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区分不了物体电脑和手机的差别别应吃什么药.

400-885-5171
您当前的位置: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有效药推荐
脑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有效药推荐
编辑:liukeling
发布时间:
现在大家治疗疾病大多数都是会采取用药的治疗方式了,而治脑供血不足的治疗也不例外。因为药物的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因而得到大家的青睐,下面就不妨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治脑供血不足的内容吧。
  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脑中风(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痴呆、短暂性脑缺血、慢性脑供血不足等,事实上临床研究发现多数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是慢性脑供血不足(脑缺血),因此预防治疗脑血管疾病关键是控制慢性脑供血不足。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很多,有的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经常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您就要警惕了。
  1)头晕头痛,甚者会恶心呕吐。
  2)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
  3)听力下降、耳鸣眼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如新近发生的事却记不住)。
  慢性脑供血不足,在早期是可逆的,如果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往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忍耐拖延,不及时治疗,长期慢性脑供血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患上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一定要做好慢性脑供血不足的预防和治疗:
  1)根据身体状况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脑血管中的血液通过量来弥补供血量不足造成的缺血缺氧同时可以刺激血管进行适当的收缩和扩张,增加血管弹性。
  2)每日定量喝水,适度的饮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液的流动更顺畅。
  如果脑供血不足症状明显就需要服用一些安全高效的药物例如舒脑欣滴丸,它是速效救心丸的姊妹产品,能明显改善大脑缺氧,增加脑血流量,具有高度的抗氧化,清除过量氧自由基、丙二醛、乳酸等有害物质的作用、同时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能提高血脑屏障的脑保护性,保护大脑神经元细胞从而具有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长期服用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退化,改善头晕、头痛、健忘、失眠、视物模糊等症状,预防老年性痴呆。
  这些有关有关什么药治脑供血不足的治疗方法都知道了吧,大家就不用再担心怎么办了,但在病情更严重的情况之下,还是建议大家到医院向医生咨询正确的治疗方法,而不是滥用药物使病情更加的恶化。
我觉得资讯有用
生活类资讯
人群类分类
件商品 共计 &
您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请重新输入
因您购买的药品中含有处方药,需要在登录或注册后才能进行预订!
使用合作网站账户登录八百方:
您的购物车中有商品已经下架,以下的商品不能生成订单:
请注意:系统检测到购物车中包含下架或者失效商品,点击确定去购物车修改!老年人脑供血不足、脑萎缩吃什么药最好
患者信息:男
病情描述:老年人脑供血不足、脑萎缩吃什么药最好
希望解决的问题:吃什么药最好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813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对于脑萎缩来说是老年人的一种衰老的正常现象,目前可以通过让老人多用脑来预防脑衰老,而大脑供血不足来说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建议可以服用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可以改善循环。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669人
回答列表(5)
Ta帮助了3231人
病情分析:脑萎缩患者药物不要盲目使用,每个人的病情不同,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情况才能制定治疗方案,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得不偿失。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557人
病情分析:你好,可以都可喜。银杏叶,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神经内科检查治疗基础疾病。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295人
病情分析:患者现在已经确诊是脑供血不足,脑萎缩可以应用一些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来进行口服治疗,可以口服心脑清心胶囊。也可以服用脑心通胶囊都是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1619人
病情分析:你好,脑供血不足是因为血管等急性或者慢性的异常导致血液供应到脑组织受阻导致相应症状。如果有高血压需要治疗高血压,然后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这样改善血流情况。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2287人
病情分析:你好,针对老年人脑供血不足、脑萎缩这种情况,中医主要与脾肾气血虚,脑髓消减有关,建议平时选用中成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益脑胶囊,配合西药银杏叶片、甲氢芬酯胶囊等口服调理,考虑会有一定改善效果,谢谢祝老人早日康复
回答时间:
30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小脑萎缩,血压低,治疗
医生建议:你好。。。这种情况可以行改善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治疗
81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大脑萎缩吃什么药?
医生建议:国产药物哈伯因,双益平,治疗早期大脑萎缩。安理申、艾斯能等治疗老年痴呆前期。
霡霂碧云天男
34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小脑萎缩咨询。小脑萎缩咨询
医生建议:脑萎缩属于正常的衰老过程,每个人多少在老年时都会出现,有的疾病也会是年龄轻的人发生,目前得治疗可以缓解但是不能逆转萎缩,效果较好的是神经苷肽注射液配合活血的药物使用,食物可以使用益智健脑的食物,核桃等
23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小脑萎缩会遗传吗?。小脑萎缩会遗传吗?
医生建议:小脑萎缩会遗传的。小脑萎缩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
25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你好,请问小脑萎缩要紧吗
医生建议:小脑萎缩的症状与治疗。。。。人的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病变时引发肌肉的张力低下,导致肢体打软,且对运动的距离、运动的速度及运动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还会出现不规则的肢体震颤。。。目前,仍不能完全揭示该病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全世界学者仍在不断探索该病病因,积极寻找治疗方法。我国中医理论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但定位在肾,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益气、活血、健脑、豁痰、开窍。多年的临床证明:该疗法可有效延长脑的常压耐缺氧时间,改善脑膜微循环,促使毛细血管新生及神经纤维生长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脑部缺氧缺血症状。。。[编辑本段]脑萎缩的治疗原则是:。。。。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2.促进正常发育、抑制和改善异常运动和姿势。?。。3.综合治疗: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多样化的综合治疗、除针对运动障碍进行治疗外,对合并的语言障碍、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癫痫也要进行治疗。?。。4.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5.针对病因,辨证辨病、标本同治、调节五脏六腑、营养脑细胞、促进脑组织发育。2.康复。。(1)运动功能康复。。对脑萎缩患者的功能康复,有平衡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者最重要的是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另外还有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增强肌力训练等等,重点介绍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平衡功能的训练在脑萎缩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十分重要,这些患者由于平衡障碍,影响了许多日常功能活动的进行,因此平衡的康复训练对于有平衡障碍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把训练分为以下四步:①坐位平衡训练:先让患者体会坐位的感觉或用镜子矫正坐位的姿势,然后训练从有倚靠到无倚靠坐,由坐在靠椅上到做在凳子上;并学会在坐位上做前后左右改变重心的动作,加强患者承重练习及左右交替抬臀负重练习。以后练习在坐位下做上肢和躯干的各种动作,并能在外界推力作用下保持坐位的动态平衡。②站立平衡练习:有些患者开始训练站立平衡很难,可先借助直立架体会站立的感觉,然后慢慢练习由依托到无依托站立。在站立位下要求触摸不同物品,并可在平衡训练器上练习重心向前后左右转移,提高双腿支撑负重能力及双腿站立平衡能力。同时可在双肩外侧或骨盆两侧施加推力,训练其动态平衡;站立的地面可从平到不平,还可让患者在海面垫上站立,随着平衡能力的改善,最后进展到站立位作头、上肢、躯干以至下肢的各种动作,在摇晃板上练习站立。③坐位起立平衡:练习从有依托到无依托下起立,注意站立时双下肢要同时负重,让患者反复体会双腿支撑坐站的感觉,可先在高凳上练习坐站,然后逐渐过渡到低凳坐站,在坐下时不要有跌落姿势;④步行平衡练习:即在训练步行中的稳定性,开始可在平衡杠内练习向前向后行走,或靠墙做向前向后移动,然后练习沿直线或在较窄的平衡木上行走,并练习在行走中突然止步、转体、拐弯及跨越障碍。随着步行能力的提高,可加快行走的速度,以提高平衡能力。。。
你可能关注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老年人脑萎缩吃什么药好呢
温馨提示: 老年性脑萎缩是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脑供血供氧不足及脑组织体积缩小和脑细胞数目日渐减少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思维能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时发展为痴呆、语言障碍、终至智力丧失等为其临床特征。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根据阅读为你提供的用药资讯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
患者思维上变得迟缓,联想也慢慢的变得缓慢......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一线科研人员组成的专业的脑科学科普团队关注专栏更多心理学{&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贾宝玉和一条鱼的爱情抉择&,&author&:&Neurosiaga&,&content&:&\u003Cp\u003E文 \u002F by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3e515caad9ba7dc65612f0\& data-hash=\&3e515caad9ba7dc65612f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3e515caad9ba7dc65612f0\&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siaga\&\u003E@siaga\u003C\u002Fa\u003E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本文已被知乎日报收录 : \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story\u002F9466715\&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面对一堆美女先追眼熟的,贾宝玉和鱼也是这样想的\& class=\&\&\u003E面对一堆美女先追眼熟的,贾宝玉和鱼也是这样想的\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叹惋。一个是木石前盟,一个是金玉良缘;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婉约妩媚,一个娴静端庄;一个冰雪聪明,一个通透乖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两个同样出类拔萃的姑娘,宝玉到底是喜欢哪一个呢?关于这一点,或许从宝玉与二人的初次见面就可以看出些端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黛玉和宝玉在《红楼梦》第三回初次见面,却不约而同地觉得对方是曾经在哪里见过的。而且,两个人初次相见就觉得彼此是金灿灿光闪闪美艳娇滴倜傥风流的形象!\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4eab66aa26c13ba5ae027a4.png\& data-rawwidth=\&931\& data-rawheight=\&195\&\u003E\u003Cimg src=\&v2-928db6d2d.png\& data-rawwidth=\&918\& data-rawheight=\&455\&\u003E\u003Cp\u003E那么,宝玉和宝钗初次见面时曹雪芹是怎样写的呢?薛宝钗初进荣国府是在全书第四回,和薛姨妈薛蟠一起初来乍到,和贾府上下见个面行个礼数是必然的,然而书中却没有写宝玉和宝钗这次见面的场景。书中正面描写两人见面是在全书的第八回,宝玉去探望生病的的宝姐姐。\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bd49b9fa582cc690652.pn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413\&\u003E\u003Cp\u003E两厢对比发现,宝玉和宝钗见面时曹雪芹写的就相对客观和平淡,缺少了宝玉和黛玉见面时的那种惺惺相惜眼中放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震撼印象和心理波动!看到这里,大家想必也就明白了,曹公雪芹草灰蛇线,\u003Cb\u003E在宝黛 宝钗两对关键人物的初次见面中就埋下了日后爱情悲剧的伏笔。\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问题来了,宝玉和黛玉为什么会初次见面就会觉得彼此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了似的? 这种深层次的 潜意识的心理活动对于日后二人的感情发展和爱情抉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曹雪芹用这样“一眼万年”的方式预示着宝黛的爱情,那对于动物呢?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分割线。。。。。。\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下面要讨论的问题是: 择偶的过程中,哪些过程会影响选择的倾向呢?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许多物种(包括雄性和雌性)的求偶偏好是后天习得(learning ) 的\u003C\u002Fb\u003E。这里的“习得”,定义为影响性吸引力或者求偶偏好的后天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是成长过程中来自与求偶相关的视觉 嗅觉 听觉 味觉等因素的刺激,也可以来自与其他同性异性个体的互动经验。 比如,果蝇中有很多近亲的种(species), 这些种之间通常存在生殖隔离。实验表明,雄性果蝇在初期的求偶尝试中对来自自己所在种或者来自其他种的雌性果蝇并没有区别对待,都表现出了积极热烈的求偶尝试。但是来自其他种的雌性果蝇通常会拒绝非自己所在种的雄性果蝇。于是这只有过失败经验的雄性果蝇在后来的求偶行为中就大大减少了追求来自其他种的雌性果蝇的积极性。然而,无论雄性果蝇是否曾被来自其他种的雌性果蝇拒绝过,他对来自所在种的雌性果蝇的求偶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许多研究表明,\u003Cb\u003E社交熟悉(social famaliarity )会影响求偶(courtship) 的偏好\u003C\u002Fb\u003E。这里的社交熟悉(social famalirity),指的是通过视觉或者嗅觉等感官的接触而对另外一个个体变得熟悉。 例如,雌性孔雀鱼(一种常见小型热带观赏鱼)在求偶中明显偏好携带有从未见过的斑纹的雄性鱼,而不是携带有见过的斑纹的雄性鱼。 与之相反,北美草原上生活的一种田鼠(prairie vole),它的雌性就偏爱熟悉的雄性, 从而维持了动物界中罕见的高爱情忠诚度——“一夫一妻制”。 \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哪些机制使社交熟悉能够影响求偶的偏好?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img src=\&v2-c1af212205dcb2b76f6324.png\& data-rawwidth=\&974\& data-rawheight=\&225\&\u003E青鳉是一种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模式动物。它们会表现出周期性的求偶行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551b915e152d.png\&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398\&\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第一部分:行为学实验,雌鱼对于见过一面的雄鱼接受度更高。\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竹内教授和他的团队首先定义了如何评估雌鱼的接受度(receptivity). 他们通过测量雄鱼第一次开始求偶和雌鱼接受交配之间的时间间隔(the latency to mate)来评估雌鱼的接受度。\u003Cb\u003E时间间隔越短,说明雌鱼的接受度越高;时间越长,说明雌鱼的接受度越低。\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研究社交熟悉对雌鱼求偶偏好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测试的前一天将雄鱼和雌鱼隔离,雌鱼养在常规的水族箱中,雄鱼放在玻璃杯中。实验动物被分为5组(如图2所示)。\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2d0c6e388a1feda12731.png\& data-rawwidth=\&1037\& data-rawheight=\&523\&\u003E\u003Cp\u003E第二天雄鱼被倒进雌鱼所在的水族箱中,进行交配行为测试。\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7cf2fdda1d472fbb926b46de5ebd4d8.png\& data-rawwidth=\&957\& data-rawheight=\&402\&\u003E\u003Cp\u003E然后研究人员通过眼睛切除实验,证明了视觉对于雌鱼这种视觉熟悉引起的求偶偏好是必需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第二部分:视觉熟悉改变了雌鱼一种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从而改变了雌鱼的求偶偏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确认了行为学现象之后,研究人员通过筛选找到了两种导致求偶缺陷的突变体,\u003Ci\u003Ecxcr7\u003C\u002Fi\u003E 和\u003Ci\u003Ecxcr4\u003C\u002Fi\u003E。有\u003Ci\u003Ecxcr7\u003C\u002Fi\u003E 或者\u003Ci\u003Ecxcr4\u003C\u002Fi\u003E基因突变的鱼有正常的游动能力,依赖于视觉的社交互动,以及聚集行为。但是他们的雌鱼却丧失了视觉熟悉引起的求偶偏好,而是始终表现出高接受度,无论雄鱼是野生型还是突变体,也无论雄鱼是否见过。通过遗传学方法降低了cxcr7基因的表达之后,雌鱼同样表现出了和突变体类似的高接受度。\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48e05d593dadb05e409f7.pn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27\&\u003E\u003Cp\u003Ecxcr7 和cxcr4编码一种趋化因子受体(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s)。历经种种曲折,研究人员发现cxcr7 和cxcr4基因的突变引起了促性腺素释素神经细胞(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neuron, GnRH 神经细胞)的异常发育。GnRH 神经细胞主要有三种类型,preoptic area(POA)-, midbrain-, and terminal-nerve (TN)-GnRH 神经细胞。 进一步研究发现,cxcr7 和cxcr4基因的突变导致了TN-GnRH3 神经细胞的异常发育,而不是其他两种。\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于是研究人员把研究重点聚焦在了TN-GnRH3 神经细胞上。研究人员用激光在胚胎发育期切除了雌鱼的TN-GnRH3 神经细胞,然后发现这些雌鱼成年后在测试中始终表现出高接受度(如下图所示)。 这和cxcr7 和cxcr4突变体的表现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这些TN-GnRH3 神经细胞抑制雌鱼在求偶中的接受度,切除掉这些细胞就解除了这种抑制。\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074e97bfa126c92915d8.pn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29\&\u003E\u003Cp\u003ETN-GnRH3 神经细胞合成GnRH3多肽。为了搞清楚GnRH3多肽是否参与调控雌鱼视觉熟悉引起的求偶偏好,研究人员制造了gnrh3的突变体。这些gnrh3突变体的雌鱼始终表现出低接受度,无论是对见过的雄鱼还是没见过的雄鱼(如下图所示)。这表明\u003Cb\u003EGnRH3多肽对于雌鱼视觉熟悉引起的求偶偏好是必需的\u003C\u002Fb\u003E。
但是请注意,cxcr 突变体和TN-GnRH3 神经细胞切除的雌鱼可都是表现出高接受度的! 这表明TN-GnRH3 神经细胞在默认模式下是抑制雌鱼接受度的,但是GnRH3多肽改变了雌鱼的状态,把雌鱼从默认模式转换成了偏好模式(偏好视觉熟悉的雄鱼)。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c458f3d7bcda8c9b00d3e8.png\& data-rawwidth=\&219\& data-rawheight=\&328\&\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为了验证这种模式转换的生理学基础,研究人员意图考察TN-GnRH3 神经细胞活动状态的变化是否与雌鱼行为偏好有直接关系。 TN-GnRH3 神经细胞通常有自发的规律的节律活动。通过电生理实验(Targeted single-unit extracellular on-cell loose-patch recording)记录TN-GnRH3 神经细胞的活动,研究人员发现\u003Cb\u003E视觉熟悉显著加快了野生型雌鱼中TN-GnRH3 神经细胞的节律活动\u003C\u002Fb\u003E! 对于不能生育的未成年雌鱼(pre) 和老年雌鱼(post),他们的TN-GnRH3 神经细胞的节律活动始终保持在低位。这表明TN-GnRH3 神经细胞的节律活动与雌鱼的求偶偏好正相关。 gnrh3突变体的雌鱼中,无论是否有视觉熟悉,TN-GnRH3 神经细胞的节律活动始终保持在低位。这表明,GnRH3多肽加快了TN-GnRH3 神经细胞的活动频率,很可能构成了雌鱼求偶偏好的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38b48686ffc824b4bfd382e72a0bbf59.pn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309\&\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第三部分:面对两条雄鱼,雌鱼确实会优先选择曾经见过的雄鱼。\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以上实验证明了雌鱼对有过视觉接触雄鱼的接受度会大大提高。那么,当真正面对两条雄鱼,一条见过,一条没见过,雌鱼真的会优先选择见过的那条鱼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把三条鱼,一条雌鱼加两条雄鱼,放在一起进行测试。两条雄鱼中一条是野生型(WT),另一条在生殖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如下图A所示,共有三种设置。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1d097aadb1a3e518e10eb.png\& data-rawwidth=\&696\& data-rawheight=\&321\&\u003E\u003Cp\u003E设置1中,两条雄鱼都和雌鱼见过。如图B所示,野生型雌鱼在设置1中选择表达GFP的雄鱼(Tg) 的概率是60%。设置2中,Tg雄鱼和雌鱼见过,于是野生型雌鱼选择Tg雄鱼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到了90%。 设置3中,WT雄鱼和雌鱼见过,于是野生型雌鱼选择Tg雄鱼的概率就降低到了30%。 这说明,见过哪只雄鱼,哪只雄鱼被选择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u003Cb\u003E这充分说明了同等条件下,雌鱼优先选择见过的那只雄鱼\u003C\u002Fb\u003E。 cxcr7突变的雌鱼和gnrh3突变的雌鱼就丧失了这种选择能力(如上图B所示)。这强烈暗示着TN-GnRH3 神经细胞在这种视觉熟悉引起的择偶倾向中的关键作用(为什么到了这里依然说是暗示呢? 因为本论文的研究中只是使用了突变或者基因敲除,证明了基因和神经细胞的必要性;却没有使用神经细胞激活的方法来证明他们的充分性)。\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另外有趣的是,雄鱼的个体大小也会影响雌鱼的选择。无论是否见过,雌鱼始终会优先选择个头大的那一只(如下图所示),因为个头大意味着这只雄鱼有更好的基因和繁殖能力。当然见过之后,会被雌鱼选择个头大的雄鱼的概率从88%提高到100%。 \u003Cimg src=\&v2-bae49dddd6fba47ff61e2.png\& data-rawwidth=\&1309\& data-rawheight=\&357\&\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如下图所示)。常态下TN-GnRH3 神经细胞有一个基础的节律活动频率(2~3赫兹),这种状态下TN-GnRH3 神经细胞抑制雌鱼的接受度。视觉熟悉(visual famaliarization)引起了TN-GnRH3 神经细胞内GnRH3多肽的释放,GnRH3多肽改变了TN-GnRH3 神经细胞的活动。六个小时以上的视觉接触提高了TN-GnRH3 神经细胞的活动频率(4~5赫兹)(有些人第一次见到心仪的异性会莫名地内心一动,会不会是这种感觉),然后导致了雌鱼优先选择见过的雄鱼。\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src=\&v2-d3f8f3ef845a72a798fd4a64f6c01801.pn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270\&\u003E\u003Cp\u003E好吧论文终于看完啦!是不是很有趣~ ~总结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a60ec68eb2b3ffac0f85cd99e787d47.pn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400\&\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结语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或许有人会说贾宝玉是男的,这篇论文讨论的却是雌鱼的求偶偏好。。。这里可能就涉及到动物和人不同的繁殖策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雄鱼有没有求偶偏好呢? 本文中所有的雄鱼,在求偶周期内面对雌鱼时都展开了积极热烈的求偶活动。雄鱼的这种“跃跃欲试”是由他们的繁殖策略决定的。自然界中,很多动物的雄性面对激烈的竞争,都会积极展示自己的魅力来吸引雌性。比如一些鸟类雄性通过艳丽的颜色,独特的外观来吸引雌性;不少鸣禽,蛙类和鱼类,雄性会产生独特的有节奏的声音来吸引异性;狮子通过鬃毛,鹿通过犄角,展示自己的雄性特征来吸引雌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雌性来说,本文中的求偶测试时间为5分钟,几乎所有雌鱼最终在五分钟内都接受了雄鱼的求偶;进行过视觉熟悉影响了雌鱼的选择,雌鱼会优先选择有过“一面之缘”的雄鱼;也缩短雌鱼“做决定”的时间,但是这种差异只有短短的大约40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低等脊椎动物和一些鸟类来讲,他们的求偶策略较多的侧重于某一单独的感官特征,比如视觉上的颜色或者形状,声觉上的声音等等。通常是一方面临激烈的竞争,所以不得不拼命展示自己;另一方并不愁缺少求偶对象,从而可以有从容选择的余地。但是\u003Cb\u003E对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来讲,在选择对象的过程中,多种感官的综合以及社会因素综合起来起了决定作用。雄性和雌性都可能会面临选择。\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不仅有《生活多美好》的Mary “我从未想过嫁给别人。当世界没有你,我将终生不嫁“;\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及杨绛 “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从未想过嫁给别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有《红楼梦》里的宝玉 “没有你,落了个大地白茫茫真干净”的悲伤。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br\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开放讨论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读到最后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这篇文章可能太长了,但是这篇论文实在太有趣了。。。而且对于好奇神经生物学研究思路的同学来讲,这篇文章算是非常典型,所以就介绍的详细了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读完之后也可以考虑一下,\u003Cb\u003E生活中你有哪些有意或者无意的选择,也是“习得”的呢?\u003C\u002Fb\u003E 比如你的某些偏好,是否受到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你对某些颜色 气味 形状 声音 兴趣爱好等特殊的好感,是否来自于一次特殊的经历 ?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欢迎评论留言~
我会选择有价值的观点和故事,附在文后, 谢谢~~\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u003Cb\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1. Okuyama et al. A 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Mating Preferences for Familiar Individuals in Medaka Fish. \u003Ci\u003EScience \u003C\u002Fi\u003E03 Jan 2014: Vol. 343, Issue 6166, pp. 91-94.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Verzejden et al. The impact of learning on sexual selection and speciation. \u003Ci\u003E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u003C\u002Fi\u003E, September 2012, Vol. 27, No. 9. \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im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u003E\u003Cp\u003E最后感谢\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hash=\&852a80f459d4b2aa80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 data-hovercard=\&p$b$852a80f459d4b2aa80d2\&\u003E@东华君\u003C\u002Fa\u003E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e3f1f48e3b084b47287cbcb77d08d358\& data-hash=\&e3f1f48e3b084b47287cbcb77d08d35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insoulter\& data-editable=\&true\& data-hovercard=\&p$b$e3f1f48e3b084b47287cbcb77d08d358\&\u003E@insoulter\u003C\u002Fa\u003E的宝贵建议!\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另外欢迎阅读我的其他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模式动物能够回答为什么唱歌跑调吗 (一) - 知乎专栏\& class=\&\&\u003E模式动物能够回答为什么唱歌跑调吗 (一)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同时欢迎大家关注我们\u003C\u002F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ibrai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 知乎专栏\&\u003E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
新浪微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脑人言\&\u003E脑人言\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33: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3,&likeCount&:41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33:47+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2cdeb5bcaed7a27d584393c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3,&likesCount&:418},&&:{&title&:&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文 \u002F \u003C\u002Fb\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hash=\&852a80f459d4b2aa80d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hovercard=\&p$b$852a80f459d4b2aa80d2\&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u003E@东华君\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前言:\u003C\u002Fb\u003E每每跟别人介绍我是研究工作记忆的,总有人会问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关系。《学习与记忆》专题第五篇文章,我将从几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同与不同。\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两个概念的历史:\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的概念是1960 年 Miller 等人在他们的著作《行为的计划与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的[1, 2]。他们发明这个词汇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将思维研究与电脑的理论进行比较。1968 年, Atkinson 和Shiffrin开始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用工作记忆这个概念, 用它解释他们所提出的模块模型(modal model)中的短时记忆理论(详见前文介绍:\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u003E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u003C\u002Fa\u003E)[3]。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作记忆之前会被称为short-term memory、short-term store、primary memory和immediate memory等概念的原因。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4],突出了工作记忆对信息的监控、加工和保持。\u003Cb\u003E从此,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有了不同的意义。\u003C\u002Fb\u003E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Goldman-Rakic等人的引领下,一大批神经科学家也投身于对工作记忆的研究[5]。时至今日,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人类高级认知活动的核心基础,已经成为了神经科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两者的定义:\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我们定义短时记忆时,是将其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一同介绍的。三者纯粹是从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进行区分的。\u003Cb\u003E短时记忆指的是那些能够维持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u003C\u002Fb\u003E换言之,在这个范围内的记忆就可以被认定为短时记忆。 \u003Cbr\u003E而\u003Cb\u003E工作记忆指的是个体在执行认知任务中\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 对信息暂时储存与操作的能力\u003C\u002Fb\u003E(图1)。工作记忆就犹如一个“思维的黑板”[2],能提供一个界面,我们可以在之上暂时放置信息,使其“浮现在脑海”。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处理,将这些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或转换为新的信息[3]。例如,工作记忆允许我们记住电话号码、完成心算和计划接下来的事情。这些过程通常都在秒级的时间内完成。\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6\& src=\&v2-f8fb9aee8faa5fec137bdc.jpg\&\u003E\u003Cp\u003E图1. 工作记忆的定义(详见:\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ibrain\&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u003E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两者的同与不同:\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从两者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短时记忆强调的是记忆维持的时间,工作记忆强调的是信息的存储和操作。这也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一,从信息维持的时间而言:\u003C\u002Fb\u003E短时记忆指的是那些能够维持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而工作记忆的维持时间正好位于这个区间。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时间这一角度考虑,可以说,工作记忆只是一种特殊的短时记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二,从记忆机能而言:\u003C\u002Fb\u003E工作记忆所维持的信息是服务于随后的认知活动的,并且基于这种存储基础上的处理与加工是这些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算中的记忆就是一种工作记忆。而短时记忆的机能仅仅是起到对信息的存储作用,其存储的信息不一定会被下一步认知活动所运用到。比如,我们奔跑在乡间的小路上时,不经意间记住的野花的颜色。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这一角度考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相通的,但是在机能方面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多了一个对信息的加工功能(图2)。\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width=\&618\& data-rawheight=\&468\& src=\&v2-edb369706e.png\&\u003E\u003Cp\u003E图2. 心算过程中,对7-11=-4和-4÷8=-0.5的记忆为工作记忆。我们不经意间也会记住图中阿拉伯数字的颜色,这是一种普通的短时记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三,从组成成分而言:\u003C\u002Fb\u003E与短时记忆只具备存储功能不同的是,工作记忆到底包括哪些组成成分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具体请参见:\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u003E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u003C\u002Fa\u003E)。因此工作记忆系统与短时记忆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也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大体的说,大部分人都主张工作记忆系统包含短时记忆系统。他们认为工作记忆系统是由 “短时记忆” 和 “控制加工系统” 两个部分构成的(部分人因此认为短时记忆是工作记忆的子系统)。以Baddeley等人的多成分模型为例,中央执行系统就是“控制加工系统”,而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区就是“短时记忆”(图3)。\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0\& src=\&v2-1fc224fede5f76d436dc283.jpg\&\u003E\u003Cp\u003E图3. Baddeley的四成分工作记忆模型[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试图修正短时记忆的定义。他们认为,短时记忆的存储仅仅靠“短时记忆存储库”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是无法实现的。要想实现短时记忆的机能,“控制加工系统”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6]。从这个观点出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差别,都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系统”所构成的。但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的差别上就在于工作方式上的不同,“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更依赖于“控制加工系统”,并且这种“控制加工系统”不仅仅是一种保持机能,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支持认知活动中记忆,还担当着更加复杂的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四,从信息的形式而言:\u003C\u002Fb\u003E工作记忆所涉及的信息包括脑内存储的记忆(长时记忆)和外界输入的感官刺激。这一点上,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工作记忆是服务于语言理解、推理和计划等认知能力的[7]。工作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常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或访问)的知识,类似陈述性记忆(比如,情景记忆)[8]。而短时记忆,似乎也包括一些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过程而接触的知识,类似于非陈述性记忆(比如,技巧和习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第五,从信息的去向而言:\u003C\u002Fb\u003E我们将工作记忆比喻成“思维的黑板”,是因为其中维持的信息在被使用之后,通常就会被“擦除”。例如,图2中的心算结束后,我们只记得“(7-11)÷8=-0.5”,而“7-11=-4”则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却不一样,其中的很多信息会进一步被转化成长时记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术界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还没有特别确定的表述,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大体而言,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一种特殊形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控制加工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开放讨论】\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工作记忆于短时记忆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界还在激烈的争论。大家有什么见解的话,欢迎在留言区讨论,我会将优秀的观点附在文末,让更多人看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Miller, G.A., E. Galanter, and K.H. Pribram, \u003Ci\u003EPlans and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r.\u003C\u002Fi\u003E Nueva York, Holt, Rine hart & Winston, 1960.\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Baddeley, A., \u003Ci\u003EWorking memory: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u003C\u002Fi\u003E Nat Rev Neurosci, 2003. \u003Cb\u003E4\u003C\u002Fb\u003E(10): p. 829-3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Atkinson, R.C. and R.M. Shiffrin, \u003Ci\u003EHuman memory: A proposed system and its control processes\u003C\u002Fi\u003E, in \u003Ci\u003E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u003C\u002Fi\u003E, K.W. Spence and J.T. Spence, Editors. 1968, Academic Press: London. p. 89-19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 Baddeley, A.D. and G.J. Hitch, \u003Ci\u003EWorking memory.\u003C\u002Fi\u003E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1974. \u003Cb\u003E8\u003C\u002Fb\u003E: p. 47-8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 Arnsten, A.F., \u003Ci\u003EThe neurobiology of thought: the groundbreaking discoveries of Patricia Goldman-Rakic .\u003C\u002Fi\u003E Cerebral Cortex, 2013. \u003Cb\u003E23\u003C\u002Fb\u003E(10): p. \u003Ca href=\&tel:\&\u003E\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 Aben, B., S. Stapert, and A. Blokland, \u003Ci\u003EAb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short-term memory.\u003C\u002Fi\u003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2. \u003Cb\u003E3\u003C\u002Fb\u003E: p. 3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 Baddeley, A., \u003Ci\u003EWorking memory.\u003C\u002Fi\u003E Science, 1992. \u003Cb\u003E255\u003C\u002Fb\u003E(5044): p. 556-559.\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8. Engle, R.W., et al., \u003Ci\u003EWorking memory, short-term memory, and general fluid intelligence: a latent-variable approach.\u003C\u002Fi\u003E J Exp Psychol Gen, 1999. \u003Cb\u003E128\u003C\u002Fb\u003E(3): p. 309-31.\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学习与记忆》专题中其他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u003E记忆的分类及其理论模型\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2017年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工作记忆研究前沿\&\u003E2017年认知神经科学年会:工作记忆研究前沿\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ibrain\&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u003E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u003E工作记忆的理论模型\u003C\u002Fa\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阅读我其他专题的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br\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u003E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也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u003Cbr\u003E新浪微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 class=\&\&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脑人言\&\u003E脑人言\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1:44:3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5,&likeCount&:14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44:3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8cbd7a5cbe3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5,&likesCount&:145},&&:{&title&:&专栏成立半周年纪念&,&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自我们专栏于日成立以来,已经过了快半年了。期间,我们总共发布了78篇文章,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获得了编辑推荐或者被知乎日报收录。与此同时,我们也陆续吸引了十几位志同道合之士加入专栏作者团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作者主要为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团队成员也多次被知识分子、赛先生等国内权威科普机构约稿。我们的学术背景主要为神经生物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目前的写作方向主要为:\u003Cb\u003E神经科学\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认知科学\u003C\u002Fb\u003E、\u003Cb\u003E脑机接口\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人工智能。\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科普目标,我们希望能团结一小群奋斗在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研究一线的青年科学工作者,通过科普写作的途径,帮助大家更好的\u003Cb\u003E了解脑\u003C\u002Fb\u003E和\u003Cb\u003E保护脑\u003C\u002Fb\u003E,同时也希望能追踪科学前沿,一起讨论未来如何\u003Cb\u003E模拟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不愿意相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知乎普及程度的提升,在知乎上传播原创的“硬科普”变得越来越不容易了。而且,更令人痛心的是,我们之前的数篇文章在被知乎日报收录之后发生了被许多“垃圾”微信公众号疯狂抢发的事件。虽百般维权,但是最终都不了了之。因此我们也在一直探索如何在做好科普的同时,更好的加强同读者们的交流和保护各位作者的权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了增加读者和作者交流的机会,我们开通了小密圈、QQ群和微信群:\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小密圈:\u003C\u002Fb\u003E脑人言()\u003Cbr\u003E\u003Cb\u003EQQ群\u003C\u002Fb\u003E:脑人言 | 读者交流群( )\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为了防止文章被盗发,我们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微博和网易号:\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b\u003E微信公众号\u003C\u002Fb\u003E:“脑人言”(ID:ibrain-talk)\u003Cbr\u003E\u003Cb\u003E新浪微博\u003C\u002Fb\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u003E脑人言 \u003C\u002Fa\u003E\u003Cb\u003E网易号\u003C\u002Fb\u003E:脑人言\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里申明:\u003Cb\u003E我们专栏里的文章只允许知乎日报转载,不允许其他任何微信公众号私自发布。\u003C\u002Fb\u003E我们很欢迎各公众号转发,但是,请通过合法的途径,从我们的公众号“脑人言”处转载。希望某些运营公众号的人尊重我们作者的知识产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也欢迎更多的志同道合之士来加入我们。我们会坚持在本专栏创作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也期待能够继续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谢谢~~\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更多关于我们的介绍,请见:\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专栏介绍及作者信息\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100天纪念:专栏的发展规划及平台推荐\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特别附录\u003C\u002Fb\u003E:精选专栏受关注度比较高的10篇文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人人都能看懂3D立体图\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refer=ibrain\&\u003E我们大脑的“缓存”有多大?\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贾宝玉和一条鱼的爱情抉择\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你更喜欢用哪只耳朵接电话?\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巧用大脑天性,告别拖延困扰\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速读都是套路,多读才是王道\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边睡边记?--睡眠中记忆的巩固\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突触可塑性:陈述性记忆形成的细胞机制\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爱情能否长久?脑成像技术也许可以帮你预测\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现实中的“神经蕾丝”计划\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21:00.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6,&likeCount&:2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21:00+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6bb8d83e98b6efbdf769ce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6,&likesCount&:29},&&:{&title&:&解密视错觉 | 特克斯勒消逝效应&,&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文 \u002F \u003C\u002Fb\u003E\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852a80f459d4b2aa80d2\&\u003E@东华君\u003C\u002Fa\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前言:\u003C\u002Fb\u003E解密视错觉的第4篇,我们来聊聊特克斯勒消逝效应。这是一类非常酷炫的视错觉,因为它会让我们眼前的东西凭空消失。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呢?它背后有怎样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u003Cb\u003E盯着下图中间的某处10-20秒,你会发现什么?\u003C\u002Fb\u003E(PS.建议在电脑上观看题图和图1,手机上看的话,效果较差)\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2e9bce0df4b64a66458d90.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609\&\u003E\u003Cp\u003E图1.一张会消失的图\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一、什么是特克斯勒消逝效应\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特克斯勒消逝效应( \u003Ci\u003ETroxler’s Effect\u003C\u002Fi\u003E),是瑞士物理学家特克斯勒1804年发现的,即当一个人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20秒或者更长时间之后,在该固定点周围,也就是\u003Cb\u003E在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视觉刺激源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u003C\u002Fb\u003E。外围视觉刺激源外观上越小、对比度越低、边缘越模糊,或是离中心固定点越远,就越能增强特克斯勒消逝的视觉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二、产生的原因\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特克斯勒消逝效应是一种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是神经适应性(adaptation)的表现。神经适应性是指人的感觉系统对外界的持续刺激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有一种适应刺激的过程(详见前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080896\&\u003E人人都能制作视觉遗像图\u003C\u002Fa\u003E)。因为神经系统每天工作繁忙,不仅要实时监控生理指标,指挥人体内外部运动,还要从各种感觉那里收集海量信息加以分析,如果完全不加筛选可能就累垮了。这种适应性使得神经系统可以忽略某些不重要的信息,比如这种持续不变的刺激,进而使人可以更好的应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效应同样也适用于视觉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感觉,比如触觉。我们能很容易的验证这一点:将一个小纸片放到前臂内侧。一开始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数秒钟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这时候,只要我们轻轻的移动纸片就可以再次感觉到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三、背后的生物学基础\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说实话,我当初看到这种视错觉的时候大吃一惊,觉得人类的视觉系统好神奇。等我学习了神经生物学,明白了其中的神经机制之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这里简单谈谈两点这种视错觉背后的故事:\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微眼跳拯救了我们的视觉\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这个效应这么显著,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不会察觉?原因很简单,首先,我们平常看到一般都是清晰、高对比度的画面,这种情况下特克斯勒消逝效应并不明显。其次,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在动,这能不断地刷新感光细胞所接触到的视觉刺激,避免它们因为持续接收相同的刺激而引起神经适应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实上,我们的两只眼睛除受到大脑额叶的控制同时运动指向同一方向(即所谓的快速扫视,saccade),即便是一直盯着某处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是会发生无意识的细微运动的,这被称为微眼跳(microsaccade)。在成人,微眼跳造成眼睛的移动角度小于0.2°。微眼跳在维持视觉景象、防止视觉消失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刷新我们视网膜上的图像,部分抵消神经适应性,使图象清晰。有不少研究表明,如果眼睛的运动被完全抑制的话(例如,使用视网膜稳定技术),即便我们看到的是清晰、高对比度的图像,同样也会渐渐地消失在眼前[1]。\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4a5b41bd0fd53ecef8d.jpg\& data-rawwidth=\&2033\& data-rawheight=\&985\&\u003E\u003Cp\u003E图2. 你以为眼睛不动了,其实它还在做“微眼跳”[2]。左)在45秒的自由视觉探索期间,单只眼睛的视线位置迹线。右)其中的10秒注视期间的眼动情况。注:蓝线为眼睛的扫视,红线为微眼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亏了微眼跳,不然只要你盯着男\u002F女朋友看,人家就会慢慢的变得不见了,想想都可怕!\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写到这里,我忽然好好奇,鱼类、章鱼等较低等的物种的眼睛是否也有微眼跳呢?如果没有的话,那他们一直盯着我们看的时候可能是看不清我们的啊!\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2\u003E2、为什么是以从周边到中央的方式进行的\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原因至少有3点:\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我们的注意力(attention)通常都是维持在视野中心,这导致我们容易忽视视野周边的信息。\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周边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视锥和视杆细胞)的密度较低,导致我们眼睛对视野周边的刺激的分辨能力较弱,进而容易导致感知的丢失。\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视感受单位由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组成,是视觉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单位。周边视网膜中的视感受单位的感受野(即感受的视野区域)更大。所以,越是周边的感光细胞因为微眼跳而引起的视野内的图像的变化就越弱,因此对神经适应性的抵消作用就越弱。\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所以这种消失首先从周边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0c6ce851d94f22a31824.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11\&\u003E\u003Cp\u003E图3. 视网膜结构的区域差异[3]。(a) 越往外周,总的感光细胞越少,感光能力越弱。(b)在中央凹,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均为一对一联系;在周边视网膜,多个感光细胞将信息传递给同一个神经节细胞。因此,外周的视感受单位的感受野更大。(c、d)感光细胞的分布形式。(详见前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都是视网膜惹的祸)\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参考文献:\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 Ditchburn, R.W. and B.L. Ginsborg, \u003Ci\u003EVision with a stabilized retinal image.\u003C\u002Fi\u003E Nature, 1952. \u003Cb\u003E170\u003C\u002Fb\u003E(4314): p. 36-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 Martinez-Conde, S., J. Otero-Millan, and S.L. Macknik, \u003Ci\u003EThe impact of microsaccades on vision: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saccadic function.\u003C\u002Fi\u003E Nat Rev Neurosci, 2013. \u003Cb\u003E14\u003C\u002Fb\u003E(2): p. 83-9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 Bear, M.F., B.W. Connors, and M.A. Paradiso, \u003Ci\u003ENeurosciences: exploring the brain\u003C\u002Fi\u003E. 2016: Wolters Kluwer.\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解密视错觉》专题其他文章:\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人人都能看懂3D立体图\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237248\&\u003E马赫带和亮度对比错觉\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080896\&\u003E人人都能制作视觉遗像图\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也欢迎大家阅读我其他专题的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u003C\u002Fa\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也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n新浪微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u003E脑人言\u003C\u002Fa\u003E\n小密圈: \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39: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0,&likeCount&:18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39: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58dcd3c27bbd7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0,&likesCount&:187},&&:{&title&:&解密视错觉 | 追逐丁香视错觉:小图片、大科学&,&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u003Cb\u003E文\u003C\u002Fb\u003E \u003Cb\u003E\u002F\u003C\u002Fb\u003E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852a80f459d4b2aa80d2\&\u003E@东华君\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前言:\u003C\u002Fb\u003E 解密视错觉的第五篇,我们来聊聊追逐丁香视错觉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追逐丁香视错觉(Lilac Chaser Illusion),又名吃豆子视错觉(Pac-Man Illusion) 是由Jeremy\nHinton于2005年创作的一幅经典视错觉图像。它由12帧静止画面组成,每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每一帧画面中心黑色十字的周围都环绕着11个品红色原点。周围原点总数应该为12个,但是每一帧都缺失1个原点,并且缺失的这1个原点的位置在每一帧中的位置是按顺时针排列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下面请凝视图中央的黑色十字。\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7b84b8f13aef7d51a6dc1.gif\&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320\& data-thumbnail=\&http:\u002F\\u002Fv2-7b84b8f13aef7d51a6dc1_b.jpg\&\u003E\u003Cp\u003E图1. 追逐丁香视错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我们一直盯着中间的十字,在接下来约20秒的时间内,将依次观察到下列三个现象:
\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一个与背景颜色相同颜色的空缺圆点在丁香圆环上顺时针依次出现;\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这个空缺的圆点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圆点在丁香环上顺时针旋转; \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品红色圆点慢慢消失,不久之后整个图像中只剩下中央的黑色十字、灰色的背景和一个独自旋转的绿色圆点。\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ol\u003E\u003Cp\u003E这\u003Cb\u003E三个阶段的视错觉\u003C\u002Fb\u003E涉及了视知觉中的三类现象,分别为:视觉暂留、视觉后遗像和特克斯勒消逝效应。\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视觉暂留现象\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初的几秒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背景颜色一致的圆点在丁香圆环上顺时针转,就好像是所有的粉红色的球形依次发生出现、消失的循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由于视觉暂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现象所导致的。简单的说,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视觉实际上是靠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a2bbc4c529cd.gif\&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251\& data-thumbnail=\&http:\u002F\\u002Fv2-5a2bbc4c529cd_b.jpg\&\u003E\u003Cp\u003E图2. 视觉暂留现象成就动画\u002F影视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静止的画面出现的频率达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的视觉系统会将这些画面连接成一段动画(图2),这就是古代的走马灯和当代的电影制作的原理之一。\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视觉后遗像\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之后,我们会发现那个空缺的圆点会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圆点在丁香环上顺时针旋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绿球是由于视觉遗像错觉(afterimage optical illusions)所造成的。简单的说,当我们长时间盯着一个视觉刺激( 比如图3A)之后,再将视线转向白色\u002F灰色背景(图3B)时,由于部分视觉神经因长时间接收同样的刺激而变得“疲劳”,我们就会看到一个与原图“互补”的图像。这里的“互补”可以指颜色,比如红-绿、蓝-黄,也可以是明-暗。(详见前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080896\&\u003E人人都能制作视觉遗像图\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05775dcad542ae030895d.jpg\& data-rawwidth=\&1320\& data-rawheight=\&626\&\u003E\u003Cp\u003E图3. 视觉遗像错觉:颜色后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为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一点,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video id=\&None\& data-swfurl=\&\& poster=\&https:\u002F\\u002Fv2-7be77eef7fbe11cffb969.jpg\& data-sourceurl=\&https:\u002F\\u002Fvideo\u002F461248\& data-name=\&\&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lens-id=\&461248\&\u003E\u003C\u002Fvideo\u003E\u003Cp\u003E在这个实验中,一个灰色的圆盘被分成了两半,两个半圆中的分别被填充了互补的两种颜色,这两种颜色的亮度按正弦函数变化。也就是说,如图4-上所示,在16秒的一个循环里,一个半圆经历了灰色&紫罗兰紫&灰色的变化,另一个半圆内的颜色经历了灰色&酸橙绿&灰色的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4909872dafde3b9f3ee7b74.jpg\& data-rawwidth=\&1756\& data-rawheight=\&619\&\u003E\u003Cp\u003E图4. 视频中视觉刺激与人的主观感知的解析。\u003Cb\u003E上图为视频中的视觉刺激,中图为人类的主观感知结果\u003C\u002Fb\u003E,下图为中图内的蓝色框内的部分放大(上面的标尺是为了方便被试报告自己的主观感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研究发现,我们对这些颜色的感知是跟随屏幕上的视觉刺激,但是变化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如图4-中所示,在11.6秒的时候,虽然屏幕上的任然还有淡淡的视觉刺激,但是,我们所感知到的却已经是灰色的图像了(红色的框)。并且,随后我们能在每个半圆内逐步更加清晰的看到与屏幕上对应的半圆内颜色互补的颜色(绿色的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特克斯勒消逝效应\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后,所有的粉红色的球形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一个不断移动的绿色的球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绿球是由于特克斯勒消逝效应( \u003Ci\u003ETroxler’s effect\u003C\u002Fi\u003E)所造成的。特克斯勒消逝效应是瑞士物理学家特克斯勒1804年发现的,即当一个人的目光聚焦在某个固定点上20秒或者更长时间之后,在该固定点周围,也就是\u003Cb\u003E在观察者余光中的其他视觉刺激源将会在观察者的视野中慢慢淡化直至最后消失\u003C\u002Fb\u003E。外围视觉刺激源外观上越小、对比度越低、边缘越模糊,或是离中心固定点越远,就越能增强特克斯勒消逝的视觉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50c35c82cbae.png\& data-rawwidth=\&1296\& data-rawheight=\&946\&\u003E\u003Cp\u003E图5. 柴郡猫错觉(《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那只会隐身的喵)。盯住X看10-20秒,小喵就会消失哦,包括牙齿!(详见前文:\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特克斯勒消逝效应\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S.\u003Cb\u003E 建议在电脑上看,手机屏幕太小\u003C\u002Fb\u003E,手机之外的其他视觉刺激会引发眼睛的运动,进而导致看不到这个现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克斯勒消逝效应是一种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是神经适应性(adaptation)的表现。神经适应性是指人的感觉系统对外界的持续刺激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有一种适应刺激的过程。因为神经系统每天工作繁忙,不仅要实时监控生理指标,指挥人体内外部运动,还要从各种感觉那里收集海量信息加以分析,如果完全不加筛选可能就累垮了。这种适应性使得神经系统可以忽略某些不重要的信息,比如这种持续不变的刺激,进而使人可以更好的应对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信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效应同样也适用于视觉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感觉,比如触觉。我们能很容易的验证这一点:将一个小纸片放到前臂内侧。一开始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是数秒钟之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这时候,只要我们轻轻的移动纸片就可以再次感觉到它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小尾巴:\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最后,想必大家看完全文之后会感叹,原来这张简答的视错觉图片后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啊。是的,当年读本科的时候,我就在像,这些有趣的视错觉图像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研究人类的视觉系统的机制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事实也的确如此,不少的做视知觉研究的神经科学学家有开始使用视错觉图片来探究视觉的神经机制。我最近一段时间将会连续创作一些科普文章来介绍视错觉的神经机制以及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在知乎专栏“脑人言”持续更新的《解密是错觉》专题。\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解密视错觉》专题的其他文章:\u003C\u002Fb\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人人都能看懂3D立体图\u003C\u002Fa\u003E \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237248\&\u003E马赫带和亮度对比错觉\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080896\&\u003E人人都能制作视觉遗像图\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特克斯勒消逝效应\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阅读我其他专题的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也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u003E脑人言\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密圈:\u003Ca href=\&tel:\&\u003E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51:5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9,&likeCount&:15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51:58+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e206d30bd36b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155},&&:{&title&:&解密视错觉 | 人人都能制作视觉遗像图&,&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此文已被知乎日报收录:\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story\u002F9512484\&\u003E多亏了眼睛「反应慢」,不然我们就看不到电影了\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文\u003C\u002Fb\u003E \u003Cb\u003E\u002F\u003C\u002Fb\u003E \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852a80f459d4b2aa80d2\&\u003E@东华君\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前言:\u003C\u002Fb\u003E 解密视错觉的第3篇,我们来聊聊视觉遗像及其神经机制。当我们了解了视觉遗像的原理之后,我们发现原来制作这类视错觉图片非常简单,只要简简单单处理一下,人人都能制作有趣的视觉遗像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常见的测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a1cbbb887b1b549f28c161.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790\&\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图1.注视图中央的四个黑点30秒,不要眨眼。然后转头看着白色的墙壁,并不停的眨眼,神奇的图像就会慢慢的显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1、什么是视觉遗像错觉?\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上图是一个很常见的视觉遗像错觉图,想必大家都见识过。视觉遗像(afterimage),指的是人眼睛对看过的东西会在大脑中保留一定时间的现象。简单的说,但当物体移去时,视觉系统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0.4秒的时间。这也是我们能够把每秒24帧的电影看成动画的原因所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特别注意到视觉遗像现象。但是,当我们长时间盯着一个视觉刺激( 比如图1)之后,当我们将视线再转向白色\u002F灰色背景时,我们就会看到一种特殊的视错觉,即\u003Cb\u003E视觉遗像错觉\u003C\u002Fb\u003E(afterimage optical illusions)。\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简单的说,我们在视觉遗像错觉中看到的其实是与原图“互补”的图案,如下图就是图1中视错觉所能看到的图像:\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ddbac953c2c51a5972beea9c338ccbdd.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790\&\u003E\u003Cp\u003E图2. 耶稣视错觉图(图1)所能看到的图像\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2、视觉遗像错觉的神经机制\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人眼观看物体时,首先成像于视网膜上,其次由视神经输入大脑,通过不同的脑区对信息的整合,我们最终才能感觉到物体的像。最初的阶段,必需要靠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之后才能将信号传递给大脑。而感光细胞的感光需要依靠一些包括感光色素在内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导致了感光细胞会由于长时间的活动逐渐变得“疲劳”(神经适应性),进而形成视觉遗像错觉(图5)。\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6e3e37fdaff15ec140eebc746e13c874.jpg\& data-rawwidth=\&2872\& data-rawheight=\&1352\&\u003E\u003Cp\u003E图3. 感光细胞对光的适应性。盯着A中的十字看1分钟后转向看B中的十字,你会感受到视网膜对亮\u002F暗视觉信息的适应的结果:黑白颠倒。\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通过图3就可以轻松的感受到这一点。首先,在盯着A图中心的黑色十字看大约一分钟。在这过程中,负责对黑点成像的感光细胞将变得对“暗”适应,负责对白点成像的感光细胞将将会变得对“亮”适应。之后再转向看在B图正中间的十字架。由于感光细胞的局部适应性,我们现在就会在之前黑点的位置看到白点,而在之前白点的位置看到黑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5a48a66b3fee786ea3ef9.jpg\& data-rawwidth=\&2868\& data-rawheight=\&1364\&\u003E\u003Cp\u003E图4. 感光细胞对色彩的适应性。盯着A中的十字看1分钟后转向看B中的十字,你会感受到神经系统对色彩信息的适应的结果:我们会看到与之前“相反”的颜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现象同样也适用于对颜色的适应。当我们首先盯着图4A中的十字看1分钟之后,\u003Cb\u003E负责对相应颜色成像的视锥细胞的活性强度(对新出现的视觉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会因为长时间的表征固定区域内的颜色(适应性)而逐步下降。\u003C\u002Fb\u003E然后,当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图4B中,就会看到与之前颜色互补的颜色了(图5)。\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ee3c9abc10c4eb3f5b5e.jpg\& data-rawwidth=\&4021\& data-rawheight=\&7500\&\u003E\u003Cp\u003E图5. 色彩视觉遗像错觉的神经机制。中间的大圆表示的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视觉刺激。右侧的小圆表示的是我们大脑实际感知到的图像。大圆中的红\u002F色绿小圆圈表示编码红\u002F绿色的感光细胞;光栅图表示的感光细胞活动的强度。光栅越密表示细胞活动越剧烈,之后面对新的视觉刺激时的活性将越低,即小圆圈的亮度将越暗。\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3、生活中的视觉遗像错觉\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相信看过以上解释之后,很多人都会感叹这个视觉遗像错觉真的很明显呃。可是为什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会意识到呢?原来,产生明显的视觉遗像错觉的前提是要让感光细胞长时间连续表征某一特定颜色,\u003Cb\u003E而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睛在不断的运动,导致所见的视觉刺激一直在不断的被刷新。\u003C\u002Fb\u003E所以,我们平时不太能感受得到这种视错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长时间对着鲜血的手术医生来说,偶尔转看白大褂或者墙面会产生绿色的幻象,从而影响手术质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起来有趣,这个视错觉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在看张卫健主演的电视剧《机灵小不懂》中首次认识到的。在该剧第三集中:\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为了粉碎郑王的谋反阴谋,小不懂夸下海口,说佛祖将在一个时辰内显灵,天空将出现红云吉兆。 不懂先让众人到佛堂颂经洗涤心灵,众人却发现佛堂不知为什么,全被漆成绿色。一个时辰后,众人走出寺外,发现天边果然出现红云,相信孝宗是得到天之庇佑了。\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img src=\&v2-a0d6c8fc867dfdec40b89.jpg\& data-rawwidth=\&3581\& data-rawheight=\&1425\&\u003E\u003Cp\u003E图6. 在《机灵小不懂》中,不懂通过让众人适应绿色的环境之后,再去仰望天空,果然看到了“红云”。PS. 电视剧里面太扯了,但是原理是对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信细心的朋友已经明白了。原来,这个视觉遗像不仅对黑白图片有效,对彩色图像同样也有效果。也就是说,之前的耶稣基督的视错觉图,在这类视错觉里面其实只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我们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线条和更艳丽的色彩来制作视觉遗像错觉,比如下图。\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8d47b335dccaae2ed2135b2.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868\&\u003E\u003Cp\u003E图7. 彩色视觉遗像错觉(颜色后现象)示例图。(方法:眼睛盯着她得鼻尖看30之后再去看白色得墙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么,问题来了:\u003Cb\u003E这位眼中含笑(一个笑脸?)女神是谁呢?\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特别附录】\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彩色视觉遗像错觉的制作方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找到要编辑的图片用Photoshop打开,单击 “调整”菜单的“反色”选项 ,图片就变成互补的颜色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Windows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也有反色的功能,具体是单击“图像”菜单,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反色”即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facf0effe4a52ab845af8.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60\&\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解密视错觉》专题中其他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人人都能看懂3D立体图\u003C\u002Fa\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group_id=237248\&\u003E马赫带和亮度对比错觉\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阅读我的其他专题文章:\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东华君的知乎《文章目录》\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欢迎大家也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微信公众号:脑人言(ibrain-talk)\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微博:\u003Ca href=\&http:\u002F\\u002F?target=http%3A\\u002Ficortex\&\u003E脑人言\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密圈:\u003Ca href=\&tel:\&\u003E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23:29:1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6,&likeCount&:15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7:29:1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b753d9c013b66af54c68eb4_r.jpg&,&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6,&likesCount&:150},&&:{&title&:&专栏专属小密圈「脑人言」开通了!&,&author&:&tang.hua&,&content&:&\u003Cp\u003E重点放前面:下载小密圈APP,搜索\u003Cb\u003E“脑人言”\u003C\u002Fb\u003E或者ID号\u003Cb\u003E“”\u003C\u002Fb\u003E,即可免费加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密圈定位:\u003Cb\u003E读者与专栏作者们的互动平台。\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我们专栏中的大部分作者已经入驻。今后还会陆续邀请一些科学网、果壳网等科普平台的大V朋友们入驻。该小密圈专注于传播专栏作者们的原创科普作品、分享有趣的脑科学知识和介绍最新的科研进展。\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v2-f8dffe1cc285c14cb1512.jpg\& data-rawwidth=\&2250\& data-rawheight=\&2591\&\u003E\u003Cp\u003E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u003Cb\u003E为什么要建小密圈?\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这点,我们比较赞同生物学大V \u003C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http:\u002F\\u002Fpeople\u002F13cfbc9391fcc194c31a\& data-hash=\&13cfbc9391fcc194c31a\& data-hovercard=\&p$b$13cfbc9391fcc194c31a\&\u003E@吴思涵\u003C\u002Fa\u003E 的观点:\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p\u002F\&\u003E小密圈「生物狗窝」正式和本专栏联通 - 知乎专栏\u003C\u002Fa\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我们还有其他几点考量:\u003C\u002Fp\u003E\u003Col\u003E\u003Cli\u003E我们希望进一步促进\u003Cb\u003E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u003C\u002Fb\u003E。并希望借此机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脑科学的科普中来。\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我们了解很多他人创作的优秀科普作品,但是考虑到\u003Cb\u003E知识产权\u003C\u002Fb\u003E的限制,不方便在知乎上分享。而小密圈,更方便这类知识的分享。\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我们将邀请其他\u003Cb\u003E脑科学科普的大V们\u003C\u002Fb\u003E一起分享所知所得,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不玩知乎的。\u003C\u002Fli\u003E\u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urface与电脑的差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