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碱多元弱酸的酸式盐酸式盐的水解与电离的大小怎么判

几组概念比对巧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_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不仅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该理论中存在的一些极易混淆的几组概念进行了归纳和解析,以供广大学生参考。&  一、强与弱的对立&  1.溶于水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连接,不存在电离平衡;溶于水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用“?葑”连接,存在电离平衡,能够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电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2.“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弱酸的酸根离子和弱碱金属阳离子部分水解,能够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  3.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多元弱酸酸根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水解实质:弱酸根结合H+生成弱酸,弱碱阳离子结合OH-生成弱碱。&  4.加水稀释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用公式“CB=”来判断,溶液中c(H+)与c(OH-)相对大小用公式“KW=c(H+)·c(OH-)来判断。&  二、酸性与碱性的对立&  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即当c(H+)&c(OH-)时,溶液显酸性;当c(H+)=c(OH-)时,溶液呈中性;当c(H+)&c(oh-)时,溶液显碱性。   2.弱酸、弱碱考虑电离,有“弱”的盐考虑水解。&  3.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多元弱酸酸式盐既能电离也能水解,当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NaHSO3;当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  4.K值大小可以估算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K值越大,电离程度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  5.常温下,无限稀释7为限。&  三、完全反应与呈中性&  1.完全反应:当反应物按照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参加反应,就认为恰好完全反应,对于酸碱中和反应来说,强酸与强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强酸与弱碱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弱酸与强碱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达到滴定终点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2.呈中性:溶液中c(H+)=c(OH-)时,溶液呈中性。&  四、等式与不等式&  1.分析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及相关的计量。&  2.掌握两个不等关系: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3.掌握三个等式关系: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质子守恒,能够书写Na2CO3和NaHCO这两类具有代表意义物质的三个守恒关系。&  4.注意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本文标题:几组概念比对巧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问题当前网址:
其他人正在浏览11被浏览3191分享邀请回答16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2014级高二化学每周记背10——盐类的水解(2)
2014级高二化学每周记背10——盐类的水解(2)
时间:2015年12月8日&&&&
编写:寇介芳
二、盐类的水解的重要题型及其解法
1.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或pH大小的方法
(1)单一溶液:据溶质的电离或水解情况判断。
(2)混合溶液:首先考虑相互间的反应,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看产物的电离或水解情况;若未完全反应,看过量物质和产物的电离或水解情况。
(3)同温、同浓度的溶液PH由大到小的一般规律
二元强碱 &一元强碱& 弱碱& 水解显碱性的盐& &中性溶液 &水解显酸性的盐& 弱酸 & 一元强酸& 二元强酸。
若有两种以上水解显碱性(或酸性)的盐溶液,再根据“越弱越水解”的规律比较。
常见弱酸的相对强弱顺序如下:
H2SO3&H3PO4&HF&HCOOH(甲酸)&CH3COOH&H2CO3&H2S&( HClO、H2SiO3、HCN),括号内的顺序不作要求。
(4)常见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①强酸的酸式盐显酸性。如NaHSO4只电离,不水解,显酸性。在NH4HSO4溶液中酸性较强,NH4+的水解受到抑制,溶液的pH主要由电离产生的H+决定。
②弱酸强碱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酸碱性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a.水解程度强于电离程度的,显碱性,如 NaHCO3、NaHS、NaHPO4溶液。
b.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的,显酸性,如 NaHSO3、NaH2PO4溶液。
(5)弱酸弱碱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要根据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来判断,“谁强显谁性”。如已知H2CO3:Ka1=4.2&10-7mol/L,Ka2=5.6&10-11mol/L,NH3·H2O
:Kb=1.7&10-5mol/L,判断NH4HCO3、(NH4)2CO3的酸碱性。NH4+对应的弱碱是NH3·H2O,HCO3-对应的弱酸是H2CO3,根据电离常数可知,NH3·H2O强于H2CO3,故NH4HCO3溶液显碱性。同理可判断(NH4)2CO3溶液显碱性。CH3COONH4溶液显中性。
(6)同温同浓度的多元弱酸正盐溶液的pH大于其酸式盐溶液的pH,如pH(Na2CO3)&pH(NaHCO3);pH(Na2S&pH(NaHS)。
2.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1)单一溶液:据溶质的电离和水解情况判断.
(2)混合溶液:首先考虑相互间的反应,再根据反应后的产物和过量物质判断。
(3)熟知下列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盐的水解是微弱的,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不再考虑盐的水解。
②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其他的很微弱,对溶液的碱性影响不大,但在考虑微粒种类时必须考虑。
③在溶液中,以下两种情况下,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ⅰ.等浓度的NH4+ 与NH3·H2O混合时,
ⅱ.等浓度的CH3COO-与CH3COOH混合时。
④在任何水溶液中,电荷一定是守恒的,元素一定是守恒的,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是相等的。
⑤在多数情况下,显酸性的溶液中[OH-]最小,显碱性的溶液中[H+]最小(NaHCO3溶液例外)。
(4)不同溶液中的同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方法
如同温同浓度下的下列溶液中,[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③&①&②&⑤。
①NH4NO3&
②CH3COONH4(NH4+的水解受到促进 )
③NH4HSO4(NH4+的水解受到抑制)
④(NH4)2SO4& ⑤NH3·H2O(弱碱,微弱电离)。
3. 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等量关系
会书写常见溶液中微粒浓度的电荷守恒式(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书写)、物料守恒式(根据元素守恒书写)和质子守恒式(根据由水电离产生的[H+]和[OH-]相等书写)。
(1)Na2CO3溶液
电荷:[Na+]+[H+]
=2[CO32-] + [OH-]+
物料:[Na+ ]=2[CO32-] +2
质子:[OH-]= [
H+]+[HCO3-]
大小:[Na+]&[CO32-]&[OH-]&[HCO3-]
(2)CH3COONa溶液
电荷:[Na+]+[H+]=
[CH3COO-] +[OH-]
物料:[Na+] = [CH3COO-]
+[CH3COOH]
质子:[OH-]=[CH3COOH]
大小:[Na+]&[ CH3COO-]
&[OH-]&[H+]
静能生慧,躁必显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强酸酸式盐和弱酸酸式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强酸酸式盐和弱酸酸式盐
你可能喜欢是不是所有弱酸的电离程度都大于其水解程度?😖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是不是所有弱酸的电离程度都大于其水解程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般只有水解,所以溶液显碱性。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于水,酸式酸根离子既水解,又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由二者的程度大小决定,所以溶液显碱性。例如:CH3COOH和CH3COONa等浓度混合溶液中。  对于弱酸和弱酸盐的混合溶液来说:NaHSO3溶液中。如:NaHCO3溶液,由于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弱酸溶于水,只有电离,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又如,没有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  弱酸盐溶于水,也是这样的:NaCN和HCN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较大,所以溶液显酸性。又如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就是弱碱而不是弱酸,弱酸只有电离没有水解。如果按照质子酸碱理论,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如果按照最初的阿仑尼乌斯酸碱定义、硝酸银,溶剂酸碱理论就不讨论了。如果是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像硫酸铁,能提供质子的就是酸,但是是铵根离子水解产生氢离子,至于既能提供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看那种能力强,所以并不是所有弱酸都是“电离”出质子,还有的是水解出质子,比如氯化铵,它的酸性挺强、氢氧化硼等都是水解大于电离的弱酸。既然讨论水解,既然叫弱酸,那就是水溶液显酸性的,亚硫酸盐等就是电离强于水解的弱酸,如果电离弱于水解,比如碳酸氢钠弱酸是指在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酸。但是由于酸的定义不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碱清洗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