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歌视频粗话对唱不粗”:《周易》中有哪些成语要慎用

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成语动画廊02塞翁失馬粗口搞笑版(粤语)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 可在设置中重新打开噢!
30秒后自动关闭
成语动画廊02塞翁失馬粗口搞笑版(粤语)">成语动画廊02塞翁失馬粗口搞笑版(粤语)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Copyright (C)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腾讯儒学】“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
《“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由微信公众号发布,以下是舍得街小编收集整理的“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发布时间:6:54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腾讯儒学《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社...,希望对您有帮助.“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最新篇)“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o天使别哭o最后回复6小时前只是谁还记得,已斑驳的天真模样o天使别哭o最后回复7...“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精选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腾讯儒学《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社会,父亲作为责无旁贷的“一家之主”,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古代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更多偏重于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其中很多道理和智慧,都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做人立品,躬行仁义对于品德修养的学习是古代父亲教子的第一课。儒家的教育把道德教育摆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论语》中就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和今天“分数至上”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古代父亲们的教育观众,对于知识的学习,是远远排在道德修养之后的。清代大学士张英家训《聪训斋语》中屡次提及做人要“立品”:“读经书,修善德,慎威仪,谨言语。”在这种道德修养中,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与人为善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他在教导后来成为大学士的儿子张廷玉如何为人处世时,说:“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如参苓,必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其才华和怪诞为世人所知。他也十分重视对子女品行修养的教育,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郑板桥专门给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在古代,读书对于孩子人生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今天。但是古代的父亲们知道,比起死板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待人接物的胸怀格局对于正确人生道路的选择才是决定性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在给唐太宗的谏书中就写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安逸的日子里不忘以处危境之心警戒自己,在富足的时候不忘以俭朴之心戒除过多的欲望,也是中国古代父亲们时刻提醒自己子女谨记的道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子女“俭以养德”的道理。他曾经在给后主刘禅的上表中说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诸葛亮亲自履行着自己“俭以养德”的做人准则,希望子孙后代成为拥有远大理想、勤学俭朴的有为之人。北宋司马光教子的核心思想也是“俭朴”二字。当他看到儿子在读书时用指甲抓书页,便耐心地教导他要爱护图书。司马光虽官居高位,但他的生活却十分节俭,他训诫儿子“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时刻提醒他们要以俭朴为美,切不可奢侈腐化。在司马光的教诲下,其子司马康从小便以俭朴自律,勤奋好学,后来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古代父亲们教育子女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除了出于爱惜财物的目的,还在于让孩子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沦于当下的安逸而放松对自身的警惕,最终导致自身乃至家族的败亡。勤学苦读,读书为上东汉时期流传一句民谣:“遗子黄金满,不如教子一经。”读书是会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的事情,孩子如果能够立志读书光耀门楣,是比多少黄金美玉都值得珍惜的事情。《增广贤文》里有一副对联:“留物与儿孙,未必黄金美玉;立世靠自己,定当品高学优。”也是说的这个道理。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官至给事黄门侍郎,他对子女的教育一直遵循着“读书为上”的原则。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被迫举家迁徙到长安,朝无禄位,家无积财。面对窘迫的生活,他的长子颜思鲁因为自感不能奉养双亲而内心愧疚,想要放弃读书,先以养家糊口为重。颜之推听罢,语重心长地说道:“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使汝弃学徇财,丰吾衣食,食之安得甘?衣之安得暖?若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藜羹褐,我自欲之。”他认为,做儿子的把供养双亲的责任放在心上是对的,但做父亲的更应该用学到的知识来教育子女。子女如果能够努力读书,继承祖上的基业,即使是粗茶淡饭、粗布短衣,做父母的也是心甘情愿的。在古代,读书人是很受人们尊敬的。获取财富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懂礼节、明事理、知进退的人,使自己的家族受到世人的尊敬,读书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近期热文“粗话不粗”:《周易》中的这些成语一定要慎用!丨原创每周读诗丨“训子诗”中的“父爱如山”:古代父亲的深情与期望丨语音播报好书良友 一生清福:一部《菜根谭》 教你做个有趣的人丨原创富不足喜 贫亦可贺:富足源自心态 贫乏输在品行丨原创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更多转载需求请联系腾讯儒学官方QQ。亲近儒家文化成就君子人格投稿或合作请联系:或致电010-667微信号:ruxue_qq“子不教父之过”:古代父亲的三大教子之道丨原创(相关篇)47欢乐颂2收官这三大未解之谜你知道吗Cinema48便宜...43搞笑丨小学生神作文爸爸也治不了妈妈真是醉了香...清晨4不要晚上5不要无论男女都要看看教你做100道...看过此文的人还找过: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父之过出自哪里子不教 父之过by素妖子不教父之过的意思子不教父之过什么意思子不教父之过 英文子不教父之过下一句子不教父之过英语翻译父之过 子不教 家已乱
腾讯儒学山东青岛市认证的【腾讯儒学】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微信号:ruxue_qq
电话: [离线]朱高正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三
五、读透《论语》《孟子》 再读五经就好办了 好,我们继续来看。伊川现在告诉我们怎么来读《论语》和《孟子》。我在这儿跟大家讲,因为在“格物穷理”里面,《近思录》告诉我们怎么去读《论语》,怎么去读《孟子》,也告诉我们怎么读《春秋》,怎么去读《诗经》,怎么去读《易经》,因为我们时间的关系,我就打算把它集中到——因为现在国学热比较热的是在热什么?热《论语》,热《孟子》,还在热什么?热《易经》——我们集中在这几部经典上面。只要把这几部经典怎么读搞清楚了,其它,你如果想去读《春秋》,你想去读《周礼》,你就按照这个方法去理解。如果每个都去讲的话,没有重点,这样太可惜了。我们现在来看,该怎么样来读《论语》和《孟子》。程夫子这样说:“学者先须读《论》《孟》。穷得《论》《孟》,自有要约处,以此观他经甚省力。”他说,我们读书人,一定要先读《论语》和《孟子》,只要把《论语》、《孟子》读透了,就自然能够抓住《论语》和《孟子》的“要约处”,“要约处”就是它的精华。然后以《论语》、《孟子》做基础,来读其它的经典,就很省力了。为什么?大家要记住,什么叫做经典?大家看看嘛,儒家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谁编的?孔夫子编的。孔夫子编《诗》、《书》、《礼》、《乐》、《易》、《春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前古圣王的格言至论、嘉德懿行,足以垂范后世的,把它整理出来,让我们来学习仿效。所以说孔子了不起!四书五经(资料图 图源网络)孔子很谦虚,说他“述而不作”,其实我告诉大家,什么叫“述”?“述”就是把别人所讲的,我把它记述下来;“不作”,就是我没有创作。其实我告诉大家,孔子这个“述而不作”,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作。因为,只有孔子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前古圣王的嘉德懿行、格言至论把它记载下来了,整理出来了,才让我们后生晚辈有一个学习仿效的对象。这对中华文明影响是何其地深远?那我在这要讲,“五经”里面讲的道理,不是都一样吗?但是,因为《论语》、《孟子》——《论语》是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对话的内容,《孟子》是孟子自己,跟他的弟子像万章、公孙丑,他们一起写下来这七篇。《论语》、《孟子》,因为它更加地活泼,更加容易读,但是它里面所蕴含的道理,不就跟“五经”里面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吗?只要你把《论语》、《孟子》的义理熟悉了,你再来读“五经”或“六经”,不就很省事了吗?所以程夫子下面说,他说:“《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大家看到了吗?他说《论语》和《孟子》就像丈尺权衡一样,什么叫“丈尺权衡”?所谓“丈尺”,就是在量长短的工具;“权衡”,大家知道什么叫“权衡”?“权”就是秤锤,“衡”就是以前在称东西要有一根秤木,就是衡木,这个叫“衡”,然后下面放个秤锤,东西吊上去,秤锤可以加减,东西移到哪里,一看,哦,这是一斤半,在那里刚好达到平衡,也就是吊的东西跟秤锤是一样的。如果秤锤往下沉,表示说这个东西还要往衡木的右边移动,因为它更重一点,才能够平衡。所以说,他在这儿讲,《论语》跟《孟子》,就好像要量这个长短的丈尺,或者量轻重的权衡一样。他说,你用《论语》和《孟子》来去度量事物,你就自然而然看得到这件事哪一边有道理,有道理到什么程度。所以说,《论语》跟《孟子》里面所蕴含的义理就像丈尺权衡一样。所以说大家看看,只要你把《论语》、《孟子》读透了,这样再来读其它的经典,那就省事了。六、读《论语》《孟子》最好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下一条。程夫子说:“读《论语》者,但将诸弟子问处,便作己问。将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若能于《论》《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什么意思?他说,要读《论语》的人,你就要把诸弟子在问就想象成是自己在问一样。比如说,颜渊问“仁”,你就好像自己就是颜渊一样,跟孔夫子问仁。那孔子在解答的时候,你就像今日自己亲自听到一样,也就是你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投在那个情境当中——弟子在问,就像自己在问;孔圣人在作答的时候,就像自己亲耳听到一样。他说你这样,自然会有所得。他说,如果能够在《论语》跟《孟子》当中深求玩味,将来会涵养成多么好的气质啊!所以说大家看看,你读《论语》、读《孟子》,要怎么读?你在读的时候,比如说,读熟了,渐渐你要达到一个新境界,看前面,学生问什么问题,你就要想象说,如果我是孔子的话,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会怎么来答复他,是吧?同样的道理,你在读《孟子》的时候,在这种情形之下,孟子会怎么样来说,是吧?所以说,你这样的话,久而久之,孔子讲的就变成你讲的,孟子想的就变成你想的,那你不就变成孔、孟了吗?我们要学圣人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设身处地,这样来学《论语》和《孟子》是最有效的。七、读书要设身处地 从自身体悟 我们看下一条。他说:“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什么意思?他说,要是在读《语》《孟》——这《语》就指《论语》——只要在读《论语》和《孟子》,你一定要熟读玩味。什么叫熟读啊?要读得滚瓜烂熟啊!知道吧?什么叫“滚瓜烂熟”?就是要把它记诵下来。把它记诵下来,而且来玩味。什么叫“玩味”?“玩”就是反复不断地重复,还不会觉得厌倦,那才叫做“玩”。打个比方,有人在玩石头,有人在玩玉,有人在玩茶壶,这些“玩”——为什么叫“古玩”?也就是反复拿起来把玩把玩,再怎么把玩也不会厌倦,这才叫“玩”。孔子教我们要“观象玩辞”——你读《易经》“观象”,就看那个卦象;“玩辞”,就玩味那个卦爻辞。你要这样把卦爻辞读得滚瓜烂熟才能“玩”,所以说你一定要熟读玩味。所谓“熟读玩味”——“熟读”,就是要把它记诵下来;“玩味”,反复思索,细细体味,一定要把圣人所讲的话跟自己联系起来,千万不要只作一场话说。什么叫“作一场话说”?也就是听进去,你又把它讲出来,那有什么用呢?我们读经书最怕的,你就把它当一场话说,听到的,然后讲出来,根本没有放到心里头去,根本没有办法对我们的四肢百骸有所影响。我在这里要讲,我们读经书就要读进来,要存到我们的心里头。因为“心”是我们四肢百骸的主宰,当我们心的境界提高了,自然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千万不要把这个读《论语》、《孟子》只作一场话说。如果只作一场话说,你就是白读了。然后程夫子告诉我们:“人只看到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说人只要能够把《论语》、《孟子》这两本书“看得切己”——什么叫“看得切己”?每句话都要跟自己发生关系。打个比方,像你读《论语》,一开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就要自己想想看,人家孔子已经学识这么好了,他还在“学而时习之”,那我们的天资都不如孔子,能够不学习吗?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且要在学习当中找到乐趣,不要读书读得很痛苦,是为父母读书,是为考试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读书,不是,我们读书是为了变化气质,让自己光明的德行能够更加地明亮,回复它原来的明亮,这样才是读书的目的,所以说,大家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切己。再打个比方,你看《孟子》开篇说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就问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大家想想看,很多人都犯了同样的毛病,说做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吗?你如果什么事情都要有好处才做,那人生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价值,对不对?所以孟子当头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提醒梁惠王,你何必老是惦记着利啊,仁义最重要啦!所以我在这儿要问大家,你读到这里的话,马上就要怵然警惕,我是不是也这样?一个人在做什么事情,都是考虑这个对我有什么好处没有,那完蛋了!我们应该是怎么考虑?我该不该做这件事情,跟利无关,我们人不能背义求利,不能见利忘义,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所以说,读书就是要这样读,不要只当作一场话来说。这才是读圣贤之道所应该有的。八、六经义理 《论语》《孟子》里都有了 好,我们看下一条。程夫子说:“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好,我们先看这第一小段。他说我们初学的人,就要以《论语》和《孟子》作为基础,为什么?因为《论语》跟《孟子》里面已经蕴含着很多的义理了,这些义理跟六经里面所存在的道理是一样的,相通的。他说只要“《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什么意思?只要你把《论语》和《孟子》读好了,那《六经》就算你不去读,你也知道“六经”在讲什么了。因为《论》《孟》所讲的道理,跟“六经”怎么会有不一样呢?好,他接着说:“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这儿谈到三个问题。第一个,“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你要看圣人为什么要造作这本经书。也就是圣人希望我们读到这本经书之后,可以向前古圣王的这种嘉德懿行学习嘛,也就是说我们也要有良好的品德嘛,是吧?与“圣人所以用心”,也就是说圣人他用心在那里?圣人用心就是要得大道嘛。还有,“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我们还要看,为什么圣人能够成为圣人,而我们不能?我告诉大家,很简单:圣人一心向往大道,把个人的私意、私欲清扫得一干二净,这样他就变成圣人了。所以他说:“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他说什么?我们在读《论语》、《孟子》的时候,每一句话都要去探讨到圣人为什么要讲这一句话,圣人为什么可以成为圣人,而我们没办法成为圣人。“昼诵而味之”,就是白天你要记诵它,而且来玩味它。“中夜而思之”,到晚上的时候,你要来细思它。“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就是我们在读《论语》、读《孟子》的时候,你要把你的心放得宽平,你不要去拐弯抹角,没那么复杂的,“王道如砥”,什么叫“砥”?“砥”就是磨刀石,“王道如砥”,不会走这些曲曲折折的小路,它就是大道嘛,大道是光明磊落的。所以说,你要放宽你的心,也像大道一样的宽平。“易其气”,这个气一定要让它顺畅。“阙其疑”,一下子还看不懂的,你不要故意去钻牛角尖,有疑惑的,你先把它保留下来。这样的话,圣人作经的本意一下子你就看得出来了。这就是如何来读《论语》和《孟子》(的方法)。所以说,大家看看,《论》、《孟》,它是根本,只要把《论语》、《孟子》读好,“六经”大概在讲什么,你就算没有读“六经”,你也可以了解到它根本的义理所在。九、读《易经》,核心秘诀在玩辞 那我们再来看。在《近思录》里头,他特别把《周易程氏传》的序,把它给整个摘录下来。那在这个《易传序》里面,我想这一篇《易传序》非常值得大家来细读,但是很遗憾,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帮大家来解释整个,我只把它几句经典的,勾勒出来给大家看。开篇它说:“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什么意思?说《易经》它就是在讲阴阳变化的道理,要让我们懂得随着时势的不同,你要调整自己,来符合大道。这样大家清楚了吗?也就是说,我们随时调整自己,不是为了去追逐利益,是为了调整自己,能够使它符合于大道。就像我刚才提到,梁惠王问孟子说,哎呀,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我们每个人如果开口闭口就想着这样对我有什么好处?你怎么去成德啊?孟子劈头就一句话:“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什么叫“仁义”?“仁义”就是大道。所以说,《易经》是讲变化之道的书,他叫你随时变化,不是随时变化当个变色龙,去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而“无所不用其极”,不是!而是要“随时变易以从道”,来跟从大道,也就是随时变易来符合大道,来实践大道。所以我在这儿告诉大家,《易经》在占卦的时候,它因为有深刻的忧患意识,不管你占到哪一个卦哪一个爻,它都给你很多有益的谘商。这就是读《易》的好处嘛。《周易》(资料图 图源网络)所以说我们来看,在这里面他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这是《周易·系辞传》里面的话,说“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也就是“辞、变、象、占”。大家记住,“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就是“辞、变、象、占”。什么叫“辞、变、象、占”?第一个,“辞”,就指它的卦爻辞;“变”,就讲它的阴阳变化、爻位变化;“象”,也就是讲它的卦象;最后一个“占”,就是你卜筮的时候,实际占用的时候,占筮。所以他说:“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备于辞。”大家记住,这个“吉凶”还有“消长”之理,就是这件事情是好还是坏,还有它是消退还是进长的变化的道理,还有进退存亡之道都在卦爻辞里头。他说:“推辞考卦,可以知变”,像《易经》里面你要知道它是怎么变化呢?你一定是从卦爻辞结合它这个卦时和这个爻所处的爻位,是吧?什么叫“卦时”?简单来讲,《易经》有六十四卦,代表六十四种不同的卦时。我在这里打个比方,像同样一个阳爻在第三位,对不对?阳爻在第三位,在《易经》里面有几种可能?有三十二种可能,也就是九三爻有三十二种可能。你要先搞清楚它到底是在哪一个卦,我告诉大家,九三爻除了谦卦以外通通不好,谦卦的九三爻是最好的。所以说,细的我们不讲,我在这儿只是告诉大家,他说“推辞考卦”,你从相关的卦爻辞来考察这个卦,也就是它的卦时、卦义,可以知变。什么“变”呢?九三爻嘛,你要看九三爻它有没有当位,九三爻是当位;有没有得中?九三爻不得中,已经过中了。再来,看九三爻它跟二爻、四爻的乘承关系,有没有亲比或逆比关系,还有它跟上爻有没有相应?用这样来“推辞考卦”,这样就可以知变。然后,这样的话,“象与占在其中矣”,它的物象,还有它的吉凶,都含在里头了。所以说大家记住了,按照伊川的讲法,“辞”是最重要的。“辞、变、象、占”,你“推辞考卦,可以知变”,只要你把“辞”弄好了,你可“知变”,而“象”与“占”就在“变”里头。所以说,他下面又引了一段《系辞传》的话,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你看,辞、变、象、占在这儿又出来了,也就是说一个有道君子平常没事的时候,我就“观象玩辞”。什么叫“观象玩辞”?就是观那个卦象,来玩味这个卦爻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什么叫“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呢?就是你要有所作为的时候,你在占卦的时候,看到哪一个是变爻,你就“观其变而玩其占”,所以说,在那里面,你就可以得到很多的谘商的意见。好,所以他下面说“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就是说有人,那个卦爻辞看懂了,但是还不知道它的真意的,这个是有的。“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他说,从来没有那个连卦爻辞都看不懂,而能够知道它所代表的真意的,所以“辞”是最重要的,大家要记住。然后他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他说,最微妙的就是那个义理,最显著的就是它的卦象。“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什么意思?这一句话很重要。“体用一源”——“体”就是讲“理”,“用”就是指它的“象”,“显”就是指“象”,“微”就是指“理”,也就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代表着“理”和“象”是互为表里,一体的。所以说,最后他说“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意,则在乎人焉。”伊川说,我现在所写下来的这一本书,所传达的,就是告诉你辞是怎么立意的。你通过我所讲的辞而求得真意,那能不能达到这样,就看每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天赋,还有机缘了。这就是我们读《易经》的方法。谢谢收看。主讲人简介: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本文及视频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儒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儒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儒学”,获取更多儒学资讯。
[责任编辑:weiwei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散就散改编粤语粗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