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带电荷,而淀粉溶液是胶体呈电中性这句话为什么错了

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B...
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解质微粒带有电荷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D.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解;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分散系不带电,是胶体粒子吸附带电离子,故A错误;B、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溶质微粒是阴阳离子,胶体粒子可能不带点,如蛋白质胶粒,故B错误;C、溶液通电后,对于电解质溶液会出现溶质微粒移向两极,但对于非电解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不存在,故C错误;D、胶体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故D正确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B...”主要考查你对&&胶体&&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胶体: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胶体可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①常见的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 ②常见的气溶胶:雾、云、烟等;③常见的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①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即为丁达尔效应。 ②布朗运动:粒子在不停地、无秩序的运动 ③电泳: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定向移动。一般来讲: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离子,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胶粒吸附阴离子,胶体微粒带负电荷。 ④胶体聚沉:向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溶液时,由于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该过程不可逆。 &胶体的特性:
(1)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胶体内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浊液。 (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3)聚沉:给胶体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颗粒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聚沉常用来解释生活常识,如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等。(4)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电泳现象说明胶体粒子带电。电泳常用来分离提纯胶体,如工业上静电除尘。分散系比较:
胶体发生聚沉的条件:
因胶粒带电,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聚沉:
向胶体中滴加电解质
向胶体中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加热常见的胶体的带电情况:
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
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
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注意:胶体不带电,而胶粒可以带电。
Fe(OH)3胶体的制备:
操作步骤: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呈红褐色为止。离子方程式:Fe3++3H2O=(加热)=Fe(OH)3(胶体)+3H+
点拨:(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虽叫做溶液,但属于胶体。 &&&&&&&&&&& (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电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5746142576203535140068127055138316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您无权使用所提供的凭据查看此目录或页面。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同步测试及答案a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同步测试及答案a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同步测试及答案a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A)一、(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2.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3. 下列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 &A.豆浆&&&&&&& B.牛奶 &C.蔗糖溶液&D.烟、云、雾4.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5.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特征是&&&&&&&&&&&&&&&&&&&&&&&&&&&&&&&&&&&&&&&&& (&&& )&A.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胶体粒子带电荷&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D.胶体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6.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 (&&& )&A.电泳&&&&&&&&&&&&& &B.电解&&&&&&&&&&&& &C.凝聚&&&&&&&&&&&& &D.渗析二、(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7.下列物质中既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又能够生成盐和水的是&&&&& &(&&& )A.Na2O&B.Na2O2&C. Na&D.CuO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9.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10.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 )&A.渗析&&&&&&&&&&& &B.电泳&&&&&&& &C.凝聚&&&&&&&&&&&& &D.丁达尔现象纳米科技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人们会利用纳米级(1-100nm,1nm=10-9m)微粒物质制造出更加优秀的材料和器件,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解答11、12两题。11.下列分散系与纳米级微粒在直径上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 )A.溶液&B.胶体&C. 悬浊液&D.乳浊液12.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散系,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C.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布朗运动1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现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这种溶液是&&&&&&&&&&&&&&&&&&&&&&&&&&&&&&&&&&&&&&&&&&&&&&&&&&&& (&&& )A.稀硫酸&B.饱和硫酸镁溶液&C.盐酸溶液&D.饱和硫酸铵溶液1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都产生红褐色沉淀D.颜色都呈红褐色15.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16.用下列方法来制备胶体,能够得到胶体的是&&&&&&&&&&&&&&&&&&&&&&&&&&& &(&&& )A.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Cl2溶液和硫酸相混和并振荡B.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到20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     C.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一次性加入到20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D.把1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逐滴加入20mL到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三、题(计42分)17.(12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离子。可用&&&&&&& 的方法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杂质Cl-离子。(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对粗盐中的这些杂质可采用&&&&&&& 和&&&&&&& 的方法除去。(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胶体粒子往往通过吸附可以带有电荷,一般非金属氧化物胶体带负电荷,如土壤胶体,金属氧化物带正电荷,如氧化铁、氢氧化铁等。请解答18、19两题。18.(4分)如果下列化肥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那么在作物的吸收效果最差的是&&&&&& 。①碳酸氢铵&& ②硝酸铵&& ③硫酸铵&& ④氯化铵19.(6分)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解决方法可以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为10-9~10-7m,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正极聚集&&&&&&&&&&&&&& ,负极聚集&&&&&&&&&&&&&&&&&&&& ,理由是&&&&&&&&&&&&&&&&&&&&&&&& 。20.(12分)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⑴实验中必须要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 &&&&&&&&&&&&&&&&&&&&&&&&&&&&&&&&&&&&&&&&&&&&&&&&&&&&&&&&&&&&& 。&&& ⑵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 &&&&&&&&&&&&&&&&&&&&&&&&&&&&&&&&&&&&&&&&&&&&&&&&&&&&&&&&&&&&& 。⑶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21.(8分)⑴实验操作中,不慎将手指划破,这时可从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⑵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对其鉴别。(写出2种方法给6分,再多写出正确方法的奖励2分)①&&&&&&&&&&&&&&&&&&&&&&&&&&&&&&&&&&&&&&&&&&&&&&&&&&&&&&&&&&& 。②&&&&&&&&&&&&&&&&&&&&&&&&&&&&&&&&&&&&&&&&&&&&&&&&&&&&&&&&&&& 。③&&&&&&&&&&&&&&&&&&&&&&&&&&&&&&&&&&&&&&&&&&&&&&&&&&&&&&&&&&& 。&
参 考 答 案一、选择题1.A& 2.D& 3.C& 4.B& 5.A& 6.D二、选择题7.B& 8.CD& 9.C&& 10.C& 11.B& 12.AC& 13.AC& 14.C& 15.B& 16.D三、题17.(每空2分)⑴过滤&& ⑵渗析& ⑶蒸馏&& ⑷过滤、蒸发 ⑸加热分解18.②19.陶土 ;氧化铁;因为在胶体中,陶土和氧化铁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带负电荷的陶土向电源正极移动,而带正电荷的氧化铁则向负极移动。20.⑴自来水中含、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马上发生凝聚,导致实验失败。⑵因为氯化铁溶液浓度过稀,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⑶长时间的加热能够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21.⑴血液可以认为是胶体,FeCl3溶液能够加快血液的凝固⑵①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若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淀粉,余者为氯化钠溶液。②在两支试管(黑底点滴板、井穴板等取溶液1-2滴)中分别取1mL未知溶液,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③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1mL未知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其它如:导电法、品尝(因为该两种溶液无毒)法等合理的方法都算正确答案。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这句话对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这句话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溶液显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这句话对吗: 溶液是显电中性的,胶体溶液是有电荷的,只有那样才不会让胶体分子聚聚形成沉淀,而这种作用力就是静电作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和溶液都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分散系不带电,是胶体粒子吸附带电离子,故A错误;B、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可产生沉淀,复分解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所以溶液可以生成沉淀,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C、胶体较稳定,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故C正确;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错误故选C.
为您推荐:
A、从胶体分散系呈电中性分析;B、根据胶体聚沉的条件和复分解的条件分析;C、胶体较稳定,溶液稳定;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本题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胶体和溶液中分散质的组成和性质,题目较简单,注意分析胶粒带电的原因和溶液中溶质的类别.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胶体表面电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