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杀 青少年心理辅导教育怎么了

学生自杀事件频发 如何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9月6日早上6点半左右,12岁的兰溪女孩小罗从自家小区21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花季生命。
  小罗轻生,或与班级矛盾有关。昨天,记者从兰溪警方了解到,考虑到对家属的伤害以及对死者的尊重,他们不再对此事的调查结果做通报。
  这条新闻在浙中城事的官方微信上发出后,昨天一早阅读量超过了10万次。
  这个悲剧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尤其是为人父母的,更是感慨和痛惜。该怎样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怎样能够承受挫折?这是每个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孩子的心理健康,比身体和成绩更重要
  事件发生后,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引来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孩子自杀的事情,之前也发生过,大多和学习压力等有关。但是小罗成绩优异,平时性格开朗,家境也不错。为了一点小事,就选择这么决绝的方式。让人反思: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多数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在金华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的准妈妈丁女士说,现在小孩真的是不知道怎样去教育了。也想不通小孩是怎么想的,一丁点也说不得,要么出走、要么跳楼。你走了,你让父母怎么活?
  网友“纳斯”则认为,现在的孩子,少了一份坚韧,多了一份任性。少了一份纯真,多了一份虚荣。心理承受能力远远没有以前的人强。
  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意见。“现在的孩子,不要整天批评,要换向引导,要看到她的长处,要发展他们的长处。”
  网友“陈小样”说: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身体健康更值得被关注。
  网友SS评论:挫折教育要跟上。
  专家建议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学会敬畏生命
  对孩子的教育,专家们又是怎么看得呢?
  金华心悦心理咨询主任咨询师孙玮认为,现在用极端方式处理事件,已经有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了。
  “孩子一遇到问题,如果没人沟通,没地方发泄,就很容易出事情。”孙玮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上,“青少年刚好处于处理问题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没有大人在旁边稍加指点,就很容易出现偏激的情况。”
  所以孙玮建议家长和老师,当孩子想跟你讲话时,无论是什么话题,都必须耐心倾听,千万不能敷衍。一不注意,小孩子的倾诉愿望就会退缩,到那时候,就来不及了。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周红霞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家长们上了一课。
  有一次,她年幼的孩子突然问了她:妈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时,周红霞愣住了,她被孩子的问题吓了一跳。想一会后,她这样回答:人活着,不仅追求自己的快乐,也要让身边人觉得拥有你而快乐。
  所以,在周红霞看来,家长或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对生命的敬畏。要学会自我珍惜,多给孩子的生活制造一些美好的事件,让孩子充满幸福的感觉。“很多玩游戏的孩子,整天在网络上打打杀杀,很容易淡化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主讲:知良教育
主讲:王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干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1期
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干预
【摘要】:目的:探索系统心理干预对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某所初中的609名初中生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中学生抑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施测,筛查出阳性人群纳入研究组,对研究组初中生进行系统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各变量的改善情况,以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初中生1年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4.61%;2同伴关系差、有自杀家族史、与父亲关系差、与母亲关系差的初中生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74,14.315,24.812,21.382;P0.001);3有自杀意念组初中生检出中度及以上抑郁的比例高达84.3%,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02,P0.001);4研究组初中生经系统心理干预后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0.43%,比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87,P0.001);5研究组初中生在干预后其自杀意念、抑郁、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消极应对分数均低于干预前,积极应对分数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1,3.359,2.308,2.259,-2.958,2.011;P0.05)。结论:系统心理干预对降低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749.4【正文快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宝贵阶段,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心智不很成熟,心理应对能力较为欠缺,容易在较大的心身压力下出现抑郁甚至自杀意念。自杀意念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实现到此目的的外显行动,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1]。我国卫生部的一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冬冬;刘金同;史高岩;杨楹;张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2期
高丽;崔轶;严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叶剑辉;[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陈瑜;;[J];临沂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严虎;陈晋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11期
常向东;石军红;黄璐;陆爱军;马丹英;;[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2期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J];山东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王极盛;邱炳武;赫尔实;;[J];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刘金同;张文新;王旸;程小菁;陈洁;张燕;杨楹;;[J];精神医学杂志;2013年02期
唐成智;李正根;;[J];青年与社会;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辛莘;何成森;;[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王元元;王万荣;;[J];安徽医学;2011年11期
姚培娟;;[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王井云;尚秀华;;[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4期
常保瑞;方建东;;[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李玲;赵丽萍;晋溶辰;夏春芳;;[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年05期
叶贤;陈传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张冬冬;刘金同;史高岩;杨楹;张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2期
周鄂生;Qin P杨旭;曹毅;王昆;周砚青;;[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李怀宇;钱春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会芹;;[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冯珊珊;肖水源;;[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徐昕;;[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常向东;马丹英;;[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吴玲;王小丹;田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杨曦;刘铁榜;杨洪;周志坚;金冬;;[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乐;[D];山东大学;2009年
梁瑛楠;[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高琦;[D];山东大学;2011年
徐夫真;[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刘胜江;[D];西南大学;2007年
范方;[D];中南大学;2008年
刘长林;[D];上海大学;2008年
侯艳兴;[D];复旦大学;2008年
王力娟;[D];西南大学;2008年
宋剑锋;[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吴美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郭秋月;[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肖宁;[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刘雯雯;[D];河南大学;2011年
王学志;[D];河南大学;2011年
马彦锋;[D];河南大学;2011年
董晓静;[D];河南大学;2011年
申彦丽;[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黄俊秀;[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时美英;;[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黄发源,陶芳标;[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曹秀华;;[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沈岩;况利;;[J];重庆医学;2006年18期
肖水源;[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02期
戴妍;;[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陈平平;;[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陈敏;张惠芹;;[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郭田生,阎翰;[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9年04期
刘华清,李献云;[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友文;[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尚辉;[D];中南大学;2007年
李宪伟;[D];山东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狄晓康,肖水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2期
曾玉云,魏煌忠,王虎;[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8期
胡利人,丁元林;[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陈思东,肖健;[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陈薇;李芳健;王家骥;麦锦城;王心旺;李亮昌;方耀华;卡德尔;;[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王艳军;;[J];校园心理;2006年05期
汪雪莲;许能锋;薛洪俤;江典伟;杨德辉;;[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6期
朱相华;李娇;田玉湘;魏贤玉;王成东;;[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6期
冯珊珊;肖水源;周亮;唐勇;傅卓华;;[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傅卓华;冯珊珊;周亮;唐勇;肖水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宏宇;许燕;;[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张宏宇;许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袁爱娣;;[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夏朝云;王东波;何旭东;叶剑辉;吴素琴;;[A];2008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暨灾后心理救援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蒋庆飞;胡美玉;张载福;徐秋萍;王卫平;;[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徐慧兰;肖林;马贞玉;卿文静;王浩;;[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冯珊珊;肖水源;周亮;唐勇;傅卓华;;[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傅卓华;冯珊珊;周亮;唐勇;肖水源;;[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冯珊珊;肖水源;;[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王学志;宫火良;;[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唐夏;[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本报通讯员
一伟?本报记者
江锡民;[N];新华日报;2008年
李献云;[N];健康报;2013年
陈兵;[N];湖北日报;2003年
刘芬;[N];北京科技报;2005年
Alexander Gaffney
胡德良;[N];医药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剑锋;[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梁瑛楠;[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陈君;[D];中南大学;2011年
刘金同;[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唐军华;[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熊燕;[D];中南大学;2012年
李春艳;[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志红;[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范引光;[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严红虹;[D];暨南大学;2009年
邓成英;[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林云芳;[D];中南大学;2009年
龚磊;[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辛莘;[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梁小庆;[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刘雯雯;[D];河南大学;2011年
王学志;[D];河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青少年系列法制讲座之十&&&&触目惊心青少年心理问题典型案例思考
青少年系列法制讲座之十
触目惊心青少年心理问题典型案例思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社会竞争激烈,家庭期望值高,学习压力大,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青少年,在压力面前容易走极端。当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跟进不足。内心压抑久了便需要发泄,这种对压力的极端发泄,对当事者本人、受害人、双方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果,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亟待关注和解决。
一、近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典型案例。
当下许多青少年在压力面前,出现了过激反应、把负面情绪爆发出来,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做出过激、极端行为,易怒、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事件时常发生,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
案例一、华东政法出现“泼水门”&学生不满老师批评用开水泼老师。
日上午,华东政法大学出现了学生不满老师批评,用开水泼老师的事件,老师因此脸部后背受伤。
事情经过是:法律学院蒋老师上完第一节课后在上第二节课时进行课堂点名,学生王某没有到课。课到一半时,学生王某走进教室。蒋老师问起为什么不来上第一节课而第二节课又迟到,该生解释说“因为准备复习考研,没有听到上课铃声,所以没有到课堂上课”。蒋老师当时对该学生说“如果连课都不上,怎么能考上研究生?”同时,蒋老师在学生名册中该生名字旁边勾选了“到课”,该生也进入课堂上课。课间休息时,该生将蒋老师水杯拿出教室,蒋老师以为该生通过为老师泡水表示歉意。在该生拿着水杯返回教室走到蒋老师跟前时,蒋老师向该生说了声“谢谢”,并伸手准备接水杯。此时,该生突然将杯中热水泼向老师脸部,导致蒋老师面部和背部严重烫伤。教室里的其他学生见状后立即对蒋老师进行救助,尔后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报警,学校即将蒋老师送往医院诊治。目前,警方已介入对该事件的调查,现处于调查取证阶段。
根据目前初步掌握的情况,学校初步认为该事件是“教师在正常履职中遭受的不法伤害”。学校将以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这起事件,视警方的调查结果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案例二、打段母亲肋骨 烧油泼向父亲。
孙某由于没能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父母把他送去参军。可是新兵连的苦,他根本受不了,因为很多事情不能依赖父母了,要靠自己去处理和解决。他没有这样的能力,因为从小开始,他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几乎都由父母出面来解决。父母依旧宠惯着他,把他接回了家里,他想出去租房住,父母给他拿钱,他懒着不想干活父母顺着他每月给他生活费。他由于没有应对社会的能力,所以不管做什么都是碰壁。这样,他内心压抑久了便需要发泄。一次,父母做的事情不如他意,他便做出了极端行为,他打段母亲三根肋骨,又烧开一锅油泼向父亲。
案例三、考试压力大初中生狂砸学校。
初中生于某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近期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很大,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所以他做了一个极端事情——狂砸学校,并且打伤同学。这名初中生,父母亲均经商,家里条件非常优越。在所有人眼里,都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极其懂事的孩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值也极高。他的父母常这样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心思都放到学习上,考一个重点高中,上一所名牌大学,生活中一切问题都不用你管。”自然,父母不断通过语言将这种想法传递给了孩子。比如父母晚上加班很晚回来时,看到孩子,第一句话就是:“爸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所以你一定得考个好高中”。一次次,父母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辛苦和压力,都通过语言传递到了孩子身上。所以无形中,孩子被父母推到了一个悬崖边上,每一步都不允许走错,因为只要错一点,就是愧对父母为他所付出的一切。
于某只因为近期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很大,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父母。所以他做了一个极端事情——狂砸学校,并且打伤同学。
案例四、为了不上学竟放火烧学校。
高中生为了不上学竟放火烧学校。某日晚,我市某高中内多间教室冒出浓烟,其中4间教室被烧。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后确认火灾系人为纵火所为。幸亏消防队及时赶到,火灾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经查,纵火嫌疑人系本校两名高二中学生。其目的竟是为了让学校出现混乱,达到学校放假自己不上课的目的。二人预谋后潜入学校,放火烧掉了学校4个教室中备战高考的教材。由于火灭得到及时未造成更大灾情,但也导致损失高达10余万元。两名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案例五、四名初一女生离家出走抗议补课。
日,金州新区4名初一女生为抗议家长在假期为她们补课加压,留下“我的生活我做主,向加压的各种补习班说不,外出休息几天……”的字条后集体出走。4名女孩都是初一学生,期末考试后,想出去旅游,家长不同意,还给她们安排了各种补习班,4名少女觉得压力太大,经过密谋后,分别给家里留下字条后,离家出走。
家长下班发现后急忙报警,在民警的帮助下,终于在次日凌晨3时在聚鑫小区一住宅内找到4个出走的女学生。4个同学正聚在一名女生家密谋利用暑假时间外出游玩休息,同时打短工锻炼自己。
案例六、高二女生称不想上学爬窗轻生父亲相救坠亡。
日下午5时许,南充高中对面一单位宿舍大院内,租住在此的南充高中(南充最好高中)高二女生崔某,因不想上学和父亲发生激烈争吵,父女发生争吵后,崔某随后跳楼。
当日下午4时50分左右,因为离上学时间临近,崔某的父亲崔先生就叫崔某吃饭上学,然而,女儿称不想上学,随后父女二人发生争吵。而在这之前,女儿因为想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也曾和父亲发生过争吵。
崔某不太听话,不太理解父母。“我不想读书了,我觉得我活起没有意义。”14日上午,当崔某说出这句话时,班主任李朝阳感觉到了担心。与心理辅导老师交流后,崔某再次透露出“不想读书想跳楼”的想法。班主任与父亲沟通后,才知道崔某厌学情况已有一段时间,还曾做过心理治疗。崔某想跳楼的想法,不仅给老师透露了,也给自己的表姐说了。
父女争吵后,崔某就要跳楼,直接从窗户翻了出去,父母急忙拉住了孩子的脚,但拉不上来。父亲就爬到窗户下面的雨棚上,使劲往上推,崔某的一只脚被窗户内的母亲拉住,结果雨棚垮塌致其坠亡。父亲掉下来后,屋内的母亲也拉不住了,女生也紧跟着坠了下来,导致重伤。现女孩伤情稳定,已暂时脱离生命危险。悲剧再演。事发后,崔某住在南充高坪区的大舅得到消息后,在赶往现场途中,遭遇车祸,导致重伤,幸好17日早上苏醒了过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案例七、湖北初中男生被老师批评后从教室跳楼自杀。
日上午,湖北十堰郧县城关一中1名八年级男学生金某某因不守纪律,被班主任批评后跳楼自杀。金某某在早自习时看小说,被班主任陈某某发现后批评了几句。上午物理课时他又在课堂上下象棋。10点50分左右,班主任把他和另一名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并要求请家长。10点56分左右,他从办公室出来后,从4楼教室跳楼自杀。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案例八、15岁少女的最后18小时父亲因为着在大连落脚扎根忽视对女儿的照顾“被忽视的人”辍学后服毒。
15岁的女孩程娜不肯上学,爸爸程晓军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原来程晓军的女儿程娜在经历了从老家到大连,再大连返回老家的几番“折腾”;在经历了因成绩差、朦胧恋情、同学歧视而自行辍学的“战争”后,程娜在日傍晚6点服下一瓶杀虫药。2月24日早上6点30分,15岁的程娜停止了呼吸。
父亲程晓军从山东曹县来连的打工家庭在大连生活了整整15年,靠做粮油小生意在前牧一处小区买了房子。程晓军对自己的定义是“新市民”。小女儿程丽出生在大连,程娜则在老家生活到6岁,来大连读书。在读初中时,孩子被父母送回了曹县老家。不是他嫌女儿,是女儿和其他孩子处不来。
案例九、我们该从分数“杀人”中反思什么?
被家长说“没考好”12岁男孩6楼坠亡
日19时左右,在大连市甘井子区青林美地小区,一个12岁小男孩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家长因为当天下午受情绪影响,无意中说了孩子两句,没想到仅两分钟时间,孩子就从阁楼上纵身跳下。
19岁复读生高考后留遗书跳下15楼曾两度落榜
日下午,大连市金州区先进街道一小区28号楼15层,19岁的洋洋从自家15楼纵身跳下,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今年是洋洋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他都因为分数原因,与心目中的大学失之交臂。这次,他还没等到高考成绩公布,就做出了这个极端的决定。
高考失利她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了出人头地、回报父母,20岁的崇州女孩王倩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选择了复读。2013年高考后,她差理科三本线仍有6分。在得知这个成绩后,她选择了割腕、喝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案例十、殉情自杀?&&殉情“反悔”?
苏州大学俩大学生跳楼身亡疑为殉情自杀
&&&&&&&日14时20分许,在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学生公寓一期发生惨剧,一男一女两名大学生相继从304号公寓楼8楼跳下,当场死亡。据了解,疑为感情琐事纠葛跳楼,两人一起从楼顶跳下。男的是西安某大学学生,女的是该校医学部的大三学生。
恋爱遭拒大学生情侣相约殉情 男子掐死女友后“反悔”
22岁的营口农村青年小梁和20岁的营口大学生小月,两人通过网络相识,又因为年龄相仿同是大学生很快熟络起来,经常用手机聊天、发信息,2013年仅仅认识一个月的他们便确立了恋爱关系。随后,小梁和小月双方父母知道了两个孩子的恋情,因为觉得两个孩子年龄还小不合适恋爱,希望孩子们趁着感情不深能尽快分手。因为爱情受阻,二人决定以死殉情。同年夏初的一天,小梁住进了小月所在学校附近的旅社,然后到附近超市买了一个刮胡刀片,当晚二人相见后商定次日早上一同以死殉情。第二天一早,当小梁用刮胡刀片割开自己和小月的腕部准备自杀时,血没有流出来,于是他突然想到办法,可以自己先掐死小月后再自杀。眼看着小月慢慢不动了,本准备割喉自杀的小梁害怕了,他跑到旅店楼下求救,两个人被一同送往医院救治。小月经抢救无效死亡,小梁因为送医及时没有生命危险。据小梁交代,两个人一起殉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双方家长的反对。
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小梁故意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被告人与被害人系恋爱关系,属于殉情自杀,对被害人存在求救行为,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通过积极赔偿得到被害人近亲属的谅解,可以对被告从轻处罚。据此,2014年12月小梁因犯故意杀人罪被营口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他人身体进行伤害,协助他人死亡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
&&&&&&&上述只是笔者选取近期较典型的几起案件,而类似的还有很多……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学校和家庭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造成孩子们普遍存在脆弱等性格缺陷。心里素质差,不能抵抗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压力,最终导致悲剧发生。家长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是孩子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下,很多孩子每天早出晚归,疲于繁重的学业,无法通过娱乐以及与老师和家人的情感沟通来缓解压力。这些压力不断积累,导致本该天真、快乐、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疾患。关于生命的意义、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感恩敬畏教育,也是家长、学校、社会亟待补上的一课。
1、缺位的生命的意义教育。自杀是孩子的一种激烈反抗。学生因厌学而自杀的案例,在各种报道中频频出现,而孩子们轻易采取自杀方式,也引起了种种猜想:是为了引起家长注意,报复家长、还是对生活的厌倦?其实是长期负面因素积累产生的,家庭不幸、对父母不满、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或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多数孩子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反抗和报复的目的。同时也反应出社会对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宝贵,没有形成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正是由于对自己生命的轻视,才造成了他们动辄使用自杀这种极端方式。
自杀这一社会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拯救生命,重建希望”
;如何让青年人学会珍惜生命,学会荡起生命的秋千,不做生活的逃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高自杀国家之一,自杀已经成为第五大主要死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首位死因。我国每年有25万-28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天约有750人。此外,每年还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这就意味着每天至少有5000人想以自杀结束生命。据国外调查,13—14岁的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占29%,我国的调查显示,15—26岁的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约占18%。16—24岁的自杀成功人数比率远高于15岁以下。据我市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各类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84.74%,所有精神障碍患者中,心里疾病占60%以上。抑郁患者率为23.11%,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17.26%。每千人中,至少有40人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学校和大学已成为预防自杀重要地点,青少年人更容易出现冲动性自杀,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对技能差使得青年人自杀的危险性会变得更高。青年人的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在很多国家自杀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死亡原因。大多数青少年人自杀死亡者伴有精神卫生问题,主要包括抑郁、饮酒和物质滥用(如吸毒、用药不当等)的问题。有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占所有自杀者总数的10%—30%。学习压力问题、家庭问题父母关系、父母离异、老师或学生欺负、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对死亡的不了解或误解。“罪魁祸首是抑郁症”。心里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逃避责任,社会对年轻人期望值太高,给予的压力过大,对死亡意识淡薄。既有社会、学校因素、也有家庭、自原身因。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愈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在减少。自身与自杀者的心里特征有密切关系。一个人自杀身亡,常常会给家人、朋友带来巨大的内心冲击和生活巨变,自责和羞辱或成为他们漫长人生路途的心里包袱,遭受了毫无心里准备的打击和重创。阻止自杀,不仅仅是救了一个人,还救了一个家庭。应尽早的进行必要的心里干预。自杀干预,是拯救生命的希望所在。
2、缺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人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近日,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对180户有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家庭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半数以上中小学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出现心理问题,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调查认为,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学习动机扭曲,或因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使其存在逆反、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数字显示,近五成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在家偶尔或经常出现对家长的抵触情绪;超过四成学生在家经常出现过孤僻、冷漠、缺少爱心和孝心;5.6%的孩子出现过离家出走的现象。很多孩子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每天早出晚归,疲于繁重的学业,无法通过娱乐以及与老师和家人的情感沟通来缓解压力。这些压力不断积累,导致本该天真、快乐、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们不断出现的各种心里问题及疾患。
调查认为,青春期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极容易出现疑惑、叛逆、躁动、焦虑等心理。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群体有20%左右,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由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等产生。对于准备高考、考研的学生,因同时面对学业、升学甚至就业等压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更高。
3、缺位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缺乏温情和关爱,也是孩子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我市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40%的青少年对前途感到迷茫,近3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超过20%的孩子想过离家出走。中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报告显示,各年龄段的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其中高中阶段更为突出。75%的受访者觉得和父母的交流存在问题,55.5%的受访者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间有问题。近期,我市人口计生委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七成高中生承认和父母交流有问题。初中生孤独时求助父母以外的人;八成初中生都跟父母吵过架;多数父母不和高中生谈性知识;四成初高中生有喜欢的人。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不会且不适合跟别人打交道。学生厌学、逃学、暴力等心理问题出现,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尤为突出。据大连心里医院一家统计显示,目前,每天看心里门诊的患者中,18岁以下的孩子占11.8%。其中60%有过和父母异地生活的经历。从幼儿到少儿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养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生活所迫,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抚养,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无论父母再怎么忙、怎么难,都要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保证孩子人格的完整,避免孩子因青春期出现问题。
4、缺位的感恩敬畏教育。多数家长忽视感恩与敬畏教育。一些出现问题的孩子,他可能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们却丝毫没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而实际上,对于这些问题孩子,其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往往非常多。所以,这就是一种家庭教育的不对接。父母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之后,对孩子的期望往往并不是要求他将来怎么融入社会,怎么游刃有余地打拼,怎么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而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当家里一切都有了之后,孩子需要做的就是考重点高中和上名牌大学。所以,正因为缺乏了感恩的教育,今天的很多孩子对父母和对社会都不懂得珍惜,这也是初高中生离家出走、自杀、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些孩子在做出极端选择之后,很容易伤害到父母甚至危害到社会,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药家鑫案”、“李刚门”等事件。近期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又发生一幕令人都惊诧不已,一名姓汪的旅日留学生回上海后,因学费争执,归国儿子拔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数刀,导致顾某当场昏迷。据悉这名留学生在日5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这些,都是因为孩子从小缺少一种“敬畏”教育,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敬什么,应该畏什么。虽说现在强调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成为一种朋友关系,但这是有底线的,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做出一种榜样,让孩子敬你,同时也要教会孩子,社会上有些事情是需要去畏惧的,不能触碰,否则就会触碰到法律。
三、应对策略。
1、要教育青少年珍惜生命,要珍爱自由,要学法、知法、守法、懂法。要始终牢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要明白自己做为公民除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外;还应知道自己承担相应规定的义务。学会控制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
成长中经受点挫折教育,不是坏事儿。在成长时期太顺利了未必是好事,不能吃苦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丧失斗志。只有具备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踏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成人容易忽视孩子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而这种忽视的结果,会造成孩子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不少孩子还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
2、青少年平时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谐。“知”即认知;“情”即情绪和情感;“意”即意志;行即行为。
当下,重知轻情的教育,使得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没能得到与认知同步的发展,发生了自我适应、学业适应、社会适应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甚至出现一些恶性事件,这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才,仅有高度发达的智商是不够的,还要有高尚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情知并茂,智商、情商要高,还要逆商强。即具有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才能使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即“智商高—情商高—逆商强”。
大量资料显示,在充满逆境的当今世界,事业的成败、人生的成就,不仅仅取决于人的智商、情商,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的逆商。拟商是逆境中锻炼而来的。生活是实打实的苦干实干,硬碰硬的百转千回,成功是一点一滴的血汗铸就而成的。建立真正的自信,才是人间正道。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3、改变评价体系。检验好学校的标准是不能只为培养优秀学生,要看对学生能产生多大的改变即能改变学生。好学校的目标不是让学生考上大学,而是他们走上社会后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家人对他不会头疼。一个好的学校不是培养出多优秀的学生,而是对学生产生多大的改变、产生多少的增值。现在是真正需要学校帮助的学生,可学校却选择了放弃他们。检验好学生的标准是学生要有丰富的思考能力。目前社会大多数对孩子的评判标准单一:学习成绩成了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因此,一旦成绩不好,孩子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丧失了自信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搭建多个支柱力量,除了学习成绩外,还要培养他们优秀品德、艺术特长、乐观性格等。
4、家长教育子女时不能太急功近利。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大器,而是让孩子能够展示自己的长处,挖掘出他的最大潜能。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娇惯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家长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真正叛逆的孩子既惯不得也打不跨,反而容易造成更加难以收拾的局面。教育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教育必须尊重人、积极引导人的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教育方式也不能违背人身心发展规律,必须重视孩子内心的幸福和感受,要用快乐的方式教育孩子。教育首先是教孩子成人,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不能盲目和完全借鉴自己的认知和受教育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更应注重孩子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成长”是健康的力量,也是恒久的力量。&&&&&&&&&&&&&&&&&&&&&&&&&&&&&&&&&&&&&&&&&&&&&&&&&&&&&&&&&
&5、当前青少年被扭曲的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现阶段中学乃至大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是不够的,而很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人际交往能力都处于“亚健康”水平。对此,呼吁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调试。
上述事件中的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应该针对这些个体实际情况,在依法对其违法进行严肃处罚的同时,给予其心理救助。从报道中分析,这些行为人很多人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出现了过激反应、把负面情绪爆发出来。他们更需要的是心理救助。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样行为,表明他们的心理问题已比较严重。
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批评他们法律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高,而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救助。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就可能做出过激、极端行为,易怒、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
近年来,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部门要求学校重视学生心理教育,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但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到实处的并不多。而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舆论一般将其视为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加以对待。现实是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因此需要再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同时,关注心理,给予其心理疏导、救助。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该建立多个支柱。
对于学校来说,是否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教育和服务,则是这些事件中,需要重点反思的。是否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说,能反映出一所学校是否重视人才培养。现在很多学校虽然已经开展日常咨询、心理危机干预、新生心理测试、团体心理训练等工作与活动,但很显然,距离做好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心理教育、辅导,还有很大的差距,学校可以结合这些事件,增加对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投入,高度重视,针对每个个体,深入开展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
对于青少年,我们给出的忠告是:健康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坦然面对挫折,接受失败,接受改变,要经常向别人寻求帮助。人生苦短,做真实的自己,好好成长,好好学习,某些经历会让你瞬间变得强大起来。热爱父母给你们的生命!它比什么都重要。什么都可以没有,但生命不能没有。
&&&&&&&&&&&&&&&&&&&&&&&&&&&&&&&&&&&&&&&&&&&&&&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分局侯家派出所
&&&&&&&&&&&&&&&&&&&&&&&&&&&&&&&&&&&&&&&&&&&&&&团市委青教办青少年社会工作志愿者
&&&&&&&&&&&&&&&&&&&&&&&&&&&&&&&&&&&&&&&&&&&&&&&&&&&&&&&&&&&&&
&&&&&&&&&&&&&&&&&&&&&&&&&&&&&&&&&&&&&&&&&&&&&&&&&&&&&&&
2014年11月11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少年心理测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