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测光模式怎么用m3p模式为什么老

佳能EOS7D ,P TV M..等模式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模式?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佳能EOS7D ,P TV M..等模式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模式?
P TV M.1 佳能EOS7D .等模式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模式?2 快门速度在哪里设置。我是用的屏幕框看的。。。步骤
M档为手动模式(相对光圈、快门、感光度控制要很精确),P档为程序曝光模式(可称为“傻瓜档”可增减曝光补偿)A档为光圈优先模式,可自己设置光圈,快门速度自动调节。S档为快门优先模式,可自己设置快门,光圈自动调节。 一般情况下用P模式或者A模式,S档(T档)一般是拍运动物体需要凝固瞬间的时候使用,M档是对曝光有了准确掌握以后使用,基本上就是这样,请您还是先仔细阅读一下使用说明书。
请问一下.M TV AV 好像只有这三个可以调节快门速度 1/5 到1/8000 是越大越好吗?M模式下很多东西都是暗.无法调亮..快门1/2500设置 声音听上去是很快,但是照下来是一片黑。TV AV M模式调节的快门速度在几分之几是最好的?我需要抓拍。快门,如果在P模式下不能调节,如果已调节TV的快门换P模式快门还是TV的快门速度吗?因为在用屏幕照相时快门速度有延缓..声音不干脆。用小眼拍摄,很干脆?这是怎么回事,可以调节一下快门吗?
A模式下只能调光圈大小,快门由相机自动调整,光圈数值越小光圈的物理口径越大;T模式只能调快门,光圈由相机自动调整,1/5 和1/8000 比较当然是1/8000 快,快门速度越快,则曝光时间越短。光圈和快门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在M档得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光圈和快门才能正确曝光,要不然拍出的照片不是发黑就是一片惨白。只有在M模式下需要同时调节快门和光圈,您需要抓拍一般用S(T)模式就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快门速度,凝固要拍摄的瞬间,相机会自动调节光圈,从而使曝光正确,拍出一张成功的照片。如果不是拍运动物体,一般采用A模式,根据要拍的主题来调整光圈从而确定景深,相机会自动调整快门来曝光,从而拍出成功的照片。当您对正确曝光有了很好掌握以后,可以用M档,那就是根据您的拍摄意图随心所欲来驾驭相机,但前提是曝光一定要正确,一张好照片的前提就是曝光要准确。另外,您既然买了单反就要习惯从取景器进行取景拍摄,就是您说的那个小眼,不要利用LCD的实时取景模式来拍摄,要不然买单反纯粹浪费,还不如卡片。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留下邮箱,我给您发本单反入门的书,希望对您有帮助。
采纳率:3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佳能eos7d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Lytro 关闭自有的光场照片分享服务,就这样抛弃了一般消费者
timeagotimeago
2017 年 12 月 6 日
Image credit: Save佳能 EOS M3 实拍体验:引诱人直冲 DSLR 的画质表现
2015 年 5 月 8 日, 傍晚 08:04
在 2012 年底,我们终于见到了佳能在 ,一部搭载 EF-m 接环与 APS-C 感光元件的无反可交换式镜头就此诞生。虽说台湾这边连着两代都让人等了很久才上市,不过这次才刚刚于 CP+ 发布的 EOS M3 倒是很快地就,小编也与其相处了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想知道这部佳能的微单最新作的表现如何?继续阅读我们的实拍评测心得吧。
Gallery: Canon EOS M3 評測(Review) | 51 Photos
gallerygallery
视频、佳能 EOS M3 评测规格简介这部内外都有升级的最新款佳能无反微单,先是改进了手柄,带来握持更为稳定的设计、更进阶的操作以及可以翻转至正面自拍的 180 度触控屏幕;内在则是直接提升到了佳能新一代 APS-C DSLR 上面的 24MP 感光元件,搭配的是新一代的 Hybrid CMOS AF III 对焦系统;其余规格则是终于将 Wi-Fi + NFC 的便利行动链接规格也加在了这个小小的机身当中。整体而言,佳能 EOS M3 的规格相当地全面,唯独 366g 的重量好像在与其他微单对手相比之下是稍微重了一些。以下我们简单整理了 EOS M3 的重点规格。& 2,420 万像素 APS-C CMOS 感光元件& 感光度范围 ISO 100 至 25,600& Hybrid CMOS AF III、49 点对焦点、支持峰值对焦& 快门范围 30 秒至 1/4000 秒、支持 B 快门& 最高闪灯同步速度 1/200 秒& 连拍在连续对焦下可达 4.2fps(最高 1,000 张 JPG、5 张 RAW)& 可录制最高 1080p / 30p / MP4 格式,约 172.6 MB/分钟& 搭载 Wi-Fi+NFC 无线规格,支持无线拍摄& 3 寸 104 万点 3:2 比例触控屏幕,可上翻 180 度、下翻 45 度& 可外接 3.5mm 麦克风、内建立体声麦克风& CIPA 续航 250 张;视频拍摄 1 小时 40 分& 支持 SDHC / SDXC 记忆卡(兼容 UHS-I)& 机身含电池记忆卡重约 366g,尺寸 110.9 x 68 x 44.4mm一周使用心得视频、佳能 EOS M3 评测操控界面上,除了机背那个在 PowerShot 机型就可以看到转盘,原本在前两代上可说是几乎没有的独立转盘(原本的只有三格模式可调啊),在 EOS M3 上一口气加进了独立的曝光模式转盘还有曝光补偿的专用转盘,提供 PASM 模式与最高正负 3EV 的快速切换操作可能。还将原本快门钮旁边的功能转盘,升级为数值调整转盘;在快门钮一侧亦新增了一颗 M-Fn 自定按钮 -- EOS M3 提供了许多按钮自定的弹性,不过小编基本上只有把 M-Fn 还有删除钮分别设定为白平衡与色彩模式,其余就都保持原本功能。喔对了,在 EOS M 与 M2 上面都缺少一块的右下角按钮,这次也默默地被补上了(笑)。使用上最有感的提升,自然就是加厚的手柄啰,除了机身感觉还是有点厚重外,其余的操控基本上都算顺手。唯独挤在一起的录影与播放按钮,感觉实在是真的有点"感情太好了",还好两颗按钮的弹性都很好,所以在使用时其实也没遇到误触的问题。对了,EOS M3 也支持在 PowerShot 机型上有的长按播放钮开机功能,不过原本还以为佳能会把开机画面也加入,但很可惜的并没有出现(虽然没太大用处 XD)。对焦速度方面,除了本篇评测视频的示范外,从上图也可以看到它的合焦反应比起前几代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不过前后拉风箱的速度就算是差不多 -- 这样讲起来转接对焦更高速的 EF 镜头应该表现会更不错才是,不过可惜本次我们仅有测试 EF-M 的镜头而已。题外话,11-22mm 真是颗好用的镜头啊,近拍表现很不赖 -- 之前还很犹豫要不要为了这颗镜头买一部 EOS M 配着拍风景啊(后来觉得养两个系统太辛苦啦)。虽说佳能 EOS M3 的对焦点共有 49 点,但在单点对焦之下都只能选择一个范围有点偏大的直立长方形对焦点;要启动较小的对焦点的话,则是必须切换到全区对焦才能启用,而在此模式中触控的话,则是可以提供物件追踪的对焦模式(就会依造被摄物尺寸变化改变框的大小了,满好玩的)。尽管 4.2fps 连拍在无反的领域中称不上太高速,但每张照片间的迟滞在 M3 上面也有了改进,虽说还是会有黑屏时间,但对拍摄节奏的影响算是降低了很多。菜单界面部分的操作反应良好,佳能在这部机型上面使用了较细小字体的菜单,坦白讲个人觉得这算是有点偏细小了,感觉对长辈而言会有点不太友善。在 LiveView 之下调整 EV 值的反应有点偏慢,若是快速地调整在半按快门会看到即时预览,会因为暂时跟不上操作有所延迟而在对焦过程中会突然变亮或变得超暗,这点算是有点影响拍摄节奏的部分。M3 的屏幕在一般的使用下色彩与锐利度表现都不赖,但在阳光下的可视程度表现就有点差了,除了可能需要进菜单调整屏幕亮度外,添购 EVF 也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测试期间小编也有试玩了一下用 NFC 启动 Android 设备的遥控拍摄功能,佳能提供了相当全面的遥控操作选项,反应部分虽说还是免不了 Wi-Fi 连线的延迟,但快速配对的机能的确是简化了不少操作程序(可惜特规的 iPhone NFC 并不能用在 M3 之上啊)。最后来谈谈续航力吧,虽说 CIPA 的数据仅有 250 张的数据表现,但小编在测试期间其实发现 M3 的续航表现算是超乎数据的高。基本上在数天的微量拍摄下根本没见到共三格的电量显示有少一格过 -- 甚至有一天拍摄了超过 400 张的照片也还没见到电池计量有变化。虽说小编有将屏幕调暗一格来使用,但这样的续航表现还是有点扯的感觉(会觉得是不电量显示坏掉了 XD)。不过必须要说,EOS M3 因为并不支持 USB 充电,所以个人还是建议多买一颗电池来备用比较安心些。实拍样本在这次的评测中,我们借了三颗镜头搭配使用,分别是 18-55mm STM、11-22mm STM 以及只会跟白色版本一起出货的银色 22mm F2.0 STM。测试期间小编主要是以后两颗镜头来主力拍摄。个人觉得 M3 的白平衡算是相当聪明,但也许是为了保留现场气氛的关系,EOS M3 在黄光场合下似乎并不会太进取地补偿色温,所以如果希望忠实呈现色彩的话,见到画面偏黄时可能就必须要自定一下白平衡了。另一方面,小编也发现在 HDR 功能时,M3 也需要几秒钟的等待时间,用起来有些拖慢节奏。画质的部分,个人觉得 EOS M3 在 ISO 1600 之前的画质都很令小编满意,也让人觉得如果这片 24MP 的 CMOS 放在 DSLR 上面的话,如果搭配更好的对焦系统与操作,应该更能够交出更稳定的拍摄成果,这也是标题上所提,用了 M3 之后,个人更期待
能够把这样的画质应用在更广泛的题材之上。【 】如同前段所说,佳能 EOS M3 的对焦性能虽然比起前代有着不错的提升,不过说真的要拿来拍摄运动题材的话,可能还是有点太强求这部迷你微单了一些。但用在街拍之上,小编倒是颇为满意:配合机背转盘上独立的 MF 按钮来快速切换对焦模式,如此一来在针对距离不太会变化的拍摄主题时,便可省去不断重新对焦的多余步骤。加上这次 M3 的快门迟滞与声音都有减小且更为扎实的感觉,所以即便开启了连拍来赌一赌能不能捞到不错的照片,也不会因为机关枪连打的声浪而过度引人注目。毕竟是从 18MP 来到了 24MP,在这样的像素密度下,个人觉得佳能 EOS M3 的表现还算是相当稳定,但针对高光的地方,个人有注意到好像在 M3 上有一点点过渡的不太自然的感觉(上面两张算是示范,图集里有些照片也给小编这样的感觉),感觉与以往佳能给人的高光处理方式不太一样,但这也可能是镜头的关系。【
Gallery: Canon EOS M3 樣本照片(Sample Shots) | 61 Photos
gallerygallery
结论在 CP+ 看到佳能端出一堆时,当时很期待 EOS M3 有机会可以达到 MFT 与 Sony E-Mount 无反的对焦可用度,不过很可惜地,在这次的测试以及试着将 EOS M3 拿去之后得到的结论,是 EF-M 显然仍有一段努力空间 -- 不过至少目前感觉的出来这部分的瓶颈很可能是在镜头之上,所以也许要期待一下佳能是否愿意在未来带来更进阶的无反镜头,来增加 EOS M 系列机型在专业拍摄的可用程度。毕竟,M3 都走到了这么进阶的操控与手感了,镜头不考虑也进化一下吗?APS-C 感光元件的高感度表现,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显然要靠更大光圈镜头才能使机身的可用程度更为提升。当然,EOS M 是可以转接 EF 镜头来使用的,不过这样就没有利用到太多无反镜后距的优势 -- 看看那广受好评的 11-22mm,这样的产品真的是会吸引小编投靠 EOS M 系列的镜头。事实而言,目前 Canon EOS M3 的机身性能,个人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更多利用到佳能镜头技术+无反优势的镜头,才是小编最希望看到的发展走向。不过,这显然还是要看他们是否还有避免侵犯到 DSLR 产品线的市场考量了吧?不然小编自己是很相信佳能是绝对有让其他厂商,就看他们打算要何时在微单上使出全力了吧。
timestamptimestamp
12 月 5 日
timeagotimeago
2017 年 12 月 5 日, 下午 05:00
是运动相机也是时尚配件,Casio G'z EYE 台湾上市访谈
先让人愿意带在身边的确很重要。作者: ,
2017 年 12 月 5 日, 下午 05:00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12 月 3 日
timeagotimeago
2017 年 12 月 3 日, 下午 06:02
活?科技:理光 Theta V 意外的拍星之旅
旅游时带上它,总会拍下惊喜的东西。作者: ,
2017 年 12 月 3 日, 下午 06:02
储存timestamptimestamp
12 月 1 日
timeagotimeago
2017 年 12 月 1 日, 下午 05:30
Essential Phone 也有人像模式了
这次更新还加入了曝光补偿控制,并改进了 JPEG 的压缩算法。作者: ,
2017 年 12 月 1 日, 下午 05:30
储存Email订阅& 2017 Oath Inc. 版权所有。&主题:说说M档的哪些事!就大家来谈谈M档的一些实用技巧和操作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1年06月
M档一直被认为是种进阶,比AV/TV档更专业的摄影技术,所以会有很多人喜欢拿M档说事,也很多人想用但用不好M档,这里面包括我自己。个人用M档主要是抓拍,在同一场景下减去测光和对焦分步的麻烦,特别是在用非评价测光的时候。但有时总掌控不好曝光量,我现在的设置基本就是:评价测光+固定光圈+1/60快门+自动ISO,镜头35焦段。这样我的快门和光圈都能按自己想要的要求来,主要是控制光圈,快门保持在安全快门之上一档。不过同时就有点疑惑,比方说当我想照片欠曝或过曝的时候,因为是自动ISO,这个时候就很不方便,但如果说我设置ISO和光圈(或快门)固定,也可能因为测光不同,每次都需要调快门,我看别人拍婚庆或者扫街的时候,基本是一种设置到底。所以求大师指导,一般M档的设置和最方便的调节方法,大家也可以把自己的操作或经验分享下,让小弟取取经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0440&&回帖:33 &&
泡网分: 19.118
帖子: 1140
注册: 2007年01月
BUUHOA 发表于
其实M档是最傻瓜化的、最保险的到此一游拍摄模式。比AV,TV模式都要傻瓜。
每次我去旅游,请陌生人帮我拍一张到此一游照片的时候,我都会设置为M档,再让他们按快门就行了。不管他有没有用过相机,用M档拍出来的照片,曝光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对焦准不准也不是什么问题了。&用M档拍出来的照片,曝光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对焦准不准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这种说法闻所未闻!
本帖最后由 BUUHOA 于
13:10 编辑
泡网分: 1.867
帖子: 1763
注册: 2012年12月
个人也是m档 iso固定100 光圈控制景深 用快门调节曝光 不过我用m档因为我用的是所见即所得的a7 所以效果很明显 当快门不能达到曝光 但是再低又要低于安全快门的时候 才提高iso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1年06月
风中的微笑 发表于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先练好m档才会熟练应用a档t档,m档能锻炼自己对光圈,快门,景深等摄影基本要素的把握,记得原来那会相机能光圈优先是多令人向往的啊对 我现在也是向着熟悉M档的设置组合&&这样能直接熟悉光圈快门组合 会比AV/TV只记单个数据要容易理解曝光
泡网分: 0.435
注册: 2014年03月
友善的猫 发表于
M档自动iso?呵呵!只能呵呵了!跟着和呵呵2声,M档的ISO只放200以下
泡网分: 0.452
注册: 2012年10月
摄影主要三大要素,曝光,用光和构图。当代数码相机已经
将曝光主要任务交给相机了,包括p,av,tv和m,以及相
应的测光方式,在此基础上留出人工干预的空间使之更符合
拍摄者的不同的要求。摄影是主观的,曝光也不例外,只有主观的合适
没有客观的精准。因此,上述的曝光模式只是满足需求,不展示也不需要
专业水准。当代数码相机解放了曝光,留下的真正专业水准是用光和构图。
泡网分: 0.452
注册: 2012年10月
摄影主要三大要素,曝光,用光和构图。当代数码相机已经
将曝光主要任务交给相机了,包括p,av,tv和m,以及相
应的测光方式,在此基础上留出人工干预的空间使之更符合
拍摄者的不同的要求。摄影是主观的,曝光也不例外,只有主观的合适
没有客观的精准。因此,上述的曝光模式只是满足需求,不展示也不需要
专业水准。当代数码相机解放了曝光,留下的真正专业水准是用光和构图。
泡网分: 16.114
注册: 2006年09月
个人习惯,慢慢拍的时候用光圈优先,固定感光度,因为要选择测光的部分,和曝光补偿
如果婚礼等抓拍的场景,用M档,预拍几张对当前场景的光线有个大概的了解以后,在这个基准值上调节快门,光圈,感光度等都可以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而且即使曝光不十分精确,但是也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围内,而且M档的时候,取景器例也会有一个曝光补偿的标尺给你一个参考
当然也只是个人的习惯,还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就好
片子才是重要的,方式不应该那么重要吧
泡网分: 19.89
注册: 2004年01月
我觉得现有的测光系统就是给你个参考。在复杂光线环境下M确实最可靠。
本帖由 iPad 2 (WiFi)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1.54
注册: 2002年05月
用熟了,看到一般的场景,M档上,一、两个指头推推转转,光圈快门就给设置了。
泡网分: 31.54
注册: 2002年05月
拍景为主,M挡,光圈不太动,直接手动转轮变换快门控制曝光,从来不用Av档,那玩意曝光太没谱只能仅供参考。
泡网分: 1.631
注册: 2005年10月
其实我觉得应该是先练好m档才会熟练应用a档t档,m档能锻炼自己对光圈,快门,景深等摄影基本要素的把握,记得原来那会相机能光圈优先是多令人向往的啊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33
注册: 2011年10月
biner810 发表于
点测就是对画面的中间灰测光,就是明暗过渡中间调的位置,是这么理解的吧不一定就点测中间灰,某些时候也需要多次测量并考虑光比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多看多想多拍,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慢慢总结出来的。
泡网分: 28.415
帖子: 5013
注册: 2005年05月
M档自动iso?呵呵!只能呵呵了!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1年06月
zalii 发表于
M档和点测光都是相机最原始的控制方式,也是最可靠的。如果你想用好M档就要了解曝光原理,给你推荐蜂鸟上PS老头子的言论,还有大家一直在看的经典教材,多看多揣摩,终会有进步的。点测就是对画面的中间灰测光,就是明暗过渡中间调的位置,是这么理解的吧
泡网分: 1.133
注册: 2011年10月
biner810 发表于
M档一直被认为是种进阶,比AV/TV档更专业的摄影技术,所以会有很多人喜欢拿M档说事,也很多人想用但用不好M档,这里面包括我自己。个人用M档...M档和点测光都是相机最原始的控制方式,也是最可靠的。如果你想用好M档就要了解曝光原理,给你推荐蜂鸟上PS老头子的言论,还有大家一直在看的经典教材,多看多揣摩,终会有进步的。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723
帖子: 1181
注册: 2010年07月
爱尔兰之春 发表于
经常有人喜欢拿m档说事,以示专业。当代数码相机的自动功能已经非常完善,就操作
和设置来说,专业和经验的含量非常低,即使m档也是建立在自动测...分析的很好 顶一个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91
注册: 2012年11月
其实M档是最傻瓜化的、最保险的到此一游拍摄模式。比AV,TV模式都要傻瓜。
每次我去旅游,请陌生人帮我拍一张到此一游照片的时候,我都会设置为M档,再让他们按快门就行了。不管他有没有用过相机,用M档拍出来的照片,曝光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对焦准不准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本帖最后由 BUUHOA 于
13:10 编辑
泡网分: 9.288
注册: 2009年04月
自动ISO了也好意思说M档…………
泡网分: 13.819
帖子: 7440
注册: 2009年12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6.753
帖子: 1750
注册: 2006年03月
对自动挡的依赖程度和拍片数量有关,手动是为了精确控制相机,而不是被相机控制
自动挡无力的场合太多了,比如最简单的离机闪光就没法精确控制,别扯什么ttl,那个更加不靠谱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623
帖子: 1427
注册: 2010年03月
nowaiwai 发表于
说的不错,这种做法跟AV档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把快门速度换成了自动ISO而已,何苦...也不能一概而论,分场合,大部分时候确实是何苦,但是比如在婚礼跟拍的时候,要保证一定的安全快门,景深以及快速响应力。这个设置还是可以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52
注册: 2012年10月
经常有人喜欢拿m档说事,以示专业。当代数码相机的自动功能已经非常完善,就操作
和设置来说,专业和经验的含量非常低,即使m档也是建立在自动测光基础上的人工调整
,因为相机会给你一个标尺参考点,没有人会无视的,调整过程中与av或tv补偿并无两致。
m档只是提供一个不同场合使用的功能而已,以便突破自动的限制。比如闪光拍摄,方便恒定光线场景的拍摄,
调整范围大于av或tv等等。仅此。至于m档比av或tv档更
精准那是扯淡,任何相机的功能只提供更好的可能性,不提供必然性。
拍摄的专业性在于光的使用和构图,专业与和经验与m档无关。
泡网分: 0.716
注册: 2012年09月
biner810 发表于
所以我现在慢慢是改成ISO固定200&&快门1/60&&通过调光圈来固定 但这样又回到了类似TV模式了 所以是想了解下大家都是怎么在用M档的其实用什么档取决于你的拍摄题材,除非拍摄一些对快门有要求,比如凝固某些快速的瞬间,又不想把光圈交给机器自动控制的题材,会用到这种M档,这时要设置ISO自动,当然了,尽管如此,如果环境很明亮,你用较高的快门又用了较大的光圈,机内自动ISO即使到了最低,但片子仍然会过爆。
日常拍摄中AV模式应该可以应付大部分的拍摄题材了,除非是高速快门摄影中又想同时控制光圈的情况才会用到M档+自动ISO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对环境光要求比较苛刻。
又如在白天,拍摄慢门摄影题材则需要视情况使用ND滤镜才能使用如上M档+自动ISO的模式以控制光圈,否则过爆的可能性很大。
泡网分: 7.179
帖子: 1245
注册: 2010年01月
最近在youtube上学习了一些关于闪光灯使用的视频,有的专业摄影师用闪光灯竟然还用TTL自动闪光,听起来好像比使用Av和Tv更不靠谱。看了视频之后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种设置都有它自己的习性,掌握了他的脾气,用着就顺手,否者就会出现一些未期的效果。苦练基本功,硬道理。
泡网分: 43.935
精华: 1帖子: 8565
注册: 2007年01月
科技的进步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不必把M档看得多高深,也不必为了M档而M档。
在光线变化频繁的时候,用M档会拖低效率,还不如把相机测光系统的工作原理了解透彻,用AV等自动档位,根据经验设置曝光补偿,这样效率比较高。
在光线比较稳定的环境下,用M档则会大大提高效率。比如在空旷的户外,找到合适的曝光参数,调到M档之后,就可以把测光抛出脑后,一门心思放到构图和捕捉重要瞬间上面。
泡网分: 18.338
注册: 2006年04月
我拍照从来都是自动挡
本帖由 samsung SM-N9009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87
注册: 2012年05月
佬顽童 发表于
你的设置基本上没有错,如果不嫌麻烦,可以锁定ISO,不过那样曝光就完全交给你了。
M档用自动ISO说白了也是自动曝光,不过是可以光圈快门可控而已。说的不错,这种做法跟AV档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把快门速度换成了自动ISO而已,何苦
泡网分: 13.457
帖子: 11704
注册: 2012年06月
泥坑有最低iso 和程序线偏移
iso 锁定最低快门 后波轮控制程序线,即控制了光圈,速度又有保障
6d一部分可以实现这种操作,毕竟是泥坑出的啊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7.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1
注册: 2014年04月
ISO也手动设置,用多了也就有经验了,取景框下部有测光标尺可以参考,说白了,M档下你不动光圈就是AV挡,+-补偿靠直接调节快门速度,不动快门速度就是TV挡,+-补偿靠调节光圈,个人认为比AV TV模式下的各种环境要怎么补偿要直观且容易理解...,当然,如果碰到半阴天,太阳一会出来一会有进云里去,还是AV挡比较方便了
泡网分: 0.049
注册: 2011年06月
佬顽童 发表于
你的设置基本上没有错,如果不嫌麻烦,可以锁定ISO,不过那样曝光就完全交给你了。
M档用自动ISO说白了也是自动曝光,不过是可以光圈快门可控而已。所以我现在慢慢是改成ISO固定200&&快门1/60&&通过调光圈来固定 但这样又回到了类似TV模式了 所以是想了解下大家都是怎么在用M档的
&版权所有:&&&&&主题:看看大家平时最多用什么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M、还是P?
泡网分: 6.26
注册: 2010年01月
我用的50D,平时最多的是Av模式,一个朋友用的60D,却总是听某某大师的话,一直用M档,照出来的片子黑的黑,白的白。。。还鄙视我的AV模式。。。
看下大家平时最多用的模式是哪个?
[ 00:39 补充如下]
补充下,此君不但用的是M档,而且还用的手动对焦,拿着18-135跟我说:“你呀,要想练技术,就得用手动对焦,自动对焦永远也进步不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0057&&回帖:90 &&
泡网分: 27.873
帖子: 13107
注册: 2008年12月
我喜欢用AV档,方便控制景深。只有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才用M档。
再说,就算用M档也不应该黑的黑白的白啊,不看相机自带的测光表吗?
泡网分: 37.593
精华: 1帖子: 2142
注册: 2002年04月
Av党路过。
泡网分: 20.626
注册: 2005年10月
我自己是到处走时用AV+曝光补偿。拍会议、演出、静物等用M。
另外用G10时有实时的直方图,所以就是P档加上曝光补偿(G10的曝光补偿很方便)。
泡网分: 9.914
注册: 2010年02月
不管你用什么档说到底不都是光圈快门感光度的组合么?
这个组合的服务目的不就是为了准确的直方图和适当的景深,瞬间凝固或者持续的快门效果么?
只要能达到目的,用不同的档有什么差别?整天号称专业用着M档拍出来曝光都完全不准的也不乏其人,把AV用的炉火纯青的更是大有人在,哪个用得顺手能达到你所有的需求,就行了。不用整天模仿比人,不是说哪个档用的人最多了你就该用哪个。
泡网分: 16.202
帖子: 2434
注册: 2008年06月
快拍用A,拍来玩的喜欢用M.
泡网分: 9.616
注册: 2007年02月
AV就好了。。。。。。。。挂灯的话,用M。。。。。。。。。
泡网分: 15.752
帖子: 11301
注册: 2009年05月
D挡。。。。。。。。
泡网分: 0.001
注册: 2010年06月
为什么要鄙视啊? 为什么要看别人用什么模式啊? 难道你用M挡 拿了奖还要给你个“手动王”称号? 管他鄙不鄙视! 你自己用着舒服,拍出好片就行! 就你拿50D 你还鄙视他 60D呢!名字涨了 配置还倒退了
泡网分: 8.374
注册: 2010年05月
原文由 索楼 在 23:19发表
快拍用A,拍来玩的喜欢用M. 同意,和你一样,快拍的话白天光圈优先,晚上快门优先,自己玩不急的话就是M啦
泡网分: 8.265
注册: 2010年01月
拍照的时候总是先被鄙视然后再鄙视的路过……
泡网分: 5.421
注册: 2010年03月
AV都被鄙视,那满大街拿着单反用auto的还活不活了
泡网分: 8.265
注册: 2010年01月
原文由 铁碳相图 在 23:43发表
AV都被鄙视,那满大街拿着单反用auto的还活不活了 感觉这个关系还真不大比图片效果就得了没必要看过程吧。
泡网分: 7.04
注册: 2009年10月
用的习惯就好,而且虽然手动可能感觉慢一点,但是用习惯了反而更快,而且手动就是配合点测光的,不用点测手动一点必要都没有。手动的优点是建立在点测的局部测光之后,你就能对主题有一个很好的表现。除了影棚摄影大部分时候光线自己不能左右,所以把我主体和自己想表达的就好了。摄影前就要想好照之后的效果,分享一些经验。手动最好的方式是点测主体最亮的最暗的其实熟练了绝对足够快,要是用变焦尽量有最长端去测光,这样主体能更细腻的测。然后色彩艳丽的场面可以稍微欠暴一些。人像其实是难在光的选择上。光选的不好白平衡自然不准,哪怕你用灰卡测,自定义白平衡也不行。照之前就要想到得到什么样的效果。不然摄影对于大家一辈子只能是玩儿,永远不能算创作!因为你自己心里都没有底
泡网分: 6.26
注册: 2010年01月
原文由 haoyingjie1990 在 00:13发表
用的习惯就好,而且虽然手动可能感觉慢一点,但是用习惯了反而更快,而且手动就是配合点测光的,不用点测手动一点必要都没有。手动的优点是建立在点测的局部测光之后,你就能对主题有一个很好的表现。除了影棚摄影大部分时候光线自己不能左右,所以把我主体和自己想表达的就好了。摄影前就要想好照之后的效果,分享一些经验 ......&&写的很好,很有心得,收下了
泡网分: 74.122
帖子: 6870
注册: 2002年09月
以前用AV加补偿,近来觉得麻烦,
相同场景、相同光线用M档最好最快,也最省电。
快门现在已经过2万,现在觉得对焦如果不是抓拍也用M挡,慢悠一点也增加乐趣。
泡网分: 22.721
帖子: 11518
注册: 2009年05月
默认快门优先,大光圈或打灯时光圈优先,条件恶劣时手动。
泡网分: 93.246
精华: 3帖子: 23003
注册: 2008年05月
我APSM都用,并表示毫无压力
泡网分: 20.414
注册: 2005年08月
zhuangbility leads leipility.
泡网分: 23.128
帖子: 3237
注册: 2007年11月
原文由 haoyingjie1990 在 00:13发表
用的习惯就好,而且虽然手动可能感觉慢一点,但是用习惯了反而更快,而且手动就是配合点测光的,不用点测手动一点必要都没有。手动的优点是建立在点测的局部测光之后,你就能对主题有一个很好的表现。除了影棚摄影大部分时候光线自己不能左右,所以把我主体和自己想表达的就好了。摄影前就要想好照之后的效果,分享一些经验 ......&&摆拍不着急的话用M档慢慢折腾玩,抓拍还是A档来的快和顺手!
泡网分: 10.106
帖子: 1318
注册: 2009年07月
原文由 moli19861 在 23:10发表
我用的50D,平时最多的是Av模式,一个朋友用的60D,却总是听某某大师的话,一直用M档,照出来的片子黑的黑,白的白。。。还鄙视我的AV模式。。。
看下大家平时最多用的模式是哪个?
[ 00:39 补充如下]
补充下,此君不但用的是M档,而且还用的手动对焦,拿着18-135跟我说:“你呀,要想练技术,就得用手动对 ......&&鄙视用AV档?
假如有一天LZ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流浪的白痴跟你说:上班的人真SB,要我们这样每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才叫生活!那LZ是不是立马放下包袱加入其行列?
另:18楼的就是传说中的装B王?
泡网分: 3.558
注册: 2010年12月
我是60D,我也大部分时间用M档!在室内没灯的情况,我会选择快门优先和ISO自动!小部分时间用光圈优先!但是对焦·我还是要自动AF!
泡网分: 23.471
帖子: 2668
注册: 2006年12月
P 75% 发现很多人不知道P是可调快门和光圈的。
泡网分: 71.302
帖子: 26704
注册: 2005年10月
外闪时用M或Tv,其余用Av或P
泡网分: 5.407
注册: 2010年02月
常年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大部分都是M
泡网分: 17.653
注册: 2007年11月
呵呵 我们圈子基本都是M (基本都是人像摄影)
M档的好处就是 不让相机傻瓜的测光尺 乱甩 主观影响我对影调的控制
玩相机就是玩控制 有经验的摄影师 牛逼的地方在于 按下快门之前就已经通过快门光圈感光度预测到最终成像的影调
P 档没用过 TV是鸡肋(人像摄影) AV(入门 扫街 可以玩玩 但是一定不要完全依赖侧光尺 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概念以及对最终成像的预见性)
泡网分: 40.484
帖子: 2932
注册: 2003年01月
基本上最多是用M档.
测光表一般用来测光比.
泡网分: 23.849
注册: 2004年03月
以前基本用Av档,现在基本用M档。
无忌交流论坛版主
泡网分: 147.379
精华: 14帖子: 52390
注册: 2000年06月
看用途了,该用什么挡用什么挡。
一般没什么要求的片子用P挡。有时顺手调整一下曝光组合、曝光补偿、感光度等。
需要控制景深(近摄时)或者特别讲求质量时用A挡(尤其是有三脚架和快门线时)。
需要限制最低快门速度时用T挡。尤其是弱光没有三脚架时。
自动档无法或不好控制时用M挡。比如夜景、天文等。
泡网分: 30.663
帖子: 2348
注册: 2003年10月
平时都是A档,有时候用M档。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m5 内容播放模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