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中的电路图或者电工之类的课没

电路与电工实验(自主模式)
什么是随堂模式?
随堂模式课程一般为每学期一轮次,课程每周更新,作业、考试有截止时间,由课程提供方老师、助教指导,课程完结,成绩由老师确认后,统一发放证书。
什么是自主模式?
自主模式课程常年开放加入,课件全部开放,作业、考试无截止时间,有学堂在线招募选拔的助教指导,考核通过即可自动获得证书。
本课程以R、L、C等线性元件的特征方程及基尔霍夫定律两类约束为基础,介绍了选择变量建立方程以及运用电路定理等效变换得到电路电压、电流输入输出关系及负载功率的两种电路分析方法。在电路基本分析方法的支撑下,结合微分方程给出了LC动态元件构成的电路暂态分析特征,结合相量分析方法给出了正弦稳态电路的处理办法。课程在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应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将电工实验操作与仿真实验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通过知识点整合拍摄的19个理论骨干视频和6个仿真实验视频,每个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知识点为独立单元,短小精炼,适合计算机、物理、化工、环境工程等非电类专业电工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5个现场实验视频配合电工实验台的实际操作以供选择。视频以通用教材为依托,着重课程主干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牵连和扩展,通过在线引导和互动,提升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也引导学生学习电工操作技能以及现代仿真工具的应用方法。本课程网站资源的建设目标是结合工程实际与科研前沿给出实际应用范例,提升知识应用水平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元件和基本定律1-1 电路模型与电路变量1-2 理想电路元件1-3 基尔霍夫定律第一单元检测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2-1 元件串并联的等效变换2-2 实际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 支路电流法2-4 结点电压法2-5 叠加原理2-6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第二单元检测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3-1初始值的确定3-2 RC电路的暂态响应3-3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3-4 电路暂态响应分析的应用第三单元检测第四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4-1 正弦稳态分析研究的问题及工具4-2 R、L、C元件的交流特性和阻抗的建立4-3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方法4-4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分析4-5功率因数的提高4-6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及其应用第四单元检测第五章 三相电路三相电路分析的方法及主要问题电路的Pspice仿真实验实验1 Pspice基本绘图与仿真操作实验2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仿真和验证实验3 戴维南定理定理和诺顿定理得仿真和验证实验4 一阶RC电路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的仿真和验证实验5 正弦交流电路的仿真和频率响应分析实验6 RLC谐振电路的仿真
考核项目包括哪些
课程学好的关键点在哪里
课程参考教材有指定的吗
上课小技巧
聪明源自学习,天才始于积累,祝贺您在美好的年纪可以享受知识点幸福。请在开始上课前
关注微信公众“学堂在线小助手”,会陪伴你整个学习过程,让学习更高效
4大微信课程服务
微信助教及时回复
导师课程公告及时推送
相同学习者热门讨论话题
导师课件文档更新提醒
手机微信扫一扫关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类专业的教学来说,教材也再经历着新旧交替,以满足新时期对教材的更高要求。从教学层面来说,"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基于《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开设方案的探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类专业的教学来说,教材也再经历着新旧交替,以满足新时期对教材的更高要求。从教学层面来说,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好的教材,有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针对电类专业《电路》与《电工技术》两门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为课程的优化和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论文网 /8/view-7639691.htm  关键词:《电路》、《电工技术》、课程优化、开设方案   1引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技术经历着更新与换代,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对于电类专业的教学来说,教材也再经历着新旧交替,以满足新时期对教材的更高要求。为了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要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电类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技术的能力和素质,提升竞争力、促进就业,最终使学生受益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层面来说,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好的教材,有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本文就电类专业《电路》与《电工技术》两门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为课程的优化和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开设现状   2.1 教材使用现状   对于《电路》与《电工技术》来说,市场上的教材不下百种。首先,随着技术的更新,教材内容更新慢,过于老化;另外,作为任课教师,往往使用的是教务部门下发的教材,部分编写教材者的水平有限,拼凑成册者居多;部分教材商务性较浓,为了更快推向市场,印刷错误较多;又因为教学课时有限,就给教学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4]。   2.2 《电路》课程的开设状况   《电路基础》是电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群的第一门职业基础课,可称为基础课的基础。通过该课程教学,应该准确、清晰传授给学生有关直流电、交流电的最基础、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概念、定律、最重要的结论和处理方法;告诉学生这些知识与后续课程及以后的技术应用的关联。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课程教学安排在入学第一学期,学时短,大致十三周讲课,50学时左右教学[2]。   从目前使用的教材来说,包含有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互感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等课程[3]。   2.3 《电工技术》的开设状况   《电工技术基础》是电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的第二门职业基础课,电工技术是所有使用、利用日常电力工作的岗位人员都应具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其知识、技能掌握的好与差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入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水平高低的标志。该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宽,实用性强,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实际使用,甚至是实际观察实物都应有必要的要求;该课程主要要求学生对交流电的图象要清楚、交流电路的连结、仪器仪表使用的规则、方法要正确[4]。   对于《电工技术》教材来说,也包含有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互感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等课程[5]。   2.4 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教材的章节内容,可以发现《电路》与《电工技术》造成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互感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等内容上的重复。给后期《电工技术》课程的开设造成了影响,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复;另外,由于内容安排上的不合理,就造成了《电工技术》教学重点的偏移,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1]-[6]。   3 课程开设方案   3.1 总体思路   根据教学的要求,将教材中的《电路》与《电工技术》交叠的内容分开。要求《电路》以培养学生对电路基本知识的分析、处理方法为主,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应用;《工技术》以突出技能型、实用型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   3.2 《电路》的开设   从《电路》的教学要求出发,《电路》学习后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有关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和最重要的结论。强化学生在电路分析中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打好必需、管用的知识基础。   我们把《电路》分为五个部分[1]-[3]:   (1).直流网络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两种表示及各要素意义,基本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及利用相量图和相量分析方法处理一般正弦交流电路问题。   (3).三相交流电路的概念,电源及负载的Y型、 形联结;相量分析得出的两种联结情况下线/相电压、电流关系;三相电路功率、功率测量及安全电常识。   (4).互感耦合电路、谐振电路、磁路的电路特征及主要应用。   (5).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3.3 《电工技术》的开设   《电工技术》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工的基本知识;掌握安全用电常识、照明电路的装配等的职业技能常识;掌握异步电动机、单相变压器的简单操作使用和故障判断;掌握基本电工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以及常见电工仪器的使用;能够进行简单的电气元件的安装与检修;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电工技术知识,分析解决后续实验、实训课及生活中出现的电气方面的简单问题。   本课程分为六部分,内容如下[4]-[6]:   (1).三相交流电路及安全用电。   (2).磁路与变压器。磁路的连接方式、特点及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变压器绕组极性的判断等。   (3).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   (4).低压电器及电路,包含低压电器器件的图形及文字符号的意义,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组成、结构、动作原理及控制作用以及应用;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6]。   (5).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及其使用,包含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万用表的使用、电压、电流与功率的测量,电感、电阻与电容的测量,常见的电工测量仪表;   (6).常用家用电器简介,包含电视机、VCD的工作原理;电扇的安装与故障排除等。   3.4 推荐遴选教材   根据对课程内容等的优化后,接下来就是做好推荐教材的遴选。教材的选取在内容上有侧重的前提下,以“注重前沿、实用性、技能型”为主,进一步优化章节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教材的编写。   4 结论   经过对《电路》和《电工技术》在内容上的改进,会使教学目标、侧重点更为明确,为教材的遴选提供了依据,也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教学、优化学科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职业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电路基础》(第二版)王慧玲主编,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简明电路基础教程》李树雄主编,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路基础》沈玉梅主编,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工技术》黄军辉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5]《电工技术》席时达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张仁醒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培养方案
我的图书馆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培养方案
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工技术
学&&& 分:6
学&&& 时:108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任务是了解电路专业知识、较完整地、系统地学习电工技术基础理论,通过训练获得电工技术方面必备的操作技能,并起到巩固、扩展所学理论知识的作用。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学会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熟悉电工及电机与变压器等知识。为学生将来电类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与掌握
(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正确使用各种电工电子仪表;
(2)掌握电工布线技术;
(3)熟悉各类低压器件的使用与特性
(4)熟悉各类照明线路与机床控制线路
3.素质目标
(1)加强安全教育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学习中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
(三)教学条件:
配备多媒体设备的一体化专用实训教室、校内实训基地。
(四)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由浅至深以实训任务为主线,理论穿插在实训中或点评中讲解;实训按照示范、模仿、独立三阶段实施。
(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前续课程:高中物理
后续课程:为后续课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电控实训》企业生产实训奠定坚实基础。
(六)教学参考书:
1.《电路分析》,编著, 年05月;
二、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
四、考核方式
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每一项目完成后都要进行考核与评价。
编制人:龙小波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电子电气教研室
编制日期:
审定人:朱承志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电工与机床控制电路第九课.ppt
文档介绍:
电气控制技术什么是低压电器电器——凡是对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起控制、调节、检测、转换及保护作用的电工器械均可称为电器。低压电器——用于交流 50 H Z额定电压 1200 V
以下,直流额定电压 1500 V以下
的电路内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
节作用的电器称为低压电器。第一节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低压电器的分类低压电器的分类 1.按用途分①低压配电电器——刀开关、转换开关、
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主要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以及系统保护。②低压控制电器——接触器、继电器及各种主令电器主要用于电气控制系统。 2.按动作性质分①自动电器——接触器和各种继电器等这类电器依靠电器本身的参数变化或外来信号(如电流、电压、温度、压力、速度、热量等)而自动接通、分断电路或使用电动机进行正转、反转及停止等动作。 ②手动电器——各种开关、按钮这类电器依靠外力(人工)直接操作来进行接通、分断电路等动作。 3.按低压电器的执行机构分①有触点电器这类电器具有动触点和静触点,利用触点的接触和分离来实现电路的通断。②无触点电器这类电器没有触点,主要利用晶体管的开关效应,即导通或截止来实现电路的通断。低压电器的型号表示法低压电器的型号表示法 国产常用低压电器的全型号组成形式例:线路保护用4极40A的漏电保护断路器 DZ
低压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低压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额定电压①额定工作电压
规定条件下,保证电器
正常工作的工作电压值。②额定绝缘电压
规定条件下,用来度量
电器及其部件的绝缘强度、电气间隙和漏
电距离的标称电压值。除非另有规定,一
般为最大额定工作电压。③额定脉冲耐受电压
反映电器当其所在
系统发生最大过电压时所能耐受的能力。
额定绝缘电压和额定脉冲耐受电压共同决
定绝缘水平。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0 KB
下载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工电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