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是30,后2个数的平均数 第一ppt是36,第三个数是多少

有abc三个数 已知ab两数的平均数是24 bc两数的平均数是30 ab两数的平均数是42 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有abc三个数 已知ab两数的平均数是24 bc两数的平均数是30 ab两数的平均数是42 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a+b=24*2=48b+c=2*30=60a+c=2*42=84三式相加a+b+c=(48+60+84)/2=192/2=96得(a+b+c)/3=32
与《有abc三个数 已知ab两数的平均数是24 bc两数的平均数是30 ab两数的平均数是42 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相关的作业问题
证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b-c)x2+(c-a)x+a-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a)2-4(b-c)(a-b)=0,∴c2-2ac+a2-4(ab-b2-ac+bc)=0,∴a2+4b2+c2-4ab+2ac-4bc=0,∴(a-2b+c)2=0,∴a-2b+c=0,∴2b=a+c.
∵在△ABC中,a=xcm,b=2cm,B=45°,∴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得:sinA=asinBb=xo222=24x,∵B=45°,∴0<A<135°,要使三角形有两解,得到45°<A<135°,即22<sinA<1,∴22<24x<1,解得:2<x<22,故选:A.
1.∵Y+2X=40㎝∴Y=40-2X2.∵Y=40-2X>0 2X>Y∴10<X<203.X=15㎝Y=40-30=10㎝ 再问: 第一题是? 再答: 那不是吗?再问: 并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 再答: 呃……你就采纳吧!不然只告你这么多~再问: 会采纳的啦 先说嘛 再答: 1)y=40-2x2)2x>y,2x+y=4
∵Y+2X=40㎝& & & ∴Y=40-2X&2.&∵Y=40-2X>0& & & 2X>Y& & & & ∴10<X<203.& &X=15㎝& & &nb
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可得,2cosAsinB=sinC=sin(A+B)∴2cosAsinB=sinAcosB+sinBcosA∴sinAcosB-sinBcosA=0,∴sin(A-B)=0,∴A=B∵(a+b+c)(a+b-c)=3ab∴(a+b)2-c2=3ab即a2+b2-c2=ab由余弦定理可得cosC=a2
如图示分别过O作BC、AC的垂线,交BC、AC于D、E 连接AD、BE则有BC⊥AD,BE⊥AC,设AD、BE相交于O‘ ,连接CO',并延长交AB于F,则有CF⊥AB,连接OO'显然OO'垂直于平面ABC,所以OO'⊥AB ,所以AB垂直于平面OO'C ,所以OC⊥AB
证明三角形DCE与三角形FBE全等即可,然后通过两直线平行且相等证明是平行四边形
【此题我刚做过,再给你复制一遍】在AC上取一点M,使CM=AE,连接DM,AD,EF∵⊿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垂直平分BC∴∠EAD=∠C=45º,AD=DC,又∵AE=CM∴⊿AED≌⊿CMD(SAS)∴ED=MD,∠EDA=∠MDC∵∠EDA+∠ADF=∠EDF=45º∴∠MDC+∠AD
∵∠A+∠B+∠C=180°,∴∠C=180°-∠A-∠B=180°-80°-60°=40°,又∵DE∥BC,∴∠CED+∠C=180°,∴∠CED=180°-40°=140°.故选D.
甲数=28乙数=28-6=22丙数=22x2=44丁数=44-8=36戊数=(28+22+44+36)÷4+7.5=130÷4+7.5=32.5+7.5=40平均数=(130+40)÷5=34中位数=36
不要被空间四边形迷惑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四面体连接AC OB构成四面体做辅助线PN NM MQ QP其中MQ=PN=1/2 AB(三角形中位线)同理PQ=MN=1/2 OC又AB=OC所以MQ=PN=PQ=MN所以四边形MQPN是菱形根据菱形对角线垂直定理PM垂直QN得证
因为S△OMNS△OBN=OMOB=S△OMAS△OBA,∴S△OMN=S△OMAS△OBA,由S△OMN=32×1=32,设S△CMN=x,∵由S△ABNS△ANC=S△MBNS△MNC=BNNC,∴2+13+32+X=32+1X,解得x=452,即S△CMN=22.5.答:△MNC的面积是22.5.
参考∵{x=1 y=3和{x=3 y=5是方程ax+by=30的两组解∴a+3b=30①,3a+5b=30②﹙②-①﹚÷2,得a+b=0即b=﹣a③③代入①得﹣2a=30∴a=﹣15∴b=15
取SB中点M,连接EM,FM则直线EF与AB所成角即为EF与EM所成角(三角形中位线),然后在三角形EFM内用余弦定理就行了~思路是这样的.
在菱形ABCD中,∠B=∠D,AB=AE,AD=AF,所以∠BAE=∠DAF所以△BAE≌△DAF,所以∠BAE=∠DAF,BE=DF,所以EC=FC设∠BAE=a,∠C=∠BAD=60+2a,所以∠CEF=60-a,所以∠ABE=∠AEB=60+a,在△ABE中,∠B+∠BAE+∠AEB=180,即2(60+a)+a
在菱形ABCD中,∠B=∠D,AB=AE,AD=AF,所以∠BAE=∠DAF所以△BAE≌△DAF,所以∠BAE=∠DAF,BE=DF,所以EC=FC设∠BAE=a,∠C=∠BAD=60+2a,所以∠CEF=60-a,所以∠ABE=∠AEB=60+a,在△ABE中,∠B+∠BAE+∠AEB=180,即2(60+a)+a
△ADE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对哈?△ABE的面积+△CDE的面积也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对哈?△CDF的面积也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对哈?所以△ABE的面积+△CDE的面积=△CDF的面积,对哈?所以S三角形ABE=S三角形CEF,明白了哈?
∵ΔADE与平行四边形ABCD同底(AD)等高,设平行四边形面积为S,∴SΔADE=1/2S,∴SΔABE+SΔCDE=1/2S……①,∵ΔCDF与平行四边形同底(CD)等高,∴SΔCDF=1/2S,即SΔCEF+SΔCDE=1/2S……②,结合①、②得:SΔABE=SΔCEF.
a2-a1=a4-a3=a6-a5=a8-a7=a10-a9=d所以(a2+a4+a6+a8+a10)-(a1+a3+a5+a7+a9)=5d所以5d=30-15d=3
1)y=40-2x2)2x>y,2x+y=40.所以10三下数学平均数问题专项训练题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三下数学平均数问题专项训练题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三下数学平均数问题专项训练题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三下奥数题――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 练习一:& 1、用4个同样的杯子,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和3厘米。这四杯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分别是90分、96分、92分和98分。小明这四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3、某学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和312人。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两筐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梨有多少千克?&&
练习二:& 1、幼儿园小朋友做红花,小明做了7朵,小红做了9朵,小花和小张合作了12朵。平均每人做红花多少朵?&&
&2、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放书和第三层共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
3、某工厂第一、第二车间共有工人180人,第三车间有103人,第四车间有81人。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
4、商店有蓝气球和红气球共43只,黄气球有20只,绿气球有33只。平均每种气球有多少只?
&练习三:& 1、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了113棵,第三天植了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
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是197分,英语考了91分,小明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
3、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
练习四:& 1、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这辆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2、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鸡,第一批的20只每只重60克,第二批的30只每只重70克,小明家的小鸡平均每只多少克?& &
3、少先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7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组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4、有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
练习五:& 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是98分,最低分是86,其余5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2。这一组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
2、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厘米,最近的跳了144厘米,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米。这一组同学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3、一组学生测量身高,最高的是150厘米,最矮的是136厘米,其余4名同学都为143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
4、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2人得了最高分90分,1人得了最低分70分,其余5名同学都得了78分。这组同学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练习六:& 1、小明前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小明第四次测验得了多少分?&&
2、有四个采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如果加上丁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
3、期中考试中,小明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英语后平均成绩是93分。他的英语成绩考了多少分?&& &
4、小明、小红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小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小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
练习七:& 1、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科学的平均分是91分,英语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2分。小明的英语考了多少分?&&
&2、小明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前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前四次的提高了1分。小明第5次数学测验得了多少分?&& &
3、小王、小张和小李三人体育测试平均成绩是82分,如果加上小刘四人平均成绩就提高了4分。小刘体育测验的分数是多少分? &4、一个同学读一本书,共10天读完,平均每天读8页,前6天他平均每天读6页。后4天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
&练习八:& 1、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2、有5个数的平均数为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时5个数的平均数是4。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
3、有3个数的平均数为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5。这个被改的数原来是多少?&&
4、期中考试中小明4门科目的平均分是94分,由于老师批改的错误,其中有一门科目被改为87分,这时4门科目的平均分是92分。这个被改的科目原来是多少分?
&练习九:& 1、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21,其中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26。第二个数是多少?& &
&2、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4,其中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0,后2个数的平均数是36。第3个数是多少?&& &
3、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100,其中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8。第二个数是多少?&& &
4、小林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功课测试的平均分是89分,前三门的平均分为92分,后两门的平均分为88分。小林英语测试得多少分?& &
5、有六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25,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1,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32,那么第三个数是多少?&
6、东东、明明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4岁,明明、亮亮两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7岁,那么亮亮比东东大几岁?&
7、小敏期末考试,数学92分,语文90分,英语成绩比这三门的平均成绩高4分。问:英语得了多少分?&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当前位置: >>
日三年级数学奥数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等量推理)1
姓名---------
知识要点:1、抓住题里的每个条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2、得出正确的结论,应从条件中,找出关键的条件入手,然后一步一步理解。
4、解答类似问题,要善于画线段图理解
2. □=○○○○○○
□=△○○○
问:△=(
3. 已知:1个苹果=2个桃,1个梨=3个桃,
问:1个苹果+1个梨=(
4.一只小猴重16千克,如果一只小猴的重量相当于4只白兔的重量,一只白兔的重量相当于2只小猫的重量,一只小猫重多少千克?
5.1个梨的钱=2个桔子的钱
1个桔子的钱=3个糖的钱
填:1个梨可以换(
2个梨可以换(
)个糖
2个桔子可以换(
12个糖可以换(
6.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和△各代表多少?
○+○+○=18
7.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32
8.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
○+○+□+□+□=40
9.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0.一个菠萝的重量等于4根香蕉的重量,一只菠萝的重量等于两只梨子的重量,一只梨子的重量等于几根香蕉的重量?
11.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两袋糖的重量,12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3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12.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6只鸡的重量等于8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13.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鸡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鸭的重量?
14.一头牛一天吃草的重量和一只兔子9天吃草的重量相等,也和6只羊一天吃草的重量相等。已知一头牛每天吃青草18千克,一只兔子和一只羊一天一共吃青草多少千克?
15.2只鸡的重量等于1只兔的重量,1只兔的重量等于4只鸭的重量。1只鸡的重量等于(
)只鸭的重量。
16.1头猪Q2只羊,1只羊换2只兔子,1头猪换几只兔子?
17. ○=△△
18.1个苹果=2个桔子,1个桔子=8颗糖。
1个苹果可以换(
)颗糖;
2个苹果可以换(
)颗糖;
3个桔子可以换(
)颗糖;
16颗糖可以换(
)个桔子。
19.一只鸡+一只鹅 +一只鸭=12千克
一只鸡+一只鸭=7千克
一只鹅+一只鸭=9千克
一只鸭=(
)千克,一只鸡=(
)千克,一只鹅=(
20.1筐梨+1筐苹果=12千克
1筐梨+1筐桔子=10千克
1筐苹果+1筐桔子=8千克
1筐梨=(
)千克, 1筐桔子=(
)千克, 1筐苹果=(
21.1只西瓜+1只菠萝=8千克
1只西瓜+1串香蕉=9千克
1只菠萝+1串香蕉=5千克
1只西瓜重(
1只菠萝重(
1串香蕉重(
22.甲、乙、丙三人,已知乙不是最高,甲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如果按高到矮为1、2、3,那么请你说出他们几号?
23.李强、王刚、赵丹参加跳高比赛,赵丹不是最后一名,王刚不是后二名,请你宣布这次跳高名次?
24.○○○=☆☆☆☆☆☆
☆=△△△
○☆=(
25.2个苹果=6个梨
2个梨=4个桃
梨+苹果=(
26.两枝圆珠笔可以换5本作业本。每本作业本6角钱。一枝圆珠笔是(
27.买4架飞机玩具的钱等于5辆汽车玩具的钱。一架飞机玩具10元,一辆汽车玩具(
28.一头牛一天吃的草等于9只兔子一天吃的草,一头牛一天吃的草等于6只山羊一天吃的草,牛一天吃18斤草,一只兔子、一只山羊一天共吃(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逻辑推理)2
姓名---------
知识要点:1、读懂题意,找准相关联的条件。
2、分析方法:列表法、排除法、图解法
1、甲、乙、丙、丁四个足球队进行了比赛,每两个队都要比赛一场,到目前为止,甲赛了3场,乙赛了2场,丙赛了1场。那么丁赛了几场?
3. 3包巧克力的重量等于6袋糖的重量,4袋牛肉干的重量等于1包巧克力的重量,一袋糖的重量等于几袋牛肉干的重量?
4.小王、小张与小李其中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老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的年龄大,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5.有三个女孩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一个穿花的,一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哪一个姓李,哪一个姓刘。只知道姓刘的不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不是穿红裙子也不是穿花裙子,你能猜出三个女孩各姓什么?
6.有三个小朋友们在谈论谁做的好事多。冬冬说:“兰兰做的比静静多。”兰兰说:“冬冬做的比静静多”。静静说:“兰兰做的比冬冬少。”这三个小朋友中,谁做的好事最多?谁做的好事最少?
7.卢刚、丁飞和陈露一位是工程师,一位是医生,一位是飞行员,现在只知道,卢刚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丁飞年龄小;陈露比飞行员年龄大。请问,谁是工程师,谁是医生,谁是飞行员?
8.甲、乙、丙、丁四人,已知乙不是最高,但他比甲、丁高,而甲不比丁高,请你从高到矮的顺序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9.有一个正方形上面标有1、2、3、4、5、6,抛了三次,出现三种不同摆法,那么,这三种摆法朝左面数字的和是多少?
10.上海、辽宁、北京、山东四个省足球队进行循环赛,到现在为止,上海队赛了3场,辽宁队赛了2场,山东队赛了1场,问北京队赛了几场?
11.张、王、李三位老师都在某校任教,他们各教一门课程:音乐、体育、美术。已知张老师不教美术,李老师不会画画,也不会唱歌,你能说出三位老师各任教什么课程吗?
12.甲、乙、丙三人,已知乙不是最高,甲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如果按高到矮为1、2、3那么请你说出他们几号?
13.小平、小强、小云站成一排,位置是这样的:小平不是站在右边,小强不是在中间,也不是在右边,请判断他们的位置。
14.甲、乙、丙、丁四人,已知乙不是最高,但比甲、乙都要高,而甲不比丁高。你知不知道谁最高?如果按高到矮为1、2、3、4号,那么请你说出他们各是几号?
15.一年一次的歌唱比赛,评分如下:1、三年级比四年级低,但比一年级;2、五年级比二年级高,但比一年级低;3、四年级比一年级高。请你宣布这次歌唱比赛的第一名是几年级?
16.小兔、小猫、小狗、小猴和小鹿参加100米赛跑比赛,比赛结束后小猴说:“我比小猫跑得快。”小狗说:“小鹿在我前面冲过终点线。”小兔说:“我的名次排在小猴前面,小狗后面。”请根据他们的回答排出名次。
17.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3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2小时,那么,6个人一起从甲地走到乙地要(
18.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15
○+○+□+□+□=40
19.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
20.一个筐里装着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0个,原来梨筐里有(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巧填数字、运算符号)3
姓名---------
知识要点:1、趣味填数是“数字谜”当中的一样,常表现为缺少些数字或运算符号,要求填入适当的数字或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2、基本方法:
⑴认真分析算式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及数的性质和特点
⑵在确定所求的数字时,要多试验,考虑所有的可能,常用倒推法,凑数法。
3、在连环算式中空格内填数的关键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一般是指处在特殊位置的数。
4、在确定所求数字时,可采取试验法。
1. 把1、2、3、4、5、6这六个数填在下面的方格中,使两个算式成立,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
□×□=□
2. 请你把18、54、40、46、17五个数分别填入两个等式的空格里,并使等式成立。
□+□+□=□
3.用各种运算符号把下面三个相同的数字连接起来使结果等于30。
4.你能填上+、-或×、÷,使得数一样吗?
5.在□里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5□4□3□2□1=1
6.在下列4个4中间,添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得数都是2.
7.在下面的算式里填上+、-、×、÷、( ),使等式成立。
8.在□里填上与左边不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⑴1+2+3=1□2□3
⑵4×6-7=4□6□7
9.将+、-、×、÷分别填在适当的圈中,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9□13□7=100
10.在每一行的数字中间填上+、-、×、÷、( ),使各组的等式成立。
11.4张相同的牌能算出“24”点吗?能在(
)里打“√”并写出算式,不能的打“×”
12.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6
13.在下面三个算式的方格里填上同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1
(□+□-□)÷□×□=2
□÷□+(□+□-□)=3
14.用6、7、8、9四个数,在它们之间添上+、-、×、÷、( ),使它们的结果等于24(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平均数问题1)5
姓名---------
知识要点:1、求平均数问题是“把一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特点是题中直接或间接地给出几个不相等的量与相应的份数,求这些量的平均数。它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x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1.用同样4个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华期末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分别得了90、96、92、98,这4门的平均分是多少?
3. 某校1-4年级,分别有260人、300人、280人、280人,平均每个的年级有多少人?
4.甲筐有梨32千克,乙筐有梨38千克,丙、丁共有梨50千克,平均每筐有多少千克?
5.幼儿圆小朋友做红花,小华做了7朵,小方做了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了12朵。平均每个人做红花多少朵?
6.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书52本,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70本,第四层放了46本,平均每层放书多少本?
7.植树小组植一批树,3天完成。前2天共植树113棵,第3天植树55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8.小佳其中考试语文、数学总分为197分,外语考了91分,小佳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9.小红、小青的平均身高是103厘米,小军的身高是115厘米,三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10.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1.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86,其余5个学生的平均分为92分,这一组的平均分是多少?
12.音乐考试中,一组学生中有2人得了最高分10分,1人得了最代分4分,其余5名同学都得了8分,这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13.王师傅做一批零件,3个小时完成,前2个小时共做113个,后一小时做55个,他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14.张强其中考试语文,外语、自然的平均成绩是74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张强语文、外语、自然、数学的总分是多少分?
综合练习:1.兰兰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一半,第二天又看了52页,还剩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一根木料据成4段要15分钟,如果每次锯的时间相同,那么锯6段要多少分钟?
3.一串数:1、9、9、1、4、1、4、1、9、9、1、4、1、41、9、9、1、4、1、4……共有91个数,这其中共有(
4.小玲问一老爷爷今年多大年纪,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7后用4除,再减去15后用10乘,恰好是100岁”那么,这位老爷爷今年(
5.计算:99+4999
6.李红出差5天没有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5天的日历,这5天日期数相加的和是15,那么李红回家这天是(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平均数问题2)6
姓名---------
知识要点:1、平均数问题的基本特点是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量,在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
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x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3、解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总数和总份数,如果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设法求出。
1.学校射击队五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47厘米、149厘米、150厘米、151厘米、153厘米,求射击队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2.坚强炼钢厂在一周内炼了一批钢,前3天平均每天炼46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53吨,求这个炼钢厂平均每天炼钢多少吨?
3. 有四个采茶叶小队,甲、乙、丙三个小队平均每队采20千克,甲、乙、丙、丁四个队平均每队采22千克,丁队采了多少千克?
4.少年队员为饲养场割草,第一组5人,平均每人割13千克,第二级5人,平均每人割25千克。这两组平均每人割草多少千克?
5.一级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厘米,最近的跳了144厘米,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米,这一组平均跳了多少厘米。
6.华华3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分,4次数学的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4次测验多少分?
7.期中考试中,王英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加上外语后,三门的平均成绩是93分,外语得了多少分?
8.小英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2分,5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比4次的提高了1分,小英第5次考了多少分?
9.明明、红红两人的平均体重是32千克,加上英英的体重后,他们的平均体重就上升了1千克,英英的体重多少千克?
10.有7个数的平均数为8,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这时7个数的平均数是7,这个被改动数原来是几?
11.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5,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4,这个被改动数原来是几?
12.有3个数的平均数是3,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10,那么这3个数的平均数是5,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多少?
13.有4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34,其中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0,后2个数的平均数是36,第三个数是多少?
14.有4个数,这4个数的平均数是21,去掉其中一个数,余下的数平均数是19,去掉的数是多少?
15.小林的语文、数学、英语、社会四门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9分,前三门的平均成绩为92,后两门的平均分为88,小林的英语测试多少?
16.五年级某班学生年龄颁状况是:13岁有3人,12岁的有15人,11岁的有11人,10岁的有21人,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17.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的一个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多少?
18.两数的和是42,大数是小数的6倍,大数是
19.两数的差是36,大数是小数的7倍,大数是
20.小明和小红有画片若干张,小明给小红40张画片,两人一样多,原来小明比小红多(
)张画处。
21.甲+乙=60,甲+丙=80,丙+乙=90,问:甲=
22.简便计算
91+19+9+81=
999+99+99+3=
23.某数加上6,除以3,减去4,乘以9得9,这个数是(
24.把一根长81厘米的绳子剪成每段长9厘米,应剪(
25.小明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二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七楼要(
26.在除法算式□÷7=5……..□中,被除数最大是(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重复计算)7
姓名---------
知识要点:1、画图观察,各部分的关系。
2、列出等量关系式,找出关系式之间的联系。
3、分清总数分几部分,找准条件与问题。
1.同学们站成一排报数,从左向右报数时,小明报10,从右向左报数时,小明报12,这排同学共有几人?
2.苹果树、梨树和桃树共有50棵,其中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35棵,梨树和桃树一共有30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3. 歌舞团共有演员100人,其中会唱歌的有70人,会跳舞的有40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演员有多少人?
4.饲养小组饲养了三种兔子,花兔和白兔一共有18只,花兔和黑兔有22只,白兔和黑兔有20只,花兔有多少只?
5.全班同学每人至少订阅两种杂志中其中一种,订阅《作文通讯》的有30人,订阅《数学跑道》的有33 人,全班共50人,只订阅作文通讯的人有多少个?
6.全部49人,其中19人订阅了《作文园地》,26人订阅了《趣味数学》,这两种杂志都订阅的同学有5人,有多少人两种杂志都没订?
7.有18个盒子装围棋,10个盒子装有黑子,9个盒子装有白子,4个盒子中两种都有,还有多少个空盒子?
8.全班60人,做完语文作文的有40人,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有50人,既没做完语文也没做完数学作业的有2人,两门功课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9.同学们站成一排报数,从左向右报数时,小明报8,从右向左报数时,小明报7,这排同学共有几人?
10.同学们进行队列练习,向前走时,小明数了数,他前面有4人,老师喊向后转走的口令后,小明数了数,他前面有5人,这行同学有多少人?
11.苹果树和桃树共有80棵,其中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60棵,梨树和桃树一共有50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12.一副三角尺和一个圆规卖8元,一副三角尺和一个量角器卖5元,小华买了一副三角尺,一个圆夫和一个量角器一共用去10元,一副三角尺卖多少元?
13.歌舞团共有演员80人,其中会唱歌的有50人,会跳舞的有45人,既会唱歌又会跳舞的演员有多少人?
14.全班46名同学,每人至少完成一门作业,完成语文作业的有32人,完成数学作业的人和完成语文作业的人一样多,两门作业都完成的有多少人?
15.饲养小组饲养了三种兔子,花兔和白兔一共有20只,花兔和黑兔有12只,三种兔子共有28只,花兔有多少只。
16.全班30人,其中15人订阅了《作文园地》,20人订阅了《趣味数学》,每人至少订一种,这两种杂志都订阅的同学有多少人?
17.有一些盒子装围棋,12个盒子中装有黑子,8个盒子中装有白子,3个盒子中两种都有,共有多少个盒子?
18.全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24人,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有20,既做完语文也做完数学作业的有6人,全班有多少人?
19.全班50人,每人至少订阅一种,订阅《小学生学习》的有34人,订阅《学习导刊》的有28人,全班有多少学生两种杂志都订?
20.全班45人,做完语文作业的有24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20人,既没做完语文也没做完数学作业的有6人,两门功能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21.全班50人,订阅《小学生学习》的有34人,订阅《学习导刊》的有28人,小明和小华什么也不订阅,全班有多少学生两种杂志都订?
22.35个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打乒乓球的有20人,跳长绳的和打乒乓球都参加的有6人,只跳长绳的有多少人?
23.有一批中国游客,其中会讲英语的有65人,会讲日语的有38人,两种外国语都会讲的有28人,只会讲汉语的有15人。这批游客一共有多少人?
24.某班有56人,向学校图书馆借书,借故事书的有27人,借连环画的有30人,没有借的有8人,两种书都借了的有多少人?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变化)8
姓名---------
知识要点: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这个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或2条长+2长宽
3、正方形周长=边长×4
4、画出图形,观察线段长度的变化。
1.一个长方形长是16米,比宽的3倍多1米,这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3. 把2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把两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有两种拼法)。
5.把两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有两种拼法)
6.把3个边长是6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7.一张长1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剪开成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每张长方形纸处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有两种拼法)
8.一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剪开成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有两种拼法)
9.把一个边长是60米的正方形,剪成5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10.两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恰好可拼成一个周长是24厘米的正方形,每张长方形的纸片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
1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12.一根铁丝围成了长16米,宽4米的长方形,若把这根铁丝改围成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1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长为多少厘米?
综合练习题:
1.找规律填后面的数: (1)1、4、9、16、(
)、36………
(2)2、3、5、8、(
)、21………
2.运动场上有一条长45米的跑道,两端已插了二面彩旗,体育老师要求在这条跑道上每5米隔再插一面彩旗,还需要彩旗(
3.叔叔比小华大18岁,明年叔叔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小华今年(
4.洗好的8块毛巾用夹子夹在铁丝上晾干,每一块毛巾的两边必须用夹子夹住,同一个夹子可夹住相邻的两块毛巾的两边,这样一共要(
)个夹子?
5.国庆节校门口挂了一行不同颜色的彩灯,无论从左从右数,第九盏都是红灯,这行共有彩灯(
6.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在20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13人,做对第二题的12人,两题都做对的有(
7.有两块各长100厘米的木板,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叠部门是10厘米,钉成的木板长(
8.50个同学参加期末考试,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100分,语文得100分的是39人,数学得100分的是42人,语文、数学都是100分的(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巧求周长)9
姓名---------
知识要点:1、巧求周长的方法采取平移法和数线段方法
2、平移后注意线段长度的变化或未移动的线段。
1.把长12分米,宽为4分米的三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有9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3. 有一只甲壳虫沿着铁环爬行,一分钟走1米,15分钟之后,它已经绕着铁环爬行了3圈,求铁环的周长。
4.有一只蜗牛沿枯藤爬行,1分钟爬1分米,10分钟才爬了枯藤的一半,问枯藤有多长?
5.一个长方形长24米,比宽的2倍多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6.有一个长12米,宽8米的正方形的宽增加4米,可得到一个什么平面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60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8.小足球场宽35米,比长少15米,跑一圈是多少米?
9.求下面台阶的周长。单位:厘米
10.求下图十字形的周长。单位:米
11.下图是一座楼房的平面图,图中用不同字母表示长度不同的各条边,已知b=50米,c=30米,g=10米,这座楼房平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单位:厘米
b
12.求出下图周长,单位:厘米
13.用5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如下图的形状,求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4.下图是由10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且边相互平行,求这个图形的周长。
15.下图是由若干个相等的正方形组成的“土山”两个字,已知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两个字的周长分别是(
16.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多少分钟?
17.三年级同学种树80棵,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
18.学校有415个同学,分乘4辆汽车去春游,每一辆车已经接走115人,如果其余3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
)个同学。
19.同学们排除做操,每排有10个人,每两个人之间相隔2米,问每排的长度有(
20.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去年6岁,妈妈今年(
21.下边三个图中,都有一些三角形,在A图中,有(
)个,在图B中,有(
)个,在图C中,有(
22.根据下列各数串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数:
A、1、4、7、10、(
)、16………..
B、1、2、4、8、16、(
)………..
C、2、6、12、20、(
)、42……….
D、2、3、5、7、8、11(
)、15………
23.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结果等于10。这个数是(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三年级试卷(数陈图1)11
姓名---------
知识要点:1、将一些数按照一定要求排列而成的某种图形,叫做数陈图。
2、同一个图中它们相等的和叫做幻和(可用K表示)。没有告诉幻和,重叠数可选最小或最大或中间数。
3、填数陈关键是求出重叠数(即重复数的位置例如顶点、中心)再根据幻和找其它数
1. 把2、4、5、7、8分别填入○中,使每条边上三个数的和相等都是12.
2. 在图在的空格中填入四个数,使每个横行、每个坚行、每斜行的三个数的各都等于45。
3. 把1、2、3、5、6、7填入下图中,使每条线段上三个○内的数的和相等。
4.在空格中填数,使横行、坚行、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得30.
5.将1、2、3、4、5、6、7、8、9九个数填入下图的小圆圈中,使横行竖行五个数相加的和都相等。
6.将1-8个数分别填入图中,使每个圆圈上五个数和为20.
7.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等于13
8.将1-6分别填在图中,使每条边上的三个○内的数的和相等,都是9.
教育咨询热线:
朱强教育数学培优思维训练四年级试卷(等差数列2)
姓名-----------------------
通知:1.本期课程分别于1月18日(星期六)、1月19日(星期日)结束。
2.1月2日至1月19日预缴春季学费,请老生抓紧时间报告。
3.寒假期间1月20日至1月27日将开设4年级奥数查漏补缺班。(具体时间段报名处咨询)。
4、本班定于1月(
)点开家长会
知识要点:1、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项。依次叫做第一项(首项)、第二项……..末项。
2、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叫做公差。
3、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第N项=第1项+(N-1)×公差
公差=(第N项-第1项)÷(N-1)
1、判断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
⑴ 1、3、5、7、10、13、16

⑵ 5、8、11、14、17、20

⑶ 1、5、9、13、17、21、23

⑷ 90、80、70、60、50、………30、20、10
2、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
3、求等差数列8、14、20、26、………302的末项是第几项?
4、求等差数列1、4、7、1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
5、学校进行乒乓球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各赛一场,如果有21人参加比赛,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6、计算求和:⑴ 1+2+3+………+200
⑵11+14+17+………+101
⑶1+3+5+7+………+199
⑷100+200+………+2100
7、有一个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项是多少?
8、求等差数列6、9、12、15……中第99项是几?99是这个等差数列中的第几项?
9、首项是13,求公差是5的等差数列的第30项是多少?这30项的和是多少?
10、求等差数列1、6、11、16……这个等差数列的第51项是多少?51是这个等差数列的第几项?
12、一个木场放置了些木材,第一层1根,往后每层都比上一层多2根,最后一层放了39根,这个木场一共有多少根木材?
13、一堆钢管,第一层是3根,第二层是4根,以后每层往下依次多1根钢管,这堆钢管一共堆了10层,这堆钢管有多少根?
14、求等差数列2、6、10、14……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
15、胡茜读一本故事书,她第一天读了20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5页。最后一天读了50页恰好读完,这本书共有多少项?
16、某班有51个同学,毕业时每人都和其他的每个人握一次手,那么共握了多少次手?
17、所有两位数的和是多少?(提示:第一个数是10,最后一个数是99)
18、某剧院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22个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1、四(1)班有43位同学订阅《少年报》和《儿童时代》,已知,订阅两种报的有11人,只订《少年报》的有36人,问订《儿童时代》有(
)人?
2、数列5、8、8、8、3、5、8、8、2、3……第198个是(
)?这198个数字和是(
)?
3、小冬在计算除尘时,把除数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的商是700,正确的商应该是(
)?
4、小明的数学测验成绩,前三次平均分为92分,前四次的平均分为93分,问第四次为(
)分。
5、学校举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赛一场,一共进行了45场比赛,计算出一共有(
)个参赛选手?(提示:假设共有n人,第1人打(n-1)场,第2人打(n-2)场,第3人打(n-3)场………总场数1+2+3+………+(n-3)+ (n-2)+ (n-1)=45场)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和平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