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后安装假肢视频穿假肢一年多了走路残肢胀痛怎么会事

您的位置:
> 截肢后残肢该如何正确绷带包扎?
截肢后残肢该如何正确绷带包扎?
摘要:大腿包扎弹力绷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最后向腰部缠绕的时候不要拉得太紧,以免包扎完毕后大腿被拉向前方,髋关节呈屈曲状态。
  截肢是常见手术,截肢后的换药、护理、康复,都离不开绷带包扎。截肢后为什么要进行绷带包扎呢?残肢的绷带包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临床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残肢绷带包扎后很容易脱落,不听话的患者一天需要重复包扎好几次,非常麻烦。
  多数截肢病人术后可能需要安装假肢。截肢后,如果不进行包括利用弹力绷带的康复训练,则残肢不能有效消肿、,进而导致残肢肿胀无法定型,直接的结果是会为佩戴假肢带来阻碍。这就好比,脚与所穿的鞋不合适,会不舒服。
  在手术后,截肢的胳膊或腿一定会肿胀。所以,一般截肢手术后,做适当的包扎可以减轻肿胀;而伤口愈合后一般就改用弹力绷带。对于截肢病人来说,弹力绷带的使用是一辈子的事。
  安装假肢后,在不穿假肢时,也需要用弹力绷带包扎残肢,防止其发生肿胀引起假肢穿不上。所以,对于每一个出院的截肢病人,我们都应该教会他们正确使用弹力绷带的方法。
  在大腿包扎弹力绷带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最后向腰部缠绕的时候不要拉得太紧,以免包扎完毕后大腿被拉向前方,呈屈曲状态。
  2.弹力绷带包扎小腿时,注意膝盖处的髌骨要尽量露出来,膝盖的后面和上面不要包扎得太紧,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如果小腿剩余的部分比较长,也可以只包扎到关节以下的部位。
  3.上臂的弹力绷带包扎的时候要先从最远端开始,绷带要螺旋形缠绕,防止环形勒紧,靠近近端的时候可以松一点,最后可在缠绕至对侧胸部以防止绷带脱落。前臂的包扎同小腿包扎原理,为了方便肘关节的活动,尽量露出肘关节后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骨钙素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将意外伤残损害降到最小(图)-搜狐新闻
--------------- &
将意外伤残损害降到最小(图)
时间:日06:11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经媒体广泛报道的“嘉峪关机场拒载事件”的主角女孩皮娜娜,日前在北京博爱医院感受着人间温暖。半个多月来,通过理疗、水疗、高强度的文体和运动训练,她残肢末端的肿胀疼痛、膝关节畸形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精心设计的临时简易假肢已经安装在她的右腿上。该院专家说:“我们不但能帮助皮娜娜重新站起来,而且还可以让她用上乱真的正式假肢,大踏步走起路来,还这个豆蔻年华少女一个完美的身躯。”皮娜娜的经历让我们联想到,在当今交通、工伤和体育意外中,怎样才能把伤残降低到最小?
  受访人王安庆主任医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北京博爱医院骨科主任,中国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在创伤骨科、截肢与假肢和骨关节损伤的治疗与康复、教学与科研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造诣。
  采访人:陈亚伟
  抢救伤员既要争分夺秒又要掌握科学方法
  采访人:我们如果遇到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场面出现,应该怎样应对?
  王安庆:意外事故的最初目击者往往是非医务工作者。无论是谁,既不能惊惶失措,也不能随意处理伤员,这样往往会使伤员造成二次损伤。
  骨折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对骨折伤员要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四肢可疑闭合性骨折,要就近就便寻找木条、竹棍、树枝对伤肢进行临时捆绑固定。对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可采取加压包扎法。对离断的肢体要用洁净的布包好,外面加冰袋降温,为断肢再植创造条件。运送骨折伤员一般要用救护车。尽量不要使用小卧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不得不用普通汽车运送骨折者时,应让伤员仰卧,固定担架,以减轻途中震荡的影响。
  截肢医生要考虑为伤员留下理想残肢
  采访人:我看到很多伤员来本院安装假肢之前,都不得不接受手术处理伤肢残端,为什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使伤员少受痛苦?
  王安庆:大多数截肢是因为严重创伤,严重感染,造成肢体血运或组织受到不可修复的破坏,已引起肢体功能丧失,为挽救或延长伤病员的生命而不得已采用的手术。
  医生在手术处理肢体残端、缝合伤口时,应充分考虑到伤员今后安装假肢的需要,为他们尽量留下理想残肢。这就需要按照规范的术式,正确处理骨末端。同时要正确固定肌肉、缝合血管、结扎神经、包合皮肤,使手术后的肢体残端形成一个规则的圆筒形状,而不是圆锥状,让下肢残肢末端有良好的承重能力。皮肤无皱褶、耐压、耐磨,感觉正常,切口瘢痕呈线状。防止产生术后的骨末端骨刺、残肢肌腱游动、神经末端神经瘤或神经粘连,皮下软组织过少,血液、淋巴液回流障碍,引起残肢肿胀、神经断端压痛、皮肤与骨骼粘连,残肢关节不能伸直,皮肤疤痕、皮肤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为日后安装假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截肢者需要更多心理关爱
  采访人:截肢会给截肢者心理上带来什么创伤?
  王安庆:健全人由于外伤等原因截肢,会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一般难以接受截肢的现实,因此心情抑郁、消极悲观,为未来独立生活、学习、工作、经济收入、婚姻、家庭、子女等现实问题而焦虑,易怒、暴躁。作为伤员的亲朋好友,此时要给予他们最大的体谅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配合医护人员战胜伤残,重新面对新的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截肢者幻肢痛、残肢痛是伤后的必然现象,不必过度忧虑
  采访人:截肢者的幻肢痛、残肢痛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
  王安庆:某部分肢体已截去,截肢者仍有该手或脚存在的感觉,这就是幻肢感,是一种正常现象。幻肢痛是指截肢者在截肢后不但存在幻肢感,而且有时会感觉已截去的手或脚的某些部位有疼痛,其中多数人穿戴合适的假肢后可以消失。如果穿戴假肢后幻肢痛仍然频繁地出现,并日益加重,则应找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残肢痛是指截肢后肢体残留部分的痛疼。残肢痛常因残肢承重部位皮肤疤痕、皮下软组织过少、皮肤与骨骼粘连、穿用假肢时皮肤擦伤、残肢的骨末端有骨刺、残肢的骨突起过于明显、截断的神经末端神经瘤或神经粘连而引起穿用假肢时残肢疼痛。假肢装配不合适也能引起残肢痛。总之,残肢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轻的残肢痛通过患者自己经常拍打、按摩残肢,疼痛的局部可以逐渐消失。严重的残肢痛需要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截肢残疾人同样可以创造社会文明
  采访人:一些截肢后的朋友心灰意冷,处处小心翼翼,家里的人对他们也是关心备至,他们还能像正常人那样融入社会生活中吗?
  王安庆:回答是肯定的。没有了腿或手通过安装假肢和康复训练是可以恢复走路和部分劳动功能的。不过,由于截去肢体的长短、数量不同,恢复独立生活能力也不同。一般下肢截肢者只要有较理想的残肢,穿用合适的假肢完全可以正常走路,甚至参加残疾人的田径运动。美国的丹尼斯·奥勒尔是个小腿截肢者,跑出过11.73秒的好成绩。加拿大的台瑞·弗克斯因肿瘤大腿截肢,他穿着大腿假肢以每日约48公里的速度横穿加拿大,创造了全程5300多公里的超长马拉松纪录。我国的刘玉坤、孙长亭、张小铃等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不但在赛事中取得优秀成绩,而且绝大多数都建立了美好的家庭。
  对于少数高部位、多肢体截肢者来说,康复确实有许多困难,但双侧高位大腿截肢者可以穿着假肢扶双拐步行,双上臂高位截肢者经过训练可以利用简单的辅助器械展现出特殊的技能。北京的刘京生双侧肩部以下的上肢全部截去了,他利用肩部支架从事写作,成为我国著名的铁臂书法家。总之,假肢功能是有限的,但人的创造力、潜能是巨大的。
  安装假肢要选择有资质的康复中心和正规假肢企业
  采访人:现在社会上大大小小的制作假肢的企业很多,有些截肢后的朋友,图省钱、省事,怕麻烦,就选择这样一些不正规的企业安装假肢,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吗?截肢者正确安装假肢的步骤有哪些?
  王安庆:安装假肢不同于去商店购买鞋帽,差不多就得了。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康复中心和正规假肢企业,接受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后,安装正规的现代假肢。
  肢体残疾人要补偿失去的肢体功能,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需要综合性的全面康复治疗,假肢装配前后的康复训练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截肢者的康复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假肢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理上的鼓励,保持良好残肢位置的教育,想方设法促进残肢定型,学会保持残肢卫生和假肢卫生,做好恢复体力的全身性训练,做好残肢训练及装配前必要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2)选择适用的假肢。(3)装配临时适应性假肢。(4)训练假肢的穿戴和使用。(5)装配正式假肢。&&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精品专题推荐
&精彩生活&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秋天不回来
频道精彩推荐
唱给你的歌
··········
··········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假肢矫形专家邓小倩:截肢者日常维护假肢有窍门
核心提示:众所周知,假肢是截肢者的“亲密伙伴”。由于行走不便,下肢截肢者需要通过安装假肢来重建其站立和行走功能,弥补外观缺失.装撇假肢也是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邓小倩 义肢矫形科科室副主任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名医介绍:科室副主任,擅长:毕业于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担任科室副主任邓小倩   女,24岁,国际二级假肢矫形技师,义肢矫形科副主任。毕业于我国唯一培养假肢矫形专业人才的学校——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现从事假肢与矫形器的制作与装配工作。  假肢的日常维护要点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假肢矫形科副主任邓小倩表示,假肢是否灵便、安全、舒适,都需要截肢者的点滴呵护,只有维护好假肢的功能,才能延长假肢的寿命。据专家介绍,假肢的日常维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1.&接受腔的维护  (1)保持接受腔内面的。吸着式接受腔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如果接受腔内面不洁,会增加残肢皮肤感染的危险。因此,截肢者应在每天晚上睡前将接受腔内面擦拭干净。可用手巾浸淡肥皂水擦拭,然后自然晾干。  (2)接受腔内的衬套、衬垫等,因常被汗浸湿,附着脏物后会产生臭味,应经常用手巾浸药皂擦洗、晾干。残肢套更应注意经常清洗和更换。  (3)接受腔内出现裂纹时应及时请假肢师调整。在树脂接受腔的内面会产生细小的裂纹,有时会弄伤残肢皮肤。在ISNY接受腔出现裂纹后容易裂开。此外,当接受腔内附着脏物或树脂变质,往往会使平滑的接受腔内面出现大小不平的,特别是当大腿吸着式接受腔内壁上端出现这种情况后,会弄伤会阴处的皮肤,应多加注意。  (4)当感到接受腔过松时,可采用增加残肢袜套(最多不超过三层)的方法解决;如仍过松,可在接受腔四壁粘一层毛毡解决。如还不能解决,应及时更换新的接受腔。  2.&结构件的维护  (1)假肢的关节及结合部分若产生松动,会影响使用性能和出现响声,因此应经常检查膝、踝轴螺丝及皮带的固定螺丝、铆钉,及时紧固。  (2)金属轴不灵活或发生响声时,要及时加注润滑油。受潮后,应及时干燥,并注油防锈。  (3)当出现声响异常,表明假肢部件出现破损,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适当维修,必要时到假肢厂(站)进行修理。特别是使用骨骼式下肢假肢时,更应及时对其关节和连接件进行检修,最好定期(如3个月1次)进行检修。  3.&装饰外套的维护  骨骼式大腿假肢的泡沫装饰外套的膝关节前分最易破裂,使用者应注意在出现小的破裂时就及时加以粘补维修。可采用在内面粘贴布条的方法增强,以便尽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如果穿用短腰的袜子,小腿部分的袜口处易被橡皮筋勒破。因此,建议选用宽口的袜子。  残肢的日常护理  邓小倩指出,对于穿戴下肢假肢的截肢者来说,被紧紧包在假肢接受腔内的残肢,由于随时遭受着压力和磨擦,再加上温度、湿度的变化,尤其是承重部位,如坐骨结节、髌韧带以及内收肌腱部等处的皮肤,如果穿戴不正确,特别容易发生破损。这一情况,当接受腔的适配不良时更易发生。还有,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碰伤残肢。残肢一旦受到伤损,便会严重影响假肢的穿用。因此,截肢者日常一定要注意残肢的护理。  1.&保持残肢清洁  和清洁接受腔一样,每天晚上睡前要仔细清洗并擦干残肢(不宜早晨进行)。同时注意检查残肢有无伤痕或变色部位。残肢套至少要每天换一次,出汗多时更要勤换。  2.&注意接受腔的适配  对小腿接受腔的髌韧带承重部位,应特别注意的变化和有无疼痛感。如果发现明显疼痛并伴有皮肤异常发红,应立即修理接受腔,否则会造成该部位皮肤受伤。在大腿吸着式接受腔的下端如果留有间隙,往往会造成残肢末端的皮肤变硬、发黑。只有使残肢全面接触接受腔,才会改变皮肤的这一状况。  3.&注意残肢的粘连性瘢痕  像小腿残肢那样皮肤紧贴骨骼时,如果瘢痕粘连在骨骼上,会造成皮肤无法移动。这种瘢痕极易擦伤,而且伤后很难治愈。对此,应特别注意接受腔的适配和软衬套所用的材料。但有时为保证皮肤的移动性,也需做成形术和。  4.&残肢有伤时应停止使用假肢  在使用下肢假肢经常承重的情况下,残肢的伤口是很难愈合的,常会使伤口逐渐加大并造成感染,从而导致长时间不能穿用假肢。因此,对小伤也要认真处理,及时治愈。在治疗残肢伤口期间,尽量不要穿戴假肢,并对接受腔不适配的部分加以修整,以防止伤口再度复发。另外,当发现残肢皮肤发生、水泡、、白癣、以及残端变色、浮肿等异常时,应及时对症治疗,以防感染。
  5.&注意残肢套的材质及厚度  残肢套最好采用棉制品,化纤的针织品易使皮肤发炎。与残肢接触的残肢套,其针织网眼要细,有一定的光滑度。在细薄的残肢套上再套一层厚的残肢套,便不容易磨伤残肢。对于小腿的残肢套,这里介绍一种方法:可以利用底部加厚的棉毛运动袜,将袜子翻过来穿用,使袜底加厚部位恰好垫在小腿残肢的承重部位,有较好的缓冲性,是一种很好的残肢套。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医生专访相关资讯
疾病精彩推荐
您最近浏览的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截肢后多久能装假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