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除了三棱镜光路图外,还有什么物体和三

当前位置:
>>>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
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彩色光带通过灵异倒置的三棱镜后,光束又混合成白光,这证实了白色的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__光混合而成的。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湖南省中考真题
色散;七色(或多种颜色,或具体的七种颜色)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主要考查你对&&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
光的色散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图乙所示)。& 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是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三种色光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由另外两种色光合成。但红、绿、蓝三种色光却能够合成出自然界绝大多数色光来,只要适当调配它们之间的比例即可。色光的合成在科学技术中普遍应用,彩色电视机就是一例。它的荧光屏上出现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色点组成的。显像管内电子枪射出的三个电子束,它们分别射到屏上显不出红、绿、蓝色的荧光点上,通过分别控制三个电子束的强度,可以改变三色荧光点的亮度。由于这些色点很小又靠得很近,人眼无法分辨开来,看到的是三个色点的复合.即合成的颜色。&&&& 如图所示,适当的红光和绿光能合成黄光;适当的绿光和蓝光能合成青光;适当的蓝光和红光能合成品红色的光;而适当的红、绿、蓝三色光能合成白光。因此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在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不同物体,对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不同的色彩。&光的色散现象得出的两个结论:第一,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第二,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色光的混合:不能简单地认为色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过程。例如:红光和绿光能混合成黄光,但黄光仍为单色光,它通过三棱镜时并不能分散成红光和绿光。物体的颜色:由它所反射或透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他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只能让红光通过,如图所示。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图所示。规律总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如红光照蓝裙子,蓝裙子只反射蓝光,红光被吸收,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感觉它呈黑色。实验法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南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如果在屏上贴一张黑纸,不论由什么颜色的光照射,其均为黑,这表明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如果在屏上贴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能看到各种色光,表明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即红光照射到白纸上呈红色,黄光照射到白纸上呈黄色等。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混合: 1.颜料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2.颜料的混合:颜料与色光不同,颜料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颜料的色彩是颜料所反射的色光,同时吸收了其他的光。颜料不同,所反射的光不同。两种颜料混合后会反射第三种色光,而不是原来两种颜料反射光的混合。所以,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在印刷行业,就是用红、黄、蓝三种颜料来调出各种色彩,在绘画技术上也是应用红、黄、蓝来调色的。如图所示。口注意各种颜料主要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同时也反射光谱中跟它相邻的色光。3.颜料的三原色和色光的三原色不同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2)混合规律也不同。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3)它们的混合原理不同。颜料的混合原理是:两种颜料混合色是它们都能反射的色光,其余的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吸收掉了。色光的混合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冷色与暖色:&& 不同的色彩搭配,不仅给人美感,而且使人产生联想。如黄、橙、红属于暖鱼,让人想到火与太阳;绿、蓝、紫属于!丝,使人想到草地、水等。单色光与复色光: 1.单色光:一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称为单色光。 2.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称为复色光。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时,蓝光、紫光大部分被散射,且蓝光部分多,所以大海看上去是碧蓝的。
发现相似题
与“让太阳透过三棱镜,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再让三棱镜分解出来的..”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21703219592404227397080184528283185那些物体类似棱柱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那些物体类似棱柱
简单啊,比如说冰箱就是个四棱柱
采纳率:2%
那些物体类似棱柱还急,太搞笑了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棱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139.什么叫斜视?斜视分几种类型
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孺。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无障碍但双眼视轴分离者。根据注视眼的性质可分为单侧性和双眼交替性;根据斜视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恒定性或周期性等。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麻痹性斜视,为神经传导或眼外肌本身功能障碍致一条或数条眼外肌麻痹而发生双眼视轴分离者,患眼由于眼肌麻痹必然伴有眼球向某一个或多个方向运动障碍。确定了斜视患者为共转性或非共转性斜视后,按眼位的偏斜方向可以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内斜视、外斜视和垂直性斜视。麻痹性斜视则按麻痹神经或功能障碍眼外肌命名,如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等。由于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众多,且双眼视物时的协调运动有多条眼肌参与,使斜视发生的机理较为复杂,要了解斜视就必须首先明确双眼眼肌协同运动和双眼单视的形成机制。
人类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宰眼球运动,它们是4条直肌和2条斜肌。根据其在眼球上的附着位置分别称为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上斜肌、下斜肌。其中内外直肌的作用比较简单,起支配眼球水平方向运动的作用。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的附着点因偏离眼球的垂直方向,其作用则比较复杂,除协同支配眼球垂直向运动外,还具有使眼球内外旋转运动的功能,从而使眼球对前方各方位都能定向注视。各眼肌位置及主要作用方向如图28,29所示。
正常情况下双眼运动必须协调一致,使双眼能够同时注视单一目标,这种功能需要双眼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才能完成。双眼视物时眼外肌的协同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肌肉协调运动,以双眼水平向运动为例:当向右方注视时,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收缩,同时右眼内直肌和左眼外直肌松弛使双眼向右侧转动,其转动角度要保持相等。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还要有一定的紧张度以协助眼球转动并维持眼球的水平状态。这一过程中在眼球运动方向起牵引作用的一对眼肌(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称配偶肌,而与这对肌肉起主要对抗作用的一对眼肌(右眼内直肌和左眼外直肌)称对抗肌。当眼球向垂直方向运动时,由于有多组眼外肌参与运动,故不但有配偶肌,尚有协同肌协助作用于运动方向,其相反方向亦有直接对抗肌和间接对抗肌,使协同运动更加复杂化。各方向眼球运动的配偶肌和对抗肌如表4所示。双眼眼外肌协同运动遵循两条规律:其一为一条眼外肌的收缩必同时伴有它的直接对抗肌的松弛,否则眼球不能灵活转动,此规律称为Sherrington定律。其二为起自中枢神经系统使眼球转动的神经冲动,一定同时和等量地抵达双眼,否则双眼无法注视同一目标,此规律称为Hering定律。由于眼球运动的这些规律性,才形成了人类双眼单视的基础。
双眼单视指双眼同时注视单一目标,使目标在双眼黄斑部聚焦成像,传导至大脑视中枢重叠成为一个完整且具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象的过程。这种功能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双眼前移至面部前方平行位置,双眼视野大部分重叠,具备了双眼单视的基础。出生后由于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经常转动眼球,运用注视和再注视反射。这种反复协调的双眼运动,使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影象经常不断地在大脑视中枢融合为一个物像,日久形成条件反射,产生双眼单视功能。故双眼单视是在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双眼单视功能可分为3级,首先是双眼能同时感觉到同一物体;其次是双眼所感觉的物像通过大脑皮质可将双眼视觉融合为一个图像;第三为双眼由不同角度看到的物像经大脑综合分析可获得立体感觉,判别出物体的前后及深度,称为立体视觉。
综上所述,由于主管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的精密完善,人类具有按意志进行双眼协调运动的基本功能。在出生后的反复注视运动中,逐渐形成双眼单视及立体视觉。如果这种双眼协调运动以注视同一目标的功能失调,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即双眼视轴分离就称为斜视。其中在发育阶段因各种原因影响致双眼单视不能形成者,虽然眼外肌运动功能建全但双眼视轴分离属于共转性斜视。而在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并稳固后,由于神经肌肉支配障碍使已形成的双眼单视功能遭到破坏,伴有眼球运动受限的双眼视轴分离属于麻痹性斜视。
眼肌的个别运动与相互的关系
主要作用&&&&次要作用&&&&作用条件&&&&同测眼&&&&对侧眼
&&&&&&&&&&&&协同肌&&&&对抗肌&&&&配偶肌&&&&对抗肌
水平&&&&内直肌&&&&内收&&&&―&&&&&&&&&&&&外直&&&&外直&&&&内直
作用肌&&&&外直肌&&&&外展&&&&―&&&&&&&&&&&&内直&&&&内直&&&&外直
垂直作用肌&&&&上直肌&&&&上转&&&&内收、内旋&&&&由原位外展23o时,&&&&下斜&&&&下直&&&&下斜&&&&上斜
&&&&&&&&&&&&&&&&上转力最强;由原位&&&&&&&&&&&&&&&&
&&&&&&&&&&&&&&&&内收67时,上转力&&&&&&&&&&&&&&&&
&&&&&&&&&&&&&&&&消失&&&&&&&&&&&&&&&&
&&&&下直肌&&&&下转&&&&内收、外旋&&&&由原位外展23o时,&&&&上斜&&&&上直&&&&上斜&&&&下斜
&&&&&&&&&&&&&&&&下转力最强;由原位&&&&&&&&&&&&&&&&
&&&&&&&&&&&&&&&&内收67o时,下转力&&&&&&&&&&&&&&&&
&&&&&&&&&&&&&&&&消失&&&&&&&&&&&&&&&&
&&&&下斜肌&&&&上转&&&&外展、外旋&&&&由原位内收51时,&&&&上直&&&&下斜&&&&上直&&&&下直
&&&&&&&&&&&&&&&&上转力最强;由原位&&&&&&&&&&&&&&&&
&&&&&&&&&&&&&&&&外展39o时时,上转力&&&&&&&&&&&&&&&&
&&&&&&&&&&&&&&&&消失&&&&&&&&&&&&&&&&
140.什么叫共转性斜视?它有几种类型
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指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眼球向各方向运动无障碍而发生眼位偏斜致双眼视轴分离者。其特征是在向各个不同方位注视或交替注视眼时,患眼斜视角度不变。按患眼视轴的偏斜方向可把共转性斜视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共转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3种类型。
共转性斜视成因较为复杂,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婴幼儿期建立双眼单视的系计反射时,由于感觉或运动性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功能的形成。感觉性障碍主要指在双眼单视形成以前患有影响视功能的眼病,如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间质混浊(角膜云翳、先天性白内障等)、黄斑部病变及视神经病导致患眼视力低下。在患儿运用注视运动形成双眼单视的过程中,因双眼成像清晰度的差别,大脑不能将患眼所视模糊物像与健眼所视之清晰物像融合为一体,患眼逐渐出现偏斜而致斜视。运动性障碍是由于先天性双眼眼外肌肌力不平衡,或肌肉止点偏离正常位置,或支配眼外肌的神经传导障碍,使双眼不能协调同步运动致双眼视轴分离而致斜视。日久由于神经肌肉功能代偿虽然眼球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但由于双眼单视功能没有建立,患眼仍处于偏斜位置。另外,在共转性斜视的形成过程中,调节集台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双眼看远处物体时,双眼晶状体呈扁平状态,两眼视轴平行向前,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此时无调节作用,双眼视轴平行向前亦无集合作用。但当看近处目标时,为了物像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双眼晶状体要通过睫状肌收缩增加凸度和屈光力,同时双眼内转保持双眼注视同一目标,这种随晶状体增加屈光力而出现双眼内聚的现象称调节集合作用。这样在远视患儿,要清物体需要较常人更高度的调节,同时也就产生了过度的集合,日久患眼逐渐向内偏斜形成内斜视。而近视患儿因不太需要调节,就导致集合不足,日久患眼逐渐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视。因一眼视力低下而致双眼不能融像时,因婴幼儿期双眼集合较强多形成内斜,成人因集合力减弱多呈外斜状态。垂直性斜视为患眼向上方或下方偏斜,大多数垂直性斜视同时伴有水平性斜视,其发生多与垂直作用肌轻度麻痹后日久转化形成,部分患者因垂直肌解剖结构异常所致。
总之,共转性斜视指向任何方向注视时其眼位偏斜程度不变的一种斜视类型。其发生或因大脑高级中枢在形成双眼单视过程中遇到视觉障碍而产生的变异,或因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轻度麻痹,日久由眼外肌代偿功能的过强或减弱形成斜视而又具备共转性斜视的特征。临床以后者更为常见。按患眼偏斜的方向可将其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共转性外斜视、垂直性斜视三大类。另外根据其发病与调节集合的关系又可分为调节性斜视和非调节性斜视,根据斜视的出现时间可分为恒定性斜视和间歇性斜视,根据注视性质可分为单眼性与交替性斜视等。
141.什么叫麻痹性斜视?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引起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所致的眼位偏斜。其病变特征为患眼向麻痹眼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患眼向麻眼肌肌作用方向运动障碍,用患眼注视斜视角度大于用健眼注视等。
由于两只眼球各有6条眼外肌主管眼球随意注视运动,且6条眼外肌各有其主要运动方向。如果某条眼外肌由于神经传导或眼肌本身发生病变,导致该眼肌肌力减弱或消失,双眼眼外肌肌力之间就失去平衡状态,患眼随之向麻痹眼肌作用方向对侧偏斜而出现斜视。麻痹眼肌病变使该肌肌力减弱或消失,患眼向麻痹眼作用方向转动必然出现明显障碍。根据6条眼外肌各有其主要作用方向,临床上为了分析不同眼外肌麻痹,将眼球运动简化为6个诊断眼位。根据患眼向某方位运动障碍的程度,即可了解该条眼外肌肌力减弱或消失而确定其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眼外肌麻痹(图30)。另外,由于双眼眼球运动遵循Hering定律,即当双眼向一个方向转动时,由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将同等强度地抵达双眼。如眼球向右转动,中枢神经传到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的神经冲动是等量的,双眼才能维持相等的转动幅度。当一眼某条眼外肌麻痹时,由于中枢神经冲动同等强度抵达双眼,就会出现用患眼注视其斜视角度显著大于用健眼注视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以右眼外直肌不全麻痹为例:当用左眼做为注视眼时,中枢神经冲动使左眼保持向前方目标注视,抵达左眼内、外直肌的神经冲动相等。此神经冲动同时等量抵达右眼,但由于右眼外直肌肌力减弱,右眼内、外直肌力量失去平衡,外直肌力量较差使眼位向内侧偏斜而出现右眼内斜视。此时测得的斜视角度为第一斜视角。当改用右眼注视时,中枢神经在将右眼调整在向前方目标注视位置的过程中,为了纠正其外直肌肌力不足的矛盾,必然要对右眼外直肌发出较强的神经冲动,此较强的神经冲动也同时到达左眼内直肌,使左眼内直肌产生过强的收缩,则左眼即出现过度的内斜,此时测得的斜视角度称第二斜视角。由此产生了麻痹性斜视患者用患眼注视时斜视角度明显大于用健眼注视的现象,即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除有以上临床体征外,病人还伴有复视、眼性眩晕、恶心等自觉症状,在斜视发生的初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分述如下。复视是麻痹性斜视早期必然出现的自觉症状。因一眼某条眼外肌麻痹后患眼发生偏斜,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原来已经形成的双眼单视功能和正常的视网膜对应遭到破坏,即出现双眼复视。因非麻痹眼运动正常维持黄斑中心凹注视状态,物像在黄斑部聚焦形成清晰图像称实像。麻痹眼因运动受限而发生偏斜,物像不能投射在黄斑部而投射在黄斑以外的视网膜某点上。因该点视敏度不良,看到一个模糊的物像称虚像或假像。随注视位置的不同实像和假像之间的距离有远近的改变(图30)。由于患者在斜视出现早期对实像和虚像互相干扰大脑视中枢的异常情况不能适应,多伴有头晕目眩,恶心欲呕等症状,称之为眼性眩晕。因其是眼外肌麻痹引起的眼位偏斜所致,在遮盖患眼后复视和眩晕、恶心欲呕等症状会立即消失,借以和中枢神经性疾病引发的眩晕、恶心相鉴别。
麻痹性斜视的另一个临床体征是患者伴有代偿性头位。所谓代偿性头位就是患者为了排除复视或缩小复视中实像和假像之间的距离,常常采取某种头部偏斜的注视方法以代偿麻痹眼肌的功能。这种因眼肌麻痹而引起的头部位置异常称代偿性头位。一般水平肌麻痹头部向两侧水平偏斜。外直肌麻痹偏向同侧,内直肌麻痹偏向对侧。上、下直肌和上、下斜肌麻痹可引起头部向两侧肩部偏斜同时伴有下颏上抬或后收。不同眼外肌麻痹所引起的典型代偿性头位偏斜如图31所示。
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眼外肌麻痹的原因较简单,多为先天性眼外肌或筋膜发育异常及神经支配障碍引起。如先天性某条眼外肌发育不良、眼肌筋膜结构异常、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与核间联系发育不全等。另外一个常见原因是产伤累及眼外肌及其传导神经,多见于使用产钳或产程不正常的难产儿,由于产伤损及部位不同,可引起各种形式的眼球运动障碍而出现眼位偏斜。由于先天性眼外叽麻痹是在出生时即有的,患儿在长期的注视反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双眼的异常偏斜位置,故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均出现异常视网膜对应且复视现象随之消失,多伴有明显的代偿性头位异常,病情较稳定。另外还具有双眼视力较好和多发于垂直肌的特点。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原因则较为复杂,凡能影响到眼肌或其支配神经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麻痹性斜视。临床常见由于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外伤、肌原性疾病、中毒等引起眼外肌麻痹的病例。炎症性疾病可见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膜炎、眶内感染和一些发热性疾病,都可直接使眼外肌支配神经或眼肌本身损伤而致斜视。颅内肿瘤可因其直接压迫眼球运动神经或因颅内压增高间接损伤脑神经而出现斜视。血管性疾病可因血管硬化压迫、颅内出血、血管瘤等造成眼肌支配神经核损伤导致斜视。代谢性疾病引发斜视常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头部外伤常合并脑干神经核或眼眶损伤致眼外肌麻痹。另外铅及一氧化碳中毒、重症肌无力病等亦是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病因之一。
总之,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具有麻痹眼球运动受限、斜视角度在交替注视眼或改变注视方向后不同、伴有代偿性头位异常等特点。其病因较复杂,先天性者多因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发育异常或产伤,后天性者与多种疾病有关。
142.何谓隐斜视?它分哪几类
隐斜视指双眼视轴虽有互相分离的偏斜倾向,但通过正常的融合功能调整仍能维持双眼单视者。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哺乳类动物的眼球逐渐向中间移位至前面基本平行的状态。但由于残存低级动物的发育特征,人类双眼眼眶的眶轴仍维持向双侧分离的现象。另外,因双眼视网膜黄斑部偏离眼球后极,双眼的视轴与光轴亦不重合,加之面部两侧发育和眼眶内容物多非绝对均衡,导致绝大部分人需要通过双眼融合机制调整才能维持双眼注视同一目标。融合功能指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产生物像偏移时,通过大脑视中枢调节,使双眼位置重新恢复对应的神经反射运动。一旦这种融合功能被人为破坏,双眼即出现生理性的视轴分离状态谓之隐斜视。由于生理性原因隐斜视可见于90%以上的正常人,故有人认为轻度的隐斜视属于正常而完全的正位视则被视为异常现象。鉴于隐斜视的普遍性,且在融合机能减弱时可产生严重的视疲劳症状影响工作和学习,了解隐斜视的诊断和分类有重要意义。
隐斜视按眼位偏斜的方向可分为内隐斜、外隐斜、上隐斜和旋转性隐斜4种。按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可分为共转性隐斜和非共转性隐斜两类。因伴有眼球运动受限的非共转性隐斜多和眼肌轻度麻痹有关,临床所谓隐斜视即共转性隐斜。
诊断隐斜视并分辨其类型的最简单方法是进行交替遮盖检查。具体步骤是让患者注视前方一固定目标,然后用一条形纸板先遮盖患者左眼,让其用右眼注视前方目标。之后迅速将纸板移向右眼,使其改用左眼注视。同时观察取遮眼是否转动及转动的方向和幅度。这样反复交替遮盖一眼,通过了解取遮眼眼球的转动方向,即可分辨隐斜视的类型。如取遮眼向颞侧转动,证明遮盖该眼取消双眼融合机能时其处于向鼻侧偏斜状态,则为内隐斜。如取遮眼向鼻侧移动,其遮盖时位于向颞侧偏斜状态,则为外隐斜。向上下方转动时则为上隐斜或称之谓垂直性隐斜视。如眼球沿垂直轴向内、外侧旋转移动分别称为外、内旋转性隐斜视。检查时应分别检查患者注视远距离(6米)和近距离(30厘米)时的隐斜状态。如发现交替遮盖双眼时双眼转动幅度不等者则属非共转性隐斜视,应进一步检查眼外肌情况。
应用交替遮盖试验配合三棱镜检查,即可测定隐斜的度数。方法是在遮盖试验确定隐斜的方向后,将三棱镜尖端指向隐斜的方向,由低度开始逐一放置患者一眼前,每增加一次三棱镜度数重复一次交替遮盖试验,直至放置三棱镜后交替遮盖双眼不再出现眼球转动。此时所用的三棱镜度数即是隐斜度数,三棱镜尖端所指方向就是隐斜视的方向。
因生理解剖因素致绝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隐斜视,一般以水平性隐斜视最为常见,垂直性隐斜较少,旋转性隐斜更为少见。多数学者认为小于4o的水平性隐斜视属正常现象。较大度数的水平性隐斜可由于过度运用融合力,使内直肌或外直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出现头痛眼胀恶心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间歇性复视。垂直性隐斜即使度数很小,因眼球融合作用主要调节水平方向眼位,而对垂直方向的融合能力极其有限,也可引起较严重的自觉症状出现头疼眼胀,阅读困难,间歇性复视等。旋转性隐斜几乎全部伴有自觉症状出现。对于出现症状的隐斜视患者,应在详细检查确定隐斜视的种类和程度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水平性隐斜视可通过加强或放松辐辏作用的训练来改善症状或配戴三棱镜矫正,必要时进行水平眼肌手术矫正。垂直性隐斜度数较小时可用三棱镜矫正,较大度数时常需通过手术方法方能解决。旋转性隐斜患者多合并散光,首先选用柱镜矫正散光后大部分可获症状缓解,矫正散光后仍有明显症状者应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隐斜视指双眼视轴有潜在分离倾向者,是一种较普遍现象。按眼轴的偏斜方向可分为内隐斜、外隐斜、上隐斜和旋转性隐斜四种。轻度的水平性隐斜视可视为正常现象,严重的水平隐斜视及上隐斜、旋转性隐斜可伴有较重的自觉症状,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143.小儿斗鸡眼是怎么回事
小儿斗鸡眼是婴幼儿内斜视的一种通俗名称,又叫小儿通睛。主要表现为婴幼儿双眼眼位向鼻侧偏斜,使双眼黑眼珠内聚,形似鸡类双眼,故称斗鸡眼。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肌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
婴幼儿内斜视的发病原因多因屈光不正引起,多见于先天性远视或近视患儿。如出生后伴有远视,则患儿看清物体需要进行过度的调节以增强晶状体的屈光力。因调节集合是一个整体过程,过度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度的集合使眼位向内偏斜,逐渐使眼位固定在内斜状态。部分先天性近视患儿亦引起内斜,因6个月以内的婴儿集合力较强,在双眼单视的形成中因近视眼视力不良不能双眼同时得到清晰图像,婴儿较强的集合力则将获得模糊影像的视力不良眼拉向内斜位引起内斜视。另外如先天性双眼内直肌筋膜纤维化、出生时产伤损及外展神经或外直肌等,亦是导致婴幼儿内斜视的常见原因。
总之,小儿斗鸡眼即婴幼儿内斜视的通俗名称,主要表现为一眼或两眼眼位向鼻侧偏斜。其发病原因多为先天性屈光不正、先天性内直肌筋膜异常及先天性外直肌损伤麻痹等。
144.何为微小角度斜视?它的病因是什么
微小角度斜视指患眼斜视角小于5o,并伴有患眼弱视,旁中心注视及异常视网膜对应的一种眼肌疾患。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微小角度内斜,很少见到外斜。因患眼弱视且伴有固视异常,又称固视分离或单眼注视综合征。
微小角度斜视的病因为婴儿期由于各种原因使患儿一眼出现小角度的斜视,这种轻微的斜视状态阻碍了双眼单视的形成。因患儿双眼视物时健眼黄斑中心凹和患眼中心凹旁一点长期对应,使健眼黄斑中心凹与患眼黄斑外一点形成固定性异常视网膜对应。而患眼中心凹视功能则被视中枢长期抑制以避免复视干扰,日久患眼黄斑中心凹视功能极度低下或丧失造成弱视,临床称为中心抑制性暗点。根据以上发病过程可知微小角度斜视是一种伴有患眼黄斑抑制的小角度斜视,具有患眼有旁中心注视,用患眼注视视力无提高,遮盖健眼患眼斜视度数增加,因患者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双眼注视可有一定的融合力及融合范围等临床特征。
诊断微小角度斜视常用4△三棱镜检查法,当发现患者无明显斜视,双眼眼球运动无受限现象但一眼视力低下且无法进行屈光矫正时,可用4△三棱镜检查法通过患者有无双眼黄斑中心凹对应融合功能来确诊微小角度斜视。正常情况下双眼黄斑中心凹呈固定性视网膜对应,如将4△三棱镜基底向外置于任何一眼前并让其注视5米远距离光源时,由于三棱镜折射作用将使置镜眼物像偏移到黄斑中心凹颞侧,正常的双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对应被破坏。此时置镜眼为了使物像重新恢复至黄斑中心位置,必然出现眼球内转,同时未置镜眼为了克服异常视网膜对应以排除复视,必然出现外转,即双眼发生同向运动,物像重新移位至双眼视网膜黄斑部而复视消失。在微小角度斜视患者,由于其存在黄斑中心凹抑制,患眼黄斑部视功能极度低下,在患眼前加置4△三棱镜时则没有复视出现,双眼无需进行眼位调整,故双眼均不见转动即可确诊。
综上所述,微小角度斜视是一种伴有患眼黄斑部抑制性暗点及异常视网膜对应的眼肌病,其发生多由于婴幼儿期的小角度斜视致双眼单视功能形成障碍。因患眼黄斑抑制性暗点及双眼异常视网膜对应一旦稳固就极难消除,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预防其发生并尽早发现,对于婴幼儿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以防止产生斜视及继发性黄斑抑制和异常视网膜对应。对于早期发现的患儿可试行遮盖健眼或弱视治疗等。
145.什么叫复视?斜视患者都会出现复视吗
复视是将单一目标看作两个影像的病理现象。斜视患者由于眼位偏斜导致双眼视轴分离,双眼黄斑中心凹不能同时接受同一目标,斜视眼失去正常视网膜对应点而出现复视。但双眼复视只有在双眼单视功能已形成并稳固后,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突然遭到破坏时才能出现,故双眼单视功能未形成者即使出现眼位偏斜也不发生复视。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斜视患者都会出现复视,根据斜视是否伴有复视可分为两类。
不伴有复视的斜视主要见于共转性斜视,其在婴幼儿期双眼单视尚未形成时由于一眼感觉或运动性障碍使双眼单视无法建立,此间或此后虽然眼位偏斜出现斜视,因正常视网膜对应没有形成,亦无复视出现。
伴有复视的斜视主要见于麻痹性斜视。其发病多在双眼单视牢固建立,双眼正常视网膜对应稳固形成后。由于各种原因使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失常,都可引起眼球运动受限使眼位偏斜而发生斜视。此时双眼协调运动功能丧失,正常视网膜对应突然遭到破坏,斜视眼因注视位置偏移使物像投射在黄斑以外的视网膜上,与非斜视眼黄斑部投射物像在大脑视中枢形成两个清晰度不同的影像且互相分离,患者主觉同一物体变成了两个互相分离的物体,形成复视。复视患者用健眼看到的清晰物像因反映了物体的位置称实像,用患眼看到的模糊物像因偏离了原有位置称虚像。
麻痹性斜视患者在突然发病时必然伴有复视,但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大脑为消除复视所造成的视觉混淆,常通过视觉抑制和建立新的视网膜对应关系进行代偿。因发生复视后大脑同时接受到两个视觉信号且互相干扰,为了消除干扰,大脑视中枢即对斜视眼传回的模糊物像进行抑制,以保证非斜视眼物像的接收,日久产生固定性抑制,斜视眼视觉逐渐减弱形成弱视。如患眼斜角固定,健眼黄斑部和斜视眼黄斑外视网膜一点长期互相对应。大脑视中枢可将原来的视网膜对应关系加以调整,使健眼黄斑部和患眼视网膜外对应点形成新的对应关系,这种代偿性的视网膜对应关系称为异常视网膜对应。凡形成固定性视觉抑制或视网膜异常对应后复视即告消除。
综上所述,复视是将单一目标看作两个影像的病理现象,主要出现于麻痹性斜视患者早期,其发生原因是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遭到突然破坏。
146.复视有几种?各是什么疾病引起的
复视可分为双眼复视和单眼复视两种。如单一目标用双眼注视看成两个分离的影像,遮盖一眼后即成单个影像者称为双眼复视。其发生多和眼肌麻痹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所致的双眼融合困难有关。如单一目标仅用一眼即看成两个影像者称单眼复视,其发生多和眼球本身病变或精神因素及中枢神经病变有关。
双眼复视最常见于麻痹性斜视引起的眼位异常。麻痹性斜视患者突然因支配眼球运动的眼外肌麻痹出现眼位偏斜,注视目标不能同时落在双眼视网膜黄斑部,健眼黄斑部与麻痹眼视网膜黄斑外一对应点同时接受注视目标,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遭到破坏,使麻痹眼所视目标位置在大脑中产生位置偏移形成虚像。根据虚像与实像的位置关系,临床上又把双眼复视分为水平复视、垂直复视、旋转复视及混合性复视。水平复视指虚像与实像呈侧向水平位分离。如虚像出现在患眼同侧称同侧复视,多见于外直肌麻痹、辐辏痉挛、急性内斜视等。如虚像出现在患眼对侧称交叉性复视,多见于内直肌麻痹、辐辏麻痹等。垂直复视指虚像与实像呈垂直向分离,多由于上下转眼肌麻痹或眶骨骨折引起眼球垂直向运动障碍所致。下转肌麻痹引起的上斜视虚像位于实像下方,上转肌麻痹引起的下斜视虚像位于实像上方。旋转复视指虚像上下端向一侧倾斜,多由于上下斜肌麻痹所引起。混合性复视指虚像的位置偏斜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成分,多见于多条眼外肌麻痹。由于虚像的位置偏移与不同眼外肌麻痹的特定关系,临床上把复视检查做为诊断麻痹性斜视的重要方法之一。
除麻痹性斜视是导致双眼复视的最常见原因外,双眼复视还可见于全身或局部病变所致的眼球运动障碍、眼病引起的双眼融合障碍、有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斜视患者手术矫正后等。疾病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如内分泌性眼球突出可因眼肌纤维化侵润致眼球运动障碍出现复视。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累及眼肌支配神经、重症肌无力、眼前部烧伤、外伤瘢痕、眶内肿瘤压迫、严重的睑球粘连等都可影响到眼球运动而造成复视。双眼融合障碍所致复视是由于双眼物像的清晰度或大小差别超过了大脑的融像能力,大脑不能将两眼所视物像融合一体而引起。可见于一眼黄斑部病变中心视力低下,健眼黄斑部所视清晰物像与患眼黄斑部所视模糊图像在大脑无法融合出现复视。高度屈光参差、一眼晶体摘除术后都使双视网膜影像大小差别超过大脑融合能力极限而出现复视等:有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斜视患者在接受斜视矫正术后,因其大脑中异常视网膜对应关系仍然存在,对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不能适应可出现复视。因这种复视中虚像的位置与原有斜视的虚像正常位置相反,即原有内斜视出现交叉性复视,原有外斜视出现同侧性复视,故称其为矛盾性复视。
另外双眼性复视偶可出现于外伤性脑震荡、中毒及过度疲劳后等。配戴眼镜的屈光不正患者因镜片光学中心与瞳距不符亦可造成复视。
单眼复视最常见于眼球本身的某些病变。如角膜炎症所致的中央部变厚或变形,不规则的角膜散光、较大的眼睑囊肿或肿瘤压迫眼球等都可因角膜产生不规则折射而发生单眼复视。虹膜根部离断所致的双瞳状态、晶体脱位或半脱位、眼球屈光间质内气泡或透明异物等则引起外界光线在眼球内的异常折射而致单眼复视。另外单眼复视尚可见于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黄斑部水肿、某些中枢神经性疾病、癔病患者等。
综上所述,复视可分为双眼复视和单眼复视两种,双眼复视主要见于麻痹性斜视患者,且可根据复视中虚像的位置进行麻痹眼肌的定位诊断。单眼复视多因眼球本身疾病使光线产生不规则折射所致。其它多种局部或全身性疾病亦和复视有关。
147.正常眼也会出现复视吗
复视并不仅仅在病理情况下才会出现。由于眼球屈光间质的形态特征和注视时需改变眼球屈光度以调节焦距才能使不同距离的物体影像聚焦于视网膜上的生理持点,使正常眼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亦会出现双眼或单眼复视。因这种复视是眼球生理上的原因引起的,称之为生理性复视。
生理性双眼复视可在眼前有不同距离两个目标时出现。在双眼视近处目标时,经调节集合作用使双眼内聚,双眼视轴在近处目标相交。位于远处的目标影像则分别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鼻侧,远处目标出现同侧复视。反之当双眼注视远处目标时,双眼视轴平行向前,则近处目标的影像落在双眼黄斑中心凹颞侧,出现交叉性复视。这种生理性复视可用下述方法引出。将两支铅笔在双眼正前方30匣米和60厘米分别垂直放立,当注视近处铅笔时,远处铅笔即呈同侧性复视,注视远处铅笔时,近处铅笔即呈交叉性复视。另外双眼复视还可见于正常人在长时间阅读或致力于精细工作时,由于调节集合作用疲劳,稍放松注意力即可出现一过性复视,重新集中注意力后复视马上消失。生理性双眼复视的特征为复视中两个影像的清晰度和色彩完全一致,无实像虚像之分,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能引出,与病理性复视中出现清晰度不同的两个影像有明显区别。
生理性单眼复视亦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出现,如大多数正常人用一眼注视在黑暗背景衬托下的一条亮线时,则可看到两条清晰的亮线。另外如将白纸上的黑线置于一眼的调节近点以内,也可将黑线看作两条。其原因可能由于晶状体光学中心两侧的屈光指数不同造成的三棱镜效应所致。
总之,在正常眼也可出现单眼或双眼复视,但生理性复视需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方能引出,且复视中两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相同,无实像和虚像之分,与病理性复视有明显区别。
148.医生说的视觉抑制是怎么回事
视觉抑制是大脑皮层视中枢为避免视觉紊乱或融像干扰,主动对一眼所看到的影像进行抑制的现象。多发生于斜视病人或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的患者。长时间的视觉抑制必然使患者被抑制眼视功能减弱形成弱视。
正常情况下,被注视物体在双眼视网膜黄斑部形成清晰倒像,双眼视觉信号经神经传导同时到达大脑皮层视中枢重叠,成为一个具有立体层次的完整物体形象。但在斜视患者,由于其双眼视轴分离,斜视眼位于眼位偏斜状态,当正位眼将黄斑部得到的清晰物像传达到大脑皮层视中枢时,斜视眼则将偏斜方向的另一物体影像同时传导至大脑皮层。两个不同物体的影像同时传导至大脑重叠,势必引起视觉混淆。此时大脑视中枢为了克服斜视眼造成的视觉紊乱,就主动地对斜视眼黄斑区所视影像进行抑制,以保证正位眼黄斑区视觉信号免受干扰,从而产生视觉抑制。
视觉抑制还可出现于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的患者。正常情况下双眼对同一物体影像的大小差别融合能力极限为5%,双眼屈光度每相差0.5D,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就相差1%。故双眼屈光不正患者的屈光度如有超过2.5D的差别,大脑就很难将双眼视网膜上大小不同的影像融合为一体。为了排除双眼影像大小不同造成的干扰,大脑皮层就对屈光不正程度较重眼的视觉信号产生抑制,以保证屈光不正较轻眼视觉信号的清晰度。另外,视觉抑制还可出现于一眼视力低下者等。
视觉抑制根据其对患眼的抑制形式可分为3种类型,即机动性抑制、固定性抑制和旁中心注视。机动性抑制指在一眼注视时另一眼即出现视觉抑制,可见于交替性斜视和双眼屈光度不同的患者。交替性斜视患者在正位眼注视时,斜位眼则出现抑制,但当斜位眼变为注视眼时,视觉抑制立即转移到原正位注视眼,形成交替抑制现象。双眼屈光度不同的患者如一眼近视一眼远视时,可出现看近时对远视眼视觉进行抑制,看远时对近视眼进行抑制。这种机动性视觉抑制因双眼可交替注视,一般不伴有永久性视力减退,故不导致弱视。固定性抑制指大脑对斜视或视力低下眼产生固定抑制,当改用被抑制眼注视时,抑制亦不消失的状态。多由机动性抑制转变而致。一旦形成固定性抑制,被抑制眼必然视力低下.这种因大脑中枢抑制而造成的中心视力低下临床上称为弱视。旁中心注视指固定性抑制使黄斑部视功能低于黄斑周围时,被抑制眼将黄斑外一点作为注视点和定位中心的状态。此时即使遮盖健眼,患眼也不再用黄斑部注视,而改用黄斑外一点作为注视点,因黄斑外视网膜因生理因素视敏度很低,故旁中心注视患者患眼必然存在严重弱视。
综上所述,视觉抑制是大脑皮层视中枢为避免视觉紊乱和融像干扰对一眼视觉信号进行主动抑制的现象,多发生于斜视或双眼屈光参差较大的患者。视觉抑制可由机动抑制发展至固定性抑制,甚或导致旁中心注视,固定性抑制和旁中心注视是弱视的最主要病因之一。
149.何谓目的性斜视?它是怎样产生的
在双眼眼位偏斜的前题下,机体为减少双眼复视和视觉混淆的干扰,主动地使患眼更加向偏斜方向移位,这种斜视角度自行增加的斜视状态称为目的性斜视。实质上目的性斜视就是患者自身为避免视觉干扰而进行的眼位调整。
在正常情况下,当双眼视力均衡时,双眼黄斑部同时感受到一个注视目标,形成清晰度一致的两个倒像传导到大脑皮质视中枢,复合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清晰影像。如双眼视力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引发一系列改变而致斜视。假如双眼中一眼为远视眼,该远视眼要看清物体,就必须用较正常为高的调节力,以使影像尽量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过量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度的集合,该眼被超过正常限度的集合力拉向内斜位。由于远视眼的内斜状态使双眼视轴分离,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单一目标,反过来又加剧了双眼黄斑部物像在大脑融合的困难产生视觉混淆。机体为了避免这种视轴分离所形成的干扰,主动加强远视眼调节时的集合作用,使集合作用增强至超过其远视调节的程度,其结果使远视眼更加向内侧偏斜,达到消除双眼视觉混淆的目的,日久形成共转性内斜视。反之,如双眼中有一眼为近视时,由于近视眼较少使用调节力,其伴随调节的集合作用减弱可使该眼眼位向外偏斜,轻度的外斜使双眼影像在视中枢产生视觉紊乱。为减轻这种干扰,机体主动使近视眼集合作用更加减弱,近视眼则更加向外侧偏斜,最终形成共转性外斜视。
目的性斜视还可见于部分麻痹性斜视患者。当一眼眼外肌突然发生麻痹导致眼位偏斜时,由于正常的双眼同视功能突然遭到破坏,双眼视网膜对应关系紊乱必然伴随复视。因视网膜偏离黄斑越远视敏度越低下,当斜视角度较小时其对应部分视网膜视敏度较高则复视干扰就严重,当斜视角度增大时其对应部位视网膜视功能低下复视干扰就较轻,且双眼斜视角度越大两复像间的距离也就越大,使实像与虚像更易区分。由于麻痹性斜视有用患眼注视斜视角度大于用健眼注视的特点,部分患者改用患眼注视,使健眼出现较大幅度的偏斜,随之两复像间的距离变大,复视干扰减少。
总之,目的性斜视是在有眼位偏斜的基础上,机体为减少或消除双眼复视或视觉混淆,使双眼更加向偏斜方向移位的一种自身眼位调整,多发生于一眼屈光不正或一眼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其调整方式或通过机体本身的调节集合作用,或通过双眼协同运动的基本规律。
150.家长用哪些简单方法可以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斜视
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是否患有斜视,可用以下简单方法在家里进行初步检查。
首先用一手电筒将聚光灯头去掉,家长手持手电筒,置于孩子双眼前部正中30~40厘米位置,让孩子双眼注视灯泡的亮光,这时在孩子双眼角膜上会各出现一个灯泡的反光亮点。仔细观察双眼角膜反光点的位置,就可粗略判定是否斜视及大概的斜视角度。如双眼角膜反光亮点均位于瞳孔中间位置,说明孩子在注视目标时双眼均处于正视位,没有斜视现象。如一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心,另一眼角膜反光点偏离瞳孔中心位置,向瞳孔中心的两侧或上下方移位,则说明有斜视。按照角膜反光亮点偏离瞳孔中心的方向,可以确定斜视的方向。如偏向瞳孔外侧,说明该眼向内侧偏斜,则为内斜视;偏向瞳孔内侧,说明该眼向外侧偏斜,则为外斜视。偏向瞳孔中心的上下方则为垂直性斜视。这种用观察双眼角膜反光点以了解斜视状态的检查方法称角膜反光法,临床上主要用来初步检查斜视的大概角度及方向,但因1毫米以下的角膜反光点偏移难以分辨,对于7o以内斜视状态难以用此法发现。
检查是否斜视的另一种方法是遮盖试验。具体方法是先让孩子注视正前方一固定目标,之后用一个5厘米宽的长条纸板先遮盖孩子右眼,让其用左眼注视目标,然后取下右眼遮盖,恢复双眼注视。在遮盖和取遮的同时观察双眼的转动方向。用同样的方法遮盖左眼后取遮恢复双眼注视,同时观察双眼的转动方向,即可判定孩子是否斜视和斜视的方向。如遮盖右眼后,左眼向左侧转动呈注视位置,取下右眼遮盖后双眼又向右转动,右眼恢复注视位,左眼恢复内斜位。之后遮盖左眼及取遮后双眼均不转动。则为左眼内斜视,右眼为注视眼。反之在遮盖左眼时右眼右转至注视位,取下遮盖后双眼向左转动,左眼恢复注视位,右眼恢复向内偏斜位,遮盖右眼及取遮后双眼均不转动则为右眼内斜视,左眼为注视眼。如在遮盖试验中遮盖右眼左眼外转至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不转动仍保持左眼注视;遮盖左眼,右眼向右转至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不转动保持右眼注视,这种双眼都可作为注视眼的内斜视称为交替性内斜视。在遮盖试验中,未遮眼向鼻侧转动说明本来眼位向外偏斜为外斜视,未遮眼向颞侧转动说明本来眼位向内偏斜为内斜视,注视眼向上、下转动则为上斜视或称垂直性斜视。
在用角膜反光法检查或遮盖试验发现孩子患有斜视后,应继续检查一下孩子的眼球运动情况以测定双眼有无运动障碍,方法是让孩子跟随一个注视目标(如手电筒光源)向6个主要诊断眼位方向注视,分别观察两眼有无向某一方向眼球运动障碍。如一眼向某一方向转动障碍,则表示该作用方向眼肌有麻痹现象。这种伴有眼外肌麻痹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如双眼向各方位运动均无障碍,且在向各不同方向注视时双眼斜视角度相等,则为共转性斜视。
综上所述,儿童斜视可在家中运用简单的角膜反光法和遮盖试验进行检查,可初步测定斜视的类型、方向和注视眼的性质。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斜视,都应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让专科医生确诊并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151.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婴儿期斜视
婴儿期斜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眼肌疾病。按其在发病时有无眼球运动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由于引起两类斜视的病因不同,将两类斜视的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婴儿期共转性斜视的致病原因繁多,其导致斜视发生的机制有些目前尚未明了。常见的有光学障碍、感觉障碍、精神变态性疾病及运动动力性障碍等。光学障碍见于双眼屈光异常使双眼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或大小有较大差别,在双眼单视形成期大脑视中枢无法将双眼影像融合为单一立体物像,机体即运用调节集合作用使双眼视轴分离形成斜视。感觉障碍见于先天性或婴儿期眼病使一眼中心视力严重不良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黄斑异常、视神经疾病等,均可使双眼单视不能形成而出现患眼斜视。精神变态性疾病可见于精神状态脆弱或先天性痴呆患儿,其对双眼单视这样复杂的视觉反射不能胜任,或者建立的双眼单视功能极不稳定,稍有精神刺激即发生紊乱而出现斜视。如有的婴儿斜视是在遭到突然惊吓、轻微头部损伤后发生的。运动动力性障碍多为先天性眼肌发育不平衡,部分眼肌肌力较强或眼肌止点的异常附着,使双眼运动失去协调而引起斜视。
婴儿期麻痹性斜视的发病原因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时损伤到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出生后的各种疾病等。先天性发育异常指胚胎发育期间眼肌及筋膜发育不良致出生后眼球运动障碍。如眼肌纤维化引起的固定性斜视,先天性眼肌发育不良引起的几种综合征等。由于其病因为眼肌或筋膜发育异常,此类斜视称先天性肌筋膜异常。出生时损伤见于使用产钳或产程不正常的难产婴儿,在出生时直接伤及颅骨或眶骨,使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损伤导致斜视。临床上常为外直肌麻痹而出现内斜视。出生后的多种疾病亦可引发斜视,如脑炎、麻疹、脑部肿瘤和一些引起高热的疾病等。
综上所述,引发婴儿期斜视的发病原因很多,共转性斜视的发生多和眼球本身的屈光异常或眼疾致一眼视力低下有关,麻痹性斜视则与眼肌筋膜发育异常及出生时的损伤有关。另外,精神变态及婴儿期的多种疾病亦是引发婴儿期斜视的重要因素。
152.医生说的固视异常是怎么回事
正常人双眼均用黄斑中心凹注视目标,称为中心注视或黄斑中心凹注视。因各种原因影响导致患眼用黄斑中心凹以外的一点作为注视点代替正常的黄斑中心凹功能者,称为固视异常或旁中心注视。
双眼视网膜黄斑部由于其视细胞的分布最密集,且该处视网膜层次的分布亦更利于接受外界光线,故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力最敏锐的区域,用黄斑中心凹注视测得的视力称中心视力,用双眼黄斑中心凹作为注视点称双眼中心注视。但在病理情况下,如一眼斜视使双眼不能同时用黄斑部注视一个目标,斜视眼因眼位偏斜将注视目标外另一物体在黄斑部成像,双眼黄斑部的不同物体影像同时传送至大脑视觉中枢,造成视觉紊乱。为了排除这种视觉紊乱和融像干扰,视中枢对斜视眼黄斑部的视觉信号进行主动抑制,日久斜视眼黄斑部功能因抑制作用而减弱甚至消失。在对斜视眼黄斑部进行抑制的同时,斜视眼与健眼黄斑部相对应视角的视网膜由于长期与健眼黄斑部处于对应注视状态,该部视网膜逐渐代替黄斑中心凹行使注视功能,日久这种注视功能获得稳固。这种因病理情况引起的中心注视点偏移称固视异常或称旁中心注视。除斜视患者可出现固视异常外,因视神经或视网膜黄斑部病变致黄斑中心凹视功能极度低下,黄斑中心凹视力低于其周围视网膜时,亦可形成患眼注视点偏移,产生旁中心注视。固视异常者虽然用黄斑外一点代替黄斑行使注视功能,但由于黄斑以外区域视网膜组织结构所决定,异常固视点的视力必然低下,且该异常注视点绝无经过视功能训练提高视力的可能。
固视异常视其注视点偏离黄斑中心凹的距离和注视形态,可分为5个类型。常用带黑星标志的检眼镜测定。具体方法为让患者注视检眼镜中的星型标志,医生在检查眼底时,视黑星标志偏离眼底黄斑中心凹的距离确定固视异常的类型。如注视点在黄斑中心凹旁2o以内区域,称中心凹旁注视。注视点偏离黄斑中心凹2~4o者为黄斑旁固视。注视点在黄斑与视神经乳头中间部位者为视乳头中央小凹间固视。注视点在视乳头附近者称视乳头旁固视或周边固视。固视点沿黄斑周围游移不定者称游走固视(图32)。
综上所述,固视异常是一种用黄斑外一点代替黄斑中心凹行使注视功能的异常注视状态,多由斜视或黄斑部视功能低下所致。异常固视眼的注视点因组织结构不同于黄斑中心凹,视力必然低下,且注视点偏离中心凹越远视功能越差,该注视点无视力提高的可能性。
153.什么叫假性斜视?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假性斜视指外观双眼似有眼位偏斜,但双眼视轴无分离者。多见于双眼瞳孔间距离过大或过小、内眦赘皮患者、有较大的正负Kappa角者等。
正常情况下双眼瞳孔间距多在65毫米左右,部分人由于眼眶外形及发育的关系,可致瞳孔间距离过小或过大,给人眼位偏斜的假象。如双眼瞳孔司距小于60毫米,则形成双眼内聚的假像,看起来似有内斜视。反之如双眼瞳孔间距大于70毫米,则形成双眼外偏的假象,看起来似有外斜视。
内眦赘皮指内眦部皮肤皱折覆盖内眦部。较严重的内眦赘皮使内眦部连同部分鼻侧巩膜被皮肤皱折覆盖,使鼻侧巩膜暴露得比颞侧少,造成一科内斜视的假象(图33)。
Kappa角指视轴与瞳孔轴之间的夹角。因眼球解剖的关系,瞳孔轴(角膜顶点与眼球后极的联线,亦称光轴)与视轴(目标通过眼球结点与黄斑中心凹的联线)之间有极小角度的差别。光轴与通过眼球结点的视轴之间的夹角称α角,光轴与注视目标至眼球旋转中心联线之间的夹角称γ角,光轴与视轴之间的夹角称Kappa角。由于α角、γ角、Kappa角之间差别很小,临床上亦有将 Kappa角称为α角或γ角者。但真正的Kappa角不易测出,临床上都用角膜反光点与瞳孔中心之间的差异角度做为Kappa角(图34)。当患者注视前33厘米处点状光源时,如角膜反光点在瞳孔中心时Kappa角为0o,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中心鼻侧为正Kappa角,位于颞侧为负Kappa角。大部分正常人均存在5o左右的正Kappa角。如果正Kappa角超过10o,视物时双眼瞳孔中心向外偏移,即给人以外斜的假象。如为负Kappa角,双眼瞳孔中心内偏则形同内斜视。
另外,鼻根宽阔的人显得双眼内聚形似内斜视,脸面狭小者则显得双眼外展形似外斜视。
总之,假性斜视指由于生理异常,使得双眼外观似有眼位偏斜,但双眼视轴正常无分离者。常见于内眦赘皮、瞳孔间距超常,过大的正Kappa角或负Kappa角等情况,临床上要和真性斜视相鉴别,其具体方法见斜视检查法。
154.你想知道自己孩子的斜视度数吗?怎么办
在发现自己孩子患有斜视后,欲了解斜视的度数,可用角膜反光法进行初步检查,即可大慨测定孩子的斜视度数。
角膜反光法是利用观察双眼角膜上对前方点光源的反光亮点位置以测定斜视度数和类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将手电筒前部聚光灯头部分去掉暴露灯泡,将手电筒置于孩子双眼正前方开亮,让孩子双眼直视灯泡的亮光。正常情况下,双眼角膜上的反光亮点应位于两眼瞳孔正中位置。因斜视病人一眼为注视眼时,另一眼因眼位偏斜不能注视同一方向,故注视眼角膜反光点位于瞳孔正中位置,斜位眼的角膜反光点必然出现偏移。因角膜反光点总是向眼位偏斜的反方向移位,通过观察角膜反光点偏移的方向即可确定斜视的方向。如反光点偏于瞳孔中心颞侧者为内斜视,偏于瞳孔中心鼻侧者为外斜视,偏于瞳孔中心上、下方向者为上斜视或称垂直性斜视。一般角膜反射点每偏移1毫米约相当于7o斜视,根据角膜反光点偏移瞳孔中心的距离,可以大概测定斜视的度数。临床上多采用下列方法确定斜视度数,即反光点偏移至瞳孔缘者为15o,反光点偏移至瞳孔缘与角膜缘中间位置者为25o,反光点偏移至角膜边缘者45o(图35)。
因非聚光灯泡的角膜反光点本身较大,以上角膜反光法只能粗略了解患眼大概的斜视度数,准确的测量还需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后方能确定。
155.诊断斜视需要做哪些检查
两只眼球在大脑中枢的管制下协同运动,才能产生双眼单视的功能。如果中枢的管制失调,两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时,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诊断斜视常常需要以下检查:
(1)询问病史
问清患者的年龄,准确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或诱因,斜视发展情况,做过何种治疗,有无家族史。
(2)眼外观检查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有无内呲赘皮、解剖异常造成的假性斜视,有无代偿性头位。
(3)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详细检查患者的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对于高度近视和散光者,以及青少年患者,必须用1%阿托品扩瞳,在调节麻痹后进行屈光检查。
(4)遮盖试验
检查者与患者相对而坐,距离为1/2米,取一宽5厘米,长15厘米之硬纸板作为遮盖板,分别检查注视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遮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查时总有一只眼被遮盖的单眼遮盖法,又称交替遮盖法或连续遮盖法;另一种是检查时先遮一只眼,然后去掉遮盖板观察两眼能否同时向前注视一目标及眼球复位速度,这种方法可称为遮与不遮法。遮盖试验可以简单而又确切地对斜视进行定性。
(5)检查眼球的运动
观察6个主要运动方向,以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6)斜视角检查法
斜视角分为主斜角(第一斜视角)和副斜角(第二斜视角)。健眼固视时,斜眼偏斜的角度称为主斜角;当斜眼固视时,健眼偏斜的角度称为副斜角。测量主、副斜角可以协助斜视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角膜反光点位置测定法
可以粗略估计斜视度。检查者与患者对坐,在病人面前33厘米处,持一去掉灯罩的电筒,将灯光照在患者的角膜表面,注意角膜上光点的位置。如两眼位置正常,则光反射必位于两眼角膜的中心,斜视度为0o;如一侧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另一侧映光点偏向角膜鼻侧为外斜视,如偏向角膜颞侧为内斜视。自瞳孔中心至角膜缘连线分成三等分.每份约15o,可根据映光点的位置估计斜视度。
2)同视机检查法
将患者的头额固定,在调整好高低及瞳孔距后,在两眼前各加同时知觉片,健眼镜筒放于“0”位置,然后转动偏斜眼镜筒,使两眼画片重合,此时镜筒所指数即为主觉斜视角。如果交替开关两个镜筒的光源,并移动镜筒至其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两眼不移动时,此时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3)三棱镜配合遮眼法
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斜度测定法。当遮盖注视眼时,斜视眼就朝着注视目标的方向移动。如果在斜视眼前放上度数逐渐增加的三棱镜,那么该眼的复位移动就不再产生,则用以消除复位移动的三棱镜度数就代表了该眼的斜视程度。
此外,还有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视野计测量法等。
通过以上各项检查,对斜视眼的诊断基本上也可以确立了。
156.何为共转性内斜视它分哪几种如何诊断
共转性内斜视又称共同性内斜视,指眼肌本身及神经支配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眼位向鼻侧偏斜者。是斜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且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得不到及时矫治可导致患眼弱视、固视异常、异常视网膜对应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双眼单视功能。故早期发现并及时诊治对患儿视力保护有重要意义。
共转性内斜视的致病原因较多。因对各种类型的内斜视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了,临床上分类方法较多。综合其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大体可分为交替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等。
交替性内斜视指双眼均可作为注视眼,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呈内斜位,遮盖注视眼后则改为另一眼注视。患者一般无明显屈光不正,双眼视力相近。共转性内斜视的发病多因婴儿期突然发生外直肌麻痹出现内斜,日久麻痹肌功能逐渐恢复转化为共转性内斜视。临床上如符合以下标准即可诊断为交替性内斜视:①出生早期发病且内斜角度超过25o。②双眼视力良好或相近,可交替使用两眼作为注视眼。③同视机检查无双眼单视且出现双眼黄斑交替抑制。除以上条件外,部分交替性内斜视患者可伴有双眼外转轻度受限或内转时眼位向上倾斜的现象。
调节性内斜视指斜视度数随所用调节力多少而改变的内斜视患者。临床表现为内斜度数在看近时显著增加,看远时则明显减少。多见于双眼中度远视的患儿。调节作用是指双眼在注视近距离目标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凸度增加,以使近处目标聚焦在视网膜上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双眼在由向远处目标平行注视移向近距离目标时,为了使注视目标在双眼黄斑中心凹成像,双眼亦作相应集合使视线在近处目标相交,这种在注视近距离目标时的双眼内聚称为辐辏或集合作用。故调节和辐辏是相互依存的一种非条件反射,但这种反射必须在出生后睫状肌发育完善后方能发挥效能。临床上把调节性辐辏的调节力与其所诱发的调节性辐辏的三棱镜度数的比率称为调节性辐辏与调节比率,简称AC/A。正常值平均为3∶1至5∶1,即1D调节力引起3~5△辐辏。在中度远视患者,因其在注视近处目标时不仅要和常人一样进行调节,还要弥补因远视所造成的屈光度差额,故需进行过量的调节才能看清近处目标。过量的调节合并过量的辐辏使患者在注视近距离目标时双眼过度内聚产生内斜视。但在注视远处目标时因调节减弱则内斜程度相应减轻。另外,调节性内斜视还可出现于双眼无远视但AC/A比率增高的患者。因其AC/A比率增高,看近时的调节作用引起超过正常程度辐辏力致双眼内斜,表现为看近时内斜看远时内斜消失。内斜视患者如符合如下条件即可诊断为调节性内斜视:①在幼儿期发病,看近时内斜度数显著增加,常伴中度远视。②内斜角度较大常超过25o,在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视消失。如患者在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度数显著变小或看远时内斜消失,看近仍有内斜者,则称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指内斜视的形成与调节作用无关,常见的有单眼性和精神紧张性非调节性内斜视两类。单眼性非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生多因出生后一眼黄斑部病变使该眼视力下降,由于患眼视物不清使双眼融像干扰。为排除融像干扰机体逐渐迫使患眼进入内斜位,内斜眼多伴有视觉抑制及弱视。如内斜视患者表现为一眼固定性内斜视,同视机检查内斜眼有视觉抑制或弱视,或检查内斜眼发现陈旧性黄斑部病变者则可诊断为单眼非调节性内斜视。神经紧张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多发于神经质儿童,在突然受到惊吓或轻微外伤后使原有融合功能失调而诱发内斜。如患儿在受到惊吓后突然发生内斜视且斜度较大,看远看近斜度相等,矫正屈光不正后斜度无明显变化,但在全麻下斜视消失者即可诊断为神经紧张性非调节性内斜视。另外,非调节性内斜视还包括一些特殊类型,如先天性近视并发内斜视者称先天性近视性内斜视;看远时比看近时内斜度数增大者称为外展不足型内斜视;看远看近均维持于强直性内斜状态者称强直型内斜视;眼肌局部解剖异常而致内斜者称机械性内斜视等。
总之,共转性内斜视是指眼球运动无障碍而发生眼位向鼻侧偏斜者。根据临床特征和与调节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交替性内斜视、调节性内斜视和非调节性内斜视。
157.小儿得了共转性内斜视怎么办
儿童的共转性内斜视多由远视引起。根据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统计,远视眼占86.6%。因此,对出现共转性内斜视的儿童来说,应及早在充分扩瞳情况下进行验光配镜,而且必须经常戴用,不可间断。戴镜期间应注意避免单用一眼而造成另一眼弱视,以后每隔6~12个月重复扩瞳验光配镜。在一般情况下,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内斜视也会获得满意矫正,有的最后可望脱去矫正眼镜而获得痊愈。
对于不是或主要不是由远视引起的共转性内斜视患儿,内斜视主要是由于内直肌和外直肌间的肌张力不平衡引起。此时应及早进行斜视的矫正手术,或先进行矫正术后再扩瞳验光配镜。
对于因年龄较小还不能进行验光配镜的婴儿,可采取滴用1%阿托品眼药水(滴后应轻压内眦部的下方,以免药液经泪道摄入口内,引起中毒),使瞳孔经常保持扩大状态,这样患儿看近物时模糊,就不再看近,有助于内斜状况的改善,等到能验光戴镜的年龄(一般是4足岁左右),再进行验光配镜。
为防止斜视眼球的废用而演变为弱视状态,还应当注意斜眼的视力与注视功能的锻炼。常用的方法是遮盖不斜视的好眼,强迫使用斜眼。
总之,对内斜要积极治疗,治疗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善美容,更重要的是使患儿得到良好的视力,获得双眼单视的功能。
158.何为共转性外斜视?它分为哪几种
共转性外斜视又称共同性外斜视,指眼肌本身及其神经支配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眼位向颞侧偏斜者。其发病较共转性内斜视为少,且多见于女性;发病时间较共转性内斜视为晚,早期常从间歇性外斜视开始,逐渐发展成恒定性外斜。根据外斜视的临床表现特征和病因,可把共转性外斜视分为交替性外斜视、单眼恒定性外斜视、调节性外斜视等。
交替性外斜视指双眼均可作为注视眼,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处于外斜位的斜视类型。多从间歇性外斜视发展而致。一般此类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力较均衡,AC/A比率正常或偏低,很少伴有弱视。少数患者因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的差别,可出现看近时用近视度较大的眼,看远时用近视度较小眼的现象。此类外斜视因无明显病因,亦有把交替性外斜视称为原发性共同性外斜视者。如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力差别不大,两眼均可作为注视眼,同视机检查双眼有交替抑制现象者即可诊断为交替性外斜视。患者在看远时外斜度数明显大于看近时属外展过强型,看近时外斜度数明显大于看远时则属集合不足型。集合不足型交替性外斜视多发展为单眼恒定性外斜。
单眼恒定性外斜视指固定一眼为注视眼,另一眼恒定于外斜位置的患者。其发生多与一眼视功能障碍有关。如一眼有先天性影响视力疾病,或在婴儿期由于器质性眼病致一眼视力低下,在双眼单视形成中因融合机制不能建立,视功能低下眼视轴逐渐向外偏斜而成恒定性外斜视。此种现象亦常见于成年后单眼失明的患者。另外,在双眼屈光参差过大的情况下,因双眼影像融合障碍,屈光不正较重的眼也会呈现恒定外斜状态。外斜视患者如一眼有视力低下或严重屈光不正,且该眼恒定于外斜位,看远看近斜视角度不变,同视机检查无双眼单视功能者即可诊断为单眼恒定性外斜视。
调节性外斜视指由于调节因素而引发的外斜视患者。一般情况下,远视患者因调节集合作用增强而诱发内斜视,近视患者因调节集合作用减弱而诱发外斜视。但调节性外斜视患者远比调节性内斜视少见,且部分近视患者亦可发生内斜视,其原因可能是婴儿期辐辏兴奋性较强所致。可见调节与辐辏的关系并非恒定,调节性外斜视的病因并不单是近视性屈光不正。因屈光不正与调节的原因发生外斜者可见于以下原因:①后天性近视患者,调节与辐辏的联系形成且较稳固,由于近视发生后看近不用调节,辐辏相应减少,逐渐出现外斜视。②两眼有近视,一眼度数较大,一眼度数较小,看远时习惯用近视度数较轻的眼,看近时习惯用近视度数较重的眼,双眼视轴逐渐分离而成外斜。③未经矫正的远视散光患者,因用尽了调节仍得不到清晰物像,日久即放弃调节,双眼眼位分离形成外斜。④老视患者调节力减退,在原有近视者调节本来运用就少,老视后调节运用更少出现集合不足,发展形成外斜。凡外斜患者经屈光检查发现上述病因,在矫正屈光不正后外斜度数显著变小或消失者,即可诊断为调节性外斜视。
除以上常见的外斜类型外,外斜视还可见于眼肌解剖位置异常或发育异常、单眼晶体摘除术后、内斜视手术矫正过量等。
总之,共转性外斜视指眼球运动无障碍而发生眼位向颞侧偏斜的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特征大体上可分为交替性外斜视、单眼恒定性外斜视和调节性外斜视3类。
159.什么是非共转性斜视?它分哪几种
非共转性斜视又称非共同性斜视,是病变累及眼外肌运动神经核、运动神经或眼外肌本身这些下神经单位所引起眼位偏斜的总称。其上神经单位即大脑中枢神经功能是正常的。由于其发病原因是双眼下神经单位运动装置不能协调地执行大脑高级中枢支配进行共同运动,故将这种伴有眼球运动障碍的眼位偏斜称为非共转性斜视或非共同性斜视。
根据非共转性斜视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特征,可将其分为麻痹性斜视和痉挛性斜视两类。麻痹性斜视,即由于病变眼外肌功能减弱或消失而致的眼位偏斜,痉挛性斜视指病变眼外肌功能增强引起的眼位偏斜,两者有时在临床上较难区别,仔细观察可有以下不同:①麻痹性斜视眼位偏向受累眼肌对侧,患眼转向受累眼肌运动方向时运动不足;痉挛性斜视则眼位偏向受累眼肌同侧,患眼向受累眼肌运动方向转动时运动过强。②麻痹性斜视患者用患眼注视时斜视角度大于用健眼注视(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痉挛性斜视患者用患眼注视时斜视角度小于用健眼注视(第二斜视角小于第一斜视角)。但在临床上由于原发性神经肌肉痉挛所引起的痉挛性斜视极为少见,只在破伤风患者及某些神经官能症患者中偶然出现,其它眼外肌痉挛多继发于某些眼外肌的功能不足,故非共转性斜视分为痉挛性和麻痹性两类的方法仅限于理论上,临床上所说的非共转性斜视,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其分类亦是麻痹性斜视的分类。
非共转性斜视临床上一般均指麻痹性斜视,根据其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和后天性眼外肌麻痹两类。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指出生后或出生后早期即发生眼外肌麻痹的患者。由于其眼外肌麻痹发生在双眼视觉反射建立之前或未充分建立时期,因而在自觉症状及诊断治疗方面与双眼视觉反射稳固建立后发生的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有明显差别。先天性眼外肌麻痹的病因多见于先天性的眼外肌神经支配系统和眼外肌本身的发育异常,出生时产伤损及眼外肌及神经支配系统或生后早期的各种疾病等。根据其临床特征常将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分为先天性全眼外肌麻痹、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先天性滑车神经麻痹、先天性外展神经麻痹、先天性上、下直肌麻痹、及与动眼神经麻痹有关的几种综合征等。先天性眼外肌麻痹除各不同类型眼位偏斜方向各异外,一般均具有出生早期出现斜视、无明显复视史、双眼视力较均衡无明显屈光不正、有典型明显的代偿头位偏斜、日久可转化为共同性斜视等特征。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指在双眼单视功能已经完善建立并充分巩固后,由于外伤、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使眼肌运动系统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等下神经单位造成损害所导致的眼位偏斜及眼球运动障碍。其损害可累及一条或多条眼外肌。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可将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分为神经核性、神经束性及肌性眼外肌麻痹。如动眼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下斜肌麻痹等。根据眼位偏斜方向可将其分为水平性眼外肌麻痹和垂直性眼外肌麻痹,临床上多通过眼球运动和复视检查,配合肌电图等,即可分辨具体麻痹眼叽以命名,如右眼外直肌麻痹、左眼上斜肌麻痹等。后天性眼外肌麻痹除具有麻痹性斜视共有的眼位偏斜及眼球运动受限的特征外,与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不同的是发病早期必然出现明显的复视,伴随复视同时尚有眼性眩晕及投射失误等自觉症状。
总之,非共转性斜视是下神经单位病变所引起的眼位偏斜,理论上可将其分为痉挛性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但在临床上非共转性斜视指麻痹性斜视,根据其发病时间与临床特征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先天性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两大类。
160.上斜视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
上斜视指一眼为注视眼时,另一眼眼位向上偏斜者,多为上隐斜失代偿后不能维持双眼单视发展为显斜。其发病大多与垂直作用眼肌麻痹和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因其与眼肌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部分学者将其归入麻痹性斜视的范畴。上斜视在临床上远比水平性斜视少见,部分水平性斜视患者可合并垂直性眼位偏移。根据临床表现可将上斜视分为共同性上斜视和交替性上斜视两类。
共同性上斜视为上隐斜失代偿发展而致。临床上表现为当固视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眼位向上偏斜。当改用斜视眼注视时,健眼眼位向下偏斜。凡两眼球运动无明显障碍,健眼注视时另一眼上斜,改用斜眼注视健眼下斜即可诊断为共转性上斜视。具体可用遮盖试验,当交替遮盖双眼时,出现一眼下转,一眼上转。角膜映光法检查健眼角膜反光点在瞳孔中央,另一眼角膜反光点向下偏移。
交替性上斜视的特点为患者双眼上转肌功能都较强,交替使用双眼向前注视时,另一眼均见轻度向上偏斜。遮盖试验检查可见双眼在被遮后都出现向上偏斜现象。另外,交替性上斜视还具有改变头位上斜度数相应改变的现象。如头位向注视眼侧倾斜,另一眼上斜度数减轻,头位向上斜眼侧倾斜则该眼上斜程度加剧。凡具备以上特征的患者可诊断为交替性上斜视,是较少见的一种斜视类型。
总之,上斜视指一眼为注视眼时,另一眼向上方偏斜的斜视类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161.大脑中哪些病变可以引起斜视?各有什么临床表现
眼球运动神经核以上的大脑中枢在生理上只能控制双眼联合运动机构,并无司理单独眼肌运动的区域,故大脑中枢的损伤将产生某组双眼联合运动的麻痹或痉挛。如双眼向上、下、左、右的同向偏斜或辐辏、分开的异常。其中双眼均向左或右方偏斜者称为两眼水平同向运动障碍,双眼均向上或下方偏斜者称为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双眼辐辏及散开功能失常者称为异向共同运动障碍。因核上损害所致同向运动障碍具有无复视,双眼仍保留视线平行的特点,借以在临床上可与核下病变所致的眼外肌麻痹相鉴别。根据双眼同向运动障碍的方向,分述各类病变临床表现特征如下:
(1)双眼水平同向运动障碍
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的病变均可引起双眼水平同向运动障碍,其病因多为发生于大脑皮层或皮层下中枢的刺激性病变(如炎症等)或破坏性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肿瘤、颅脑外伤等)。大脑额叶病变和枕叶病变引起水平同向运动障碍的共同特征为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双眼及头部向病变对侧偏斜,破坏性病变则引起双眼及头部向病变侧偏斜。枕叶破坏性病变尚可引起向病变对侧注视时发生眼球震颤及同侧偏盲。皮层下中枢病变一般多引起垂直同向运动障碍,但病变主要在桥脑区时。可出现双眼水平同向运动麻痹。又因桥脑病变常波及眼球运动神经,多合并麻痹性斜视出现复视。
(2)双眼垂直同向运动障碍
大脑皮层额叶或枕叶病变一般表现为双眼水平同向运动障碍,同时可伴有垂直同向运动障碍。但其垂直同向运动障碍远不如水平同向运动障碍表现明显,故凡以垂直同向运动障碍为主要眼部表现者,病变部位一般均位于皮层下中枢。临床常见由于颅脑外伤、脑炎、神经梅毒等刺激基底神经节而引起阵发性双眼向上方偏斜的现象,称为眼回危象,是刺激性病灶导致双眼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的典型表现。另外,发生于四叠体或松果体的肿瘤,可引起双眼不能同时向垂直方向转动、辐辏麻痹、瞳孔轻度散大等,临床称为Parinaud综合征。对颅脑病变的定位诊断有一定意义。
(3)双眼异向共同运动障碍
双眼异向共同运动指双眼视近物时双眼内聚使视线集合于近处物体的辐辏作用和由注视近物转向远处目标时双眼外展使视线平行的散开作用。此类双眼异向共同运动由皮层下中枢Perlia核和脑干部外展神经核附近的网状结构所支配。如大脑病变累及此两区域,则可出现辐辏麻痹或散开麻痹。辐辏麻痹表现为患者在1米以内距离不能行使辐辏,看近时出现明显的交叉复视,看远时复视可减轻。散开麻痹为患者在行使辐辏时双眼停留在辐辏状态不能分开,当看远时由于明显内斜出现同侧复视。两者与水平及垂直共同运动障碍的区别在于异向共同运动障碍患者双眼向侧方及垂直运动功能正常,但有明显复视现象。
(4)核间性侧视麻痹
双眼肌运动神经核之间依靠锥体外系统维持相互间的协调性,其中内侧纵束为眼运动神经核间的主要联系者。病变影响到内侧纵束后可导致一侧或双侧水平肌麻痹使眼球水平向运动障碍,临床称为核间性侧视麻痹。上行内侧纵束纤维病变可引起双眼或一眼内转障碍,辐辏功能减弱或消失,称为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下行内侧纵束纤维病变可引起双眼或一眼外展障碍,称为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综上所述,大脑病变常常引起双眼同向或异向共同运动障碍,不同部位病变可导致不同的眼球运动障碍类型,临床上常借此推断脑部疾病的大致部位及性质。
162.辐辏麻痹性斜视和辐辏痉挛性斜视有何不同?怎样治疗
视近物时双眼内聚使视线集合于近处目标的功能称为辐辏作用或称会聚作用。辐辏作用受中脑E-W核中间的Perlia核支配。如在中脑附近由于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病等原因影响到Perlia核的功能,就会出现视近物时双眼不能内聚的现象,临床称为辐辏麻痹。辐辏麻痹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在1米距离以内不能行使辐辏,看近时出现明显复视,看远时复视减轻或消失。患者双眼内直肌内转功能正常。复视检查可见看近时双眼交叉复视复象间距离明显增加,肌电图检查双眼内直肌不因辐辏作用而放电。在临床上中老年患者中功能性辐辏不足远较辐辏麻痹为常见,二者均以视近时出现复视为主要表现,但功能性辐辏不足与辐辏麻痹在病情及治疗方案上有本质区别,应加以鉴别。一般功能性辐辏不足患者经多次检查其辐辏能不很稳定,而辐辏麻痹患者经多次检查其辐辏能力是稳固不变的。鉴别两者的方法为将一底向外的三棱镜放置患者一眼前,辐辏麻痹者会立刻出现复视,辐辏功能不足者则须增加到一定度数后才会出现复视。
辐辏痉挛是由于辐辏功能突然增强而致双眼向内偏斜的病理现象。由于患者双眼位于强制性辐辏状态,看远看近均处于固定内斜位,故看远看近均出现复视。患者多为间歇性发作,发病时双眼突然出现固定性内斜,看远看近都有复视,同时伴有瞳孔缩小和视力障碍。此种现象多见于神经官能症,亦可由于脑炎、脊髓痨等病变累及辐辏支配中枢引起。
辐辏麻痹和辐辏痉挛的主要区别为前者看远时出现外斜,复象检查为交叉复视;后者看远时为内斜,复象检查为同侧复视。肌电图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辐辏麻痹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视大脑病变的不同类型给予适当治疗方案。一般辐辏麻痹患者对辐辏训练无效,配戴三棱镜对阅读有一定帮助。如病情稳定后出现明显外斜,为消除远距离复视可考虑手术矫正。
辐辏痉挛因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可采用针刺疗法及调节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气功、按摩疗法对辐辏痉挛患者有益。
综上所述,辐辏痉挛和辐辏麻痹是大脑辐辏支配中枢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双眼会聚异常。辐辏痉挛多为功能性,特点为双眼内斜,看远出现同侧复视。辐辏麻痹多为器质性,特点是看近可出现交叉复视,双眼可呈外斜。
163.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有什么表现?如何鉴别
临床上把麻痹性斜视按发病年龄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所谓先天性眼外肌麻痹即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在双眼单视功能建立之前发生的眼位偏斜。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指在双眼单视功能已稳固建立后又发生的眼外肌麻痹。由于两类斜视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异,分述两类斜视主要特征如下。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由于其发病在出生时或生后早期,双眼单视功能尚未建立。此时出现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患眼出现偏斜。患者为获得一定范围的双眼视野以定向,则采用某种头部倾斜位置代偿麻痹眼肌功能。利用头位偏斜常可保留一定视野内的双眼单视,进而减少了麻痹眼发生弱视的可能,使双眼视力保持基本正常。由于保留了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野,一般不发生主觉复视。大部分患者在成年后发生失代偿,可因麻痹眼肌的继发性改变逐渐形成交替性或共转性斜视。综上可知,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出生时或生后早期患病出现斜视;②有明显的代偿性头位偏斜,可因长期代偿性头部偏斜而致斜颈、脊柱弯曲,两侧面颊发育不对称等;③可有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野,患者双眼视力均接近正常;④多数患者在成年后失代偿转化为交替性或共同性斜视。
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是在患者双眼单视形成并稳固后由于一条或多条眼外肌麻痹突然发生眼位偏斜。出现斜视后,因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关系突然遭到破坏,随之伴随着复视、视物混淆、眼性眩晕、步态不稳、投射失误等一系列症状出现。由于受累眼肌功能低下或丧失,眼球向麻痹肌肉作用方向转动出现明显障碍,临床称为运动受限。根据双眼协同运动规律,神经冲动同时等量抵达双眼,当用患眼注视时,发往麻痹眼肌的神经冲动必然加强才能维持患眼注视位。健眼相应肌肉接受此较强神经冲动则出现较大幅度的眼位偏斜,即用患眼注视时健眼斜视角度明显大于用健眼注视时患眼的斜视角度,临床称为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突然发生眼位偏斜后,患者为缩小两复象间的距离,亦常常用某种头部偏斜排除复视干扰,临床称为异常头位。综上可知,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具有如下特征:①双眼单视功能稳固建立后突然发病;②有明显的复视、眼性眩晕及投射失误症状伴随;③眼球向麻痹眼肌作用方向运动受限;④检查第二斜视角明显大于第一斜视角;⑤可伴异常头位。
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眼外肌麻痹在发病初期从发病年龄上有明显区别,不难将其区分开来。但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的就诊时间常常是在成年失代偿出现交替性斜视后,此时就应把二者加以鉴别,其主要临床表现的鉴别如表5所示。
先天性眼肌麻痹与后天性眼肌麻痹的鉴别诊断
&&&&先天性&&&&后天性
症状发作&&&&常为不明显的间歇性发作&&&&常为明显的忽然发作
&&&&病人主观症状&&&&间歇性复视或在一定注视方向有复视两眼聚焦困难阅读时愿闭一只眼,如完全代偿时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失代偿期多在中年&&&&根据麻痹肌的严重程度可在一个方向或在各注视方向出现复视
症&&&&客观症状(由亲属发现)&&&&间歇性斜视或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出现斜视,如向上看或向下看时或向对侧同侧转动时有斜视眼球运动受限(特别是水平肌麻痹时)异常头位&&&&当眼位偏斜时常被他人发现,斜视角为恒定的不是间歇性的
状&&&&代偿头位&&&&常有,但病人自己不知道,由别人告知,有代偿头位的患者,常伴有脊柱侧突及脊柱解剖上的改变&&&&可以有,病人常自知有头位,没有脊柱解剖的改变
&&&&原发偏斜角&&&&可以很大,但症状很轻&&&&可以很小,但症状很重
&&&&继发偏斜角&&&&常只轻度大于原发偏斜角,在第一眼位已趋向共同性&&&&常明显大于原发偏斜角,斜视为非共同性
制&&&&永远在患眼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出现抑制&&&&早期没有,后期可有抑制
总之,先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和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性斜视是在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前后由于眼外肌麻痹而出现的两类斜视状态,其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根据各自的临床表现特征,亦不难将其区分开来。
164.下领瞬目综合征是怎么回事?它与再生错位综合征有何区别
下颌瞬目综合征是以患者有单侧上睑下垂及上直肌功能不全,但上睑下垂可随张口和咀嚼等下颌运动而消失的一种疾病征候群。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当张口或咀嚼时上睑下垂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纤维和支配颧部肌肉的三叉神经运动支之间有异常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中枢性或周围性目前尚不清楚。由于这种异常的神经传导,使患者在三叉神经支配咬肌运动的同时将神经冲动传导至提上睑肌使睑裂开大,上睑下垂随之消失。临床上凡单侧上睑下垂伴上直肌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嘱病人开口或作咀嚼运动时如上睑下垂消失,即可诊断为下颌瞬目综合征。
再生错位综合征为动眼神经麻痹后,在神经修复的过程中发生再生紊乱,使眼外肌被再生方向错误的神经纤维所支配而发生的紊乱现象。多数患者表现为在眼球运动时伴随上睑运动。如当动眼神经支配的内直肌、上下直肌收缩时伴有上睑上抬,或在眼球向麻痹眼肌相反方向运动时上睑上抬。另外,一些患者尚伴有向某特定方向注视时,出现瞳孔大小异常改变等。凡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在麻痹后出现眼球运动伴有异常上睑或瞳孔活动者,即可诊断为再生错位综合征。
由上可知下颌瞬目综合征是随开口或咀嚼运动而出现上睑上抬,可能是支配提上睑肌的动眼神经与支配颧部肌肉的三叉神经之间有异常联系所致。再生错位综合征为伴随眼球运动出现上睑上抬或瞳孔异常活动,为动眼神经本身异常支配所致。
165.A-V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水平性斜视患者在向上、下方注视时偏斜程度有显著差别者称为A-V综合征。如水平性斜视患者在向上注视时集合较强,双眼内聚,向下注视时集合减弱,双眼外展,其眼位改变象拉丁文字母“A”者,称为A型综合征。反之如水平性斜视患者在向上注视时集合减弱,双眼外展,在向下注视时集合增强,双眼内聚,其眼位改变象拉丁文字母“V”,称为V型综合征。由于在水平性斜视患者中约有40%在向上下方注视时斜视角度有所不同,其中的半数可能为A-V综合征患者。且在进行手术矫正时对A-V综合征患者的手术方案不同于单纯水平性斜视,故了解A-V综合征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A-V综合征按原有水平性斜视的方向不同,可分为A型内斜、A型外斜、V型内斜、V型外斜4种。
A型内斜指内斜视患者在向正上方注视时其斜视度数较水平位注视时增加8o以上,向下方注视时斜视度数小于水平位注视者。常伴有双眼内聚时眼球内陷。部分患者可见下颌上抬的代偿头位异常。
A型外斜指外斜视患者在向正下方注视时其斜视度数较水平位注视时增加8o以上,向上方注视时斜视度数小于水平位注视者,常伴有双眼内收时眼球内陷及下颌内收的代偿头位异常。
V型内斜指内斜视患者在向正下方注视时其斜视度数较水平位注视增加8o以上,向上方注视时斜视度数小于水平位注视。向正前方注视时看近较看远时内斜度数明显增大。
V型外斜指外斜视患者向正上方注视时其斜视度数较水平位注视增加8o以上,向正下方注视时斜视度数小于水平位注视。在水平位向前注视时看远较看近外斜度数明显增大(图36,37)。
除以上典型的A-V综合征临床类型外,根据斜视患者在向上下方注视时与向正前方注视时斜视度数改变的不同形态,还可出现比较特殊的“X”、“Y”、“K”等类型。
A-V综合征的病因其说不一。有人认为其发生由于水平眼肌功能异常所致。如在向上方注视时如果外直肌功能过强,就导致分开功能超常而出现“V”型综合征。反之如外直肌功能减弱,向上注视时内直肌集合作用过强就会出现“A”型综合征。另有人认为其发生与上下直肌功能不协调所致。如在向上注视时上直肌功能减弱,则其内转作用削弱外展功能过强则可出现“V”型综合征。另外,在斜视矫正手术中发现部分A-V综合征患者内、外直肌附着点向上、下方偏移,故局部解剖因素亦是形成本病的原因之一。其它尚有人认为斜肌功能异常或垂直肌综合作用失调是本病的病因等。
综上所述,A-V综合征是部分水平性斜视患者伴有的一种病理现象,其特征为在向上下方注视时与向正前方注视时斜视度数有显著改变。根据其眼位在不同注视位的改变形态,可将其分为A型内斜、A型外斜、V型内斜、V型外斜4种,另外还可有一些特殊类型。
166.先天性肌筋膜异常所致斜视有什么症状?如何诊治
先天性肌筋膜异常指由于先天性眼肌发育异常或眼外肌肌鞘位置变异而致的一类眼肌病,其共同特征是眼肌或肌鞘发育异常和眼球运动明显障碍。这类眼肌病包括眼外肌发育不全、眼球后退综合征、上斜肌鞘综合征、垂直后退综合征、先天性固定性斜视等。
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全为眼外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致发育形成障碍,可分为全部眼外肌发育不全和部分眼外肌发育不全两类。如全部眼外肌发育不全,则出现双眼呈轻度外斜,眼球向各方向运动皆受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棱镜光路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