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 根治晕车晕船吃什么药最好 晕船的症状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晕车
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晕车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经验总结---治疗晕车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的图书馆
经验总结---治疗晕车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经过几年的针灸实践过程,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晕车的有效穴位。特在此与广大是兄弟们分享。一般来讲,治疗晕车最有效的时间是患者有症状的时候(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胃部不适。。)恶心、呕吐扎内关、合谷,头晕、头痛扎太阳、率谷,胃部不适扎足三里。最重要的是耳针的应用:神门、胃、交感。看似简单,确非常实用的。下面是从网上搜索到的关于晕车很全面的文章,也与大家分享下。关于晕车晕船: 1. 为什么会晕船、晕车、晕机? 运动病又称晕动病,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人体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前庭器官产生过量生物电,影响神经中枢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 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园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园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稍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半规管感受角加(减)速度运动刺激,而椭园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当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如汽车转弯,飞机作园周运动),角加速度作用于两侧内耳相应的半规管,当一侧半规管壶腹内毛细胞受刺激弯曲形变产生正电位同时,对侧毛细胞则弯曲形变产生相反的电位(负电),这些神经末稍的兴奋或抑制性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向前庭中枢并感知此运动状态;同样当乘坐工具发生直线加(减)速度变化,如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园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每个人耐受性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运动病症状。 2. 如何预防和治疗运动病(晕船、晕车、晕机)? 确切地讲运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不同,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应急反应。因此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根治或治愈措施,现有的各种防治方法都是暂时缓解症状或延缓它的发生。 运动病的最佳防治方法是避免或离开能引起该病的环境,但这很不现实。以前防治疗运动病多采用药物,主要为镇静止吐药,如乘晕宁、东莨菪碱、安定等,抑制中枢兴奋,缓解消化道痉挛。但这些药物多有作用慢,口干、嗜睡等副作用,而且疗效不理想。市场曾有一种耳后皮肤贴剂,为东莨菪缓释剂可经皮肤渗透吸收,但仍不能消除该药物固有的副作用。其它如:贴肚脐、压内关穴、开窗通风向前注视等也是常用而作用极有限的方法。还有就是前庭锻炼方法,如同飞行员训练一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反复刺激前庭,如:旋转椅、秋千、俯虎、荡船等,使前庭产生适应习服,可以达到减轻运动病症状的目的。但如果停止训练或脱离该刺激环境,运动病症状会再次出现。 既往,世界各个国家的前庭平衡医学专家长期致力于运动病的防治研究,但收效甚微,终无突破。现在好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研究所、眩晕诊疗康复中心主任,胡广艾教授、主任医师根据前庭平衡医学原理,结合前庭临床经典理论,经过十多年临床潜心研究,发明了一种治疗晕动病的仪器-电子防晕仪。该仪器可通过电子振荡产生脉冲电信号,再通过双耳部电极作用于人体内耳平衡器官-前庭,抵消或削弱人体受到过度运动-直线和角加(减)速度刺激使前庭产生的过量生物电,减少和阻止前庭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从而提高前庭器官对各种运动刺激的耐受性,达到治疗运动病的目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开创性的运动病治疗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一改往昔旅行时靠服镇静药心烦、口干、昏昏欲睡的状态,使今日旅程潇洒、轻快,尽情饱览美丽的祖国山水,享受现代文明的快乐。 该研究课题经专家评审鉴定为"国际首创"水平,先后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全国发明博览会银奖、国家专利(98 3 26062.1),列为天津市科技创新、推广产品。该产品(津药器监(准)字98第226031)一经投放市场,立即得到广大运动病患者的好评。 3. 为什么晕车的人能够开车,却不能乘车? 因为运动病主要是人体前庭神经系统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故前庭神经系统的兴奋度的高低是关键。前庭神经系统属于低级中枢,它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影响,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抑制作用。当晕车的人开车时,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大脑皮层高级中枢高度兴奋对前庭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自然就不会晕车了。而以乘客身份乘车时,则不具有这种效应。同样,当战斗警报拉响时,原来晕船的海军将士即刻能够以昂扬的斗志投入战斗。 4. 为什么有些人原来晕车,但得了眩晕症后却不晕车了? 内耳前庭功能良好是产生运动病(晕船、晕车、晕机)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前庭功能丧失,人体也就失去接受各种加(减)速度运动刺激的能力,即各种引起运动病的不良或超限刺激对人体失去作用,所以,原来晕车者在得了眩晕症后,其中部分双侧前庭功能丧失者(耳毒性药物中毒、双侧迷路切除术、反复的眩晕发作等)就不晕车了。 5.为什么晕车的人所乘车辆越高级,越容易晕车? 尽管内耳前庭功能良好,能够接受各种加(减)速度运动刺激,是产生运动病(晕船、晕车、晕机)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适宜产生运动病的加(减)速度运动刺激有一定的范围,那些高频率的颠簸(一般车辆产生)不是它的适宜刺激,而衡稳性能较好的车辆在运行中产生的涌动样的加速度晃动才最合前庭的口味。所以车辆越高级,越容易晕车。 6.汽油味可以引起晕车吗? 晕车是由于内耳前庭受到超限刺激引起,汽油味可能会加重某些晕车人的恶心症状,但不是引起晕车的原因。试想,呆在家中闻汽油会晕车吗?至于有些人对汽油过敏,则另当别论。 种种预防晕车法 1、 乘晕宁(眩晕停)。在乘车、船前40分钟用温开水送服1至2粒,小儿酌减。 2、 通。在无乘晕宁的情况下,可用感冒通替代,方法同上,效果一样。 3、 也可用安定片1片,维生素B1两片,乘车前40分钟温开水送服,亦能防止晕车。 4、 可取新鲜生姜1片,或鲜土豆1片,贴于神劂厥穴(肚脐),用伤湿膏盖贴, 同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内关穴,用手指轻轻揉摩穴位,口中亦可再含一片鲜姜,也有 一定的预防作用。 1.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它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5.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6.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7.食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易晕车。 8.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9、 无药之时,晕车者可在上车前将腰带束紧,防止内脏在体内过分晃动,上车后双目注 视远处,尽量少看近处物体,尤其在下坡时注意抓紧拊手,减缓惯性对内脏的冲击, 密封较严的汽车或汽油味偏大的车厢要注意通风,这样有助于预防晕车现象发生,如 稍感不适,应立即选择靠车前方合适位子睡觉,睡觉--往往是最好最省钱有效的防 晕车方法。 有晕车史的,乘车前可饮用些酸辣开胃的食物,勿食甜食及油腻食物,且忌过饥过饱。 防治晕车七法 1.胃复安:胃复安1片,晕车严重时可服2片,儿童剂量酌减,于上车前10~15分钟吞服,可防晕车。行程2小时以上又出现晕车症状者,可再服1片。途中临时服药者应在服药后站立15~20分钟后坐下,以便药物吸收。此法有效率达97%,且无其它晕车片引起的口干、头晕等副作用。 2.鲜姜:行驶途中将鲜姜片拿在手里,随时放在鼻孔下面闻,使辛辣味吸入鼻中。也可交姜片贴在肚脐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好。 3.桔皮:乘车前1小时左右,将新鲜桔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两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也带芳香味的油雾。可吸入10余次,乘车途中也照此法随时吸闻。 4.风油精:乘车途中,将风油精搽于太阳穴或风池穴。亦可滴两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处,并用伤湿止痛膏敷盖。 5.食醋:乘车前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也不会晕车。 6.伤湿止痛膏:乘车前取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眼处,防止晕车疗效显著。 7.指掐内关穴:当发生晕车时,可用大拇指掐在内关穴(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 运动症的预防 运动症就是晕车、晕机、晕船等等……运动症的预防 1.不要紧张。要保持精神放松,不要总想着会晕。最好找个人跟你聊天,分散注意力。 2.旅行前应有足够的睡眠。睡眠充足,精神就好,可提高对运动刺激的抗衡能力。 3.乘坐交通工具不宜过饥或过饱。只吃七、八分饱,尤其不能吃高蛋白和高脂食品,否这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4.尽量坐比较平稳且与行使方向一致的座位。并且保持空气流通。 5.头部适当固定,避免过渡摆动。 6.乘坐交通工具前半小时,口服晕车药。 7.尽量不要看窗外快速移动的景物。最好闭目养神,若有睡魔侵袭,那就恭喜您了! 另:有人试用跌打止痛膏贴于肚脐上,有一定效果,但机理有待探讨。 运动症的治疗 晕车、晕机、晕船等等发生了,这可真是痛苦,晕车、晕机到还好些,要是晕船,哎……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减轻运动症的症状呢?有的,看好了! 1.发生晕车、晕机、晕船时,最好是静卧休息。有条件的应尽量将座椅向后放平,然后闭目养神。千万不能在车厢内走动,这样会加重症状哟。 2.发生运动症时,不可进食饮水。 3.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 4.有恶心、呕吐等征兆时,可作深呼吸。 5.有条件的,用热毛巾搽脸;或在额头放置凉的湿毛巾。&&&
馆藏&7615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晕车、晕船太难受,教你4招就能缓解!
晕车、晕船太难受,教你4招就能缓解!
晕动病主要是指有些人在乘车、船时出现的神经絮乱症状,俗称晕车、晕船。为什么会晕车和晕船?  人体有一个平衡感受器,它位于耳朵的内耳里面。当我们的身体变动位置时,感受器就会受到刺激,由神经传到脑,大脑就会调节我们身体的平衡。当乘车和坐船时,我们的身体过度摇晃,内耳的平衡感受器非常敏感,神经系统的反应也很明显,这时就会产生头晕眼花等等不舒服的感觉,身体也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但是晕车和晕船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人体在过度摇晃时,不能适应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性症状,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方法一:在肚脐处贴胶布。肚脐,在中医上又称为神阙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是真气往来的门户,也是人体既隐秘又关键的穴位。经过研究,很多人在坐车、坐船、乘飞机的前一天晚上,用普通胶布将神阙穴贴住,则第二天不会产生晕动病的症状或症状减轻。方法二:贴耳穴预防晕动病。在坐车、坐船、乘飞机前(至少半小时以上),用王不留行籽,在耳朵的神门、胃、枕处做贴压,并适当加压按摩可缓解症状。方法三:改变坐位的方向。现代研究证实,晕动病是由于内耳的迷路部分受摇动刺激,引起半规管内淋巴液的不规则流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改变坐位的方向,使人体前后晃动与胃蠕动方向保持一致,即自己面向车厢的右侧,身体的左侧朝前,当汽车前进时,行进方向刚好与胃蠕动方向一致,则不会诱发呕吐等晕动病症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我是山,你是水。山能生水,水能养山。
作者最新文章改善宝宝晕车晕船症状的10大妙招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发帖:8396897
&改善宝宝晕车晕船症状的10大妙招
宝宝1岁7个月LV.7
晕车晕船的难受相信现在很多已为人母的妈妈们很有体会,那种头晕和天要塌下来的恐惧感,让人想起仍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所以,任何一个妈妈都不希望这种痛苦的经历再发生在自己宝宝身上。因此,对于表达能力还没发育完全,尤其是口语表达还不好的晕车晕船宝宝,如何发现、预防、改善和治疗晕车晕船症呢?
  学名为“动晕症”
  幼儿和大人的晕车晕船症,学名为“动晕症”,是由于交通工具动摇所引起的一种不快感觉。基本上,动晕症是属于一种反射性眩晕,通常是急性、自限性的。起因是由于知觉感受器(耳石器、视觉)受到过度刺激(比如,坐在摇晃很厉害的车内),或是同时经由内耳、眼睛或本体感受器所传入的知觉讯息发生冲突(比如,从轮船甲板上往下看海浪)所引发的头晕,和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此时并没有任何参与的平衡构造遭受破坏,只是机能的改变。因此,这种症状发生的快,恢复得也快。当外界的刺激因素一消失,病人很快就能恢复平衡机能,所以,顶多晕个把小时。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
  内在因素
  个人本身的内在因素,包括:睡眠不足、焦虑刺激、神经质、胃肠不佳、醉酒、头痛、感冒等,都容易诱发动晕(车、船晃动时产生的头晕)。而经常晕车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暗示而不断复发晕车症状。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路面颠簸、车子晃动得厉害,会过度刺激耳石器;或是看到窗外一直移动的景物,视觉不知不觉受到刺激;或者闻到汽油味,嗅觉不快等都能引起晕车症。当内外因素同时起作用的时候,就更容易诱发晕车晕船的症状。
  幼儿的口语表达
  晕车晕船的幼儿会向大人描述,房间里的东西好像在动、东西有两个影子等用语。而这些词汇可能是幼儿头晕仅有的口语表达,因为大部分的幼儿不会使用眩晕、头晕、不平衡等词汇,他们通常会用肚子痛、想吐、头痛、很累、看不清楚等他们自己熟悉的词语来表达他们晕车晕船时的感受,所以爸妈应该尽可能多的花些时间来了解孩子话中的意思。
  特殊情况的发生
  除上面说的一些情况以外,父母还应该留意观察下列情况是否发生,以帮助医生尽快对宝宝晕车晕船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这些情况包括: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紧闭着、双手紧抓住座椅,不敢也不愿意移动头或身体;无法坐立,一直想躺下或紧贴着母亲寻求支撑;异常的哭闹、眼睛出现异常的跳动、脸色苍白、呵欠连天、冒冷汗或流口水、浑身无力;坐车后胃口不好或是突然跌倒等,如果有这些状况出现,父母就应该多加留意了
  幼儿头晕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晕车晕船的原因,如果孩子发生头晕等症状,一定要让耳鼻喉科的医生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对于自限性或自己会复原的幼儿晕车晕船症,只要父母能了解其成因、症状和一些基本的预防、改善和治疗的方法,同时给予宝宝及时的心理支持,就可以帮宝宝度过头晕的好发期。
  2~12岁时高峰期
  虽然是否容易晕车晕船会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幼儿从2岁开始到12岁,是晕车晕船的高峰期。这是因为在2岁以前,宝宝多是放在车内,而且是采用平躺的姿势,比较缺乏视觉的刺激,因而少见动晕的发生。超过12岁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这是由于后天的训练,使得人渐渐对车、船的摇晃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不再会因为车、船的摇晃而吐得七荤八素。
  常见症状
  晕车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生在孩子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之后,症状就像喝醉酒一样,脸色苍白、冒冷汗、头晕想吐、站不稳、肠胃不适呕吐等,因此,一般诊断并不困难。然而有些幼儿晕车时因为口头表达能力还不强,所以可能不能充分表达出他的不舒服,所以爸妈要特别留意孩子的话,不要因为你的疏忽而延误孩子病情的诊治。
  10大改善晕车晕船症状妙招
  针对诱发晕车晕船的内外因素,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预防、改善和治疗的。
  1、避免搭乘车、船。选择平稳的交通工具,或挑选路况好的道路行驶,慢慢增加搭乘车子的次数和距离,使宝宝逐渐适应。
  2、平常尽量不要吃完东西就立即坐车,最好在上车前1个小时用完餐点。
  3、乘车前,注意调整身心状况,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肠胃状况;坐车时,应选择前座,头部、胸部不要放置压迫物,放松、看远方、深呼吸或是引导宝宝想想别的事情。
  4、不要让宝宝老是转动头部,可以用头枕加以固定。
  5、张开眼睛看车内的一定点,或是凝视远方的一个固定物体,尽量避免看靠近车边的景物。若窗外没有可以固定看的东西,也可以让宝宝睡一会儿。
  6、感到快晕车时,把车停下来休息一下,下车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7、可以服药来防止晕车。在乘车前的30分钟服用,但晕车药对已经发作的症状无效。
  8、维持身体平衡前庭技能,平时可多带宝宝锻炼,如荡秋千等。
  9、一次头晕并不代表以后次次会头晕,所以,爸妈可在车内放置适当的玩具,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宝宝若是以前有晕车的经历,要防止他陷入自我暗示而再次复发。
  10、尽量让车内不要有汽油味,可使用空调来调节车内空气,不要让车内太热。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讲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晕车晕船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