这里只是对他作为公众人物和专家不应该的失误举例而已。&  四、猪场疫苗怎么做&  抛开疫苗质量问题不谈,笔者认为猪场的疫苗应该这样操作:猪瘟:必做。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自繁自养的猪场使用脾淋苗,在21和56日龄按照说明书注射,外购猪育肥使用4~6头份细胞苗。这样做的原因据说是认为脾淋苗因为存在多种免疫增强因子,产生的抗体滴度高,整齐度好但是缺点是应激反应大,外购猪使用易于诱发疾病爆发。但是网络里边也经常看到不同从业者认为俩者的效果应该没有巨大的差别,所谓的脾淋苗效果好,热捧脾淋苗很大程度上存在企业的商业竞争和炒作的因素。笔者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笔者认为中国的猪瘟疫苗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效果最好的猪瘟疫苗,没有必要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伪狂犬:必做,4个月普免1次。最好使用基因缺失苗,坚持自繁自养2年以上,基本上可以净化猪场。伪狂犬疫苗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做的最好的疫苗,技术已经相当的成熟,各个厂家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支原体疫苗:必做,支原体肺炎是危害猪场最大的疾病,饲料消耗率过高,选择国产活疫苗效果更明显,自繁自养猪场按说明书做。&  圆环病毒:必做,猪圆环病毒病是全球公认的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养猪业的三大疫病之一  口蹄疫:必做,时间在10和4月份,间隔15或者30天做2次。政府免费疫苗笔者觉得效果就不错。&  乙脑苗:种猪每年阳历4月必做,9月可选择使用。&  细小病毒:头胎母猪后备期必做。&  蓝耳选做:关于这个疫苗,争议比较大。笔者认为,如果预防种猪的繁殖障碍可以考虑做,但是如果考虑预防高热病的话,做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根据笔者经验,政府的免费疫苗可能效效果真的不怎么样。其他疫苗根据对本厂的猪群危害剧烈的常发病自选。&  在农村,许多养猪专业户只是外购仔猪育肥,没有自己的种猪。这样的猪场可以这样做:过夏肥猪只做猪瘟或者猪瘟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过冬肥猪:猪瘟、伪狂犬、口蹄疫。&  五、注意事项&  1、必须在猪群健康的情况下才可以免疫注射,不能够确定是否健康的猪,为了防止呼吸系统综合症对免疫系统和免疫效果的影响,最好能够饲料加药净化后再予以免疫注射。净化药物的选择应该是对免疫系统无害的药物。那些严重影响免疫系统甚至导致免疫抑制的药物,例如氟苯尼考、地塞米松等必须慎重选用。许多的猪场做苗后诱发了大规模的群发病,导致群死群伤,就是因为猪群在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情况下,做苗应激诱发的。&  2、关于疫苗的同时注射,A,副反应小的如气喘病、萎鼻、圆环、伪狂犬可同时分点注射。B,死苗也可以同时分点注射。C,副反应大的禁止同用,间隔最少一周。举例如下:猪瘟和口蹄疫同时使用相互没有影响。口蹄疫和蓝耳病灭活苗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但是,三者绝对不可以同时使用。一般先打猪瘟,7天后,口蹄疫和蓝耳病灭活苗分点注射。&  3、消除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在做疫苗前后3~7天饲料或者饮水里边必须加多种维生素。必须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做疫苗,夏天在早晚做,冬季在中午做疫苗。&  4、必须1圈猪1个针头,千万不能1个针头打到底,防止交叉感染&  (来源:河北兴达饲料有限公司)有关于''的文章列表
关注猪友之家微信号,查猪价、看猪病更方便!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生猪打疫苗后产生副反应怎么办?原来可以这样预防和处理……
生猪打疫苗后产生副反应怎么办?原来可以这样预防和处理……
巴帝一念境曲一念诗画
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控措施周军,黄锐,王军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口蹄疫、蓝耳病和猪瘟等重大生猪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增加政府投入,组建了专业的防疫队伍,专门从事动物免疫工作。随着生猪免疫的全面开展,有效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生猪相对疫苗反应增多,有的群众有思想顾虑怕注射疫苗引起生猪死亡或母猪流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总结近几年我地处理疫苗副反应心得体会,与同行进行探讨。1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1.1疫苗本身的因素1.1.1疫苗的生物学特性:接种活疫苗后,疫苗毒株可在体内繁殖、复制,可能出现类似轻度自然感染的临床症状。1.1.2疫苗的生产工艺和差错:在疫苗的制造过程中,常添加必不可少的物质,在制造后期未能除尽,常可引起免疫接种副反应。1.2、疫苗保管及使用方面的因素1.2.1 疫苗的贮藏运输各种疫苗一定要按说明书的要求、规定进行保存运输。对活毒疫苗如猪瘟、仔猪副伤寒等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且温度要相对稳定,不能反复的冻融,否则疫苗的效价会迅速下降。另外,疫苗在接种前受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时间过长,稀释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均会影响疫苗的效价甚至失败。1.2.2 疫苗稀释不当各种疫苗的稀释剂、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必须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除猪三联疫苗有专门配置稀释液外,其他疫苗一般用生理盐水。灭活疫苗不用稀释直接使用。1.2.3 疫苗接种方法不当猪免疫接种的方法有:饮水、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肌肉注射免疫时,出现“飞针”,疫苗根本没有注射进去或注入的疫苗从针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不足并污染环境;引水免疫时,免疫前要停水3h,饮水器要用非金属器具,且避免阳光直射。有的接种部位不正确,如应该肌肉注射的疫苗进行皮下注射;有的消毒不严格,未达到一猪一针头,针管未消毒,注射前未进行注射部位消毒。有的注射疫苗前,疫苗未经检查或使用前未升温至室温,如疫苗过期或性状已发生改变,或从冰箱中取出疫苗后未经过升温,直接注射至牲畜体内导致应激反应过大等。1.3 免疫程序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实施有效防疫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猪群达到并维持高度免疫水平和获得良好的免疫保护较重要。免疫程序的内容包括疫苗的种类、首免日龄、接种次数和接种间隔时间等。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当地的疫情、疾病状况、猪的用途、饲养管理条件、母源抗体水平和疫苗的品种等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时机不当对免疫的效果影响较大。如过早免疫接种,受母源抗体干扰会导致免疫失败;过迟接种会出现免疫空白期,易造成猪群发病。同时进行多种疫苗免疫,有时会出现疫苗间相互干扰的现象,从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败。因此猪场应根据当地猪病流行规律和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1.4应激因素生猪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气候突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噪音、环境和饲料的改变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给生猪接种疫苗,会引起动物机体细胞介导免疫功能下降,使猪的免疫应答能力减弱,从而降低猪的抗体水平。1.4.1 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从而导致机体免疫细胞的减少,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进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导致免疫失败。1.4.2 环境因素高温、寒冷、阴雨、温差过大、过度潮湿、噪音、异常响动、鼠类等小动物骚扰、各种有害气体的存在、发霉的饲料等各种刺激都能使猪体产生应激反应。1.4.3 管理因素密度过大、混群、疾病、通风不良和粪便不及时清理等,都可形成应激反应。1.4.4 疾病及个体因素当猪接种疫苗时,可能已经处于疾病的潜伏期,或存在严重的寄生虫感染时,接种疫苗后必然导致猪群发病。有时,有些接种对象由于健康状况、品种或处于某种病理生理状态,接种疫苗后,常导致免疫副反应发生。2生猪免疫副反应的类型2.1 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不做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2.2 严重反应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和糜烂等,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急性死亡。2.2.1 高热反应猪接种疫苗后体温升高0.5-1℃属正常反应。若升高1.5-3℃则属严重反应,其原因主要是刚病愈的猪抵抗力弱,或者在猪病的潜伏期内进行接种。病猪鼻镜干燥,呼吸粗重,食欲废绝,卧地不起。2.2.2 流产母猪注射疫苗后,12-36h内自阴道排出血液及正在发育的胚胎,造成妊娠母猪流产。2.3 合并症2.3.1 血清病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和关节痛等。2.3.2 过敏性休克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min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救治。此种反应不分性别、年龄和品种,各种猪都有发生。猪注射疫苗后立即出现步态不稳,呼吸急促,站立困难,肌肉震颤,口吐白沫,倒地,角弓反张,全身抽搐,四肢做游泳状运动。皮肤充血潮红,继而红紫,特别是在腹下、四肢、肛门和阴户,可视黏膜发绀,排泄失禁,心率不齐,肺音消失。2.3.3 全身感染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3生猪免疫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为减少、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事项:3.1 加强技术培训,切实降低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发生比例进一步加强对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强制免疫疫苗保存、运输、免疫操作程序、免疫副反应处置和消毒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每一个村防疫员必须准确掌握免疫注射方法,特别是消毒和注射进针的部位及深度要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免疫人员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免疫副反应的发生比例。3.2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处置免疫副反应的有关知识防疫人员对生猪实施强制免疫时,应向养殖户宣传免疫副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和严重免疫副反应的报告渠道,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生物制品、接种对象本身的原因导致疫苗接种后出现轻微免疫副反应的情况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不必抢救,基本可自行恢复正常;属严重副反应的应立刻通知当地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员,当地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员要立即派人赶赴现场救治,同时向县、区疫病防控中心报告;县、区疫病防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指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核查、鉴定和指导救治,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抢救不及时而造成的副反应死亡。3.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生猪免疫力对于免疫接种对象,要教育养殖户逐渐改善生猪饲养条件,提高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效率,增强生猪抗病防病的综合能力。有较多生猪养殖场(户)规模不大,以家庭式养殖为主要方式,这样,就导致养殖不专业,养殖户不能准确掌握生猪的饲养条件和健康状态。一些环境卫生差、温度不达标、畜舍间间距近、同舍不同日龄猪混养等现象,这些都影响牲畜的健康状态,进而影响免疫效果。接种疫苗时,要求牲畜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只有生猪处于健康状态,疫苗才能真正起到作用,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否则就可能发生免疫后的副反应严重可出现死亡。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不断增加,畜牧兽医部门要经常送科技下乡,不断提高养殖户的专业养殖水平,保证牲畜的良好生活、生长环境,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另外,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要不断改进养殖方式,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过渡,开创高质量养殖新局面。3.4 科学免疫,避免免疫应激的发生免疫接种前、后,应避免生猪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和惊吓等应激。注射疫苗前对生猪要严格进行健康检查。凡体温异常,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或疑似有病的生猪一律暂缓注射疫苗。在预防接种前,要全面了解和检查猪群的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等。成年、体质健壮或饲养管理较好的猪,接种后会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如果年龄不适宜,体质弱,有其他疾病,正在怀孕(妊娠猪接种后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会引起流产或死胎等)以及饲养管理状况不佳的,最好暂时不接种。而且要注意了解猪群中有无疫情,如果有疫情应对疫情进行紧急接种等处理措施。3.5 接种疫苗时,要注意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如果疫苗间在引起免疫反应时互不干扰或有相互促进作用可以同时接种;如果相互有抑制作用,则不能同时接种,否则会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不了解情况时,不要几种疫苗同时免疫接种。可联合使用的疫苗最常见的是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给生猪注射免疫接种疫苗时,器械应事先经高温灭菌处理,生猪的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部位要准,用力要均匀,严防用力过猛和重复损伤猪的皮肤,注射完毕后,其注射部位和针头均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注射用针头应尽可能采用轮流煮沸消毒后使用,谨防生猪免疫注射交叉感染疫病。注射油剂疫苗时,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气温较低时,应提前将疫苗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预温,谨防油剂疫苗吸收不良,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疙瘩,甚至发生感染。4生猪免疫副反应的处理4.1 一般反应处理此种体温升高为一过式体温升高,一般在 36h自愈。4.2 严重反应处理4.2.1 全身反应型的猪,进行退热和抗菌消炎的治疗,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青霉素等药物,每天2次,连续 3 d即可治愈。4.2.2 局部胀肿的猪,肿胀部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 10-15 d,肿胀部位可转小或消失。但若感染化脓,则按外科化脓创伤进行处理,办法是切开硬块部位用消毒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填塞无菌纱布引流,经1-2次处理就会很快愈合。4.2.3 怀孕流产的猪,出现流产症状应用黄体酮等保胎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早期有一定效果。4.2.4 对于过敏、血清病等严重反应的猪可肌肉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对症治疗。对已休克的猪除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和蹄头,放血少许。将去甲肾上腺素2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待苏醒后,撤去药物。来源:《动物防疫一线》2017年第4期(总53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巴帝一念境曲一念诗画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诗词,散文,歌曲,绘画,园艺,禅语,茶话
作者最新文章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我的图书馆
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猪用疫苗与消毒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长春市130221)
在养猪生产中,免疫预防与消毒是猪病防控中的两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对保障猪群的健康生长与公共卫生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用疫苗与消毒药品,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下面作一介绍,供同仁们参考。
1、猪用疫苗
1.1& 疫苗种类
1.1.1& 猪瘟疫苗
1.1.1.1& 猪瘟脾淋活疫苗(兔源);
仔猪:23-26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65-70日龄2免,每头2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2头份;
生产母猪:断奶后与仔猪同步进行,每头肌注2头份。
1.1.1.2 猪瘟细胞活疫苗
仔猪:21-2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头份;60-65日龄2免,每头4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6头份;
生产母猪:断奶后与仔猪同步进行,每头肌注6头份。
1.1.1.3& 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细胞源):免疫同1.1.1.2项。
1.1.1.4& ST猪瘟传代细胞活疫苗:超前免疫;1日龄每头0.5头份,35日龄每头1头份,70日龄每头2头份;常规免疫;25-30日龄,每头1头份,60-65日龄,每头2头份。后备母猪配种前20天,每头2头份,生产母猪产仔后10天,每头2头份,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每次每头2头份。
猪瘟活疫苗的免疫与兰耳病弱毒活疫苗的免疫间隔1周。妊娠母猪不接种猪瘟弱毒活疫苗。
1.1.2& 猪兰耳病弱毒活疫苗
1.1.2.1& 经典兰耳病弱毒疫苗
仔猪:14日龄每头1头份,2周后2免,每头1头份。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3周免疫1次,每头2头份。
生产种猪:每年免疫3次,配种前15天免疫1次,每头2头份。
1.1.2.2& 高致病性兰耳病活疫苗(JXAI-R株)
仔猪断奶前后首免,每头肌注1头份,4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每头1头份;
生产母猪:配种前20天免疫1次,每头肌注1头份,免疫期为4个月。
妊娠母猪不接种兰耳病弱毒疫苗。
1.1.3& 猪伪狂犬病双基因缺失活疫苗
仔猪:出生后2日龄,每头每个鼻孔滴0.5毫升,38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1头份。
后备种猪;配种前6天免疫1次,每头2头份。
生产种猪:每4个月免疫1次,一刀切,每头2头份。
1.1.4& 猪口蹄疫疫苗
1.1.4.1& 猪口蹄疫O型高效灭活疫苗
仔猪:40-45日龄首免,每头1毫升;100日龄2免,每头2毫升。
种猪:每3个月免疫1次,每次每头2毫升。妊娠母猪妊娠初期30天与产仔前30天不注苗,其它时间可接种疫苗。
1.1.4.2&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仔猪:20日龄首免,30天后二免,10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1毫升。
种猪:每年免疫3次,每次每头1毫升。
本疫苗可与猪瘟疫苗同时接种,分别肌注,二者不会产生干扰现象。
1.1.4.3& 猪口蹄疫O型与亚洲I型双价灭活疫苗(牛源疫苗):仔猪30日龄首免,间隔28天2免,120日龄3免,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可获得坚强保护。
1.1.5& 猪细小病毒活疫苗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1个月首免,12天后二免,产第1胎仔猪后15天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1头份。3次免疫后可不再接种疫苗,均能获得终生免疫。
1.1.6& 猪乙型脑炎弱毒活疫苗
种猪和成年猪每年4月份免疫1次,每头2毫升,免疫期为9个月。第二年加强免疫1次,免疫有效期可长达2年。
1.1.7& 猪喘气病弱毒活疫苗
仔猪8日龄首免,每头1毫升,60日龄二免,每头1毫升。
&&& 1.1.8&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血清灭活疫苗
仔猪12日龄首免,首免后3周二免,每次每头2毫升(1头份)本菌含有15个血清型,我国当前常发的血清型有1、2、4、5、7、10、13型等。
&&& 1.1.9& 猪链球菌双价血清灭活疫苗
仔猪18日龄首免,首免后14天二免,每头2毫升。
1.1.10& 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含有4种抗原)
仔猪:3-4周龄免疫1次,每头1毫升。
后备母猪:配种前5-6周与配种前2-3周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2毫升(1头份)。
生产母猪:产仔前2-4周免疫1次,每头2毫升(1头份)。
1.1.11& 猪回肠炎活疫苗(胞内劳森菌苗)
仔猪:2-3周龄或仔猪断奶前1周免疫1次,每头1头份。购入新仔猪可于入舍后7天口服免疫1次。每头口服1头份。
1.1.1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多价血清油乳剂灭活疫苗(含血清型1、5、7型)
本菌共有15个血清型,目前我国常发的血清型为1、5、7型菌株。
仔猪:2月龄首免,首免二周后二免,每次每头2毫升。
后备种猪:6月龄免疫1次,隔3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2毫升。
生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2毫升。
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每次每头2毫升。
1.1.13& 圆环病毒灭活疫苗
仔猪3-4周龄首免,间隔3周加强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1毫升;
后备种猪发情配种前免疫2次,间隔3周,每头肌注2毫升。
生产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1次,每头肌注2毫升。
1.1.14& 仔猪产气荚膜梭菌A、C血清型二价灭活疫苗
妊娠母猪产前35天与15天各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2毫升,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保护。
1.2& 使用疫苗注意事项
1.2.1& 使用疫苗之前要认真了解本场与当地的疫情,科学合理的制定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实施免疫接种。不要盲目地乱用疫苗,不是疫苗接种越多猪只就越健康,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这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1.2.2& 使用疫苗时要认真查阅疫苗的使用说明书,重点要看准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出厂时间、有效期、保贮方法与时间及包装品等;同时观察疫苗瓶是否有裂纹、破损、瓶塞松动、油乳剂破乳,药品色泽与物理性状是否发生改变等,否则不能使用。
1.2.3& 要严格按照疫苗规定的头份剂量使用正规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并充分摇匀后再行使用。不要任意增大或缩小疫苗使用稀释浓度;注射时也不准盲目地提高免疫剂量或减少疫苗使用量。否则,会造成机体免疫麻痹与免疫失败。
1.2.4& 免疫接种时要用70%的酒精棉球进行局部消毒;注射时每注1头猪要更换1个针头;启用后的疫苗应在4-6小时内1次用完,超过时间的应废弃。
1.2.5& 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3天内不准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接种弱毒活疫苗(病毒苗)后,96小时内不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1.2.6& 当猪群中存在隐性感染或潜伏期感染时,接种弱毒活疫苗后,可能激发动物发病。因此,免疫接种时,最好是先选一部份猪只做试验接种,确认为安全时,再全面进行免疫接种。
1.2.7& 免疫接种时由于个别疫苗质量不稳定,可能引发动物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脱敏,以免导致死亡。肾上腺素每头猪使用剂量为肌注0.2-1毫克。
1.2.8& 使用疫苗时要登记疫苗批号、生产厂家、注射时间与地点,动物的名称与头数,并保留同批药品两瓶,防止免疫接种后猪群发生问题时,便于查找原因,发现问题,及时找厂家解决。
2、 猪场常用消毒药的使用
2.1& 消毒剂的分类
2.1.1& 高效消毒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次氯酸钠、优氯净、有机汞类等。
2.1.2& 中效消毒剂:醇类、酚类、碘制剂等。
2.1.3& 低效消毒剂:季胺类(新洁尔灭)、洗泌泰等。
2.2& 常用消毒剂
2.2.1& 卤素类消毒剂
2.2.1.1& 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伏氯净)、三氯异氰尿酸钠(强氯精)等。
2.2.1.2& 含碘消毒剂:碘酊、碘伏
2.2.1.3& 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
2.2.2& 氧化剂类消毒剂: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2.2.3& 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2%戊二醛
2.2.4& 酚类消毒剂:2%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菌毒敌、农福、消毒净、消毒灵、农乐)、鱼石脂、5%苯酚(石碳酸)、克辽林、菌球杀。
2.2.5& 季铵盐类消毒剂:5%洁尔灭、5%新洁尔灭、双长链季铵盐消毒剂、20%洗必泰、0.1%-0.5%度米芬、0.05%-0.1%消毒净、10%百毒杀(葵甲溴铵溶剂)、0.2%菌毒清(辛氨乙甘酸溶液)。
2.2.6& 醇类消毒剂:酒精
2.2.7& 酸类消毒剂:2%盐酸(加食盐15%)、0.5%硫酸、乳酸、醋酸、草酸等。
2.2.8& 碱类消毒剂:氢氧化钠(烧碱)、氢氧化钾、生石灰、石灰乳、草木灰水、碳酸钠等。
2.2.9& 新型高效消毒剂:喷雾灵、高氯灵、复合醛、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2.3& 常用消毒剂的浓度与使用
2.3.1& 猪场内外环境、猪舍、栏圈、通道、排污沟、车辆等的消毒
0.5%强力消毒灵、0.3%过氧乙酸、2%-3%火碱溶液、1:800卫康、1:300百菌灭、1:100菌毒敌、1:1000百毒杀、1:200-1:600灭毒净、1:800消毒威、1:500全安、1:1200绿养宁、1:300消杀威、3%来苏尔、1%宝乐酚、1:300碘酸、1:100速效碘、5%碘伏、5%石炭酸、1:200抗毒威等,均可有效的杀灭病毒与细菌等病原体。
2.3.2& 猪场的供水设备、饮水器、水管及水箱等的消毒。
用含有效氯20%以上的漂白粉稀释成3%水溶液浸泡或冲洗消毒;也可于10升水中加百毒杀1毫升或每吨水中加消毒威15克,或于每升水中加4克抗毒威或于每吨水中加碘酸0.8千克消毒后,饮用。
2.3.3& 带猪消毒
选用1:1200卫康、1:2000消毒威、1:400抗毒威(化学名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伏氯净)、1:1000强力消毒王、1;500全安、1:200农福、1:1000百毒杀、0.1%新洁尔灭、0.1%过氧乙酸溶液等喷洒消毒。
2.3.4& 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消毒空间,用36%甲醛溶液28毫升与高锰酸钾14克混合,封闭熏蒸24小时进行消毒,然后开窗放气。
2.4& 消毒注意事项
2.4.1& 兽药市场上消毒药品种类繁多,要注意选购品牌的信誉好的厂家购买,使用质量好的消毒剂才能保证消毒质量。不要贪图便宜,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这样不仅影响消毒效果,保证不了猪只的健康,阻碍养猪生产,而且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2.4.2 养猪环境中存在许多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与消毒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可结合成不溶性化合物,能阻止消毒药物作用的完全发挥。因此,在实施消毒之前,一定要将环境中的有机物消除干净,彻底打扫,然后再进行消毒。
2.4.3 正确使用消毒药品,按其使用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配制消毒药液,药量与水量的比例要准确,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小药物的浓度,否则会影响消毒效果,严重者还会引起不良后果。比如饮水消毒要严禁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的浓度,这样做虽然有效地杀灭了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也同时杀灭或抑制猪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造成猪只腹泻或继发肠道疾病。
2.4.4 不要任意将两种不同种类的消毒药品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种物品,因为两种不同的消毒药品混合使用时会因物理的或化学性的配伍禁忌而使消毒药物失效。
2.4.5 不要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药物消毒一种消毒对象,这样会造成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消毒时一定要定期更换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品,方能保证常年的消毒效果。
2.4.6 消毒时消毒药物要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次用完。如果配好的消毒药物放置时间过长不用,会使消毒药液的浓度降低或完全失效。
2.4.7消毒时操作人员要载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眼镜、胶靴、工作服等),以免消毒药液刺激眼、鼻、口、手、皮肤及粘膜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物对猪群与物品的伤害,安全第一。
2.4.8有条件的猪场,消毒后应采取样品进行消毒效果的检验,以便发现问题,加以改正,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
专业生产兽药消毒剂企业有:湖南五指峰、成都科宏达、成都民生、四川洁康、江苏天一健、深泽县三洁化工、张家口绿洁环保化工厂等。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完麻风疫苗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