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杂志摄影师用什么相机拍照多

手机拍照是不是“摄影创作”?这五位国家地理摄影大师说了算
影视从业者 · 传媒在校生 · 网红自媒体 · 影像发烧友
7月10日,vivo联合《国家地理》中文版举办的“非凡之美”国家地理大师手机摄影展暨第四季“vivo影像寻城记”启动仪式在北京798艺术工厂正式开幕。vivo品牌战略总监邓力,《国家地理》中文版暨《华夏地理》杂志主编艾绍强,佳能(中国)副总裁石井俊幸,参展摄影师林添福、蔡智勇等人出席了开幕仪式。在活动现场,vivo与《国家地理》中文版及佳能(中国)一同开启了第四季“vivo影像寻城记”。
据悉,现场展览作品均由麦克o山下、林添福、蔡志勇、Jacky Poon(潘光平)、Ricky Qi (祁琪)等5位国家地理摄影大师通过vivo Xplay6拍摄。摄影师历程3个多月,在中国、美国、墨西哥等多地取景,从自然风光到城市景观,从生灵百态到人文之美,通过vivo Xplay6随手捕捉生活中的非凡瞬间,向大众展示自己眼中的“非凡之美”。
开幕现场,vivo品牌战略总监邓力分享了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手机拍照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了我们每个人成为“摄影师”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更加便捷的用自己的视角去记录世界。通过这次影展,希望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像这些优秀的摄影师一样,通过手机镜头记录身边的精彩,发现生活中的‘非凡之美’”。
麦克·山下作品
国家地理金牌摄影师Michael Yamashita(麦克·山下)也分享了参与此次拍摄的感受:“我一直认为,我的工作就是通过镜头展现平凡事物非凡的一面,所以我非常喜欢这次拍摄的主题。”谈及使用手机拍摄的感受,他说:“我经常会用手机拍照,也一直在寻找拍照效果更好的手机。Xplay6这部手机的拍照效果实在很出色,我想我以后也会继续用它”。
手机摄影能够极大提升人们拍照的便捷性,而一部专业的拍照手机更能扩展手机摄影的可能性。vivo Xplay6基于索尼定制IMX362传感器和6G超大运行内存,在手机上实现了2PD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使得像素尺寸可以达到1.4微米,感光能力比普通1.12微米的传感器高出56%,而对焦速度快达0.03s;同时,搭配专业景深双摄像头、f/1.7超大光圈、高精度4轴OIS光学防抖等行业领先的拍照技术,使手机达到专业级别的拍摄效果,从去年推出以来,在摄影圈获得了一致好评。
林添福(中)和蔡志勇(右)分享手机拍摄体验
vivo一直致力于通过科研创新提供最优秀的产品和拍照体验,而vivo的拍照理念也与人相关。vivo致力于通过手机拍照技术和拍摄体验提升,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能成为优秀的“摄影师”。无论是2014年推出的Xshot,搭载全像素双核对焦和专业虚化双摄镜头的Xplay6,还是为解决暗光、逆光等复杂光线条件下拍摄问题而推出的独立DSP芯片技术,都是vivo为提高消费者拍照体验不断努力研发的成果。
活动现场,vivo与《国家地理》中文版及佳能(中国)一同开启了第四季“vivo影像寻城记”。《国家地理》中文版(《华夏地理》)主编艾绍强表示,正因为vivo是与国家地理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才使得国家地理能更好的在国内去推动摄影。自2014年以来,vivo与《国家地理》中文版共同发起“vivo影像寻城记”活动,鼓励人们心怀敬畏之心去发现神奇的世界、去关注人类生存的地球,获得了广泛关注。而今年,摄影界专业领军品牌佳能的加入更加引人注目。
开幕仪式上,佳能(中国)副总裁石井俊幸进行致辞,并宣布佳能将成为第四季“vivo影像寻城记”的市场合作伙伴。石井俊幸表示,智能手机让更多人享受摄影的乐趣,而专业相机可以带领人们进入丰富多彩的摄影世界。相信vivo与佳能的结合,将会为新一季“vivo影像寻城记”带来更多惊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图片】走进《国家地理》揭开顶尖杂志神秘面纱【单反摄影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1,643贴子:
走进《国家地理》揭开顶尖杂志神秘面纱收藏
本文节选自《兵书十二卷》(赵嘉/著)
美国的《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以下或简称NG)杂志并不是一本纯粹的地理杂志,它虽然也刊登一些有关地形地貌的文章和图片,但事实上它关注的范围远远超过地理学概念。
1888年10月,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主办的《国家地理》杂志正式创刊。当时只是一份学术性质的杂志,读者也仅限于一小部分具有专业背景的人,保守的棕色封面,完全没有图片,刊登的只是辛勤治学的成果。1899年上任,在NG长达55年的第一位全职总编辑吉尔伯特·格罗夫纳(Gilbert H Grosvenor)提出:“将学会的杂志,从报道冷硬的地理知识,扭转成装载我们这大千世界里的诸多活泼、生动的人生百态的媒体”。
NG对于图片的认识
总的来说,NG是一本选择图片比较保守的杂志。“一张理想的《国家地理》杂志照片,必须清晰明确,有鲜明的兴趣和焦点,十分清晰,构图平稳。”这是NG自己的摄影师对NG图片标准的理解。作为一张单独的照片,NG要求视觉冲击力的时候同时要求图片有相当的信息量。
仔细分析一下NG图片,它们非常注意光线和色彩。NG的图片不能太复杂太晦涩或者太含蓄,这是美国人一贯的作风。曾经有过这样的例子,NG请某位玛格南图片社的著名摄影师拍完的报道,最后被他们自己的编辑以难以读懂为理由而否定,另请其他摄影师来完成的先例。很多顶极摄影师不和NG合作的原因也是觉得NG的图片太直白,而且有太强烈的美国风格。但是这也可以理解,毕竟,NG是一本比较普及和商业化的杂志,它需要在艺术和市场之间平衡。
关于NG摄影师的器材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总的来说,NG摄影师的器材里相机镜头都比较简单,比较复杂的倒是他们的辅助器材。经常可以看到消息说某个NG摄影师又带着几十个箱子满世界跑了,里面多数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附件。
曾经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NG的摄影师可以选择的胶片种类非常的少。NG那时候只接受品种很有限的几种专业反转片。很长一段时间里,Kodakchrome是NG摄影师的唯一选择,这是一种使用外耦法冲洗出来的反转片,使用的工艺是K-14。
操作步骤,案例分享,培训资料......你想找的都在这里,海量信息免费查寻!
Kodakchrome现在还可以买到3种,KM25、KR64和200度的Kodakchrome。Kodakchrome的效果非常的好,到现在很多E-6工艺的反转片还会用Kodakchrome来衡量自己。特别是,它的保存时间要比用E6工艺的反转片长得多。但是,另一方面,Kodakchrome对冲洗的工艺要求非常高。K-14工艺在我们国家冲不了,曾经在香港有一个可以冲Kodakchrome的店,但是已经停了。现在离我们最近的Kodakchrome lab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而全世界也只有六七个能冲Kodakchrome的地方了。另外,Kodakchrome是一种非常不环保的胶片,冲洗中对环境的污染非常的厉害。所以随着E-6工艺反转片水平的提高,现在用Kodakchrome的摄影师已经很少了。
NG摄影师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还是E-6工艺的反转片,其中首推Fuji的Velvia和Provia100F,另外也有用Kodak100系列的。
Velvia(RVP)作为高反差高色彩饱和度高清晰度的胶片,一推出就受到全世界摄影师的青睐。它在拍摄风光时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以表现亚洲人肤色的质感著称。另外,Velvia有一些比较有趣的色温特性,NG的摄影师不许用滤光镜,那么用色温特性营造些特殊效果也是好的。
Provia100F(RDPⅢ)是现在世界上颗粒最细的E-6工艺反转片,因为NG的摄影师多数只使用35毫米相机,而版式上有经常要把照片放到比较大,这样,颗粒细对他们就格外重要。虽然RDPⅢ在反差上没有RVP那么大,但是一方面感光度要高一点,另一方面,RVP在表现有些需要准确还原的东西上是有困难的,所以,RDPⅢ是更全面的胶片。
NG的摄影师同时还以浪费大量的胶片而著称。通常一个专题需要几百个胶卷,最终刊登出来的图片和没用的图片的比例大概在1:1000。不过,摄影师在拍摄中需要在对事件和场景的变化和不断深入了解中不停地拍摄,才能最终得到令自己满意的照片,这期间似乎也不应该考虑胶片的问题。
相机和镜头
NG的摄影师绝大多数的时候使用35毫米相机。对于人文地理杂志来说,135胶片已经足够可以用来印刷了。而NG更看重35毫米相机的灵活性。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上曾经有过一段用中片幅相机拍摄报道专题的潮流,支持者认为这是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融合产生的对影像的新贡献,当时这一方式受到了很多优秀报道刊物和主流媒体的追捧。而NG在其中岿然不动,坚持使用35毫米的胶片,其中的得失也是见仁见智。
现在NG摄影师用120的机器集中在类似617之类片幅的机器上,尤其是拍摄大场景的地貌和自然风光的时候。
NG摄影师使用最多的相机品牌是佳能、徕卡和尼康。当然莱卡指的是M系列的机身。而使用Leica单反相机的摄影师非常少,这当然和相机的耐用程度和便利程度有关系。20年前在NG摄影师中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是尼康,最近10年佳能大量的装备在NG摄影师手中。
和很多报道杂志和人文地理杂志相比,NG更加强调图片的信息、视觉冲击力,这样,NG的摄影师多数会倾向于携带比较多的摄影器材。
来看看NG杂志介绍自己摄影师的装备:
“为了一个1995年关于恐龙的报道,路易·皮奥斯(Louie Psihoys)和他的助手(负责灯光,旅行安排以及搬运设备),携带了42件托运箱子和6件随身行李,行程250000英里。包括9个机身,15只镜头,25,000瓦特的闪光灯,一匹作为拍摄博物馆藏品幕影的有橄榄球场一般长的天鹅绒,起用的行李费用达到了6位数。
装备的重量级冠军是深水摄影师埃姆罗伊·克里斯托夫(Emory Kristof),1992年为了一次报道,他把15吨重的器材(价值100万美元)运至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这次运输有171只板条箱,包括一面卫星天线,一个完整的冲洗暗房,一只橡皮艇,两艘为湖中深水摄影提供方便的可遥控潜水艇外加一台柴油发动机,而本次报道只采用了6张照片。”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NG摄影师都会携带像航空母舰一样的器材去拍报道故事。
至于镜头的配置,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偏好。两台坚固可靠的机身、一只17~35mmf/2.8镜头和一只70~200mmf/2.8镜头是不少NG摄影师的基本装备。很多摄影师会选择一只超广角变焦、一只长的变焦头以及一两只大口径的广角或者标准镜头,也有些摄影师把定焦头的配额交给一只微距镜头或者一只大口径的人像镜头。
《廊桥遗梦》里虚构的《国家地理》偶像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使用的就是24mm、35mm、105mm、180mm和300mm的5只镜头。基本覆盖了从超广角到长焦的所有焦段。这是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细节。
一般的来说,五、六只定焦镜头已经可以覆盖一个摄影师常用的所有焦段了,更多的镜头也会给装备的携带和运输带来不便。其实通常摄影师最喜欢使用的镜头通常不会超过3~5只,而其它的镜头多数是为应付一些特殊的场景拍摄。
因为拍摄阿富汗女孩而现在红得发紫的史蒂夫·麦考利(Steve McCurry)早期使用大量的镜头,而现在,他大多数时候只用35毫米或者50毫米的镜头,如果拍摄人像,会加一只中焦。
戴维·阿伦·哈维(David Alan Harvey)也一样,他最出名的越南、中南美洲、西班牙的报道都是轻装上阵的结果。2个LeciaM6的机身和5支镜头,正好放在一只黑色尼龙背包里。
镜头配置也能显示出摄影师以及杂志的风格。同样是给NG拍照片的摄影师,欧洲的摄影师的镜头配置都比较简单,视角也比较接近,通常是以35毫米镜头为中心,不少人加上28毫米头和标准镜头就可以了。而如果是拍摄类似题材的美国摄影师,他们的第一选择往往是17~35的超广角,而即便是用定焦头,也是20、85和300这样跨度大的配置。没办法,美国人的图片需要比较多的视觉“刺激”。
为了追求真实,NG的摄影师不使用有色滤光镜,PL(偏振)镜也很少用。但是也有消息说最近几年,NG也有用Photoshop这样的软件来修正一些他们认为不需要的东西或者在真实的前提下对画面进行处理.
NG与摄影师
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每年平均拍摄150个专题故事,行程超过100万英里。任何一天,都会有数十个摄影师分布在世界各地为《国家地理》从事他们的拍摄工作,寻找与众不同的拍摄对象。
NG有很少的专职摄影师,也就是说拿NG编制工资,给NG拍报道的。这样的摄影师当然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但是条件比较苛刻。比如说可怜的麦克儿·尼克尔斯(Michael Nichols)在世界各地疯狂的为NG拍了十几年艰难的野生动物专题之后才被列入编制。这样编内的摄影师只有不到10个。NG和摄影师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一个摄影师拍摄某一类题材格外有特长,NG就又可能请他拍摄该类的题材,或者其中某一个项目。这种合作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选题的确定通常是由编辑部完成的,然后编辑们会选择他们认为适合的摄影师来完成。编辑会提供相当多的资料给摄影师,毕竟摄影师的知识结构都是需要补充的。一旦任务得到许可,摄影师就要开始琐碎的准备工作。预算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总的来说,NG的专题预算都还算充足,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总有许多意外发生,所以摄影师要仔细研究可能发生的费用,在拍摄过程中也要精打细算。同时要完成的还有报告研讨、调查、查找资料、签订合同、日程安排、取得旅行支票、办理旅行许可、胶卷、护照、签证、身体检查、免疫、票务、列单、打包……
NG非常重视同潜在的优秀摄影师的合作,即便是没有和NG合作过的新摄影师,只要觉得他有潜力,NG就很乐于给他们培训的机会。一些中国的摄影师到NG总部的时候,图片编辑都不忘拿上几十个反转片给他们,嘱咐拍完了寄回来。当然,情况也有例外,史蒂夫·麦考利(Steve McCurry)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尊重。
现如今,全球的报道摄影市场都在萎缩,NG摄影师的收入在报道摄影师里还算多的,当然依旧不能和时尚摄影师相比。跟NG合作拍报道有很多方式。最多的当然就是接受NG的委托拍摄,好处是有比较多的收入。接受委托拍摄的收入主要来自NG的补助和稿费,补助主要要看拍摄题材的难度和拍摄地区的艰苦性。大概的范围在每天200~400美金左右。稿费收入谈不上很高,少的话可能只有每页100美金,多的时候可能到每页600美金左右。有些专题的稿费格外高的原因是因为摄影师没有经过NG的委托自己完成了一个专题,这样的专题省了NG自己支出的预算,所以给高些的稿费也可以理解。当然,只靠给NG拍照片是不够养活自己的,多数摄影师同时也在通过自己的代理、图片社或者图片网站来销售其它图片增加收入。这样一个NG摄影师一年的收入几十万美金是可能的,但是这往往是以无数次的冒险,甚至牺牲正常的家庭生活为代价。
NG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本出版100多年、久负盛名的杂志,NG现在也越来越感受到了压力。NG成立之初曾有“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题材,只宜刊登好的一面,不雅的描述、不当的批评,一概不予刊登”的编辑方针,但1970年后的数位总编辑将该杂志的内容扩展到报道化学污染,核能发电、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和人类演化等有争议的领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订阅数量的下降,一些调查也显示,NG读者的平均年龄在跟着NG一起老化。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现在更加依赖NG频道而不是NG杂志。因此,NG在文字、图片和选题上都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对图片冲击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摄影师的选择面更大了,NG在图片选择上也比原来更加灵活了。比如在黑白照片和数码照片的使用上都大胆的许多。不好的消息是,NG现在给摄影师完成一个专题的时间少了,原来要3-4个月完成的专题,现在要在3-4周里完成。能看的出来,NG这些年的图片变越来越的飘摇。光线和色彩依然完美,但是已经过于程式化而不再吸引人。
虽然步履显得有些艰难,但是NG依旧努力的前行,为全世界的十几个版本的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它也为全世界的摄影师树立了一个关于图片中报道、艺术和商业之间平衡的标尺。
对于绝大多数优秀的摄影师来说,为NG工作不会再成为梦想,而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但,毕竟,那也是一份工作,因为对于人文地理摄影师或报道摄影师来讲,工作是越来越难找了。
这,这,这…
很有知识含量呀,谢LZ!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国家地理专业摄影师谈iPhone5s的拍照效果
腾讯数码讯(编译:钟悟饭)从 4的再一次改变世界开始,的智能手机就一直在拍照领域保有相当大的优势,而这一优势随着iPhone 5s的发售又再次拉大。长久以来,iPhone一直都是社交图片网站Flickr上最受欢迎的拍照设备,而其拍出的照片也经常会出现在《时代》、ESPN等网站或杂志上。而最近,国际地理的专业摄影师Jim Richardson又对iPhone 5s的拍照能力进行了点评,这位摄影师在苏格兰旅程中一直使用这款手机当做拍照设备。在4,000张照片之后,Richardson表示:“色彩还原与曝光度都惊人的出色,HDR功能也表现异常的良好,全景功能更是令人惊叹,当你亲自看一眼拍摄出的全景照片,那种感觉让人陶醉,”Richardson说道。“另外一个让我非常满意的地方就是相机功能直接支持正方形取景,这对于经常使用Instagram的我来说相当实用。”iPhone 5s的摄像头仍然是800万像素,这和之前的iPhone 5相同,不过在传感器尺寸上,则增加了15%。iPhone 5s的光圈也变得更大;这两项合在一起,使得弱光环境下的成像能力相当出色。从Richardson分享的照片来看,拍摄效果都相当好,如果没有事先告知,相信你很难能看出这些照片是出自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当然,iPhone并不是市面上唯一一款能拍摄出优秀照片的智能手机,但它还是成为苹果设备的一大亮点。来源: 查报价,看新品,尽在腾讯数码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数码官方微信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数码”或“qqdigi”,获取更多数码资讯。
[责任编辑:joyezhang]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国家地理》杂志发布2015年度优秀摄影作品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持续在自己的网站上贴出来自全球各地的美图。时近年末,国家地理选出了2015年度一系列最佳作品,其中大量是爱好者投稿。
极光闪耀在冰岛上空
贝加尔湖的冰层
墨西哥Baja半岛的水下奇观
摄影爱好者Clinton Berry在南极用GoPro相机拍摄的企鹅
伊朗Larak海岸,闪着蓝光的浮游生物宛如外星世界
帕劳的水母湖,潜泳者与这些无毒的水母在水下共舞
冬季的苏必利尔湖,静谧而唯美
在加拿大崎岖的海岸上寻找难以捉摸的海上狼
匈牙利SZ?dliget自然保护区的小村庄
加拿大魁北克市附近 一头栽冰天雪地中做鬼脸的雪鸮
相关资讯Related
Jay Philbrick在拿起相机以前是一位有着10年经验的专业登山运动的向导,后来Jay学会了摄影,于是将运动与艺术进行了一次惊险的结合尝试——在悬崖给人家拍写真。
为纪念北京群众艺术馆成立60周年,由北京市文化局指导、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北京群众艺术馆)主办、各区文化馆协办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巡展12月18日在西城区第二文化馆拉开帷幕。
Mariko的照片都是手机拍摄,结合手机上的后期软件进行处理,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烙印。她拍摄的风景照有着油画一般细腻的肌理,同时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
在摄影书《法式接吻——一封寄给巴黎的情书》中,美国摄影师 Peter Turnley 用镜头和黑白底片记录下了40年前巴黎的无数浪漫瞬间。
智利艺术家Juana Gomez在去色的人体照片上刺绣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她的作品探索人体结构,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研究颇为相似。
这些形态各异的“卡通”风格雕塑,虽然看上去就像是粗线把画布缝在了一起,但是这些形态活灵活现的动物雕塑还是会让人耳目一新。
摄影杂志 COOPH 拍摄了一系列的照片,展示出相机历史中的 11 个关键演变时刻。
佛罗里达是美国最适合亲子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有多到令人发指的主题乐园,还有充满活力的海滩,野趣盎然的动物园!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年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不含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动画专业面向江苏省外招生简章。
“世界民俗,天下凤凰”2015中国凤凰摄影双年展让摄影界目光再次聚焦民俗摄影话题,业界普遍认为——民俗摄影“扎得深”才能“拍得真”。
许戈辉:从男人到女人,从无氧工作到有盐生活。揭秘《国家地理》摄影师遇到的最糟状况|摄影师|《国家地理》|数字_数码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揭秘《国家地理》摄影师遇到的最糟状况
早年就有《国家地理》摄影师工作时因意外不幸离世
  我们平时说的“意外”,是指意料之外的事情,那么大家拍照的时候,也曾遇上不少意外吧?至于专业摄影师就更加不在话下,早年摄影师Wes Skiles工作时因意外不幸离世,国外就有网站做了一个简单调查,罗列出数十位《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在工作期间出现的可怕状况,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The Photo Society是一个集合了《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网站平台,他们可在网站上分享自己的作品,甚至拍摄经历。大家都知道《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的工作,往往都是在陌生的野外环境下进行,其危险程度更是难以预料。一些摄影师就在网站上分享了一些近来曾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糟糕状况,最多发生的是严重腹泻,其次有被软禁、伤口感染以及冻伤等。而其中也不乏罕见情况,例如直升机安全带松开跌进火山、被9000磅海象攻击、在90度岩壁失足坠下等。
  以下就是T.P.S统计的拍摄意外状况,数字代表发生次数:
数字代表发生次数
数字代表发生次数
数字代表发生次数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地理摄影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