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的平滑功能VSP是啥功能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起搏器基本功能-课件.ppt 9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基本功能 Auto PVARP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RA-AV)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自动模式转换(AMS) 空白期房扑搜索(Blanking Flutter Search) 心室安全起搏(VSP) 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干预(PMTI) 睡眠功能
Auto PVARP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RA-AV) 为什么设置上限频率? 当完美与现实相遇…… Auto PVARP 上限频率行为 文氏现象与2:1 阻滞 模式转换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上限频率行为:文氏现象和 2:1 阻滞 文氏现象特征 当心房率高于上限跟踪频率,低于2:1阻滞点时,AV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落入PVARP中,心室不再跟踪心房。跟踪比率产生渐进的变化,与II°I型AVB相似,为起搏器文氏现象。
文氏现象 心房总不应期 (TARP) 房室间期和心室后心房不应期的总和,此窗口内感知的任何心房事件均不会被心室跟踪。 我们一起来做算术! TARP=SAV+PVARP
60000/TARP=2:1 阻滞点 2:1 阻滞的特征 当AA间期短于心房总不应期 每隔一个 P 波就会落入心房不应期中而不被心室跟踪 房室之间按照2:1方式传导。 2:1 阻滞心电图 上限频率行为:文氏现象和 2:1 阻滞 文氏现象与 2:1 阻滞 如果上限跟踪频率间期比心房总不应期长,随着心房率逐渐增快并超过上限跟踪频率,心室率依次表现为:
1:1跟踪心房率—达上限跟踪频率—文氏现象—2:1阻滞
如果上限跟踪频率间期比心房总不应期短,那么心室率依次表现为:
1:1跟踪心房率——2:1阻滞 (达不到上限跟踪频率) 自动调整心室后心房不应期(Auto PVARP) AUTO-PVARP的临床意义 AutoPVARP值=[60000/(平均心房率+30)]-SAV
此功能最大的临床意义在于它能最大可能维持病人的房室同步(在上限跟踪频率条件下)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RA-AV)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Rate-Adaptive AV)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RA-AV) 根据平均心房率自动缩短AV间期;提高2:1阻滞点
此功能尤其适合AVB的病人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当心房起搏脉冲落入心房相对不应期时可能会引起房性心律失常
当房性早搏落在PVARP中时,被感知但不被跟踪。起搏器顺序发放A-V脉冲,A脉冲可能会落在房早触发的心房肌易损期中,导致房颤。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NCAP) 在PVARP内感知心房事件后开启一个 300 毫秒的 NCAP 间期;在这个窗口内不发放心房起搏脉冲。但接着的起搏后房室间期PAV将缩短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心室率
NCAP的临床意义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 (NCAP) 减少发生在心房易损期中的心房起搏,减少房颤 自动模式转换(AMS) 自动模式转换(AMS) 为什么需要自动模式转换? 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可能会由于心室跟踪快速心房率感到心悸 技术背景 什么是模式转换?DDD(R) --& DDI(R)
双腔起搏器首先是保证房室1:1,但当病人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时,MS功能通过自动改变起搏模式来避免心室起搏跟踪在上限跟踪频率范围,尤其针对AVB的病人;
心室起搏与心房事件分离,但起搏频率与新陈代谢的需要相匹配(DDIR)
模式转换的工作方式 起搏器通过比较感知的心房频率与设定的模式转换频率来诊断房性心律失常 当感知的心房频率超过模式转换频率时,起搏器不再跟踪心房节律,触发模式转换 模式转换的3个阶段 确认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启动模式转换—正转换
快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期间,维持非跟踪模式
确认心动过速发作终止,起搏器自动转回房室顺序起搏—反转换
模式转换时心电图表现 模式转换结束时表现 模式转换特征 1、快速心房率时启动 2、模式转换:房室同步-房室失同步
SIGMA300的模式转换 启动条件 当平均心房率快于设定的模式转换检测频率时发生模式转换
终止条件 5个连续心房起搏 或平均心房率回到上限跟踪频率以下
SIGMA300模式转换心电图 SIGMA300的模式转换 特点和优势 会被心房早搏(PACS)所启动 在转换期间允许心室率缓慢下降(针对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同时具备单腔(心室)频率应答相应功能 在转换成DDD/R前,确认SVT是否结束 SIGMA300的模式转换 程控参数和注意事项 出厂设置为关,需程控打开MS功能 程控 Detect Rate(心房检测频率) 通常高于UTR1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图文】隐于ECG中的起搏小功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隐于ECG中的起搏小功能
大小:2.28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图文】2-起搏器基本功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起搏器基本功能
&&起搏器基本功能
大小:8.1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致反复心室安全起搏1例
患者男、23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右室双腔心”于2007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室间隔缺损及卵圆孔未闭修补、右室双腔心矫治术”,手术顺利,心脏复跳后心电监护示: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40bpm,给予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1个月后房室传导未能恢复,仍为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50bpm左右,QRS时限增宽,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予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ST.Jude.Entity5226),术中检测P波振幅4.0mV,阈值0.4V,R波振幅16mV,阈值0.4V。设置DDD起搏模式,下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120bpm,起搏AV间期200ms,感知PV间期170ms,心房感知灵敏度1.0mV,心室感知灵敏度2.8mV,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开启。术后患者一直无明显不适,心电图示VAT工作模式。术后3个月患者感到心前区不适,随访心电图示QRS波增宽,心率60bpm左右,诊断为加速室性自主心律,其频率与起搏器低限频率几乎...&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病例男,23岁,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及右室双腔心”于2007年2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室间隔缺损及圆孔未闭修补和右室双腔心矫治术”,手术顺利。心脏复跳后心电监护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bpm,当时给予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近1月后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能恢复,心室率50bpm左右,QRS形态稍宽,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予置入DDD起搏器(ST.Jude Medical Entity DCMedol5226),当时术中检测心房P波振幅4.0mV,阈值为0.4V,心室R波振幅16mV,阈值为0.4V。起搏参数设置为:起搏模式DDD,下限频率60bpm,上限频率为120bpm,起搏AV间期200ms,感知AV间期170ms,心房感知1mV,心室感知2.8mV,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开启。术后患者一直无明显不适,ECG提示VAT工作模式。术后3个月患者感到心前区不适,来院随访,ECG提示自身心率,呈宽QRS波形,考虑...&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双腔心脏起搏器,心房起搏(atrial pacing,AP)信号脉冲发出后,心室通道依次开启心房后心室空白期、交叉感知窗(crosstalk sensing window,CSW)、正常感知窗。心室线路通道在CSW内若感知到心室自身激动(QRS波)或心外干扰信号,起搏器则于AP脉冲后100~120ms处发放心室起搏(ventricular pacing,VP)脉冲,以保证心室起搏安全,避免因感知干扰信号导致心室漏搏,称为心室安全起搏(ventric-ular safety pacing,VSP)。目前,几乎所有的双腔心脏起搏器均设有VSP功能,而且默认开启状态。VSP多数间断出现,偶尔连续发生。1 连续性VSP的常见诱因1AP后,心室通道若持续交叉感知心房电信号,则可引发连续性VSP(图1、2)。2起搏器定义的室性激动节律规患者因Ⅲ度房室阻滞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心室计时),下限起搏频率(LR)70次/分,起搏AV间期(PAVI)...&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因1周前查体心电图检查异常来复诊。该患者曾因病窦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永久性起搏器2a。查体:R:22次/min,P:68次/min,BP:130/80mm-Hg,律不齐,双肺正常。听诊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顺序发生,A-V延迟时间相等,时限0.16s;每一异形QRS波群起始处均有起搏脉冲信号的描记,R-R间期恒定,时限0.88s,平均心室率68次/心电图可见连续2次距离较近(110ms)的起搏脉冲信号,前者为心房起搏脉冲,后者紧随其后相距110ms为心室起搏脉冲,心房起搏信号前有窦性P波,但起搏器的心房电极仍发放起搏脉冲,提示起搏器心房感知功能不良,由此引起了心室安全起搏现象发生。心电图诊断:第一,窦性心律。第二,双腔起搏心电图:DDD及VAT工作模式,起搏功能正常,心室安全起搏,提示心房间歇性感知不良。2讨论双腔起搏器特别是DDD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其...&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患者男性 ,62岁 ,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置入Biotronik公司产ActrosDDDD型起搏器 ,起搏参数为 :DDD模式 ,基础频率60次/min ,滞后频率OFF ,睡眠频率55次/min,上限频率130次/min ,动态房室间期180/100ms,安全房室间期 (SAVD)100ms,心房、心室不应期为425/300ms,心房、心室起搏电压均为3.6V ,起搏脉宽均为0.4ms,感知灵敏度为1.5/2.5mV ,心室空白期为24ms。术后心电图示起搏器心房电极感知不良 ,心室频繁安全起搏。心电图 (图1)A、B行心房感知灵活敏度0.5mV ,第5个心动周期中均P波感知不良 ,起搏器发放心房刺激脉冲 ,并启动SAVD(100ms) ,心室电极在此间期内感知到自身QRS波群 ,从而在该间期末心室安全起搏 ,而该脉冲落在自身心动的不应期内 ,因而是无效脉冲。C行把心房感知灵敏度提高到0.3mV ,则心房感知良好 ,上述现象消失...&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双腔心脏起搏器的心房起搏脉冲发出后,顺序开启心房后心室空白期、交叉感知窗(crosstalk detection window,CDW)、正常感知窗(图1)。在CDW内于心房脉冲(AP)后100~120 ms处可发放心室安全起搏脉冲(ventricular safetypacing,VSP),由此避免了心室通道因感知其它电信号(如肌电信号、电磁信号等)而抑制心室脉冲发放,造成心室停搏,此保证心室起搏安全的程序称VSP,因其起搏AV间期(PAVI)较正常PR间期短,称非生理性AV间期(non physio-logical AV interval,NPAVI)。若起搏器确属交叉感知或感知心外干扰信号,表现为短PAVI伴心室起搏QRS波群;若起搏器感知心室自身QRS波,所发放的心室脉冲因落于自身心搏QRS内或紧随其后,此时心室肌处于有效不应期,而不能夺获心室。VSP一般偶尔间断发生,少数情况下表现为交替性心室安全起搏(alternan...&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起搏器特殊功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