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垠新博文 教苹果ui设计师设计师做设计

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CIIA 收费报告) - 推酷
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CIIA 收费报告)
美国苹果公司,总是被宣传是一个重视设计的公司,是“设计师主导”的公司。传说在苹果公司,设计师的地位比工程师高。逐渐的,“苹果”成为了“设计”的代名词,成为了一种宗教。只要你指出苹果产品的某些设计不好用,不人性化,立马会有人跳出来跟你说:“你懂什么设计?你是什么专业的?说得好像你可以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一样!人家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
跟我解释半天之后,我恁是没看出他的逻辑在哪里。基本的主题就是,苹果的设计都是合理的,给苹果的任何设计找出存在的理由 :P 这些人把苹果的一切设计都当成真理,不容置疑。只要你提出不同观点,那么你立马被判断为不懂设计。如果你还敢争论这问题,那么你就被扣上固执己见,狂妄自大的帽子:“你敢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真是狂得够可以啊!” …… 我为这种人感到悲哀。
还有另外一些可怜人,那就是普通的苹果产品用户。因为苹果的某些设计错误,这些用户被长期困扰,却习惯性的责怪自己:“哎呀,我年纪大了。不像你们年轻人,这些高科技东西我搞不懂……”
举个例子吧,有些人经常找不到 iPhone 的一些功能在哪里。有次跟某著名高科技公司的一个 VP 吃饭,他拿起 iPhone 看了一下,抓了一下脑勺,说:“哎呀,刚才手机弹出一个提示。我把它解锁之后,却又找不到提示去哪里了。每次都这样,错过很多信息。哎,年纪大了搞不懂……”
我拿出自己的 iPhone,耐心地跟他解释这个功能藏在了什么地方,并且告诉他:“找不到这个不是你的错。这是一个设计失误……”
由于第一种人的存在,当你批评苹果的某些设计时,他们用嘲笑的语气说,你可以“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所以这篇报告的题目,就真被我起名为『教苹果设计师做设计』。看了这份报告你会发现,不但我可以教会苹果设计师某些他们缺失的重要设计理念,而且很多人都可以教会他们这些东西。是苹果的“设计宗教”和某些人的自以为是,在阻碍苹果产品进行真正人性化的设计。有些本来很不错的设计,到后来由于新人的不理解,逐渐的失去传承,被不合理的设计所代替。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我不是第一个指出这些问题的人。早些时候,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设计学家,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鼻祖,早期苹果设计部门的总监 Don Norman 先生,就已经尖锐地指出,苹果公司正在歪曲“设计”这个词的涵义,做出来的东西越来越不人性化,越来越容易把人搞糊涂……
我并不讨厌苹果的产品,实际上我很喜欢苹果产品的硬件质量,我会因为这个原因而继续使用苹果的产品。正因为这个难以舍弃的原因和附加的痛点,我觉得有必要对它的某些设计,以及它宗教性的文化提出善意的批评,希望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也希望对这些方面的批评能够启发其它公司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产品。
在这篇报告中,我会指出自己观察到的苹果产品中长久以来存在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它们进行分析,指出问题的所在和改进的办法。这不是我第一次对苹果公司的东西提出批评,而且显然苹果公司确实可以犯下严重的设计错误。对于这个,你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Swift 语言的设计错误』。
看了这篇报告也许你会发现,王垠这个人首先是一个设计师,然后才是一个程序语言设计师。“设计”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品质,它并不是以他的所谓“专业”决定的。
Trailer 结束 :) 这是 CIIA 研究所出品的第一份收费报告。因为其中蕴含的价值,不再值得被一些不懂得珍惜的人无偿拥有,所以下面的内容不再免费,版权所有,会被作为商品出售。目前收费体系还没有搭建起来,所以先简陋点。想要购买这份报告的人,可以点击主页上的付费按钮预定,并且在留言栏注明:“购买报告的标题+自己的 email 地址”。CIIA 会优哉游哉的打造这份精品报告,大概两个星期的样子出货,通过邮件发送这份含有防盗水印的报告。现在提前预定热销优惠价为¥60一份,开始发货之后会涨价到¥200。这个价格只针对普通消费者,如果苹果公司想购买这份报告,价格为一千万美元,请用另外的方式付费。
已发表评论数()
请填写推刊名
描述不能大于100个字符!
权限设置: 公开
仅自己可见
正文不准确
标题不准确
排版有问题
主题不准确
没有分页内容
图片无法显示
视频无法显示
与原文不一致苹果设计与服务理念-简单口才推荐
有人说苹果代表时尚,代表前卫,是年轻人追求的目标。不知道你真正了解苹果吗?&&&
苹果是高端设计的代名词,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家传奇企业内部的设计流程。即使是苹果公司的内部员工,其中绝大多数也是无缘接触传说中的苹果设计工作室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力搜集并拼凑相关的采访,进行有限而合理的推断,来还原这家传奇企业里设计师的设计工作。
  在创建Storhouse之前,设计师MarkKawano作为高级设计师,在苹果公司工作了整整7年,他所涉及到的产品是Apetrue和iPhoto。此后,Kawano成为了苹果用户体验布道师,引导第三方开发者开发更为优质的iOS应用。Kawano同苹果公司一起度过了iOS平台向全世界扩张的关键时期,所以,说他是苹果设计团队的关键人物,并不为过。在这次的Co-Design访谈中,Kawano讲述了他在苹果公司的日日夜夜。在此过程中,他还澄清了关于苹果设计和设计师的一些传说。
传说1:苹果公司有最好的设计师
“我认为人们对苹果公司最大的误解,就是把苹果产品的优质设计、优秀的用户体验和令人心动的细节都归功于苹果公司拥有最好的设计团队或者最可靠的设计流程。”Kawano这么说道。但是,作为iOS用户体验布道师,Kawano每天都在与世界500强的企业打交道,同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和开发者接触,他从中认清了一些更为深刻的真相。“实际上(苹果能有如此成就)是基于一种工程师文化,公司的框架本来就在支撑和鼓励设计。你会发现这里每个人都在思考UX和设计,而并不只是设计师会考虑这些。并且也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思考和实践才能让产品如此出彩,这比起单独的设计师和一个设计团队来的更加优秀。”
  常有人说,好的设计是自顶向下的——CEO需要比设计师更加关心设计。而大家更多地会将注意力投放在创建这种架构的人——乔布斯。然而事实却是,这种结构的最重要的地方并不在于顶上那个人,而在于它让公司下面每个人都思考设计,重视设计,无处不在。它是集体设计,而不是个人意志。
“当你走进库比蒂诺的时候,你并不会获得超能力之类的玩意。但是这个地方会让你全情投入到产品设计中来,它不会让你将时间耗费在摆弄办公桌和文具上,你也不会因为工程部主管提出更好的设计而感到沮丧。这些事情只存在于库比蒂诺之外的多数设计师和公司中,在苹果,这都是奢望。”
Kawano强调,苹果的每个雇员——从工程师到市场营销部门——从某种程度上都在以设计师的思路思考问题。正如同谷歌的HR会寻找谷歌式思考的雇员一样,苹果的HR在雇佣员工的时候会寻找拥有良好品味,并且具备设计师式思维的员工。
“你看那些挖走苹果设计师的企业,他们最终做出了界面精致、功能有趣的应用,但是他们的产品和业绩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一点都没有。他们找来的设计师仅仅只能帮他们完成界面上的设计,他们的产品并非乔布斯所说的真正‘设计良好’的产品,因为乔布斯所说的那种‘整体上’的设计,存在于每个环节,每个角落。设计思想是要贯穿到每个模块每个环节的,商业模式要设计,市场营销要设计,物流环节要设计,等等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传说2:苹果的设计团队无所不能
  Facebook拥有数百名设计师,谷歌的设计师有1000多号人,甚至更多。但是Kawano告诉我们,在苹果,他们核心的软件产品设计团队仅仅只是一个拥有100人的小型团队。
  “我认识他们每个人的脸,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Kawano说道。
  大多数情况下,苹果公司并不会聘用那种特别专业的设计师。也就是说,他们的设计师大多是多面手。比如,几乎每个设计师都能独立制作精致的icon和可靠的用户界面。苹果在招聘工程师的时候都会招收以设计为中心的工程师,得益于这种招聘模式,设计师团队可以与工程师团队合作得更加紧密,设计师们无需从头开始制作产品原型和高保真设计稿,新APP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比起他的公司更快更深入。
  当然,现在这种模式可能已经有所改变了。
  “在乔布斯时代,小型而极为专注的设计团队对苹果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有很多点子都来自乔布斯,两者是相互依托的。”Kawano说,“进入新阶段之后,苹果的高层不再是一言堂了。我想苹果的设计团队会采用一个更为有趣的方式,这是符合逻辑的。”
  据报道,目前主导着苹果软硬件可用性的乔纳森·艾维,让市场营销团队参与到iOS的重新设计中来。这是一个妙招。你想想看,市场部与设计师、工程师趴在一个战壕里面,并肩作战。这种程度的深入合作在这个行业中前所未有。
  传说3:苹果产品的每个细节都别有深意
  苹果产品在细节上非常出众,尤其是那些无处不在的交互设计。比如,当你输入错误的密码,输入框会左右震动。这些充满意味的交互细节令人内心愉悦。当你面对它们的时候,那种令你怦然心动的感受,逻辑是无法清晰解释的。
  “如此多的公司试图模仿苹果的这种思路,想以更活泼的方式来设计X、Y和Z等。可实际上,苹果的设计师们在发现新的杀手级动画效果或者新的数据算法之前,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推进下去。”Kawano解释道。事实也如他所说:“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为设计师设定一个最后期限,他们是不可能拿出极为创新的产品设计的。”
Kawano告诉我们,苹果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通常会在自己休息的时候想出绝妙的点子,比如3D的界面,或者基于物理惯性球状图标等等,然后他们可能耗费几年时间来慢慢打磨完善,直至这些东西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下使用。
  “他们不断地在这些小项目上测试,而团队成员也基本都知道队友们各自在折腾什么小项目,一旦当中某个项目基本完善了——比如我们需要为帐号密码输入创建一种更漂亮的反馈动效,而某个刚刚弄完的动效项目的界面还不够漂亮,但是比较好玩,用不到这个地方又不舍得扔了,于是他们会看看整个系统其他的地方是不是能够用上这种有趣的动效,然后将它应用到对的地方。”
  但如果你盯着iOS中某些动效猜想它们背后是不是在下很大一盘棋那你就错了。事实上这些东西最初都是信马由缰瞎想出来的。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正式的素材库之类的玩意,因为这种东西多数时候也没有什么正式的素材来供他们参考,”Kawano解释到,“有的仅仅只是一个了解队友在研究什么的小团队,以及一个乐于分享、喜欢合作的团队氛围和企业文化。”
  传说4:乔布斯的激情会吓倒所有人
  可能你已经听说过苹果内部的这个忠告:设计师最好走楼梯,因为如果你走电梯会碰到乔布斯,而他会问你在做什么。一般这个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
  1、他会讨厌你做的东西,然后你会被炒鱿鱼;
  2、他会喜欢你做的东西,设计细节会引起他的注意,然后你所有的晚上、周末和假期都会贡献给这个项目。
  当Kawano聊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笑了起来,不过在他看来,遭遇乔布斯是一件极为微妙的事情。
&“事实上,那些在苹果茁壮成长的设计师都挺喜欢乔布斯的这种激情和专注的,因为他们能通过与乔布斯协作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他们通常也都是舍得将周末和假期奉献给客户和产品的人。那些对此抱怨的人,通常不太明白牺牲一切全情投入从而创造完美产品的真正价值所在。”“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会为了创造最好的产品而背负骂名,他会期望其他人也能一样全身心投入。他不明白如果他们不认同这一点,为何会加入苹果公司为他工作。他难以忍受对于不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人,并且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选择了这样的工作,却不愿意牺牲一切去做的更好。”
  当问及是否从乔布斯那里获得过有意义的忠告时,Kawano笑道:“我从乔布斯那里获得过一句唯一积极一点的话,是他在食堂告诉我的,他说食堂里面的鲑鱼不错,他想多来点。”
  “他很体贴,我非常希望他能插队到我前面,但他其实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这次也一样。(在工作上)他非常有趣也非常严苛,但是在工作之外,他对任何人都特别民主。所以他会在这两种角色之间来回切换,不断挣扎。”
&苹果带给我们时尚前卫的理念,乔布斯送给我激情与碰撞。
==============================
“张嘴就来”第225期演讲力训练营8月8日—10日在北京大学开课。
3天学会演讲,练就一副好口才!
小班授课,额满自动推至下期,欢迎企业团报。
少年演讲夏令营7月13-18日在北京开营,现在开始接受报名。
咨询热线:刘老师 010-&
==============================
◆“张嘴就来”定位
演讲与沟通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
◆“张嘴就来”理念
实用性是演讲的本质,演讲力训练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大众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解决演讲实际问题。“张嘴就来”只提供实用性演讲力训练和服务。
◆“张嘴就来”使命
传播演讲理念、普及演讲知识、传授演讲方法、解决演讲问题,帮助公众借助演讲实现更大的成功、创造更大的价值。
◆“张嘴就来”目标
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客户满意度和美誉度最高的演讲力训练机构,用知识和智慧创造价值,服务社会。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867被浏览294012分享邀请回答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73被浏览32259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35被浏览49273分享邀请回答1055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0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设计师艾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