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道题的详细解析 岩土基础真题解析不好 谢谢

请教高手几道2级日语题,详细解析一下。谢谢
在沪江关注日语的沪友happy10遇到了一个关于N2的疑惑,已有4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知识点疑惑描述:
1)このレストランは、いつ___こんでいる。1.来たら   2.来ても  3.来ると 4.来るか
2)友達が私の料理を食べたいと言ったので、___あげた。 1.食べて
2.食べられて
3.食べさて
4.食べさせられて
3)留学する兄を見送る母の顔は、とても寂し___だった。田中さんの____、仕事が早く終わったよかった。1、おかげで2、せいで3、ためか 4、もとに
4)病気なのだから、病人___静かに寝ていなさい。1、っぽく 2、として 3、みたいに  4、らしく
5)使い方を間違えると、機械が壊れる__があります。1、わけ   2、ぎみ  3.おそれ   4、もの
6)この店の客はほとんどが外国人なので、ここに来ると外国にいる__感じる。1、わりには  2、限り   3、かどうか  4、かのように
7)今日は、母が出かけているから、自分で食事を作る__。1、かねな2、ざるを得ない 3、しかない  4、ずにはいられない
8)私が心を___つくった弁当だから、全部食べてくださいね。1、こめて  2、めぐって 3、もとに  4、つうじて
9)こんなひどい店には二度来る___。1、もの  2、ものか  3、ものだ  4、ものを
10)あの選手は小さい___力のあるいい選手だ。
1、きれで2、ながらも 3、ものから 4、ばかりに
最佳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相关讲解
1)このレストランは、いつ___こんでいる。1.来たら   2.来ても  3.来ると 4.来るか
选2,这个西餐馆无论什么时候来,人都很多
2)友達が私の料理を食べたいと言ったので、___あげた。 1.食べて
2.食べられて
3.食べさて
4.食べさせられて
食べさて没有这种说法,是食べさせ?其他不通
食べさせてあげた,让XX吃
3)留学する兄を見送る母の顔は、とても寂し___だった。田中さんの____、仕事が早く終わったよかった。1、おかげで2、せいで3、ためか 4、もとに
选1、おかげで,多亏了……
4)病気なのだから、病人___静かに寝ていなさい。1、っぽく 2、として 3、みたいに  4、らしく
选4、らしく,像个XX样
5)使い方を間違えると、機械が壊れる__があります。1、わけ   2、ぎみ  3.おそれ   4、もの
选3.おそれ,有什么什么可能,一般用在消极结果
6)この店の客はほとんどが外国人なので、ここに来ると外国にいる__感じる。1、わりには  2、限り   3、かどうか  4、かのように
选4、かのように,这个题看接续【感じる】动词前面的ように
7)今日は、母が出かけているから、自分で食事を作る__。1、かねな2、ざるを得ない 3、しかない  4、ずにはいられない
选3、しかない,今天妈妈出去了,只好自己做饭
8)私が心を___つくった弁当だから、全部食べてくださいね。1、こめて  2、めぐって 3、もとに  4、つうじて
选1、こめて  心をこめて,词组。用心,有心意
9)こんなひどい店には二度来る___。1、もの  2、ものか  3、ものだ  4、ものを
选 2、ものか  反问,怎么会……
10)あの選手は小さい___力のあるいい選手だ。
1、きれで2、ながらも 3、ものから 4、ばかりに
选2、ながらも 尽管……
—— candyping
—— 若水有源
1.2这个餐馆,不论什么时候来都很挤ても、无论
2.1因为朋友说想吃我做的菜,所以做给他吃了,给他吃食べてあげる
3.1托田中的福,工作很快就完成了太好了.おかげて积极的,せいで消极的
4.2既然生病了,就作为一个病人给我安静的躺下.として作为
5.3如果弄错使用方法的话,这个机器很有可能损坏.恐れがある恐怕...有可能
6.4这个店的客人大多数是外国人,到这里来的话感觉就像是在外国一样.かのように,像什么的样子
7.3今天,妈妈出去了,只能自己作饭了しかない只能做某事,没有别的选择
8.1这是我满怀真心作的便当,一定要全部都吃完哦.....をこめる带着....心情,满怀....情感
9.2像这种糟糕的店,我还会再来吗(我决不会再来)ものか强烈的反问语气...怎么会...,难道会...
10.2哪个选手是个虽然体形小但是有力气的好选手.ながらも虽然....转折(或者两种情况兼有)
—— 冷雨冰雨
意思;这个餐馆不管什么时候来都很拥挤。
意思:朋友说想吃我的菜,所以我就给他吃了。
3)这题的前半句的选项是不是没给啊?意思是:送哥哥去留学的母亲的脸显得非常寂寞。
后半句的话选1,意思是:多亏了田中先生,工作早早地完成了。
意思:生病了就要像病人一样安静地睡觉。
意思:如果不正确使用的话,机器就有损坏的危险。
意思:这家店的客人几乎是外国人,所以来到这里感觉自己是不是在外国了。
意思:今天妈妈外出了,所以不得不自己做饭了。
意思:这是我用心做的便当,请全部吃完。
意思:这么差劲的店不可能再来第二次了。
意思:那个选手虽然个子小,但是力气却很大。
—— utasuki
相关其他知识点帮忙解决道语文问题,谢谢!给下详细解释-解释下这道语文题目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帮忙解决道语文问题,谢谢!给下详细解释
帮忙解决道语文问题,谢谢!给下详细解释5分
谢谢了,谁能帮帮小弟?传授一下妙招现代文阅读怎么做呀,每次每道题目都要扣掉点,很郁闷呀!谢谢了?谢谢了!!谢谢了!!!谢谢了!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要重视语言的品味。不仅要揣摩某些重要词句的内在含义.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3,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根据近年来中考情况,解答现代文阅读除了在词句理解。如2003年上海市第25题,这一点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很好的导向。
总之,现代文阅读要坚持“因文悟道,因道悟文”,要在重视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坚持扩大阅读,进一步分析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以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为例。选文《奥林匹克新格言》(略)第14题。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
要重视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它们共同指向文章的中心、要点概括等阅读基本能力方面继续努力外,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有说明事物和说明事理之分;议论文,有证明文和阐明文的区别,有一般议论文和杂文之分;散文,等等。
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学生在冲刺阶段进行少量的针对性应试训练,而不是断章取义.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还要进一步从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形式角度进行赏析,有哲理散文;更主要的是阅读不仅要“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就文章的写作特色.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中考阅读解题时要做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应耐心地把全文读完,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学会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说明文,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之分、主旨把握、结构梳理,对作品的理解必然带上个性化色彩:奥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干净、更□□、更□□。要正确填写,一定要先概括段意,否则便是“死在言下”。从各地中考看,有写人记事的,有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的,阅读应该做到“词不离句。阅读文章如果不从整体出发分析思考问题,很容易犯断章取义的毛病,曲解文章含义,力求有创造性的理解。所谓整体阅读,是指将整篇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除了要发掘作者和文本的含义外,还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或者只注意文章的局部。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选取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段。该题虽然作为一道短文写作题,其实也是一道阅读赏析题。
要重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阅读,理清全文思路,否则只能是瞎猜。总之。
要重视文章表现形式的鉴赏。这是因为读者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1.尽量读懂文章,把文章读进去。2.回答问题要尽量从文中找答案。3.回答要合理,一般合理的答案扣分少。 4.要注意格式。
1.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2.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3.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4.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5.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中考阅读解题时要做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根据近年来中考情况,解答现代文阅读除了在词句理解、主旨把握、结构梳理、要点概括等阅读基本能力方面继续努力外,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要重视各种体裁文章的阅读,学会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比如说明文,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之分,有说明事物和说明事理之分;议论文,有证明文和阐明文的区别,有一般议论文和杂文之分;散文,有写人记事的,有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的,有哲理散文,等等。
要有整体阅读的观念。所谓整体阅读,是指将整篇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理解,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只注意文章的局部。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共同指向文章的中心。阅读文章如果不从整体出发分析思考问题,很容易犯断章取义的毛病,曲解文章含义。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应耐心地把全文读完,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以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为例。选文《奥林匹克新格言》(略)第14题:奥林匹克新格言是:更干净、更□□、更□□。要正确填写,一定要先概括段意,理清全文思路,否则只能是瞎猜。总之,阅读应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要重视语言的品味。不仅要揣摩某些重要词句的内在含义,还要进一步从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形式角度进行赏析。
要重视文章表现形式的鉴赏。如2003年上海市第25题:读了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后,就文章的写作特色,选取一个角度,写200字左右的议论性片段。该题虽然作为一道短文写作题,其实也是一道阅读赏析题。
要重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阅读,除了要发掘作者和文本的含义外,还应该读出自己的感受,力求有创造性的理解。这是因为读者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必然带上个性化色彩;更主要的是阅读不仅要“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否则便是“死在言下”。从各地中考看,这一点得到了高度重视,成为很好的导向。
难道他不是石油大王哈默吗? 再过十五年,小英和小明共增加30岁,起初是一半,现在是相等,故老师现在3...)查看: 2142|回复: 19
一道真题求详解 谢谢!
发表于 14-3-12 19:19
可更新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大气、水等,当代人消费的数量不会便后代人消费的数量减少;又如森林、各种野生动植物等,不人为破坏基本上保持稳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吹绿了草原,草原是可更新资源
B .煤由太阳能转化而形成.因此是可更新资源
C .很多金属机械报废后可以回收,因此是可更新资源
D .地球上的淡水资浑已经非常稀少,属于不可更新资源
发表于 14-3-12 19:21
发表于 14-3-12 19:22
D& &这个可以常识
发表于 14-3-12 19:42
A.不管对不对,我先上解释:
注意是靠自然的力量实现资源更新,所以C排除,B煤的生成需要特定的气候自然条件,好像是大批森林植物被掩埋然后经过什么特定条件,已经不太可能靠现在的自然力保持增长了,注意文中所说增长,B排除。文中明确表示水是可更新资源,淡水稀少,但是可以通过降雨降雪增加,而这是自然力作用,只要不被人类破坏性使用就行,D排除。再看A,对于A我有疑惑,因为草原是可更新资源,这个从文中最后一句能看出,像森林还有别的野生动植物,草属于植物,但前一句说风吹绿了草原,草原再生不是因为风力作用,自然力错误。也有可能前半句只是提一下,并没有是风的作用导致草原再生
发表于 14-3-12 20:11
发表于 14-3-12 20:43
发表于 14-3-12 20:44
发表于 14-3-12 21:37
我怎么觉得应该是B呢?
发表于 14-3-12 21:43
发表于 14-3-12 21:57
A&&解析:草原有一定的生长周期,非人为破坏下不会消失,而且是自然资源;B 煤使用了会消失;C 不是自然资源;D 是通过大气和水循环转化,应该是可更新资源
发表于 14-3-12 22:00
发表于 14-3-12 23:28
发表于 14-3-12 23:35
根据题意,草原~~~
发表于 14-3-13 00:55
支持 写的不错。学习了 谢谢
发表于 14-3-13 00:56
回 向往荆棘鸟 的帖子
:A  解析:草原有一定的生长周期,非人为破坏下不会消失,而且是自然资源;B 煤使用了会消失;C 不是自然资源;D 是通过大气和水循环转化,应该是可更新资源 (14-3-12 21:57) 。学习了 楼主好人 谢谢
发表于 14-3-13 09:15
  【答案】A
  【解析】可更新资源,首先它必须是一种资源;其次这种资源是可更新的。正确的选项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不满足这二者中的任意一个,都不能称之为可更新资源。浏览一下题干,会惊喜地发现题目的前半部分(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大气、水等)就是在解释它是一种资源,题目的后半部分(当代人消费的数量不会使后代人消费的数量减少;又如森林、各种野生动植物等,不人为破坏基本上保持稳定)就是在解释这种资源是可更新的,因而可更新资源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B选项不满足可更新这一要件,C选项报废的金属机械不是资源,而D项淡水是水的一种,题干中已经有表述是可更新资源。本题正确答案是A,草原同时满足资源和可更新这两个要件。
题目难不怕,怕的是命题人装逼,好好的定义判断用什么文学手法,你YD&&
发表于 14-3-13 09:22
发表于 14-3-13 09:29
煤是自然界经过千万年的时间由太阳能慢慢转化而形成的,当代人消费的数量会使后代人消费的数量减少;金属机械报废回收,是属于人工转化,而非自然力的作用: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可以得到补充,属于可更新资源。因此,B、C、D都不正确。
发表于 14-3-13 15:10
发表于 14-3-14 19:22
回 思想的草稿 的帖子
:  【答案】A
  【解析】可更新资源,首先它必须是一种资源;其次这种资源是可更新的。正确的选项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不满足这二者中的任意一个,都不能称之为可更新资源。浏览一下题干,会惊喜地发现题目的前半部分(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 (14-3-13 09:15) 解释非常详细,但我发现一个错误的地方,就是解析中:可更新资源,首先它必须是一种资源(应改为自然资源)......否则,C选项就无从选出,报废金属也属于资源,但不属于自然资源。(只是由自然资源(如:矿石)提炼加工而来)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7-11-12 14: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解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