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茶茶叶的树种盐碱地种植树种有哪些特点?

茶库网精彩资讯
茶库网最火资讯
【茶叶经营】新手开茶叶店注意事项...
用茶叶怎么止血?研碎涂抹伤口...
正山小种得当什么人喝?正山小种得当人群...
热门频道推荐
茶库网相关
茶库网,中国十大名茶介绍,茶艺、茶道、茶文化、茶叶分类等丰富的茶叶知识大全。
CopyRight © , 茶库网 chaku.org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号虔心小镇唱响客家山歌文化 茶产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升级_新浪新闻
  原标题:虔心小镇唱响客家山歌文化 茶产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升级  中新网3月27日电 “哟嗬嗬嘿!打起哟嗬喽起风,细妹生来爱唱歌,唱歌就唱采茶歌,歌声飘进牛角垅……”日,在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万亩有机茶园里,一场还原宋代传统的祭茶仪式和热闹的客家山歌会拉开了新茶开采的帷幕,几百名身着客家服饰的采茶女唱着古老的客家采茶山歌走入茶园,采撷下今年的首片茶叶。
  如遇细雨之时,这里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地处“客家摇篮”江西省赣州龙南县临塘乡的虔心小镇今年茶园里的春茶长势喜人,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虔心小镇里,有机茶园、制茶车间、虔茶文化馆、虔工坊、观光台、茶园拾蛋、竹林艳遇、四闲山房、竹隐山居休闲区等等,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文化娱乐、体验互动、休闲旅游等一应俱全。
  文化先行深度挖掘传统价值
  在虔心小镇的虔茶有机茶种植园看到,漫山种植的一垄垄茶树葱郁茂盛,竹林连接成片,满山尽是翠绿。走进茶园,不少当地村民穿行在茶林中,他们提着统一的茶竹篓,唱着客家采茶山歌,手指上下翻飞忙着采新茶。在一条200米的观光栈道上,参观的人们被带回到了古代:古典雅净的茶席顺着木栈道一字排开,穿着汉服的茶艺师从容地为宾客泡茶、奉茶,其中宋代点茶和传统手工炒茶表演,古意盎然,传承、诠释了赣州的文化内涵。
  虔心小镇虔茶基地负责人廖承龙说,这是虔心小镇有机茶品牌——“虔茶”的文化展示现场。据他介绍,“虔”是古赣州的称谓,具有千年文明。在宋朝,虔州居全国十三大茶产区之首,其中“泥片”为贡茶,“芥香”曾被誉为全国第一香。如今,虔心小镇在每年的虔茶开园这天都会举办一次复古的祭茶仪式,通过还原宋代茶礼展现中国茶文化的丰富文化内涵。而今年的开园在继承以往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客家人独具特色的山歌对唱。
  据当地民俗专家廖小凤介绍,赣南是客家的摇篮。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自动自发用当地方言吟唱的歌曲形式。它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已成为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客家山歌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廖小凤说:“把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在广宽茶园里演绎,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实现赣州古代茶文化的发掘与整理,让它为现代产业增添文化价值。”
  科技创新茶树套种模式显奇效
  虔心小镇地属国家自然保护区九连山余脉,周围几十万亩原生态森林环绕。基于其独特的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2016年2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虔心小镇设立了研究示范基地,基地将主要研究亚热带生态农业资源植物筛选及试验,为虔心小镇的建设以及我国亚热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和研发支撑。对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一位教授介绍说,虔心小镇平均海拔600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且土壤富含茶叶生长需要的有机质,这些自然条件与优质茶的种植条件非常吻合,目前整个茶园都采用了有机模式进行管理,这项为期3年的研究一定会取得突破性成果。
  “其实,虔心小镇的种植研发工作一开始就在进行。过去几年的实践及数据显示,虔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2至3倍,最高可达10%。”廖承龙称。据了解,“伴红豆杉而生”是虔心小镇茶园的首创。在茶园里,记者发现茶树中套种着大量红豆杉。红豆杉被称为“天然造氧机”,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含有珍稀抗癌物质“紫杉醇”。植物研究业内人士认为,茶树与红豆杉套种,通过土壤接触与空气的流通,同生同息,就可能使茶叶含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你闻一闻,是不是有股浓烈的姜香味。”廖承龙说,这是茶园植物驱虫的秘密武器——山苍籽,整个茶园有几十万株。它的神奇驱虫功效来自农艺师的偶然发现。这种植物原本成片地长在两片山包上,在茶园建设之初,为了保持茶苗喜阴的环境,它们被偶然保留下来。后来被农艺师发现,这种植物所在的片区茶苗虫害非常少,2年树龄的茶树长势与4年相当。山苍籽是客家先民很早以前,用来驱虫的一种神物,其果实熬的油亦具有很好的驱蚊效果,而树枝、树叶本身又是很好的绿肥。经过不断研究实验,农艺师如获至宝,在茶园全面进行了推广套种。如今,虔茶有机茶园的大部分驱虫工作都由这种植物担当,发明了植物“相生相克”防治模式,实现了有机驱虫的良好效果。
  茶园周围间隔生长着几万亩郁郁葱葱毛竹林,“它们是虔茶生态环境的‘护卫者’。竹林对于维持茶叶生长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茶树虫害的隔离带,而且毛竹本身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这里的茶树都是喝毛竹释放出的竹根水长大的。《本草纲目》记载,竹根水具有清热解毒,过滤毒素之能,被称为神水。其水质柔软甘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被竹根水滋润的茶树,所产茶叶香气高远、口感甘甜。”廖承龙说。
  致富百姓 “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在虔心小镇,活蹦乱跳形似山中野鸡的鸡群也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这些鸡个头小,细脚趾,或三两搏斗、或飞栖树枝。据介绍,家禽养殖是虔心小镇生态农业立体开发的一个项目。“我们农场自有10万亩林地为土鸡散养基地。基地为鸡群提供广阔的奔跑空间,纯净的空气和水源,鸡野外觅食性能强,主食山林间昆虫及草籽、少量五谷杂粮补喂,渴饮竹根山泉、困栖树枝。鸡群报以肥沃的鸡粪还给竹林,实现生物链的有机循环。同时在茶园休整期低密度地散养土鸡,鸡群觅食昆虫、嫩草,给茶园松土,成为茶园天然‘义工’,鸡粪还园,为茶树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实现了‘茶—鸡’有机循环。”虔心小镇农场场长王显焕称。
  据了解,在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经过几年的开拓经营,才有了现在的万亩茶园。如今,茶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提供茶苗、技术,对茶园进行统一管理,并与农户签订鲜叶收购合同,统一加工销售,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企业产业化发展,并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据廖承龙介绍,目前有700多人专职在虔心小镇工作,每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在采茶季节,茶场还要聘请2000多名临时采茶工人。
  近年来,虔心小镇又规划了万亩油茶基地和万亩脐橙基地,开发“赣南茶油”和“赣南脐橙”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虔心小镇的油茶和脐橙基地也将采用有机管理模式并沿用虔茶“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增产致富。
  转型升级 打通休闲农业“最后一公里”
  穿过一条几百米长的花间道,是古色古香的虔工坊,古老的客家打茶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走进油坊,浓浓的山茶油香气扑面而来。一架水车、一个碾槽、一座灶台、一段挖空的巨大木槽、一个悬空的石锤,几个简单的物件,串联起了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法榨油印记。“我小时候是在油坊边耍大的,几十年没看见这工艺了,今天在这里见到,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游客郭先生一边忙着拍照一边和孩子讲解手工榨油的工序。而在不远处的腐竹作坊里,不少游客在热气腾腾的土灶台上,小心翼翼地揭着豆浆皮,体验手工腐竹的生产全过程。
  “虔工坊是休闲体验农业的项目之一,我们正在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对虔心小镇10万亩的自有林地进行了总体规划,以特有的茶、鸡、油茶、脐橙等生态农业产业为基础,以‘虔’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题,打造集自然风景、田园风光、客家民俗、虔茶文化为一体的家庭休闲度假体验式基地。近两年连续举办了免费的帐篷节、采茶体验开放日、茶园拾蛋等活动,为市民提供了释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虔心小镇休闲度假项目建设负责人胡蔚表示。
  据了解,虔心小镇用互联网思维,采用“虔心小镇+”的业态模式,即生态农业生产、体验基地+家庭餐桌终端服务。基地建设方面,已完成“樱花谷”、“镜心湖”、“虔山寺”、“沐心谷”四大景区的总体规划。目前已建成集茶叶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容量超百万的土鸡散养基地,一座传统手工油坊、腐竹坊和竹文化主题餐厅,已建成“四闲山房”木结构村落、“竹隐山居”竹结构村落,可同时容纳几十户“村民”(相当于会员)入住;终端服务方面,推行“村民制”,以虔心小镇线上商城为中心,为“村民”提供多样性的全生态农产品。“目前茶、鸡、蛋、茶油、脐橙、笋、蜂蜜、土姜已实现自产。
  “此外,我们也正在整合本地其它的特色生态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去中间环节方式,提供到村民的家庭餐桌,虔心呵护大家的健康。”虔心小镇营销总经理刘哲环说。
  胡蔚说,“未来,虔心小镇将深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加速整合各方资源,与战略伙伴建立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实践现代生态农业3.0版发展的新理念。”
资本市场关注周小川的一举一动乃至片言只语,因为他是央行行长。无论是经济运行、股市、汇市、楼市,任何政策信号都可能让市场随风起舞。
彻查一桩冒名顶替上学的问题,难道也要中纪委来吗?之前曾有人说,闹到联合国也没用,还得周口管。结果,联合国真的“关注”了。
我们走学术之道一开始就要走正道,学术不端行为具有不可逆效应。我们古人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个问题我们要特别注意,从小要爱护荣誉,在小的地方不注意,这个事情会影响一辈子。
当官很讲究“智为”的。为与不为之间,极具智慧;这里就简单说说“选、演、退、让”四字诀。感谢您的提问,我们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反馈您的问题答案,请注意查收!确定
咨询问题:请选择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回访时间:
请认真填写,电话格式错误!
请等待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4、所获荣誉: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自主注册了“虔茶”、“格物之源”两个品牌,成功推出“云杉”、“红杉”、“龙杉”、“介香”等系列产品,品质得到权威茶专家和众多茶商的一致好评。年,产品连续三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2013年被评为第九届国际名茶金奖,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2014年,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格物之源”品牌被评定为“江西省著名商标”。
格物之源—介香介香礼品装“云杉”“红杉”“龙杉”虔茶—龙杉虔茶—云杉虔茶—红杉
关注百科官方微信:hudong_baike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百科资讯
保存二维码
分享词条给好朋友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龙南:发展休闲农业&虔茶以绿色有机产业富民
茶树由竹根水滋润、伴红豆杉而生、天然“义工”护卫……日前,记者走进龙南县临塘乡的虔茶有机茶园探寻茶园里的奥秘。
  孕育好品质的茶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如何让好品质的茶发挥最大效益,考验的则是人的智慧和勇气。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龙南县的虔茶已成为当地茶叶产业的龙头产品,获得第九届国际名茶金奖、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和“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特等奖。虔茶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带动效益也不错。仅虔茶的生产种植环节,就带动了当地6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事实上,虔茶的效益并非仅此而已,它将串联起一条绿色的产业链,打造集茶叶采摘品鉴、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茶旅复合型高端生态旅居胜地,真正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虔茶为何有如此魅力?日前,记者前往龙南县临塘乡一探究竟。
  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小小的一片茶叶,在开水的浸润下,神奇地变成了娇嫩欲滴的绿叶,清香怡人的茶香飘散开来。喝茶,当然要品茶,不过茶叶真正的“机密”,则要到茶园里才知道。
  来到虔山,空气清新,云雾缭绕。江西虔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承龙介绍说,这里平均海拔600多米,属原生态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富含有机质且偏酸性,“经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鉴定,确立在此地发展优质茶种植的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这里所产的绿茶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2倍至3倍,最高可达10%。”
  茶园周围郁郁葱葱的3万多亩毛竹林,是虔茶生态环境的“护卫者”。“竹林对于维持茶叶生长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茶树虫害的隔离带,而且毛竹本身又具有很强的蓄水功能,这里的茶树都是喝毛竹释放出的竹根水长大的。《本草纲目》记载,竹根水具有清热解毒,过滤毒素之能。其水质柔软甘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被竹根水滋润的茶树,所产茶叶香气高远、口感甘甜。”廖承龙说。
  绿色有机的管理模式
  在茶园里,记者发现茶树中套种着大量红豆杉树苗。廖承龙告诉记者,离茶园仅几十公里远的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是南方红豆杉最大的群落。该公司利用天时地利之便,首创了茶树与红豆杉套种模式,实现了二者的同生同息。红豆杉被称为“天然造氧机”,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含有珍稀抗癌物质紫杉醇。业内人士认为,茶树与红豆杉套种,通过土壤接触与空气的流通、同生同息,根据植物的通透性,使茶叶也可能含有紫杉醇成分,从而赋予其独特的保健功能。
  “喔喔喔……”在虔茶1号基地,一大群活蹦乱跳的“茶园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原来家禽养殖是该公司生态农业立体开发的一个项目,利用“茶-鸡”共作原理,实现生物链的有机循环:鸡群在茶园觅食昆虫、嫩草,给茶园松土,成为茶园天然“义工”,同时,鸡粪还园,为茶树提供优质的有机肥。
  此外,茶树中还有很多具有防虫驱虫功效的植物间隔其中,物理粘虫板漫山遍野,太阳能灭虫灯矗立茶树中,这里的6000亩茶树均采用标准的有机管理模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做到绿色、有机。
  一方百姓的“绿色银行”
  在我国,面积达4000亩以上的茶园为数不多。而虔茶茶业第一期标准茶园就达到6000亩的规模。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成功流转了5万亩林地。2010年,该公司利用残次林、火烧迹地开始种植茶叶和改造抚育毛竹林,走上了农林产业化道路。
  “以前我们这里的山地基本上都撂荒了,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留在村子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把山地流转给虔茶公司,我们得到了一笔流转费,现在又在茶园上班,包吃包住,还可以学到一门手艺。”48岁的临塘乡东坑村村民谢曼凤告诉记者。
  据统计,现在有600多人专职在虔茶有机茶园里务工,人均月收入在1800元左右。在采茶季节,茶园还要聘请2000多名临时采茶工人。2015年,虔茶茶业还将联合当地20多户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该公司提供育苗、技术指导和品牌整合营销等系列支持,带动社员奔小康。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到2020年将带动龙南县8个乡镇发展茶场3万亩以上。
  小茶叶撬动大产业,一种产业的壮大无不凝聚着缔造者的心血。茶树不仅装扮了山山水水,而且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成为茶农致富的“绿色银行”。
  休闲农业的探索之路
  苍茫的竹林深处,别有一番天地。沿着一条小径而上,由竹子建成的7个宋唐风格小楼阁映入眼帘,这就是虔茶茶业精心打造的“竹林宴遇”。
  “这是我们公司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方面。去年国庆期间,我们还举办了免费的帐篷节,为市民提供释放身心、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目前,这里正在建设温泉疗养、跑马场、野战区等项目,公司正向休闲农业进军。”廖承龙告诉记者。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我们种植生态茶叶契合了这一精神,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也更有信心和动力了。”虔茶茶业负责人谢朗明说,“2014年,虔茶产量近5万公斤。未来,虔茶基地将成为一个集茶叶采摘品鉴、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高端生态旅居胜地,真正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虔心小镇:茶产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升级
“哟嗬嗬嘿!打起哟嗬喽起风,细妹生来爱唱歌,唱歌就唱采茶歌,歌声飘进牛角垅……”日,在江西“虔心小镇”生态农业万亩有机茶园里,一场还原宋代传统的祭茶仪式和热闹的客家山歌会拉开了新茶开采的帷幕,几百名身着客家服饰的采茶女唱着古老的客家采茶山歌走入茶园,采撷下今年的首片茶叶。
虔心小镇虔茶基地负责人廖承龙告诉记者,明前茶贵如黄金,今年茶叶长势很好,预计产量可到6万公斤。“从今天起,我们每天都要像打仗一样抢收春茶了。”“以前大家只知道脐橙是江西赣南老区现代农业的拳头产品,如今通过我们的努力,虔茶有机茶正在成为赣南现代农业的新名片。”
记者在虔心小镇的虔茶有机茶种植园看到,漫山种植的一垄垄茶树葱郁茂盛,竹林连接成片,满山尽是翠绿。走进茶园,不少当地村民穿行在茶林中,他们提着统一的茶竹篓,唱着客家采茶山歌,手指上下翻飞忙着采新茶。在一条200米的观光栈道上,参观的人们被带回到了古代:古典雅净的茶席顺着木栈道一字排开,穿着汉服的茶艺师从容地为宾客泡茶、奉茶,其中宋代点茶和传统手工炒茶表演,古意盎然,传承、诠释了赣州的文化内涵。
据当地民俗专家廖小凤介绍,赣南是客家的摇篮。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民在田间地头劳作时,自动自发用当地方言吟唱的歌曲形式。它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的结晶,已成为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客家山歌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
廖小凤说:“把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在广阔茶园里演绎,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实现赣州古代茶文化的发掘与整理,让它为现代产业增添文化价值。”
据虔心小镇营销总经理刘哲环介绍,2015年4月,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与赣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调研了虔心小镇。强卫在考察后曾表示:现代农业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生态产业,要推动农业产业“1+2+3”融合发展,把生态环保理念体现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环境保护效果。
虔心小镇带动了周边几千名农民就业,要通过采用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兼顾农业的特殊性,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民能得到实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虔心小镇休闲度假项目建设负责人胡蔚告诉记者,虔心小镇用互联网思维,采用“虔心小镇+”的业态模式,即生态农业生产、体验基地+家庭餐桌终端服务。基地建设方面,已完成“樱花谷”、“镜心湖”、“虔山寺”、“沐心谷”四大景区的总体规划。
目前已建成集茶叶采摘、观光为一体的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容量超百万的土鸡散养基地,一座传统手工油坊、腐竹坊和竹文化主题餐厅,已建成“四闲山房”木结构村落、“竹隐山居”竹结构村落,可同时容纳几十户“村民”(相当于会员)入住;终端服务方面,推行“村民制”,以虔心小镇线上商城为中心,为“村民”提供多样性的全生态农产品。 “目前茶、鸡、蛋、茶油、脐橙、笋、蜂蜜、土姜已实现自产。特别是茶园和竹林鸡,引起了社会巨大需求。现在全国各地订单纷至沓来,供不应求。”胡蔚说,未来,虔心小镇将深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加速整合各方资源,与战略伙伴建立生态农业产业联盟,实践现代生态农业3.0版发展的新理念,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做贡献。(作者 张晓磊 叶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虔茶茶叶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