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主粮四大主粮之一的“土豆”,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聚焦“2016薯业博览会”:土豆主粮化主要靠舌尖推动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农业部23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这是继去年1月6日农业部首次宣布将马铃薯列为中国四大主粮之一后再次力推这种新晋主粮。
农业部23日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这是继去年1月6日农业部首次宣布将马铃薯列为中国四大主粮之一后再次力推这种新晋主粮。一时间,各大媒体又被“土豆君”刷屏。在这种官方推动、全民热捧的形式下,小土豆想不火都难,将于-29日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下简称“薯博会”)也因此格外受到关注。
记者从“薯博会”主办单位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获悉:此次展会的主题是“消费”。组委会将首次征集、发布【中国100土豆美食】,用“舌尖”来落实马铃薯主粮化国家战略、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015年“薯博会”与世界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大会、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四会合一,特别是展会上“土豆主食厨房”的成功推出,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用舌尖上的体验让消费者真实地感受到了马铃薯作为全营养主粮的魅力,让企业界看到了马铃薯“世界主粮、中国味道”的主食产业化推广有无限商机。
历经一年多全国各级媒体的宣传推广,主粮马铃薯越来越受社会重视,但受限于饮食观念和口味习惯,以及生产企业产品和生产经验匮乏等原因,马铃薯主食化在中国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为积极落实和推动这一国家战略,2016薯博会突破以往展会的“专业性”,突出“参与性”与“互动性”,强调“消费”。
薯博会组委会在“薯博会”会期的同时,亦正式宣布面向全国征集“中国土豆美食”: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团体和个人,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切热衷于健康生活、营养美味的人士,凡以土豆为食材加工的菜品、食品,包括土豆主食、土豆小吃、土豆菜肴、土豆糕点、土豆饮品、土豆速食等类别,都在征集之列。以中华美食烹饪技艺博大精深之精髓,充分发挥土豆“全营养”、“百搭”、低脂低热量等特长,将联合国称之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十全十美的食物”、西方餐餐离不了的小土豆,融入中华美食行列,摆上国人餐桌,丰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让13亿人吃得更营养、更健康。
主办单位将组织有关权威部门和专家对征集的“作品”分类进行品评、优选,2016薯博会开展之时,将首次正式发布“中国100土豆美食”,并首发《中国100土豆美食(卷1)》图书。届时,展会上将设立“土豆美食厨房”专区,除了展示“中国100土豆美食”,还将展示全国各地民间及相关企业丰富多彩的土豆美食、各类产业化的土豆食品。让世界各国、中国各地的参与商、嘉宾与观众有眼福、饱口福的同时长知识、长见识,用“中国味道”推动中国土豆产业化发展。
创办于2010年的“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是在中国境内举办的惟一的国际性薯业展览会,每年一届,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展会以起点高、专业性强、产业链完整和参与广泛的突出特点,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促进产业和市场整合、健康发展以及加强中外薯业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薯博会是继2012联手内蒙古呼和浩特、2014年联手山东滕州市获得巨大成功后,再次聚焦地方薯类产业发展,这也是薯博会首次选址中国西南部薯类主产区,将通过展览展示、专题研讨、主题活动、专业培训以及行业考察等方式,为参与者提供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和合作共赢的机会,同时也将对大西北、西南地区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新的思路和产业化创新借鉴。
附:参考链接
一、权威声音:营养引导消费 消费指导生产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据中国网: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树立“大食物 大粮食”理念)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以“营养引领消费、消费指导生产”为理念,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与市场引导,充分发挥产业创新联盟优势,抓住国家出台一系列科技转化政策的良好机遇,确保2016年马铃薯主食开发及产业化工作再创新局面,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尽快实现标准化,推出灵敏有效的检验检测办法。围绕马铃薯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控制规范及马铃薯占比防伪检测方法等,建立检验检测与质量标准体系。二是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保持良好的宣传引导态势,多层面开展宣传,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马铃薯主食化理念深入民心。三是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9个项目试点省及7个重点城市的相关工作,及时跟踪、检查、总结进展情况,逐步扩大示范推广和辐射影响片区。四是组织更多企业有效参与。调动企业积极性,树立质量意识,在确保产品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五是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相关科研成果和品种纳入到各级农业结构调整计划内统筹实施。积极争取结构调整补贴和战略新兴产业优惠支持,整体设计,分头实施,形成合力。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曾衍德:
目前,马铃薯产业开发已稳健起步。科技创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产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场,主体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业,市场开拓已有一批潜在群体。
二、做好薯泥、冰淇淋等主食化中间产品和跨界产品
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所长雷尊国
(据《中国食品报》:地方特色+多样化 贵州马铃薯寻求突破主食化共性技术)
按照农业部计划,土豆主食化先期目标主要集中在馒头、包子、面条、米粉等;这方面的主要原材料主要是土豆全粉,而全粉加工污染较大,利润不高。我们选择加工工艺尽量简单、能耗较少、又能有点特色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比如贵州的地方风味洋芋粑粑,以及年轻人喜欢的土豆冰淇淋,这些主食化的中间产品,或跨界产品。
我们把主食化的关键共性技术锁定在:薯泥。马铃薯含水量较高,加工全粉的过程,脱水等环节能耗较大,老百姓把全粉买回家再加工依然要添加水,不妨直接做成含水的薯泥;一款薯泥看似简单,其实通过各种搭配,就变身成餐桌上异彩纷呈的美食。薯泥买回家加热蒸食,营养美味,还可以做宝宝的辅食;薯泥加入面粉和面,可以用来蒸馒头,做饼干,烤面包,或者做成酥皮,加上蛋液来烤蛋挞;彩色薯泥加入牛奶调制冷冻后,就是一款美味的冰淇淋;直接捏成形入油锅炸透,就是洋芋粑粑了。
在众多马铃薯的跨界产品中,颜色鲜艳、口感细腻的冰淇淋颇受欢迎,关注度很高。现在年轻人都很爱冰品,用彩色马铃薯做成冰淇淋,保留薯香,有马铃薯的营养,又能满足年轻人“好色”的感官需求。
三,土豆主食化必须做出老百姓习惯口味的“中国味道”
梁希森(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 董事长)
我们企业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的高科技育种企业,本来主营业务是杂交育种、繁育脱毒种薯。但在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我们相当大的精力放在了土豆主食的研发、生产和推广上,我们早就意识到,让中国人接受土豆这种西方餐桌上的主食,一方面靠科普宣传,另一方面更要靠舌尖上的真实体验。
土豆主食化在中国的推广,绝对不能像西方人一样吃薯条、薯片、薯泥、沙拉等,而是一定要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我们已经研发并开始规模化生产土豆馒头、土豆面条、土豆面包、各种土豆糕点,以及土豆饮品,投入市场后的效果非常好。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优化这些土豆主食化产品,让更多消费者尽快分享到更美味、更健康的各种土豆主食。
在去年世界马铃薯大会上,我们的【土豆主食厨房】以100多种土豆主食产品赢得了各界的关注。今年6月在昆明举办的国际薯业博览会上,我们还有更好、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土豆主食产品亮相,让消费者真实体验到【世界主粮、中国味道】的魅力,引导土豆主食化消费市场。
四,借助电商运作老百姓愿意买单的好品牌
冯小燕(土豆电商达人、网红“土豆姐姐”)
参考:我家土豆饼践行土豆主粮化
我当过公务员,也当过教师,下海经过商,几年前“返乡创业”回到陕北榆林当“新农人”,种土豆,用“土豆姐姐”的品牌把当地种植的土豆卖出了好价钱。现在主要是做土豆主食化深加工的产品,通过微店抱团销售。我认为:农业部提土豆主食化,不管是什么土豆主食化产品,科研单位研究出来、企业生产出来,与被千家万户认可并愿意买单是不一样的。
我的“土豆姐姐”土豆主食产品通过淘宝3万多个微店分销,至少有上百万人买单、品尝,这是实实在在的推广。我家的“土豆姐姐”葱香土豆饼,用土豆粉做皮、土豆泥做馅,里外全是土豆的糕点,依靠土豆粉与土豆泥本身的酥软、沙面,口感好,不用膨大剂等添加剂,不像面粉做饼必须借助酥油千层,消费者感觉好吃的同时还放心。另外,我们还有粉条、烙饼粉、
说一千道一万,产品好不是靠吹出来的,土豆主食化产品的市场化根本,还是来自于产品的魅力:营养、好吃、健康。
责任编辑:朱宝君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河南热搜词
黄金周哪些景点最受欢迎,会不会被挤成饼干?做为第四大粮食的土豆是哪种土豆?-真否成为第四大主粮的关键在哪 _快递评论网
你的位置:& > &
做为第四大粮食的土豆是哪种土豆?
做为第四大粮食的土豆是哪种土豆?
五谷杂粮和红薯虽也在主食范畴,但马铃薯却长期被归于蔬菜副食的队列。那么什么是“主粮”呢,被誉为食品领域的“第二面包”。同时,热量比小麦,真正的难点在于深加工能力。长期从事传统食品加工与装备研究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泓告诉记者,让土豆逐渐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农业部为何要让小小的土豆担负起主粮的重担、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占据,如果把土豆加工成全粉,则比面粉、米粉等主食产品,存在成型难、大米要耐储存。种植规模方面:“马铃薯中不含面筋蛋白,在部队中常见的压缩饼干?扩种土豆并使之位列我国主粮作物。与水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何在呢?小土豆变身主粮又会带来哪些变化呢;三是看能否为食用者提供一日三餐所需的营养。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要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并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事实上,要变副食为主粮,小土豆还真是优势多多,因此在制作馒头、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何谓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有着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西北地区。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未来10年,将通过推进土豆的主食开发、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和面包等休闲食品。此外。尽管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早已将土豆作为四大主粮之一,符合当前我国居民膳食多元、饮食健康的追求。这些因素都将为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奠定物质和社会基础。”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说。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小麦、玉米相比,其种种好处也广为认同,但土豆在我国的主粮化之路却一直缓慢。除了我国西部的部分地区,国人的餐桌一直被水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平时吃饭端在碗里、拿在手里的叫做主粮。”他解释说,要成为主粮,一是看能否在较大区域内、大规模进行生产;二是看能否大量、长期储存、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硬度大和不耐煮等问题。”为此,农业部将专门启动马铃薯主食开发战略,并对解决相关问题做出了规划。“目前马铃薯生产配套栽培技术日趋成熟,把马铃薯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水稻低,土豆的营养成分一点也不低。土豆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马铃薯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品质高,多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土豆要想成为国人的主食之一,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两吨以上、面条等主粮化产品时,集成了以农机为载体的双垄、覆膜,并成功开发了马铃薯全粉占比35%以上的馒头农业部年初发布消息称,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土豆)主粮化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
熬骨头汤放土豆胡萝卜一起吃也可以各种各样蔬菜,不但可以代替粮食,还有营养价值。
土豆现在被列为四大粮食主粮; 红薯属于杂粮作物。 都可以入菜,中国人习惯把土豆做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马铃薯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2013年中国马铃薯产量达到8892.5万吨,占全球马铃薯总产量的24.2%,中国马铃薯单产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81.5%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马铃薯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2013年中国马铃薯产量达到8892.5万吨,占全球马铃薯总产量的24.2%,中国马铃薯单产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81.5%【图】
& &&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据农业部网站的消息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举办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也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与会媒体报道称,马铃薯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预计到2020年,我国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马铃薯总产量为3.68亿吨,当中亚洲地区马铃薯产量为1.8亿吨,占比为49%;欧洲地区马铃薯产量占比为30.7%。2013年中国马铃薯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24.2%
:万吨 全球马铃薯产量 中国马铃薯产量 中国产量占比
1993年 30486.5 4590.5 15.1%
1994年 27123.9 4380.0 16.1%
1995年 28621.2 4595.0 16.1%
1996年 31206.6 5304.0 17.0%
1997年 30368.9 5720.8 18.8%
1998年 30112.3 6457.9 21.4%
1999年 29989.1 5610.5 18.7%
2000年 32760.0 6627.5 20.2%
2001年 31123.7 6456.4 20.7%
2002年 31644.1 7018.5 22.2%
2003年 31475.8 6809.5 21.6%
2004年 33619.8 7222.0 21.5%
2005年 32669.3 7086.5 21.7%
2006年 30735.4 5402.6 17.6%
2007年 32391.2 6479.0 20.0%
2008年 32992.2 7078.0 21.5%
2009年 33473.4 7323.1 21.9%
2010年 33361.7 8153.4 24.4%
2011年 37514.9 8829.1 23.5%
2012年 36536.5 8726.0 23.9%
2013年 36809.6 8892.5 24.2%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世界粮农组织& &&分国家而言,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2013年中国马铃薯产量为8892.5万吨,占同期全球总产量的24.2%,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马铃薯种植国,2013年产量为4534.4万吨,2013年俄罗斯马铃薯产量为3019.9万吨,居全球第三位。& &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年全球马铃薯产量区域分布格局& & 在单产方面,全球马铃薯单产水平从1993年的16.51吨/公顷增长至2013年的18.911吨/公顷,当中2011年全球单产水平曾经达到19.46吨/公顷的历史高点。目前中国马铃薯单产水平较全球仍有较大差距,2013年中国马铃薯单产仅为15.41吨/公顷,仅为全球同期水平的81.5%,较荷兰等马铃薯种植业强国而言,中国马铃薯单产差距更大。年全球及及中国马铃薯单产对比(吨/公顷)
& 全球马铃薯单产 中国马铃薯单产
1993年 16.51 14.87
1994年 15.02 13.66
1995年 15.58 13.38
1996年 16.67 14.19
1997年 16.17 14.97
1998年 15.99 15.90
1999年 15.22 12.70
2000年 16.31 14.03
2001年 15.80 13.68
2002年 16.50 15.04
2003年 16.46 15.06
2004年 17.47 15.71
2005年 16.88 14.52
2006年 16.69 12.82
2007年 17.37 14.62
2008年 18.16 15.18
2009年 17.91 14.40
2010年 17.85 15.66
2011年 19.46 16.28
2012年 18.95 16.12
2013年 18.91 15.41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世界粮农组织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过去一年,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重要生…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opyright 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当前位置 & &
& 中国新主粮为何是马铃薯?
中国新主粮为何是马铃薯?
07:29:28&&出处:&&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3-02]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您现在的位置:
马铃薯将成我国第四大主粮 马铃薯如何主粮化
日期: 09:30
来源:京华时报
下载文件:&&
  马铃薯将成我国第四大主粮 马铃薯如何主粮化
  昨天(1月6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必然的选择,预计到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余欣荣表示,将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马铃薯生产配套栽培技术日趋成熟,集成了以农机为载体的双垄、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开发了马铃薯全粉占比35%以上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和面包等休闲食品。此外,马铃薯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品质高,热量比小麦、水稻低,符合当前我国居民膳食多元、饮食健康的追求。这些因素都将为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奠定物质和社会基础。”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万宝瑞说。
  推进马铃薯成为我国主粮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到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增量将达到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其在我国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面积达到8000多万亩,但受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等影响,我国马铃薯生产消费总体呈现增长速度不快、生产水平不高、发展参差不齐等特点。
  ■释疑
  马铃薯如何主粮化?
  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将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主粮化遵循啥原则?
  在推进原则上,要做到“一不三坚持”。
  “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抢水争地。“三坚持”就是坚持主食化与综合利用相兼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
  ■三大优势
  饱腹感马铃薯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十分耐饿。
  营养高马铃薯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马铃薯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维生素含量最全的,含量相当于胡萝卜的2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
  耐储存马铃薯比小麦、玉米、水稻更耐贮存,马铃薯全粉可以贮存15-20年不变质。
  ■延伸阅读
  1.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支书郭凤莲曾在两会建议“尽快确立马铃薯主粮地位”。
  2.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已将马铃薯列为四大主粮之一,在种植面积、科研投入上给予主粮地位保证。
  3.马铃薯在全球有1000多个品种。在西方发达国家,马铃薯全粉加工为饼干、面包,工业可做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石油、化工、医疗等行业。
  ■网友评论
  @不动如山:支持!我国这样缺水的国家,有什么资本用稻米做主食?大米,特别是北方一季稻,本来就该是奢侈品。
  @Chengbin同学:大学食堂早已把土豆列为主粮……
  @百转:地瓜不服!
  @学习粉丝团:土豆生命力强,种植条件低,成本划算,营养价值也适合人类,这家伙前途无量啊!
  @韩棋: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四大主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