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正负极短路的总正与总负需要加转接排吗

当前位置:> >
维修师傅必看:电动车电池的这些常识你知道多少?
核心提示:最近一段时间电池成为行业的热点。有人说电池要涨,要大涨;还有人说电池行情不好,价格不可能太高,同时还有人指出目前电池的价格虚高,并指出这是一部分人故意炒作的结果。 吵吵闹闹了半个月,大家知道电池的基本常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电池的知识,希望...
最近一段时间电池成为行业的热点。有人说电池要涨,要大涨;还有人说电池行情不好,价格不可能太高,同时还有人指出目前电池的价格虚高,并指出这是一部分人故意炒作的结果。
吵吵闹闹了半个月,大家知道电池的基本常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电池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什么是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是普通的干电池,只能使用一次, 二次电池又叫可充电池。二次电池中的动力型电池(或称牵引电池)是电动车目前主要电源。 &
2、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有什么区别?
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性决定了该类型的电池是否可充,根据它们的电化学成分和电极的结构可知,真正的可充电电池的内部结构之间所发生反应是可逆的。
理论上,这种可逆性是不会受循环次数的影响,既然充放电会在电极体积和结构上引起可逆的变化,那么可充电电池的内部设计必须支持这种变化,既然,一次电池仅做一次放电,它内部结构简单得多且不需要支持这种变化。
因此,不可以将一次电池拿来充电,这种做法很危险也很不经济,如果需要反复使用,应选择真正的循环次数在350次左右的充电电池,这种电池也可称为二次电池或蓄电池。
另一明显的区别就是它们能量和负载能力,以及自放电率,二次电池能量远比一次电池高,然而他们的负载能力相对要小。
3、充电电池是怎样实现它的能量转换?
每种电池都具有电化学转换的能力,即将储存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就二次电池(也叫蓄电池)而言(另一术语也称可充电便携式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又将电能重新转换成化学能。
这样的过程根据电化学系统不同,一般可充放电500次以上。
4、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的特点是什么?
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是动力型电池,它的特点是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大电流放电,供车用电机运行,并能维持一定时间运行一定里程
车用动力电池与固定电池,如仪表电池,电力,通讯系统电池,起动电池等从结构到性能都不相同,其充电和放电方式也不相同,因此不能通用。
5、电动自行车用电池是如何分类的?
从大的方面讲,电池分一次电池(电动车用它做电源已经成为历史) 、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车用电池按电解液性质分为酸性和碱性,按外形分为方形和圆柱形,按使用性质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按用途分为动力型、起动型和普通型,按结构分为开敞式和密封式。
其中:铅酸电池又有不同形式,如从外形结构又分为高型和矮型;按酸性电解液的状态分为富液型、贫液型和胶体电解液三种,欢迎关注三轮车资讯微信公众号(SLCZXGZH),了解更多电池知识!按极板的结构分为板式、卷式和管式
目前电动车常规电池主要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其中又以铅酸电池最普及,其余两种乃是仍然较少。
主要原因是市场动作没有展开,没有形成适合电动车对路产品的规模产量,价格未能被广大用户所接受,但很快就会进入热潮。
技术成功的其他三种电池&&锂离子电池、锌空气电池是继镍氢、镍锌电池之后的升级产品;燃料电池价格仍高不可攀,主要原因是质子交换膜制备成本高,催化金属属于贵重物,某些技术仍然需要提高,未能大规模进入生产领域,仍需6~8年的时间才能普及。
6、什么是铅酸电池(Pb-A)?
铅酸电池,电极主要由铅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
铅酸电池的代表符号为Pb-A或L-A,其中:Pb是元素周期表中铅的代号,L是铅的英文名称Leed的字头,A是酸的英文名称Acid的字头,上述两种写法均代表铅酸电池
L-A电池品种很多,如水平极板的,卷极圆柱形等。
铅酸电池在我国是技术最成熟、各领域用量最大、市场销售最多使用时间最久的一种电源。电动自行车使用的铅酸电池& 属于贫液式、矮型阀控密封式、方形动力铅酸电池。
7、何为硅芯蓄电池?
应用都有发明专利和独特生产工艺研制的非液非胶电解质,特殊板栅结构及材料配方制成的高能环保型免维护全密封电池。
8、何为胶体铅酸电池?
电解质是胶状,所谓胶体电解质,是用凝胶剂和硫酸溶液等按比例经特殊工艺配制而成,是一种乳白色的凝胶体。
胶体电解质比较科学,不易造成极板硫化,外壳破裂不会漏液。内阻低、自放电率低,每月自放电小于3%,有良好的容量恢复性能。
放电至接近OV后,将正负极短接24h,然后重新充电至终止电压,再重复放电、短接放电5次,放电终止电压到10.5V,之后,电池容量仍然大于额定容量的90%。
正常情况下,寿命可达500次。胶体电池单体电压比例近代密封式低0.5~1V,适用温度为10℃~40℃,比较耐低温。
9、何为镍氢电池(Ni-M H)?
目前常用的(适用的)镍氢电池为金属氢化物做贮氢材料的电池。此种电池能质比高,为铅酸电池的1倍以上,对充电无过高要求,电量用尽或没有用尽,都可以充电;电量用尽以后不及时充电,对电池寿命没有影响;重量相对轻和体积小,电池有效容量大,可以提供较多的电能,相对续驶能力高,寿命长。
10、何为镍锌电池(Ni-Zn)?
镍锌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金属锌,比镍氢电池中的负极材料金属氢化物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它的前景不亚于镍氢电池,而且寿命应当比金属氢化物长,在性能上,它可以完全放电,它的额定容量就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可以将电量放尽。
11、何为锌-空气电池
属于富液、碱性、开敞式、板式电极,极板是消耗物,欢迎关注三轮车资讯微信公众号(SLCZXGZH),了解更多电池知识!充电就是换一组极板,它不是二次电池,属于化学发电装置&&燃料电池。
12、何为燃料电池?
在电动车领域,使用比较成功和成本较低的是燃料电池系列中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属于叠层结构,不充电,消耗物是氢或氢合成物如甲醇、甲烷、烃类等;助燃物为空气中的氧。
13、什么是锂电池?
所谓锂离子电池是以锂离子为载体,在充放电时,携带电子向正极或向负极移动,锂离子永远是带正电荷。正极物质是Li和CoO2(二氧化钴),负极是C(碳)。充电时在外加电位作用下,负极得到X个带电锂离子后变成LixCn,,正极物质不变,失去X个带电锂离子。
14、目前常见的各种车用蓄电池之间有什么区别?
(1)铅酸电池,能量质量比低,价格最低,质量较大,充电速度慢。
(2)锂离子电池,能量质量比高,价格很高,质量较小,充电速度快。
(3)镍系列电池,正好在上述二者之间,而且耐用。
15、什么是电池的容量?
指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参加电化学反应所能放出的电能称为电池的容量即电池充电后容纳电荷的多少,单位以&安时&计(Ah)以1安培(A)的电流放电1小时,得到的是1安时(Ah)容量。
假设平均用4A电流,放电以该电池的终止电压时,放电时间维持3小时,则该电池的容量是12Ah(这里没有计算放电效率)。
16、什么是电池的额定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设计与制造电池时规定或保证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最低限度的电量。生产厂家标明的电池容量,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以2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2表示,单位为Ah(安培小时)。
17、何为电池的设计容量?
据电池内所含活性物质的量,从电化学理论计算电池的容量称为设计容量。
18、何为电池的实际容量?
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
19、什么是电池的分容?
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因工艺原因使得电池的实际容量不可能完全一致,通过一定的充放电制度检测,并将电池按容量分类的过程称为分容。
20、什么是电池的充电终止电压?
充电终止电压(简称充终)一种电池充电的顶点电压值,充电终了阶段的电压不允许超过该值,但充电终止电压高于额定电压,充终指的是在充电状态下允许的顶点电压值。
21、什么是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
放电终止电压(简称放终)一种电池放电的底线电压值,放电到最后,规定放电终止时电池的负载电压,其值为n*10.5V(铅酸蓄电池单节电池的串联只数用&n&表示)。
带负荷时的电压不能低于此值(有时人们往往用开路电压对比是不对的,应当是带负荷的工作电压)。放电终止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22、什么是单格电池和单格电压?
一块正极板和一块负极板组成一个单格电池,它是电池的最基本的单元。对铅酸电池,单格额定电压是2.0V,单格充终是2.3~2.35V,单格放终是1.75V。
单块电池是由单格电池组成,比如铅酸电池,一个单块电池可以由2~6个、甚至更多的单格电池串联组成。
它的三种电压值(额定、充终、放终)为单格电池数量的和。对板式极板方形电池,单块电池内的负极板数量比正极总是多一片。
正负极板间的电压就是单格电压。极板材料不同单格电压也不同,这就是不同种类电池单格电压不同的原因。
23、什么是内压?
指电池的内部气压,是密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所致,主要受电池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影响。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水分及有机溶液分解产生的气体于电池内聚集所致。
高倍率的连续过充,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内压增大,严重时对电池的性能及外观产生破坏性影响,如漏液、鼓底,电池内阻增大,放电时间及循环寿命变短等。
24、什么是电池的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单格电池或单块电池所应具有的电压值,代表不同材料的电池所具有的特性。比如铅酸电池的单格额定电压为2V、镍氢电池为1.2V、锂电池为3.6~3.7V。一般,单块电池的额定电压就是单格电池额定电压值的和。
25、什么是电池的开路电压?
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池没有外接任何负载的条件下电路无电流流过时,用电表直接测量所得电池两接线柱间的电压值。
开路电压不能作为衡量电池电压的标准但利用测定的单块电池开路电压可以进行相互对比,也可测定电池本身不同时间的荷电变化状态,作为参考。
通过电池的开路电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26、什么是电池的工作电压?&
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电势差。
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池,充电时则与之相反。
任何用电设施都可以是电池的负载,但负载的额定电压必须与电池相同,负载的功率也应当与电池的容量相当。
27、什么叫充电限制电压?
按生产厂家规定,电池由恒流充电转入恒压充电时的电压值。
28、什么是电池的标称电压?
用以表示电池电压的近似值。
29、何为电池的平均电压?
电池放电时,从开始到放电终止时的电压平均值。
30、什么是压降?
电池按定性充电至80%以上,测量其电池空载电压。5W/2W电池 作为负载连接电池正负极端开关作为电池的断路,通路的装置进行串联。打开开关后5秒电压下降不大于0.4V,为合格,主要为测试电池负载性能。
31、什么是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
在规定的充电电压、电流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电池所接受的充入量。
如果接受充电的能力很差,需要8~10小时,甚至还多的时间,放电运行和充电的时间比超过1:(4 ~ 5),则电池除去充电的时间,干不了什么事。只有电池充电的接受能力特强,特快,才符合电动车的需要。
未来,电动车用电源的充电速度达到1:(0.1 ~ 0.25)甚至更快才是理想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够电能。
32、什么是电池的自放电率?
电池充电后,存放期间容量自行减小的现象叫自放电,又称荷电保持能力,是指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电池所储存的电量在一定条件下的保持能力。
以一定的时间衡量电池自放电占总容量的百分率称为&自放电率&。大多用每月自放电率计算,如容量为12Ah的电池组在一个月内自放电0.36,剩余11.64Ah,则自放电率为3%月。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存放28天剩余电量应不低于85%。
33、为什么恒压充电电流为逐渐减少?
因为恒流过程终止时,电池内部的电化学极化虽然保持在整个恒流中相同的水平,恒压过程,在恒定电 场作用下,内部pb的浓差极化在逐渐消除,离子的迁移数和速度表现为电流逐渐减少。
34、什么是电池内阻?
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
电池内阻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注:一般以充电态内阻为标准。测量电池的内阻需用专用内阻仪测量,而不能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欢迎关注三轮车资讯微信公众号(SLCZXGZH),了解更多电池知识!
35、什么是静态电阻?
即放电时电池内阻
36 、什么是动态电阻?
即充电时电池内阻。 &&
37、什么是电池的放电平台?
放电平台是恒压充到电压为4.2V并且充电电流小于0.01C时停充电,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倍率的放电电流下放电至3.6V时的放电时间。是衡量电池好坏的重要标准。
38、什么是放电倍率?
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据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通常以字母C表示。如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为600mAh为1C(1倍率),300mAh则为0.5C,6A(600mAh)为10C.以此类推.
39、什么是放电时率?&
放电时率& 是标志一种电池用多少时间,多大电流放电,所能得到的电量,用C标示。欢迎关注三轮车资讯微信公众号(SLCZXGZH),了解更多电池知识!
比如一种电池标示的是C2=12Ah表示为2小时放电时率,用C2/2电流放电,即或12/2=6A电流放电2小时的容量为12Ah,如果标示的为C3,则应用3小时,放电电流为C3/3,得到的电量应当与电池标示一致。
对于铅酸电池大多数仍然以C5标示容量的,电动自行车在2小时运行期间内所得到的实际电量小于标示值。
40、什么是充电效率? &
充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转化成电池所能储蓄的化学能程度的量度。主要受电池工艺,配方及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影响,一般环境温度越高,则充电效率越低。
41、什么是放电效率?
放电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至终点电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与额定容量之比,主要受放电倍率,环境温度,内阻等到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放电倍率越高,则放电效率越低。温度越低,放电效率越低。
42、何为电池的倍率放电?
指放电时,放电电流(A)与额定容量的倍率关系表示。
43、何为电池的小时率放电?
按一定输出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称为放电时率。
44、何为电池的能量密度?
指电池的单位体积所含的电能。
45、铅酸电池使用什么标准?
电池标准& 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级别。目前车用电池执行的是编号为JB/T 1的行业标准。
46、电动车铅酸电池是如何命名的?
车用铅酸电池名称叫做6-DZM-X,其中的X为后缀,X可以是8、10、12,代表电池的容量。6DZM代表6组单格电池组合成一块12V电压的电动车专用阀控密封免维护电池,如果是胶体电池,其标示方法为6-DJM-X。
47、电动车用铅酸蓄电池容量标示方法是什么?
应当以C2为准,即以0.5C2电流放电,当电压达到该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时的放电时间和电流的乘积应等于或接近额定容量值。比如:一块12V、12Ah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放电终止电压达到10.5V时,时间不能少于140min;同样,一块12V、10Ah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到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0.5V时,时间不能少于120min。其误差为0.1Ah
欢迎关注三轮车资讯微信公众号(SLCZXGZH),了解更多电池知识!实际上行业标准规定:10Ah的电池,以5A电流放电到终止电压时间不得小于120min。企业产品实际达到的为130~137min。
48、什么是电池的过充电能力?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以1.2A电流连续充电48h,实际容量不得低于额定容量的95%。
49、什么是电池的过放电能力?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开始放电电流为12A&1.2A、以定阻抗方式连续放电2.0h,实际容量不得低于75%
50、什么是电池的低温保存特性?
行业标准规定,铅酸蓄电池在-10℃&0.1℃的环境条件下存放10h,实际容量不能低于70%
责任编辑:huangsilin
相关新闻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作者可以直接删除恶意评论、广告或违禁词语
据美国汽车设计公司Local Motors表示,第一版为低速街车,售价为18,000 到30,000美元,而高速公路版预计2016年底上市。这项设计源于公司在官网工程师...
新闻点击排行榜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负极;,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沿导线到负极;,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电极是正极;.根据电池反应来确定电子转移的数目.根据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来回答;根据反应,电解后的溶液要复原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需要加入克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说明原溶液中溶质电解完后,生成的溶液发生了电解,即有发生了电解,进而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确定的溶液的浓度,根据电子守恒来确定该电池组消耗的丙烷的体积.
解:在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负极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加上负极反应即为总的燃料燃烧反应方程式,负极反应等于总反应减去正极反应,即,故答案为:;,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二甲醚的电极是负极,故正确;,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沿导线到负极,故正确;,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在酸性环境下的电极反应为:,故错误;.根据电池反应可知道电子转移的数目是,故错误.故选;根据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消耗丙烷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所以当有克丙烷在电池的负极完全反应,则在电池的外电路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与足量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则与足量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当有克丙烷在电池的负极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放出的总能量为,所以放出的热量是,即;,故答案为:;;;溶液发生电解的方程式为:,离开反应体系的相当于是,现在要加入克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说明原溶液中溶质电解完后,生成的溶液发生了电解,即有发生了电解,转移的电子总数为,当转移电子时,根据得知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原的溶液的浓度,答:原的溶液的浓度;根据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消耗丙烷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即,当转移电子时,消耗丙烷的量是,体积是,答:该电池组消耗的丙烷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本题是一道综合知识题目,考查角度广,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很大.
1402@@3@@@@化学电源新型电池@@@@@@126@@Chemistry@@Senior@@$126@@2@@@@化学反应与能量@@@@@@21@@Chemistry@@Senior@@$21@@1@@@@化学反应原理@@@@@@3@@Chemistry@@Senior@@$3@@0@@@@高中化学@@@@@@-1@@Chemistry@@Senior@@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自日开幕以来,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题进行着艰苦的角力,但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慈善首富陈光标号创作的低碳之歌--《让我们再回到从前》让低碳概念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新能源开发中的燃料电池是低碳研究的重要领域.(1)可燃性的有机物和氧气在理论上都可以作为燃料电池中的反应物,现以{{C}_{x}}{{H}_{y}}{{O}_{z}}表示燃料电池中的有机反应物,{{O}_{2}}为正极反应物,40%的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请写出{{C}_{x}}{{H}_{y}}{{O}_{z}}-{{O}_{2}}-KOH燃料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2)茨城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质子交换膜二甲醚燃料电池(DDFC),该电池有较高的安全性.电池总反应为:C{{H}_{3}}OC{{H}_{3}}+3{{O}_{2}}=2C{{O}_{2}}+3{{H}_{2}}O,电池示意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A.a极为电池的负极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_{2}}+2{{H}_{2}}O+4{{e}^{-}}=4O{{H}^{-}}D.电池工作时,1mol二甲醚被氧化时有6mol电子转移(3)若用{{C}_{3}}{{H}_{8}}-{{O}_{2}}-KOH构成燃料电池,当有11克丙烷在电池的负极完全反应,则在电池的外电路上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此过程中放出的总能量为AKJ,并已知1molC{{O}_{2}}与足量K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为BKJ.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4)将一定数量的{{C}_{3}}{{H}_{8}}-{{O}_{2}}-KOH燃料电池按一定方式进行串联或者并联组成电池组以满足电解需要的电压.现用该电池组电解500mL某CuS{{O}_{4}}的稀溶液,电解后的溶液需要加入98克Cu{{(OH)}_{2}}才能使溶液恢复到原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若忽略电池组在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其能量全部用来电解CuS{{O}_{4}}溶液,计算:\textcircled{1}原CuS{{O}_{4}}的溶液的浓度.\textcircled{2}该电池组消耗的丙烷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查看: 1137|回复: 7
锂电池爆炸知识
转过来的知识供大家学习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2]-上等兵, 积分 1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50 积分
金币691 枚
在线时间247 小时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一、锂离子电池特性
锂是化学周期表上直径最小也最活泼的金属。体积小所以容量密度高,广受消费者与工程师欢迎。但是,化学特性太活泼,则带来了极高的危险性。锂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时,会与氧气产生激烈的氧化反应而爆炸。为了提升安全性及电压,科学家们发明了用石墨及钴酸锂等材料来储存锂原子。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形成了奈米等级的细小储存格子,可用来储存锂原子。这样一来,即使是电池外壳破裂,氧气进入,也会因氧分子太大,进不了这些细小的储存格,使得锂原子不会与氧气接触而避免爆炸。锂离子电池的这种原理,使得人们在获得它高容量密度的同时,也达到安全的目的。
锂离子电池充电时,正极的锂原子会丧失电子,氧化为锂离子。锂离子经由电解液游到负极去,进入负极的储存格,并获得一个电子,还原为锂原子。放电时,整个程序倒过来。为了防止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碰触而短路,电池内会再加上一种拥有众多细孔的隔膜纸,来防止短路。好的隔膜纸还可以在电池温度过高时,自动关闭细孔,让锂离子无法穿越,以自废武功,防止危险发生。
锂电池芯过充到电压高于4.2V后,会开始产生副作用。过充电压愈高,危险性也跟着愈高。锂电芯电压高于4.2V后,正极材料内剩下的锂原子数量不到一半,此时储存格常会垮掉,让电池容量产生永久性的下降。如果继续充电,由于负极的储存格已经装满了锂原子,后续的锂金属会堆积于负极材料表面。这些锂原子会由负极表面往锂离子来的方向长出树枝状结晶。这些锂金属结晶会穿过隔膜纸,使正负极短路。有时在短路发生前电池就先爆炸,这是因为在过充过程,电解液等材料会裂解产生气体,使得电池外壳或压力阀鼓涨破裂,让氧气进去与堆积在负极表面的锂原子反应,进而爆炸。因此,锂电池充电时,一定要设定电压上限,才可以同时兼顾到电池的寿命、容量、和安全性。最理想的充电电压上限为4.2V。
锂电芯放电时也要有电压下限。当电芯电压低于2.4V时,部分材料会开始被破坏。又由于电池会自放电,放愈久电压会愈低,因此,放电时最好不要放到2.4V才停止。锂电池从3.0V放电到2.4V这段期间,所释放的能量只占电池容量的3%左右。因此,3.0V是一个理想的放电截止电压。
充放电时,除了电压的限制,电流的限制也有其必要。电流过大时,锂离子来不及进入储存格,会聚集于材料表面。这些锂离子获得电子后,会在材料表面产生锂原子结晶,这与过充一样,会造成危险性。万一电池外壳破裂,就会爆炸。
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保护,至少要包含:充电电压上限、放电电压下限、及电流上限三项。一般锂电池组内,除了锂电池芯外,都会有一片保护板,这片保护板主要就是提供这三项保护。但是,保护板的这三项保护显然是不够的,全球锂电池爆炸事件还是频传。要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对电池爆炸的原因,进行更仔细的分析。
二、电池爆炸原因:
1: 内部极化较大!
2:极片吸水,与电解液发生反应气鼓.
3:电解液本身的质量,性能问题.
4:注液时候注液量达不到工艺要求.
5:装配制程中激光焊焊接密封性能差,漏气.测漏气漏测.
6:粉尘,极片粉尘首先易导致微短路,....具体原因未知
7:正负极片较工艺范围偏厚,入壳难.
8:注液封口问题,钢珠密封性能不好导致气鼓.
9:壳体来料存在壳壁偏厚,壳体变形影响厚度.
三、爆炸类型分析
电池芯爆炸的类形可归纳为外部短路、内部短路、及过充三种。此处的外部系指电芯的外部,包含了电池组内部绝缘设计不良等所引起的短路。
当电芯外部发生短路,电子组件又未能切断回路时,电芯内部会产生高热,造成部分电解液汽化,将电池外壳撑大。当电池内部温度高到135摄氏度时,质量好的隔膜纸,会将细孔关闭,电化学反应终止或近乎终止,电流骤降,温度也慢慢下降,进而避免了爆炸发生。但是,细孔关闭率太差,或是细孔根本不会关闭的隔膜纸,会让电池温度继续升高,更多的电解液汽化,最后将电池外壳撑破,甚至将电池温度提高到使材料燃烧并爆炸。
内部短路主要是因为铜箔与铝箔的毛刺穿破隔膜,或是锂原子的树枝状结晶穿破膈膜所造成。这些细小的针状金属,会造成微短路。由于,针很细有一定的电阻值,因此,电流不见得会很大。铜铝箔毛刺系在生产过程造成,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池漏电太快,多数可被电芯厂或是组装厂筛检出来。而且,由于毛刺细小,有时会被烧断,使得电池又恢复正常。因此,因毛刺微短路引发爆炸的机率不高。
这样的说法,可以从各电芯厂内部都常有充电后不久,电压就偏低的不良电池,但是却鲜少发生爆炸事件,得到统计上的支持。因此,内部短路引发的爆炸,主要还是因为过充造成的。因为,过充后极片上到处都是针状锂金属结晶,刺穿点到处都是,到处都在发生微短路。因此,电池温度会逐渐升高,最后高温将电解液气体。这种情形,不论是温度过高使材料燃烧爆炸,还是外壳先被撑破,使空气进去与锂金属发生激烈氧化,都是爆炸收场。
但是过充引发内部短路造成的这种爆炸,并不一定发生在充电的当时。有可能电池温度还未高到让材料燃烧、产生的气体也未足以撑破电池外壳时,消费者就终止充电,带手机出门。这时众多的微短路所产生的热,慢慢的将电池温度提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爆炸。消费者共同的描述都是拿起手机时发现手机很烫,扔掉后就爆炸。
综合以上爆炸的类型,我们可以将防爆重点放在过充的防止、外部短路的防止、及提升电芯安全性三方面。其中过充防止及外部短路防止属于电子防护,与电池系统设计及电池组装有较大关系。电芯安全性提升之重点为化学与机械防护,与电池芯制造厂有较大关系。
四、设计规范
由于全球手机有数亿只,要达到安全,安全防护的失败率必须低于一亿分之一。由于,电路板的故障率一般都远高于一亿分之一。因此,电池系统设计时,必须有两道以上的安全防线。常见的错误设计是用充电器(adaptor)直接去充电池组。这样将过充的防护重任,完全交给电池组上的保护板。虽然保护板的故障率不高,但是,即使故障率低到百万分之一,机率上全球还是天天都会有爆炸事故发生。
电池系统如能对过充、过放、过电流都分别提供两道安全防护,每道防护的失败率如果是万分之一,两道防护就可以将失败率降到一亿分之一。常见的电池充电系统方块图如下,包含充电器及电池组两大部分。充电器又包含适配器(Adaptor)及充电控制器两部分。适配器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充电控制器则限制直流电的最大电流及最高电压。电池组包含保护板及电池芯两大部分,以及一个PTC来限定最大电流。
文字方块: 适配器交流变直流文字方块: 充电控制器限流限压文字方块: 充电器文字方块: 保护板过充、过放过流等防护文字方块: 电池组文字方块: 限流片文字方块: 电池芯以手机电池系统为例,过充防护系利用充电器输出电压设定在4.2V左右,来达到第一层防护,这样就算电池组上的保护板失效,电池也不会被过充而发生危险。第二道防护是保护板上的过充防护功能,一般设定为4.3V。这样,保护板平常不必负责切断充电电流,只有当充电器电压异常偏高时,才需要动作。过电流防护则是由保护板及限流片来负责,这也是两道防护,防止过电流及外部短路。由于过放电只会发生在电子产品被使用的过程。因此,一般设计是由该电子产品的线路板来提供第一到防护,电池组上的保护板则提供第二道防护。当电子产品侦测到供电电压低于3.0V时,应该自动关机。如果该产品设计时未设计这项功能,则保护板会在电压低到2.4V时,关闭放电回路。
总之,电池系统设计时,必须对过充、过放、与过电流分别提供两道电子防护。其中保护板是第二道防护。把保护板拿掉后充电,如果电池会爆炸就代表设计不良。
上述方法虽然提供了两道防护,但是由于消费者在充电器坏掉后,常会买非原厂充电器来充电,而充电器业者,基于成本考虑,常将充电控制器拿掉,来降低成本。结果,劣币驱逐良币,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劣质充电器。这使得过充防护失去了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而过充又是造成电池爆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劣质充电器可以称得上是电池爆炸事件的元凶。
当然,并非所有的电池系统都采用如上图的方案。在有些情况下,电池组内也会有充电控制器的设计。例如:许多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加电池棒,就有充电控制器。这是因为笔记型计算机一般都将充电控制器做在计算机内,只给消费者一个适配器。因此,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加电池组,就必须有一个充电控制器,才能确保外加电池组在使用适配器充电时的安全。另外,使用汽车点烟器充电的产品,有时也会将充电控制器做在电池组内。
最后的防线
如果电子的防护措施都失败了,最后的一道防线,就要由电芯来提供了。电芯的安全层级,可依据电芯能否通过外部短路和过充来大略区分等级。由于,电池爆炸前,如果内部有锂原子堆积在材料表面,爆炸威力会更大。而且,过充的防护常因消费者使用劣质充电器而只剩一道防线,因此,电芯抗过充能力比抗外部短路的能力更重要。
9.铝壳电芯与钢壳电芯安全性比较铝壳相对于钢壳具有很高的安全优势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材内为何要加VGCF碳管?1. 不管正或负极活性材都会有膨胀收缩的问题,一般负极碳材有20%膨胀收缩
率,而像LFP正极材料有6%膨胀收收率。当多次充放电中,其正、负活性材颗粒与颗粒之间接触少、间隙加大,甚至有些脱离集电极,导致电子与离子传输路径断续不连续相,成为死的活性材,不再参与电极反应。因此循环使用寿命下降。VGCF碳管有很大的长径比,即使正、负活性材膨胀收缩后,其活性材颗粒间之间隙,可藉由VGCF碳管架桥连接,电子与离子传输不会间断。
由于VGCF碳管微结构是中空多管壁,可以让正、负电极吸纳更多的电解液,
使得锂离子可以顺利快速嵌入或脱嵌,因此,有利于高倍率充放电。
3. VGCF是高强度纤维状长径比大之材料,可增加电极板的可挠性,正极或负极活性材颗粒间之黏接力或与极板间之黏接力更强,不会因挠曲而龟裂掉粉。
4.VGCF本质是高导电高导热特性,正极活性材其导电性都不好,添加VGCF
以提高正极活性材的导电性,也提高正极或负极的导热系数,利于散热。
解剖电池时遇到些情况,下面罗列出来,不知道各位前辈对这些情况有何见解.
1.明明很容易断的正极片注液以后却变得柔软.?
2.正极片出现褶皱现象(内层)?
3.刚拆出来的负极片边缘和内层会是暗紫色,和极片中间部分颜色不一样.(中间是金黄色)?
4.为什么每次拆开的负极片头部(第一小片)会有很多白色物质,是不是锂,为什么在那里这么多.
5.为什么短路以后正极片上面有铜,是不是负极的铜被电解过来.而且为什么是在正极头部吸铜最多.
6.负极耳发黑,是不是短路现象.(大电流通过的遗迹)或者是负极石墨溶解?
7.观察正极料过量,是不是在负极片上滴水,看是否燃火. 答案搜索声明没有标准答案,以现场为主)
第一:极片充放电后已经反弹,肯定变软,通俗点,没那么死了.里面松了;
第二:那个是正常的~前面几圈卷饶时贴近卷针,肯定有折痕...除非你用非常厚的针,呵呵,这个不可能哦
第三:没充电灰色,半充暗紫色,满充金黄,那种情况自己想,提示:浸润程度;
第四:负极片头部(第一小片)会有很多白色物质,其他地方要是没有,就是你设计问题,是析锂;
第五:这个问题不清楚,不知道你那什么情况,是不是反充了,是整体还是部分,也有可能短路..
第六:负极耳发黑,看情况了,一般是短路,
第七:滴水谁给你教的? 没听过;正极料过量,负极很明显的,当然你要排除外因;
1.隔膜局部发黄或有黑点,是否曾经大电流通过,击穿隔膜.短路造成,可能是粉尘,也可能是你隔膜本来有孔,当然也有材料方面的可能;
2.在电池外包装时,点焊铆钉时电流不稳定或电流过大会使外露负极耳旁的隔膜烧坏,但高温胶是否会被烧掉.
这个还没见过,一般点焊是瞬间的,能量大到可以烧化里面的隔膜还真没见过,高温胶只是奈温高点,你要是有个1000度一样完蛋,爆炸的电池你可以看看,高温胶纸也成灰咧
关于充电电池
1.认识记忆效应
2.电池需要激活吗
3.前三次要充12小时吗
4.充电电池有最佳状态吗
5.真的是充电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吗
6.直充标的输出电流就等于充电电流吗
7.循环充放电一次就是少一次寿命吗
8.电池容量越高越好吗
9.充饱的电池进行存储好吗
10.座充的绿灯亮了以后在多充一个小时有用吗
11.座充充电比直充饱吗
1.认识记忆效应
电池记忆效应是指电池的可逆失效,即电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复的性能。记忆效应是指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倾向。这个最早定义在镍镉电池,镍镉的袋式电池不存在记忆效应,烧结式电池有记忆效应。而现在的镍金属氢(俗称镍氢)电池不受这个记忆效应定义的约束。
因为现代镍镉电池工艺的改进,上述的记忆效应已经大幅度的降低,而另外一种现象替换了这个定义,就是镍基电池的“晶格化”,通常情况,镍镉电池受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而镍氢电池则只受“晶格化”记忆效应的影响,而且影响较镍镉电池的为小。
在实际应用中,消除记忆效应的方法有严格的规范和一个操作流程。操作不当会适得其反。
对于镍镉电池,正常的维护是定期深放电:平均每使用一个月(或30次循环)进行一次深放电(放电到1.0V/每节,老外称之为exercise),平常使用是尽量用光电池或用到关机等手段可以缓解记忆效应的形成,但这个不是exercise,因为仪器(如手机)是不会用到1。0V/每节才关机的,必须要专门的设备或线路来完成这项工作,幸好许多镍氢电池的充电器都带有这个功能。
对于长期没有进行exercise的镍镉电池,会因为记忆效应的累计,无法用exercise进行容量回复,这时则需要更深的放电(老外称recondition),这是一种用很小的电流长时间对电池放电到0.4V每节的一个过程,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
对于镍氢电池,exercise进行的频率大概每三个月一次即可有效的缓解记忆效应。因为镍氢电池的循环寿命远远低于镍镉电池,几乎用不到recondition这个方法。
▲建议1:每次充电以前对电池放电是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因为电池的使用寿命无谓的减短了。
▲建议2:用一个电阻接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放电是不可取的,电流没法控制,容易过放到0V,甚至导致串联电池组的电池极性反转。
2.电池需要激活吗?
回答是电池需要激活,但这不是用户的要做的事。我参观过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厂,锂离子电池在出厂以前要经过如下过程:
锂离子电池壳灌输电解液-封口-化成,就是恒压充电,然后放电,如此进行几个循环,使电极充分浸润电解液,充分活化,以容量达到要求为止,这个就是激活过程--分容,就是测试电池的容量选取不同性能(容量)的电池进行归类,划分电池的等级,进行容量匹配等。这样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到用户手上已经是激活过的了。我们大家常用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也是如此化成激活以后才出厂的。其中有些电池的激活过程需要电池处于开口状态,激活以后再封口,这个工序也只可能有电芯生产厂家来完成了。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厂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这个时间有时会很长,短则1个月,长则半年,这个时候,因为电池电极材料会钝化,所以厂家建议初次使用的电池最好进行3~5次完全充放过程,以便消除电极材料的钝化,达到最大容量。
在2001年颁布的三个关于镍氢。镍镉和锂离子电池的国标中,其初始容量的检测均有明确规定,对电池可以进行5次深充深放,当有一次符合规定时,试验即可停止。这很好的解释了我说的这个现象。
★那么称之为“第二次激活”也是可以的,用户初次使用的“新”电池尽量进行几次深充放循环。
●然而据我的测试(针对锂离子电池),存储期在1~3个月之内的锂离子电池,对它进行深充深放的循环处理,其容量提高现象几乎不存在。(我在专题讨论区有关于电池激活的测试报告)
3.前三次要充12小时吗?
这个问题是紧扣上面的电池激活问题的,姑且设出厂的电池到用户手上有电极钝化现象,为了激活电池进行深充深放电循环3次。其实这个问题转化为深充是不是就是要充12个小时的问题。那么我的另一片文章《论手机电池的充电时间》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答案是不需要充12小时。
早期的手机镍氢电池因为需要补充和涓流充电过程,要达到最完美的充饱状态,可能需要5个小时左右,但是也是不需要12个小时的。而锂离子电池的恒流恒压充电特性更是决定了它的深充电时间无需12个小时。
对于锂离子电池有人会问,既然恒压阶段锂离子电池的电流逐渐减小,是不是当电流小到无穷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深充。我曾经画出恒压阶段电流减小对时间的曲线,对它进行多次曲线拟合,发现这个曲线可以用1/x的函数方式接近与零电流,实际测试时因为锂离子电池本身存在的自放电现象,这个零电流是永远不可能到达的。
以600mAh的电池为例,设置截至电流为0.01C(即6mA),它的1C充电时间不超过150分钟,那么设置截至电流为0.001C(即0.6mA),它的充电时间可能为10小时--这个因为仪器精度的问题,已经无法精确获得,但是从0.01C到0.001C获的容量经计算仅为1.7mAh,以多用的7个多小时来换取这仅仅的千分之三不到的容量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何况,还有其它的充电方式,比如脉冲充电方式使锂离子电池来达到4.2V的限制电压,它根本没有截止最小电流判断阶段,一般150分钟后它就是100%充饱了。许多手机都是用脉冲充电方式的。
有人曾经用手机显示充饱后,再用座充进行充电来确认手机的充饱程度,这个测试方法欠严谨。
首先座充显示绿灯不是检测真正充饱与否的一个依据。
★★检测锂离子电池充饱与否的唯一最终的方法就是测试在不充电(也不放电)状态时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压。
所谓恒压阶段电流减小其真正的目的就是逐渐减小在电池内阻上因充电电流而产生的附加电压,当电流小到0.01C,比如6mA,这个电流乘与电池内阻(一般在200毫欧之内)仅为1mV,可以认为这时的电压就是无电流状态的电池电压。
其次,手机的基准电压不一定等于座充的基准电压,手机认为充饱的电池到了座充上,座充却不认为已经充饱,却继续进行充电。
4.充电电池有最佳状态吗?
有一种说法就是,充电电池使用得当,会在某一段循环范围出现最佳的状态,就是容量最大.这个要分情况,密封的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如果使用得当(比如定期的维护,防止记忆效应的产生和累计),一般会在100~200个循环处达到其容量的最大值,比如出厂容量为1000mAh的镍氢电池用了120次循环后,其容量有可能达到1100mAh。几乎所有的日本镍氢电池生产商的技术规格书中描述镍基电池的循环特性的图上我都能看到这样的描述。
★镍基电池有最佳状态,一般在100~200循环次数之间达到其最大容量
对于液态锂离子电池,却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循环容量的驼峰现象,从锂离子电池出厂到最终电池报废为止,其容量的表现就是用一次少一次。我在对锂离子电池做循环性能的时候也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容量回升的迹象。
★锂离子电池没有最佳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锂离子电池更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表现不同的性能,在25~40度的环境温度会表现其最好性能,而低温或高温状态,他的性能就大打折扣了。要使你的锂离子电池充分展现它的容量,一定要细心的注意使用环境,防止高低温现象,比如手机放在汽车的前台上,中午的太阳直射很容易就可以使其超过60度,北方的用户的电池待机时间,同等网络情况下,就没有南方的用户长了。
5.真的是充电电流越大,充电越快吗?
《论手机电池的充电时间》一文中已经讲了这个问题,对于恒流充电的镍基电池,可以这么说,而对应锂离子电池,这个是不完全正确的。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在一定电流范围内(1.5C~0.5C),提高恒流恒压充电方式的恒流电流值,并不能缩短充饱锂离子电池的时间。
6.直充标的输出电流就等于充电电流吗?
这就要讨论手机的充电方式了,对于充电管理在手机里面的,设定同样一个直充(实际应称为电源适配器)的输出如:5.3V 600mA
A. 充电管理是开关方式(高频脉宽调整PWM方式),这个充电方式,手机并没有完全利用直充的输出能力,直充工作在恒压段,输出5.3V,此时真正的充电电流由手机的充电管理进行调整,而且肯定要小于600mA,一般在300~400mA。这个时候,大家看到的直充的输出电流就不是手机的充电电流。比如Motorola的许多直充其输出为5.0V 1A,真正对电池充电的也就用到了500mA足矣,因为手机的电池容量也不过580mAh。
★这时直充上标的输出电流就不等于实际充电电流
B. 充电管理为脉冲方式的,这个充电方式,手机完全利用了直充的限流电流,就是用了600mA在电池上,这个时候,直充的输出电流就是充电电流了。
当然以上的都是指在锂离子电池的恒流阶段或镍氢电池的充电而言。
如果手机没有充电管理,把充电的管理移到了直充上,比如许多的CDMA手机都是如此,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它的输出写的很明白,比如输出:4.2V 500mA,这个就是锂离子电池恒流恒压两个数据了。
7.循环充放电一次就是少一次寿命吗?
循环就是使用,我们是在使用电池,关心的是使用的时间,为了衡量充电电池的到底可以使用多长时间这样一个性能,就规定了循环次数的定义。实际的用户使用千变万化,因为条件不同的试验是没有可比性的,要有比较就必须规范循环寿命的定义。
国标如是规定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测试条件及要求:在25度室温条件下以恒流恒压方式1C的充电制度充电150分钟,以恒流1C的放电制度放电到2.75V截止为一次循环。当有一次放电时间小于36分钟时试验结束,循环次数必须大于300次。解释:
A. 这个定义规定了循环寿命的测试是以深充深放方式进行的
B. 规定了循环寿命按照这个模式执行后必须超过300次以后容量仍然有60%以上。   
实际上,不同的循环制度得到的循环次数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以上其它的条件不变,仅仅把4.2V的恒压电压改为4.1V的恒压电压对同一个型号的电池进行循环寿命测试,这样这个电池就已经不是深充方式了,最后测试得到循环寿命次数可以提高近60%。那么如果把截止电压提高到3.9V进行测试,其循环次数应该可以增加数倍。
这个关于循环一次就少一次寿命的说法已经有许多友人进行了讨论,我只是补充说明一下而已,大家在谈论循环次数的时候不能忽视循环的条件。
●抛开规则谈论循环次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循环次数是检测电池寿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误区:许多人喜欢把手机锂离子电池用到自动关机再充电。这个完全没有必要。
实际上,用户不可能按照国标测试模式对电池进行使用,没有一个手机会在2.75V才关机,而其放电模式也不是大电流恒流放电,而是GSM的脉冲放电和平时的小电流放电混合的方式。
有另外一种关于循环寿命的衡量方法,就是时间。有专家提出一般民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寿命是2~3年,结合实际的情况,比如以60%的容量为寿命的终止,加上锂离子电池的时效作用(参考第9点),用时间来表述循环寿命我认为更为合理。
铅蓄电池的充电机理就类似与锂离子电池,是限流限压方式,使用的方式就是浅充浅放,他的寿命表述就是时间,没有次数,比如10年。
★★★所以,对于锂离子电池,没有必要用到关机再充电,锂离子电池本来就适合用随时充电的方式进行使用,这也是他针对镍氢电池的最大优势之一,请大家善加利用这个特性。
8.电池容量越高越好吗?
不同型号(特别是不同体积)的电池,他的容量越高,提供使用的时间越长。抛开体积和重量的因素,当然容量越高越好。
但是同样的电池型号,标称容量(比如600mAh)也相同,实际测的初始容量不同:比如一个为660mAh,另一个是605mAh,那么660mAh的就比605mAh的好吗?
实际情况可能是容量高的是因为电极材料中多了增加初始容量的东西,而减少了电极稳定用的东西,其结果就是循环使用几十次以后,容量高的电池迅速容量衰竭,而容量低的电池却依然坚挺。许多国内的电芯厂家往往以这个方式来获得高容量的电池。而用户使用半年以后待机时间却是差得一塌糊涂。
民用的那些AA镍氢电池(就是五号电池),一般是1400mAh,却也有标超高容量的(1600mAh),道理也是一样。
★提高容量的代价就是牺牲循环寿命,厂家不在电池材料的改性上下文章,是不可能真正“提高”电池容量的。
9.充饱的电池进行存储好吗
锂离子电池有一个特性非常不好,就是锂离子电池的时效(或称老化,老外称为aging),就是锂离子电池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不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永久的丧失,这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从一出厂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衰竭历程。不同的温度和电池充饱状态,其时效后果不同,以下数据摘自参考文献[1],以容量的百分比形式列出:
存储温度--40%充电状态-------100%充电状态
0度-------98%(一年以后)-----94%(一年以后)
25度------96%(一年以后)-----80%(一年以后)
40度------85%(一年以后)-----65%(一年以后)
60度------75%(一年以后)-----60%(3个月以后)
由此可见,存储温度越高和电池充的越饱,其容量损失就越厉害。所以不推荐长期的保存锂离子电池,反之,厂家应该象对待腐烂的食物一样将其回收。用户要密切留意电池的生产日期。
★如果用户手中有闲置的电池,那么专家推荐的存储条件为充电水平是40%,存储温度低于15度或更低。
而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则几乎不受这个时效作用,长期存储的镍基电池在进行几个深充深放以后就可以恢复其原始容量了。
10.座充的绿灯亮了以后在多充一个小时有用吗?
绿灯只是一个指示,真正充饱与否在于座充对电池充电过程的控制和判断。以4.2V的锂离子电池为例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是控制,控制对电池的输出是先恒流,后恒压(电流逐渐减小)。
然后是判断,判断电流小于某个电流值时,显示绿灯,因为模数转换的精度和本身的电压精度是受限制的,座充通常设定这个电流值为50mA,此时显示绿灯,那么电池确实离它真正的充饱还有10%不到(据我所测,现在的锂离子电池以50mA截止充电的话,其容量已经可以达到95%,充电接受能力大大提高)。现在的问题是座充接下去在干什么:
A. 如果接下去,座充彻底关断充电回路,没有继续进行恒压充电,那么在座充上再放置10个小时也是于事无补。许多的座充设计方案就是这样的,比如TI(德州仪器)的BQ2057系列充电芯片,linear(凌特)的LT1800系列都是如此。
 B. 座充继续进行恒压充电,并严格控制电压不超出4.2V,无疑再多充一个小时,确实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
C. 座充继续充电,但是它的电流控制很糟糕,不小心就使电池超出了4.2V,而且继续往上跑。因为锂离子电池不能吸收任何过充。持续对电池施加电流,就会造成这个后果,那么过充就发生了。这个当然是设计不好的座充,比如常见的即可充锂离子电池又可充镍氢电池的十几块钱的“蛋充”。
D. 还有一种充电管理芯片,比如maxim(美信)的1679芯片,与许多手机充电管理相同,它采用脉冲方式充电,它在显示绿灯的时候,就是锂离子电池已经100%充饱了,当然再放置一个小时,它也不会过充,显然又是在做无用功。
用户实际上不知道绿灯亮了以后座充到底在干什么,A或B或D,都有可能,座充说明书不写这些东西的。排除不合格的座充,我们其实应该相信合格和原装的座充,绿灯亮着的话,为什么不取下来用呢?这对用户实际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充的不饱又不影响循环寿命(如上第7点所述),95%的容量也是可以接受的。除非有爱好者能深入分析自己的座充到底是以那种方式的在充电,否则我们不妨-- ★亮绿灯后就取下来用。
11.座充充电比直充饱吗?
看完了前面的话,这个问题就是最好回答的了,问题的实质就是充电方式的区别。
★不存在座充一定比直充充的饱的说法,也不存在直充一定比座充充的饱的说法。重要的是它们的充电方式是不是能最快最大的充饱电池。
结语: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电池,“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电池消费者,应该购买、使用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作为电池制造商,应该生产新型绿色环保电池。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创建、保护我们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
很有参考价值&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6]-四级士官, 积分 8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 积分
金币538 枚
在线时间62 小时
这个说的是手机那种电池吧,聚合物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金币2878 枚
荣誉168 点
在线时间4384 小时
看的眼都兰了终于看完。楼主辛苦了
追寻在路上,无法停住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14]-上校, 积分 206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50 积分
金币16169 枚
在线时间2361 小时
好帖,顶一个
主题帖子好友
头像被屏蔽
主题帖子好友
金币1702 枚
荣誉165 点
在线时间995 小时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Lv.6]-四级士官, 积分 8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72 积分
金币538 枚
在线时间62 小时
铁理把帖子里面提到的缺点都解决啦,帖子里说的是手机聚合物锂电池
主题帖子好友
主题帖子好友
金币23034 枚
在线时间2376 小时
高温是锂电池的天敌
时风四轮电动,70V240AH铁锂,4000W串励电机,300A控,极速:速度60电流50压降1V,续行180。3000W增程发电机。
二轮:800W电机6040铁锂正弦波28A控制器,速度35开弱磁40.
手机客户端达人勋章
会员星座专属勋章(3/21 - 4/20)
该会员热爱论坛,在线时间比较长
中国心勋章
表明中国凝聚力,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蓄电池放电负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