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是不是没有创新,和单反拍出来的照片模糊照片一样?

不可思议的超写实绘画 | Oritive 创意设计
我的图书馆
不可思议的超写实绘画 | Oritive 创意设计
如果现实主义会让让你说不出话来,那下面的这些超写实绘画一定会让你哑口无言。绘画艺术发展至今历经了多个风格和派别,从文艺复兴,到后来的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涌现许多现代艺术流派。绘画的形态也由原来的“完形”到“变形”,由“打破形”到“无形”,艺术完成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蜕变,当我们回归到原点,艺术家们面对空白的画布,开始重新思考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随着科技的发展,绘画工具也在日新月异,一部分插画师已经从传统的架上绘画转为了数字平台的创作,数字平台也为我们进行超写实的绘画创作提供了不少便捷。这里,我们浅谈一下超写实绘画,个人对超写实绘画的理解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再现对象。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物体和对象都被注入了许多情感和解释。而超写实绘画则是撇开了这些主观的元素,纯粹、客观地将物体展现在画布上,换句话说,在超写实的绘画中,画笔就是相机。
  有时一些朋友会问,如果画的效果和照片拍的一样,那还费劲画什么,直接拍不就行了?其实,超写实绘画又不同于一般“毫无意义的复制”,它是以“依照片而制作”的方式,但在艺术性上又有别于照片。在当今的设计领域,特别是广告业,超写实的绘画作品已经很多见了。在这些超写实的广告插画中,我们看到了所描绘物体的真实性,但我们又看不到真实世界里它们所会有的瑕疵,那是因为这些超写实的绘画作品在客观再现物体的同时做了艺术的提炼,把那些我们认为好的,美的部分进一步地强调了出来,而把其他的瑕疵删除了,这样展示在我们眼前的物体显得既真实又完美。用摄影的话,或许我们在拍好后仍需要面临修图的环节。而且,对于艺术家来说,用相机拍摄只是一瞬间,而绘画却是一个历时很长的心灵体验。
  下面我们要介绍的作品来自Pedro Campos,大部分他的作品比如可乐易拉罐,玻璃瓶和玻璃罐,水果等都是属于超写实风格,颜色、高光、细节都与拍摄的照片无异。赫芬顿邮报形容他的作品具有“光环的光泽,和圣洁的完美”
馆藏&33180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宋宇的日志
大师超写实油画难道也玩喷绘?
热3已有 36207 次阅读&
以下观点仅为我个人判断,不能肯定,仅供大家参考,完全没有误导网友的意思。请酌情审视。
今天正在画室画画,突然接到老胡打来的电话,说国贸画廊展有一画家,意大利的画的超写实和你一样是等比例大小的,比你细多了,你应该来看看。我一般不怎么去画廊博览会,都是当代艺术我也没兴趣,不过听他这样说,我立刻出发来到国贸想学习学习国外的超写实。结果半路老胡打来电话说,哥们,那画可能是微喷的,你来看看就知道了。
这个画家我听说过也见过画册,10年前是我的偶像,由于他画的西瓜太逼真,西瓜瓤子很沙瓤的感觉,简直不知道怎么画的,所以我来到画前一看,摆的确实很漂亮,画面感觉很美,看了几秒钟后发现可能是电脑打印出来的,再罩染一遍颜色,有的地方甚至都没上色。高光的地方厚一点的白笔触好像是故意加上去的,很多地方还能看到CMYK四色打印的彩色墨点,老胡问画廊的人,这是不是喷绘出来再画的?人家说外国人不会这样干的,他们都是诚实的画的!
这个画家今年69岁了,而这些作品的标注时间都是2010年画的,我实在无法想象出这样的一个老爷子怎么能画出这样细致的笔触?旁边的录像正在展示他是怎么画画的:先对静物拍摄照片,完后直接就演他在画布上画画的镜头,镜头里看不到过程,只看到最终效果时他在描几个小点。如果是喷绘技术那么自然完全不可能让你拍摄过程的,因为没有过程,直接在照片上画罢了。
很多的国人惊叹着国外人的手艺,是的,他们信外国人都不会这样干的。
另外我打听了价格,一幅中等尺寸的静物15万人民币,画廊一般会在画家给的底价上翻一倍,那么到画家手里也就7万左右,1万美元吧,看来绘画成本不高。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超写实,和照片一样又有什么意思呢?加些笔触加些画家自己的变化才有意思嘛。
卢西亚诺旺特龙(Luciano Ventrone 1942
下面是展览会别的一些图片:
刚表态过的朋友 ()克劳斯:超写实和抽象相融合 艺术可以很坚强_ 艺术中国
克劳斯:超写实和抽象相融合 艺术可以很坚强
时间: | 来源:名画记
查克·克劳斯 (Chuck Close1940一 ) 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画家,照相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母亲患有癌症,祖母身染重病。而他本人是从一个有学习障碍、身体病痛的小孩到今天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人生是从抽象画开始,后来因为需要对人脸的清晰辨识,开始了探索写实主义的绘画,并大量使用了网格法与工笔手法绘制肖像。克劳斯虽然自小身体孱弱,但他是个有抱负的艺术家,随着摄影技术的普及和影响,克劳斯想通过绘画挑战摄影,开始了探索带工笔手法的超写实主义绘画。即在创作一幅画之前,他先进行肖像拍摄,借助工匠式的打格放大照片,再用投影仪放大到画布上(画布同样按比例打格)进行逐格描绘,以求精准地描绘对象。他不但使用传统画笔,还运用喷笔、钢笔和其他工具,目的就是绘出像照片一样效果。仔细看克劳斯的超写实肖像画,感到意外的是他确确实实地在用画笔画照片,而且“纹丝未动”,还能感觉的相机大光圈下的虚幻效果。然而这种模拟式的超写实毕竟和照片上所表现的摄影思想是不一样的,绘画的思想要比摄影丰富和深邃,而摄影虽然有他在历史和未来的存在意义,但是在一模一样的内容上,论境界,这两者不在一个平台上,很难做比较。这样一来,描绘照片终将只是一个照猫画虎的过程。克劳斯开始忧虑了,于是他从画自画像开始进行对照相机功能和照片的研究,后来转向对电脑特效的研究。正当他达到事业高峰的时候,却又得了使他四肢瘫痪的病,他不能握住画笔创作,需要借助绑接器稳固手臂和手掌进行作画。勇敢和坚毅的他后来发现自己能用牙齿咬住画笔画一些效果不错的小图画。关于他创造出具象与抽象两种效果并存的马赛克风格,可是费了好大的劲,特别是作为截瘫病人。然而这种抑制他活动自由的病魔却让他发现了网格内的另一种的“风情”,“格”中抽象,“格”外具象的巧妙组合。他说:“我开始想象,在有限的动作范围内,我能创作哪些类型的小型画作……即使只是脖子的一点点运动也让我知道,或许我还不是完全无能为力,或许我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就此他创造了一整套全新的艺术形式,他用丰富的色彩去创作一些小的画作,把小的画作组合成大的肖像画,大量的格子合理地拼接在一起成为大的马赛克图,每一个马赛克的格子里就是一幅小小的抽象画。关于他的人生和艺术创新的成长历程:克劳斯作品在世界多个国家进行过展出,被多家著名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鉴于克劳斯对美国本土艺术作出的贡献,美国于2000年授予他国家艺术奖,在2011年预算紧张而削减对于文化事业的基金之际,奥巴马还是再次签署任命克劳斯加入他的艺术与人文委员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拍出来照片大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