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类药物能吃半片吗便秘能换成别的药吗

医生你好:我胆固醇7、8,服用他汀药后导致便秘,怎么...
医生你好:我胆固醇7、8,服用他汀药后导...
医生你好:我胆固醇7、8,服用他汀药后导致便秘,怎么办?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血压高,胆固醇高,心脏有板块,用尼福达降压,同时服硝酸异山梨旨片和他汀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解决便秘问题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擅长: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心肌炎等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6
问题分析: 你好 他汀类最严重的常见副作用是肌溶解等导致的一系列反应,便秘症状可通过其他改善。意见建议:1、药物治疗,可以间断服用通便药物和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如乳糖等
2、饮食改善,可以多食膳食纤维包括蔬菜、香蕉等
3、改善生活习惯,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常锻炼
4、养成排便习惯
问顽固性便秘?你好,我已经便秘好多年了,我知道这个对...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75305
病情分析: 你好,顽固性便秘可以试一下这个小偏方的,白术散治疗便秘:取生白术适量,意见建议:粉碎成极细末,每次服用白术散10克,每天3次。此法对虚性便秘疗效颇佳,一般用药3~5天,大便即可恢复正常,大便正常后即可停药,以后每星期服药2~3天,即可长期保持大便正常。
问我想知道便泌怎么办啊
专长:牙列不齐、牙周炎、牙龈炎
&&已帮助用户:222311
每天喝点汤,便秘一解无烦忧:蜂蜜香油汤:蜂蜜50克,香油25克,开水约100毫升。将蜂蜜盛在瓷盅内,用筷子或小勺不停的搅拌使其起泡。当泡浓密时,边搅动边将香油缓缓注入蜂蜜内,共同搅拌均匀。将开水约00毫升,晾至温热时,徐徐注入蜂蜜香油混合液内,再搅拌使其3种物制成混合液状态,即可服用。早晨空腹饮用。
问顽固性便秘要怎么治疗?
专长:中医、骨伤、按摩
&&已帮助用户:225975
病情分析:你好,她多半是胃肠蠕动过慢造的现在的便秘症状,建议她平时可以多揉揉腹部,这样长期坚持的话,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她的症状就能很好的缓解.意见建议:可以试一试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对她这样的情况针灸效果还是很好的.祝早日恢复健康.
问便泌怎么办该吃点什么药
职称:医师
专长:食物中毒,药物中毒,重金属中毒
&&已帮助用户:180894
指导意见:你好 最好平时饮食调节,多喝水 多吃蔬菜水果 适当运动,可以服用芦荟胶囊治疗
问顽固性便秘该怎么办呢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188302
便秘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却十分痛苦,且可导致一些并发症,宿便堆积在肠道里,不断产生各种毒气、毒素,造成肠内环境恶化、肠胃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紊乱、食欲及睡眠差、精神紧张。宿便压迫肠壁,使肠粘膜受伤,肠蠕动变慢,导致习惯性便秘和顽固性便秘。在生活上要注意。饮食中必须有适量的纤维素,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早晚空腹吃苹果一个或每餐前吃香蕉几个。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治疗上可以用一些导泻的药物,比如;麦麸、果蔬纤维等纯纤维制剂,果导片等。医患交流内容仅供参考!如须就诊请到当地正规医院。
问经常便秘,顽固性便秘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湿气重,针灸
&&已帮助用户:13326
病情分析: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意见建议:饮食习惯不良或过分偏食者,应纠正不良习惯和调整饮食内容,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取粗糙而多渣的杂粮如标准粉、薯类、玉米、大麦等。油脂类的食物、凉开水、蜂蜜均有助于便秘的预防和治疗,多饮水及饮料。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及润肠的食物,如粗粮、豆类、银耳、蜂蜜等,炒菜时适当增加烹调油。忌酒、浓茶、辣椒、咖啡等食物。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
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咳血、少尿、胸闷胸痛、水肿、呼吸困难
心脏猝死并非毫无预兆,猝死发生前其实都是有征兆,应该及时预防
遇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兴奋,甚至是雨淋或豪饮都可让隐性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为: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
百度联盟推广
便秘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当前位置:>>>>>>>>
执业药师知识一复习备考: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复习精华
日期:作者:考试资料网阅读次数:21次
1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勃起功能障碍用药2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避孕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激素和同激素4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激素激素5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激素6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激素7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口服8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9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10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激素11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皮质激素12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阻断1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子宫收缩14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泻药泻药15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止吐运动16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消化17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18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19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20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造血细胞生长因子21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贫血22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纤维蛋白溶解2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小板24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25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脱水26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利尿27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动脉硬化28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调节29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通道阻滞30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阻断31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硝酸抗心绞痛32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常用抗高血压药物3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抗高血压药物34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其他抗心衰竭35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血管紧张转化抑制阻断36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药物37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抗心失常药物选用38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痛风39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选择诱导抑制40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选择抑制41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解热镇痛42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阿片43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人工合成镇痛44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阿片药物45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记忆障碍46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47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抑郁48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心境稳定49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精神50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复习精华
勃起功能障碍用药
  西地那非(万艾可)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西地那非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V(PDE-V)的活性,阻断cGMP降解为5'-cGMP。cGMP刺激蛋白激酶(GC)、细胞膜Ca2+泵、钙激活性钾通道,导致细胞内Ca2+水平降低,Ca2+的降低则引起阴茎海绵体的平滑肌舒张,血流增加,阴茎勃起。用于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不良反应】  可见头痛、潮红、消化不良、鼻塞及视觉异常等,视觉异常为轻度和一过性的,主要表现为视物色淡、光感增强或视物模糊。  回顾全部药理学内容:
  1. 最重要的:传出神经药、心血管系统药、化学治疗药  2. 最难的:抗心律失常药、抗菌素  3. 重要而简单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药
  第一轮听完课后的复习建议:  1.做题,来验证复习效果,查漏补缺;  2.把错题对应的重要知识点彻底弄清楚!  3.有所为,有所不为!2
  复方炔诺酮片和复方甲地孕酮片  【药理作用】  两药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而成。  1.抑制排卵  大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从而减少垂体前叶FSH(促卵泡素)和LH(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排卵过程受到抑制而避孕。  2.抗着床   抑制子宫内膜的正常增殖,使之萎缩退化,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3. 影响精子活动  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的行进速度,以至不能适时到达子宫;使子管颈黏液变稠,不利于精子通过等而避孕。  双炔失碳酯(53号避孕片)――俗称探亲避孕药  本类药物的优点是不受月经周期的限制,无论在排卵前、排卵期或排卵后服用,都可影响孕卵着床而避孕。一般于同居当晚或房事后服用。14日以内必须连服14片,如超过14日,应接服Ⅰ号或Ⅱ号口服避孕药。3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甲基睾丸素  【药理作用】  1.生殖系统  促进男性性征和性器官的发育成熟。  较大剂量能抑制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对女性可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  尚有对抗雌激素作用。  2.同化作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质形成。  3.兴奋骨髓造血功能 刺激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大剂量的雄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  【临床应用】  1.睾丸功能不全 无睾症或类无睾症时,作替代治疗。  2.功能性子宫出血   3.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  4.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其他原因的贫血。  5.同化作用 如严重烧伤、手术后恢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和肿瘤恶病质等患者。  【不良反应】  女性病人长期服用引起男性化。  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 4
孕激素类药与抗孕激素类药
  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  【药理作用】  1.对生殖系统作用  ①在月经后期,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子宫内膜充血、增厚,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有利于孕卵着床与胚胎发育。  ②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③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为哺乳做准备。  ④大剂量能抑制垂体前叶LH(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抑制排卵过程。  2.对代谢的影响 竞争性地对抗醛固酮,促进Na+、Cl?排泄及利尿;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尿素氮的排泄。  3.升温作用 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生轻度升温作用。  【临床应用】  1 功能性子宫出血  2.痛经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3.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  4.其他 对子宫内膜癌、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有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偶见头晕、恶心、呕吐及乳房胀痛等。长期应用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并易发阴道真菌感染。  米非司酮――避孕、人流。  是孕激素受体的阻断药。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皮质激素活性,还具有微弱的雄激素活性。对抗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具有抗着床作用。  可作为事后避孕的有效措施,具有抗早孕作用,可终止早期妊娠。5
抗雌激素类药
  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为雌二醇竞争性拮抗剂,能与乳腺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依赖雌激素才能生长的肿瘤细胞。用于绝经期后晚期乳腺肿瘤患者。  氯米芬(克罗米酚)  与雌激素竞争垂体前叶的雌激素受体,拮抗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促进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诱使排卵。  用于功能性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晚期乳腺癌及长期应用避孕药后发生的闭经等。6
雌激素类药
  雌二醇  【生理及药理作用】  1.女性成熟 促进未成年女性第二性征和性器官发育成熟。  2.子宫内膜增殖 参与月经周期形成,使子宫内膜增厚进入分泌期,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3.抗排卵 大剂量抑制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发挥抗排卵作用。  4.乳腺增生发育和分泌 小剂量雌激素能刺激乳腺导管及腺泡的生长发育,大剂量抑制乳汁分泌。还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5.代谢 有轻度水、钠潴留作用,降低LDL-C(低密度脂蛋白),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增加骨骼的钙盐沉积,加速骨骺闭合。  6.促进凝血 雌激素使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活性增加,促进凝血过程。  【临床应用】  1.绝经期综合征 用于更年期妇女减轻绝经期综合征症状。  2.功能性子宫出血 与孕激素配伍应用。  3.替代治疗 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患者,以雌激素替代治疗。与孕激素合用,可形成人工月经周期。  4.乳房胀痛 用大剂量雌激素制剂抑制乳汁分泌,解除胀痛。  5.晚期乳腺癌 绝经期5年以上的乳腺癌可用雌激素治疗。  6.前列腺癌 大剂量雌激素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7.痤疮(粉刺)   8.老年性骨质疏松 可用雌激素与雄激素合并治疗。  9.其他局部应用:老年性阴道炎及女阴干燥症,与孕激素合用可避孕。  【不良反应】  常见厌食、恶心等。长期大剂量应用可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子宫出血,水、钠潴留、高血压、水肿及加重心力衰竭。7
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  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  【药理作用】  1.降低血糖  对正常人及胰岛功能尚存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低血糖作用,但对1型糖尿病病人无效。――为什么?与机制有关。  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  2.影响凝血功能  格列齐特能使血小板粘附力减弱,降低血小板聚集,还可刺激纤溶酶原的合成。对预防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饮食控制无效的2型糖尿病。  也可用于对胰岛素产生耐受性的患者,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 恶心、腹痛、腹泻等。  2.低血糖 较严重的为持久性低血糖,常因药物过量所致。  3.其它 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及肝功能损害。尤以氯磺丙脲为甚。  二、双胍类  二甲双胍(甲福明,降糖片)  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组织无氧酵解,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抑制肝糖原异生,以及拮抗胰高血糖素等,降低血糖。  主要用于轻症2型糖尿病或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尤其适用于肥胖型患者――为什么?抑制葡萄糖吸收而减轻体重。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阿卡波糖  机制:在小肠竞争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少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糊精等的水解,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降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  临床用于各型糖尿病。  四、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主要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  主要用于治疗其他降血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  原创表格――口服降糖药知识点汇总表
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①2型糖尿病  
消化系统症状;大剂量产生持久性低血糖。
苯乙双胍二甲双胍
① 减少外源葡萄糖吸收及糖原异生② 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③ 降低胰高血糖素
尤其适用于肥胖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竞争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使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生葡萄糖减慢
明显降低餐后血糖。轻、中度2型糖尿病。
腹胀、嗳气、排气增多,腹泻;溃疡病、肠炎患者不宜使用
胰岛素增效药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其他降血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者
  练习题  A型题:  1.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主要是  A.抑制葡萄糖的运转,减少组织的摄取  B.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C.增加糖原的合成和贮存  D.促进糖原分解和异生  E.抑制葡萄排泄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X型题:  2.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  A.过敏性休克  B.高钾血症  C.脂肪萎缩与肥厚  D.出现黄疸  E.粒细胞减少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C
  A型题:  3.主要用于轻症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肥胖者的药物是  A.阿卡波糖  B.格列本脲  C.格列齐特  D.二甲双胍  E.格列吡嗪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B型题:  (4~7)  A.胰岛素  B.格列本脲  C.二甲双胍  D.阿卡波糖  E.罗格列酮  4.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5.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6.具有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的口服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7. 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少葡萄糖吸收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8
  胰岛素  【药理作用】。  1.对糖代谢的影响  1) 血糖去路增加:增加葡萄糖的转运,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增加糖原合成和贮存。  2) 血糖来源减少: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增加氨基酸的转运,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临床应用】  1.治疗各型糖尿病  ①1型糖尿病,需终身用药。  ②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未能控制者。  ③糖尿病合并并发症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等;  ④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高热、妊娠、创伤及手术的糖尿病。  2.其他――胰岛素与钾的关系。  (1)高钾血症:由于胰岛素及葡萄糖进入细胞转变为糖原时,可将K+带入细胞,因此可将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滴治疗高钾血症。  (2)纠正细胞内缺钾:合用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GIK极化液)静滴,促进K+进入细胞,用于心肌梗死早期,可防止心肌病变时的心律失常,减少死亡率。  【不良反应】  1.低血糖反应   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悸、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死亡。  处理:及时进食或饮糖水。严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救治。  2.过敏反应 一般反应较轻,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3.胰岛素抵抗   ①急性型: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如胰岛素抗体、胰高血糖素)增多,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处理: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  ②慢性型:体内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或是胰岛素受体密度下降,还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运转系统失常。处理:换用其它类型胰岛素并适当调整剂量。  4.脂肪萎缩与肥厚   常见于同一部位重复注射者。处理: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9
  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硫脲类可分为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前者包括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后者包括甲巯咪唑(他巴唑)和卡比马唑(甲亢平)。
  【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硫脲类药物抑制甲状腺细胞内的过氧化物酶,使碘化物不能氧化成I+(活性碘),I+不能与酪氨酸结合生成MIT(一碘酪氨酸)和DIT(二碘酪氨酸),MIT和DIT不能偶联成T3和T4,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需消耗后才能完全生效,一般用药2~3周甲亢症状开始减轻,l~3个月基础代谢率才恢复正常。
  2.免疫抑制作用
  硫脲类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使血液中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降低。因甲亢的发病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所以本类药物除控制甲亢症状外,对病因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1.甲亢内科治疗
  适用于轻症或不适宜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的中、重度病人。
  2.甲状腺手术前准备 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应服用硫脲类药物,使甲状腺功能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还应在术前两周加服碘剂,以利手术进行及减少出血。
  3.甲危辅助治疗 除应用大剂量碘剂和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外,大剂量服用硫脲类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阻断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有药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粒细胞缺乏症 是本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
  二、碘和碘化物
  【临床应用】――剂量不同,作用不同!
  1.小剂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2.大剂量碘抑制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呈现抗甲亢作用。
  ①甲亢手术前准备,以使腺体缩小变韧,利于手术进行,减少出血;
  ②甲状腺危象的治疗,须同时配合服用硫脲类药物,危象解除后应及时停用碘剂。
  三、放射性碘
  利用放射性131I的β射线(占99%)破坏甲状腺组织,而用于抗甲亢,适用于不宜手术或手术后复发及硫脲类无效或过敏者甲亢病人。
  利用其放射性131I的γ射线(1%),可在体外测得,检查甲状腺功能。
  131 I 治疗方法安全、简单、省事、经济,(有人形容为 “ 不流血的手术 ” 、 “ 内科甲状腺切除术 ” )基本上服药一次可治愈。而服用西药常要连续服药一年以上。 “ 口服一次药水,胜吃几年西药 ” , 131 I 常为成年人甲亢的首选方法,总有效率达 95% 以上。
  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普萘洛尔是甲亢和甲危有价值的辅助治疗药,适用于不宜手术、不宜用抗甲状腺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与硫脲类药物合用则疗效迅速而显著。
  【实战演习】
  A型题:
  甲状腺手术前两周加服大剂量碘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
  B.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C.使腺体缩小变韧,以利手术进行和减少出血
  D.预防甲状腺危象
  E.防止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X型题:
  甲巯咪唑的临床应用有
  A.甲状腺手术前准备
  B.甲亢的内科治疗
  C.单纯性甲状腺肿治疗
  D.黏液性水肿治疗
  E.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BE10
甲状腺激素  包括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药理作用】  1.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T3和T4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甲状腺功能不足时,躯体和智力发育均受影响,可致呆小病(克汀病),表现为身体矮小,肢体粗短,智力迟钝。成人甲状腺功能不全时,则可引起黏液性水肿。  2.促进代谢  能促进物质氧化,增加组织耗氧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使产热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有震颤、心跳加快、急躁、失眠、神经过敏等症。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替代补充治疗。  1.呆小病 确诊后应尽早使用,婴幼儿若治疗及时,发育仍可正常。若治疗过晚,即使躯体能正常发育,智力仍然低下。  2.黏液性水肿 一般用甲状腺片,从小剂量开始,渐增加至足量。  3.单纯性甲状腺肿 服用甲状腺片,既可补充内源性的不足,且能抑制TSH(促甲状腺素)的分泌,以缓解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  【不良反应】  过量可引起甲亢,如多汗、体重下降、急躁、失眠、神经过敏等,甚至出现震颤、发热等。11
糖皮质激素类药
  【体内过程】  氢化可的松入血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80%与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特异性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
血浆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
氢化可的松
  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物大部分从尿排出。可的松、强的松在肝脏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才具有活性。根据生物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  【药理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四抗五多二少  1.抗炎作用――具有“抗炎激素”之称   (1)凡炎皆抗:抗炎强大、非特异性,能对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炎症反应。   (2)对炎症不同阶段均有抑制作用:  ①炎症早期: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炎症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②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3)抗炎实质:抗炎不抗菌,抗炎不抗因,治标不治本。
  激素的抗炎是“老百姓穿着石棉衣站着火里得瑟――不怕火烧,但不救火、也不灭火”。
  只是提高了机体对炎症的反应性,但同时降低了机体的防御机能。  (4)抗炎作用机制:  ①抑制磷脂酶A2(PLA2):使前列腺素(PGs)和白三烯(LTs)等炎性介质合成减少。  ②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释放:糖皮质激素抑制白细胞介素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转录与释放。  ③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释放。  ④稳定溶酶体膜:减少致炎物质的释放。  ⑤抑制肉芽组织形成:抑制胶原蛋白、黏多糖、成纤维细胞的合成,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减轻炎症后遗症。  2.免疫抑制作用(抗免疫作用)   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抗原减少;  ②干扰体液免疫,抑制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抗体减少;  ③促进致敏淋巴细胞解体;  ④干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免疫母细胞的增殖;  ⑤消除免疫反应导致的炎症反应等。     3.抗毒作用  能对抗细菌内毒素对机体的刺激性反应,减轻细胞损伤,缓解毒血症症状。抗毒机制是能抑制N0(一氧化氮)合酶,降低N0水平。  ①不是中和、也不是破坏细菌内毒素,是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②对细菌外毒素无对抗作用;  ③对病毒、细菌也无对抗杀灭作用。  4.抗休克 机制:  ①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加强心肌收缩;  ②降低血管对某些收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  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④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  5.中枢作用  提高CNS的兴奋性,大剂量可致儿童惊厥或癫痫发作。  6.退热作用 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原的反应,稳定溶酶体膜,使内源性致热原释放减少,使升高的体温下降。  7.对血液成分的影响――五多二少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使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临床应用】  1.替代疗法  急性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  2.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硬皮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肾病综合征等。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后产生的排异反应也可应用。  3.过敏性疾病  如荨麻疹、花粉症、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鼻炎、严重输血反应、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休克等,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症状。  4.严重感染  用于中毒性感染伴休克者,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暴发性流行性脑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败血症等。注意!需和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合用。  防止某些炎症后遗症,如结核性脑膜炎、脑炎、心包炎、风湿性心瓣膜炎、损伤性关节炎、睾丸炎以及烧伤后疤痕挛缩等,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后遗症发生。  对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炎症,应用后也可迅速缓解症状,防止角膜混浊和疤痕粘连的发生。  5.抗休克 适用于各种休克。  1)对过敏性休克与肾上腺素合用;《过敏休克地米肾》  2)对心源性休克,须结合病因治疗;  3)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应先补足液体、电解质或血液。  6.血液系统疾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性紫癜等,  【不良反应】危险的灵药(重点是危险,不良反应多且严重。)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及皮下组织变薄、痤疮、多毛、低血钾、高血压、骨质疏松和糖尿等。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大如球、四肢细小如柴。从正面看看不到耳朵,从侧面看看不到鼻子尖。
  2.诱发或加重感染  因糖皮质激素抑制机体防御机能,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感染灶扩散。  3.消化系统并发症  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导致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少数病人可诱发脂肪肝、胰腺炎。  4.运动系统并发症  引起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等严重者可致自发性骨折。  5.其他 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亦可诱发或加重精神失常,有精神病或癫痫病史者禁用或慎用。  【停药反应】  1.医源性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前叶分泌促皮质激素(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和机能不全。停药后,垂体ACTH的功能一般需3~5个月才能恢复,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反应恢复约需6~9个月。在撤药过程中或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如遇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有些病人可发生肾上腺危象,表现乏力、恶心、呕吐、低血压甚至休克等症状,需及时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抢救。     2.反跳现象 因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有病症复发或加重。  【禁忌证】  严重精神病、癫痫、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病毒及真菌感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创伤或手术恢复期、骨质疏松、骨折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妊娠初期和产褥期。12
组胺及其受体阻断药
 考什么?
(一)组胺及受体拮抗药
H1受体拮抗药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吡咯醇胺、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  【药理作用】  1.外周作用  选择性阻断H1受体,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对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中枢作用  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的H1受体,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以苯海拉明作用最强,氯苯那敏较弱,  3.其他 抗胆碱作用、α受体阻断和局麻作用。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 防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可减轻症状。对昆虫咬伤、药疹和接触性皮肤炎等的瘙痒、水肿效果良好。对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效果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2.晕动病和呕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起的恶心呕吐。  3.镇静、催眠 苯海拉明可短期用于治疗失眠。  【不良反应】  常见嗜睡、乏力等中枢抑制症状,苯海拉明最明显,还可见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及消化道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及溶血性贫血。  吡咯醇胺  为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组胺与H1受体结合,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抑制其引起的过敏反应。  用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亦可用于支气管哮喘。  偶见轻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西替利嗪  作用强而特久、选择性较高的H1受体拮抗剂。  起效较快,中枢抑制作用较轻。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皮肤瘙痒。  不良反应有困倦、头痛、眩晕、激动、口干及胃肠道不适。13
子宫收缩药
子宫收缩药物
1.多肽类药
缩宫素、垂体后叶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生物碱类药
麦角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一、缩宫素(催产素)  【药理作用】  1.子宫平滑肌 直接兴奋子宫,增加收缩力和收缩频率。  ●小剂量:节律性收缩,收缩频率和张力均增加,而子宫颈平滑肌松弛。  ●大剂量:强直性收缩。  2.其他 使乳腺导管肌上皮细胞收缩,促进乳汁分泌。  【临床应用】――注意剂量!!!  1.催生和引产 对胎位正常,无产道障碍,宫缩无力难产者,可用小剂量缩宫素促进分娩。也用于各种原因需提前中断妊娠者的引产。  2.产后止血 注射大剂量缩宫素,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内血管而止血。但作用时间短,应加用麦角制剂使子宫维持收缩状态。  【不良反应】――不注意剂量,后果很严重!!  剂量过大易致子宫强直性收缩,有导致胎儿窒息或子宫破裂的危险,应严格掌握剂量。  二、垂体后叶素  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加压素),用于子宫出血、肺出血、尿崩症。  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胸闷、恶心、腹痛及过敏反应等。  三、麦角生物碱 (麦角胺、麦角毒、麦角新碱)  【药理作用】  1.兴奋子宫   以麦角新碱作用快、最强。对妊娠子宫较未孕子宫更敏感,临产时最敏感,作用较缩宫素强而持久。剂量稍大可引起子宫强直性收缩,对子宫体和子宫颈的作用无显著差异(与催产素最关键的不同!!!),因此不能于催产和引产,只用于产后止血和子宫复旧。  2.收缩血管  麦角胺与麦角毒收缩末梢血管,作用强大。也能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动脉搏动幅度,从而减轻偏头痛。  3.阻断α受体  麦角毒的氢化物有阻断α受体作用,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临床应用】  1.子宫出血 麦角新碱用于产后、刮宫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  2.产后子宫复旧 (产后子宫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麦角制剂通过收缩子宫而促进子宫复旧。  3.偏头痛 麦角胺与咖啡因合用治疗偏头痛。  4.中枢抑制 麦角毒的氢化物(二氢麦角碱)具有中枢抑制和血管舒张作用,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组成冬眠合剂。  【不良反应】  注射麦角新碱可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伴有妊娠毒血症的产妇应慎用。  偶可见过敏反应,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长期使用可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孕妇、血管硬化及冠状疾患者忌用。     【实战演习】  B型题  A.垂体后叶素  B.缩宫素  C.甲羟孕酮  D.前列腺素  E.麦角生物碱  可用于催产和引产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可用于治疗尿崩症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A型题  麦角生物碱临床用于  A.催产  B.引产  C.抗着床  D.抗早孕  E.治疗子宫出血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X型题  缩宫素对子宫作用的特点有  A.大剂量可使子宫平滑肌发生强直性收缩  B.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的作用与正常分娩相似  C.对子宫血管有收缩作用  D.作用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关  E.作用强度与子宫生理状态和用药剂量有关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BDE14
  泻药和止泻药
  一、泻药
  (一)渗透性泻药
  1.硫酸镁
  口服不吸收,在肠腔内形成高渗状态,减少水分吸收,肠内容积增大,导致肠蠕动加快,引起泻下。用于手术或结肠镜检查前排空肠内容物――目前临床少用,多口服甘露醇。
  2.乳果糖
  给药后不吸收,在肠道被细菌分解成乳酸,吸收水分,刺激肠道,促进排便。
  (二)接触性泻药
  口服后在肠道与碱性肠液形成可溶性钠盐,能促进结肠蠕动。服药后6~8h排出软便,作用温和,适用于慢性便秘。
  二、止泻药
  地芬诺酯(苯乙哌啶)
  为人工合成的哌替啶衍生物,作用于阿片受体,但对中枢几无作用。能提高肠张力,减少肠蠕动。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
  练习题
  A型题:
  1.阻断H2受体的抗消化性溃疡药是
  A.碳酸氢钠
  B.法莫替丁
  C.奥美拉唑
  D.枸橼酸铋钾
  E.拉贝拉唑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2.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主要通过
  A.灭活胃壁H+泵
  B.阻断组胺受体
  C.阻断5-HT受体
  D.阻断M受体
  E.阻断DA受体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B型题:
  (3~4)
  A.奥美拉唑
  B.昂丹司琼
  C.西咪替丁
  D.苯海拉明
  E.米索前列醇
  3.用于治疗肿瘤放疗、化疗患者呕吐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4.用于治疗晕动病患者呕吐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X型题:
  5.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的药物有
  A.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药
  B.阻断H1受体药
  C.促胃肠运动药
  D.保护黏膜药
  E.抗酸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DE15
止吐药与促胃肠运动药(1个表)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
1.阻断中枢的D 2受体,而产生强大的中枢性止吐作用。大剂量也作用于5-HT3受体。2.阻断胃肠多巴胺受体,使幽门舒张,加速胃肠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
1.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呕吐及放疗、手术后、药物引起的呕吐。2.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肠运动低下。
1.阻断DA受体;2.拮抗5-HT引起的胃松弛作用,促进消化道运动,促进胃排空。
胃-食管反流及胃运动减弱、胃轻瘫、便秘。
多潘立酮(吗丁啉)
阻断胃肠D2受体,促进胃肠运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与协调胃肠运动,防止食物反流。
1.偏头痛、颅外伤、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2.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也有效。
5-HT受体拮抗药,其止吐作用强。
放疗、化疗药物或手术后的呕吐
抗消化性溃疡药(1个表)
  “无酸无溃疡”。消化性溃疡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中和胃酸或抑制胃酸分泌。六种-四类药。
1.碳酸氢钠
中和;迅速、短暂、中和胃酸时产生CO2,引起继发性胃酸增多,可吸收入血,引起碱血症。所以碳酸氢钠不是理想的抗酸药。
2.西咪替丁
胃壁细胞H2受体阻断药
还有抑制肝药酶作用。
3.雷尼替丁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抑制肝药酶作用较轻。
4.法莫替丁
作用更强且不抑制肝药酶。
5.奥美拉唑
抑制胃壁细胞H +泵;还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
6.米索前列醇
前列腺素衍生物,有促进胃黏液和HC03-分泌,增强黏膜屏障作用――黏膜保护药。
氯化铵――恶心性祛痰药
作用较弱,常与其他药物合用
氨溴索――黏液溶解剂
各种原因引起的痰多
溴己新(必消痰、必嗽平)――直接作用于支气管,促进气管分泌,分解痰液中黏多糖,使痰黏度降低易于咳出
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白色黏痰咳出困难者
  练习题  A型题  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是  A.右美沙芬  B.喷托维林  C.可待因  D.氯苯那敏  E.氨苯碱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18
药理作用特点
抑制延脑咳嗽中枢,镇咳作用强大、迅速。反复应用可成瘾。
无痰剧烈干咳,对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尤为适用。
同上,但无成瘾性和耐受性。
无痰干咳。
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也有轻度的外周镇咳作用。镇咳作用约为可待因的1/3,但无依赖性。有轻微的局麻和抗胆碱作用。
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
呼吸系统药
呼吸系统用药
(1)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克仑特罗的药理作用特点(2)氨茶碱、色甘酸钠、二丙酸倍氯米松、二羟丙茶碱的临床应用
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氯化铵、氨溴索、溴己新的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有三大症状,痰、咳、喘,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呼吸系统用药分为三类: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
药理作用特点
异丙肾上腺素
激动β1和β2受体。●激动β2受体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发挥平喘作用。●平喘作用强大,但激动β1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沙丁胺醇(舒喘灵)
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对心脏作用较弱。可口服,也可气雾吸入,气雾吸入起效较快。过量可致心律失常,应慎用。长期应用可产生耐受性。
β2受体激动作用强大,支气管松弛比沙丁胺醇强,而不良反应较少。
各种哮喘及急性心功能不全。
预防哮喘发作、过敏性鼻炎和胃肠道过敏性疾病。
二丙酸倍氯米松
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
二羟丙茶碱
伴有心动过速或不宜使用肾上腺素类药及氨茶碱的哮喘病人。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用于肿瘤放疗、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及自体骨髓移植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并可预防因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并发感染,也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性白血病。  【实战演习】  X型题  肝素的药理作用特点是  A.口服无效  B.抗凝作用慢而持久  C.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  D.抗凝作用强  E.有促纤溶作用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CDE
  A型题  维生素B12主要用于  A.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的出血  B.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  C.血栓性疾病  D.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E.肾性贫血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B型题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促进四氢叶酸类辅酶的循环利用  C.抑制纤溶酶  D.促进纤溶  E.参与凝血因子合成  维生素K的作用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阿司匹林的作用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B型题  A.华法林  B.低分子量肝素  C.氨甲苯酸  D.阿司匹林  E.链激酶  通过溶解血栓治疗各种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用于血液透析,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X型题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用于  A.缺铁性贫血  B.化疗后白细胞下降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血小板减少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C21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合用效果更好
3.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和其他巨幼红细胞贫血及神经疾患
4.重组人促红素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早产儿贫血及肿瘤放化疗后的贫血
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溶栓酶)  促使纤溶酶原激活形成纤溶酶,溶解血栓。主要用于各种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尿激酶  人尿中提取的一种活性蛋白酶。用途和不良反应与链激酶相似。  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  促进纤溶酶原激活形成纤溶酶,溶血栓作用强,出血倾向比其他药物轻。主要用于心肌梗死、肺栓塞。23
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属解热镇痛抗炎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 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小剂量用于预防脑血栓(小阿匹75mg/日),也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的预防和治疗。  双嘧达莫(潘生丁)  1)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ATP转化成cAMP;  2)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cAMP的分解,能提高cAMP含量;  3)提高PGI 2,降低TXA 2浓度。  临床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  噻氯匹定  抑制ADP、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以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等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预防和治疗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的循环障碍性疾患。24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止血药)通过激活凝血过程的某些凝血因子或增加凝血因子的量而加快血液凝固的药物;  抗凝血药则通过抑制某些凝血因子功能或减少凝血因子合成而阻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药物。   一、抗凝血药  肝素  【药理作用】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抗凝作用强大、迅速而短暂。可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溶栓作用。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  抗凝血机制:激活抗凝血酶Ⅲ,进而灭活多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而实现抗凝作用。  除抗凝血外还有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作用,还能抗炎、调血脂、保护血管内皮。  【临床应用】  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心肌梗死、肺栓塞、外周静脉血栓和心血管手术时栓塞等。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DIC)的高凝期 防止凝血发展,也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耗竭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  3.用于体外抗凝。  【不良反应】  毒性较低,肌注可引起局部血肿,过量易致出血,一旦出血立即停药,用鱼精蛋白对抗。偶见过敏反应。  禁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溃疡、严重高血压、孕妇、先兆流产、外科手术后、血友病患者、脑出血及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病人。  低分子量肝素  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也用于防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药理作用】  抗凝缓慢、持久,口服有效,体内有效体外无效。  抗凝机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需要氢醌型维生素K参与,本药化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性阻止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妨碍维生素K的循环再利用,阻止凝血因子合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性疾病,先用肝素再用华法林维持。  【不良反应】  过量易引起出血,对轻度出血者,减量或停药即可缓解;对中重度者,应给予维生素K1及输新鲜血或输血浆对抗。禁忌证同肝素。  肝素、华法林作用、临床应用及中毒比较
强大、迅速、短暂,体内、体外均有效,口服无效
激活抗凝血酶Ⅲ,进而灭活多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
血栓栓塞性疾病、DIC、体外抗凝
缓慢、持久,体内有效,体外无效。
对抗维生素K,阻止凝血因子合成
防治血栓性疾病
维生素K1及输新鲜血或输血浆对抗
     二、促凝血药  维生素K  【药理作用】  维生素K参与凝血因子Ⅱ、Ⅷ、Ⅳ、X合成,缺乏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Ⅷ、Ⅳ、X减少,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引起出血。  【临床应用】  1.维生素K缺乏所致出血症 阻塞性黄疸、胆瘘、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及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  2.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的出血等。  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  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能阻止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而抗纤维蛋白溶解,高浓度可直接抑制纤溶酶。  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术后出血、鼻、喉、口腔局部止血,也可用于血友病的辅助治疗。25
  甘露醇  【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2.利尿作用:组织脱水作用使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提高。通过肾小管时又不被重吸收,增加肾小管腔渗透压,减少水重吸收而利尿。     【临床应用】  1.脑水肿及青光眼:是治疗脑水肿首选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及手术前降眼压。  2.急性肾衰竭:与强效利尿药合用。  练习题  A型题:  1.呋塞米利尿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A.远曲小管近端  B.远曲小管远端  C.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  D.集合管  E.肾小球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2.螺内酯临床常用于治疗  A.脑水肿  B.急性肾功能衰竭  C.醛固酮增高引起的水肿  D.尿崩症  E.高血压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B型题:  (3~5)  A.呋塞米  B.乙酰唑胺  C.氢氯噻嗪  D.螺内酯  E.氨苯蝶啶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可选用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4.治疗轻型尿崩症可选用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5.治疗青光眼可选用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6~8)  A.螺内酯  B.甘露醇  C.氨苯蝶啶  D.阿米洛利  E.呋塞米  6.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7.治疗醛固酮升高引起的顽固性水肿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8.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A型题:  9.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利尿药是  A.氨苯蝶啶  B.吲达帕胺  C.呋塞米  D.氢氯噻嗪  E.氯噻酮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B型题:   (10~11)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氨苯蝶啶  D.螺内酯  E.乙酰唑胺  10.治疗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11.治疗重度水肿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X型题:  12.可治疗脑水肿的药物有  A.呋塞米  B.氨苯蝶啶  C.氢氯噻嗪  D.甘露醇  E.螺内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D26
  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用来消除水肿的药物。  一、利尿药的分类----按作用强度和部位将利尿药分为三类:  1.强效利尿药(袢利尿药)   (1)药物:呋塞米、依他尼酸、利尿酸及布美他尼等。  (2)作用部位及机制: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干扰Na+-K+-2C1-同向转运系统(1份Na+、1份K+、2份Cl-向细胞内共同转运),抑制氯化钠再吸收,产生利尿作用。     
  2.中效利尿药  (1)药物:噻嗪类、氯噻酮  (2)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的Na+-K+-2C1-同向转运系统。  
  3.低效利尿药   (1)药物  ①钠通道阻滞药--氨苯喋啶、阿米洛利。  ②醛固酮受体抑制药---螺内酯。  ③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  (2)作用部位: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二、常用利尿药  (一)强效利尿药  呋塞米(呋喃苯氨酸、速尿)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1)作用机制: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Na+-K+-2C1-同向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降低尿液浓缩和稀释功能,产生利尿作用。      (2)利尿特点:强大、迅速、短暂。  利尿时Na+、K+、 Cl-、 Ca2+、Mg2+-的排出显著增加,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及低氯碱中毒。但较少产生低钙血症。  2.扩血管作用  直接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负荷,减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增加前列腺素E2含量有关,而与利尿作用无关。  【临床应用】  1.严重水肿:顽固性水肿和严重水肿。  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3.急、慢性肾衰竭:大剂量呋塞米治疗慢性肾衰;也可用于急性肾衰早期的防治,禁用于无尿的肾衰患者。  4.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用于长效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溴化物、氟化物和碘化物等中毒。  5.高钙血症。  【不良反应】  1.水与电解质紊乱  强烈的利尿作用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及低血压,长期应用还可引起低血镁。应注意及时补充钾盐或加服留钾性利尿药――氨苯蝶啶。  2.耳毒性――注意!  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应避免与氨基苷类(以链霉素为代表)抗生素合用。  3.其他  可有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胃肠出血。偶致皮疹、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二)中效利尿药  噻嗪类(氢氯噻嗪、氯噻嗪、苄氟噻嗪、环戊噻嗪)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作用机制:  1)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同向转运系统,抑制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尿中Na+、Cl-、K+的排泄增多。  2)轻度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使H+-Na+交换减弱而利尿。  3)减少尿酸排泄,促进Ca2+重吸收及促进Mg2+的排出。     2.降压作用 用药早期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则通过排钠较多,血管对儿茶酚胺类的敏感性降低,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作用。  3.抗利尿作用――矛盾!  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可能因排钠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口渴感。  【临床应用】  1.水肿 是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的首选药物,也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2.高血压病 治疗高血压的基础降压药物之一。  3.尿崩症 轻型尿崩症及加压素无效的垂体性尿崩症。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等,其中低血钾较常见,应及时补钾或合用留钾利尿药。  2.高尿酸血症  噻嗪类与尿酸竞争同一分泌机制,减少尿酸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  3.代谢变化   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以及减少组织利用葡萄糖可导致高血糖,并增加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4.其他 偶致过敏性皮疹、皮炎(包括光敏性皮炎)、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的可见溶血性贫血、坏死性胰腺炎等。  氨苯蝶啶(三氨蝶呤)――留钾利尿药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抑制Na+-K+交换使Na+的排出增加而利尿,同时伴有血钾升高,属于留钾利尿药。利尿作用弱,单用疗效较差,常与噻嗪类合用。在临床上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      
  螺内酯(安体舒通)――留钾利尿药  作用部位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是保钾利尿药。
     其利尿作用与醛固酮水平有关,作用弱而缓慢。  主要用于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及肾病综合征。因作用弱,常与其他利尿药合用。  乙酰唑胺(醋唑磺胺)――不作为利尿药用。主要用于青光眼。  通过抑制近曲小管的碳酸酐酶而抑制HCO3-的重吸收,使尿中HCO3-、K+和水的排出增多,产生较弱的利尿作用。一般不作为利尿药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由于乙酰唑胺抑制眼睫状体向房水中分泌HCO3-,减少房水的生成,降低眼内压。  各类利尿药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比较
利尿作用部位
利尿作用机制
主要临床应用
髓袢升支粗段
抑制Na+-K+-2C1-同向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重吸收。
各类严重水肿、防治急慢性肾衰。
远曲小管近端
抑制Na+-cl-同向转运系统,抑制氯化钠的重吸收。
各类轻、中度水肿、基础降压药、尿崩症。
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
抑制Na+-K+交换使Na+的排出增加而利尿。
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
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
抑制碳酸酐酶,抑制HCO3-的重吸收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普罗布考(丙丁酚)  【药理作用与机制】  1.抗氧化作用 能抑制ox-LDL(氧化LDL)的生成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  2.调血脂作用 降低血浆TC和LDL-C。  3.对AS病变的影响 长期应用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停止发展或消退,黄色瘤明显缩小或消除。  【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而轻,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偶有嗜酸性细胞增多、肝功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血小板减少、肌病、感觉异常等。  维生素E(生育酚)  维生素E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即它本身苯环的羟基失去电子或H+,以清除氧自由基或脂质过氧化物,或抑制磷脂酶A2和脂氧酶,以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中断脂质过氧化物和丙二醛(MDA)的生成。   维生素E防止脂蛋白的氧化修饰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药理作用特点】  1.调血脂作用 能明显降低TG及VLDL-TG,升高HDL-C。  2.非调血脂作用 如使TXA2(血栓素A2)形成减少,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缩血管作用减弱等。  【临床应用】  1.防治心脑血管病,适用于高TG性高脂血症。  2.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明显改善。  3.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  藻酸双酯钠――药理作用特点  具有肝素样的药理特性,调血脂,抗血栓形成,保护动脉内皮,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等。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练习题  B型题  [1-5]  A.辛伐他汀  B.吉非贝齐  C.考来烯胺  D.烟酸  E.普罗布考  1.有调血脂作用,亦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
  2.有调血脂作用,也有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作用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3.适用于IIa、IIb型及家族性杂合子的高脂蛋白血症,但有特殊臭味和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
  4.对IV型最有效的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5.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
  A型题  6.他汀类药物不用于  A.2型糖尿病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B.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C.杂合子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  D.高三酰甘油血症  E.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7.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药物是  A.考来烯胺  B.辛伐他汀  C.普罗布考  D.氯贝丁酯  E.非诺贝特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28
  考什么?
血脂调节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血脂调节药
(1)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2)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的药动学及药理作用特点(3)考来烯胺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4)贝特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5)烟酸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2.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普罗布考、维生素E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二十碳五烯酸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藻酸双酯钠的药理作用特点
  血脂调节药
  血脂是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血脂分类如下:
  注意:是调血脂药,而不是降血脂药。因为本类药物降低TC、TG、LDL、VLDL,而升高HDL。高脂蛋白血症分类(WHO建议分为六型)。
  临床上简单分为三类: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
  一、主要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一)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调血脂作用
  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降低LDL-C的作用最强,TC次之,降TG作用很小,而HDL-C略有升高。
  胆固醇主要由肝脏合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能使HMG-CoA(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转换为中间产物MVA(甲羟戊酸)。
  他汀类与HMG-CoA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且和HMG-CoA还原酶的亲和力高出HMG-CoA数千倍,因而对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胆固醇合成受阻。
  2.非调血脂作用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抗氧化作用、抗炎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等,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形成或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临床应用】
  1.动脉粥样硬化
  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还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
  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难以生效,对高TG血症疗效不显著。
  2.肾病综合征
  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
  3.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对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效应。
  4.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
  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而减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5.其他应用
  用于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不良反应】
  有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偶见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横纹肌溶解症等。
  【应用注意】
  用药期应定期检测肝功,有肌痛者应检测CPK,必要时停药。
  孕妇及有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禁用。
  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代表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的药动学及药理作用特点――汇总表格
药理作用特点
服后30%吸收;对肝脏有高度选择性。经肝脏的首过消除为80%~85%;约83%经胆汁和粪便排泄。
调血脂作用稳定可靠,用药2周呈现明显效应,4~6周可达最佳治疗效果。
口服吸收60%~85%,首过消除高于80%,
长期应用能有效调血脂,并显著延缓As病变进展和病情恶化,减少心脏事件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升高HDL和apo A Ⅰ的作用强于阿伐他汀。
口服吸收迅速,不受饮食影响;原药在血浆的t1/2约14h,而活性代谢产物抑制HMG-CoA还原酶的作用t1/2却长达20~30h。
降TG作用较强,大剂量对纯合子家族性高Ch血症也有效。
  (二)胆汁酸螯合剂――考来烯胺(消胆胺)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考来烯胺进入肠道后不被吸收,与胆汁酸牢固结合阻滞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和反复利用,从而大量消耗胆固醇,使血浆TC和LDL-C水平降低。
  ①被结合的胆汁酸失去活性,减少食物中脂类的吸收;②阻滞胆汁酸在肠道的重吸收;③由于大量胆汁酸丢失,肝内胆固醇经7-α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胆汁酸;④由于肝细胞中胆固醇减少,导致肝细胞表面LDL受体增加和活性增强;⑤大量含胆固醇的LDL经受体进入肝细胞,使血浆TC和LDL水平降低。
  【临床应用】
  适用于Ⅱa及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无效(有效的是:大剂量阿伐他汀)。
  对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者,应与降TG和VLDL的药物配合应用(贝特类、烟酸)。(为什么?――Ⅱb型的VLDL和TG升高是考来烯胺无法解决的)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由于本药的剂量较大,又有特殊的臭味和刺激性,少数人用后可能有便秘、腹胀、嗳气和食欲减退等,还可出现短时的氨基转移酶升高、高氯酸血症或脂肪痢等。大部在两周后可逐渐消失;若便秘过久,应停药。
  二、主要降低TG(三酰甘油)及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药物
  (一)贝特类
  贝特类主要有氯贝丁酯、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
  【药理作用与机制】
  1.调血脂作用
  主要降低血浆TG、VLDL-C,对TC和LDL-C也有一定降低作用,并能升高HDL-C。
  调血脂的作用机制:
  ①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减少脂肪酸从脂肪组织进入肝脏合成TG及VLDL;
  ②增强LPL(脂蛋白酯酶)活化,加速CM(乳糜微粒)和VLDL的分解代谢;
  ③增加HDL的合成,减慢HDL的清除,促进胆固醇逆化转运;
  ④促进LDL颗粒的清除。
  2.非调血脂作用
  有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性作用,共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原发性高TG血症,对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也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高脂血症。
  【药物相互作用】
  ●与口服抗凝药同用,可使抗凝活性增强,常需减少抗凝药的剂量。
  ●与他汀类药联合应用,有增加肌病发生的可能。
  (二)烟酸
  【药理作用特点】
  大剂量能降低血浆TG和VLDL,降低LDL作用慢而弱。若与胆汁酸螯合剂合用,疗效增强。若再加他汀类作用还可加强。能升高血浆HDL。
  烟酸的调血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cAMP(环磷酸腺苷)的水平有关。使脂肪酶的活性降低,脂肪组织中的TG不易分解放出FFA(游离脂肪酸),肝脏合成TG的原料不足,则难以进一步合成和释放VLDL,继而LDL来源减少。
  【临床应用】
  广谱调血脂药,对多种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应,对Ⅱb和Ⅳ型最好。(为什么?缺的就是TG和VLDL)
  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血症、低HDL血症。
  药物调血脂作用与临床应用比较
调血脂主要机制
临床主要应用
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阻滞胆固醇合成,主要降低LDL-C、TC。
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与胆汁酸结合,阻滞胆汁酸肝肠循环和反复利用,降低TC和LDL-C。
Ⅱa及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降低TG。
高TG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
降低cAMP的水平,使脂肪酶的活性降低,主要降低TG和VLDL
高脂血症,对Ⅱb和Ⅳ型最好,混合型高脂血症。29
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变异型心绞痛。  【药理作用特点】  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2+内流,对小动脉平滑肌较小静脉更敏感,降低血管阻力,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  扩张冠状血管作用强,解除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使心收缩力减弱,耗氧量降低。  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好。   地尔硫   能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对外周血管作用较弱,具有减慢心率和抑制传导作用及非特异性抗交感作用。  主要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也有效。30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心得安)  【药理作用】  其抗心绞痛作用主要通过阻断β受体发生,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及动脉压降低,明显降低心肌耗氧量而缓解心绞痛。  另一方面,普萘洛尔也可使心室容积增大,心室射血时间延长,有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倾向,但普萘洛尔总的效应是使心肌耗氧量降低。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稳定型心绞痛,对并发高血压及某些心律失常者尤其适用。还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能缩小梗死范围。  对冠状动脉痉挛诱发的变异型心绞痛不宜用----用什么?钙拮抗剂。  普萘洛尔与硝酸酯类合用,可提高疗效,取长补短,减少不良反应。两药合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区供血供氧,产生协同作用。同时普萘洛尔能对抗硝酸酯类引起的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加。普萘洛尔致冠脉收缩和心室容积增大缺点可被硝酸酯类抵消。   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取长补短)
抗心绞痛机制
生成NO,扩张血管
β受体阻断药
阻断心脏β受体
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空行  【药动学特点】  舌下给药1~2min就可生效,3~lOmin作用达高峰,持续20~30min。口服时在胃肠道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仅8%,不宜口服给药。静注1~2min起效,维持3~5min。  【作用机制】  硝酸酯类舒张血管平滑肌,目前认为与硝酸甘油生成一氧化氮(NO)有关。N0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升高,进而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降低胞浆中Ca2+浓度,产生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  【药理作用】  1.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肌血流动力学   ①主要扩张全身小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室容积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因而室壁张力降低,耗氧量降低。  ②较小的扩张全身小动脉,使外周阻力降低,平均血压下降,减少左心室做功,也使耗氧量降低。  但不利的是:血压下降反射地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和心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耗氧量。  2.改善缺血区心肌血液供应   1)扩张较大的冠状动脉及供应缺血区的侧支血管,使总的冠状动脉血流量较多分配到缺血区,改善局部缺血。  2)明显舒张较大的心外膜血管及狭窄的冠状动脉以及侧支血管,使血液从输送血管经侧支血管流向缺血区,从而改善缺血区的血流供应。  3)使冠状动脉血流重新分配,使血液易从心外膜区域流向心内膜下缺血区,从而增加缺血区的血流量。  4)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疗。
  【临床应用】  防治各种类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不良反应】  ①一般不良反应:  多为血管扩张表现,如搏动性头痛、头面颈皮肤潮红、眼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直立性低血压。剂量过大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和心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肌耗氧量,加剧心绞痛。  ②剂量过大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静脉注射亚甲蓝对抗。  ③耐受性:连续用药2~3周可产生耐受性,停药1~2周可消失,调整给药剂量,减少给药频率,以及间歇给药,可减少耐受性的产生。  低血压、青光眼及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禁用。32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利尿降压药  氢氯噻嗪  【药理作用及降压机制】――缓慢、温和、持久,但是容易低钾。  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  ●早期降压机制: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长期应用降压机制:
  ①排钠利尿使细胞内Ca2+减少(为什么?因排钠而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的含量,并通过Na+ -Ca2+交换机制,降低细胞内Ca2+),血管平滑肌舒张;  ②细胞内Ca2+的减少使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等的反应性降低;  ③诱导血管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PGI2)。     【临床应用】  单用轻度、早期高血压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作用温和,不易产生耐受性,易被病人接受。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长期用药可致低钾血症,应适当补钾。  吲达帕胺(吲达胺、寿比山)-祝您寿比山高,天津力生制药。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强效、长效。  降压机制除与排钠利尿有关外,还与其扩血管作用与其阻滞钙通道,减少Ca2+内流有关。是强效、长效降压药,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二、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降压药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  【药理作用】  中等程度降压,降压迅速、短暂,不伴反射性心率加快。可预防和逆转血管平滑肌增殖及左心室肥厚,对脂质代谢无明显影响。  【降压机制】  ①抑制ACE,使Ang Ⅱ生成减少,血管舒张;减少醛固酮分泌,排钠增加;肾血管扩张亦加强排钠作用。  ②抑制ACE,减少缓激肽水解(ACE也是降解缓激肽的酶),使N0、PGI2等扩血管物质增加。  ③抑制局部Ang Ⅱ在血管组织及心肌内的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     【临床应用】  轻、中度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  【不良反应】  ①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减退及首剂低血压等。  ②刺激性干咳,为缓激肽、P物质和前列腺素在肺内聚积所致。③少数患者可出现蛋白尿、高血钾、肾功能损害等。  依那普利(恩那普利)――代谢之后发挥作用。  在体内经肝脏酯酶水解为依那普利拉发挥抑制ACE作用,抑制ACE作用较卡托普利强l0倍,降压作用强而持久。不良反应较卡托普利轻。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  (二)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阻断药  氯沙坦(洛沙坦)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是口服有效的非肽类AT1受体阻断药,选择性与AT1受体结合,阻断Ang Ⅱ的作用,产生降压作用。  【临床应用】  ①各型高血压治疗。  ②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保护作用。  ③高尿酸血症,促进尿酸排泄。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低血压、胃肠不适、头痛、头昏等。  缬沙坦(维沙坦)  为AT1受体阻断药,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三、β受体阻断药  主打药――普萘洛尔(心得安)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缓慢、温和、持久,口服后2~3周才开始降压,立位和卧位血压都能明显降低。不产生直立性低血压。  【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  轻度、中度高血压。对伴有心率快、肾素水平偏高、心绞痛的高血压病人效果好。  附属药  1.美托洛尔――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支气管哮喘、COPD。  选择性阻断β1受体,其降压作用优于普萘洛尔。低剂量时主要作用于心脏,对支气管的影响小,对伴有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对安全。  2.卡维地洛  为α、β受体阻断剂,作用较普萘洛尔强2~4倍,可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3.哌唑嗪――α1受体阻断剂,引起首剂现象――体位性低血压。  【药理作用】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选择性阻断血管突触后膜α1受体,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外周阻力及回心血量。降压同时,不引起心率加快及肾素分泌增加。  【临床应用】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与利尿药或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增强疗效。对高血压伴肾功能不良者更为适用。  【不良反应】  1.“首剂现象”:部分病人首次给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眩晕、出汗、心悸等反应。  2.其他:包括眩晕、乏力、口干等均较轻,一般不影响用药。33
抗高血压药物
     考什么?
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各类代表药
2.常用抗高血压药
(1)卡托普利、普萘洛尔、哌唑嗪、硝苯地平、氢氯噻嗪、氯沙坦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2)依那普利、缬沙坦、美托洛尔、卡维地洛、氨氯地平、尼群地平、甲基多巴、利舍平、可乐定、肼屈嗪、硝普钠、米诺地尔、吲达帕胺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3.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合理用药原则
  何谓高血压、抗高血压药  WHO将高血压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目前将血压分为:  
&&&&&&&&      能够降低动脉血压,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称为抗高血压药(俗称降压药)。  一、抗高血压药分类  (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一线降压药     (二)其他抗高血压药  1.抗交感神经药  (1)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甲基多巴。  (2)神经节阻断药:卡拉明。  (3)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利舍平。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①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等;  ②α、β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等。  2.血管扩张药:肼屈嗪、硝普钠。  3.钾通道开放剂:米诺地尔(长压定)、二氮嗪。  4.5-HT受体阻断药:酮色林。  5.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西氯他宁。34
其他类药物
  1.卡维地洛  【药理作用】  为α、β受体阻断药。已被推荐为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常规用药。  (1)阻断交感神经张力升高及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心肌;  (2)减慢心率,延长左心室充盈时间,增加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3)抗心律失常作用可减少心力衰竭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4)逆转和减慢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肥厚、心肌重构及心脏纤维化。  【临床应用】  可用于心功能比较稳定的Ⅱ~Ⅲ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者尤为适宜。常规治疗心力衰竭方法无效时亦可试用。  2.噻嗪类利尿药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噻嗪类利尿药促进Na+、水的排泄,减少血管壁细胞内Ca2+的含量,使血管壁的张力下降,外周阻力降低;利尿药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消除或缓解静脉淤血及其所引发的肺水肿和外周水肿。  【临床应用】  对轻度心力衰竭,单独应用噻嗪类利尿药效果良好;对中度心力衰竭,可口服袢利尿药或与噻嗪类和留钾利尿药合用。  3.多巴酚丁胺――短期改善症状,不宜常规治疗。  激动心脏β1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肾功能,短期内应用可改善症状。  但不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并且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诱发心律失常,不宜用作常规治疗。  4.米力农  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Ⅲ(PDE-Ⅲ)的活性,升高细胞内cAMP(环磷酸腺苷)水平,从而产生心收缩力加强和扩张血管作用。治疗急性心衰。  练习题  A型题  1.地高辛对心脏的作用不包括  A.加强心肌收缩力  B.减慢心率  C.减慢传导  D.抑制左心室肥厚  E.降低自律性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D是ACEI类、AT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的作用。&
  2.地高辛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上调β受体  C.排Na+利尿,减少血容量  D.抑制Na+,K+-ATP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Ⅲ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3.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衰患者的心肌重构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多巴酚丁胺  C.依那普利  D.氢氯噻嗪  E.米力农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具有抑制心室重构作用的有三种药:ACEI类、AT1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
  B型题  (4~6)  A.地高辛抗体  B.考来烯胺  C.氢氯噻嗪  D.阿托品  E.苯妥英钠  4.与洋地黄毒苷结合,能阻断肝肠循环,减轻中毒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5.治疗地高辛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6.治疗地高辛中毒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3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受体阻断药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本类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西拉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及福辛普利等。     1.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  ① 主要阻止血液循环及局部组织(心脏、血管等)中Ang Ⅰ(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Ang Ⅱ(血管紧张素Ⅱ),因而对抗Ang Ⅱ收缩血管、醛固酮分泌增加等的不良作用。  ② 抑制缓激肽降解,提高其血浓度。缓激肽具有扩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作用。  2.抑制心肌及血管重构  Ang Ⅱ是促进心肌细胞增生的主要因素,ACEI减少Ang Ⅱ的形成,能有效地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  3.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还能降低左室充盈压、左室舒张末压及容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  4.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作用。  【临床应用】  常与利尿药、地高辛合用,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药物。  二、AT1受体阻断药――氯沙坦  直接阻断Ang Ⅱ与AT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结合,对抗Ang Ⅱ缩血管及促生长作用,能预防及逆转心血管的重构。  抗心力衰竭作用与ACEI相似,但不增加缓激肽水平,显著减轻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副作用,病人耐受良好。36
强心苷类药物
  地高辛  【药动学特点】  口服吸收率约75%,血浆蛋白结合率25%,肝肠循环率7%。血浆半衰期33~36小时,主要经肾脏排泄。  【药理作用】――强心、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一正两负)。  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  (1)正常心脏:只增加收缩力,不增加心排出量。原因――加强收缩力的同时,使外周小A收缩,心脏后负荷加大。  (2)衰竭心脏:显著增加排出量,原因――加强收缩力,心排出量增加,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外周小A扩张,其后负荷降低。  (3)降低衰竭心脏耗氧量――奠定其治疗心衰的基础!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机制: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的作用。  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难点!  关键:地高辛的作用机制
  (1)传导性:  ●小剂量时,由于增强迷走神经的作用,使Ca2+内流减少,房室结----慢反应细胞----除极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较大剂量时,由于抑制Na+,K+-ATP酶,使心肌细胞内失K+,最大舒张电位减小,而减慢房室传导。
  ――治疗房颤房扑的基础。也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的副反应。
       (2)自律性:  ●治疗量:对窦房结及心房传导组织的自律性几无直接作用,而间接地通过加强迷走神经活性,使自律性降低;  ●中毒量:抑制浦肯野纤维细胞膜Na+,K+-ATP酶,使细胞内低K+,自律性增高,易致室性早搏。  (3)有效不应期:  强心苷由于加速K+外流,使心房肌复极化加速,因而有效不应期缩短;对心室肌及浦肯野纤维,由于抑制Na+,K+-ATP酶,使最大舒张电位减小,有效不应期缩短;房室结主要受迷走神经兴奋的影响,有效不应期延长。     简单记忆一句话:对慢反应细胞都是抑制;对快反应细胞都是促进!  【作用机制】  地高辛能与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结合,抑制Na+,K+-ATP酶的活性,使Na+、K+转运受到抑制。结果细胞内Na+逐渐增加,K+逐渐减少。细胞膜上Na+-Ca+交换系统将Na+与Ca2+进行交换,使Na+外流增加,而Ca2+的内流增加,因而使细胞内Ca2+增多,Ca2+作用于心肌收缩蛋白,收缩力增加。     【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   (1)疗效最好:伴有心房扑动、颤动的心功能不全。  (2)疗效很差或无效:缩窄性心包炎、重度二尖瓣狭窄等引起的心衰。  (3)(略)对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负担过重(如高血压)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良好。对甲亢、严重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心衰疗效较差,主要由于心肌收缩所需能量的产生或贮存发生障碍。对肺心病、活动性心肌炎以及严重心肌损害引起的心功能不全,疗效也较差。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不是纠正房颤,而是阻止房颤向心室传导!  地高辛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的冲动由心房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改善心室泵血功能,但对多数病人并不能消除房颤,其用药目的是地高辛可减慢房室传导,阻止过多的冲动由心房传到心室;使心室频率减慢。  (2)心房扑动:――先转成房颤,然后就好办了!  地高辛能使扑动转变为颤动,而颤动时的兴奋冲动较扑动为弱,易被地高辛抑制房室传导作用阻滞,故可使心室频率减慢。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地高辛能抑制房室传导。  注意!室性心动过速禁用――为什么?因为地高辛会导致室早。  【不良反应及防治】  地高辛等强心苷类的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剂量接近中毒剂量的60%,且病人个体差异大,毒性反应与心衰原有症状又不易区别,因此应用不当,易出现中毒反应。为保证用药安全,应监测血药浓度,做到剂量个体化。地高辛血浓度超过3ng/ml,洋地黄毒苷超过45ng/ml,可确认为中毒。  中毒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三方面的毒性,其中心脏毒性是最严重的反应。  1.毒性反应  (1)胃肠道反应:是中毒的早期症状。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有头痛、眩晕、乏力、视觉模糊、神经痛、谵妄等症状。色视(黄视和绿视)为严重中毒的信号。  (3)心脏毒性:是最危险的毒性反应,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严重时可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  2.中毒的防治  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的反应,一旦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停药。  (1)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阿托品治疗(能不能用异丙肾?)  (2)快速型心律失常: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非常有效。用氯化钾治疗常有效。  (3)中毒解救  ①考来烯胺:能与地高辛结合,阻断肝肠循环,减轻中毒。  ②地高辛抗体Fab片段:静脉注射,可迅速与地高辛结合,解除地高辛对Na+,K+ -ATP酶的抑制。  【用法】  1.每日维持量疗法 每日0.25mg,6~7日达到稳定血浓度。  2.传统给药法:先给全效量达到疗效后,再给维持量法。   37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用
心律失常类型
窦性心动过速
β受体阻断药或维拉帕米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转律用奎尼丁(宜先用强心苷)、普鲁卡因胺、胺碘酮;减慢心室率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及强心苷类。
需治疗时用β受体阻断药、维拉帕米、地尔硫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强心苷、β受体阻断药、腺苷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利多卡因、丙吡胺、普鲁卡因胺、美西律、胺碘酮、奎尼丁。
首选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美西律、胺碘酮。心肌梗死急性期: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
强心苷中毒
     练习题  X型题  1.奎尼丁的不良反应有  A.胃肠道反应  B.低血压  C.金鸡纳反应  D.心律失常  E.骨髓抑制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ABCD
  A型题  2.可引起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胺碘酮  C.利多卡因  D.奎尼丁  E.维拉帕米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3.主要通过阻滞钙通道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  E.奎尼丁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B型题  【4-5】  A.奎尼丁  B.胺碘酮  C.利多卡因  D.苯妥英钠  E.普鲁卡因胺  4.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抗癫痫作用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D
  5.具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广谱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B
  A型题  6.关于普罗帕酮叙述错误的是  A.阻滞Na+内流,降低自律性  B.降低0相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慢传导  C.有普鲁卡因样局麻作用  D.弱的β受体阻断作用,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  E.促进K+外流,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
  [答疑编号]
  『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促进K+外流的只有一个药――利多卡因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他汀类药物能停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