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的弊端产业化的弊端有哪些

>>浅谈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产业化
浅谈中国教育为什么不能产业化
来源:发布日期:
浅谈中国教育不能产业化的理由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内容提要:产业化是指生产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行业转变为产业的性质和状态。教育是公益事业,性质已经十分明确。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其目的是改变教育的性质。我们应当用事实充分说明,教育不能产业化,防止造成理论上的混乱,避免对教育事业造成损害。关键词:教育; 产业化; 理由;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日中新网电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指出,现阶段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反对“教育福利化”和“教育产业化”两种倾向。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必须现阶段还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他指出,教育发展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应加强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使教育成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教育产业化’、‘学校公司化’的观念和搞‘公办新机制’、卖公办学校的做法,不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坚决制止”。 教育为什么不能产业化?需要从理论上说明。教育产业化只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局部试验。日光明网新京报《我经济市场化程度达73.8% 欧美不认同有失公正》:受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委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深度与广度都在不断增强。2003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为73.8%,而2001年为69%。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李晓西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毫无疑问地属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经济自由度指数已超过许多被欧美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的转型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已有40多个国家相继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可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需要对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成本管理,精确计算。而教育生产的全过程,从成本角度看,几乎都是粗放的。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10个粗放:一、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反映的教育规模粗放国家教育部文件披露的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更大发展,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具体发展目标是: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1%左右,成人识字率提高到90%以上,通过学文化和学技术相结合巩固扫盲成果。小学在校生保持在1.3亿人左右,初中达到6300万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5%左右,在占人口约9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5周岁幼儿毛入园(班)率达到55%。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生增加到3500万人左右,入学率达到50%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40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100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到950万人左右,每10万人口在校生学生数达到700人,毛入学率达11%左右。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3035万人,每年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进一步发展各种类型的职前、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不同层次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在本世纪末要使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产值的4%,到2010年进一步提高,达到一般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各级政府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筹措教育经费的条例或办法,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教育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在校生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费经费逐步增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使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增加。从国家教育部文件披露的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无法知道教育经费总量和受教育人口总量及人均教育经费数量,无法计算教育运行成本。教育事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呈现具有垄断色彩的卖方市场特征。只有在供需平衡的基点上,才可以考虑市场运作。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粗放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国家用于公益事业的经费保障能力依赖于国家综合国力。通常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我国人口众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都急需钱,能提供给教育部门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未达到4%。今后,每年增长的幅度难于确定。全国受教育人口2亿人以上。属于穷国办大教育。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又确定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必然推动和高中教育发展。教育规模逐步扩大,摊子越铺越大,但是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于同步增长。有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建议,义务教育年限可作适当调整,在明确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逐步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并确定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的最终年限。超前的教育发展,使各级政府感到包袱沉重。有媒体称:2002年,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占的比例仅为76.7%,这一比例显然偏低。有文章说:2000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中,高教占25.4%,中专占6.6%,中学占29.42%,小学占32%.幼儿教育仅为1.38%。现行的教育供养体制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地方财政对教育支出的承受能力不一致,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承担的教育成本是粗放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2000年全国1.34万亿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市级占17%,县、乡两级共占22%。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负担,11%左右由省负担,9%左右由县负担,中央负担不足2%。这样的财税体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种种困难的根本原因。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变为“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新的管理体制,虽然使困扰农村教育多年的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财政拨款只保乡镇农村中小学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完全靠收取学生杂费,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法定经费来源,学校运转捉襟见肘,甚至难以为继。因此,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育支出相应是粗放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是:农村小学每人每学年160元,农村初中生每人每学年260元。各省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当地“一费制”的浮动范围,但浮动范围不得超过20%。全国政协委员林兴算了这么一笔账:“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2003年突破了11万亿元。我国西部12省市的农村在校中小学生为4500多万人,按照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计算,西部义务教育学生一费制年费用总计为88亿多元。这笔费用占2002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0.81%,也是中央政府承担得起的。”教育经费的缺口如何解决?没有精确的答案。三、国家对教育的产业政策粗放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5号)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大多数第三产业机构应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经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国发[1 993]20号):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应主要侧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引导其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招生计划全部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办法,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委托培养、自费生计划相结合,同时,逐步改变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宿收费,应严格加以控制。住宿费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四、教育投资主体对学校的经济效益管理粗放2004年1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2004年首场记者招待会,主题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海外媒体提出的所谓“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澄清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他指出,不能把教育同其他产业、教育同企业等同起来,如果政府提倡教育产业化就会导致追求教育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会对教育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作用。教育投资主体强调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即政府为主投资教育,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教育资产属于政府。政府不指望教育赢利。况且政府没有把教育经费全包下来,义务教育阶段,收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收一定比例的学费,教育经费总量仅能维持学校运转,国家还需要在税收方面对教育进行减免。日印发的《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提出了比过去更宽松的优惠政策。校长的责任不用教育资产获取直接经济利益。甚至于闲置的资产也不能出租、出售、转让。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全国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有关会议上要求,学校的房产和设备不得出租用于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多年来,学校财务制度没要求学校计算教育成本。因此,对教育成本的计算长期处于粗放状态。教育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即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学校的经济效益管理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五、国家对教师的管理是粗放的国家把学校定为事业单位,并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3〕93号) :从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固定部分调整后,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提高后的见习期工资待遇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425元(含见习期津贴);高中、中专毕业生每月446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474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499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530元。提高后的初期工资待遇标准为:获得硕士学位伪研究生每月57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635元。新进入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试训运动员,临时体育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380元。国家比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管理教师。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事业单位与职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意见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人员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
一键分享:0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TOP10
最新文章TOP10
深圳网监处备案号:90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执行时间:0..240.168.162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十大严重问题
我的图书馆
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十大严重问题
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十大严重问题??1、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从农村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到2003年已达1.3亿,他们的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及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近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失学率高达9.3%,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高达46.9%;同时因为没有当地户口,孩子上学一年要交至少上千的“借读费”,许多农民工子女因辍学成为城市中新的文盲大军。试问:农民工参与创造了中国东南部的繁荣,而东部的政府部门又为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做了什么? ????2、农村教育问题。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80%,农村教育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教育的发展程度,因此要重点发展农村教育。怎样发展农村教育?只靠“希望工程”或捐款捐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国家的教育投资要向农村倾斜,实行国家财政要统一负担农村的教育经费;还要彻底减轻农村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减轻农民的农业税费不是根本,农民的负担根本在于教育。 ????3、教育高收费问题。 ??中国的教育经费始终没有超出GDP的3%,而且政府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中国的人均教育开支之少,连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民办学校的兴旺也“促进”了这种高收费。试想一想,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把全部收入的80%用于教育支出,这难道正常吗?事实上,问题要严重的多,许多家庭已经被洗劫一空或负债累累。神圣的教育殿堂就是这样在貌视合理的收费政策蔽荫下担负教书育人的使命吗? ????4、教育腐败问题。 ??在中国,因腐败给社会带来最大的损害就是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一个是要“为人师表”、另一个是要“治病救人”,现在一旦“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实际上已经在把我们的后代当作商品。当教育腐败泛滥成灾的时候,我们还依靠什么来挽救这个社会的道德和精神呢,因为,教育腐败污染的是源头啊! 而说到底,教育收费政策的必须为教育腐败承担必要的责任。 ????5、学风问题。 ??走进校园,难以感觉到进步的清新空气,想象不出那里保存着时代最锐利的思想,相反,你会感到一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式的低级交易、商业味道浓厚的气息,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扩张和媚世流俗般的张扬。教授忙于开公司、学生忙于休学创业、女大学生忙于“社交”、考试作弊/贿赂/请枪手成风、异性学生同居。。。。。。请问这样的大学还称得上是一座纯洁的“象牙塔”吗?同时,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素质的下降也不得不深思!(呵呵!等俺有了钱,也包养两个女大学生,一个。。。一个。。。) ????6、学历造假问题。 ??大学成了假学历假文凭的制造工厂。现在放眼望去,政府的高官都从高中生变成了硕士、博士。目前有四种学历是造假的重灾区:党校学历,硕士博士学历,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历,成人自学考试学历。地方党校已变成了官员不用通过国家统一考试、不用上课、不用做作业、不用写论文(以上都有人代劳)、不用交学费(可报销)而轻而易举拿到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文凭零售点,与街头出售的那种假文凭没有多少区别。国际工商管理硕士(MBA)学历也成了许多企业老板装点身份的东西。 ????7、大学招生问题。 ??现在铺天盖地的“大学城”是一个可怕的教育泡沫,高收费带来的大量血汗钱和银行贷款都盲目堆积到了大学城的建设上,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创办新校区,不惜毁掉招牌疯狂扩招。目前许多大学的师生比高达1:25,国外才1:14,大学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而必然出现滥竽充数式的教学队伍,过度降低大学门槛使生源素质陡然下降,不称职的教育者和不合格的教育对象的相遇到了大学殿堂,我们能奢望人才就产生在这样的摇篮吗? (TM的!12年前我640分才刚够本科线,现在不用600分可以上国家重点???) ????8、助学贷款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遭遇正着一系列问题,关键原因在于有些地方对这项政策不够重视,落实的措施也不够明确。比如海南、天津、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八省(市区)基本没有“动作”。一个社会教育的公平是最基本的元素,它一方面使社会能够网罗到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让社会底层的人有机会通过教育而浮到社会中上层——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就是一例。如果因为高昂的费用导致教育公平被损害,则无异于堵塞了社会的活力之源。 ????9、中小学生补课问题。 ??学生在晚上和星期天到各类培训学校补习功课的现象目前是司空见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一些教育机构把素质教育和降低教学水平等同起来,出现了许多缩短教学课时、不适当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导致一些学生家长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各类培训学校,以弥补正常教学阶段学习知识的不足;二是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教师将正常的教学工作放到课外培训班完成,实行有偿教学,学生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受到必要的教育,不得不额外付出更多的金钱。其结果,只会损害学生家长的利益! ????10、英语教学问题。 ??英语教育成了大学教育的主要专业,成了社会人士晋升职称的一个门槛:大学生如果不能通过所谓的“4、6”级英语考试就别想毕业或授予学位;社会人士科研成果再多、专业技术水平再突出,职称英语考试不通过同样不能晋升职称;许多大学导师招收了许多英语水平高但专业水平低、创造力差的人才。这导致了许多社会人才的埋没!中国不恰当的英语教育地位已严重阻碍了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人自己的母语——汉语却被忽视了,许多大学生连一篇文字通畅的论文也写不出来。所以,必须废除强制性的英语教育与考试制度,将英语作为选修课,将汉语作为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必修课。 ??????最后借用一位有良知的中国教授的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教育简直就是天怒人怨!” ??还有什么问题???大家尽管列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 正文
罗建军:教育产业化祸国殃民,必须全面叫停!
作者:罗建军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商活动过多过滥,泥沙俱下,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改革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次伟大实践。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很多事情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应该说,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总体方向是好的。但是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改革开放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艰巨的工作,出现一些错误在所难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错误。对此,我们既不能因此对改革开放进行全盘否定,也不能文过饰非,甚至强词夺理的说:&所有的错误都是改革不深入不彻底的结果&、&谁反对改革谁就必须下台&。我们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立场,全面、客观、仔细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分析改革措施的利弊,对的继续坚持,错误的应该给予纠正。
  谈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项错误是经商活动过多过滥,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去搞经济活动,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军队、政府、政法机关纷纷下海,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商业活动,搞得军队不像军队、政府不像政府,政法机关不像政法机关。尤其是一些单位、官二代利用制度漏洞,大搞权钱交易,搞官倒、利用价格双轨制大赚特赚,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和不满。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应该实事求是的承认,绝对不能轻描淡写、文过饰非。
  二、国家禁止军队、政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参与经商活动,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巩固国家政权起到了良好作用
  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对于改革开放一贯采取了支持立场,同时对于改革中出现的偏差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80年度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取了强有力的针对性措施。先后作出了清理整顿公司、取消价格双轨制、军队退出经商等决定,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清理整顿公司。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近期做几件群众关心的事的决定》,包括:1.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制定清理整顿的方针,下决心砍掉一大批公司,重点是砍流通领域中过多、过滥的从事商业、外贸、物资供应的公司和金融性公司。按照金融与实业分开的原则,信托投资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不得直接举办非金融性企业,已办的要限期分开。决定:撤销康华发展总公司、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其中有的业务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并入国家农业投资公司;保留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但要重新核定经营范围和资金,把金融和投资分开;对光大实业公司提出进一步整顿的方案。同时,尽快将对这五家公司的审计情况向社会公布。2.坚决制止高干子女经商。3.取消对领导同志少量食品的&特供&。4.严格按规定配车,禁止进口小轿车。中央政治局、书记处成员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组成人员一律使用国产车。5.严格禁止请客送礼。6.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出国。7.严肃认真地查处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案件,特别要抓紧查处大案要案。
  二是实施取消价格双轨制,全面实行价格由市场调节。日,国家物价局宣布,从当日起国家将571种生产资料产品定价权交给企业,同时将22种产品产价格下放给省级物价部门,由国家管理的物价品种剩下89种。改革非常平稳,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没有引发哄抢,更加没有引发社会骚乱。这标志着最艰难的的物价改革这道关终于闯过了。这项改革对于反腐败工作具有釜底抽薪的意义,在价格双轨制情况下,官员、官二代很容易倒卖批文获取不当得利,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腐败。如果价格双轨制不取消的话,反腐败的将是不可能的。
  三是禁止军队和政法机关从事商业活动。至22日,解放军四总部在京联合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军落实中央打击走私重大决策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出席会议并郑重地宣布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部门不再经商的决定。从这一天起,中国军队撤出商海。此前中国仅解放军部队就拥有70家汽车制造厂、近400家制药厂以及1500家宾馆。5个月后,全国军队、武警部队所办的经营性企业悉数完成脱钩。中国军队正式退出商业领域。一项涉及面广泛、难度极大的改革得到顺利实施。军队退出商业活动,对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反对腐败、保证军队打得赢不变质,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教育、医疗等领域依然存在很大相互矛盾冲突的地方,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得到理清
  国家禁止军队、政府、政法机关经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乃至对于未来,都是一项具有重要作用的决定,值得我们充分肯定。一项问题解决了,另外一项问题又会接踵而至。从1998年开始,在朱镕基总理主导下,我国先后进行了四项重大改革,分别是国企三年脱困攻坚克难(伴随而来的是国企职工下岗分流)、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在我看来,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在经济上是成功的,政治上却是失败的。因为这些企业固然暂时摆脱了亏损的困境,但是却损害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激发了社会矛盾。住房改革是成功的,因为这项改革使我国城市建设得到飞跃式发展,买房者个人财富得到增长,国家经济增长有了增长点。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则是失败的,这种改革片面的把改革的成本转移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一味推卸政府责任,引发社会极大不满。
  国企职工下岗分流、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弊端,应该说高层是清醒的。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实施3年后,江泽民立即主持推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事实上叫停了国企职工下岗分流的进一步实施,下岗职工的就业补助也得到了延长和足额发放。胡锦涛同志执政期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观点,对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弥补,国家对于教育、医疗经费大幅度增加。这些措施都是实实在在的,对于解决教育、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1998年开启的对教育、医疗领域的市场化倾向一直没有得到清理,很多问题没有搞懂,出现了很多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这些矛盾和冲突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得到理清,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更公平的享受教育、医疗发展带来的成果。
  四、公立高校作为国家财政供养单位,主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全面退出经商活动
  教育尤其是政府举办的教育事业,包含高等教育事业,应该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主要理由是:
  一是教育对国家长远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和水平。如果国家大量人口保持在文盲、半文盲状态,那么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受到严重阻碍,国家很难研究出来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很难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此,国家应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发展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教育事业的主要出资人是国家,受益人使全体学生,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是教育对于保障公平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理应由国家保障给予保障。现代社会日益多元复杂,人们的财富、工作、资历等日益分化,机会不均等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但是不管如果,保障每个人向上发展的机会,确保最大限度的机会公平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国家为全体民众提供均等、公平的教育机会,才能促使全国民众最大限度的机会均等。如果推行教育产业化和私有化,将会造成严重的阶层分化和固化,危害社会公平。
  三是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差,片面产业化将会造成很多人上不起学。虽然个别行业有盈利空间,甚至某些行业的盈利空间还不小。但是整体而已,教育为社会服务,对国家长远发展有利,自身却缺乏足够的造血功能,需要国家财政支持。如果片面的产业化,将会导致人数众多的人上不起学,念不起书,不利于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四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能成为极少数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既然是国家出资开办、既然由国家给予财政保障,就应该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国家财政投入不能成为极少数利益集团谋求私利的工具。想要经商办企业,就应该彻底切断国家财政投入,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自谋出路,自负盈亏。现在我们很多高校,一边拿着大量国家财政投入,一边经商办企业、出租房屋、开办盈利性质的培训班。赚钱了算高校和举办者的,亏钱了算国家的。旱涝保收、两头通吃。请问这合理吗?世界上哪有这么荒唐的事情?!这是哪门子的市场经济?!
  五是高校经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军队、政府、政法机关经商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很快得到纠正。高校经商的严重后果很多看不清楚,具有迷惑性。即使如此,10多年来,不良后果也是日益显现。包括:思想道理滑坡。教育本身是教书育人,理应以德为先,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更好、更完善的人。可是在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唯利是图,急功近利、道德滑坡日益显现。破坏社会公平。干一份活只能拿一分钱。可是高校有些人,明明只是干了应该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却可以从不同地方拿钱,明显有失公平。吃里扒外、拿共产党的钱砸共产党的锅。如,张维迎等一边拿着共产党的钱,想得却是如果破坏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高校管理松弛,导致张维迎可以从资本家哪里拿到更多的钱,而共产党的钱却一分不会少。他的张狂和不合情理背后的算盘是,砸烂了共产党的锅,他可以到其他锅里吃饭,甚至可以吃的更好。张昕竹在担任国家发改委专家组成员时,接受外资企业300万高额报酬,为其撰写论证其不构成垄断的所谓科研报告,无疑也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事实证明,正如军队经商搞乱军队、政府机关经商搞乱政府机关一样,高校经商也搞乱了高校和高校教师,到了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大力整顿的时候了!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南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的弊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