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vf见异常q波怎么办

异常Q波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1]&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5771&&
12:46:34&&
文字大小:
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Q波的产生并非心肌梗死所独有的表现。心电图中Q波的产生,除了心肌坏死瘢痕形成的某个部位心肌电活动能力严重降低或丧失而处于“电静止”状态之外 ,还有许多疾病可引起一过性和非梗死型Q波。
&&& 随着电生理学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Q波的产生并非心肌梗死所独有的表现。心电图中Q波的产生,除了心肌坏死瘢痕形成的某个部位心肌电活动能力严重降低或丧失而处于“电静止”状态之外 ,还有许多疾病可引起一过性和非梗死型Q波。现对于它们各自的产生机制、心电图表现特征及鉴别方法讨论如下: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 异常Q波的概念和标准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判断异常Q波包括三个因素: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Q波时限超越正常值标准;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Q波深度达到异常标准;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不应该出现Q波的导联产生了电静止区域。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异常Q波包括下列条件: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V2导联任何程度或表现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V3导联上几乎所有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V4导联上如果Q波深度&1mm,或者大于V5导联的Q波,或者Q波时间达 0.2秒(0.5 mm)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4.除了III、aVR和Vl导联(这些导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出现深、宽Q波), 任何≥0.03秒(30 ms,0.75 mm)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5.aVL导联:在P波直立的情况下,Q波& QRS复合波振幅的50%,或Q波& 0.04 秒)。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6. III导联:Q波≥0.04秒。Q波深度&R波高度的25%,对诊断具有提示作 用;Q波的宽度比其深度更为重要。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7.当QRS复合波电轴为垂直时,在下壁导联II、III和aVF导联上更可能出 现Q波。(注意:除非有别的解释,上述所有Q波都应归类为异常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可归纳为:除aVR导联外,其他导联Q波宽度大于0.03 s,Q波深度在胸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25%,在aVL导联大于 R波高度的50%,aVF导联大于R波高度的60%,均称异常Q波。Q波从起始到波底之间的距离超过0.02 s,深度大于R波高度的25%,也视为异常Q波。胸导联V1、、V2导联不管Q波大小与深度如何,一律视为异常。如果呈QS型,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具体分析。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在Vl ~ V4导联上,R波应该逐渐增高;如增高趋势不存在,说明R波失去进展。当Vl ~V4R波振幅降低时,说明存在反向性( reverse) R波进展。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 出现异常Q波的常见原因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1生理性或体位性因素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正常变异型间隔性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Vl、V2、aVL、Ⅲ、aVF导联正常变异性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左侧气胸(急性侧壁R波递增消失)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右位心(慢性侧壁R波递增消失)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2心肌损伤或浸润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急性病程:心肌缺血或梗死、心肌炎、高钾血症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慢性病程:心肌梗死、特发性心肌病、心肌炎、淀粉样变、肿瘤、结节病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3心室肥厚或扩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左室肥厚(R波递增不良)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右室肥厚(R波反向递增)或递增缓慢(尤其伴慢性阻塞性肺病)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肥厚性心肌病:可类似前壁、下壁、后壁或侧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4传导异常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左束支阻滞(R波递增缓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WPW综合征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 异常Q波的鉴别诊断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心脏病变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1心肌病变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心肌病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心电图均可出现非梗死型Q波,类似心肌梗死。心肌病引起异常Q波的机制,主要是室间隔肥厚,引起起始向量变化,以及心肌由于变性、纤维化或瘢痕形成而致使电动力降低或消失。另外部分异常Q波的形成可能与室内传导障碍、心脏转位有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肥厚心肌病心肌病 在肥厚性心肌病中,以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出现异常Q波的机会最多。异常Q波是由于室间隔异常肥厚引起。室间隔向右前除极向量增大,投影在左胸导联,出现异常Q波。如果手术切除肥厚室间隔,Q波即可消失。心电图特征如下:①异常Q波多出现在Ⅰ、aVL、V5、V6导联,而V1、V2导联出现高R波;②Q波深而不宽,但也可增宽伴挫折,出现深Q波的导联T波多数直立,而不倒置;③异常Q波只出现在病变早期,当病情发展,左心室明显肥大,异常Q波反而会消失。以上心电图表现貌似高侧壁、膈面或外侧壁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的鉴别关键是观察Q波宽度。原发性肥厚性心肌病所产生的Q波宽度很少大于0.04 s,而心肌梗死Q波时限必须大于0.04 s。肥厚性心肌病出现异常Q波时,与陈旧性心肌梗死很难鉴别,年龄仅是一个参考条件,但并不可靠,因为两病的年龄可以交叉。除了以上Q波鉴别外,两者发病也是鉴别的重要方面:原发性心肌病发病缓慢,心电图变化逐渐加重;而心肌梗死发病急骤,心电图变化迅速。另外,心电向量图横面QRS环起始20ms向量的方位,对两者鉴别有一定帮助。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扩张性心肌病 扩张性心肌病也可产生非梗死型Q波。发生机制多数是由于左心室某一部位电动力丧失而引起,当电动力增大时V1~V4导联可出现QS波,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异常Q波出现在Ⅱ、Ⅲ、aVF导联,类似下壁心肌梗死;异常Q波出现在Ⅰ、aVL、V5、V6导联,又类似前侧壁心肌梗死。以上心电图变化改变患者体位,可使异常Q波出现动态变化,这一特征是鉴别心肌梗死与扩张性心肌病产生异常Q波的要点。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继发性心肌病 继发性心肌病发生异常Q波的机制多数是心肌变性、纤维化、瘢痕形成,致电动力显著降低或丧失,常见有以下几种: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2心肌淀粉样变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同时伴有QRS波群低电压,心电轴左偏,并常伴有房颤与传导阻滞。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3Frederich氏共济失调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V5、V6与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类似下侧壁心肌梗死。本病异常Q波可能是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所引起。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4进行性肌萎缩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异常Q波出现在V5.V6导联,类似前壁心肌梗死,也可能出现在Ⅱ、Ⅲ、aVF导联,类似下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5心肌肿瘤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心脏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多无特异性心电图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有P波异常,ST段变化,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心包炎引起的低电压等,偶可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心脏恶性肿瘤引起的类似梗死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ST段抬高可能是肿瘤侵袭心包引起心包炎症,也可能由于肿瘤侵犯心肌本身引起的损伤电流所致。有时偶可见异常Q波,但罕见穿壁性QS波,这是与肿瘤很少能够浸润心室壁全层有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6心脏外伤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由于钝力引起心脏非开放性外伤,可引起心包血肿,心包炎,乳头肌断裂,冠状动脉损害,以及心肌本身断裂与挫伤。心肌挫伤心电图主要改变为ST-T变化,低电压,偶可出现QS型的穿壁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当心肌挫伤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时,除了心肌本身挫伤外,也可能由于外伤性冠状动脉损害引起继发性心肌梗死所致。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7急性心肌炎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急性心肌炎有时也可引起非梗死型Q波。关于其发生机制,有的学者提出用“电静止”的理论进行解释。目前可能出现QS型的急性心肌炎病毒有白喉、产褥热细菌性等。在幼儿、年轻女性出现心肌梗死图形,应考虑心肌炎的可能。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2心室肥大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2.1左心室肥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左心室肥大在右胸导联产生Q波的机制,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由于室间隔纤维化而不能进行除极,并发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顺钟向转位,室间除极向量比正常偏下,左室肥大时出现指向后方的起始向量,可以抵消指向前方的室间隔除极向量。心电图特征:V1、V2导联出现非梗死型Q波,左室壁电压显著增高,原发与继发性ST-T变化共存。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与前间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点是左胸导联仍呈QR波,但不会单独出现起始向量的Q波。另外,V1、V2导联QS波一般不出现切迹与挫折。左室肥大时,在低一助描记V1、V2导联可能出现rS波,而心肌梗死时低一肋描记V1、V2 导联QS波持续不变。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2.2右心室肥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右心室肥大在右胸导联产生Q波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由于心脏呈顺钟向转位,右胸导联反映了心脏背面的QRS波群电压变化。由于室间隔除极方向自左向右转为自右向左,使右胸导联面向扩大的右心房,反映了室间隔上部除极,产生了QR波。心电图特征:右心室肥大时,右胸导联出现QR波,貌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右胸导联出现高R波,貌似正后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右心室肥大出现非梗死型Q波,V4、V5导联无异常Q波出现。V1导联R的增高,V3R、V4R导联均可能出现QR或qR波,而前间壁心肌梗死,V4甚至V5导联也可出现异常Q波,V1导联R波不增高。右心室肥大与正后壁心肌梗死的鉴别:前者V1导联T波倒置,V5、V6、Ⅱ、Ⅲ、aVF导联不出现异常Q波,而后者V1导联T波高耸。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3心肌缺血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心绞痛或休克引起的心肌缺血,可使某一区域心肌失去除极与复极能力,丧失电活动,出现心肌静电区。由于静电区心肌处于机械性静止状态,无收缩机能,在心电图中Ⅰ、aVL导联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很容易误诊心肌梗死。对此类异常Q波要作动态观察,特别是当心绞痛和休克消除后心电图异常Q波能迅速消失,这充分表明此类异常Q波不是由心肌坏死所致,而是与严重休克引起的心肌缺血有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4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左束支传导阻滞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室间隔除极方向与正常相反,指向左后,由于整个QRS向量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环偏向左后方。心电图特征:V1~V3导联均可出现QS波形,部分病例在Ⅱ、Ⅲ、aVF导联也可出现QS波形,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及下壁心肌梗死图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单纯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鉴别不难,除了非梗死型Q波外,还存在QRS波群时限增宽,左胸导联出现高大而挫折的R波及继发性ST-T变化。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左前分支起始向量指向左后下方,其心电图特征:在V1、V2导联可能出现QR波群,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若在第3肋间相当于V1、V2部位描记,Q波更加明显,而在第5肋间相应部位描记,Q波即可消失。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3)右束支传导阻滞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V1、V2导联可出现QR波,类似前间壁心肌梗死。Ⅲ、aVF导联也可出现非梗死型Q波,类似下壁心肌梗死。部分右束支传导阻滞病例,右胸导联的起R波不明显,只出现挫折的R波,类似正后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不管是那一部位心肌梗死,除了梗死型Q波以外,同时存在镜向变化;而非梗死型Q波往往是单独存在,不存在镜向现象。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5预激症候群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预激症候群产生非梗死型Q波,是由于激动通过附加束提早传至心室某部,使该部心室肌预先除极所引起。如预激波位于左室后底部,可产生向右前起始向量,在Ⅰ、aVL导联出现非梗死型Q波,貌似高侧壁心肌梗死;预激波位于右室前外侧,可产生向后左起始向量,在V1甚至V2、V3导联出现非梗死型Q波,貌似前间壁心肌梗死;预激波位于左上,在Ⅱ、Ⅲ、aVF导联出现非梗死型Q波,貌似膈面心肌梗死。由于预激波容易出现挫折,因此更容易被误认为心肌损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方法:根据预激症候群的“三联症”、P-R间期缩短,出现预激波与QRS波群时限增宽,不难与其他心电图鉴别。必要时可采用药物使QRS波群正常化,这样可使预激症候群引起的异常Q波消失,显示出原心电图的本来面目。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非心脏原因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1脑血管意外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脑血管意外引起Q波的机制,一般认为与脑交感神经直接或间接受到刺激,使分布于心肌的交感神经末梢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有关。经尸检病例观察发现,脑出血患者心内膜下发生点状出血,血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均呈一时性升高。因此,脑血管意外特有的心电图变化不单纯由于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而且由于过多的儿茶酚胺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以至于坏死,在心电图中显示为非梗死型Q波。心电图特征:发病后立即出现Q-T间期延长,T波高耸或低平,ST段降低,出现高大U波等。病后一天至数日,心电图变化达到高峰,在严重的病例可出现ST段抬高,“冠状T波”,R波振幅降低及非梗死型Q波,以V4、V5导联最明显,也可波及V3、V6、Ⅰ、Ⅱ、aVL及aVF导联。心电图变化迅速,多数病例一周左右R波振幅恢复正常,非梗死型Q波消失,ST段改变逐渐改善,唯独“冠状T波”可在发病后数月或更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非梗死型Q波与心肌梗死颇难鉴别。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心电图改变部位比较广泛,不限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的特定区域,而且非梗死型Q波与ST段偏移在短时间内即可消失;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是病程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心电图动态变化,梗死Q波不可能于短期内消失。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2肺部疾病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肺栓塞肺栓塞由于存在急性右心室扩张和心脏顺钟向转位,使正 常室间隔除极发生明显变化,由原来向右前向量转变为右后,在Ⅲ、aVF导联出现非梗死Q波,貌似下壁心肌梗死;右胸导联出现QR波及ST段抬高,貌似前间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肺栓塞总伴有窦性心动过速,而心肌梗死则不一定发生。肺栓塞时右胸导联ST段抬高不显著,且不会越过V4导联,而急性心肌梗死时ST段抬高非常显著,可以越过V4导联。肺栓塞可出现SⅠQⅢTⅢ心电图独特变化,在Ⅱ与aVF导联很少出现异常Q波。另外,aVR导联出现QR或qR型,而不出现rS型。肺栓塞时额面QRS环起始向量水平向上,终末向量指向右上,aVR导联出现QR或qR波形,而在下壁心肌梗死QRS环起始向量向上,终未向量向下偏右,所以aVR导联呈现rS型。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肺气肿肺气肿病人由于横膈下降,整个QRS向量环下移,致使右胸导联面向心基底部。心电图特征:在右胸导联偶尔可出现QS波形,貌似前间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出现QS波形貌似下壁心肌梗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鉴别诊断:如果低一助描记,右胸导联出现正常的rS型,这是与心肌梗死最有效区别。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7其他原因引起的Q波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除了上面提及疾病能引起非梗死型Q波外,还有急性胰腺炎,高钾血症,磷中毒,出血性肠炎,休克,破伤风等也可能出现类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由于这些疾病多伴有低血压,严重代谢紊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引起心肌细胞严重缺氧而致某一区域处于“电静止”状态,因而心电图上出现了非梗死型Q波及ST-T变化。但当病情好转,冠状动脉灌注改善之后,原处于“电静止”状态的心肌细胞又可重新恢复电活动,非梗死型Q波即迅速消失。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简介:陈清启,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电诊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右束支传导阻滞医院推荐
联系电话:0
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
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咨询电话:
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邮政编码:100083联系电话:010-传真:010-邮箱:
1条患者评价
联系电话:8
1条患者评价
您可以在医患咨询平台咨询健康问题,还可以分享您身边的健康知识和就医经验。
右束支传导阻滞药品
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改善心脏功...
参考价格:¥10
本品有提高窦性心律,改善窦房结、房室传导功能,改善心脏功...
参考价格:¥5.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心电图显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该咋办?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心电图显示:1、窦性心律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吗?该咋办?
帮助网友:2
  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branch block,RBBB)简称右束支阻滞。  右束支传导阻滞本身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故临床上常无症状。如出现症状则多为原发疾病的症状。  2用药治疗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及基础疾病的治疗。因为右束支阻滞本身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常无症状,可不需特殊处理。应定期随访观察(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定期检查)。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安置起搏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1.出现肯定与右束支传导阻滞有关的黑矇、晕厥、阿-斯综合征者。  2.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有左后分支阻滞和(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双分支、三束支传导阻滞时,而又需进行外科手术者。  3.急性获得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伴有室上性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时,需要用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胺碘酮、丙吡胺或大剂量利多卡因纠正快速性心律失常。这些药物对束支传导、希-浦系统传导、房室传导等均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所以在用这些药物时,为安全起见可先安置起搏器。
帮助网友:2
  疾病诊断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心室肥厚的鉴别  (1)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主要特点是:  ①V1导联QRS波呈R型、RS型、qR型。如有r波多呈Rsr′型,R波可高达1~1.5mV以上。室壁激动时间<0.06s(多为0.03~0.05s)。  ②V5、V6导联R/S≤1。  ③QRS时限<0.12s。  ④额面电轴多为110°左右。  ⑤临床上有引起右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的病因,如房间隔缺损。  (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特点是:V1导联QRS多呈rSR′型,无q波,R′波<1.5mV,室壁激动时间>0.06s。  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的鉴别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不影响前壁、前间壁、前侧壁等心肌梗死的诊断,但影响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图形。下壁心肌梗死图形可受到轻微影响,假阳性率约为3%。当正后壁心肌梗死扩展到下壁和前侧壁时,V4~V6、Ⅰ及Ⅱ、Ⅲ、aVF导联的R波异常消失,而出现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改变是一项可靠的诊断指标。肺心病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V1、V2、Ⅱ、Ⅲ
帮助网友:2
  病情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也不一定有广泛的心肌损害,如不伴有其它器质性病变,常无重要意义,常见的病因为风心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亦可见于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等。若通过内科进一步检查明确无器质性心脏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是无病理意义的。由于无病理意义,正常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会受其影响的。  意见建议:在成年人当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其频率超过每分钟100次时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动过速,其发生常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它不是一种原发性心律失常,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生理状态下可因运动、焦虑、情绪激动引起,也可发生在应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之后。在发热、血容量不足、贫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低钾血症、心衰等其他心脏疾患时极易发生。该病在控制原发病变或诱发因素后便可治愈,但易复发。祝你健康!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肿瘤诊断和治疗
帮助网友:1163
  右束支传导阻滞也可见于正常人.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不会引起冠心病,当有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存在时,可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临床表现,除了可能合并器质性心脏疾病体征外,大多数某一束支或某一分支传导阻滞本身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查体部分患者可有心音分裂.完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室内传导阻滞可导致左右心室和(或)左心室内心肌收缩不同步,可能是临床上心衰加重原因之一.双分支及三分支传导阻滞往往提示存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疾病,有可能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针对某一束支或某一分支传导阻滞无特殊处理.严重心衰伴有QRS明显增宽,可考虑CRT治疗.双分支传导阻滞伴晕厥,三分支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及交替性左右束支阻滞,均考虑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如果没有什么基础心脏病存在的话,可以不治疗。
帮助网友:10
  病情分析:一般来讲右束支阻滞比较常见,正常人当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见到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但是左后分支阻滞一般不常见,心电图上面也轻易不诊断左后分支阻滞,一般当心电图上出现貌似左后分支阻滞的图形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电轴右偏的度数是否够,还要除外电轴右偏的因素。  意见建议:一般左后分支合并右束支阻滞提示患者会很严重比如重症的感染、心肌梗死等等,这个还要看年龄和症状,要是说起对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重者可以出现晕厥、抽搐等等症状。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271
  病情分析: 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房室速(His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组成它担负着心脏起搏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保证心房心室协同收缩。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  意见建议:治疗方面:如果有明确的症状,需要对症治疗,如果没有症状,建议定期复查。
擅长: 颈肩腰腿等疼痛的治疗,带状疱疹的治疗。
帮助网友:35
  问题分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般没什么问题,多数与右心室肥厚有关,一般与长期高血压或慢性肺病引发的肺动脉高压所致,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没什么问题,可能也是因为高龄窦房传导系统退化有关。  意见建议:一般这两种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因为某些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加重心脏负担可以诱发心衰,所以需要注意,至于治疗上主要还是原发病治疗为主如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等治疗方式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4
  病情分析: 你好 根据你的描述 你所说的心脏阻滞可能是指的房室传导阻滞 这种分为1 2 3 三度 一般轻度的可以无明显症状 中度的可有心悸等症状 重度的可有昏迷 心脏骤停等 一般可有迷走神经兴奋引起 或者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可以出现  意见建议:如果有症状的话建议去医院做个心脏彩超 看看心脏有没有器质性变化 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先不用管它 保持心情愉快 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45
  病情分析:你好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看你的年龄为19岁,应该不严重,一度房室阻滞表现PR间期大于等于0.2s,每个P波后均随QRS波,临床无症状;二度Ⅰ型房室阻滞表现,PR间期进行性延长,QRS波正常;二度Ⅱ型房室阻滞,PR间期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三度房室各自独立。  意见建议:如果没有临床表现,无需治疗,心率显著减慢,并有症状者给予起搏治疗。
擅长: 擅长中药,针灸,更精于中医手法正脊!擅治颈腰椎间盘突出及增生
帮助网友:16
  病情分析: 您好,如果没有不适症状,观察看看,窦性心率属于正常人的心律,心电轴右偏的情况,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也见于正常人,但是也见于心脏疾病,  意见建议:如果患者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随诊,复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等等相关检查,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帮助网友:6
  病情分析: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无心脏病的健康人。病理性可见于风心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亦可见于肺心、冠心、心肌病等。  意见建议:对于你的情况主要是窦性心动过速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进一步做心脏彩超检查,若进一步检查确无器质性心脏病,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是有病理意义。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擅长: 糖尿病,高血压,中风
帮助网友:14
  指导意见:你好;房室传导阻滞简称房室阻滞。是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常见的一种缓慢型心律失常。以各种原因的心肌炎症最常见,如风湿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感染,主要针对病因治疗。房室束分
支以下阻滞者,不论是否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均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和阻滞的发展情况,慎重考虑电起搏治疗的适应证。祝你健康。
帮助网友:834
  病情分析: 心脏阻滞指的是心脏传导阻滞,有很多情况,如房室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左束支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可诊断。  意见建议:检查出来的结果具体是哪一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就分为1度、2度、3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1度不需要治疗,右束支传导阻滞很多人都存在,也不要治疗,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看是否严重。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6
  病情分析: 你好,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发生在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称窦房阻滞;在心房与心室之间称房室传导阻滞;位于心房内称房内阻滞;位于心室内称室内传导阻滞。  意见建议: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建议去门诊做心电图是什么类型传导阻滞,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应用镇静剂。祝你健康
帮助网友:1609
  问题分析:不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在儿童是比较常见的,大部分情况合并有一些心脏基础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不影响心功能,对孩子危害不大,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进一步查找有无基础性疾病。  意见建议:建议进一步查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如上述检查结果有问题应进一步至正规医院诊治。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擅长: 胃炎胃溃疡,慢性咳嗽,支气管炎
帮助网友:41
  病情分析:你好,对于心脏的传导阻滞是非常多见的,这是一种心脏的传导纤维疾病,可以分为很多种的以及几种程度的,所以你这种要看具体的阻滞类型和程度,当然没有太明显的自觉的症状一般是不需要用药的  意见建议:如果有明显的阻滞或三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建议你可以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心脏射频手术或起搏器治疗
帮助网友:78
  问题分析:你好,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不一定会有症状的.但也会有少量的患者会有心跳快的现象的.心率也可能会加快的  意见建议:这建议还要检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才行了.如果检查没有问题的话.暂时不考虑进行控制心率的西药治疗.只用稳心颗粒等进行调理就可以了.
帮助网友:263
  你好,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的病因为风心病、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亦可见于肺心、冠心、心肌病等,亦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主要视其有无动态变化,病理性的治疗主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对完全性石束支传导阻滞无特殊治疗.经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
擅长: 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消化道疾病。
帮助网友:33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 你说的情况,患者应该属于心律失常的表现,属于不完全束支传导阻滞。引起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电冲动传导障碍所致。是需要进行治疗的。  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的治疗,使疾病早日治愈,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以上是对“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阻滞的一种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帮助网友:121
  问题分析:这种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主要可以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各种心肌疾病。  意见建议: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治疗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在这些疾病治疗好之后,这个心电图显示的级别就可以自行好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