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大学生应不应该去创业投身于我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十八大”随即成为南粤高校莘莘学子口中的“热词”。一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正在美丽的南粤校园中升腾。十八大离大学生到底有多近?“热闹”的背后,十八大精神对广大青年学生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来到“十八大代表与广东大学生面对面”现场,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当反映广东大学生学习十八大活动的短片《你好,十八大!》的镜头依次扫过课堂、实验室、宿舍、会议室......一个个风华正茂的青春身影在银幕上与十八大精神交会交融,会场内的同学迅速产生了共鸣,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12月27日下午,团广东省委书记曾颖如、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昌华派出所副所长兼西关大屋社区民警刘奕鹏、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许玫英等十八大代表作为嘉宾,来到中山大学叶葆定堂“‘青春共话十八大’十八大代表与广东大学生面对面”交流活动现场,聆听青春之音,与高校学子亲密交流。
  三名代表分别从各自的工作生活经历对十八大报告做了精彩解读,阐释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内容与大学生们学习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原因,引导广大青年将成长成才的目标与中国梦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两个百年目标”做贡献。
  十八大代表用心照亮大学生成长成才路
  交流会上,来自广东省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三位十八大代表首先从不同角度做了简短的主题演讲。
  曾颖如:“创造多彩的大学生活,让个人追求与中国梦共振!”
  党的十八大代表、团省委书记曾颖如在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用同学们喜欢的朴实语言阐释了十八大精神的内涵,说明了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的路径,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不懈砥砺自身品格,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和能力,为祖国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她特别说道,从现在开始计算,离步入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年,离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还有40年时间,大学生们将是社会的“主角”,是社会建设参与者、主力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所有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曾颖如书记亲切勉励所有的在校大学生:“祝愿你们能创造多彩的大学生活,让个人追求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许玫英:“愿景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许玫英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6年大学本科环境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她一直从事环境生物工程研究。作为一名奋斗在科研战线的党代表,许玫英对十八大的召开和十八大精神的体会又是一番面貌。“‘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十八大报告,完全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许玫英同时感到责任重大:“中国梦愿景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科研人员更需要潜心研究,用科学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作为青年群体中知识层次最高的一个群体,许玫英鼓励大学生要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科技实践;一旦确定了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就要勤于耕耘、敢于钻研、甘于奉献,坚守为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刘奕鹏:“甘于付出,甘于奉献,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党的十八大代表、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刘奕鹏警官则结合社区基层工作经历,与大学生们细谈青年人如何扎根基层、成就美好人生。他从警20年来,从帮扶社区特困救济户到解决社区邻里纠纷,刘奕鹏不断探索社区防范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刑事治安发案逐年下降,入室盗窃案连续多年来一直保持零记录,社区群众满意率达96%。刘奕鹏警官用自己的步子在小小的社区之中丈量出一片新的天地。基层工作,是大部分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后都会经历到的成长历练。刘奕鹏警官的讲述让在场观众对“如何放下身段真正把握好这段历程,通过基层工作获得更大的提升”这样一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回答同学们如何提升服务群众的技术含量时,刘奕鹏回答,“作为年轻的大学生你们有青春,可以努力奋斗,肯定会有人欣赏你。青年人应该脚踏实地,在基层锻炼,做更苦更累的工作,这样才会苦尽甘来。希望同学们在毕业选工作时不要挑,不要对比,甘于付出,甘于奉献,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赢得了大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讲出心声,大学生畅想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五名大学生代表通过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结合自身认识与成长期盼,道出了属于大学生自己的“中国梦”。
  来自于中山大学的林鸿章同学与大家分享发生在同学们身上的变化。他说,自十八大召开后,在校的大学生们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的热爱日渐升温,并且更懂得如何把口头的话语转为实际行动。“网络上愤青的人少了,理性的人多了;电视前空谈的人少了,实干的人多了;校园里担当的人多了,逃避的人少了。”他认为,现在同学们的理想和目标更加明确了,学习更有动力了,总习惯将自己的个人的梦想与伟大“中国梦”结合起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王文玺同学则谈了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干部对如何加强自身学习锻炼和服务同学成长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等新理念、新观点的看法。柳琴同学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一名即将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她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极大地鼓舞着她,她将自己个人的职业理想应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摒弃“非高薪不干,非大企业不进,非省会城市不去”的择业观念,一定要树立服务精神,并将其融入工作,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
  十八大代表们对学生关注的问题及认识频翘大拇指,赞赏大家勤于思考问题、关心国家政事的学习精神;同时他们也从多种层面与在校学生共同探讨答案。一句句励志的话语、一声声殷切的期盼,让同学们切身感觉到了与十八大代表间的空间距离近了,与代表间的心灵距离更近了。
 “我向十八大代表提问题”――“网络微语”拉进大学生与代表间的心灵距离
  在学习十八大的过程中,大学生们创造性地用网络语言畅谈学习十八大体会。如有的大学生用“元芳体”说道:十八大闭幕,但精神还在延续,我们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思想上与党中央高度一致,大学生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党的十八大精神。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把学习搞好!元芳,你怎么看?有的大学生用“航母style体”说:“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那些神马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走你!”有的大学生用“中国好声音”说:“亲,十八大提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亲,真是中国好声音!”还有用青年人喜欢用的“青春体”说:“那一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前进;这一年,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十八大的灵魂;下一年,十八精神更好引领我们阔步向前;N年后,十八大精神还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的事业更加辉煌!”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交流中,团省委、省学联在活动举行前夕,利用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等新媒体手段广泛深入同学中征集问题,开展了“我向十八大代表提问题”的微博征集问题活动,同时在活动现场通过“微博墙”形式,现场邀请全省青年学子通过微博、微信互动与代表们在线“面对面”交流。
  这一新方式的使用迅速被高校学生接受。大家踊跃评论活动微博,并通过转发、推荐电子名片等方式自发呼朋唤友,一起参与其中。“我向十八大代表提问题”活动开展的短短几天里,广东学联微博、微信粉丝数齐上涨,每天有数百粉丝@广东学联并提交多种多样的问题,共收集到近千条建议和意见。其中不乏富有内涵和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如“听风者_高维”就提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建设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请问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怎样扮演好这个角色呢?”“就是我郑升毅”问道:“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我们的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还有一些同学问到当前的创业就业、反腐倡廉等的问题,也提出了大学生对“美丽中国”建设应该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等建议。团省委、省学联也邀请了微博提问的学生代表到现场与十八大代表面对面交流。新媒体的运用使得全省青年学子能够克服时空上的界限,直接加入与代表的交流活动中,原本狭小的空间承载了更多跃动的心灵。
  “你好,十八大!”――青春共话十八大
  据了解,十八大召开前,团省委、省学联就精心部署,组织全省高校学生以“实践归来话成就,青春喜迎十八大”为主题组织优秀学生与同学们分享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在胸中激扬起“三个永远热爱”,以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十八大召开后,团省委、省学联抓住南粤青年学习十八大精神高涨的契机,把组织化学习与动员大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结合起来,引领各高校团组织深化推进“与信仰对话――科学发展新成就”校园报告会活动,组织了以“十八大领航青春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等,其中全省共开展了十八大专题辅导报告会200多场,座谈交流会、学习讨论会、主题团日等形式活动上千场,宣传影响力辐射近百万人。结合学习十八大契机,团省委、省学联积极全省高校积极推进团支部微博体系建设,现全省高校共建有班级团支部微博23560个,这些基层团组织广泛开展“微语十八大”主题活动等,大学生们通过微博分享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感悟,与全省学生实现学习同步、思想共享。以“践行十八大,社团在行动”为主题,组织社团集市、社团推介会、社团论坛等,引导学生社团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通过座谈会、演讲会等形式,动员各高校认真组织“十八大我来讲”主题活动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召开的第七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各个赛事也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立足全省引领大学生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方式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
(团广东省委)  
 相关新闻
   <font style="FONT-SIZE: 12 COLOR: #12/12/19
   <font style="FONT-SIZE: 12 COLOR: #12/11/19
   <font style="FONT-SIZE: 12 COLOR: #12/11/05
   <font style="FONT-SIZE: 12 COLOR: #12/09/24
   <font style="FONT-SIZE: 12 COLOR: #12/08/31
 热点专题
中国共青团网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        E-mail:
地址:中国北京前门东大街10号    邮编:1000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应不应该兼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