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大神来说下,1000X的高音质无损音乐下载等同于有线耳机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fb4f6cc47d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无线不是音质瓶颈,降噪超强的索尼 WI-1000X 评测
听过工程版一周多后,我已经下单预订 WI-1000X 了,预计要第三或第四批发货了。相比那些盲狙的朋友,我真是太幸运了。结论先放前面:WI-1000X 是同类产品(颈挂式蓝牙耳机)中,友商最难以逾越的高峰。同时也是 1000X 系列中最值得买的一只。其实也很喜欢 MDR-1000X 及其下任 WH-1000XMKII,但是考虑到我是多汗体质,且是出门不带包党,所以还是耳塞好。几大原因:一、降噪性能处于同类产品的第一集团;二、蓝牙无线系统音质甚至好于有线耳机直插大多数手机,目前没有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同类产品;三、设计和配戴依然第一集团;四、人性化各方面考量足够周到,是个小加分项。------------------------------------------------------时间原因许久没写过数码评测了——除非有令我心动的东西。好在十一期间我有幸在各位大 V 媒体体验完之后,也拿到了一条 1000X 系列耳机——颈挂式蓝牙耳塞 WI-1000X。因为在第二代 1000X 系列活动试听后,对项圈的印象实在惊艳,而项圈又明显更方便携带。于是终于有机会在拿到商品版之前,静心品鉴一会儿,这也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当然一不小心下文又瞎扯淡了很多也许有误导向的技术解读(浅度科普的必然),感到乏味的话这里可以按右上角红叉了。【随便插图片】捡重点说起:首先是降噪。最大降噪效果与唯一的同类直接竞争对手 QC30 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点上可能有所争议。但这要看不同的环境来讨论:在嘈杂人声的店头复杂环境对比,在最大降噪情况下,WI-1000X 确实更为安静,嘈杂嗡嗡声两者都是立马滤除,而近处人说话的声音 WI-1000X 滤除更为彻底,所以 SONY STORE 在初期展出时直接把 QC30 摆在展柜前给大家对比;而地铁上情况则有所不同,地铁的低频轰鸣,两者戴上都是明显的静谥,在无线降噪耳塞类产品里也是高出其他产品一大截。硬要比的话,QC30 比 WI-1000X 过滤更为彻底一点点,列车启动时电机刚通电的咻咻声还是可以听到,而 WI-1000X 对咻咻声都过滤了大半基本听不见了。所以 QC30 是让你知道车在走,但不知道自己在哪;WI-1000X 是让你知道在哪,不知道车走没走。您的位置:
申明:以下文字和图片(不包括标题图)都出自本人之手,如果其他网站有雷同,不要怕,只是我发布于不同平台而已。这...
申明:以下文字和图片(不包括标题图)都出自本人之手,如果其他网站有雷同,不要怕,只是我发布于不同平台而已。这场大PK的来由&&&&自从上次我发布了“性价比爆表or一分价钱一分货?FIIL Diva 与 SONY 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耳机的对比评测”,就有人过来问,“H总,你可曾为QC35和MDR-1000x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那人就正告我,“H总还是写一点罢;虽然没人爱看你的文章。”&&&&今天,我就恬不知耻的扛起了QC35和1000X的对比评测大旗,QC35是我同事购于香港,1000x是我本人购于王府井索尼直营店,两个耳机我经常用来作别的耳机的参考,还是有点心得的。但是,这工作不好做,两边都有粉丝和黑子,如果我的评测有失偏颇,欢迎大家指(撕)正(逼),有事说事,不准骂人。那么,现在就请上来我们两位选手吧。&Bose QC系列的最新款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SONY 索尼 MDR-1000X 无线降噪立体声耳机,采用包覆式结构,专为耳型设计的释压垫,质地柔软,采用声学密封结构,实现全包裹式舒适佩戴,同时减少漏音,因而能提供强劲的低音;采用内倾斜轴结构设计,使耳机外罩的旋转轴面向内侧,以贴合耳朵,提高佩戴稳定性;静音接头装置可减少滑动时发出的机械噪音,在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颜值大对决&&&&颜值方面,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品味不同,这里只是从我的审美出发,同时尽量呈现最真实的外观图(我会告诉你是因为我摄影技术比较渣,不会柔光,不知虚化么?),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吧。1、携带盒的对比&&&&如下图所示,携带盒其实已经可以看出来二者风格的差别了,1000x的携带盒风格圆润,线条简单,而QC35的携带盒四方四正,中规中矩,造型“古典”。从便携性上来说,QC35的携带盒要好于1000x,但是从外观评价上来说,1000x的明显要好于QC35。左边为1000x,右边是QC35&&&&下图为QC35和1000x在携带盒中的卧姿,二者都采用了平卧的方式,减小了携带盒的面积,是个比较好的方式。国产的fiil diva可能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了立式携带盒,便携性不如它的两个老大哥。左边为1000X,右边是QC352、外观的对比&&&&从携带盒的不同,其实已经窥见二者设计理念的差别,而外观的设计风格的差别,更加深了二者设计理念的差别。&&&&1000x的外表面使用了大量的蒙皮设计,头梁使用了金属质感与蒙皮工艺相结合,且头梁和耳罩的连接部分,也使用了金属构件(也有可能是金属漆塑料)进行连接,同时为了保持整体线条的流畅,logo使用了内敛的阴文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来讲,线条简洁,造型时尚现代,同时蒙皮又提升了整体的价值感,显的高端大气上档次。1000x大量使用的蒙皮设计&&&&QC35延续了一贯的家族风格,使用了经典的塑料头梁设计,头梁和耳罩的连接部分使用了相同的塑料材质,耳罩部分为了提高质感,使用了金属材质(或者说金属漆塑料),logo部分使用了传统的金属贴标。从整体设计来说,中规中矩,无错无过,很符合bose的定位——注重技术,而不在意外形。BOSE的logo&&&&小结: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单从外形上来说,1000x更有设计感,而QC35就略微显的普通了一些,至于消费者喜欢哪种,就是各花入各眼了。降噪性能大比拼&&&&前面啰哩吧嗦了这么多,各位看官,现在终于要到重点了,需要睁大你的眼睛了。各位之所以选择降噪耳机,就是奔着它的降噪功能去的,BOSE作为降噪耳机的老将,它的降噪功底是毋庸置疑的,而SONY作为降噪新军,它以前出品的降噪耳机并没有多么突出,那么此次能否借助1000x来一场逆袭吗?下面,就请我在以下三个场景中为大家体验吧。1、室内/家中&&&&在室内,或者家中听音乐,是比较理想的环境,家中的噪声源主要是窗外不大的噪声,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运转声,电视机上的节目声等。&&&&且让我先带上QC35,开启降噪,哇,世界一片安静,窗外声音和家电的声音都没了,不错。咦,耳膜怎么有点耳压感(类似与飞机上的感觉),不管他,适应了就好,放一只小提琴独奏听听,半小时后……“赶紧过来晾衣服!”远处传来媳妇的呼唤,取下耳机,世界的吵杂又回来了。&&&&晾完衣服,回来带上1000x,开启降噪,哇,世界一片安静,窗外声音和家电的声音都没了,不错。咦,闭上眼听,怎么感觉有一丝丝的若隐若现的底噪声,不管他,听音乐的时候就听不见了,继续听那只小提琴独奏,半小时后……“啪!”“哎呦”,“又给我装聋,老娘在你耳边喊了半天,让你起来拖地,你又当听不见!”,捂着脸,取下耳机,世界的吵杂又回来了。2、地铁上和汽车上&&&&室内场景写的革命浪漫主义,只是为了让大家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我的日常,现在我转变文风,力求简洁干练。&&&&地铁上和汽车上的噪声源主要是地铁运行的声音,汽车自身发动机的声音,车轮和铁轨碰撞的声音,车厢内人们交流的声音,和地铁报站的声音。&&&&对于地铁运行的声音和汽车自身发动机的声音,QC35和1000x都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车轮和铁轨忽然响起的巨大碰撞声,二者也进行了很好的过滤,虽然无法完全滤除,但是听到耳中,也很小了。车厢内人们交流的声音,和地铁报站的声音都是人声,对于这些声音,当开启音乐的时候,QC35衰减性很小,人们交流的声音可以听见,报站声音依旧,而1000x的衰减很大,人们交流只能看见嘴在动,但是不知道在说什么,而报站声音虽然清晰可闻,但是距离感很远。3、马路上&&&&马路上的噪声源比较复杂,包括喇叭声,叫卖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街边店铺为招揽顾客的爆破喇叭声。&&&&在这样的场景下,QC35和1000x虽然都能对噪声进行了过滤,听歌的情况下,QC35依然不能和好的过滤人声,1000x对人声稍微好些;不放音乐的情况下,就稍显力不从心了,每种噪声虽然都有不小的衰减,但是达不到完全安静的状态,与以上场景相似,QC35对人声的过滤要落后于1000x,对环境音的过滤,也并没有超出1000x。&&&&小结:从以上三个典型场景的体验,大家可以看到,在安静环境下的降噪模式,1000x存在非常微小的底噪,这点上比QC35略有不足;但是1000x对人声是有很明显的过滤作用的,特别在开启音响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只见嘴动,不闻人声。而QC35好像并未对人声进行过滤,我并不认同它的这点设计理念。从1000x可以看出,在降噪领域,索尼搞了一次逆袭,从此BOSE不能在降噪领域一家独大了——虽然索尼的定价也很卖肾,但是有竞争总归是好的。音质究极大PK&&&&音质究竟是玄学还是可以量化的?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音质是可以量化的,很多人认为是玄学,只是没有找准衡量/对比的那个点。看过我的文章的人都知道,我评测音质,不只是我的主观评测,我还会告诉你,一首歌听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代表音质的哪些部分,让你自己去对比,去感受。下面我的评测,如果你手边有两幅耳机的话,价格最好差别大一点,你跟着听,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差别了。播放设备:华为mate8音源:320kbps,采样率44khz连接方式:蓝牙(非apt-x,非LDAC)说明:1)选择蓝牙连接而非有线的原因是,降噪耳机主要是出街使用,蓝牙应该是最方便快捷,最经常的手段了;2)没有选择无损音源的原因是,蓝牙听一听320kbps也就行了,高清的带宽不够;3)选择最普通的蓝牙,而非APT-X,第一是apt-x不是所有手机都支持,第二是虽然音源这么糟糕,但也足以听出二者的差别了。4)最后为什么没有选择LDAC,虽然LDAC对音质的增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1000x支持,而QC35不支持,要将二者拉平在同一个起跑线看看。Ready~,GO!1、低音:BOSE一向以低音出名,那么QC35在低音方面能否胜过1000x呢?我选择了赵鹏的船歌作比较,请对比试听11s-37s见的鼓声,QC35的鼓声下潜不错,但是回弹较慢,1000x的鼓声下潜也很不错,回弹也很强力,感觉就是1000x的鼓声更能抓心,听1000x的鼓声,就像一下一下敲在心脏上一样,而QC35的鼓声略显松弛,就像是在敲一面鼓皮松了的鼓。作为对比,可以再试听一下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32s-59s,加深一下印象。小结论:低音方面,1000x略胜QC35,但是不太明显。2、高音:依然选择赵鹏的船歌作比较,这次我们听0s-10s的水流声,闭上眼,仔细品味几遍,听出差别了吧。QC35的水流声较小,且在第7s后,水流声有点闷,有点沙沙的感觉;1000x的水流声较大,比较欢快,一直持续到10s。听起来,1000x的水流落差较大,湍急一些。怎么,没听出来,ok再来一首单纯点的加深印象,依然是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这次我们不听音乐,听背景中的口哨声,那可是单的不能再单纯的高音了,听20-35s,以及1:15-1:30的口哨声。这下听出来了吧,1000x的口哨声更加响亮高昂,而QC35的就比较小声一点,有点气息没接上的感觉。小结论:高音方面,1000x胜出QC35不少,还是比较明显的。3、声场:简单的理解就是声音的空间感,这次我们换首歌,惠威试音碟中的王菲的南海姑娘,必须这个版本的,其他版本没有这段。听0-10s,有一段电音的左右声道转换。普通耳机只能听出左右变换,而声场好的耳机,可以听出180度转换。试听一下,QC35大概可以听出左右各45度,合计90度;1000x大概可以听出左右各30度,合计60度。小结论:声场方面,QC35胜出1000x,不太明显,但是可以听出来了。4、解析力:首先声明,QC35和1000X的解析力都是很不错的,对于普通耳朵已经快到极限了,但是,对比吗,总要找点不一样的地方。直接上结论,高频解析力1000x>QC35,低频解析力QC35&1000X,验证点,赵鹏的船歌0s-10s的水流声,1000X听见的泡泡比QC35要多,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中20-35s,以及1:15-1:30的口哨声,1000x听起来明显是一个盘旋着上升的声音,而QC35是直接上去的,所以高频解析力1000x&QC35;赵鹏的船歌中,虽然1000x的鼓声比QC35更能抓住人心,但是在鼓面震动中,感觉稍微有点浑,而QC35要稍微好一点点。5、音色:这块是QC35和1000x差别最大的地方。很多人听歌,感觉耳机的好坏,都是从这点来出发,但又讲不出所以然,久而久之,音质就变成了玄学。其实音色是其他中高低频、解析力、频响、瞬态等等共同调和出来的,也许其他每一样你单独看都相差一点点,但是综合起来,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同样先说结论,这里用一些比喻,来帮助你理解二者的区别。QC35的音色就像一杯白开水,平平淡淡,解渴足够,但是总感觉缺少那么点味道;1000x的音色像一杯清茶,解渴之余,还能体味到一丝幽香,但是又有别于各种香精调味出来的饮料,久饮不腻。用QC35听音乐就像站在空旷的广场上,空间很大,但是就造成了各种乐器的声音很散,各奏各的,无法呼应;用1000x听音乐就像置身于音乐厅中,空间不大,但是足够,各种乐器的声音通过反射板,吸收板的混合,交织恰到好处。讲完情怀讲道理,其实音色的差别,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找到轨迹的,高频好,音色自然就亮,就润,例如儿童的声音;低音好,自然就有氛围,有气氛。为了让你体会这个差别,请闭上眼睛听这两首歌,不要思考什么,就是安静的听而已——张国荣《当年情》,惠威试音碟中的王菲的南海姑娘,有没有感觉到哥哥姐姐趴在你的耳边,为你而唱,连他/她的呼吸声都能听到?好了,就感觉哪个更绵柔就行了。&&&&小结:通过上面的对比,在普通的蓝牙模式,320kbps的音源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1000x的音质要好于QC35。但是,1000x还有大杀器啊,使用普通蓝牙,1000x才发挥出八成功力,如果换成索尼独家的LDAC蓝牙技术呢?差距只会更加大。这里我给大家一个音质标准的参考,QC35的音质,大概相当于AKG K240S这个档次(我同事强烈要求我换成比K240S要差,为了避免评论里吵的太厉害,我维持原文),1000x的音质,大概相当于AKG K701这个档次,这俩价格上差600多元,但是因为音质的边界效应,比50与600的耳机差别可要小多了。&定位录音室使用的头戴式耳机,听袁娅维专属京东直达链接查看百科&&苏宁易购直达链接&人机交互大比拼&&&&耳机是用来用的,他的易用性和舒适度关系到你对它的喜爱程度,下面开始比较这两点。易用性之战&&&&QC35使用了经典的按键式控制和手机APP相结合的方式,与手机风格相似,QC35的按键也是常规的方块按键,可以调节音量,音乐的起放,接电话等。它的降噪开关键与蓝牙键结合在了一起,如果开启蓝牙,就必须开启降噪,无法在不使用降噪的情况下蓝牙连接耳机。这也就造成了,如果你从地铁中走上马路,唯一的选择就是摘下耳机。手机APP设计简陋,甚至你可以忽略这个app的存在。&&&&1000x使用了革命性的手势操控与按键操控相结合的模式,底部的三个按键使用了时尚的平面设计,用类盲文的触摸点以实现盲操,分别为开关机,降噪开关、模式选择等,调节音量、切换歌曲,起放、接电话都可以依靠耳罩部位的触摸手势实现,触摸简单灵敏,隔着厚厚的手套也能使用,但是缺点就是太灵敏了,容易误触。降噪模式可以选择“全过滤”,“不过滤人声”,和“什么都不过滤三种”模式,这样在使用环境变换时,不需要取下耳机,在寒冷的冬天,甚至可以当一个“耳朵捂”来使用。非常革命性的“双指启停技术”(我自己起的名字,英文名不好理解),可以用双指按压右耳罩,临时的关闭降噪,与外界交流。&&&&小结:在易用性上,1000X丰富的人机交互方式,完全秒杀了QC35老旧的交互方式,虽然有误触这一小毛病的存在,但是瑕不掩瑜,肯定是未来蓝牙耳机的发展方向。佩戴舒适性之大比&&&&耳机长时间佩戴,他的结构设计关乎到能否长久的舒适佩戴,下面就通过二者的结构,来体验和分析二者佩戴感的差别。&&&&我分别长时间的佩戴了1000x和QC35,得出的结论是,QC35的佩戴舒适感要好于QC35,主要体现在:1)1000x的耳罩比较夹头,特别是耳廓的后部偏下,有明显的压力感;2)1000x耳罩的严实程度要大于QC35,发热的感觉要比QC35要大。那么,QC35的310g自重还大于1000x的275g,这种不舒适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该怎么缓解呢?各位先看二者耳罩内部的对比。QC35的耳罩 1000X的耳罩&&&&图像拍摄的原因,实际情况是,QC35的耳罩要比1000X整整大了一圈,且所使用的海绵,触感上要比1000x更松软,再相同压力情况下,1000x与皮肤接触部分的受压感自然要重一点。&&&&还有就是二者的佩戴方式,更进一步的造成了佩戴舒适感的不同,前方高能预警,LZ要爆照了!QC35佩戴效果1000X佩戴效果&&&&什么,你说笔者太帅,这个每天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不要再谈了,我们说正事!从上面的两张效果图来看,1000X的头梁弯曲程度要明显大于QC35,夹头感就自然而然了。有什么方法缓解吗?请将1000x的头梁调低,用头顶部给头梁一定的应力,可以适当的分担耳朵的压力感,从而改善佩戴体验。&&&&小结:在佩戴舒适度上,QC35完胜1000x,1000x为了时尚的造型,牺牲了一部分的舒适度,还是很可惜的,特别是夏天,如果没有空调的情况下,不建议佩戴1000x。当然,没有空调,QC35也不可能戴舒服。价格比拼国行:QC35国行售价2888RMB,1000x国行售价2899RMB,1000x贵11元,但是保修比QC35多一年。水货:QC35的水货价格在元左右,1000x的水货价格在元左右,相差300元。全文大总结如果仔细看了上文的你,肯定有了自己的选择,如果没有时间看,我下面总结以下要点:外形:QC35 中规中矩;——————1000X,时尚高档;结论:根据自身风格选择。降噪:QC35 无底噪,不过滤人声——————1000x,有若有若无的底噪,过滤人声。结论:平分秋色。音质:QC35 音质相当于600元左右耳机——————1000x,音质相当于1200元左右的耳机。结论:1000x虽然不能秒杀QC35,但是也是轻易胜出。易用性:QC35 按键交互,老旧——————1000x,革命性设计,虽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结论:1000x秒杀QC35。舒适度:QC35 经典设计,佩戴舒适——————1000x,有点夹头,略热。结论:QC35完胜1000X。购买建议:如果仅需要降噪,不在乎音质,强调佩戴的舒适性,建议选择QC35。如果既需求降噪,又想体验千元级耳机的HIFI感受,同时能适应他的佩戴感受,建议选择1000X。有感:1)耳机在终端的售价,其实是有筛选性的,当一个耳机价格定位不准时,市场会调准它。水货1000x比QC35高300元的售价,恰恰说明了这一点。2)国内的降噪耳机,无论从降噪,还是从音质上来说,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价格和这两位相差不少,但是并没有比较高的性价比,继续努力吧,国产耳机!
扫描关注沙发管家微信
“扫一扫”微信登录查看: 13388|回复: 7
“听”的极限 索尼神器mdr-1000x耳机评测体验
本帖最后由 person2388 于
00:07 编辑
QQ图片35.png (110.12 KB, 下载次数: 0)
11:54 上传
这篇是分好多天好几次写完的,想到什么就补充进去什么,总体上确实是索尼这几年最值得买的耳机,小问题也有,但丝毫不影响它带给我的乐趣。真的是很有买的冲动啊…………————————————————————————————
打开《what hifi》官网,索尼mdr-1000x早已被选为2016年最佳降噪耳机了。而2015年这一奖项是给了akg的n60nc,再往前,2014年是bose的qc25,2013年是qc15,蛰伏多年的爆发,背后必定是下了相当的功夫吧。
1000x现在已是降噪耳机中的超级明星,然而,进入2000年来索尼似乎从未有一款耳机可以在细分类目中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从信仰角度来说,这令人鼓舞。
事实上,个人对1000x的认知最初只是价格和型号,样子因为太简约,甚至没记住,唯一好奇的是价格好高,甚至齐平于自家旗舰头戴z7。除此之外,对它并无太多兴趣(也怪上万元的Z1R太抢眼球)
QQ图片10.png (916.09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直到收到这款产品,才意识到它的强大与有趣。
包装正面把所有亮眼的特性都标注上了,全都是截至目前索尼最尖端的技术。这么多技术logo光是看着就能意识到它的牛X。
这耳机蓝牙连接支持LDAC,对于非索尼设备(不具备LDAC的前端),由于mdr-1000x具备S-MASTER HX和DSEE HX,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媲美HI-RES的高音质。
QQ图片46.png (879.68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套盒抽开,里面是黑色盒子。和索尼其他千元产品包装风格一致。
QQ图片33.png (1.06 MB, 下载次数: 1)
11:29 上传
背面是手势操控方面的图示介绍,还有S-MASTER HX数字放大技术。好奇的是为何不把这个也贴在包装正面。
QQ图片42.png (805.22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收纳盒做工很不错。
QQ图片06.png (943.77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拉链拉开后,是这种造型,有些没想到。区别于MDR-100ABN、Beats solo wireless、momentum on ear等对称感很强的折叠模式。假如没有这个盒子,平时要牢固的折叠它,难以实现。索尼的意思可能更希望用户使用完放在盒子里吧。。
QQ图片22.png (892.13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盒子中间有布料支撑的格挡,可塞进去飞机转换插头和那根usb充电线。如果出门远行,还是很有必要这一套都携带的。
QQ图片29.png (931.27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附赠的三个小配件,耳机线的做工、材质相当好。据说比bose qc35好太多。索尼真是太有心了。哈哈。
QQ图片52.png (960.94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似乎只能这么折叠,像是个耳朵。
QQ图片37.png (839.66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米灰色还是挺漂亮的,感觉比黑色更有时尚感。金属部分的头梁和延伸部位色泽美艳,也让原本简约的商务风格有了一丝潮流气质。耳罩部分大小正好,比mdr-1a小一圈,比不少压耳式耳机又大一圈,完美笼罩耳朵边缘,照镜子时,也不觉得突兀,对于嫌大耳机出门过于招摇的人来说,我认为稍小的mdr-1000x会是很好的选择。
QQ图片39.png (620.92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镂刻的sony标志。耳罩外部是类似皮的材质,使用期间不小心指甲压出几个印子,几分钟内一直难以抚平,着实伤心一阵子,但几小时后,发现印子消失,可见材质本身还是可以经得住一定的“摧残”。
QQ图片15.png (758.48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整体造型简练,一点不累赘,比h.ear on wireless还要更精简,凝练。
QQ图片11.png (632.06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这部分比黑色款似乎更漂亮。
QQ图片54.png (523.97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索尼的几个高端头戴耳机在支架与头梁之间的连接处一直很讲究“静音”。静音接头装置可减少滑动时发出的机械噪音,在顺畅的滑动同时实现沉浸式音乐聆听体验。mdr-1000x也是如此。
QQ图片08.png (692.22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左右两边分别布置了充电口和耳机线接口
QQ图片46.png (731.45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顶部较为隐蔽的位置开辟了很多小孔,似乎是为了音质考虑……
QQ图片26.png (779.23 KB, 下载次数: 0)
11:29 上传
& && & 左侧耳罩底部的三个按键(开机/降噪/环境音),多适应几次,就可以掌握操控规律了。其中开机键是按住3秒,3秒后,会有女声提示“开机”或是紧接着说句“蓝牙连接”,此时也会激活NC(降噪)按键,该按键的灯会亮起。如若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想知道耳机电量多少,可按一次“开机”键,会听到“中电量”或“低电量”之类的语音播报。也是很人性化,很方便的。三个按键最上面的上“环境音”,按一次是“环境声普通模式”,再按一次是“环境声语音模式”,好处是完全不用摘下耳机,就可以很清楚的听到周边的声音,这耳机内外各有一个麦克风,会精密的分析声波,某种角度来说,甚至比摘下耳机还听的更清晰。比如前些天,我骑车出门(逆风行驶),后座带着一朋友,他在我身后对我说话,不带耳机时,由于风很大,且逆风,很难听清他说什么,但戴上耳机,开启“环境声语音模式”,竟然完美解决。原本很猛烈的风噪几乎全部被消去,身后朋友的话语声被放大凸显出来,而且冬天寒冷的天气,耳罩还能保暖,以至于我出门不论做什么,都想带着1000x,真的是很有趣。我甚至联想到和家人一起去嘈杂的超市采购年货,若带着它也是很好的选择啊……
& && & 至于“环境声普通模式”,似乎放大你身边所有声音,人声不会像之前那种模式般单独凸显,如果你走在车流密集的地方,这种‘’环境声普通模式”或许会让你真正体验到不摘耳机的情况下“耳听六路”。
& && & 最后说下降噪:屏蔽噪声的效果,对我来说已经是100分了。最简单的比如巧克力键盘敲击时的脆响几乎完全听不到,身边几米的家人聊天,笑、哭也都变得声音微小,似乎是被瞬间推到几十米远的位置,这感觉既有趣又实用,而几次坐车、骑车时各种巨大的轰隆级响声也会被压制到不伤耳朵,甚至于内心安逸如“午后小憩”般的惬意级别。这使得我对降噪耳机产生了浓厚的爱意。太多次的惊喜,让我不得不考虑购买一副。
可能是缺点的地方:语音提示的时间两秒多,使得切换功能的“及时性”打了折扣,比如此时有急事需要紧急切换,但连同手指操控和语音提示就可能达到三到五秒,这有些影响体验的顺畅感。如果可以,把语音缩短到半秒,或许是更好的方案。
耳垫在天冷的户外会稍感偏硬,与皮肤接触的瞬间会不那么亲切柔和,过一会倒是没问题了。鄙人眼镜党,未感到有夹头、夹耳情况,双耳可长时间佩戴。重量也控制的不错,总体舒适度、牢固性要好于100abn。
& && & 好于早前听过的100abn和mdr-1abt这两款无线耳机。高解析耳机的特点很大程度被释放出来,且低频力度猛、中频密度和韵味也够“索尼”、高频也因dsee-hx加入,给人透气和延展漂亮的感觉。即便听mdr-1a或是其他品牌的高端头戴很久,我也感觉mdr-1000x的音质依旧是值得称赞的优秀水准。且响度够大,无线驱动比有线更能让人有“过瘾”感受,这也是1000x成功的地方。& && & 幻想过,若是没有降噪功能,1000X凭借镀铝液晶振膜会是一个更厉害的产品。& && & 此外,Xperia或是walkman无线连接后,eq、clear audio+依旧可以发挥作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听觉体验。
& && & 把手机或是walkman的蓝牙关闭后,就让它在那待机,过一会(约10分钟左右)语音提示“关机”,随即灯灭,再过不知多久又语音播报“开机”,灯亮……暂不明原因,有时手动关机后,过几小时,或是白天我都不在家,夜里临睡前听到它突然“开机”……见鬼的感觉。7天内大致遇到三次这种情况。实在是“智能”。
& && & 日版的F886,不知是不是机器有点问题,NFC无法连接,耳机内只是传来“叮”声,无奈打开蓝牙,搜索并连接,后来连接上体验倒是很不错,有一次手动断开1000x,想试下能否再连接上,F886(英文)显示一行英语,pin码之类的提示语,不论重启机器几次,再无法连接上了。Z3+偶尔出现一次无法NFC连接的问题,重启手机后,便恢复了。此外再没任何毛病。
& && & 夜间非常安静时,1000X开启NC,比较明显的能听到耳机内微微噪声,也许随着技术再进步,未来这个也能取消掉……
& && & 续航时间不多不少,相比自家100abn或是其他品牌无线类耳机,续航不算出众的(约20小时),如果技术还能再进步,开启降噪能达到40小时是极好不过的了。
不喜欢降噪
搭配iOS设备,iPhone、iPad时,各种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还是说必须搭walkman?
本帖最后由 person2388 于
10:04 编辑
搭配iOS设备,iPhone、iPad时,各种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还是说必须搭walkman?
没iphone 有ipad air 不知怎么回事 连接不上 搜不到。但其他拥有这个耳机的人可以连接到ios任何设备,且功能上(除了NFC)都可以正常发挥作用。
于日晚 深圳 顺电 华强北店 国行黑色 购入.
搭配iOS设备,iPhone、iPad时,各种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还是说必须搭walkman?
没iphone 有ipad air 不知怎么回事 连接不上 搜不到。但其他拥有这个耳机的人可以连接到ios任何设备, ...
还可以连接两个IOS设备
客观 包容 敏锐 专业
iMP3.net 随身数码影音
推广合作:139
莫凡配件:13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猫精灵音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