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中国的乙肝患者有多少的宿命吗

难道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吗?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担心听说乙肝难治愈,可能会变成肝硬化和肝癌,整日被这样的恐惧折磨。难道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吗?那么乙肝离肝癌究竟有多远?本文简单解答。
的确,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乙肝进展后的肝硬化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约80%-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以及肝硬化的背景。
一开始,在知道乙肝很难彻底治愈,又会导致肝癌后,难免会对乙肝产生恐惧,然后自我怀疑,难道我也无法逃脱的命运吗?
因此不少人变得心情压抑,消极治疗,其实消极的心态本身对治疗疾病就是不利的。
治疗乙肝要有信心和耐心
首先要有信心
中国是乙肝大国,感染乙肝的人有上亿,最后因此罹患肝癌的其实只占少数,这是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人进行了治疗,控制了病情,医学发展到今天,乙肝虽然未能完全治愈,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在围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的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并且由于乙肝疫苗的出现和及时进行母婴阻断,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也在减少。
而在这些慢性乙肝患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纤维化)。其中又只有10%左右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原发性肝癌。
治疗还要有耐心
乙肝治疗的目标是临床治愈,即表面抗原清除。从临床控制到临床治愈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只要不放弃,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乙肝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分阶段进行,不要追求一下子就彻底治愈。
临床控制:就是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整个HBV-DNA一直持续阴性,这种情况下,可能还要长时间用药。当HBV-DNA控制以后,整个疾病的进展就明显的延缓,最后也可以达到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免疫控制:病毒控制以后,机体免疫得以恢复,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大三阳转小三阳,这是第二步。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患者的表面抗原也会消失。
出现大三阳转小三阳,或者叫e抗原血清转换,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表面抗原清除了,逐步达到临床治愈。
据统计,干扰素治疗一年,超过8%的患者可以实现表面抗原清除;经治疗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的患者能够停药,到了10年、14年的时候,将近有50%~80%的患者表面抗原清除。以说,治愈不是没有希望,但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目标,一定要坚持长期治疗、并复查。
有很多患者希望两三年就把乙肝完全治好,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一定要有理念,首先是要临床控制,然后是免疫控制,最后才能走向临床治愈。
当然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个体差异也很大,以下几种因素都会加快慢性乙肝患者疾病的发展进程:
1、年龄:年龄越大,乙肝进展的可能性越大,一般认为超过40岁是比较危险的;年龄和病因是影响肝脏疾病进展至肝硬化的因素;
2、性别:男性比女性发展的可能性更大;
3、肝癌家族史: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进展;在亚洲很多病人有家族肝癌的病史,因此亚洲人发生肝癌肝硬化的可能性更大。
4、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熬夜、过度劳累等。
5、环境因素:某些地方生活环境不好,食物、水源易受到污染,也是危险因素;
6、与病毒相关的乙型肝炎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病毒载量、乙肝病毒基因型、合并感染乙肝和丙肝、病毒突变等。
如果能够把可控的危险因素都控制住,就可以对慢性乙肝进行早期干预,使疾病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降低肝癌发生的几率。至于最终会不会发展成肝癌,还需要做肝癌的风险预测。因为每个患者的个体情况不一致,发生肝癌的风险也会不一样,如何预测肝癌的发生风险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总而言之,高危人群心里自己要有底,不可消极治疗也不必过度紧张,坐到治疗,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就能过好正常生活。消极的心态或过度的恐慌本身对治疗疾病就是不利的,治疗乙肝患者要有信心和耐心,并且要讲究科学。
如何更好的防癌抗癌?欢迎添加微信:newway8(长按可复制)您的贴身健康顾问,交流分享保健养生的知识和经验。
加微信【免费获赠珍品灵芝体验装,每天仅限前20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肝癌真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宿命吗? 真相: 肝功能正常可安天年
肝癌真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宿命吗? 真相: 肝功能正常可安天年
鸿儒知道世界
花香古语中国是个乙肝大国,至少1/10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这意味着什么?在很多人看来,肝硬化、命殒于肝癌,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必然的宿命。真相,并不是这样。在中国这片土壤里,乙肝之所以被传得这么恐怖。是因为某些不专业的医生及媒体断章取义或者过度宣传造成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每年发生肝硬化的比率只有0.9%,而慢性肝炎病友每年发生肝硬化的几率也不超过3%。肝癌的发生虽然绝大多数源于肝硬化,但发生率也相当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肝炎病友每年发生肝癌的几率不超过0.6%,即使发展到肝硬化,每年的肝癌发生率也不超过4%。对于无肝癌家族、病毒低或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感染者来说,肝癌发生的机率更加低了。有人还是很担心,因为每年都有0.9%的病毒携带者会向肝硬化转化,是不是说,哪一年就轮到自己了呢?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的机率是增加的。这就是为什么六十岁以上的人很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原因了。总之,乙肝病友完全不必对所谓的乙肝进行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忧心忡忡了。当然,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绝对不会中招。向肝硬化发展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比较“作”。比如常熬夜、喝酒、抽烟,常吃油腻甘肥食物等。肝,是需要调养的。阿肝并不单指乙肝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肝脏特别喜欢“苦味”的食物。像苦瓜、决明子、柠檬都是很优秀的护肝卫士。平时不妨吃些。特别一提的是,肝脏不好的人,要记得多喝水。水才是帮助排毒的。一杯好水胜百药。白开水就是最好的健康饮料。有人喜欢用藤茶水来代替白开水,这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藤茶多含硒,而肝脏不好的人,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酒精肝等人群,体内血硒水平确实会大大低于常人,极需得到补充。有不少乙肝小三阳,常饮巴马地区生产的藤茶(巴马益生茶),结果乙肝还自然转阴了。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这说明硒对肝脏修复具有不可缺的重要作用。最后,关于乙肝要不要治的问题,如果肝功正常,那就说明免疫力和病毒“和平相处”,这种情况就不需要采用药物或者其它手段治疗的。就和双方打仗一样,如果都按兵不动,那么永远没胜负,会一直保持僵持、互相压制的状态。对人而言,这种状态可以安享天年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鸿儒知道世界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汇聚历史人文知识,纵览古今历史奇闻
作者最新文章您的位置:
> 肝癌真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宿命吗?
肝癌真的是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宿命吗?
摘要:在中国这片土壤里,乙肝之所以被传得这么恐怖。是因为某些不专业的医生及媒体断章取义或者过度宣传造成的。
  中国是个乙肝大国,至少1/10的人口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这意味着什么?在很多人看来,、命殒于肝癌,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必然的宿命。真相,并不是这样。
  在中国这片土壤里,乙肝之所以被传得这么恐怖。是因为某些不专业的医生及媒体断章取义或者过度宣传造成的。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每年发生肝硬化的比率只有0.9%,而病友每年发生肝硬化的几率也不超过3%。肝癌的发生虽然绝大多数源于肝硬化,但发生率也相当低:无症状携带者及慢性肝炎病友每年发生肝癌的几率不超过0.6%,即使发展到肝硬化,每年的肝癌发生率也不超过4%。
  对于无肝癌家族、病毒低或者接受治疗的乙肝感染者来说,肝癌发生的机率更加低了。
  有人还是很担心,因为每年都有0.9%的病毒携带者会向肝硬化转化,是不是说,哪一年就轮到自己了呢?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的机率是增加的。这就是为什么六十岁以上的人很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原因了。总之,乙肝病友完全不必对所谓的乙肝进行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忧心忡忡了。
  当然,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绝对不会中招。向肝硬化发展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比较&作&。比如常熬夜、喝酒、抽烟,常吃油腻甘肥食物等。
  肝,是需要调养的。阿肝并不单指乙肝患者,还包括健康人群。肝脏特别喜欢&苦味&的食物。像苦瓜、决明子、柠檬都是很优秀的卫士。平时不妨吃些。
  特别一提的是,肝脏不好的人,要记得多喝水。水才是帮助排毒的。一杯好水胜百药。白开水就是最好的健康饮料。
  有人喜欢用藤茶水来代替白开水,这或许是更明智的选择。因为藤茶多含硒,而肝脏不好的人,包括乙肝病毒携带者、酒精肝等人群,体内血硒水平确实会大大低于常人,极需得到补充。
  有不少乙肝小三阳,常饮巴马地区生产的藤茶(巴马益生茶),结果乙肝还自然转阴了。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性的背后是必然性。这说明硒对肝脏修复具有不可缺的重要作用。
  最后,关于乙肝要不要治的问题,如果肝功正常,那就说明免疫力和病毒&和平相处&,这种情况就不需要采用或者其它手段治疗的。就和双方打仗一样,如果都按兵不动,那么永远没胜负,会一直保持僵持、互相压制的状态。对人而言,这种状态可以安享天年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乙肝五项定量的正常值和意义!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肝癌:为何中国人难脱肝癌的宿命?
肝癌:为何中国人难脱肝癌的宿命?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健康内容不再错过,不定期惊喜送给你中国拥有占全球18.5%的人口,却认领了每年全球约59%的肝癌新发病例,这些患者中只有10%的人可以在确诊后活过5年。你在你的国度,过着一种爆肝的生活。在中国,平均每67秒就有一个人被诊断肝癌,而与此同时,每74秒会有一个人死于肝癌。肝癌常被戏谑地称为“中国特色癌”,不仅因为发病量和死亡数都占据了全球半壁以上的江山,还因为我们的国家,有着非常明确而独特的肝癌高危因素。不同于其他肿瘤,肝癌的病因研究得已经较为细致,而肝癌的发生、进程也总有迹可循。躲开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就可以躲过肝癌。但问题是:你躲不开。一亿多颗定时炸弹中国有超过一亿位乙肝及丙肝感染者。乙肝实际上是一种“绝症”,一旦感染,就无法治愈,病毒在病人的血液中长期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高达十分之三的慢性感染者将发展出致命的肝病。病毒性肝炎是中国肝癌最大的高危因素,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另外还有20%可以用丙肝来解释,只有不到10%的肝癌患者完全没有病毒性肝炎史。为什么中国的乙肝患者会那么多?作为一种血液传播性疾病,这可以用不洁的针头卫生习惯、医疗过程中对注射输液等穿刺治疗的过分依赖、以及较低的疫苗接种率来解释。除此之外,中国的乙肝还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数据显示,乙肝感染者的家庭中,有23.2%的可能出现更多的感染者。每200个中国家庭中,就有3个家庭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携带有乙肝病毒。这一度让研究人员们非常迷惑,因为乙肝只通过血液、精液及其他体液感染,按理来说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为什么在中国却容易一传传一窝?不良的卫生习惯成了乙肝传播的主要原因。婴儿的消化道粘膜脆弱,携带有乙肝病毒的长辈在把食物嚼碎喂给婴儿的同时,也可能把病毒喂给了他。另外,家人之间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由于容易损伤皮肤粘膜,也会带来感染风险。“乙类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病人及病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当接受医学检查和防止措施。”实际上,只要别亲密到交换体液,就没有传染的危险,一起用餐、工作是不会有传染危险的。但这个含糊的规定助长了公众的误解,和家族聚集现象一起为日后浩浩荡荡的肝炎歧视打下了基础,一亿多人被残酷地排除在社会的边缘,无法入学、就业、正常婚恋。除了数量一骑绝尘外,中国的病毒性肝炎还格外凶险。对于欧美患者来说,乙肝感染常发生在成人时期,其中90%的病例以急性肝炎的形式出现,极少有人发展成慢性肝炎;而在中国,由于大部分乙肝感染发生在新生儿或童年时代,病毒更有可能以慢性感染或者持续状态在患者体内潜伏。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每十年里,就有5%的人将走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条不归路。好消息是,虽然乙肝不能被治愈,但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有效的治疗对策,可以通过替诺福韦等药物控制病毒量。然而,坏消息也有:替诺福韦的价格并不便宜,而且需要长年服用。令人费解的是,虽然中国是个乙肝大国,却没有相应的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国家公共卫生项目,很多医保的乙肝药物报销目录里也没有这种药。而对于能够治愈的丙肝来说,情况也不乐观。直接抗病毒药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主流推荐药物,但中国250万已经出现严重肝病的丙肝患者至今仍然买不到。因为在中国,从进口新药的注册、审批到真正在临床上使用,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说了这么久,虽然治疗手段不尽如人意,但总好过放任肝炎病毒不管。然而,由于没有症状和缺乏大范围普查检测,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已被感染,目前中国需要接受治疗的乙肝或丙肝患者中,只有2%得到了正规的治疗,而能按照推荐指南说的那样,每6~12个月定期就诊,检测自己体内的定时炸弹有没有发展成肝病和肝癌的,更是少之又少。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让阅读成为好习惯,分享精彩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患者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