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国五大手机厂商商,到底谁是在认真做手机的

手机厂商那么多,认真做手机的有几个?_手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34,612贴子:
手机厂商那么多,认真做手机的有几个?收藏
诺基亚喽,毕竟能砸核桃
电影级游戏画面.UE4巅峰表现,革新MOBA战斗体验,动作,射击完美融合!多维度场景,全新战斗视界,沉浸式战斗体验!
苹果 魅族?
步步高旗下
欧珀和唯我
毕竟没看到他们和友商撕逼
当然华为,这还用说吗?
水果。索尼,黑莓,诺基亚,华为,2bk
看这个,才1699
绝对HTC 不看路走的太认真
苹果,黑莓,一加,锤子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金立、华为、锤子这些手机厂商都用这家中国公司的屏
6月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一年一度的MWC世界移动展会上,vivo首发了隐形指纹技术,也就是屏下指纹。
一时间吸引眼球无数,有媒体这样报道——
“最完美的全面屏手机来了!”
毫无疑问,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近乎赤身肉搏阶段,
一如荣耀手机CEO赵明说的中国手机厂商已经进入到了战斗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淘汰赛。
为了成为这场残酷的竞争中的幸存者,各大手机厂商各显神通,各种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层出不穷。
OLED面板、3D玻璃盖板、陶瓷背板、屏下指纹识别……,各种新概念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手机的认识。
通常的手机主流分辨率比例是16:9,而比例18:9、屏占比达80%以上的手机显示屏一般被业界称为全面屏。
具体优点很多,比如更美观、缩小手机面积等,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事实上,已经有少量机型如小米MIX、三星S8/S8+已经使用了全面屏设计,据传苹果今秋的iPhone8也有极大可能使用全面屏。
当然,这里并不是为手机厂商鼓吹全面屏,我们更没有收vivo或者小米的广告费,毕竟君临是一个严肃的证券分析媒体。
我们要强调的,是伴随着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整个手机产业链全方位、无死角的产业升级,这其中伴随着的巨大投资机会!
每一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都创造着新的蓝海市场,那么,在全面屏时代,最大的受益者又是谁呢?
中小尺寸面板无疑是确定性最高的受益者。
今天的主角,就是中国中小尺寸面板之王——深天马。
6月8日,天马在台北电脑展上展示了一款18:9的全面屏,其左右边框只有0.5mm,下边框只有1.8mm。
有业内人士则对深天马的全面屏业务前景更加自信:
在谈及深天马的时候,我们免不了和京东方做对比。
今年以来,京东方涨幅已经超过50%,而深天马今年涨幅才5%左右。
一季度,深天马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4%,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47.72%。
很明显,并不是经营不善或者业绩下滑导致的。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2016年9月份停牌谋划重组,今年3月复牌,复牌后在收获一个艰难的涨停后股价开始一泻千里。
也就是说,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市场并不看好深天马的这次重组。
我们看看到底深天马买了哪些市场不看好的资产?
根据3月10日公告,深天马募集资金106.84亿元购买厦门天马100%股权以及天马有机发光60%股权。
同时募集19亿元用于厦门天马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TFT-LCD及彩色滤光片(CF)生产线建设项目。
先看大头,100.7亿收购100%股权的厦门天马。
厦门天马的主要业务是“LTPS显示面板及模组”。
科普一下,LTPS,即低温多晶硅技术,是TFT-LCD显示技术的一种,相比传统的a-Si
TFT—LCD技术,更加轻薄、节能,色彩更加艳丽,影像更加清晰。
以上看不懂可以忽略,大家只要知道,虽然现在OLED方兴未艾,一时风头无二。但是厦门天马的LTPS作为高端面板显示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也非常不错。
(资料来源:深天马公告,君临)
根据CINNO统计,2015年国内LTPS手机中,日本占领了将近50%的市场份额。
华为和小米主要向JDI(日显)拿货,魅族主要向夏普拿货。
国内产线发展较晚,仅京东方在鄂尔多斯有5.5代LTPS线;华星光电在武汉建有6代LTPS线。
而厦门天马拥有一条5.5代和一条6代LTPS TFT—LCD生产线,并且都实现了量产,产能目前国内第一。
其主要营收及利润情况如下:
2014年、2015年、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13.5亿元、40.4亿元、51.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9亿元、3.02亿元、3.54亿元。
花上百亿收购这样一个资产似乎也不能说便宜划算。
但是如果仔细看,其中利润大部分来自政府补助,扣去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少的可怜,顿时觉得这就是神坑一个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先说非经常性收益高的问题。
面板是一个投资规模大,建设和量产周期长的行业,而且有很强的壁垒。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项目风险大,回收期又长,所以国产面板崛起由民间资本发起不大现实。
日本在政府支持下实现面板产业化,韩国扶持了三星终成面板一极。
所以,这里政府补助符合常规,一般等面板盈利能力起来之后,政府的补助就会逐渐退坡。
对于这一条规律,市场似乎反应过度了。
仅仅从补助来看,2017年的补助高达4.24亿元,也就是短期一年内,财务并表后,对深天马的业绩其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但这不是我们认为厦门天马被低估的主要原因。
奥秘在这里:
面板的建设及投产周期非常的长,通常建设完成以后并不是立即带来收益的。
这里面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产线建成以后,做出的第一批产品能够合格,称之为点亮;
接着,有的产品合格,有的不合格,存在一个良率问题,需要不断提升工艺,优化流程,这个阶段为良率爬坡;
再然后,达到一定的良率之后,称之为量产;
最后,完全达到设计产能,大功告成,这个阶段就是满产。
一条面板产线的建设,需要经过4个流程,那么周期有多长呢?
我们举个例子:
厦门天马2011年建设第一条5.5代LTPS产线,然后点亮、良率爬坡、量产,最终满产满销,这个完整周期的结局,是哪一年呢?
答案是2016年!
一晃5年过去了。
而在第5年,获得大规模盈利之前,如果仅仅从静态的财务数字来看,你怎么看这项投资,都是不划算的。
但是,只有真正懂得这个行业规律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做个比喻,好比深天马将一只小母鸡放在厦门天马那里喂养,等到喂养到快下蛋的时候再买回来。
这只母鸡马上就要下蛋了,但是仅仅从过去的静态数字来看,这只母鸡一只鸡蛋都没下过,简直是垃圾。
这正是仅仅埋头于财务数字,却不了解产业规律的市场人士所犯的刻舟求剑式毛病。
2016年,天马在国内前十大手机品牌中,LTPS市场供货份额已达24%,位居第二大主力面板供应商,与位列第一的日本JDI只相差4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开始使用天马的LTPS屏:
(以上资料来源于深天马近两个月官方微信文章)
同样,花费6.13亿元收购的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情况也类似。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主要产品为中小尺寸AMOLED显示面板及模组,目前占国内OLED产能约30%以上。
2013年建设了国内第一条5.5代AMOLED量产线,该产线已经于2016年4月量产出货,预计今年10月份良率达到设计水平,2018年达到满产。
记住这个时间节点!
5年周期,今年为第4年!
4月20日,天马第6代LTPS AMOLED产线在武汉成功点亮AMOLED产品。
这条产线成为中国第一条成功点亮的第6代AMOLED产线,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条同时点亮刚性和柔性显示屏的第6代AMOLED产线!
如果没有上海天马有机发光前期的技术积累,早在2010年就开始投建OLED中实线,年几条OLED产线,那么武汉的这条6代OLED线又怎么可能那么快实现投产呢?
投资者总是惦记着能吃饱的第5个馒头,却忘记了,吃饱之前垫肚子的那4个,尤其第4个才是最重要的。
本次交易完成后,深天马的LTPS/AMOLED产能如下:
这次重组,解决了同业竞争、完善产品结构,收购的都是优质资产。
有人会说,既然都是这么优质的资产,为什么会卖给深天马?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出自同一个爸爸名下啊,厦门天马、上海天马有机发光的大股东都是中航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深天马的大股东。
再回到A股面板上市公司龙头之争的问题。
京东方,深天马。
两家同样在A股上市,同样是国产面板行业的佼佼者,同样在国产面板建设浪潮中投入巨资。
前者是大尺寸面板龙头,后者是中小尺寸面板之王。
对比京东方今年上半年将近50%的涨幅,深天马遥遥落后。
在漂亮50概念遭受热捧的今天,无数质地好一点的公司都已经股价翻了数倍的时候,这样被错杀的白马已经不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君临团队,更多行业解读、证券分析尽在证券分析第一平台—君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真正用心在做手机的人是谁?就是他们四个!
真正用心在做手机的人是谁?就是他们四个!
水滴科技达人
科技改变命运,科技改变生活,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还在看黑白电视,通信全靠信封,有钱人或许会买大哥大;而到了21世纪出,比大哥大更方便携带的手机被创造出来,那个时候还是稀有的,当时的售价也挺贵的,不少人也是攒了好久钱才买一个手机,用好几年,近几年尤其是这两年,智能手机问世后,一步步的创新,到今天智能手机人手一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甚至有些老人根本玩不住智能手机。如今短短的四五年国产手机的迅速崛起,已经在自主的开发研究手机的处理器了,华为和小米都能自主的做手机处理器。据说魅族也会自己研发手机处理器,还不知道确切情况。这里介绍一下华为,小米,一加,魅族。这四款国内手机大厂商,能做的这么大是有在认真的在做手机?还是在玩耍猴?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机厂商,在我心里是华为。在国内手机中研发能力最强的,最令人接受的国产手机。华为是中国第一个走出国内把手机买到国外的手机品牌,在许多发达的国家也越来越很多国际友人接受并喜欢上华为的手机系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树大招风”这简单的四个字能很好的贴切的形容在华为身上发生的事,不好的东西终究会过去,未来美好的事总是在不轻易的发生。雷军的小米也是有很多的粉丝的,网上的人亲切的给他取名为“米粉”。小米手机也是值得人使用的一款手机,期初我在听这个手机的名字的时候感觉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当年红军的“小米加步枪”。小米以1999的价格杀入手机市场,不正像当初红军的那种艰苦朴素的感觉吗?小米一直以旗舰手机最低的价格发布,1999这四个数字耳熟能详。小米改变了手机市场的售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你想买他的手机流程还是要走的,饥饿营销的小米该抢购的还是老老实实的抢购!接下来就是介绍个一个比较特别的手机了,一加手机是在OPPO出来的刘作虎弄出来的。一直以“不将就”作为口号来做手机,其实一加手机还是属于OPPO手机的。令人觉得有意思的,在国内一加手机是不出名的,却能在国外火的一塌糊涂。口碑是积累下来的,一加明显就做到了,当然还是需要进步的,也有很多人在吐槽他的系统和续航方面了。魅族,是一个比小米还更早创办的手机牌子。当初魅族是个做MP3的厂商,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不同于小米做性价比,这两年因为专利问题,处理器只能在三星和联发科选择,不过现在好了。flyme也是作为魅族最大的杀手锏,其系统体验不亚于小米的MIUI,虽然flyme5以前还被称为Bugme,不过现在体验感是做的越来也好。国产厂商定制ROM中,也就只有MIUI和Flyme为代表了。这四个手机品牌你喜欢那个呢?都是咱们国产手机的佼佼者了拥有众多粉丝。不过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主攻线上,不是很在意线下。你们认为谁是真正用心在做手机呢?小编这四种手机都用过,觉得各有各的好,但也有欠缺的地方需要改进,毕竟价格在那里放着。你喜欢哪款手机,评论出来和网友分享一下,吐槽一下你现在正在用的手机!谢谢各位颜值高又善良的读者们的支持,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小编,小编会一直勤勤恳恳的给大家更新好文章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水滴科技达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阿嘉哥科技与技术达人
作者最新文章中国有七大手机厂商真正的巨头会是谁 - iDoNews
> 中国有七大手机厂商真正的巨头会是谁
中国有七大手机厂商真正的巨头会是谁
西方童话里,经常有矮人和巨人这样形成鲜明对比的形象。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巨人固然实力强大,可矮人也不一定弱小,反而有时会很坚忍。
这种角色反差,很适用于目前的智能手机产业。
过去的2015年,应该是中国智能手机扬眉吐气的一年。因为不管有多少不足,中国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又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93亿部,年增长10.3%,其中来自中国地区的手机品牌合计出货量高达5.39亿部,占全球比重超过四成,并占据了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七个席次。
那么,是哪几个国产品牌位列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十强呢?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2015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小米,联想、LG、TCL、OPPO、BBK/ViVO、中兴。也就是说,华为、小米,联想、TCL、OPPO、BBK/ViVO、中兴,这国产七强为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争得了荣誉。
但是,我却有一种微妙的感觉,那就是这国产七强虽然在国内出类拔萃,可与苹果和三星这两位手机巨人相比却有些矮小,有的甚至就很矮小了。即便华为略显高大一些,却拉高不了平均身高。这种局面,好像七个小矮人,在与苹果和三星这两位手机巨人搏杀。
说国产七强是矮人,并无贬低国产之意。因为我前面也说过,矮人不一定弱小,而巨人不一定横行无阻。不管有什么缺点,国产品牌都值得尊重。说国产七强是矮人,是因为我很是感慨:中国有七家大手机厂商,却为何没有一位巨人!
从总量上看,如果把国产品牌算在一起,国产手机的总量不逊于巨人。甚至在未来,还有可能会在总量上超出洋巨人。
TrendForce智能手机分析师吴雅婷表示,中国品牌出货总和达5.39亿部,与三星、苹果总和的5.47亿部在伯仲之间,预估2016年中国品牌出货将超越三星、苹果总和,全球市场份额来到45%,意味全球前十名品牌中,毎二部智能手机就有近一部是中国品牌。
但是,这是总量。如果拆开看呢?我们的矮人特质显露无遗。
尽管在2015年,三星智能手机首度呈现负增长,但出货依然是惊人的3.2亿部。苹果,虽然在2015被屡屡看衰,但增长率依然达到17.7%,出货量达到2.27亿部。一个3.2亿部,一个2.27亿部。这两个数字,是单个国产手机品牌难以在短时期内望其项背的。因为我们最出色的华为,不过是刚刚突破1亿部;而曾经踌躇满志的小米,也不过是7000万部。华为小米如此,更遑论其他品牌。
于是,再回到我文章开头的话题。如今的全球智能手机领域,是坚强、勇猛的七个矮小的国产品牌,与苹果、三星两位手机巨人搏杀。矮人的斗志、成绩固然值得尊重,但我们却希望国产七强也能成为巨人。
那么,中国的七大手机厂商中,何时会出现一位或几位巨无霸型的手机巨头呢?我感觉,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三星和苹果的巨人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抓住了技术革命的机会,踩着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前辈的尸骨一步步走来的。
从发展历史上看,三星手机的历史虽然悠久,却远不及当初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的辉煌。只是,当年的手机三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而今倒是三星顽强但又强大的生存下来。三星成功的原因,反过来就是诺基亚失败的原因。三星抓住了安卓,抓住了智能手机的大好时光,三星有良好的执行力,三星能够生产硬件,所以三星成了第一。而苹果的手机,虽然年轻,却是一个时代的发轫者。说苹果手机开创了一个智能手机的新时代,毫不为过。
那么今天,有让中国手机厂商成为巨人的时机吗?
我认为有。至少,我们面临这三个好的机遇。
首先,从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看,三星和苹果的形势不容乐观。目前的三星,是呈退守趋势的。而今后的苹果,又不被业界看好。这样的局势下,步步为营的中国品牌可以逐步蚕食他们的市场。小米为代表中低端产品,华为为代表的中高端产品,可以占据不同的市场,分而攻之。此消彼长,如果三星、苹果的市场缩小了,那国产自然就强大了。
其次,从产品技术的发展看,智能手机发展目前陷入瓶颈,未来若干年内新技术、新产品会有新的爆发。只有时代变革、技术变革、产品变革,才会有颠覆时代的机遇。目前的智能手机,应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突破。有人说,未来若干年智能手机会消失。当然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颠覆性的替代。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国产品牌的机会或许就不远了。
第三,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虽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来验证我这个说法,但国产品牌的销量应该说明这个问题。
这三个机遇,如果能好好把握,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不过,虽然之前的多个场合,华为经常表示出赶超苹果、三星的雄心壮志。但我们知道,对于国产品牌来说,这个目标还很艰难。
首先,我们国产手机品牌的积淀还不够。全球著名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显示:苹果的品牌价值为1702.76亿美元,排名第一;三星电子以45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七;中国公司中,华为位居88位,品牌价值为49.52亿美元;联想品牌价值为41.14亿美元,位居第100位。虽然智能手机并非这些公司的主业,但品牌积淀差距显而易见。
其次,中国企业坐享其成者多、开拓进取者少。且不说那些让人烦恼的专利,就说创新精神吧。尽管智能手机的瓶颈状态越发明显,可人们依然在努力。比如曲面屏等方向的努力,虽然效果不明显,但毕竟人们努力了。中国手机厂商,最近几年不多的创新就是联想要造有知觉的手机,但这可能还是摩托罗拉的老底子和谷歌的核心技术。至于其他的厂商,即便是华为、中兴等技术积淀较深厚的企业,也难见创新的踪迹。
第三,中国企业内斗太厉害。中国企业的内斗,我们都清楚的很。很多企业,也深受其害。最明显的例子,这个价格战,估计就要从国内打到国外去了。如果醉心于价格战、抢市场,而不是搞技术、搞创新,拿价格就能颠覆行业吗?
所以我感觉,中国有了七大手机厂商,但相对而言还属于七个矮人。尽管华为个字稍高,可他们也是个头不一的七个矮人。他们中何时会出现一位或几位巨无霸型的手机巨人呢?有机会,之后的天时地利人和在等着他们。但也有困难,实力弱小、自己不努力和自己的内耗又羁绊着他们。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大手机厂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