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滑坡泥石流灾害案例救援最大难点

本页位置: →
地震专家解析汶川地震灾害救援最大难点
日 1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五日电 题:解析报道:汶川震灾救援最大难点是什么?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四川汶川五?一二大地震救援进入第四天,随着重灾区汶川县救援获得突破后,救援人员已经进入四川所有受灾区县。目前已迫近灾后关键的七十二小时,被埋被困者的生命力也正逼近极限,中国的抗震救灾进入全力攻坚阶段。
  眼下,汶川震灾救援最大难点是什么?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谭先锋在北京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说,对搜救工作影响最大的是余震,搜救最大困难是如何在狭小空间里营救被深埋人员。
  救援队伍开进困难主要集中于灾区道路破坏严重、通讯设施破坏严重、天气恶劣和大量救灾人员拥集等方面。目前,通往极震区通道很难打通,主要表现有震区道路大面积塌方、支离破碎、山体滑坡、泥石流、桥梁坍塌、涵洞破坏等;震区通讯中断导致信息不畅,无疑给队伍开进增加困难;天气恶劣体现为震区连续下雨,不利于救援队伍开进,再加上当地本来地质环境很差,又使得道路遭受更严重破坏;此次几万人的救灾队伍集中一处狭小区域,如何调配、协调指挥,保证救灾工作紧张、有序进行,也是队伍开进面临的难题。
  谭先锋称,本次救援队伍开进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四个难题叠加在一起。他说,这还只是队伍开进方面的困难,具体搜救方面困难也很多、很大:
  一是现在不像以前,汶川大地震灾区建筑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厂、学校很多也是楼房,这些建筑物因地震坍塌,搜救难度大;
  二是震区工厂、学校等人口集中地方,地震时一起被掩埋的人员数量大,实施救援时会相互影响,从而增加难度;
  三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虽然训练有素、有良好搜索救援装备,但对灾区周围环境不熟悉,对究竟掩埋多少人及其具体位置不清楚,虽然救援队现在已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还依然是救援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困难。
  这位地震应急搜救专家提出,汶川大地震迄今已发生六级以上余震三次,五级以下余震更是频繁,它对搜救工作影响最大,而深埋于坍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下的人员搜救,要在狭小空间内进出实
  施救援,其难度无疑最大。另外,因地震造成的毒气泄露、火灾等特殊环境下的救援工作也非常难。
  一般来说,地震灾后救援包括准备、集结开进、搜索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四个阶段,此次汶川大地震抗震救援工作目前处于集结开进与搜索救援两者交错阶段。谭先锋称,当前震灾救援虽困难重重,但中国已经历几次大的自然灾害的救援,积累了丰富救灾经验,锻炼了各级政府的应急能力和指挥调度能力,相信本次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一定会取得成功。(完)
【编辑:吴歆】
[个唱][情感][电影][国际][娱乐][星光][八卦][科教]
每日关注&&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台海网官方微信(taihai101)
台海网微信
厦门微公益
海峡导报微信
厦门第一时间
台海网5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项裕兴 吴柳滔 陈亮 通讯员 邱灿旺)8日,13名获救工人被分成3批送到泰宁县医院。经医护人员救治,获救工人均没生命危险,目前身体状况稳定,意识清醒,能与人交谈。泰宁县医院外科主任李肖强说,当地储备了足够的血液、血浆,床位、人手都...
昨日,施救人员在现场展开搜救。当日5时许,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失联人数增加至41人。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台海网5月9日讯 据新京报报道,昨日凌晨5时许,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池潭水电厂一座办公楼被冲垮、一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经...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处水电在建工地8日凌晨发生山体滑坡,造成42人失联。经救援,9人获救,仍有33人失联。对此,国土资源部牵头成立国务院工作组,指导地方做好救援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
图为5月8日,三明市公路部门组织装载机正在清理路面落石。 黎秋艳 摄   中新网福州5月8日电 (廖丽华)记者8日从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获悉,经过福建交通运输部门全力抢通,截至17时,泰宁县部分受阻路段已恢复单行,国省干线基本畅通,泰宁县道累计阻断6处,已抢通2处,其中投入人员...
5月8日凌晨5时左右,强降雨造成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暴发大型自然灾害泥石流。 宫消 摄    央广网三明5月8日消息(记者张子亚 泰宁台记者宁水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凌晨5点左右,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02997',
container: s,
size: '300,64',
display: 'inlay-fix'“风雨同舟,舟曲不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主题展览”开幕
07:17 &&来源:中国广播网&&&&
&&&&  【提要】日,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突袭甘肃舟曲,舟曲县城瞬间满目疮痍。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救援行动和抢险救援工作。22日上午,“风雨同舟,舟曲不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主题展览”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开幕式上讲话。
  中广网北京12月23日消息(记者冯悦 甘肃台记者史昆)日,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突袭甘肃舟曲,舟曲县城瞬间满目疮痍。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急行动,万众一心、科学应对,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救援行动和抢险救援工作,再次书写了共和国救灾史上的伟大壮举。
  昨天(22日)上午,“风雨同舟,舟曲不屈――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
  上午10时,冬日的暖阳洒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场,来自甘肃舟曲抢险救援一线的英模代表,首都各界群众、高校师生和解放军、武警部队代表一千多人来到这里,为在抢险救援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的同胞致敬默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抢险救援工作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刘云山:举办这次展览就是要全面再现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历程,再现广大军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弘扬在抢险救援斗争中展示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责编:张璇
 |  |  |  |  |  |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668-0040 传真:01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16ea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泥石流属于什么灾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