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中频对孕妇有辐射吗对身体有害吗

1.怕计算机有辐射吗?
其实计算机只在有开机的瞬间屏幕会产生辐射,只要在开机时屏幕亮起那一?x那远离屏幕前方即可避免!
2.怕打大哥大会伤脑吗?
其实打大哥大只会伤眼睛;因为大哥大只会产生微波,而非电磁波,而微波一分钟会使眼睛温度升高摄氏0.02度,会引发白内障,所以尽量用耳机,若不用耳机,也尽量不要戴金属框眼镜打相关信息!
3.您知道电磁波产生最多的地方是那里吗?
电磁波产生最多的地方是插电的电线!所以尽量离电线远一点!而床头音响也是不能放在床头,要放在床尾,而且睡觉时头部附近不要......
1.怕计算机有辐射吗?
其实计算机只在有开机的瞬间屏幕会产生辐射,只要在开机时屏幕亮起那一?x那远离屏幕前方即可避免!
2.怕打大哥大会伤脑吗?
其实打大哥大只会伤眼睛;因为大哥大只会产生微波,而非电磁波,而微波一分钟会使眼睛温度升高摄氏0.02度,会引发白内障,所以尽量用耳机,若不用耳机,也尽量不要戴金属框眼镜打相关信息!
3.您知道电磁波产生最多的地方是那里吗?
电磁波产生最多的地方是插电的电线!所以尽量离电线远一点!而床头音响也是不能放在床头,要放在床尾,而且睡觉时头部附近不要有插电的电线(如电话、音响、吹风机等)!
4.您怕晒黑吗?
若您怕晒黑,恭喜您,出门不用撑伞了!因为容易晒黑的人,表示容易产生黑色素,黑色素可以自然抵抗紫外线,所以不必怕皮肤癌;若不易晒黑的帅哥美女不管如何,一定要记得戴太阳眼镜,因为眼睛无法自我保护,晒太多容易得白内障!
5.微波炉只要避开前面就好了吗?
其实在使用微波炉时,最好离开方圆50公分以外,否则内脏烤熟了都不知道!这点最糟糕!另外,不要以微波炉煮开水,因为当煮好拿出微波炉再加上牛奶或咖啡时会让里头的水整个爆喷开来。
备受广大手机用户关注的关于手机辐射是否可能致癌的问题终于在近日揭晓,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德国Essen大学的几位研究人员近日声称,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可能性是较少打移动电话的人的三倍。
  上述科学家在实验中对一种名为恶性黑素瘤的眼癌进行了研究,这种眼癌患者的虹膜及视网膜上长有黑素瘤,可导致眼睛失明及视力下降。研究人员之一安德雷斯-斯唐博士表示,他在实验中对118名患有这种眼癌的病人进行了研究,并询问了他们使用手机的情况,经过比较发现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患病的可能远远大于不常使用手机的人。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表手机辐射可致癌的正式声明。一度引起人们争议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权威的评定,我们心中升起的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手机辐射,曾经沧海难为水
  关于手机辐射的种种罪行曾经是沸沸扬扬,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瑞典233名脑瘤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脑瘤和使用手机确实存在一定关系。调查表明频繁使用手机的患者在大脑侧部产生脑瘤概率,比大脑后部、前部及顶部的发病率都要高。美国无线技术研究机构公布一系列研究结果已表明,手机辐射同人类脑瘤发生率、人类血液微核细胞增长率以及DNA破损率存在一定关系。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声明说,迄今为止没有一项研究证实这个论断。唯一能确定的事实是,使用手机能使使用者体温稍有增加,但是手机所产生的高频场不会引起癌症。当然也有例外,即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要注意,手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的工作有影响。此前,在5月份,受英国政府的委托,12名英国专家研究了这个问题,专家也得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只要成人合理地使用手机,就不会有损健康。但是他们建议家长应限制儿童和年轻人使用手机,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还处于发展阶段,而且他们的头盖骨也比成年人的薄,因而“可能会发生微小的生物学上的变化”。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手机厂商是不承认自己的产品还有那么大的危害的,虽然有一些辐射但有点耸人听闻言过其实了,但是一些科学家的论断和证明又强烈地显示手机辐射不可熟视无睹,孰是孰非,今天的科学家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了。在科学的结论面前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将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箭在弦上,手机官司一触即发
  在生活质量日趋提高的时候,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绿色消费以及追求对身体的保护,而有关手机辐射所造成的伤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多数人的关注,投诉也就在所难免了。
  《泰晤士报》最近刊登了手机业者即将吃官司的消息,消息称,美国71岁的知名大律师彼得·安吉洛斯在“修理”完烟草商之后,又定下了新年大计——将枪口对准移动电话业者,在新世纪第一年代理脑瘤患者连打10场世纪索赔官司。安吉洛斯在巴尔的摩城素有“小凯撒”之称,是地地道道的企业巨人杀手,最近刚在马里兰州帮助代理人打赢针对烟草商的集体索赔公司,烟草商被判赔偿42亿美元。据称,一旦安吉洛斯展开法律行动,全球移动电话产业将面临真正挑战,诉讼恶仗在所难免。
  可以预料,如安吉洛斯兴讼成功,移动电话界的大地震在所难免,世界其他地方将纷起仿效,掀起针对移动电话业者的索赔潮,移动通信及手机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运营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如果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对人体能够产生永久性的伤害的话,大量的官司一定会让制造商、运营商们焦头烂额的,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这种类似的案情的出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由于使用手机的白领较多,而白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体休闲是有非常高的要求的,而且他们是真正的知识精英,手机危害如果真的非常严重的话,受损失的估计不仅仅是制造商一家了。
  手机辐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手机辐射是必然的也是被多数专家论证过的,只是危害的程度无法确认,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了部分专家的论证和申明,所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手机辐射呢?
  防磁贴一般不是很理想,因为辐射源是手机天线,而把所谓的防磁贴贴在听音器上面你说怎么会起作用呢?如果把防磁贴贴在天线上不就行了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会改变天线周围的磁场,使得天线的信号发生变化,使得通话不能正常进行。
  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因为这时信号传输系统还不稳定,处在最大工作功能率。所以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不同制式的手机的辐射量不同,采用CDMA技术的手机其辐射标准要小得多,所以CDMA手机被称作绿色手机。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免提耳机可以帮助手机用户减少移动电话释放的90%以上的电磁辐射。这一由澳大利亚消费者联合会组织的研究发现,如果手机用户改用免提耳机接听电话,人体组织细胞吸收的电磁辐射量将减少92%。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吧。
  长话短说。手机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目前虽无定论,但手机能产生电磁辐射是肯定的。因此,尽量少打电话,打电话做到长话短说,一定是没有错的。尽量少地打出电话。据观测,用手机打出电话和接入电话,辐射量是不同的,打出电话的辐射强度大大超过了接进电话的辐射强度。
  虽然手机有辐射但是使用它的人还非常多,并且有逐渐蔓延的趋势,人们也知道它有一定的危害作用,但是还没有人对这拥有足够的认识,就想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烟民还是很多,手机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和香烟媲美的,更何况是一个时尚的标志呢?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青少年还是尽量少用手机,我们也应该多加强自身的健康意识,适当的措施或许会让我们受益不浅的。
据专家介绍,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有六大方面。
危害之一,医学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高电磁辐射的环境中,会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变。严重的可导致白血病的产生。...
我是无线电爱好者,这个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回答您: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卫星接收天线(锅盖)是接收卫星信号的,它不会向空间发射信号,所以就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如果...
一般安全距离都是指带电或电线,根据有关规定,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如下; 1、垂直距离;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2.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3米...
十万伏的高压肯定有辐射!而且是很危险很严重的辐射。
辐射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电压高低,十万伏的高压电周围(指输电线及配电房)几十米内会产生很强的电磁波的,距离越近电...
  现在的家庭生活已经电器化,而家电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不要以为,只有电脑、电视的大家电的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像电吹风这...
白天很困,晚上睡又睡不着眼睛又很痛是怎么回事吗?眼睛老是痛会是什么病啊?
答: 疼痛我可以忍受,只是怕阴道受损,变大,影响夫妻生活和感情。。。不知我是否多虑了?
答: 青光眼有好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有:
1、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早期可有轻度头痛、眼胀、视力模糊、看灯有虹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眼睛充血明显。发作期有剧烈眼胀痛、头痛、恶...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辐射的对人身体有害吗?
如果你暴露在了电磁场中会发生什么?
暴露在电磁场之中并不是新的现象。然而,在20世纪,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和社交方式的改变造就了越来越多的人造电磁场来源,环境中人造电磁场下的暴露量不断增加。从电力的产生和传输,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到电信和广播,无论家居还是工作,每个人都暴露在以复杂的方式混合的微弱的电场和微弱的磁场之中。
即使在外界没有电场的情况下,我们人体内也会有作为正常身体功能的一部分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很微弱的电流。比如,神经会以发送电脉冲的形式传递信号;大多数的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消化和大脑活动,都伴随着带电粒子的重新排布。心脏的电活动也是非常活跃的,医生可以用心电图来记录下它们。
低频的电场可以像影响由带电微粒组成的其它物质一样影响人体。当电场作用在导电材料上的时候,会影响表面的电荷分布。电场会使得电流从身体流向大地。
低频的磁场可以在人体中感应出环流的电流。电流的强度取决于外界磁场的强度。如果电流足够大,会产生对人体神经和肌肉的刺激,或者影响其它的生理过程。
电场和磁场都可以在人体中感应出电压和电流,但是就算直接站在高压电线的下方,身体中感应出的电流相比于可以产生电击或者其他电效应的限值仍然是非常小的。
(射频电磁场有加热效应)
加热是射频电磁场的主要生理作用。在微波炉中,这一事实被用来加热食物。人们平常接触到的射频电磁场的强度比可以产生明显加热效果的强度低得多。射频电磁波的加热效应是目前安全准则制定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也在研究长期暴露在可以加热人体的临界值以下产生效应的可能性。到目前为止,低强度长时间暴露在射频和工频的电磁场下的负面健康影响并没有得到确证,但是科学家也在积极地进一步研究这一领域。
生物效应还是健康效应?健康风险是什么?
生物效应是对环境中的刺激物或者改变做出的可以检测到的反应。这些改变并不一定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害。比如听音乐,读一本书,吃一个苹果,打网球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但是这些活动中没有一个会被怀疑导致健康效应。人体具有复杂的机制来调整适应我们在环境中遇到的众多变化的影响。不断的改变组成了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当然,身体不会对所有的生物效应都产生足够的补偿机制。长期作用于身体的不可逆性的改变有可能成为健康的风险。
有害的健康效应可以对暴露的人体或者后代的健康产生可以检测到的伤害。而生物效应可能导致有害的健康效应,也可能不导致有害的健康效应。
对于超过一定强度的电磁场可以导致生物效应没有争议。对健康志愿者的实验显示,短期暴露在环境中或者家中正常强度下的电磁场不会造成任何明显的有害效应。在可能造成伤害的更高强度的电磁场中的暴露是被国家和国际安全准则严格限制的。目前争议主要集中在长期的低强度暴露是否会引起生物效应和影响人类。
(辐射广泛存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健康的广泛担忧
通过查看最近这些年的新闻头条可以看到各个领域公众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在过去二十多年间,无数的电磁场来源,包括电力线、微波炉,电脑和电视屏幕,安全检查设备,雷达,以及最近的手机和手机基站,已经成为公众对于健康关注的一个焦点。
国际电磁场项目
为了回应公众日益增长的对于暴露在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的电磁场来源下可能产生的健康效应的担忧,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6年启动了这一大型的多学科的研究项目。国际电磁场项目整合了现有的知识和主要的国际、国家组织和科研机构可以利用的资源。
科学研究中的结论
在有关非电离性辐射的生物效应和医学应用的领域,在过去30年中大约已经有25000篇论文发表。虽然部分人士认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但是这一领域的科学知识广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化学物质。根据最近一项对科学文献的深入回顾,世界卫生组织做出结论,目前的证据不足以确认暴露在低强度下的电磁场会造成任何的健康后果。但是,对于生物效应认识上的一些分歧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对于健康的一般影响
一些社会公众把众多的症状都归结于家中低强度电磁场下的暴露。报告的症状包括头痛、焦虑、自杀和抑郁、恶心、疲劳和性欲减退。到目前为止,科学证据并不支持这些症状与电磁场中的暴露有任何联系。至少这些健康问题中的一部分是由环境中噪音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或者由于心理上对新技术的焦虑而产生的。
(WHO的评估:电脑的辐射属于正常的的电磁场强度)
对于怀孕结果的影响
对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很多不同来源的电磁场下的暴露,比如电脑屏幕,充水床垫和电热毯,射频的电焊机,电疗设备和雷达,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的组织都进行过评估。总的结果显示,暴露在正常环境的电磁场强度下,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胎儿畸形、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疾病等不良结果的风险。有少数的报告中,间接推测出的电磁场暴露与健康问题之间有关联,像发现在电子行业工作的工人的子女有早熟和低出生体重的现象,但是这些结果没有被科学界认为一定是电磁场辐射造成(要考虑到其它因素像接触化学溶剂)。
在接触高强度射频和微波辐射的工人中,偶尔会有普通的眼部刺激和白内障的报告,但是动物的实验结果并不支持在没有达到加热危险的电磁场强度下会产生这样形式的眼部伤害。更没有证据显示这样的效应会在大众接触到的电磁场强度下发生。(译者注:大众接触到的电磁场强度比工人职业的强度低很多)
电磁场和癌症
尽管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电磁场是否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某些效应还是有很多的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电磁场对于癌症真的有一定的效应,那么对于患癌风险的增加也是极其小的。目前的结果存在很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对于成年人和儿童任何一种癌症都没有发现风险的明显增加。
(电磁场的暴露与癌症发生之间的联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暴露在家中的极低频磁场可以稍微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但是科学家普遍没有下结论认为这些结果表明电磁场下的暴露和疾病之间有因果关系(由于研究中的一些缺陷和与电磁场暴露无关的因素)。某种程度上,结论可能是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为动物实验和实验室的结果没有显示任何可以重复的效应,与电磁场可以导致癌症或者加速癌症进程的假设相吻合。在多个国家,大规模的研究都在进行之中,或许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电磁场的超敏感性和情绪低落
一些人士报告对于电场或者磁场具有超敏感性,他们询问身体疼痛,头痛,情绪低落,嗜睡,睡眠失调,甚至抽搐,癫痫发作是否可能与电磁场的暴露之间有某种联系。
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证明电磁场的超敏感性。最近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证明这些人士在恰当控制的电磁场暴露实验条件下没有展示出同样的反应。而且也没有任何可以接受的生物机理来解释超敏感性。在这一题目上的研究比较困难,因为不仅仅是电磁场单独的直接效应,各种其它的主观反应会掺杂其中。关于这一题目更多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目前和未来研究的重点
目前很多的工作是面向电磁场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寻找工频电磁场可能的致癌效应的研究在进行之中,尽管相比于九十年代后期的时候少了一些。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也是值得提倡的)
使用手机的长期健康效应是另一个目前广泛进行的研究题目。目前没有发现暴露在低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中会有明显的有害效应。然而,面对公众对于手机安全的担忧,未来的研究主要针对在低强度的射频电磁场中不明显的有害效应是否会发生。
要点总结:
1、环境中很多的因素都可以造成生物效应,生物效应不等同于健康威胁,需要专门的研究来鉴别和衡量健康的威胁。
2、在低频率下,外部的电场和磁场会在身体内感应出微弱的环流电流。在几乎所有的正常环境条件下,身体内的感应电流的强度小到不会产生任何明显的效应。
3、射频电磁场的主要效应是加热人体组织。
4、毫无疑问,高强度电磁场下即使短期暴露,也会对健康有害。但目前大众担忧的可以导致剧烈的生理反应的电磁场强度下的暴露,主要集中在低于对身体产生长期影响的标准。
5、公众对于低强度电磁场可能风险的担忧,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了“国际电磁场项目”来提供科学客观的回答。
6、尽管有广泛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可以确认低强度电磁场下的暴露对健康造成影响。
7、国际研究的重点是探索工频和射频的电磁场与癌症之间可能的联系。(编辑:卷扬机)
---------------------------------------------------------------------------------------------------
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与大家谈谈养生保健、防治疾病、健康新闻、生活小窍门、人生感悟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每日精编养生保健、健康新闻、生活小窍门、人生感悟等资讯特别推送给网友。
每日精编养生保健、健康新闻、生活小窍门、人生感悟等资讯特别推送给网友。
今日搜狐热点低频电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科技--人民网
低频电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本报记者&李禾
近年来,常有媒体曝出高压电线、移动通讯基站甚至是LED灯产生的电磁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导致白血病,实际究竟如何?请关注――低频电场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
近年来,常有媒体曝出高压电线、移动通讯基站甚至是LED灯产生的电磁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白血病,引起了人们的恐慌。那么,实际究竟如何,有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6年就完成了‘国际电磁场计划’,即针对低频场的健康风险评估;针对射频场的致癌性证据评估也已于2011年完成。评估显示,公众通常遇见的极低频,即0―100千赫兹(kHz)电场水平,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高水平磁场,即显著超过100微特斯拉(μT)的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刺激,但从长期影响来看,高水平磁场与儿童白血病等关联证据是弱的,为此要求制定低暴露限值的政策没有根据。”在近日举行的“2012电磁环境的科学与社会认知研讨会”上,原国家电网电磁影响实验室(上海)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工、中国电工学会高级会员杨新村说。
据介绍,我国高压输电线、变电器等供电系统的工频范围为50―60赫兹(Hz),属于极低频电场。
低频电磁波不是“核辐射”,没有健康危害
电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因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高压输电线和变压器并不罕见。随着城市半径的不断扩大,以往一些变电站,如北京市光华路110千伏变电站、西大望路220千伏变电站等都已被纳入中心城区范围。在城市新建设规划中,由于电力输送的需要,必须在闹市区内选址建设变电站和输电线。因此,部分供电设备必然会设置在一些居民小区的附近。
针对人们对供电系统电磁辐射的担忧,中国地震局研究员沈梦培强调,供电系统的工频电磁场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他说,我国的工频是50赫兹,其电磁波波长是6000公里。如果把电力线路看成一根“发射天线”,它的“发射”能力几乎为零,实际上也不可能形成向外“辐射”。人体处在电力线路附近几米到几十米的地方,这里的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静止不动,不可能存在电磁波发射现象。另外,在30万兆赫兹频率以下,电磁粒子能量太小,远不能使物质产生电离(断开细胞间的化学键),这与“核辐射”具有本质区别,绝对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危害。
“通俗地说,供电设备是‘连着线’的,即电能是靠导线来传递电能,不是靠‘辐射’。” 沈梦培说。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6年开展了全球性的“国际电磁场计划”,针对300赫兹以下的极低频电场和磁场的健康进行风险评估。在2005年10月正式评定:公众通常可遇见的0―300赫兹的极低频电场和磁场,如电力线路、电缆、民房布线和用电设备周围存在的感应电场和磁场,不存在实际健康问题。
洗衣机、电饭煲磁感应强度远大于供电系统
除了供电设备,手机等无线设备是否有健康危害?在论坛现场,记者一边拨他人手机号,一边把手机直接贴到检测设备的探头上。检测人员告诉记者,此时记者手机的电磁波数最高值约为国家限值的1/3,在安全范围内;而且随着手机与检测仪器探头距离的拉开,数值迅速变小。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2010年批准立项“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调查课题”,该课题提交的报告显示,在光华路110千伏变电站围墙外零米距离、高度1.5米位置,检测到磁感应强度为0.021微特斯拉(μT);在居民家里,同样1.5米高度,所有测点位置和家电的磁感应强度普遍低于1微特斯拉(μT),但“洗衣机”和“厨房电饭煲”的磁感应强度均达47微特斯拉(μT)。
因此,北京地区居住环境电磁水平调查课题组建议,微波炉里面的微波发生器能发出2.45吉赫(GHz)微波,波长约12厘米;手机频率是1.8吉赫(GHz),波长约14厘米,这些高频电磁波产生的感生电磁场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因此,人们不要长时间接听手机,打开微波炉后,应远离设备,以避免可能的危害。
尽快颁布国家“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针对公众对电磁辐射风险担忧,沈梦培建议各方推动政府尽快颁布国家标准“电磁环境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让民众有标准可依,以消除顾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李妮认为,应建立健全第三方机构合作机制,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参与检测与传播,以消除公众的不信任感。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作为民间环保组织,近年来,一直无偿为北京市民进行电磁环境检测。该所赫晓霞博士汇报了“北京市公众24小时磁场曝露水平调查”。对100名来自不同行业、工作性质、工作及居住场所的测试志愿者,分别进行了24小时测试。结果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从事电力相关的配电室等工作人员,24小时平均磁场曝露强度仅为国际标准(100微特斯拉)的1%左右。对大多数测试志愿者来说,其平均磁场曝露强度均在标准的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之间,无需格外担忧。
(责任编辑:杨铁虎、刘军涛)
科技今日热点新闻
24小时排行|洗衣机& && &正文
·电磁辐射的安全值为多少?  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长期接触低于2毫高斯(约等于20μW/cm²)的电磁辐射是安全的。但是,任何形式的人工电磁辐射都是对人体细胞有影响的。为了防止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国家环保、卫生等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颁发了《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7部法规和国家标准,对电磁辐射规定了分级标准:一级标准(安全标准,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高频辐射 小于 10 μW/cm²低频辐射 小于 10 V/m二级标准(中间区,对人体可带来有害影响)高频辐射 小于 40 μW/cm²低频辐射 小于 25 V/m  在对以上辐射值进行了解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辐射值的换算,100μw/cm2=10毫高斯=1μt,此次我们辐射仪测出来的数值是以“μT”为单位,因此低于0.1μT是绝对安全范围,0.1μT-0.4μT是属于二级标准范围,但是可对人体带来有害影响。&&& 以我们家中的家用电器主要是磁辐射,频段分为工频段与射频段。工频段主要有、电脑、吹风机、冰箱等等,单位为μT;射频段主要有手机、等等,单位为μW/cm²。接下来的评测,我们将依据相应的频段,进行测试与数值换算。
提示:试试“← →”实现快速翻页
点击查看下一页(2/10)
[第2页] 电磁辐射的安全值为多少?
扩展阅读:上一篇:下一篇:
740人正在浏览
674人正在浏览
448人正在浏览
315人正在浏览
310人正在浏览
频道合作QQ:|||||||||||房间内电磁辐射强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对人体有害? 06:57:16
暑假孩子在家一天到晚看电视
房间内电磁辐射强度会不会越来越高对人体有害?
液晶电视、电脑、剃须刀、电吹风、微波炉……常用家电辐射量实测
  辐射测试 摄影 见习记者 陈荣辉
上周,有读者打来电话问,孩子暑假在家,一天到晚看电视,他担心电视看久了,房间内电视机的辐射量会越聚越高,对孩子的身体有影响。他问快报《好奇实验室》,能不能测一下电视机的辐射量。
接到这个读者来电后,《好奇实验室》马上进行了相关准备,并于上周五完成了实验,对家里常用的电子产品:液晶电视、台式电脑、iPad平板电脑、电动剃须刀、电吹风、微波炉的辐射量进行了测量。
电磁辐射强度国际国内有标准
电磁辐射分为两种,低频辐射和高频辐射,低频辐射计量单位为uT(微特斯拉),是指磁感应强度。高频辐射计量单位为μW/cm2(微瓦/平方厘米),是指辐射源功率密度。
国际国内,对电磁辐射的强度有一定的标准。
浙江省环保厅辐射管理处工程师徐冰锋说,1997年我国出台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这也是目前唯一的电磁辐射环保国家标准,主要是针对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高压输电线路、大型科研、医疗设备等。
“我们针对省内所有相关建设项目,在电磁辐射上都要求做环评和验收,严格按照这个国家标准来执行,通不过的项目就不能上马。”
我国制定的安全标准是900MHz频段(移动通信占用的就是此频段,为高频辐射)应不高于40μW/cm2,而单个基站的发射功率还要严格到这个标准的五分之一,即8μW/cm2,测试距离一般在基站天线塔基地面半径50米以内。
另外,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低频辐射标准是:短时间暴露下磁感应强度为200μT(微特斯拉)。
液晶电视——
离开屏幕40厘米,电磁辐射降为0
我们使用的测试工具是一台手持家用电磁辐射测试仪,型号LZT-1160,这台仪器能测量低频辐射和高频辐射强度。
实验人员打开一台42寸液晶电视电源,收看电视节目,并马上用电磁辐射测试仪靠近液晶屏(距离10厘米,下同)检测,低频辐射峰值为0.31μT,高频辐射为0。
液晶电视正面的电磁辐射峰值,出现在屏幕右下角的电源部位,低频辐射强度显示0.63μT,高频辐射显示0。
接着测液晶电视背面,低频辐射峰值13.12μT,高频辐射0。
实验还显示,随着电视开机时间的增加,电磁辐射的强度越来越大。
开机半小时后,这台液晶电视正面低频辐射峰值从0.63μT,上升到0.99μT,1小时后上升到1.58μT,2小时后上升到2.42μT。
而高频辐射一直为0。
不过实验也发现,离开屏幕40厘米后,不管开了多少时间,低频辐射和高频辐射都显示为0。看来家长担心电视机的电磁辐射伤人是多余的。
台式电脑——
离开40厘米,电磁辐射降为0
来看看台式电脑的辐射量。打开电脑运行软件,分别测量电脑液晶显示屏和电脑主机的低频辐射峰值:液晶显示屏为0.61μT,差不多是42寸液晶电视的两倍。电脑主机正面为1.10μT,主机背面电源出风口达到了19.59μT,高频辐射都显示0。
测量发现,台式电脑最大的电磁辐射来自于机箱电源和主机板卡、芯片集中区域。
测量还发现,与液晶电视机一样,不管是屏幕还是主机箱,距离40厘米后,低频辐射和高频辐射都显示为0。
iPad——把iPad放在大腿上
辐射量相当于台式电脑主机正面
打开iPad玩游戏,在没有接入无线网络情况下,测试显示iPad正面低频辐射峰值为0.08μT,背面1.18μT,高频辐射都是0。
与台式电脑类似,iPad电磁辐射最高的部位是在背面安置电源和处理器的地方,看来把iPad、笔记本电脑放在大腿上工作,身体接触到的辐射相对放在桌上要来得大。
电动剃须刀——辐射强度大于电脑出风口
对运转中电动剃须刀的电磁辐射测试,让实验人员颇感意外:电磁辐射测试仪液晶屏上,低频辐射值从17、18、19μT往上跳了2-3秒,最后最高峰值显示OL,仪器说明书说,OL就是超过仪器低频辐射最大读数19.99μT。
实验人员再测试电动剃须刀的高频辐射,显示为0。
电吹风——
辐射强度比电脑还厉害
电吹风的电磁辐射更厉害,打开电吹风电源,仪器一靠近,低频辐射直接跳出OL,也就是超过仪器的最大读数19.99μT,高频辐射都显示0。无论是电吹风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测试结果都一样。
难怪有的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敢用电吹风了。
微波炉——
家用电器里,电磁辐射强度最高
我们开启微波后,在微波炉舱门口测试,低频辐射最高峰值显示OL,也就是超过仪器的最大读数19.99μT。这时,电磁辐射测试仪液晶屏上跳出了高频辐射数值,峰值显示为417μW/cm2。
再测试微波炉上部的高频辐射,峰值显示为411μW/cm2,微波炉背面高频辐射峰值是406μW/cm2。这是我们所测试的所有家用电器里,电磁辐射强度最高的。
不过实测发现,随着距离的加长,辐射强度随之下降。
距离微波炉10厘米时,高频辐射峰值是417μW/cm2,距离1米是379μW/cm2,距离2米是297μW/cm2,距离3米是23μW/cm2,距离4米显示为0。看来3米以外,才是微波炉辐射安全距离。
孕妇防辐射服
不能有效防止低频辐射
不少女人怀孕后,会想要不要买件孕妇防辐射服,那么它到底防不防辐射?
我们做了一个比较极端的测试,用孕妇防辐射服把家里辐射强度最厉害的微波炉盖起来,然后在距离30厘米的位置测试。实测显示,高频辐射峰值从覆盖前的400μW/cm2左右,直降为0.01μW/cm2,看来孕妇防辐射服对遮挡微波炉高频辐射确实有用。
然而实测同样发现,对于低频辐射,孕妇防辐射服起不了作用。用孕妇防辐射服遮挡后,30厘米外,低频辐射峰值仍显示为OL,还是超过仪器的最大读数19.99μT。
浙江大学正在做
一个持续六七十年的项目
研究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电磁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简单地说,就是探讨电磁辐射对细胞、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室陈光弟副教授说,“国外也有报道指出,电磁辐射影响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辐射强度比较高的职业,包括像电厂、铁路工人等等,但是从对他们的流行病医学检测来看,一部分呈阴性,一部分呈阳性,很难判断。”
陈光弟说,浙江大学生物电磁学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做非电离辐射下细胞水平、动物水平等的研究,进行生物学方面的探索。希望通过细胞生物学研究,从机制上作出解释。还希望慢慢建立起一些人群库,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观察,目前已经在动手做了,先从职业人群开始,坚持做六七十年。但从目前来看,还没有看到一个明显的效应,也即,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还不明确。
(注:本实验仅记录本次实验样品的电磁辐射情况,不表示市场上流通的上述品种一定有此状况。)来源:都市快报&&&&作者:记者 张宇&&&&编辑:江水&&&&
      
我也来说两句: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法律顾问: 马宏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频电磁辐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