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无节制上网有节制

第三方登录:孩子沉迷手机没节制?学会这几招,一治一个准!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发帖:8188849
&用户:9838725
&精&孩子沉迷手机没节制?学会这几招,一治一个准!
我是小扒扒
宝宝3岁10个月LV.24
最近,家长群像爆炸了似的,一直追问开心老师:孩子老是玩手机怎么办?没收孩子手机不见效怎么办?为什么怎么治孩子还是老样子?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替孩子算过手机通讯录、微信、QQ里一共有多少好友?我根据班级50位学生粗略统计了一下,80%的学生竟然超过600多位好友,想想看如此强大的人脉怎能让孩子舍下?
除了交友,孩子还有更大的诱惑——游戏,班上的学生一个带一个学会了游戏,形成了庞大的游戏团,你不玩就是异类、不合群!
为此,开心老师翻阅了很多案例,终于为各位家长准备了十分管用的3种策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例如:
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孩子要学会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孩子出门玩耍时,可以要求不带手机出门。
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21:00准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多久,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后决定。
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机作为惩罚。
以上5条请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做到不心疼、不放纵、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赖。
转移孩子注意力
自从,开心老师调查了班级学生玩手机的情况后,有一位学生东东跟我分享了他的妈妈如何帮助他戒掉手机的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祭出了大法宝——手机。
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孩子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养成孩子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家长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说真的,开心老师认为比“你再玩手机,我就给你没收了!”这句话更有用的是家长用对方法,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楼主我是小扒扒
宝宝3岁10个月LV.24
冰激凌的默契
宝宝2岁3个月LV.19
很难执行商量上学不带手机,出去玩不带手机
宝宝4岁11个月LV.24
宝宝9个月LV.14
父母早起带头作用,有奖有罚,
宝宝10个月LV.8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11年时事热点知识点 & “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习题详情
288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2.9%
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再受网络不良信息和游戏的谤惑,节制上网时问,把主要精力又放在品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材料二: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从2009年至今,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又开展了校园安全的教育、检查等相关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1)特别关注:小波如果继续沉迷网络,可能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分)(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把一些网瘾少年引上了不归路,请你为青少年戒除网瘾体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3)爱的积累:运用七年级教材的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山东日照于里镇初中九年级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一问从身体、学习、成长角度思考。第二问具体可行,言之有理便可。第三问查考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联系社会现实便可。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主要考察你对“11年时事热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11年时事热点
与“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相似的题目:
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科技社会主义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主义事业
下列直接体现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李某不赡养父母的行为遭到邻居的谴责学校给予旷课的学生纪律处分法院判决李某给付父母赡养费全国人大通过《企业所得税法》
“你有情,我有情,依法诚信纳税献真情;你出力,我出力,促进民生发展齐努力;你受益,我受益,共享和谐社会最美丽。”可见①自古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社会③税收边着你我他,诚信纳税靠大家&&&④税收促进发展,发展发送民生①②③②③④①③④①②④
“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再受网络不良信息和游戏的谤惑,节制上网时问,把主要精力又放在品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材料二: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从2009年至今,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又开展了校园安全的教育、检查等相关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1)特别关注:小波如果继续沉迷网络,可能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分)(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把一些网瘾少年引上了不归路,请你为青少年戒除网瘾体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3)爱的积累:运用七年级教材的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材料一:小波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开始上网时,他注重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自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谤惑和迷恋网络游戏以后,他无心学习。满脑子装的都是不良画面和刺激游戏。后采,他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再受网络不良信息和游戏的谤惑,节制上网时问,把主要精力又放在品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材料二: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从2009年至今,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又开展了校园安全的教育、检查等相关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1)特别关注:小波如果继续沉迷网络,可能会给他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分)(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把一些网瘾少年引上了不归路,请你为青少年戒除网瘾体几条合理化建议?(4分)(3)爱的积累:运用七年级教材的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深深的情、浓浓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相似的习题。开学在即,孩子沉迷手机没节制?分享这几招,家长会感谢你!| 精选
暑假就快要结束了,学生们恐怕多多少少都在这个假期里享受着手机的乐趣,可是开学以后,更多的精力必然需要投入在学习上。
如何帮助孩子戒断手机的“毒”呢?今天,红袖子给家长、老师和童鞋们支3招!
约法三章,犯规要有惩罚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下面是一位家长制定的守则,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1、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要学会和同学面对面交流。
2、出门玩耍时,不要带手机。
3、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第二天早上7:30开机;不要出门借手机。
4、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具体时间长短我们通过协商来确定。
5、如果你做不到,那就只好收走你的手机作为惩罚。
转移孩子注意力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
● 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
● 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
● 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的第一反应,当然是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
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
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
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祭出了大法宝--手机。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
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孩子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养成孩子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家长的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过度玩手机既容易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损伤,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别让孩子的童年只剩“手机”!
转自语文好教师微信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快来参加征集活动吧!往下?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上网控制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