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牙咬过后牙没拔干净留下小碎片一个黑色印记,有没有什么方法是可以

当前位置: >>
法医学概论(毒理、毒物分析、牙齿、人类)
第四节 法医毒理学 一、概述? (一)法医毒理学的概念? 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或称法医中毒学,是研究因自 杀、他杀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 毒的一门学科。 古代九大毒药-断肠草? 断肠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 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 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 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 服用可解毒。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 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 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雷 公腾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 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 果夏秋采。 马 钱 子? 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 茸毛。边缘稍隆起,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 硬。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宁) 和马钱子碱(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 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据说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 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 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 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 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 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 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 煎服,连续服4剂。 乌 头? 乌头,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 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 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 浙、赣、徽、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 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 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 学上的名称。 ?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 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见 血 封 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 类之一。 ?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 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古人常 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 基本秒杀。原产东南亚。我国海南,西 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夹 竹 桃? 夹竹桃又名柳叶桃,有毒,含有强心毒甙,夹竹桃作用与洋地黄同,干燥的3克 就能使人死亡。 ? 主要表现为洋地黄中毒症状。(1)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2)心律紊乱、 心跳缓慢、不规则,最后出现室颤、晕 厥、抽搐、昏迷、或心动过速、异位心 律,死于循环衰竭。 鸩? 传说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 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 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 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另一种说法:鸩不 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 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 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 有剧毒。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 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鹤 顶 红? 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鹤顶红其 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 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 霜。“鹤顶红”不过是古时候对砒霜的 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砷进入人体后, 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 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 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 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砒 石? 天然砒霜化学成分As2 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单晶晶形为八面体, 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 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 白色有时带天蓝、 黄、红色调,也有无色, 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 刚光泽, 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 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 毒。 ? 砒石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 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责 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 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 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 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 更剧。? 金 刚 石?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 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 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 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 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 意大利豪门之间。 (二)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 是指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 ,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 质。毒物的概念是相对的。 ? 中毒(poisoning)与中毒死 ? 是指在由毒物的作用下,机体的组织器官 发生损害和功能障碍的疾病状态。由于中 毒而致死,称为中毒死。 (三)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种类繁多 , 目前尚无一个完善并全面的分类法。 ? 1.按毒物的理化性质和提取方法 ? (1).挥发性毒物 采用蒸溜法或微量扩散 法分离的毒物。如氰化物、醇、酚、有 机磷农药等。 ? (2).非挥发性毒物 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法分离的毒物,分酸性、碱性和两性毒物 三类。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生物碱、吗 啡等。 ? (3).金属毒物采用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分 离的毒物。如砷、汞、钡、铬、锌等。 ? (4).阴离子毒物 采用透析法或离子交换 法分离的毒物。如强酸、强碱、亚硝酸盐 等。 ? (5).其他毒物 根据其化学性质需要采用 特殊方法分离的毒物。如箭毒碱、一氧化 碳、硫化氢等。 2.按毒物的毒理作用分类?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 用的毒物。如强酸、强碱、酚等。 ? (2).实质毒 吸收后引起脏器组织病理损害的 毒物。如砷、汞、铅、锌、硒等。 ? (3).酶系毒 抑制特殊酶系的毒物。如有机磷 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 化酶等。 ? (4).血液毒 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如一氧化 碳、亚硝酸盐、蛇毒等。 ? (5).神经毒 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毒物。 如醇类、麻醉药及催眠药、士的宁、烟碱等 抑制或兴奋中枢神经的药物。 硝酸毁容 喉头及食管粘膜硫酸烧伤 3.混合分类法(毒物的来源与用途)? (1).腐蚀性毒物 ? (2).毁坏性毒物(即实质毒) ? (3).障碍功能的毒物 障碍神经功能的毒物和障碍 ? ? ? ?呼吸功能的毒物等。 (4).农药 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氟、无机氟、氨 基甲酸酯农药等。 (5).鼠药 磷化锌、安妥、敌鼠钠、毒鼠强、氟乙 酸胺等。 (6).有毒植物 乌头、钩吻等。 (7).有毒动物 蛇毒、河豚等。 俄叛逃特工在伦敦铊中毒入院 4.临床分类法? (1). 工业性毒物 ? (2). 药物 ? (3). 鼠药 ? (4). 有毒动植物 ? (5). 变质食物 (四).中毒发生的条件? 1.毒物的量 ? 毒物需达到一定量才能引起中毒。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中毒量。引起中毒死亡的 最小剂量称致死量。判断是否中毒 , 重要 的不是进入机体的量 , 而是实际吸收的量, 即血中的浓度量。中毒时血中毒物的浓度, 称为中毒血浓度。引起死亡的血中毒物浓 度,称为致死血浓度。 ? 2.毒物的性状 ? 毒物进入血液后方能发生中毒的全身作用。气态毒物发生作用快,液态毒物次之,固态毒 物再次之。固态毒物的作用又视能否溶解 于水或胃肠液而不同。如碳酸钡因在胃液 中能溶解生成氯化钡,而发生毒性作用;硫酸 钡由于不溶解,故无毒。 ? 3.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 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吸收速度亦不同,其顺序大致为:心脏或血管内注射&呼吸道 吸入&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 & 直肠灌注。有些毒物被直接注入脑脊液 , 毒性作用发生极快。某些毒物,如苦杏仁甙, 静脉注射无毒,而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水解 产生氢氰酸便有毒 ; 反之 , 如箭毒或蛇毒 , 经 口服无毒,注射则有剧毒。 ? 4.毒物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 , 由于联合作用使毒性增强 , 称协同 作用。 ? 相加作用指毒性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毒性 的总和,例如氯仿与乙醚。 ? 增毒作用指毒性作用超过各化学物毒性之 和。例如稻瘟净与马拉硫磷、乙醇与铅、 乙醇与镇静催眠药、麻醉剂等。 ? 拮抗作用与协同作用相反,表现为一化学物 质使另一化学物质的毒性减弱。例如酸与 碱、阿托品对吗啡及毛果芸香碱等。 + ? 5.机体状态? (1).体重 中毒量一般与体重成正比。? (2).年龄 小儿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故对吗啡极为敏感。老年人的代谢、分泌及排 泄功能降低 , 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催吐 剂及泻剂等特别敏感。? (3).性别 妇女在妊娠、哺乳或月经期对毒物的反应较为强烈。? (4).体质状态 营养差者对毒物耐受性弱。机体患病时 , 特别是患心、肝、肾器官疾 病者易发生中毒。 Lead ? (5).习惯性或成瘾性 反复长期使用同样药物 , 机体可产生对该药物的耐受性 , 能达到 耐受中毒量甚至超过致死量的程度。成瘾 性属于慢性中毒。? (6).过敏性 与耐受性相反,有人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使用少量,也会中毒。? (7).体内蓄积 反复使用某种分解慢的药物,如洋地黄 , 或使用某些排泄慢的药物 , 如溴 化物 , 可在体内蓄积 , 发生像一次大量服用 药物一样的急性中毒。 二、常见的中毒? (一)砷化物中毒? 砷 (arsenic) 又称砒。元素砷毒性低 , 而其化合物如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为剧毒。 三氧化二砷。通常称砒霜或自砒,古称信石。 比霜为白色粉末 , 无臭、无味 , 用砒霜他杀 的案例很多,自杀的也有。农业上可用作杀 虫剂、除草剂或杀鼠剂。因此也发生误服 中毒事件,且多为集体中毒。近年来硝逐渐 被其他农药所取代,砷中毒已经减少。 ? 毒理作用?砷易于从粘膜吸收 ( 包括阴道粘膜 ), 也 能从皮肤吸收。吸收后主要沉积于毛发、 指甲、骨及甲状腺等 , 也沉积于肝和肾 中。砷的毒理作用机制如下:? 1. 亚砷酸离子 ASo33+ 与体内酶蛋白巯基(-SH)结合,使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的正 常代谢。 ? 2. 体外实验证明砷可损害人类白细胞的染色体,阻止细胞正常分裂。? 3.砷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直接损害毛细血管 ,使其麻痹扩张,增加渗透性,并可引起肝、肾 实质细胞变性和坏死。? 砒霜的口服中毒量为 0.005~0.05g,致死量为0.1~0.2g 。 1L 空 气 中 含 砷 化 氢 1mg, 呼 吸 5~10分钟即可发生致命性中毒。 中毒症状? 1.急性砷中毒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当 极大量的砷进入体内时 , 出现中枢神经 系统麻痹症状(四肢疼痛性痉挛、意识 模糊、语妄、昏迷)。? 2.慢性中毒除有一般神经衰弱症候群 外 , 多见皮肤粘膜病变和多发性神经炎 , 胃肠道症状较轻。 慢性砷中毒者手已严重角质化 ? Keratosis, exfoliative dermatitis
尸体检查? 急性型死者呈脱水外貌 , 尸僵明显 , 腐败较慢。慢性中毒者可见毛发脱落 ,皮肤色素沉 着 , 过度角化 , 特别是手掌和足底部明显。 全身营养不良、贫血及恶病质。肝、心和 肾明显脂肪变性及周围神经炎。此外胃肠 也可有充血和炎症。? 砷对组织有防腐作用,在埋葬相当长时间的尸体中,尚可发现保存下来的器官组织。在 干燥地区,砷中毒尸体易形成木乃伊。 毒物检材? 急性中毒者的洗胃液 ,呕吐物,胃肠内容及肝、肾、尿等均为有用的化验检材。? 亚急性与慢性中毒时 , 要特别注意收集毛发、指甲及骨骼进行砷测定。埋藏已久的尸体 亦能检出砷。由于砷分布范围较广 ,泥土中、 某些衣服色素中均含有砷 , 故同时应收集棺 木四周泥土 ,棺木及棺内衣服作为对照化验。 (二)、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 (cyanide) 系一类剧毒化合物。几乎所有植物中均含微量氰化物 , 有些 植物,特别是杏仁中含量较高 ,如食较多 苦杏仁或处理不当的木薯可引起意外 中毒事故,也有用苦杏仁水自杀者。 毒理作用? 氰化物进入体内很快被吸收,随血浆运送,只小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氰化血红蛋白。氰离子(CN-)能 抑制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但最主要的是氰离子与 机体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整个呼吸链的电 子传递无法继续进行,导致细胞呼吸急速停止。氧 化物除使组织细胞中毒内窒息外,其碱根还具有轻 度腐蚀作用。? 氢 氰 酸 致 死 量 为 0.05~10.10g , 氰 化 物 致 死 量 为0.15~0.25g,氧化氢气体 200~500ppm 时 ,30 分钟内 死亡,ppm时,立即死亡。 中毒症状? 组织细胞缺氧的表现。中毒剂量大时 , 意识迅速丧失 , 痉挛 ,可于数分钟内死亡,甚 至发生“闪电式”的死亡。较小剂量时 , 咽喉有紧缩感 , 头疼、眩晕、恶心、胸闷、 心跳、呼吸加快,而后意识丧失,肌肉痉挛, 最后转入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 尸体检查? 由于血液内有氰化血红蛋白形成和静脉血内存留氧合血红蛋白,尸斑、肌肉及血液可 呈鲜红色或紫红色。口服氰化物中毒者 ,食 道、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腐蚀,由肿胀、斑 点状出血到大片廉烂、出血,有时粘膜变 硬。小肠空肠以上粘膜皆有不同程度肿胀、 充血及出血。如系吸入氰化氢中毒可见气 管粘膜充血和水肿,气管内有血性泡沫液体。 自体腔发出苦杏仁气味,颅腔及脑中气味最 浓,嗅时要小心。 毒物检材 除收集胃内容物外,注意收集血液、 尿液和富含血管的器官如脾、肺、 肝或脑作为毒物化验检材。 氰化物毒杀的毒狗 (三)催眠、镇静、安定类药物中毒? 概述 ? 催眠、镇静、安定类药物主要有吩噻嗪类、安定类、巴比妥类。 ? 吩噻嗪类 (phenothiazine)药物种类很多, 其中氯丙嗪是代表性药物,别名冬眠灵。 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部 位可能在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和 大脑边缘系统。对植物神经的抑制作用 也较显著。 ? 安定类药物具有减轻焦虑、紧张及激动和抗惊厥的作用。特点是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抑制作用较缓和 , 耐药性和成瘾性较 弱。医疗上应用很广 , 常用的有眠尔通、 导眠能、安眠酮等。中毒的发生多由几 种药物混合应用或与酒相互发生协同作 用所致。 (四)农药中毒? 概述? 常见的农药分为有机磷、氟化物、氨基甲酸酶、拟除虫菊酶类等。 ? 氟化物包括无机氟及有机氟,均用作农业杀 虫剂及杀鼠剂。无机氟在体内可干扰多种 酶活性,影响糖代谢及呼吸功能,同时可与 体液中钙离子结合为难溶性氟化钙,使钙磷 代谢紊乱,引起低血钙症。同时可导致各种 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心室纤颤。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动物 中毒机制? 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堆积,引起胆 碱能神经的高度兴奋。(可逆-不可逆(磷 酰化)-老化酶) ? 对神经病靶酯酶(NTE)的抑制: organophosphate 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 OPIDN-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某些种类的 有机磷农药,在中毒后1-2周,部分病人可 发生周围神经病。
? 氨基甲酸酶类 (carbamates) 是一种新型含氮有机农药。不仅用于杀虫、杀螨、杀线虫, 也用于杀菌、除草、杀鼠等。进入机体后 , 主要是抑制血液胆碱酯酶,引起胆碱能神经 兴奋。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synthetic pyrethroids) 是 一组人工合成的杀虫剂。主要侵犯神经系 统,是一种神经轴突毒剂,可以完全阻断神 经传导使昆虫迅速死亡。 (五)毒品中毒? 概述?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阿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 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物”。目前我国公布管制的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有 237种。联合国公布 的受国际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已经 达到603种。 ? 苯丙胺 (amphetamine), 也称安非他明,通常以麻黄素为原料, 经人工合成。非 法合成的甲基苯丙胺样品多为无色结 晶,所以又称为“冰毒”。致幻性苯丙 胺类兴奋剂在我国被称为”摇头丸”。 主要以口服的方式在迪厅、卡拉OK、 夜总会等公共娱乐场所滥用。 常见的摇头丸 摇头丸啊、摇啊摇 常见毒品一冰毒高纯度的海洛因可卡因 常见毒品二鸦片古柯碱 常见毒品三新型毒品――麻果,麻果的毒性比“摇头丸”更甚,能极大破坏人体中枢 神经。 罂粟 都是毒品惹的祸 (六)杀鼠药中毒? 概述 ? 杀鼠药主要有磷化锌、敌鼠钠盐、毒鼠磷、毒鼠强等。 ? 敌鼠钠盐是一种抗凝血的高效杀鼠 剂。敌鼠钠盐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 抑制维生素K而影响凝血酶原及凝血 因子的合成 , 并有直接损伤毛细血管 的作用。敌鼠钠盐对肾损害较重 , 可 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敌鼠钠盐中毒的尸体 ? 毒鼠磷 (phomatin1) 为速效型有机磷杀鼠剂中毒机制和症状与有机磷杀虫剂 相同。 ? 毒鼠强 (tetramine) 是一种剧毒杀鼠药。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目前毒鼠 强中毒无有效解毒药物 , 中毒后 , 应立 即洗胃 , 催吐 , 导泄 , 尽早使用苯巴比妥 钠,可降低死亡率。 国家禁用的&毒鼠强&样品 ? 毒鼠强毒死? 千只麻雀卖 ? 餐馆当野味 毒理作用? 属于惊厥型毒剂,出现癫痫样阵发性抽搐 ? 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拮抗剂,阻断GABA对神经元抑制作用, 使运动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强直性痉挛 和惊厥;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导致中 枢神经功能紊乱,兴奋性增加;其本身有 类似咯氨酸衍生物生物胺作用,导致肾上 腺素作用剧烈。
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中毒? 致死合成--阻断三羧酸循环? 代谢产物(氟乙酸、氟柠檬酸)刺激神经,损害心肌细胞 ? 氟离子具亲钙性,血钙下降-痉挛 ? 氟与血红蛋白结合-缺氧、紫绀、呼吸 困难 ? 红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坏死- 肾功能衰竭 三羧酸循环
抗凝血杀鼠剂 毒理作用--敌鼠? 可经胃肠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通过肝微粒体酶进行羟基化。 ? 结构与VK相似,竞争性抑制VK的作用, 干扰肝脏对VK的利用或直接损害肝细胞, 抑制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影响凝 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使凝血时间和凝血 酶原时间延长。 ? 可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增加血管的通透性 和脆性,发生血管破裂造成皮下和内脏的 广泛性出血,肺最明显。
(七)乙醇中毒? 乙醇 (alcohol) 通称酒精。酒精中毒大多由于饮多量酒精类饮料所致。在酗 酒成风的国家 , 占中毒的首位 , 成为十 分严重的社会问题。酒精中毒者的判 断能力减退 , 动作失灵 , 技术操作的精 确度减退,可易引发事故。因此,许多 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的法定条款 ,规定 适合驾车的最高血液乙醇浓度,我国 禁止酒后驾车。 酒精测试器
假酒中毒 (八)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凡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 , 都产生一氧 化碳,均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一氧 化碳中毒大多数是由于灾害事故。也有自 杀和他杀案例。 ? 毒理作用 ?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即失去与氧 结合的能力,因而组织缺氧。中枢神经 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病变主要累及中 枢神经系统,吸入浓度较高的一氧化碳 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组织呼 吸受到抑制。 ?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 0.8%~1.5% 时 , 吸入 30 分钟 -1 小时可致死亡。血中一 氧化碳致死浓度平均为55%~60%。 (九)霉变食物中毒.? 霉变食物中毒是因摄入被产毒霉菌污染以致发霉变质的食物所引起的中毒。国内报 道最多的是东北农村自制“臭米面” ( 主 要用玉米经浸泡发酵磨粉后制成的食物 ) 。 这些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 经过发酵,在一定的温度(20C0~25C0)和湿 度 ( 相对湿度 80% 以上 ) 下 , 放置较长时间 , 使之产生霉变。? 毒理作用 ? 霉变食物中毒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与霉菌毒素关系密切。 (十)有毒动植物中毒? 1.乌头碱中毒 ? 概述 ? 乌头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品种很多。主根称乌头 , 侧根称附子 , 不生根的主根称 天雄。此类植物全株都有毒性 ,其根毒性最 剧。有效成份主要为乌头碱 (aconium) , 加热炮制易水解成为乌头原碱及乌头次碱 , 毒性降低百倍至千倍。中毒者多因服用未 经炮制或炮制不佳的乌头或用药过量所致。 也有将乌头用于自杀或他杀的案例。 ? 毒理作用 ? 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 对皮肤粘膜的感觉神经未梢局部麻醉作用乌头碱 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对心脏的作用 由于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引起心律缓 慢或心律失常;也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增高应 激性引起异位节律 ,重者甚至引起心室纤颤 而致突然死亡。乌头碱 4~5mg 。乌头根因 品种而异:川乌3~6g,雪上一支蒿1.5~3g, 附子30~60g。 药用川乌 药用草乌 2.马钱子? 主要有士的宁和马钱子碱。 ? 对脊髓有高度选择性兴奋作用。以往临床上用于治疗瘫痪和肌网松驰,因毒性 大,现已少用。 马钱子 3.斑蝥中毒? 概述 ? 斑蝥为昆虫。其干燥虫体为剧毒中药。有毒成份为斑蝥素 (cantharidin) 。中毒原因 多由于医疗误用或过量。亦有用于自杀或 他杀的案例报告。 ? 毒理作用 ? 斑蝥接触皮肤可致红斑、水泡甚至坏死。 口服后强烈刺激胃肠道引起剧烈胃肠症状 , 严重者可于 1~15小时内死于周围循环衰竭。 如病程迁延 , 经肾排泄 , 则引起肾损害。出 现中毒性肾病,可因急性肾衰竭而死亡。致 死量斑蝥素32~46mg,斑蝥虫粉剂1~3g。 南方大斑蝥 南方小斑蝥 蛇类中毒 眼镜蛇 喷毒眼镜蛇 眼镜王蛇 金环蛇 银环蛇 圆斑蝰蛇 短尾腹蛇 腹蛇毒液中提取的蛇毒具有极大 的开发前景和很高的经济价值 尖吻蝮 白唇竹叶青 烙铁头 灰兰刻扁尾海蛇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 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 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 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 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 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 今天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 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 日本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中国人口号:一天一杯牛奶震惊一个民族伊利、蒙牛最想对三鹿说什么?如下: 伊利:你他妈加就加了,不能少加点? 蒙牛:我从来都是奶粉里加三聚氰胺,你他妈 三聚氰胺里加奶粉? 三鹿(委屈):那天漏斗坏了,没控制住量... 烟花草叶病毒 大肠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 链球菌 葡萄球菌
二、法医毒理学鉴定的要点-中毒相关的法医学问题? 中毒相关的法医学问题主要有是否中毒 ,何种毒物中毒 , 毒物的量是否足以致死 , 毒物 进入体内的时间及案件性质(自杀、他杀、 灾害)等问题。为此应了解案情和临床经过, 勘验现场 , 进行全面的尸体检查 , 收集合适 的检材 , 作系统的法医毒物分析 , 正确评定 毒物检验结果,,最后作出结论。? (一)症状分析是否中毒、毒物的种类、中毒的程度。 (二)现场勘验? 主要是收集可供化验用的检材。收集检材的方法除 ????遵循现场勘验的一般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中毒者急需抢救时 , 在抢救前要记清变动前的情况 , 并及时记录中毒者及目击者提供的情况。 2. 保留剩余食品、呕吐物、排泄物 , 注意这些物质与 尸体之间的方位、距离 ,有无隐藏或销毁、破坏的情 况。 3.收集化验用检材时 , 要注意杯盘、碗盏上的指纹 , 有 无纸包、药瓶、注射用具等 ,以及医药书籍、遗书或 信件等。 4. 在气体中毒的现场应检查通风情况 , 毒气来源。可 能时,采集空气进行分析。 (三)尸体检验? 1.外表检查 ? ( 1 )尸体衣着情况有无流注痕 , 呕吐、排便污染 ,口袋内有无药物残留。(2)尸体外表征象有无腐 蚀痕迹,特殊气味,尸斑颜色、皮肤新注射痕迹。在 女性尸体特别注意阴道内有无毒物。一般所见皮 肤发绀,口鼻流血不一定都是中毒。 ? 2.尸体剖验 ? (1)解剖前的准备解剖用的器械、手套等预先洗 净、晾干,不得沾染消毒液 ,收集检材的容器以玻璃 制品最好,塑料袋也可使用 ,要预先洗净、晾干。收 集的检材和脏器切勿用水冲洗。 ? ( 2 )尸体解剖按常规进行。尽管多种毒物中毒在形态学上常无特异性,但是全面的尸体解剖仍是鉴定 中毒的必要步骤。若在解剖时发现中毒病变,则不仅 是中毒鉴定的根据 , 也能为毒物分析提供线索 , 排除 其他死因。同时通过解剖,能更完善地收集合适、足 量的检材,备法医毒物分析用。? ( 3 )检查时应注意尸斑及血液颜色、局部腐蚀现象,特别是胃内容物性状、异物及特殊气味。胃粘膜 的剌激征象,对判断经口进入的某些急性中毒具有较 大意义。另外还应注意肝脂肪变性及坏死,肾变性、 坏死及尿液颜色特征,其他呼吸道损害及肺水肿、心 内膜下出血、脑及脑膜充血水肿等,虽非为中毒的特 异性病理变化,但也常见于急性中毒。 (四)检材提取? 无论临床急救、现场勘验或尸体解剖时 ,都应注意及时收集一定量供毒物分析用的检材 ,倘若错过时 机,如剩余饮食、洗胃液或呕吐物被倒掉,尸体被火 化,检材便不可复得。一般情况,口服后急性中毒死 的,以取胃及胃内容物,肠及肠内容物为好。经一定 时间死亡的,以肝、肾、血和尿等为宜。若注射体 内的,则取血液和注射局部组织。若从阴道进入后 死亡者,应提取阴道分泌物、阴道粘膜和血液。此 外中毒的尸体挖掘取材仍具有重要价值。从埋葬 数日、数月、数年的尸体中 ,有时仍能检出毒物。 在挖掘取材时 ,应收集尸体四周泥土、衣物等作对 比化验。 某现场的检材 (五)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 毒物分析除普通毒物化学分析法外 , 近年己应用的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原 子吸收光谱、中子活化、分光光度测定等 方法 ,极大的提高了毒物分析的准确性和灵 敏性。毒物分析的结果对确定中毒与毒物 的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不是唯一的证据, 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化验结果 ,必须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 1.阳性结果:结果为阳性或强阳性,达到中毒致死量 ,一般可以肯定中毒死。若结果为弱阳性或仅微 量反应时 ,应考虑以下情况: (1)毒物是否因为药用 进入机体或因职业关系与该毒物有接触。 (2) 毒物 是否死后进入尸体。 (3)技术操作是否正确 ,仪器、 试剂是否纯净 ,检查过程是否有毒物污染。 (4)是否 与体内含有的某些金属元素有关。? 2.阴性结果:(1)收集检材是否及时妥当。一般超过24小时,许多常见毒物从体液中就不能检出,因可 能在体内被解毒、结合或排泄 ,特别是服用量不大 时。(2)毒物是否在尸体中随腐败分解或消失 ,如挥 发性毒物经过短期后即不能检出。 (3) 技术操作是 否精确熟练,试剂及配制是否合乎规格。 ? 3 .死后变化:近年研究发现 , 腐败组织可产生氰化物,多种细菌能产生乙醇(100mg% 以 下 ), 腐 败 时 还 可 产 生 小 量 一 氧 化 碳 ( 10% )及多种挥发成分。组织腐败产物 可以混淆化验结果。所以对腐败检材分析、 评定时应予注意。? (六)案情调查(进一步确定中毒原因与方式) 思考题? 1.什么叫毒物、中毒?? 2.按毒理作用将毒物分为哪几类?? 3.中毒的法医学鉴定要点?? 4.如何评价毒物分析结果? 第五节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的概念:? 法医毒物分析是法医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从事毒物的分离和鉴定的一门科学。法医毒物分析的任务:? 证明是否含有毒物; ? 何种毒物; ? 在组织中或体液中的浓度; ? 是否足以引起中毒死亡。 法医毒物分析的主要内容:? ? ? ?从体内外检材中分离毒物及其代谢物; 分离提取物的纯化; 毒物及其代谢物的定性鉴定; 毒物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方法:? 微量化学分析法: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气体反应、显微结晶试验等。 ? 光谱仪、色谱仪、质谙仪、磁共振及免疫化学 技术等。
常用机构、期刊和数据库的网址 小结:? 法医毒物分析方法的发展大大缩短了毒物分析的时间,提高了检出率 和准确性。 ? 有关未来超微量毒物的分析,尚需 要法医毒理学家与法医化学家的共 同合作与努力。 第六节 法医牙科学 概念:? (Forensic odontology or forensic dentistry)? 是应用牙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一门科学。? 法医牙科学个人识别内容:? 年龄、性别、种族、种属、地域、职业习惯、血型、修复特征、牙齿损伤及咬 痕。 牙齿个人识别的基础:? 牙齿牙列的特异性: ? 成人牙齿32颗;5个面/颗;解剖和病理特征/面; ? 整个牙弓和牙列的特征:上缺牙、义齿、 充填料、冠套等排列组合而成。 ? 几乎没有两个人的牙列是完全相同的。 ? 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稳固性): ? 牙釉质是最坚硬的; ? 修复材料是合金、塑胶、陶瓷,对 损伤、水、火或低温等有很强的耐 受性; ? 软组织如指纹、颜面等特征易受腐 败和外界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而 破坏。 牙齿个人识别的法医学意义? 通过牙齿的检验要解决以下问题:? ①判定是否人牙齿;? ②推断年龄;? ③牙齿的个体生活特征; ? ④牙齿的个人识别。 种属鉴定? 人与动物的牙齿差别较大。人类的食物较软,咀嚼器官退化,齿槽紧缩,牙齿小,尖齿明 显缩小,齿弓呈弧形。食肉类动物尖牙发达, 食草类动物侧切牙、磨牙发达。年龄推断? 人的牙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根据牙齿判断年龄,结果较准确。20岁以下 常根据牙齿发育与萌出的情况判定年龄;20 岁以后,常根据牙齿的磨耗程度和结构的改 变等来判定年龄。 ? 1.根据牙齿的萌出顺序推断年龄 ? 人类乳牙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左右成对的萌出,下颌牙萌出时间稍早于 上颌的同名牙。女孩萌出稍早于男孩。? 对婴幼儿牙齿的月龄估计可用公式计算:月龄=乳牙萌出数+6(月)。 ? 2.根据牙齿的磨耗程度推断年龄? 牙齿颌面和邻面咀嚼发生的生理性磨损称磨耗(attrition)。牙齿的磨耗程度随年龄的增长 而增加,可作为判断年龄的根据。? 判断时,应注意下述病理性牙齿磨耗不均或过度磨损的影响:? ①牙齿硬组织结构不完善,发育和硬化不良的牙釉质与牙本质易出现磨耗; ? ②咬合关系不良,咬合力负担重的牙齿磨损严重,咬合不严的牙齿磨耗轻或无磨耗;? ③常以牙咬硬物可造成局部或全口牙齿的严重磨耗;? ④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胃肠或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影响咀嚼功能,可造成牙齿的过度磨耗。? 此外,牙齿的磨耗还与食物的粗硬、地域、牙齿萌出的早晚有关。 ? 国内外学者对牙齿的磨耗程度与年龄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牙齿磨耗程度分级方法 很多,有3―10度分级法。? 我国吴汝康(1965)提出牙齿磨耗度的六级分类法,I:牙尖顶端和边缘部微有磨耗; Ⅱ:牙尖磨平或咬合面中央凹陷;Ⅲ:牙 尖大部磨去,牙本质点状暴露;Ⅳ:牙本 质暴露扩大,相互连成片;V:牙冠部分 磨去,牙本质全部暴露; Ⅵ:牙冠全部 磨去, ? 近十年来,人们应用多元回归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制定了牙齿磨耗度的分 级标准,使年龄推断数量化。若用多 颗牙齿的磨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可提高判定年龄的可靠性。 ? 另外,还可以根据牙齿结构如髓室牙 本质指数、牙冠指数、牙齿X线摄像 中牙髓腔变化推断年龄。 牙齿的个体特征? 牙齿除具有咀嚼、撕裂与切咬等功能外,尚有助于发音与保持面颊部的形态、每个人的 牙齿均有其个体特征,因为发育情况及排列 不同,加上牙齿疾病、缺失、修复和镶补等 闲素的影响,几乎没有两个牙齿相同的人。 故牙齿在个人识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牙齿特征可反映下列情况: ? (1)职业生活习惯 如经常叼烟斗、长期嗑瓜 子或咬硬物的人,切牙尖端常有相应的磨耗; 长期吸咽、饮茶的人,牙齿表面有烟垢或茶 垢;吹玻璃的工人及木匠的牙齿常有职业的 印记。 ? (2)经济与地理情况 如龋齿与口腔卫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个体的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氟牙斑说明曾在高氟区长期居住过; 槟榔齿以亚热带地区的妇女为多见、? (3)生长发育状况 四环素牙常反映儿童时期曾经长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牙齿错位、变 异、齿间隙过宽或过窄及多生牙等均不同程 度地反映了牙齿生长发育状况。 ? (4) 义齿义齿能为法医人类学鉴定提供有 用的信息, 如义齿的形态、大小、质量、工 艺水平、制作时间记号等。 欧美国家法律规 定,牙医在为患者制作义齿时,需在义齿上 标记患者的姓名、社会保险号或制作年月日 等,标记的方法是在义齿上刻下或将写有标 记的纸条、尼龙条、金属片埋在义齿的基托 内。 ? 2.牙齿个体特征的利用 ? 可对比死者生前牙齿资料,进行个人识别, 战争或灾难事故的群体死亡或集体埋葬的尸 体,可通过此种方法进行个人识别、希特勒 的尸体,是在其死后20余年,由挪威法医学 家Sognnase用此法认定的,杨虎城将军的遗 体认定也是通过其生前的牙科医师记录的牙 齿特征认定的。 ? 种族鉴定 ? 不同种族之间牙齿存在着差异:黄色人种的上颌切牙呈“铲形” ,为黄色人种的重要种 族特征之一, 黑色和棕色人种的切牙舌面平 坦,边缘嵴不明显,基本不呈“铲形”。 ? 性别鉴定 ? 最町靠的方法是细胞学检查或DNA分析技术 对牙髓细胞进行性别鉴定。 ? 齿痕鉴定 ? 齿痕分为牙痕、牙列痕及咬痕三种,将齿痕 与嫌疑人比对进行同一认定。 法医牙科学的研究扩展? 除牙齿有关特征外,目前国内外研究硬腭及唇纹的特征用于个人识别 中。 第七节 法医人类学 概念? 法医人类学(Forensic anthropology)是应用体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个体的人类学 指标问题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 ? 其研究对象为人体(活体或尸体)与人体 成分(如骨骼、牙齿、毛发等)。 ? 目的:个人识别 个人识别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概述? 个人识别定义 ? 指用科学的方法对尸体或活体进行个人同一认定。 ? 法医人类学着重于用体表形态、特征 和人体测量数据进行个人识别。 ? 个人识别内容 ? 包括尸体个人识别和活体个人识别 尸体个人识别? 在刑事案件中,特别是无名尸、碎尸案、白骨化尸体、外表严重毁坏尸体、高度腐败尸 体、难以辨认尸体,其个人识别对案件的侦 破甚为重要。 ? 另外在灾害事故中,如飞机或轮船失事、道 路交通事故、地震、火灾等多人遇难的尸体, 亦应明确死者的身份,有利于善后的处理。 ? 目前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赔偿案件逃匿案 件的增加,在现场中的尸体多为无名尸,故 亦需对尸体进行个人识别。 活体个人识别? 活体个人识别的对象主要是昏迷(意识丧失者)患者、记忆丧失的人、精神障 碍者、弃儿、改名换姓或化装进行各 种犯罪活动的人、冒名顶替的嫌疑犯 等。在青少年犯罪中,因关系到定罪 量刑,其年龄的确定甚为重要,并且 也十分常见。 个体特征? 定义:? 个体特征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遗 传标记等。 ? 对个体特征进行认定,叫个人识别。 一个个体与另一个被怀疑的个体是否 为同一个体的认定,称为同一个体的 认定。 内容? 体表形态特征? 不管尸体或活体,体表形态特征在个人识别中有着重要作用,包括外貌特 征,如体重、身高、肤色、面形、耳 形、毛发的形态、颜色及分布、瘢痕、 畸形、纹身、指纹,以及衣物与装饰 物等。 ? 这些都应详细检查、记录、绘图、拍 照并与失踪者进行比较、认定。 ? 1.衣物及装饰物 衣物、装饰物(如戒指、项链等)、随身携带物品,在某些 案件中能反映被识别者的性别、种族, 甚至职业或社会地位。 ? 2.肤色及头面部外观,皮肤色素颜色、 毛发颜色、毛发性状、虹膜等头面部 外观常蕴藏种族特征与个人特征。 ? 3.瘢痕 瘢痕的部位、形状、大小可作为个人识别的依据。瘢痕的部位常反映以往患病 情况,如右下腹斜行瘢痕可能为阑尾切除术 后瘢痕。瘢痕的形态与其产生的方式有关: 手术刀痕或无感染的锐器伤痕,其瘢痕多呈 平滑线状;化脓性感染的锐器伤、钝器伤或 挫裂创瘢痕多呈不规则形;咬伤瘢痕呈弧形; 枪弹创人口处瘢痕边缘不整齐;霰弹创瘢痕 呈散在点状。有瘢痕体质的人,初期可形成 很大的瘢痕疙瘩。新鲜瘢痕质软,色红;陈 旧瘢痕质硬、色白,且有光泽。白色瘢痕, 一般需2年以上方可形成。 ? 4.纹身 纹身是用刀、针等锐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刻出花纹或符号,然后涂上染料(如 蓝靛、墨汁、朱砂、烟灰等),再用醋涂布, 使染料色素留于皮下而成。纹身终生不褪, 可作为个人识别的重要依据。 ? 5.畸形 畸形可以是先天的,也可由疾病或 损伤所致。其种类繁多,表现各异,具有个 体特征。应详细检查记录,绘图或拍照,进 行同一认定。 ? 6.痣与疣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痣,但不同个 体痣的种类、部位、颜色和形状各异。疣有 扁平湿疣、尖锐性湿疣、老年疣等。痣与疣 是个人识别的证据。 两前臂纹身 ? 牙齿的个人识别(略) ? 骨骼的个人识别 ? 碎尸案中的尸体、爆炸事件中支离破碎的尸体、高度腐败及白骨化尸体的 个人识别是法医学常见任务之一,检 验工作中常常需要解剖学、人类学、 牙科学、放射医学、血清学等方面专 家的帮助。 骨骼的个人识别对于残留骨骼,刑事侦察人员希望法 医学家明确回答以下问题: ? ①判定是否骨骼; ? ②区分是人骨还是动物骨; ? ③确定一人骨或是多人骨; ? ④人骨的个人识别,包括根据骨骼特征 推断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面貌复 原与颅像重合及遗传标记分析; ? ⑤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测及损伤的鉴定。 一人骨或多人骨的鉴别? 碎尸案或多人遇难现场的尸骨,需鉴别是一人骨或是多人骨。主要根据骨 骼的解剖学结构、定位、数目、排列 及各骨的连接吻合情况和有无重复骨 等进行鉴定。细小骨片难以判定时, 可以通过DNA分析加以区别。 骨的确定? 主要根据骨骼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结构特点,以及骨骼成分的测定进行判断, 这对于法医、临床医生是易于识别的。骨骼的种属鉴定? 人与兽骨在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同,可资鉴别。若检材为小 骨片,肉眼观察不能确定种属,可检 查骨磨片的组织结构。 种族鉴定? 在多种族的国家及现代国际间交往增多的情况下,种族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种族,骨骼的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 以头颅骨最明显,骨盆和股骨次之。死者性别鉴定? 根据骨骼判断性别方法很多,总的可分为两类: ? 对比观察法和测量法。
男女骨盆比较
年龄鉴定 ? 是个人识别的重要指标,在有些案例 中,活体也需要做年龄鉴定,确定被 检查者是否为成人。年龄鉴定一般是 根据骨的发育程度、牙齿的磨耗程度 等肉眼的形态学变化及显微镜检查进 行鉴定。对成人的年龄推断有一定误 差。 身高鉴定 ? 根据全身骨骼的长度或各骨的长度可推 算出身长。根据统计资料,人体某些管 状骨(如肱骨、股骨)的长度(cm)乘以一 定的系数,即得身长的概数。 损伤的鉴定 ? 保存较好的骨骼有时会保留损伤的痕迹, 如枪弹创;有些重金属中毒可通过毛发 检测。 个人同一性鉴定 ? 根据指纹终身不变、个人不同的特点, 可用于同一性鉴定;牙齿的矫正、修 复及排列特征等,如有治疗病例记载, 通过对比可用于同一性鉴定;颅骨面 貌复原、颅相重合技术对于同一认定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拔牙留下的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