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跨梁的体系转换换是什么意思?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超静定多跨连续梁体系转换中应注意的问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桥梁建设》2010年02期
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
【摘要】:广州猎德大桥是一座边跨散索套底部无支承的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若按由主塔向锚跨的常规顺序张拉边跨吊索,则边跨散索套将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引起主缆索股在锚管口的弯折。针对此问题,根据该桥体系转换应遵循的原则,给出体系转换的方案,即主跨吊索按常规顺序张拉的同时,交替张拉边跨吊索。边跨吊索张拉顺序为:先张拉散索套附近第1根满足构造条件的吊索,然后由该吊索向散索套逐步张拉,再由该吊索向主塔逐步张拉。最后给出该类桥体系转换的实施要点。猎德大桥体系转换实施效果良好,高效高精度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U448.25【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广州猎德大桥[1]为主跨219 m,边跨167 m的空间主缆独塔双跨自锚式悬索桥,桥塔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似2个贝壳状弧形壳体相扣,见图1。主、边跨采用钢箱梁,锚跨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梁,钢箱梁和钢筋混凝土箱梁之间通过钢-混凝土结合段实现过渡。全桥设2根主缆,成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剑飞;方建回;谭乔清;李丽芬;;[J];预应力技术;200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剑飞;方建回;谭乔清;李丽芬;;[J];预应力技术;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传习;[D];湖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戴振藩;[J];世界桥梁;1980年04期
戴振藩;[J];桥梁建设;1980年02期
Frtiz leonhardt
,黄开尧;[J];中外公路;1980年04期
;[J];岩土力学;1980年03期
周世忠,周念先;[J];中南公路工程;1981年02期
王贵棠;[J];铁道建筑;1981年06期
汪秀鹤,贾云娄,陈守容;[J];桥梁建设;1981年02期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访美代表团;[J];桥梁建设;1981年04期
陈炳坤;[J];世界桥梁;1981年03期
曾庆梁;[J];世界桥梁;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建鸣;;[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曾威;;[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戴竞;;[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吴伟胜;王仁贵;;[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周山水;刘明虎;唐小萍;;[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谢云举;薛光雄;揣国新;;[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周世忠;;[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经德良;;[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林长川;;[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陈阵;黄文机;;[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姜月平;[N];中国环境报;2000年
刘启山;[N];科学时报;2001年
王政;[N];人民日报;2001年
刘佳;[N];中华建筑报;2001年
陈小浔;[N];中国冶金报;2002年
记者 冯蕾 通讯员 徐宝林;[N];光明日报;2002年
乔新;[N];光明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矫阳 孔德芳;[N];科技日报;2002年
张万山;[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张毅;黄庭钧;[N];中国建设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金标;[D];浙江大学;2002年
唐茂林;[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杜蓬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石磊;[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刘来君;[D];长安大学;2005年
陈跃;[D];长安大学;2005年
何为;[D];浙江大学;2006年
谭学民;[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骆宁安;[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李洪涛;[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梅葵花;[D];长安大学;2000年
刘建勋;[D];长安大学;2000年
李军海;[D];河海大学;2001年
陈昀明;[D];福州大学;2001年
孙胜江;[D];长安大学;2001年
缪莉;[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魏志新;[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陈继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邵长江;[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郑晓琛;[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开平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开平& 5293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悬索桥加劲梁的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主桥加劲梁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作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及施工工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
&&&&&&& 所谓的加劲梁,是承受风载和其他横向水平力的主要构件,并主要起到支承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在悬索桥的建设施工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悬索桥的施工质量,我们就需要针对施工的特点及难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工艺,做好相应的施工。基于此,本文就悬索桥加劲梁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
&&&&&&& 某市政桥梁全长757.07m,主桥为双索面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主跨100m,边跨40m,协作跨30m,主桥加劲梁全长240m。
加劲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5跨连续,中心梁高2.7m,顶板厚0.25m,共设2道箱形截面纵梁,纵梁在塔柱处开口供主塔塔柱穿过。加劲梁纵梁箱室宽4.75m,腹板厚0.6m,底板厚0.3m,腹板内设纵向预应力束。每根吊索下设横梁,横梁为T形断面,中心梁高2.7m,外侧悬臂端部高1.2m,腹板厚0.28m,内设横向预应力束,在吊索通过处厚度为0.7m,悬臂段厚0.36m;横梁纵向基本间距5.0m,与吊索一一对应。另外每个主塔两侧各设1道,全桥共计35道横梁。主跨纵梁一般构造图、中横梁一般构造图和中横梁平面图如图1所示。
3 主桥加劲梁施工特点和难点
3.1 加劲梁临时支撑系统要求高
&&&&&&& 采用大型临时支架体系进行加劲梁现浇,临时支架体系在主缆和吊索张拉调整结束、完成桥梁体系转换之前一直承担全桥自重和施工荷载,因此支架必须结构稳定,满足承载要求、变形可控、且具抗洪和临时通航能力。支架在完全成桥之前不能拆除。
3.2 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难度大
&&&&&&& 主桥加劲梁采用5跨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根据5跨连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劲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缝,科学组织施工。
4 解决方案及施工工艺
&&&&&&& 本文重点就主桥加劲梁中跨及边跨的施工进行介绍。主桥加劲梁锚箱横梁及协作跨箱梁的施工方法另作专题介绍。主桥加劲梁中跨和边跨采用以梁柱式临时支架为主的支撑系统和分段、分次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具体做法如下。
4.1 基础、支架施工
&&&&&&& 主桥边跨、协作跨及主跨河岸处支架采用满堂碗扣支架,中跨在河床处采用梁柱式支架。主跨河道处支架采用双排梁柱式支架,主河道处为保证通航,跨径设计为16.5m,其余跨径为12m,支撑系统跨径组合从10号墩向9号墩方向为(12+16.5+12&3)m。河道中支撑系统基础采用&529mm(或&600mm)钢管桩,钢管壁厚均为7mm,打入深度根据不同位置分别设计,横桥向钢管桩间距为(3.3+1.45+2.1+1.45+3.6&2+3.675&2+3.6&2+1.45+2.1+1.45+3.3)m,钢管桩高度根据不同断面箱梁底标高和支架模板高度确定,钢管之间用L12.5作为剪刀斜撑。岸上钢管桩下的基础采用&800mm灌注桩,入土深度根据不同位置分别设计。在钢管顶部焊接80cm&80cm&2cm(边墩为50cm&50cm&2cm)钢板,钢管桩顶面设置纵向双肢I56分配梁,然后放置横桥向2I32,2I28(或3I32,3I28),顶面设置20cm高槽钢盒子,用以落架。槽钢盒子上面设置纵向321军用贝雷梁片,贝雷片在纵梁箱室下间距为0.45m,吊杆处为留出张拉作业空间,贝雷片间距为1.2m,翼缘板下的贝雷片间距为1.2m&2+0.9m,中间行车道部分布置间距为1.2m。钢管桩长度和结构形式根据以下计算过程确定。
4.1.1 管桩承载力计算
&&&&&&& 跨径组合从10号主墩向9号主墩方向依次为12m+16.5m+12m&3。以吊索锚固处主桥纵梁底钢管桩计算为例,介绍钢管桩的相关算法。
经计算,吊索锚固处梁体自重156.41kN/m,中横梁自重215.18kN,施工及人群荷载33.8kN/m,单片贝雷梁自重1.0kN/m,2I28工字钢自重:7.35kN,2I40工字钢自重:11.42kN,2I56工字钢自重:25.5kN。
求得计算均布荷载为:q=156.41+1.0&10+33.8=200.21kN/m,集中荷载F=215.18kN。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图3 计算简图(单位:cm)
解得各支点反力分别为:P1=1014.62kN,P2=3967.88kN,P3=3605.35kN,P4=2606.96kN,P5=3369.15kN,P6=1146.92kN。考虑1.2安全系数后,得出各支点处每根管桩的承载力分别为:R1=1.2&(.35)/4=306.59kN;R2=1.2&(.42+25.50)/8=600.72kN;R3=1.2&(.42+25.50)/8=546.34kN;R4=1.2&(.42+25.50)/8=396.58kN;R5=1.2&(.42+25.50)/8=510.91kN;R6=1.2&(.42+25.50)/4=346.28kN。
4.1.2 管桩入土深度计算
中墩主跨钢管桩采用管径600mm,壁厚t=7mm(桩号K17+375.4)。根据上述计算确定,吊杆位置中墩各钢管处最大承受压力分别为600.72,546.34,346.28kN。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3,中沉桩的容许承载力公式为:
式中:[Ra]为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U为桩身截面周长(m),U1=&d=&&0.6=1.885m;U2=&d=&&0.529=1.6619m;n为土的层数;li为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m);qik为与li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摩阻力标准值(kPa);qrk为桩端处土的承载力标准值(kPa),根据JTGD63&.3-5按粉细砂考虑选取3000kPa,亚黏土考虑选取1000kPa;&i,&分别为沉桩对各土层桩周摩阻力和桩底承压力影响系数,&i,&取1;Ap为桩端截面面积,Ap1=0.01304m2,Ap2=0.01148m2。
根据《岩土工程勘探报告》及施工图,管柱支架施工区域的土层分布主要为亚黏土1.5m(土层顶标高为0.0m)、淤泥质亚黏土7m、亚黏土夹压砂土3.35m、亚黏土4.7m、粉细砂10.0m等,桩周土的极限摩阻力分别为35,20,25,55,45kPa,持力层选为粉细砂,桩尖处粉砂土的承载力标准值取qrk=3000kPa,亚黏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取qrk=1000kPa,河道冲刷考虑1m。
以桩号K17+375.4m处钢管桩为例,该桩位处吊杆位置处钢管承受压力600.72kN;管桩打入粉细砂层4.0m,则[Ra]=693.21kN>600.72kN,满足要求。钢管桩桩底标高为:(1.5+7+3.35+4.7+4.0)=-20.55m,钢管桩长:7.376-(-20.55)=27.926m,式中7.376为钢管桩顶标高,采用28m长钢管。其他桩位处钢管桩算法与此相同。
4.1.3 管桩稳定性验算
以桩号K17+375.4m处吊杆位置下钢管桩为例,钢管管径600mm,壁厚t=7mm,钢管承受压力N=600.72kN,截面回转半径: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式中D=600mm,d=600-2&7=586mm,求得r=210mm。
钢管截面面积A=,钢管自由长度为:7.376m,钢管长细比:&=l/r=35<80,&=1.02-0.55((&+20)/100)2=0.8536。
稳定性验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54MPa<[&]=145MPa,满足要求。
4.1.4 贝雷片受力计算
计算宽度取1m,跨径组合从10号墩向9号墩方向为(12+16.5+12&3)m,吊索处加劲梁贝雷梁平均间距55cm,桥梁中间贝雷梁间距120cm。以通航孔16.5m吊索处跨贝雷梁为例,按简支梁均布荷载与集中荷载分别计算贝雷片内力。
吊索处均布荷载:q=28.83kN/m,吊索处集中荷载:P=23.66kN。贝雷片容许弯矩[M]=788.2&1/0.55=1433.09kN&m,容许剪力[Q]=245.2&1/0.55=445.82kN。贝雷梁受力如图4所示。
图4 计算简图(单位:cm)
求出:Mmax=1134.91kN&m<[M]=1433.09kN&m,Qmax=285.17kN<[Q]=445.82kN,均满足要求。
单片贝雷:惯性矩I=,弹性模量E=2.1&105MPa,截面抵抗矩W=,跨中最大挠度:f=(f1+f2+f3+f4+fq)&0.55,其中:根据挠度计算公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分别为:f1=172.4/(EI),f2=1939.5/(EI),f3=1956.6/(EI),f4=308.9/(EI)。
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
f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28.83&16.54/(384EI)=27824/(EI)。
f=(172.4+.9+24)&0.55/(EI)=33.67mm<L/400=41.25mm,满足要求。
4.1.5 横向工字钢和纵向分配梁计算
&&&&&&& 分别根据横向工字钢和纵向分配梁所承受的荷载求出其支点反力和内力(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再求出其应力和剪力,然后跟容许应力和容许剪力比较,判断是否满足要求。
&&&&&&& 经计算,横向工字钢和纵向分配梁的受力均满足要求,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详述。
4.2 底模施工
&&&&&&& 在加劲梁底板下的贝雷片上弦横向铺设10cm&10cm木方,间距50cm,中横梁下铺设10cm&10cm木方,间距25cm。木方横向长度随桥梁底板宽而定,比底板一边宽出0.2m。放出底板的中心线和两外缘线,并测出3条线的高度,根据模板设计和底模结构以及预留的沉降变形量出木方的顶面高程,用双木楔或木板条调整木方标高,在调好标高的木方上纵向铺设10cm&5cm木板,间距20cm,然后在木板上铺设1.3cm厚竹胶板做底模。
翼板下贝雷片上,横向铺设10cm&5cm木板,木板上搭设碗扣支架,支架顶托上横桥向放置10cm&10cm木方,在调好标高的木方上纵向铺设5cm&10cm木板,间距30cm,然后在木板上铺设1.3cm厚竹胶板做底模。通过结构验算,底模系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限于篇幅,计算过程此处不作详述。
4.3 主桥加劲梁混凝土浇筑施工
&&&&&&& 主桥加劲梁采用C50混凝土,共8695m3,其中主跨纵梁(包括中横梁)4624m3,边跨及端横梁1371m3,锚横梁2700m3。主桥加劲梁为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困难较大,按照从加劲梁两边到中间的浇筑顺序实行分阶段浇筑,共分为3个施工阶段,分别为:第1阶段浇筑锚横梁和协作跨;第2阶段浇筑边跨(35m长节段)和部分中跨段(23m长节段);第3阶段浇筑跨中。3个阶段对应的浇筑长度分别为:35,58,54m,如图5所示。各阶段的混凝土用量为,1542m3。
图5 加劲梁混凝土浇筑分段划分(单位:cm)
(1)第1阶段混凝土浇筑
&&&&&&& 对于第1阶段河东、河西两个锚横梁和协作跨混凝土的施工,分上、下两层分次浇筑,第1层(下层)混凝土浇筑至锚横梁与协作跨和边跨底板的交角处,锚横梁第2层(上层)混凝土分左、右两幅分别与协作跨左、右幅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协作跨浇筑到顶板倒角位置,协作跨左右幅顶板混凝土最后一次性浇筑),每次混凝土浇筑量约为679m3。浇筑锚横梁下层混凝土时,锚横梁内上层2层钢筋网片暂不绑扎,混凝土振捣工可以在锚横梁内进行操作,确保下层混凝土振捣质量。第1阶段浇筑分块如图6所示。
图6 锚横梁及协作跨混凝土浇筑分块(单位:cm)
&&&&&&& 为使上、下2层混凝土结合紧密,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完后,下层混凝土顶设置长1.0m&16钢筋作为锚固钢筋,伸入上、下2层混凝土结构各50cm,锚固钢筋纵、横向间距均为1.0m。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及时将顶表面进行凿毛,以保证上下2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2)第2阶段和第3阶段混凝土浇筑
&&&&&&& 第2阶段和第3阶段混凝土浇筑,每个阶段均分2层进行浇筑,分层边线为顶板与腹板的交角处。每次浇筑量约为770m3。各施工段底板及腹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及钢束施工完成,经检查无误后,进行第1次混凝土浇筑,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底板浇筑完成后浇筑腹板,腹板浇筑顺序按水平分层纵向分段原则进行。底板、腹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接合面凿毛,支立顶模绑扎顶板钢筋,检查符合要求后,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先沿桥梁纵轴线由低向高处推进,顺序是先中间后两翼,保持翼板同步。浇筑顶板时注意在每个箱室顶板中间预留1.2m&0.8m作业人孔,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内模板拆除作业。上段混凝土结合面模板拆除后将结合面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处理,并在浇筑下段混凝土结合面时将上段混凝土结合面用净水充分湿润。
(3)施工效果
&&&&&&& 按分阶段、分层浇筑的原则,每次混凝土浇筑量均在700m3左右,浇筑时间控制在24h以内,解决了现浇加劲梁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水化热高的技术难题,使加劲梁施工有序、均衡地进行。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来看(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强度),各方面均能满足要求。
5 加劲梁施工监控
&&&&&&& 自锚式悬索桥是一种内部高次超静定结构,受力复杂,在主桥加劲梁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临时支架体系的变形进行了测量监控;加劲梁混凝土浇筑前,及时、准确地埋设了钢筋应力计等监控仪器,对钢筋混凝土加劲梁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监控和预报,确保了结构的安全和施工的安全,在主桥加劲梁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出现结构安全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 综上所述,加劲梁对于悬索桥的建设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悬索桥的施工质量,作为施工方,就需要针对具体施工的特点及难点,采取有效的措施选择成熟的工艺做好加劲梁的施工作业,从而保障悬索桥整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骆晓辉.大跨悬索桥加劲梁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9).
[2]刘显晖、邓年春、伍柳毅、李海峰、陈立、韦富伦.大型悬索桥加劲梁架设专用装备的研制及创新[J].施工技术.2015(S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微信二维码
&&&&&&正文
一级建造师管理与实务复习要点:悬臂浇筑梁跨体系转换
08:35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
  【提问】关于悬臂浇筑梁跨体系转换的问题关于梁跨体系的转换原理麻烦老师可否详解,不太明白!!  【回答】你好,至于桥梁工程所指体系转换,是指桥梁结构的受力体系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桥梁合龙,临时支架、约束拆除或增加等原因,桥梁结构的受力体系由简支梁变成了连续梁,或这由静定结构变成了超静定结构,或者由N次超静定结构变成了N+(-)M次超静定结构。这个不是重点,不需要掌握。  ★问题所属科目:—工程管理与实务 责任编辑:草薰南陌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
 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设工程经济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经济
4大班次+3套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特色续学保障: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5大班次+3套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精品续学保障: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7大班次+3套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实验续学保障: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8大班次+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考试教材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定制续学保障: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 / 400 810 599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续梁的梁跨体系转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