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内涵不包括危害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16:06:46对中国艾滋病现状与经济发展联系的思考李文欣(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上海20043)摘要: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继原子战争之后对人类的最大威胁”的艾滋病对中国人来说,一度还只是遥远的“外国病”。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艾滋病的幽灵也悄悄潜入了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艾滋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这枚硬币的另一面,艾滋病疫苗和临床治疗方案研究的经济前景,也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机遇关键词:艾滋病;经济;疫苗;政府;公共经济学;发展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就是经济水平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在中国不断完善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要。鉴于艾滋病这一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流行病在中国的感染情况日益严峻,中国政府有必要针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合理地制定政策以遏制艾滋病对人民造成的伤痛、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由积极研制相应疫苗和治疗药物带来的经济前景,也将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又一大契机。下面我将对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微观、宏观影响进行阐述。一、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2008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总计十万分之0.76,病死率十万分之53.57,死亡率十万分之0.41, 而其他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发病率最高的达十万分之23.65,最低的也有1.18,然而它们的死亡率都趋近于十万分之零 ,由此可见艾滋病对中国人民生命的巨大威胁。……(新文秘网省略98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艾滋病通过影响劳动力无形中耗费国家资源。全国由于HIV/ADS流行造成经济损失达85亿美元。这种经济损失包括处于工作年龄的病人和死亡者在劳动时质量和数量的下降,由于劳动缺勤、熟练工人死亡后用新工人替代难以达到原有技术水平,对替代人员所花费的大量培训费用,影响国外资金引进和投资环境等。我国也进行了估算,如果AIDS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因病早死25年,按1992年人均收入3,510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修正价格指数贴现率0.001,则每例AIDS病人导致的间接损失达59,287―74,723元;到2000年时累计间接损失为7.3―17亿。也有观点认为由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人口增长下降往往将抵消经济增长的下降,因此它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净影响力一般来说是很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并不只是人口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个尺度在衡量人类的福利方面是极为欠缺而片面的。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收入者的死亡将降低平均收入的水平,尽管那些仍然活着的人的福利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低收入者的死亡将提高平均收入水平,而活着的人的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善,死者家庭蒙受的痛苦和经济损失也没有被考虑在内。由此可见从人口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角度得出艾滋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大的观点从而忽视艾滋病防治的重要性是缺乏基本的科学基础和道德品质的。实际上,科学地评估艾滋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应该从源头而不是表象上分析。首先,因为艾滋病致死或丧失劳动力的许多人都是经济生产力正处在顶峰的青壮年,所以艾滋病对劳动市场的冲击是该流行病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因为艾滋病的流行,患病者家庭利用储蓄治疗艾滋病的费用在总费用总额中所占的较高的比例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会减少用于生产投资的资金。2艾滋病在个人家庭层面上的微观影响艾滋病对家庭收入严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由于社会普遍的畏惧心理,艾滋病患病者甚至在没有完全丧失劳动力之前就已经被正常的社会就业机会排斥、无视,而其家属也常常因为要提供相应的照看护理工作和来自社会的附加歧视而不得不放弃已有的工作,这使得要背负巨额治疗费用的家庭又失去了可靠的经济来源,让患病者家庭陷入崩溃。艾滋病对家庭财产分配会造成严重冲击。家庭中壮年成员得了艾滋病后,全家不得不尽量背起这一损失。这使得家庭的财产、资源被迫向着治疗疾病以延长患病者生命的方向重新被分配,这使得家庭中诸如孩子的教育营养投入大大减少甚至无奈地被完全取消,对下一代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剥夺了下一代获取知识技能以争取更好的经济条件的机会,因而甚至出现一病穷几代人的悲剧。三、目前政府应对政策的不足公共经济学和流行病学的理论都强调优先在最有可能感染并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人们中间采取预防措施。但为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公共干预方案应该用花费的每一元钱减少尽可能多的二代艾滋病病毒感染。这些预防措施常常具有除防艾滋病以外的显著社会效益,在估计成本和收益的时候,应考虑到这些效益以及各种干预措施和政策之间的配合,例如在学校中进行性教育艾滋病知识普及等行动都是很好的干预措施,而这些措施又极难直接接触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这就使现行的公共政策处于一种锦上添花却雪中不送碳的尴尬境地,也通过影响上层建筑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进一步扩大了因病致贫而形成的贫富不均四、针对中国艾滋病现状的政策建议1按照公共经济学的原则,政府应该资助或直接实施那些对阻止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十分重要而私人或私营企业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投资的干预措施。干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减少危险行为所产生的危害到他人的影响;提供或管理公共货物;保护穷人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2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疾病监控,把公共医疗预算更多地放在疾病的预防(包括相关疫苗、药物的研发)上,数据表明,预防比治疗经济代价小得多,还可以避免疾病的最终结果――患病和死亡,针对没有医疗保障的流动人口定期提供免费的艾滋病,能更好地防止人员流动、移民加剧艾滋病的流行。3 有序地对尚未失去劳动力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提供对他人来说相对较安全的工作机会,缓解艾滋病对家庭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形成一种艾滋病患者自救而不是仅仅依赖于社会救助的良性社会保障机制4针对艾滋病患者特别是艾滋病死亡者的下一代,制定良好有效的管理帮扶政策以保障他们的营养与教育,使得受艾滋病影响的个人和家庭有经济复苏的机会,从而在全社会上整合地表现出经济对抗艾滋病这类恶性流行病的弹性。5把扶贫项目和预防艾滋病的项目联系起来。在帮扶作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贫困人民时,适当地辅以对预防艾滋病的科普宣传常规检测,能更加有效地抑制贫困与病的恶性循环五、研制艾滋病疫苗的经济前景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能否改善利用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牺牲环境以及廉价劳动力获取高速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并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命运。同目前大热的“地碳经济”“新能源”一样,对肆虐全球的流行病尤其是艾滋病疫苗和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无疑将是中国新型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这不仅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对全体人类生命利益的维护。研制 ……(未完,全文共4742字,当前仅显示277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流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日 10:51 来源:《科技导报》(京)2005年07期
作者:汪宁
内容摘要: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 艾滋病在1985年传入中国,经历输入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和广泛流行期,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报告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种传播途径(经以血液传播、经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艾滋病疫情目前正处于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临界点。在中国,静脉吸毒人群仍是主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占累积病例报告的45%;经性途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情况逐年有明显上升,其中大部分有婚外同性和异性不安全性行为,但也有婚内性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在疫情较重的地区出现;经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途径已被有效阻断。中国政府对遏制艾滋病流行极为关注,但是任重而道远。   【关 键 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疾病预防与控制  1 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历史与现状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正在全球肆虐;截止2004年底,已造成累积6900万人感染,近3000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预防规划署(UNAIDS)公布的数字,2004年估计全球尚存活的HIV感染者约3940万(成年人约3720万,其中女性约17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220万);当年新发生的HIV感染者约490万(成年人约430万,15岁以下儿童约64万);当年死于AIDS人数310万(成年人约260万,15岁以下儿童约51万);当年每天新增14000HIV感染者,且95%以上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2000人为15岁以下儿童;12000人年龄在15~49岁,其中50%是妇女,50%的年龄在15~24岁)(详见表1、图1b)。  表1 HIV/AIDS全球地区分布(截止2004.12)           成年人和儿童    新感染的成年人和儿童  成年人现患率(%)[*] 死于HIV/AIDS的成年人/(儿童)  亚撒哈拉沙漠地区     25.4百万       3.1百万         7.4         2.3百万  (23.4~28.4百万)  (2.7~3.8百万)     (6.9~8.3)     (2.1~2.6百万)  北非和中东        540000        92000          0.3         28000  (.5百万)  (3)    (0.1~0.7)     (1)  南部和东南部亚洲     7.1百万        890000         0.6         490000  (4.4~10.6百万)   (.0百万)   (0.4~0.9)     (0000)  东亚           1.1百万        290000         0.1         51000  (.8百万)  (8)    (0.1~0.2)     (2)  拉丁美洲         1.7百万        240000         0.6         95000  (1.3~2.2百万)   (0000)    (0.5~0.8)     (7)  加勒比海         440000        53000          2.3         36000  (0000)  (2)    (1.5~4.1)     (2)  东欧和中亚        1.4百万        210000         0.8         60000  (.1百万)  (0000)    (0.5~1.2)     (3)  西欧和中欧        610000        21000          0.3         6500  (0000)  (1)     (0.2~0.3)     (<8500)  北美           1.0百万        44000          0.6         16000  (.6百万)  (1)    (0.3~1.0)     ()  大洋洲          35000         5000          0.2          700  ()    ()     (0.1~0.3)     (<1700)  合计           39.4百万       4.9百万         1.1          3.1百万  (35.9~44.3百万)  (4.3~6.4百万)     (1.0~1.3)     (2.8~3.5百万)  附图  图1 HIV/AIDS全球感染趋势及全球分布图  全球HIV/AIDS流行蔓延趋势仍在继续,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亚洲的HIV感染年增长率较为明显(详见图1a)。艾滋病在亚洲区的流行目前尚属低流行状态,全人口的HIV流行率低于1%。然而,亚洲拥有全球60%的人口,因此,该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增长幅度将会给全球艾滋病流行带来巨大的影响。  附图  a HIV/AIDS全球感染趋势(年)  2 艾滋病在中国流行的历史与现状  HIV/AIDS在1985年传入中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累积报告HIV感染者106990例,ADIS病例23955例,AIDS死亡5598例。2003年中国卫生部与WHO、UNAIDS等国际机构的联合评估报告估计,中国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万人,其中AIDS病人估计数约8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发现HⅣ感染者,3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均已存在。在中国,AIDS/HIV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政府对此极为重视。  2.1 HIV/AIDS流行可划分的3个时期  在中国,HIV/AIDS的流行可划为3个时期: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以病例高度分散为其特征,除4例为使用进口ⅷ因子感染的中国血友病患者之外,其余HIV/AIDS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在云南德宏州个别地区发现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流行为标志;1995年至今被称为广泛流行期,其特征是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流行已在云南、广西、新疆、四川等更多的地区出现,中部数省非法不安全采血人群中发生HIV感染播散,部分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的性滥人群中HIV感染率越来越高。  目前,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坚决的措施,已有效地清除了非法采、供血行为,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用血安全性。但是,经静脉吸毒和经性传播HIV的势头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而且HIV感染者的第二代传播(母婴传播、家庭内性传播等)已在一些地区出现,对全国AIDS/HIV的流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 HIV/AIDS主要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  2.2.1 吸毒人群是主要的HIV感染人群  全国累积报告的病例数据显示,HIV/AIDS感染人群约45%是吸毒者。  近年来吸毒人群规模上升速度已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其中静脉吸毒者仍占50%。静脉吸毒人群中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平均为50%,最高达98%;共用注射器人群HIV感染率很高,一般为30%~60%。国家哨点监测数据表明,在整个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从1995年的0.02%到2004年的2.1%,已上升了100余倍。  2.2.2 性滥人群逐渐成为重要的HIV感染人群  2003年的联合评估报告估计,中国现存活的HIV感染者中近30%是源于性传播感染。HIV经性传播的效率虽然远低于共用注射器的静脉吸毒传播,但前者涉及的人群规模远远超过后者,而且不安全的性行为流行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国家哨点监测数据表明,1995年以来,暗娼人群中HIV感染率上升了60倍,性病门诊患者HIV感染率上升了55倍,近来发现某些地区男性同性恋人群HIV感染率已达2.5%以上。  2.2.3 大众普遍对HIV/AIDS预防知识和方法了解不足  许多调查表明,大众,甚至连部分医护人员对HIV/AIDS预防知识的正确掌握率不到70%,特别是在以正确的知识改变高危行为的结果方面更不能令人满意。例如,有调查发现,在吸毒人群了解HIV预防知识者中,80%不愿改变静脉吸毒和共用注射器的行为。  另外,由于人们对HIV/AIDS预防知识了解不足所形成社会对HIV/AIDS病人的歧视和排斥,使得高危人群和高危行为更加隐蔽,各项预防和干预措施更难得到有效落实,可能对控制流行造成困难。  2.2.4 人口流动频繁造成疫情变化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2亿,以农村流向城市为主,多数为青壮年,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增长的速度。另外,某些艾滋病疫情较重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似有组织地远嫁至华东、华北某些农村地区,还有一些暗娼流动频繁以及返乡或异地组建家庭。有调查数据表明,该两类人群HIV感染率为2%以上,因而具有较大的家庭内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危险。再有,中国每年出国旅游数百万人次,国内旅游2.6亿人次;每年入境旅游者逾千万人次,其中有些高危行为在蔓延流行。  2.2.5 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从性别分布上看,全国HIV感染者以男性为主,但女性感染者的比例近年来逐年上升。由于女性感染者大部分处于育龄期,在个别地区,高危人群孕妇的HIV感染率由1998年的0.3%上升为2003年的超过1%,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危险性在中国正日趋严重。  从年龄分布上看,青壮年仍为受HIV/AIDS影响的主要人群。在报告的HIV/AIDS感染者中,以20~29岁人数最多,占50%左右;其次为30~39岁(约30%)和40~49岁(约10%);1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2004年比2000年明显增加。  另外,在出入境口岸检出的HIV感染者人数上升速度很快,仅年2年中检出的HIV感染者就占20年检出总数的51.3%。  2.2.6 HIV/AIDS疫情主要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中国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养老主要靠劳动力子女,多一个患者就意味着老年人少一份个人转移支付收入,这无疑会使本就脆弱的养老体系雪上加霜。另外,多一个患者就意味着未成年人和儿童少一份个人转移支付抚养费,将给政府、社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  3 AIDS在中国的流行趋势与解读  3.1 流行特征概括  在中国,HIV感染呈现出流行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的特点;AIDS发病和死亡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传播模式发生变化,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3.2 流行趋势解读  3.2.1 静脉吸毒人群在今后数年内将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高危人群  因为共用注射器传播HIV的效率最高,而静脉吸毒的戒断问题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因此,在打击贩毒吸毒治本(清除毒品来源)的同时,要配合美沙酮或其它药物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项目治标(降低毒品危害)。  3.2.2 性滥人群在数年之后将会成为中国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人群  性滥人群的特点是流动性强,涉及的人群基数较大,几年之后将会成为中国感染和传播HIV的主要人群。亚洲一些国家HIV/AIDS流行的教训是,暗娼人群起着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作用(参见图2)。  附图  图2 艾滋病在亚洲流行的形势  我们一方面要净化社会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应恰当地推广“安全套”干预活动。另外值得重视的是,男性同性性行为的HIV传播效率高于异性性行为,而中国的男性同性恋群体多以同时与女性组成婚姻家庭的形式存在,也起到了家庭内传播HIV的“桥梁人群”作用,目前正逐渐成为中国HIV感染流行的重要途径之一。  3.2.3 母婴传播已在HIV/AIDS流行较早和疫情较重的地区出现  随着经性途径感染的人增多,女性感染者将增加,母婴传播亦将会增加。所以,我们应该通过HIV自愿咨询检测,早期发现HIV感染的育龄妇女,对HIV感染的育龄妇女及其性伙伴或家庭提供咨询,告知HIV对生育的影响及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对HIV感染妇女坚持选择怀孕的决定应采取理解和尊重,并列为高危门诊检查。同时,应加强孕期保健,采取规范的药物预防、产科干预和人工喂养等措施,以切断HIV经母婴途径传播,减少HIV/AIDS婴儿。  3.2.4 经非法采供血传播HIV的途径已被有效控制  目前,通过对那些由于非法采供血而致HIV的感染者和AIDS病人给予及时诊断、规范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和生活救助,以期努力地阻断第二代传播。  3.2.5 必须分清和区别“新报告率”与“新发生率”的概念  在诠释中国HIV/AIDS流行趋势时要清楚地认识到,HIV疫情报告系统所公布的HIV/AIDS数是报告数,其中相当一部分“新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数年之前的“老感染者”随着发病而浮出“水面”,这是新报告率而不是新发生率。前者是指当工作力度加大、经费充足、公众的自我检测需求提高、医务人员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下,发现和报告的机会增多;后者是指每年新发生的感染者,这是真正反映危险因素仍然起作用的指标。如果对这两个概念未加以区别,那么,在预测流行趋势时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中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详见图3。  附图  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依年报告的中国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数  注:图中后排立柱表示HIV感染者,前排立柱表示AIDS病人。   4 中国在艾滋病流行病学工作和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4.1 中国对AIDS/HIV的监测经历了3个阶段  年是被动监测阶段,由各医院和防疫站对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依法上报。年是主动监测阶段,由防疫系统对吸毒、卖淫、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和长途卡车司机等脆弱人群设立监测哨点,进行主动的血清学监测,以掌握各地区高危人群HIV感染率的变化趋势。2000年以来逐步发展到综合监测阶段,该阶段采用WHO/UNAIDS第二代监测思路,在监测HIV血清抗体的同时,还了解高危人群中相关高危行为的变迁情况,如静脉吸毒率、共用注射器率、安全套使用率等等。到2004年底,全国已设立国家级HIV监测哨点247个,2005年底将发展到500个。  4.2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监测检测网络已经形成  为保证全国HIV检测工作质量,加强检测技术规范管理,我国至今已通过考核验收了3209个HIV初筛实验室、58个HIV确认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HIV临床检测和人群的自愿咨询检测工作。这些实验室分布于疾病预防控制、医院、检验检疫、妇幼保健、血站、性病防治、计划生育、军队等各系统。2004年以来,该检测网络增加了CD4T细胞检测、HIV载量测定和HIV耐药性监测,这些工作对于指导抗病毒治疗方案、掌握当地耐药株流行状况、预测流行趋势非常重要。目前,一个较为完整的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监测检测网络已经形成。  4.3 全国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全国HI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完成了亚型分布、流行线路(见图4)和分子进化等分析。&  附图  图4 中国HIV-1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2003年)  全国A亚型1.24%、B′亚型36.16%、B亚型1.65%、C亚型1.45%、CRF-BC亚型43.90%、CRF01-AE亚型15.08%,其它罕见亚型合计不到0.5%,有着显著的地区特点,多数地区单一,但以性传播为主的地区亚型分布呈多样化。非法不安全采血途径感染者B′亚型96%、吸毒者CRF-BC亚型83%、CBF01-AE亚型16%,性途径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呈多样化。  利用HIV基因离散率分析技术判断,数省在2004年新发现的一批既往非法不安全供血人员HIV感染者都是在9~10年前发生的感染。  4.4 对高危人群的高质量现场研究中取得一些重要信息  如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发现,其人群年新发感染率为3%~9%;采用血清HIV抗体结合亲和力试验(BED-EIA技术)分析某省2004年新发现的一批静脉吸毒人员HIV感染者,发现其中8%是新近半年内发生的,说明该地HIV/AIDS传播因素持续存在。又如,对一方HIV感染者而配偶非感染者的家庭队列观察,平均每年家庭内性传播率为12%~38%;对一方为HIV感染者的家庭进行有效干预措施(健康教育和使用安全套),可降低家庭内性传播可能性50%;运用比例风险模型对家庭内经性途径传播的时间和传播因素研究,平均发生有效感染时间为2.43年,配偶间的性活动频次、CD[,4]/CD[,8]比值是影响传播力的主要因素。用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预测吸毒人群感染率趋势,用WORKBOOK模型预测全国感染人数现状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5 目前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挑战  5.1 亟需有效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  中国HIV流行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不安全性行为、医源性传播、母婴传播;并存的易患因素有贫困、缺乏知识导致错误观念、人口流动、社会歧视。在现实中,危险因素和易患因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几乎每一个人的易患性都是与其危险行为相结合的。只有把降低危险性的努力和降低易患性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控制艾滋病流行传播的效果才能更广泛持久。  虽然国家已确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策略,即“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但要落实,仍需要相关的政策配套,需要全社会多形式的广泛参与,普及预防HIV/AIDS知识与方法,避免恐慌,消除歧视;需要在一些地区积极、果断地开展与推进以减少毒害和切断传播途径为目标的行为干预活动,如美沙酮替代、针具交换、安全套营销、同伴教育等项目。  5.2 依法报告疫情,减少疫情漏报情况,掌握艾滋病疫情底数  HIV/AIDS流行形势在空间、时间和人群上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迅速变化的特性。目标人群总体中各种特征人群的分布极不均衡,样本内和样本间的高变异性往往推出一个较大可信区间的范围值,由此常常掩盖了许多我们期望得到的信息,干预措施的效果可能会淹没在这摆动的数据之中。因此,准确的监测和检测数据是防治工作及其效果评价的基础。这就急需建立全国的HIV/AIDS数据库,改变相当一段时间实行的HIV感染者匿名登记制度(不清楚是感染人数还是感染人次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在疫情数据库中应该有唯一的标识,这样才能清楚而准确地掌握疫情,科学而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以方便病人的管理和救助。国外成功经验已证实,国家必须有准确的并且可记录联动的全国HIV/AIDS数据库。  5.3 切实加强和改善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深度、易接受度和依从度  如何充分利用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如何有机地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传媒学等多学科密切合作,将先进理念渗透到HIV/AIDS防治工作规划,及时地将有效的经验积极推广到防治实践中,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干预和纠正不良行为的目标。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艾滋病知识传播为主要内容的行为干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干预对象包括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但是,干预艾滋病并不只是针对某种单一行为,而是牵涉到被干预者对价值观、性、暴力、药物、人权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在知识-信念-行为的转化链中,有很多因素影响着转化链中的各个环节,探索影响被干预者行为转归的原因,是流行病学工作者重要的研究内容,诸如被干预者对疾病危害的认识、对自身易感性的认识、对行为的效益评价、个体的性格特征等,均可成为行为改变的倾向因素,而家人、“领袖”和社会的支持与鼓励又可以成为行为改变的强化因素。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如果这种强化没有及时出现,那么获得的信念很可能逐渐消退。  5.4 进一步提高流行病学研究的质量和数据挖掘的深度  目前,流行病学提供的信息很少来自对一个人群长期深入的纵向观察,特别是大范围的随机对照研究。深入探讨影响干预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报道还不多见,某些效果评价的纵向研究,其本质是对一个群体进行若干次的断面调查。HIV新发感染率是HIV/AIDS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常用的方法是前瞻性血清流行病学队列研究,但队列研究的投入大、工作难度大。近年来尝试数学模型(包括统计模型),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计算HIV新发感染率。  由于中国缺乏良好的HIV性传播链关系的科学研究数据,尤其是吸毒和暗娼人群之间以及该“桥梁人群”HIV性传播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HIV综合防治策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目前建立的HIV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主要是单一传播途径的模型,未能很好地建立将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和高危性行为有机结合的混合型传播动力学模型。  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利用现场调查获得的丰富数据来开展混合型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研究,以便对中国高危人群中的HIV/AIDS流行及其趋势情况有一清晰的了解,并且通过动力学数学模型的仿真来预测中国HIV从核心人群通过“桥梁人群”性途径传播到一般人群的临界点,从而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以便有效地遏止住HIV/AIDS蔓延的势头。  5.5 评估HIV核心人群通过性途径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能力和趋势,研究有效的阻断策略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桥梁人群”被解释为:是与艾滋病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均有联系的一类人群,是艾滋病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桥梁”,因此,“桥梁人群”是易于被HIV感染并且能感染他人的人群。  通过对中国特有的艾滋病流行环境进行研究,尤其是调查核心人群/高危人群、“桥梁人群”的性伙伴(第一代、第二代性伙伴)的HIV感染和高危行为,以此建立HIV传播的混合型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模型的计算机仿真估算HIV性传播到一般人群临界点,从而阐明HIV通过桥梁人群从核心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的能力和趋势。  通过对HIV从核心人群经性途径扩散到一般人群的科学研究,可指导国家合理使用资源和调整策略,更有效地开展社会行为干预行动。这样就可大大提高中国HIV防治工作的效率,在节省防治投入成本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阻止HIV在中国的流行以及向一般人群的性传播,使中国HIV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Global Summary of the AIDS epidemic.2004   [2]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www.   [3]汪宁.我国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形势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91~293   [4]阮玉华,何益新,谢联智,等.社区静脉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96~299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徐雅维)
用户昵称:
&(您填写的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最新发表的评论0条,总共0条
查看全部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C)
by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发展的内涵不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