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中国天文学史大系

&&|&&&&|&&&&|&&&&|&&&&|&&&&|&&&&|&&&&|&&&&|&&&&|&&&&|&&
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主要障碍
  “天文学人才现在依然非常缺乏,每年天文台和各天文馆都招不够人!”在日前举办的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向记者直言。在一系列天文工程和探空计划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专业科研与科普人才的双短缺
  “当下天文学人才的匮乏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天文学专业科研机构的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天文学科普人才的严重缺乏。而后者更容易被忽视。”朱进说。
  随着郭守敬望远镜、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大科学装置的大规模建设和深空探测工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人才需求旺盛,而科研人才的缺乏也更加凸显出来。
  “每年天文台等科研机构专门到我们这里要人,人才还是供不应求。”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主任的陈黎教授表示,“我们每年招考的天文学本科生才20多个人,硕士和博士的数量也不多,这已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面对科研人才培养滞后的问题,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暗能量团组首席研究员陈学雷坦言:“很多天文仪器做出来以后反而没有充分的人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人才缺乏是行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近年来天文科普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推广,天文学教师的短缺则更为明显。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天文教育推广较为深入的北京市西城区,全区也只拥有两名具有天文专业背景的老师,绝大部分天文课老师由地理或物理老师兼任,在个别学校,天文课程甚至由英语老师教授。
  此外,朱进也表示,作为科普的主力,国内许多科技馆也存在旺盛的人才需求,“包括我们北京天文馆,这几年出现退休高峰,但想招收天文专业毕业的人才却很困难。”
  存在误解,天文学教育遇“冷”
  “天文学人才不足,其实还是天文学教育发展不够。”陈黎向记者表示,近五年来,全国天文学专业从4所发展到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但每年全国招生总数也只有200人左右。
  招生稀少,志愿填报同样遇冷。陈黎介绍,天文学在学校里录取线普遍相对偏低,而录取考生中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从小对天文学感兴趣,以第一志愿填报的。剩下的全部靠外专业调剂。因此,在大学期间,就有一些学生选择转系;等到毕业时,更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转行去了其他行业。
  “这与国外综合性大学普遍设有天文学专业、天文学人才相对充足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朱进说,“历史原因肯定是有的,但整个社会对于天文学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天文并不比其他任何专业更难找工作,在这点上,许多家长和学生存在误解。”朱进表示,“许多人认为天文是一个离国计民生较远的学科,在现实考量下就会选择法律、金融等热门学科,这样功利的选择,对天文学乃至整个基础学科都是巨大的打击。”
  陈黎介绍,在“数理化天地生”传统六大基础学科中,天文学是目前唯一没有被列入我国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如果天文学没有在这些必考科目内,那么在紧张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只在自然或是地理课程里接触少量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这门学科缺乏了解和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我认识很多喜欢天文的孩子,但他们的喜欢是朦胧而自发的,如果他们的兴趣得不到专业老师的指导,又无法获得家长和学校的支持,这些孩子未来在天文学方面的发展很可能就被扼杀了,这对天文学发展和孩子本身都是一种损失。”朱进感慨地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电臀小柯基)
(星语怡辰)
(JUST现在的你)
(你真逗逗)
第三方登录:文献检索课程作业:中国古代天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献检索课程作业:中国古代天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国天文学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已有 4580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的 教育 科学发展 office 天文学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谭宝林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关于发展我国天文学的几点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年01期
关于发展我国天文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国际天文学发展背景和我国的具体情况之后提出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战略,并以不同层次的课题设计为例,探讨了学科发展中的几个具体战术问题.
【作者单位】:
【正文快照】:
一、学科背景我们试图用图1来描述自从第谷-开普勒-牛顿时期以来,天文学发展的摸式。图中用这三位科学巨匠的名字来表达天文研究中实测-数据分析-物理模型三大部分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图里还表示了同时代的技术和物理学的进步在天文学发展中的位置。③图二 天文学发展的内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毅超;;[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黄安年;;[J];科技导报;2011年23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秦天;;[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梅苞;;[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于波;;[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董惠平;;[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梅苞;;[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王玉璟;;[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刘锡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毛荣森;;[A];广东省植物学会第十九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晨;[N];中国教育报;2010年
吴国盛;[N];中华读书报;2008年
赵文象 陈橙;[N];大众科技报;2009年
王海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黄国范;[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N];光明日报;2008年
;[N];中华读书报;2005年
马雪荣;[N];昆明日报;2009年
朱兵;[N];北京日报;2007年
牛艳芹 穆欣昱;[N];科学导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天文学史 陈遵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