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苹果6s发热死机机,我国第二代系统可靠吗

凤凰号出品
全面分析我国电磁弹射、全电推进,电磁炮,弹射型航母的最新进展
一、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到了那一步?两会期间,面对记者的追问,中国“电磁弹射之父”马伟明院士进一步透露了关于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信息,我们摘录以下比较有意思的语句:媒体问:美国“福特”级航母的经验显示,航母的电磁阻拦技术比弹射难度更高……马伟明:不能这样下定论。我们用了1/5的时间就把阻拦做完了,你说哪个难度高?有了弹射的技术阻拦还难吗?弹射和阻拦是一个正一个反,解决了正,解决反不就容易了吗?”看来记者的问题把马院士激怒了,没等记者问完,就回了几个坚定的反问句。其中最让人关注的是:“我们用了1/5的时间就把阻拦做完了”这句话,它至少说明了:1、我国的电磁弹射阻拦技术已成功;2、比美国人缩短了4/5的时间;3、电磁阻拦的技术难度并非比电磁弹射技术更高(要知道美国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到现在还没搞定呢,这也太牛了吧)。记者问“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花了21年,中国也需要这么久吗?马院士的回答是:“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那么进程可以大大缩短。”这说明中国研究的技术更高明,更高级,花的时间因此大大缩短。(去年底传出的歼-15采用电磁弹射顺利升空,图中还看到左侧这条弹射器的起点停着一架无人机,显然这条是电磁弹射器)(兴城基地今年1月份的卫星图,图中显示下方的这条弹射器当时刚完工,还在工程验收阶段)(去年底央视新闻截图--电磁阻拦系统的1:1样机)二、中国舰船全电推进技术到了那一步?我们知道,无论是电磁弹射,还是电磁炮都需要强大的动能,而全电推进正是强大动力的保证,有了全电推进所有这一切才能成为现实。在两会期间,关于中国的全电推进技术,马院士曾谈到:中国的全电推进系统目前处于全世界最领先的位置。中国采用中压直流全电推进技术,一步到位。美国目前是中压交流,还处于第一代水平,比中国落后一代,美国目前才开始做预研中压直流,要赶上中国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而目前全世界使用电力推进的著名舰艇,如英国45级、美军DDG-1000驱逐舰与法国西北风两栖舰,均采用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而我国一步到位,直接上的就是“中压直流全电推进技术”,我们越了一级,超过欧洲,美国一代。马伟明告诉记者,“综合电力系统被誉为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第一代综合电力系统技术成熟(美欧的中压交流),但存在设备体积和重量偏大、系统效率偏低、供电连续性不高等缺点;第二代综合电力系统采用中压直流电制,突破了系统频率限制,降低了对原动机调速特性的要求,大幅减小了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了系统效率和供电连续性。其实在中国海军早期设计的一些水面舰船上也采用过电力推进的方式,这主要应用于一些辅助舰船上,比如912III型大型消磁船。技术已有,实现全电舰队已不再是梦。(去年央视新闻的截屏:正在建造的某新型驱逐舰已用上全电推进)三、中国电磁轨道炮到了那一步?在谈到电磁轨道炮的时候,马院士称:由于我们国情原因,我们不仅要做科学家的活儿,还要能做工程师的活儿,甚至还要干工匠的活儿,才能把东西做出来。马院士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可以分析出这样的意思:电磁轨道炮我们正在研制中,虽然难度大了些。我们的科学家们并不是仅仅在研究和设计,还要解决工程化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要解决制造工艺上的难题。(网传中国车载电磁炮)(在某次展会上,中国研制的电磁炮制导炮弹已经展出了)更有传言,中国曾在内蒙古炮兵靶场对电磁大炮进行了首次实验:25公斤的弹丸被发射到250公里以外的预定区域,实验获得成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实现了中国高温超导薄膜产业化生产,这项技术被应用于电磁领域。被问到“中国会不会在更多高技术武器领域领跑”,马院士语气坚定地回答:“会,肯定会。”这是自信,这是信心,这是底气!我们只想说,好!真好!马院士,我们需要更多像您一样的科学家。四、中国弹射型航母到了那一步?航母上战斗机的弹射起飞,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据了解,中国牛逼,两种技术都玩,并且都已成熟,蒸汽弹射型正在建造中,电磁弹射型也不远了。要知道,中国的航母计划被命名为“048工程”,整个工程将于2030年初具规模,届时中国海军将获得5艘航空母舰。计划到2049年,建国100年时完成10艘航母的建设任务。按照中国的崛起速度和美国的衰落速度来看,到时候,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航母舰队和世界第一海军力量。1、蒸汽弹射型航母到了那一步不久前解放军少将金一南在一次讲座中透露:中国第三艘航母,也就是第二艘国产航母已经于2015年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该舰采用平直甲板和弹射起飞技术(据分析采用的是蒸汽弹射技术,安装3~4部国产蒸汽弹射器),排水量达到8.5万吨,2021年左右完工。时间长度将达到6年,比001A多一年,多出的一年,预计是花在安装和调试以及试验弹射器上,这是002型航母上最复杂、最关键的技术。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的002型常规动力航母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艘真正的弹射起飞型航空母舰。据悉,在2015年开工建造002型的时候,中国的电磁弹射器刚刚取得成功,所以002型赶不上,且要验证蒸汽弹射,就算赶上也不会用。2、电磁弹射型航母到了那一步电磁弹射技术是航母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只有美国在福特号核动力航母上装备了电磁弹射器,中国成为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第二个国家。(海军装备展上的航母电磁弹射器演示模型)关于电磁弹射,马院士表明中国在舰艇尖端电磁装备研究方面的实力“肯定超过美国。”美国最新一代航母“福特”级装备了电磁弹射器,但由于散热等问题,首舰“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平均无故障使用次数仅有600次,而且至今还没有完全交付使用。而来自国内的相关消息表明,马伟明院士主持研发的中国海军电磁弹射器平均无故障使用次数至少为四位数。美国电磁弹射技术研制总共花了21年时间。《解放军报》一篇表彰马伟明院士文章中称,2008年制成首台原理样机,随后制成1:1全尺寸样机。生产和研制蒸汽弹射器的难度在于密封结构和材料,而电磁弹射器的难点在于蓄能,2010年研制出电磁弹射器关键储能设备:50MW/120MJ飞轮储能样机,进而突破了全部关键技术,实现了与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卫星拍摄的位于上海龚家角附近的中国航母电磁弹射器的另一个试验场)相比海军工程大学在武汉江夏区藏龙岛的试验场,上海这个试验场更接近于实际装备状态,有模拟航母飞行甲板,蓝色长条状的电磁弹射器在航母甲板起飞点处。从上图来看,中国的电磁弹射装置发展速度很快,表明地面试验正在进行,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原型机试验阶段。003型航母--中国真正的电磁弹射型航母003型航母,现在处于设计研制阶段。这艘航母将以美国现役核动力航母为指标,安装核动力和全电推进系统,配备电磁弹射器和第四代先进舰载机,整体战斗力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日,在中央电视台CCTV10频道播出的“2016年度科技盛典”节目中,海军电力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透露大家最为关心的电磁弹射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表示电磁弹射技术,将在十年内取代传统的化学能技术。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表明,正在研制设计中的国产003型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已成定局。也就是说,在2030年前,中国至少将建造两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如果003型核动力航母在2020年开工建造,计会在2027年前后交付人民海军,这个时间点,与马院士透露10年内取代传统化学能技术基本吻合。003型核航母服役后,经过3年的磨合训练,将可能在2030年形成战斗力。届时,中国将成为第二个使用电磁弹射核航母的国家,中国海军的全球作战能力将实现历史性飞跃。3、航母的新型阻拦装置到了那一步阻拦索是舰载机安全短距降落的重要装置,美国和俄罗斯都曾经发生过阻拦索断裂,导致舰载机坠毁、严重损伤以及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而我国未出现类似意外,表明我们的阻拦装置的高可靠性和高品质。在不久前的央视的报道中,还曾提到中国的下一代舰载机阻拦索已经研制成功,具备150吨的拉力,而歼15舰载机约20吨的重量,所产生拉力是100吨上下,为未来上舰比歼15更重型的舰载机扫清了障碍,据悉,中国的下一代拦阻索材料将是碳纤维材料。另外,中国电磁阻拦装置与他国不同,还有创新,使用一个新型结构代替美国的锥形大卷筒,横向尺寸可以缩小三分之一,重量会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也能进一步改装阻拦装置的阻尼特性。央视同时还报道了辽宁瓦轴集团利用3年时间完成航母阻拦装置高速大载荷轴承研制,保障歼15在辽宁舰上的成功着舰。目前该集团现正研制新一代航母阻拦装置轴承,已经通过了台架试验,该装置或将为着舰重量更大的舰载机服务。未来适用于更大舰载机(四代舰载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阻拦装置已启动研究。结语近些年,我国大型预警机、大型运输机、第四代战机、高超音速武器、神盾驱逐舰、各种先进的对地、对空、对舰导弹等等新型武器装备的面世,都证明了一件事:对于中国这样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国家来言,具有强大的工业能力,财政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没有什么技术是无法跨越的,任何武器装备我们都能搞出来,美国有的们会有,美国没有的我们一样会有。别说是自行研制航母弹器,就是技术难度更高的拦阻系统,中国也是连续跨越常规拦阻和电磁拦阻两道门槛,从而与美国海军站在同一梯队。更有全电推进技术也是实现跨越发展,一步实现第二代,而欧美还是第一代。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全体系武器装备的创新发展,将是跨越式的,我们离真正的站在全世界的最高峰,引领时代潮流已为时不远。感谢像马明伟院士这样有真本事的科学家为我国科研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历史将永远铭刻你们是事迹。为中国军力的点滴进步而欣慰、欣喜!文章原创,谢谢阅读!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动物萌宠频道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中国战舰全电推进技术如何:落后美国近10年
07:37:58 来源:腾讯网?军事频道
  原标题:未来舰艇发展的必由之路:综合电力推进
  作者:邓肯
  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即将服役,这是当代功率最大的全电推进舰艇,而英国的CVF&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也在紧张的建造过程中,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英国的&海神之子&级船坞登陆舰和美国的&刘易斯和克拉克&级弹药补给舰更是在辅助舰艇领域大规模的使用了全电推进系统,民用的&海洋绿洲&号全电推进超级游轮吨位更是超过了20万吨。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21世纪以来,全电推进在军-民船舶领域都是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优异的特性也使得其成为未来军舰的首选,在技术没有达成突破之前,欧洲FREMM驱逐舰、美国LHA6&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等还先选用了电力辅助推进系统。一切向电气化看齐,成为了各国舰艇建造和研制的共同目标。
  上古时代的全电推进
  实际上,电力化推进的舰艇出现得很早,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兰利&就是在一艘蒸汽发电-电力推进的海军运煤船&木星&基础上改造的,距今已经102年。美国海军在1910年代因尚未研制成功大功率蒸汽轮机减速齿轮,因此田纳西级战列舰、科罗拉多级战列舰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后改造为航空母舰)都采用了蒸汽轮机发电+电动机推进的设计。在二战期间因为减速齿轮生产能力不足,在护航驱逐舰、舰队油轮等辅助舰艇上也广泛采用了电力推进技术。不过当时主要的推进技术是采用的交流发电-交流异步电机,电机的转速、功率调节都极为困难,使用灵活性差,体积巨大,只是齿轮减速系统发展初期的一种简单代用品。
  田纳西级战列舰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
  在二战中,美国海军的常规潜艇引入了柴油直流发电-直流电机推进,可以较好的调节转速,在战后也逐渐成为了各国常规潜艇的主要推进方式。
  小鲨鱼级潜艇
  同时随着变电技术的发展,交流发电-直流推进、交流发电-直流输电-交流推进等技术也在战后发展开来,大部分先在各种常规潜艇上得到了营用,而在水面舰艇因为其功率不足使用较少。
  现代电力推进技术的出现
  80年代以来,随着MOSFET、IGBT等固体功率元件的发展,大功率变频器开始实用化,瑞士ABB集团、法国阿尔斯通集团等国际大型机电企业开始将变频电机引入船舶推进领域(与家用变频空调类似,可以高效的调节输出,降低能耗)。
  ABB集团专精吊舱式推进系统,电机安装在船体底部可以自由旋转的吊舱内,可以极大的提高舰艇机动性,甚至可以进行原地转向等高难度机动,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工程船舶、大型钻井平台等领域,我国的海监船也引进了ABB的吊舱技术。世界最大的电力推进船舶&海洋绿洲&号超级油轮装有三台20兆瓦的ABB电力推进吊舱,使得22.5万吨的该船可以达到22.6节的高速。
  世界上最豪华的海洋绿洲号超级游轮
  阿尔斯通集团专精于固定螺旋桨模式下的大功率推进电机技术,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采用了阿尔斯通的36兆瓦同步感应电机,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则采用两组阿尔斯通40兆瓦同步感应电机。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PMM先进同步感应电机
  为什么需要电力推进?
  电力推进的主要优势主要有两点,1是节约燃料,2是保障舰艇设备和生活电力供应,3降低航行噪音。
  船舶,尤其是海军舰艇,大部分航行时间都是采取的低速巡航状态,因为舰艇的航速和动力是呈立方倍关系,所以低速巡航状态下的动力需求很低。
  以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为例,其推进发动机总功率86000马力,最大航速32节,而以12节航速航行时需要的动力只需要4500马力就可以满足需求,而&提康德罗加&级采用四机双轴推进模式,在低速巡航状态下也必须在每个推进轴上开启一台单台额定功率21000多马力的LM2500燃气轮机,使其于2000余马力的怠速状态工作。燃气轮机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大功率工作状态单位油耗低,怠速运转单位油耗高,额定功率运行状态每千瓦功率每小时消耗约230克燃油,怠速状态则超过500克,因此巡航状态燃油经济性较差。
  同时舰艇本身还有大量的电力需求,要依靠舰上三台LM500燃气轮机供电,平时消耗功率甚至超过了推进用功率,LM500燃气轮机的油耗也高达400克以上,很不经济。随着舰艇电子设备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大功率相控阵雷达的普及和发展,设备耗电需求还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同时舰艇上的人员生活需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淡水和空调需求,设备和生活需求叠加之下,舰艇服役期间超过三分之一的燃油已经是消耗在发电上,同时美国驱逐舰、巡洋舰电力需求在过去二十年几乎增长超过50%,燃油消耗的增长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如果采用电力推进技术,则可以只运转一台LM2500燃气轮机供应推进和舰上供电,可以降低40%左右的燃油消耗,极大的降低舰队运作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战时海上补给的需求。
  LM2500燃气轮机的油耗曲线,巡航状态的功率低于图中所示20%功率
  如上面所论,舰艇的电力需求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光是燃油压力巨大,而且本身供电能力也严重不足,美国在&阿里伯克&级驱逐舰的flight III改进中,就将发电机容量在原有的7500千瓦基础上增加到了12000千瓦,但是这个电力供应能力只能满足缩小版AMDR-S相控阵雷达需求,原定的大口径AMDR-S雷达完全无法使用。在航空母舰上这个电力需求的增长更加恐怖,在&小鹰&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上主发电机总发电功率32000千瓦,而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上则提高到了64000KW,如果这个电力需求是由常规动力系统提供的话,&小鹰&级航程将从12000海里直接被压缩倒5000海里以内,采用了电磁弹射系统的&福特&级则将电力提高到了160000千瓦级别,接近于全速航行时的推进动力需求(美国50年代以来的超级航母,无论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推进功率都是200000千瓦),从燃油角度来说传统常规动力系统已经完全无法负担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如果要在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上使用电磁弹射器、在驱逐舰/巡洋舰上使用大型相控阵雷达,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推进和电力系统综合利用原动机的输出功率。
  未来大型航空母舰的标配-电磁弹射器,是一个对电力需索无度的饕餮
  当代大型舰艇电力推进的典范是英国皇家海军最新的CVF&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其采用两台36兆瓦的劳斯莱斯MT-30燃气轮机,两台8.7兆瓦的瓦锡兰12V38柴油机,两台11.6兆瓦的瓦锡兰16V38柴油机用于发电,总计发电功率112兆瓦,推进功率为80兆瓦,最大航速26节。虽然其是采用的滑跃起飞模式,但是通过将推进电力临时转用于弹射,以及预留了电力容量,其可以支持安装两台电磁弹射器,也是当前仅有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搭配电磁弹射的方案。
  CVF航空母舰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电动机的噪音远低于减速齿轮组,因此对于需要安静的音响环境的声呐系统来说,电动机驱动船舶可以带来极大的性能增益,有利于反潜舰艇对潜艇的搜索。同时也有利于舰艇规避敌方声呐的搜索,提高生存能力。
  我国未来航空母舰如果要采用电磁弹射器,哪怕是核动力航空母舰也必须要搭配大功率的电力系统,与大型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项目也只是省掉了推进电机,而如果采用常规动力,则必须采用综合电力推进。因此,大型船舶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是我国海军未来航空母舰发展的必经之路。
  同时,未来大型驱逐舰搭配大口径大功率的先进相控阵雷达,用于对付隐身目标和反导弹任务也是必须的能力,其对电力的需求几乎无上限,发展综合电力推进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也成为必然。
  我国电力推进系统的现在和未来
  我国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上起步较晚,尤其是受限于固态功率元件生产研发的不足,长期以来没有生产先进电力推进系统的能力。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市场扩展,为了生产高速铁路电机驱动系统的变频器,国产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业在最近几年开始逐渐成型,开始逐渐替代铁路系统的进口IGBT元件,也为舰艇推进系统的配电系统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上个月,中国中车永济电机公司在西安发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压大功率6500伏/200安IGBT模块,采用焊接、键合等工艺方式实现国产IGBT芯片和FRD芯片多片并联,实现一体化模块式封装设计,该模块是铁路机车辅助变流装置中的核心部件,也可以满足舰艇推进系统的需求。
  国产IGBT模块下线
  从工业角度来讲,高速动车组和大型电力推进船舶是一棵树上的两颗果实
  同时在发电、配电、推进等领域,国内也在发展之中,在过去国内电力推进主要是针对铁路(内燃机车是采用的柴油机发电,电动机驱动的模式,电力机车则是完全电力推进)、潜艇的需求,虽然在大功率推进系统上还没有工程实践的成功案例,但是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大型机车的电网已经达到10兆瓦级别,而潜艇动力也达到了7兆瓦级别,虽然离大型舰艇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也已经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基础。海军工程学院马伟明教授组织的研究项目组,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已经攻克了构建了综合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先后攻克了系统网络结构、集成化发电、先进感应推进等数十项关键技术,十二五期间提出一二代混合的综合电力系统技术方案,牵头并联合国内船电行业优势单位,构建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同时完成全系统联调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
  当前中国电力推进系统的具体工程实现和生产集成,主要是由中船重工集团712研究所负责开发,今年5月14日,,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织的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课题&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开发及关键设备研制&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712所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了10兆瓦等级大功率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的产品研制,所有关键设备均取得CCS(中国船级社)产品检验证书,突破了10兆瓦级及以上多相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兆瓦级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的研制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2年,该项目正式立项,这是我国首次开展针对10兆瓦等级及以上船用电力推进系统及关键设备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快速提升我国船舶动力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通过近3年的时间,使我国船用电力推进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由过去的5兆瓦等级一举迈向了10兆瓦等级及以上。
  在实际交付方面,2013年开始712所开始向市场交付3兆瓦级别的推进系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3~5兆瓦级别的产品链。
  从产品级别来说,国内和欧洲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10兆瓦级的船舶推进系统,ABB和阿尔斯通在1990年左右就已经可以大规模投放市场,而要在&朱姆沃尔特&和&伊丽莎白女王&级这样大型舰艇上应用电力推进系统,还有至少10年以上的技术跨度需要追赶。当然,以国内对于大功率电力推进系统的旺盛需求(铁路、海洋工程、军事和化工等领域都大量需要大功率电动机械)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国内的电力推进系统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 王大鹏
新闻爆料:QQ群 热线8200999 烟台电信天翼4G无线网络支持
17-05-01 17:28条评论
  简介:提供烟台新闻、国内国际报道、便民信息、网上民声等服务。
  简介:随时随地查询公交运行位置,到点准时来接你,等车不再干着急。
爆料热线电话:8200999
中国电信提供技术支持
网友交流QQ群:帖子主题:中国潜艇装“全电化舰船推进系统”更“沉默”
共&889&个阅读者&
军号:1264518 工分:2865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潜艇装“全电化舰船推进系统”更“沉默”
文章提交者:海豚号航天舰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1-0-1.html
听到自己倾注心血的西安舰昨日抵达武汉,远在上海的潘镜芙院士高兴地说:“回家了就好。”驱逐舰是海军重要的。1966年,701所开始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设计工作,潘镜芙主要负责机电和系统的设计。1971年底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首舰交船。1983年,潘镜芙担任另一改进型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与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相比,该舰长、宽、航速、排水量等与第一代相同,但电子设备和武器设备连成一个作战系统,战斗能力大大增强。同样是1983年,潘镜芙出任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他设计的导弹驱逐舰1997年首次实现环航行后,2002年成功实现。而核潜艇是海军重要的水下舰艇。1988年9月,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的核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在汉某研究所的黄旭华就是中国第一代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为了研制核潜艇,他在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环境里,隐姓埋名30年。机电系统是影响潜艇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海军工程大学年轻的马伟明院士等在上世纪末研制出来了我国新型舰船的第一代发电机,它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性能指标优于西方国家的整流发电机。2002年马伟明等又率先在世界研制出第二代发电机——能同时发交流和直流两种电的双绕组发电机。2005年,45岁的马伟明领衔研制出了“全电化舰船推进系统”,即舰船的第三代发电机:在长约100米的舰船上,供给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所需的电量,供电的频率、电压都不一致。中国新型舰船的三代电力集成发电机从原理、设计方法到设计组装都由马伟明主持研制,马伟明因此被称为中国潜艇“心脏”的总设计师。
延伸阅读:
中华当自强,解放台湾,统一南海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潜艇装“全电化舰船推进系统”更“沉默”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83506 工分:2582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潜艇装“全电化舰船推进系统”更“沉默”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热死机,我国第二代系统可靠吗
第一代全电推进系统热死机,我国第二代系统可靠吗
永远的战士的灵魂
英国45型军舰刚刚出来时,其全电推进系统惊艳四方。两台由罗尔斯-罗伊斯(劳斯莱斯)公司设计的全新燃汽涡轮机组,每台输出功率达到57600马力。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船用动力新潮流。凭借它,“日不落”帝国又重新拾回了一点当年的自信。舰艏画着龙的45型驱逐舰然而这毕竟是新技术,从设计到现在已经过了17年了。在使用过程中已经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可靠性方面。例如在波斯湾执行护航任务的45型驱逐舰,全电推进系统就出现了问题。这次的护航任务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的,45型驱逐舰只要象征性的为美军航母进行护航演练,根本没有什么激烈程度。既没有超负荷的长途运输,也没有激烈加速跑长程,更没有开一炮发一枚导弹,但推进系统还是出问题了。传统的军舰用动力基本是柴油机、燃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和辐射,同时动力系统体统大,占用了宝贵的船用空间。此外传统动力系统油耗高、动力效率也不理想。而全电推进系统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是未来军舰用动力的发展方向。我国的船用全力推进系统起步较晚,但我国却后来居上。我国研发的中压直流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美国家采用的是中压交流技术,还是上一代的技术。他们现在才开始研究中压直流技术,我国已一步到位了。就这一关键技术,至少领先了45型驱逐10-20年。这也是为什么45型驱逐舰的全电推进系统会出现故障了。据45型驱逐舰的建造方,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海军服务分公司常务董事赫德森介绍说,“在建造军舰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考虑它会去波斯湾长时间执行任务。这些任务都是附加的操作场景。”而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首席技术官罗希也证实了这一说话,他说,“这个地方的条件非常艰苦,气温很高,远远超过45型驱逐舰技术说明的限制条件,在这种环境下操作军舰,出问题是很正常的。”从这两人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就是他们一致认为舰上的动力系统被热“死机了”。看来英国的设计这款驱逐舰时,就没想过让它去那么远,毕竟现在它们没有那么多需要保护的地方,就在英伦三岛转转就好了。当年42型驱逐舰出来时,媒体将它吹上了天,结果马岛一战显了原形,现在45型驱逐舰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永远的战士的灵魂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传递正能量,共同见证伟大的中国梦,复兴梦想!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6s发热死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