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3号卫星三号卫星相比于北斗3号卫星二号卫星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报刊博览&正文
北斗3号今夏首发 3号与1、2号有啥不同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6日表示,中国今年将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其中数次发射为一箭双星。
2017年北斗三号卫星今年将发射6至8颗
杨元喜委员说,北斗三号卫星的卫星性能也大幅提升。按计划,到2020年,将有3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起点高,技术上也相对先进。希望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力度普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终端,让更多人了解‘北斗’、使用‘北斗’。”杨元喜委员说。
“北斗三号”今夏首发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北斗三号”卫星计划在今年7月左右进行首次发射。2017年,“北斗三号”共计划发射6至8颗,将实施数次一箭双星发射。
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已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即将进入北斗三号卫星工程部署阶段。
我国计划在2018年完成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8颗卫星在轨道上合理分布,从数学角度已经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时看到4颗卫星的要求,但考虑遮挡等约束条件,真正实现全球组网至少需要24颗卫星。而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从古至今,人类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哪儿?北斗三号的服务区域覆盖全球后,将全面解决这个问题。
北斗三号服务区域将从北斗二号时的覆盖全球三分之一扩大到覆盖全球;卫星性能也大幅提升,单星设计寿命达到12年。
北斗三号系统采取了星间传输、地基传输功能一体化设计,实现了高轨、低轨卫星及地面站的链路互通。北斗二号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杨慧介绍说:“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卫星,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我们头顶的北斗卫星能与它们取得联系。”
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的区别是什么?
——北斗一号:有源定位,即RDSS
—— 北斗二号:有源定位(RDSS)+无源定位(类似GPS),覆盖地球三分之一
——北斗三号:覆盖全球,性能提升
据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介绍,我国自2015年以来已成功发射5颗北斗全球导航试验星,目前已完成试验验证,基本固化了北斗三号卫星的状态。此外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统为基石的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显着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曲强
点击加载更多
报刊热搜词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与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介绍与应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北斗三号工程即将启动及总结往年经验-北斗三号-北斗卫星-北斗二号卫星
西安同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球领先的时频同步系统供应商
近期,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将在2018年前后完成约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其中2017年计划发射6—8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按照“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即将进入北斗三号卫星工程。据介绍,现在已经准备好了一部分要发射的卫星,今年将会计划陆续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发射,北斗三号卫星也将在今年夏天首发。北斗三号服务区域将“从覆盖全球三分之一到覆盖全球”;卫星性能也将提升,民用定位精度达到2米,设计寿命达到12年,还将实现星间链路。通过2015年以来成功发射的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充分验证了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根据计划,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18年前后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记者也从郭树人确认这一消息。他说,计划在2017年发射6—8颗北斗三号卫星,启动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北斗二号时,我们从2010年到2012年发射了14颗左右的卫星。接下来的三年,我们将发射30颗卫星,创造新的奇迹。”郭树人说。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在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从2004年8月立项,到2012年12月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导航、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该系统用8年时间,建成了由14颗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区域导航系统,追赶并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书写了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段传奇。该工程总设计师助理郭树人介绍,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直面国际竞争,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等国外先进系统比性能、比服务,是我国首个与国际先进系统同台竞技的航天系统。2004年北斗二号工程立项时,GPS的定位精度已达到10米,工程总体将这一指标定为北斗的“小目标”。“我们觉得,系统完成时,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心满意足了。”该工程卫星系统总师杨慧说。2012年,北斗二号完成区域组网投入正式运行,此时GPS经过改进,定位精度已提升至6米,而北斗的精度指标已经与之旗鼓相当。回顾工程的发展,杨慧的感受是:“一次次被逼到绝境,又一次次爬起来。”她回忆说,北斗发展之初,和其他航天系统一样,难以开展核心技术的合作。这段艰辛历程,让北斗团队坚定了自主建设的决心,取得了一项项重大技术突破。“北斗二号国际首创同步轨道导航卫星,同时首创了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骨干,兼有中轨道卫星的混合导航星座。”该工程原副总设计师、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李祖洪说,对于区域导航系统而言,这种组合可以用最少的卫星数量实现最好的覆盖效果,已获得了国际的认可。杨慧表示,不同轨道对卫星设计、导航性能会带来不同影响。国外导航卫星均在高度2万公里左右的中轨道运行,很多导航性能所需的特性,在中轨道卫星上已经摸透。但北斗系统建设受国土布站局限,必须造出能在国土范围内管辖的星座,只能采取高、中轨混合的方式,这带来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北斗团队解决了高轨导航卫星姿态控制、高精度温控等难题,提升了系统服务的精度、连续性和可用性。北斗是我国唯一的导航系统,许多导航卫星特有的产品,国内过去没有,国外则对我国实施了技术封锁。北斗团队自主研制了以星载原子钟为代表的一批核心产品,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垄断,实现了卫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郭树人表示,北斗二号是国际上首个将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和差分增强三种服务融为一体的导航系统。杨慧说,一体化设计对卫星的兼容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除了要解决多个频率相互干扰的问题,对卫星的整体设计、功能需求、设备小型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影响。同时杨慧介绍,位置报告功能是从北斗一号开始就具备的特点。“它不但能让你知道自己在哪,也能让上级系统知道你的位置,在救援、抢险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她说,“如果MH370装有北斗系统,就不会找不到了。”除了卫星设计、产品及功能上的创新,北斗二号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杨慧说,通常一箭多星发射都是针对小卫星或低轨卫星,而向将近36000公里高度的轨道,对每颗重达2吨多的导航卫星进行一箭双星发射,难度大不相同。“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的圆满完成,使我国从根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郭树人说,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代表中国服务国际社会的国家名片。
上一篇: &
下一篇: &
周一至周五 :8:30-17:30免费热线:400-609-1829电话/传真:029-移动网站:当前位置: &
解码北斗三号: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不具备的性能
扫描到手机
05:20:58 & & &
解码北斗三号柯谱新闻背景11月5日,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北斗三号与前两代“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一号、北斗二号有什么不同?它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11月5日,我国第三代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的首批组网卫星(2颗)以“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那么,北斗三号与前两代“北斗”导航卫星,即北斗一号、北斗二号有什么不同?它都采用了哪些新技术?几种卫星导航系统要搞清我国三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异同,首先应了解以下几种卫星导航系统,看看北斗一号、二号和三号分别是属于哪一种。至今,卫星导航技术已先后发展了两大类:一类卫星导航系统是采用多普勒测速原理,即利用测量导航信号的多普勒频移来求出距离变化率进行导航定位,但由于这种方式存在不能连续实时导航等一些缺点,所以采用这种原理的卫星导航现已基本没有了。另一类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时间测距原理,即利用测量导航信号传播时间来求出距离进行导航定位,目前大多数卫星导航系统都采用这种方式,包括三代“北斗”导航卫星,但即使这样,它们仍各不相同。因为卫星导航系统又可分有源(主动式)和无源(被动式)两种。我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有源方式,即用户进行导航定位时要主动向卫星发送信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无源和有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源卫星导航时,用户只需接收导航卫星信号。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等卫星导航系统都采用无源方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预计11月发射 精度优于5米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李国利、邓孟)18日在京开幕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暨论坛活动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预计11月发射,今年年底前发射2组。
  冉承其介绍说,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卫星的定位精度优于5米。&
  我国自20世纪后期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前两步已实现,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您看完这条新闻的表情是?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