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藤野先生生一文中哪些鲁迅回忆的细节是失真的

日本学者称鲁迅虚构《藤野先生》
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的纪念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大村泉称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为虚构小说而非“回忆性散文”,惹来学界热议。我国学者、著名鲁迅研究专家、辽宁师范大学教授王吉鹏旋即予以坚决回应,表示《藤野先生》某些内容“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但只是记忆的失真,而绝非“虚构”。王吉鹏的回应随即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呼应。
《藤野先生》插图
据了解,大村泉在其《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是“回忆性散文”还是小说?》的发言中,考证鲁迅《藤野先生》有几处细节不符合真实,如鲁迅在仙台的某科考试成绩不是60分以上而是58分,与鲁迅有联系的学生会干事不像鲁迅散文所写得那样,等等,从而称其为“虚构的小说”。 对此,王吉鹏表示,鲁迅先生自己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现在我只记得是这样”;同时,鲁迅又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称《朝花夕拾》为“回忆的记事”,所以,他不怀疑日本学者考证的《藤野先生》某些内容“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但这是记忆的失真,绝不是“虚构”。“鲁迅把《藤野先生》编入回忆散文集,就说明它不是‘虚构’的小说。” 同时,王吉鹏认为,《藤野先生》所写的藤野先生对青年鲁迅的温暖和关爱,以及鲁迅对这种温暖和关爱的感激和感恩之情是真的,作为弱国的留学生鲁迅,在日本所受到的伤害和歧视以及这种歧视和伤害对青年鲁迅带来的敏感和过敏是真的,青年鲁迅就是从温暖关爱和歧视伤害这两个对立的方面的感受中崛起,弃医从文,为中华民族复兴而立志做一个“精神界之战士”也是真的,不是虚构的。 王吉鹏的回应随即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呼应。日本学者黄英哲表示不同意大村泉的观点,日本学者、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阿部兼也对王吉鹏的观点表示基本同意。 来源:中华读书报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习题详情
15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4.4%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离开仙台二十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回首往事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一个和黑夜衔接的地名,顽固地留在他记忆深处。一百零三年前的一九零四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只身远离东京,远离身边的中国同胞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那是一次真正的天涯孤旅。或者说,那根本就是一次心定如铁的自我放逐。这一去,就到了四百公里外的“东北”,就到了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打败,被所有的发达国家看不起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说法、有什么关于身体的符号会被人挑选出来到处流传。比如肤色,比如身高,比如口音,都是现成的佐料。这就好比是给人起绰号,一下子就能记住。“支那人”丑陋的特点太鲜明:女人腿下的小脚,男人脑后的辫子,举国皆同。鲁迅先生当年跨洋越海、天涯孤旅也还是逃脱不掉这两样东西。其实,鲁迅自己当年也是拖着一条辫子来到日本的。他一九零二年四月到日本,一九零三年三月剪去发辫后特地照了一张“断发照”。一个“断”字流露出强烈的心理动作,所谓一刀两断,所谓洗心革面。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他明白,自己就是耻辱的一部分,自己就是黑夜。沉沉的夜幕是鲁迅记忆的底色,所以他在来仙台的路上牢牢记住了“日暮里”。在我的理解中,远离人群的鲁迅,就是从“日暮里”开始独自一个走进了自己精神的黑夜,同时也走进了对这黑夜的反抗和挣扎。离开东京,离开同胞的鲁迅,到底还是躲不开历史的阴影。在仙台的学校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最终决定辍学离开仙台。先是所谓“泄题”作弊,学生会的干事无中生有地认定鲁迅的考试及格是靠了藤野先生的泄漏考题。接着,就是那个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在日本同学的欢呼声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当作俄国间谍砍头,而身旁却站满了麻木的中国围观者。于是,被人鄙视,而又看清楚了被鄙视者的麻木和无可救药,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熬人的双重的鄙视,这是一种黑暗无边的精神笼罩。最为难言的是,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毕竟,那时的鲁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是要靠梦想来滋养的。遭遇了这样的鄙视之后,青春的梦想非但没有折断,反而把小梦换成了大梦。换梦的结果是鲁迅毅然辍学,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独自一人走进黑夜,原本以为可以用梦想来引路。可梦想幻灭后黑暗之中又加上了寂寞和无望。就此,我们可以循着那个双重的鄙视和反省的轨迹,看到鲁迅此后一生的反抗和挣扎——那就是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在东京的失败之后,鲁迅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夭折,军阀们的血腥屠杀,文人的投降……所谓用小说改造“国民性”的宏图大志,就如同把沙子撒进黑夜。青春不再,梦想幻灭,淹没在无边的历史黑暗中,一个既不相信光明也不相信黑暗的人怎么活下去呢?他只有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这让我想起龚自珍的诗句:“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日诗。”不由得反复思量:鲁迅在日本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刀两断和洗心革面。当中国一片无边黑暗的时候,是什么给了他走进黑夜的勇气,又是什么支持了鲁迅终其一生独自对抗比历史还要黑暗的绝望?这深不可测的黑暗里,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鄙视,又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滋养?本来是红叶的季节,可这次在日本一路上都没有见到过像样的红叶。大阪没有,京都没有,东京没有,仙台似乎也没有。就在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意外地在鲁迅先生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外边看见了一片气势恢宏的红叶。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旧楼房。意想不到的是,整整一面旧楼的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满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整座楼都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出的狂歌和浩叹:“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选自2008年第2期《收获》,有删改)【小题1】初到日本的鲁迅是“拖着一条辫子”的,一年后他剪去辫子并留“断发照”,再过一年,鲁迅到了仙台学医,作者借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形象?(4分)【小题2】如何理解“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这句话的含意。(6分)【小题3】本文以如“冲天大火”的红叶的火焰和仿佛从其中传出的狂歌收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小题4】“烧梦”出自龚自珍的诗句,原是反映龚自珍思想上的“绝望的呐喊”的,本文以此为题想要表现鲁迅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结合全文简答。(6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0-现代文阅读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小题1】无【小题2】无【小题3】无【小题4】无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离开仙台二十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回首往事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一个和黑夜衔接的地名,顽固地留在他记忆深处。一百零三年前的一九零四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只身远离东京,远离身边的中国同胞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那是一次真正的天涯孤旅。或者说,那根本就是一次心定如铁的自我放逐。这一去,就到了四百公里外的“东北”,就到了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打败,被所有的发达国家看不起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说法、有什么关于身体的符号会被人挑选出来到处流传。比如肤色,比如身高,比如口音,都是现成的佐料。这就好比是给人起绰号,一下子就能记住。“支那人”丑陋的特点太鲜明:女人腿下的小脚,男人脑后的辫子,举国皆同。鲁迅先生当年跨洋越海、天涯孤旅也还是逃脱不掉这两样东西。其实,鲁迅自己当年也是拖着一条辫子来到日本的。他一九零二年四月到日本,一九零三年三月剪去发辫后特地照了一张“断发照”。一个“断”字流露出强烈的心理动作,所谓一刀两断,所谓洗心革面。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他明白,自己就是耻辱的一部分,自己就是黑夜。沉沉的夜幕是鲁迅记忆的底色,所以他在来仙台的路上牢牢记住了“日暮里”。在我的理解中,远离人群的鲁迅,就是从“日暮里”开始独自一个走进了自己精神的黑夜,同时也走进了对这黑夜的反抗和挣扎。离开东京,离开同胞的鲁迅,到底还是躲不开历史的阴影。在仙台的学校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最终决定辍学离开仙台。先是所谓“泄题”作弊,学生会的干事无中生有地认定鲁迅的考试及格是靠了藤野先生的泄漏考题。接着,就是那个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在日本同学的欢呼声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当作俄国间谍砍头,而身旁却站满了麻木的中国围观者。于是,被人鄙视,而又看清楚了被鄙视者的麻木和无可救药,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熬人的双重的鄙视,这是一种黑暗无边的精神笼罩。最为难言的是,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毕竟,那时的鲁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是要靠梦想来滋养的。遭遇了这样的鄙视之后,青春的梦想非但没有折断,反而把小梦换成了大梦。换梦的结果是鲁迅毅然辍学,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独自一人走进黑夜,原本以为可以用梦想来引路。可梦想幻灭后黑暗之中又加上了寂寞和无望。就此,我们可以循着那个双重的鄙视和反省的轨迹,看到鲁迅此后一生的反抗和挣扎——那就是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在东京的失败之后,鲁迅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夭折,军阀们的血腥屠杀,文人的投降……所谓用小说改造“国民性”的宏图大志,就如同把沙子撒进黑夜。青春不再,梦想幻灭,淹没在无边的历史黑暗中,一个既不相信光明也不相信黑暗的人怎么活下去呢?他只有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这让我想起龚自珍的诗句:“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日诗。”不由得反复思量:鲁迅在日本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刀两断和洗心革面。当中国一片无边黑暗的时候,是什么给了他走进黑夜的勇气,又是什么支持了鲁迅终其一生独自对抗比历史还要黑暗的绝望?这深不可测的黑暗里,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鄙视,又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滋养?本来是红叶的季节,可这次在日本一路上都没有见到过像样的红叶。大阪没有,京都没有,东京没有,仙台似乎也没有。就在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意外地在鲁迅先生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外边看见了一片气势恢宏的红叶。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旧楼房。意想不到的是,整整一面旧楼的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满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整座楼都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出的狂歌和浩叹:“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选自2008年第2期《收获》,有删改)【小题1】初到日本的鲁迅是“拖着一条辫子”的,一年后他剪去辫子并留“断发照”,再过一年,鲁迅到了仙台学医,作者借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形象?(4分)【小题2】如何理解“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这句话的含意。(6分)【小题3】本文以如“冲天大火”的红叶的火焰和仿佛从其中传出的狂歌收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小题4】“烧梦”出自龚自珍的诗句,原是反映龚自珍思想上的“绝望的呐喊”的,本文以此为题想要表现鲁迅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结合全文简答。(6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文后各题烧梦李锐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离开仙台二十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回首往事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一个和黑夜衔接的地名,顽固地留在他记忆深处。一百零三年前的一九零四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只身远离东京,远离身边的中国同胞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那是一次真正的天涯孤旅。或者说,那根本就是一次心定如铁的自我放逐。这一去,就到了四百公里外的“东北”,就到了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打败,被所有的发达国家看不起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说法、有什么关于身体的符号会被人挑选出来到处流传。比如肤色,比如身高,比如口音,都是现成的佐料。这就好比是给人起绰号,一下子就能记住。“支那人”丑陋的特点太鲜明:女人腿下的小脚,男人脑后的辫子,举国皆同。鲁迅先生当年跨洋越海、天涯孤旅也还是逃脱不掉这两样东西。其实,鲁迅自己当年也是拖着一条辫子来到日本的。他一九零二年四月到日本,一九零三年三月剪去发辫后特地照了一张“断发照”。一个“断”字流露出强烈的心理动作,所谓一刀两断,所谓洗心革面。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他明白,自己就是耻辱的一部分,自己就是黑夜。沉沉的夜幕是鲁迅记忆的底色,所以他在来仙台的路上牢牢记住了“日暮里”。在我的理解中,远离人群的鲁迅,就是从“日暮里”开始独自一个走进了自己精神的黑夜,同时也走进了对这黑夜的反抗和挣扎。离开东京,离开同胞的鲁迅,到底还是躲不开历史的阴影。在仙台的学校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最终决定辍学离开仙台。先是所谓“泄题”作弊,学生会的干事无中生有地认定鲁迅的考试及格是靠了藤野先生的泄漏考题。接着,就是那个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在日本同学的欢呼声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当作俄国间谍砍头,而身旁却站满了麻木的中国围观者。于是,被人鄙视,而又看清楚了被鄙视者的麻木和无可救药,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熬人的双重的鄙视,这是一种黑暗无边的精神笼罩。最为难言的是,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毕竟,那时的鲁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是要靠梦想来滋养的。遭遇了这样的鄙视之后,青春的梦想非但没有折断,反而把小梦换成了大梦。换梦的结果是鲁迅毅然辍学,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独自一人走进黑夜,原本以为可以用梦想来引路。可梦想幻灭后黑暗之中又加上了寂寞和无望。就此,我们可以循着那个双重的鄙视和反省的轨迹,看到鲁迅此后一生的反抗和挣扎——那就是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在东京的失败之后,鲁迅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夭折,军阀们的血腥屠杀,文人的投降……所谓用小说改造“国民性”的宏图大志,就如同把沙子撒进黑夜。青春不再,梦想幻灭,淹没在无边的历史黑暗中,一个既不相信光明也不相信黑暗的人怎么活下去呢?他只有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这让我想起龚自珍的诗句:“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日诗。”不由得反复思量:鲁迅在日本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刀两断和洗心革面。当中国一片无边黑暗的时候,是什么给了他走进黑夜的勇气,又是什么支持了鲁迅终其一生独自对抗比历史还要黑暗的绝望?这深不可测的黑暗里,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鄙视,又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滋养?本来是红叶的季节,可这次在日本一路上都没有见到过像样的红叶。大阪没有,京都没有,东京没有,仙台似乎也没有。就在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意外地在鲁迅先生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外边看见了一片气势恢宏的红叶。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旧楼房。意想不到的是,整整一面旧楼的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满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整座楼都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出的狂歌和浩叹:“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选自2008年第2期《收获》,有删改)【小题1】初到日本的鲁迅是“拖着一条辫子”的,一年后他剪去辫子并留“断发照”,再过一年,鲁迅到了仙台学医,作者借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形象?(4分)【小题2】如何理解“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这句话的含意。(6分)【小题3】本文以如“冲天大火”的红叶的火焰和仿佛从其中传出的狂歌收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小题4】“烧梦”出自龚自珍的诗句,原是反映龚自珍思想上的“绝望的呐喊”的,本文以此为题想要表现鲁迅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结合全文简答。(6分)”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名著阅读。《____》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在这..
名著阅读。  《____》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____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北京模拟题
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朝花夕拾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名著阅读。《____》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在这..”主要考查你对&&课文理解,名著赏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课文理解,名著赏析
课内课文的理解以及课外名著的赏析,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 课文理解的步骤和方法:第一、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可以抓住课文的题目,课题往往是最直接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如看到“拥抱大树”这个题目,脑海中自然会出现问题:谁拥抱大树?为什么要拥抱大树?怎样拥抱呢?于是课文的主要脉络就自然呈现了。其次,可以尝试给课文加小标题的方法。这也是给课文分段的一种变化形式,但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课文内容比较长,学生一时无法理清,可以让学生尝试加小标题,学生出现几种回答:分成两部分“救龙女、得宝石”和“救相亲,变石头”;分成四部分,将以上的两部分分别再分开;也有学生分成三部分,将“救龙女,得宝石”分开……在大家相互的讨论中,学生对事情的发展过程就清晰地掌握了。第三,找当然,对于课文结构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工具书等方法,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第二、找特殊的句子,比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这类句子能很好地告诉我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文章开始就以总起句告诉我们“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接下来以“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以及“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文章的结构自然就清晰了。第三、句子的理解。文中总会有些重点的句子,怎样在全文中找到这类句子,有时需要教师的 引导,才能找到这类句子,如《看不见的爱》一课,学生都能理解文章中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呢?学生自然会主动地到文中寻找描写母爱的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来感悟母爱。理解句子还可以找一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修辞的句子,学生能通过理解其修辞手法,感悟作者的用意。此外,也可以通过变式比较来理解句子。对一些描写比较生动和含蓄的句子,可以给出一些句子加以比较,让学生感受原句的魅力。第四、对词的理解。对词的理解,应当是以上方面的基础。但是很多词的理解不是简单查字典就能感受到在文中的含义的,应当联系句子的理解一同进行。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也是在分析重点句子的同时进行的。
发现相似题
与“名著阅读。《____》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在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054517523618392272310112271162658欢迎光临智德教育文库,如需获取更多资料请使用搜索功能。
教师的重要品德——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有感
教师的重要品德——读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有感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笔作枪,大胆揭露人吃人的 封建礼教,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从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我读过他的许多作品,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里学过的文章《藤野先 生》。鲁迅写这文章的当时,中国在邻邦日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 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 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让我想起在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中,那 个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祖国啊,你怎么不快点强大起来,你的儿女在这里受苦 那!”的留日少年。这种国人,希望祖国强大而不去努力,只是无助地祈祷, 让人不仅怜悯他。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 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在这篇文 章里我感受到的是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动、感激与怀念,即便当《藤野先生》 的形象深入人心,却少有人记得他的名字——藤野严九郎。我感受到的是鲁迅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报国之情。《藤野先生》,记叙的是 一段感人的师生情,一颗动人的爱国心。 《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期的生活,记叙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 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他的怀念。鲁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 生在饱含中国人的耻辱的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傍晚 学跳舞的喧闹。这让鲁迅甚为厌恶,也正是这样,他去了仙台,在那与藤野先 生相识。藤野先生的衣着模糊,他为鲁迅添改讲义,他就正解剖图,他关心解 剖实习,他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在这一个个片断中,我看到了那个对学生要求 严格的藤野先生,那个对鲁迅关爱有加,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那个对科 学严谨求实的藤野先生。这样一位有着高贵人格的老师,也难怪鲁迅说:“在 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它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藤野先生》也同样记录了鲁迅的心路历程,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转变, 表达了鲁迅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鲁迅留学日本之时,是“风雨如磐暗故园” 之时,也是鲁迅个人处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时期。他曾 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从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中,鲁迅才深刻地认识到,学医可以拯救人的 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鲁迅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 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 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 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每当夜 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 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 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的为一 个清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 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与 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这些对一个受尽了歧视和污辱的清国留学生是多 么大的鞭策和鼓舞啊。 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鲁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 “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鲁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 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事实上,鲁迅先生留日学医的目的,也是如此), 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 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 “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 敬佩。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 的一生。 因此,作为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上的师生互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居首 位的是师生关系。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 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深厚的师 生情感来维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和爱戴,是产生 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蔡云芝先生与学生的关系就十分 和谐,他爱学生,教学生唱歌跳舞,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弱势学生,为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打抱不平”,难怪学生做梦都想到他,几十年以后仍 然惦念着他。 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 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 的人格魅力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且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强大到足以影响 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德行和追求,深入学生心田,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 基础。鲁迅就是时时受着藤野先生的鞭策,几十年过去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坚韧的斗争着,为民族的觉醒和解放而奋斗。在鲁迅的精神家园里,有藤野 播下的种子。 《藤野先生》也启发着我们当代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努 力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以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藤野先生原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