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乌云乌云快走开吉他谱,我要扔原子弹,日本:啥

美国当初给日本丢的原子弹其实是在救日本,如果不扔后果会是这样美国当初给日本丢的原子弹其实是在救日本,如果不扔后果会是这样爱车超能量百家号1945年美国给日本送了两个惊喜,“小男孩”跟“胖子”两颗原子弹。造成日本长崎和广岛至少30万人的死亡。日本就这样投降了,随之全世界开始庆祝。其实这两颗原子弹也救了日本,如果没有扔原子弹意味着日本不会这么快投降,那么盟军会强制登岛,造成小日本的伤亡可不是这点小数目。据知,除了美国大兵做好准备,当时中国国军也有百万大军集合随时攻打小日本,日本岛的北方也会受到苏联军的攻击。加上,当时的日本人很多死不认错,在“天皇”的号召下,妇女、儿童都会参战,那么战况会很惨,日本人的死伤会更严重,“天皇”这个人类杀手也会像希特勒一样被彻底清除。(图为“胖子”原子弹)日本人到现在还不感恩,还天天在那边叫嚣自己多么可怜,真是死不悔改。再者,别忘了,当时原子弹出生时是三胞胎,“小男孩”“胖子”外还有一个叫“小玩意”,只是在美国新墨西哥洲进行试验时引爆了。(图为“小男孩”原子弹)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爱车超能量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汽车资讯,最新汽车趣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在日本扔原子弹是啥感受?美将军一番话震撼人心
我的图书馆
在日本扔原子弹是啥感受?美将军一番话震撼人心
历史在身边奔跑,跟上,别落后!关注后阅读: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十二门徒'都是谁/真实的朝鲜现状/古代美女为什么不穿内裤/希特勒是怎样让德国迅速富强的/印度人上厕所用手擦屁股!来源公众号铁血军事作为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们,我要陈述我的思考、观察和结论。我相信杜鲁门总统做出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不仅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具有压倒其它可能选择的道义上的必要性。像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战争。我们这个民族不是穷兵黩武的骑士我们不渴望那种辉煌。而当我国在大萧条中挣扎时,日本开始了对邻国的征服——弄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法西斯总打着最漂亮的旗帜去掩饰最卑鄙的阴谋。这种“共荣”是通过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总体战进行的。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幻想自己命中注定要统治亚洲,并由此理应据有亚洲的自然资源和广袤土地。日本屠杀无辜的男女和孩子,未有丝毫怜悯和犹豫。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数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些都是事实。日本认为美国是阻止其实现在亚洲的“神授”命运的唯一障碍,于是对驻扎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精心策划的偷袭。偷袭时间定于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因为此时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舰队实力、消灭人员,给予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数千名美国水兵的生命湮灭于仍然沉睡在珍珠港湾底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里,其中的许多士兵甚至不清楚为什么受到突然袭击就已死去。战争就这样强加在美国的头上。《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认为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虑的。我们从截获的密码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争取以可接受的条件来谈判投降。在8月6日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飞机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为火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死去。但日军发誓决不投降。他们准备牺牲自己的人民,以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不管死多少人。他们拒绝救助平民,尽管我们的飞行员事先已就可能来临的空袭投撒了传单。在一次为期10天的轰炸行动中,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的许多地方化为灰烬。即使在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之后,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只有一枚炸弹,日本可以继续坚持。在8月6日之后,他们有3天的时间用于投降,但他们不。只有在长崎受到原子轰炸后,日本天皇才最后宣布投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仍声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战斗。一个陆军军官团体发起叛乱,试图截获并销毁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诏书。今天日本巧妙地打起种族主义这张牌,以此来宣示其行为的正义性:日本不是进行罪恶的侵略,而只是从白人帝国主义中解放受压迫的亚洲大众。解放!是的,他们用屠杀“解放”了3000万无辜的亚洲人。我坚信,这3000万无辜的人,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代,永远也不会欣赏日本崇高的行为。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否是出于报复,是否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对此有如下事实:一,在最初的轰炸目标清单上包括京都。虽然京都也是一个合法的目标,在先前的空袭中未曾予以轰炸,陆军部长史汀生把它从目标清单中去掉了,因为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也是日本的文化宗教中心。二,在战时我们受到严格约束,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轰炸东京的皇宫,尽管我们很容易识别皇宫并炸死天皇。毕竟我们不是为了报复。我经常想,如果日本有机会轰炸白宫,是否也会像美国这样克制。我认为日本不会。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就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我不为战争的残酷而骄傲或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也许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日本战犯才应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与日本人一道抹煞历史的真相,那么这一点是永远也做不到的。若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自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我和部属在执行原子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且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对原子弹的存在感到恐惧。我就感到恐惧。但这并不意味着回到1945年8月,在战时情况下,在敌人顽固凶残的条件下,杜鲁门总统没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结束战争。我同意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当时以及现在。战后几年中,有人问杜鲁门总统是否还有其它选择,他响亮地说:没有。接着他提醒提问者:记住,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它选择!战争总是代价高昂的,正如罗伯特?李将军所说:“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感谢上帝使我们拥有原子武器,而不是日本和德国。科学有其自身的逻辑,迟早会有人设计出原子弹。科学不能被否定。关于制造原子弹是否明智的问题,终将被原子弹已被制造出来这一事实所压倒。由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被击败,世界变得更好了。日本和美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互杀戮,而是生长、成家立业,在和平中生活。作为10个孩子的父亲和21个孩子的祖父,我可以表明,我很高兴战争这样结束。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馆藏&3706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往日本扔原子弹啥感受 美将军一语震撼人心
我的图书馆
往日本扔原子弹啥感受 美将军一语震撼人心
往日本扔原子弹啥感受 美将军一语震撼人心发帖者:&发帖时间: 19:08&&&字体:&&&  作为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们,我要陈述我的思考、观察和结论。我相信杜鲁门总统做出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不仅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具有压倒其它可能选择的道义上的必要性。像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战争。&  我们这个民族不是穷兵黩武的骑士我们不渴望那种辉煌。而当我国在大萧条中挣扎时,日本开始了对邻国的征服——弄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法西斯总打着最漂亮的旗帜去掩饰最卑鄙的阴谋。  这种“共荣”是通过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总体战进行的。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幻想自己命中注定要统治亚洲,并由此理应据有亚洲的自然资源和广袤土地。日本屠杀无辜的男女和孩子,未有丝毫怜悯和犹豫。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数十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些都是事实。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二战时期美国士兵的合影  日本认为美国是阻止其实现在亚洲的“神授”命运的唯一障碍,于是对驻扎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精心策划的偷袭。偷袭时间定于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因为此时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舰队实力、消灭人员,给予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数千名美国水兵的生命湮灭于仍然沉睡在珍珠港湾底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里,其中的许多士兵甚至不清楚为什么受到突然袭击就已死去。战争就这样强加在美国的头上。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认为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虑的。我们从截获的密码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争取以可接受的条件来谈判投降。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原子弹轰炸广岛  在8月6日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飞机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为火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死去。但日军发誓决不投降。他们准备牺牲自己的人民,以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不管死多少人。他们拒绝救助平民,尽管我们的飞行员事先已就可能来临的空袭投撒了传单。在一次为期10天的轰炸行动中,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的许多地方化为灰烬。  即使在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之后,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只有一枚炸弹,日本可以继续坚持。在8月6日之后,他们有3天的时间用于投降,但他们不。只有在长崎受到原子轰炸后,日本天皇才最后宣布投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仍声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战斗。一个陆军军官团体发起叛乱,试图截获并销毁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诏书。 今天日本巧妙地打起种族主义这张牌,以此来宣示其行为的正义性:日本不是进行罪恶的侵略,而只是从白人帝国主义中解放受压迫的亚洲大众。  解放!是的,他们用屠杀“解放”了3000万无辜的亚洲人。我坚信,这3000万无辜的人,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代,永远也不会欣赏日本崇高的行为。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否是出于报复,是否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对此有如下事实:  一,在最初的轰炸目标清单上包括京都。虽然京都也是一个合法的目标,在先前的空袭中未曾予以轰炸,陆军部长史汀生把它从目标清单中去掉了,因为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也是日本的文化宗教中心。  二,在战时我们受到严格约束,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轰炸东京的皇宫,尽管我们很容易识别皇宫并炸死天皇。毕竟我们不是为了报复。我经常想,如果日本有机会轰炸白宫,是否也会像美国这样克制。我认为日本不会。  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  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就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我不为战争的残酷而骄傲或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也许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日本战犯才应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与日本人一道抹煞历史的真相,那么这一点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若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自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我和部属在执行原子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且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南京大屠杀  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对原子弹的存在感到恐惧。我就感到恐惧。  但这并不意味着回到1945年8月,在战时情况下,在敌人顽固凶残的条件下,杜鲁门总统没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结束战争。我同意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当时以及现在。战后几年中,有人问杜鲁门总统是否还有其它选择,他响亮地说:没有。接着他提醒提问者:记住,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它选择!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核弹爆炸  战争总是代价高昂的,正如罗伯特?李将军所说:“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感谢上帝使我们拥有原子武器,而不是日本和德国。科学有其自身的逻辑,迟早会有人设计出原子弹。科学不能被否定。关于制造原子弹是否明智的问题,终将被原子弹已被制造出来这一事实所压倒。  由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被击败,世界变得更好了。日本和美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互杀戮,而是生长、成家立业,在和平中生活。作为10个孩子的父亲和21个孩子的祖父,我可以表明,我很高兴战争这样结束。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馆藏&5408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原创]美国向日本扔原子弹还藏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网站、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人同意,或得到本人投稿授权再使用。
&&文\大漠单骑
&&本文为大漠单骑原创,网站、微信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务必取得本人同意,或得到本人投稿授权再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是核武器问世以来唯一的一次,造成日本平民巨大伤亡。只是美国急匆匆动用原子弹并非仅是为了迫使日本投降,避免美军的大量伤亡,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阻止苏联对日本的占领,确保和扩大美国在日本及西太平洋的战后利益。
&&2016年12月上映的美国好莱坞战争大片《血战钢锯岭》在中国取得不错的票房和评价,该影片真实地再现了二战中冲绳岛战役血腥的战争场面,观众不禁感叹,在现代武器的钢铁烈焰之中,人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和渺小。正是这场发生在1945年4月最接近日本本土的战役,美军苦战近三个月才取胜,并付出伤亡及非战斗减员近8万人的代价。
&&电影《血战钢锯岭》源自于真人真事,坚持信仰拒绝杀戮的医疗兵斯蒙德戴·道斯在残酷的战场上拯救了70多人的生命。片尾播放的电影主人公原型获得荣誉勋章的原始纪录片片段,更让人无比动容。
&&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就是这场冲绳岛战役让美国动了核杀机,对日本使用杀伤力巨大的原子弹,就是为了迫使日本早日投降,以避免美军大量伤亡。因为自美军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后,在一系列的夺岛战役中伤亡惨重,以日本的庞大兵力加上武士道精神的“玉碎”战法,若要彻底拿下日本,美军可能还要伤亡百万人以上。但实际上美国的所作所为,并不简单是为了避免美军的大量伤亡,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
&&由于意识形态的敌对,美国防苏联更甚防德国,美国迟迟才开辟欧洲战场,既为保存实力,又为阻止苏联独吞欧洲
&&美国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何能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跃成为世界老大?这里有多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美国善于保存实力,进退有据,功利主义十足。这不能简单说美国佬自私,而是美国奉行的价值观及国家战略就是如此,一切从维护和扩大美国自身利益出发,并不惜损害他国利益,说白了就是无利不起早,见利占三分。
&&自1939年9月起,德意法西斯的滚滚铁骑席卷大半个欧洲和非州北部,法国、丹麦、捷克等多个国家投降;英国的海外领地频失,本土被狂轰滥炸危在旦夕;苏联也丧失半壁江山,苏军受到重创在苦苦抗挣。丘吉尔、斯大林、戴高乐等都迫切要求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的美国出兵欧洲及北非,共同抗击德国和意大利。但美国直到1942年11月才少量出兵(派遣美军第2军)登陆北非战场,直接帮助最亲密盟友英国对德意作战,但对苏德战场是抱定了坐山观虎斗,以种种理由推脱,就是迟迟不出兵支援苏联。
&&静观其变的美国其实在做两手准备:一是德国灭掉苏联,美国乐得其成,因为苏联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来强大了的苏联必定要危及美国的利益;二是苏联若能反败为胜,美国再适时出兵,与苏联争夺和划分在欧洲的势力范围。总之,美国的等待是打算欲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该出手时自然要出手。到了1944年6月,苏德战场上苏军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抗击,终于全面转入大反攻,兵锋直指德国本土,美军此时才投入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大规模进军欧洲。此时德军的主力部队大多在苏德战场消耗掉了,战斗力已是强弩之末,仅11个月之后德国即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战中企图主宰世界的三巨头——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在握手言欢,可他们内心的小九九无时无刻不在算计他人。
&&二战中的苏德战场,苏军的总伤亡超过2000万人,其中死亡为856.6万人;苏联平民的总伤亡也超过3000万人,其中死亡超过1700万人,这对于人口不到2亿的苏联来讲可谓损失惨重,伤筋动骨。而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伤亡58.6万人,其中死亡13.5万人,与苏联相比微不足道。可见美国的算盘珠子确实打得精明老到,出兵时机恰到好处,以较小的伤亡代价,将美国在欧洲战后的利益最大化。而二战之前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因战线过长,投入太多,损失巨大,经二战一蹶不振,只好乖乖让出世界老大的地位。
&&美国为减轻太平洋战场的压力,极力要求苏联尽早对日宣战,但这一要求正中斯大林的下怀
&&在二战的东方战场,日本自1931年就开始入侵中国东北,直至中日爆发全面战争,而美国对日本却一直采取绥靖政策,在中日之间保持中立,极力将祸水西引。当美军退役上尉陈纳德在中国成立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战斗机航空队时,也只能以民间志愿者的形式。但美国对日本的不断示好却换来日本偷袭珍珠港、攻占美属关岛、菲律宾等地,猝不及防的美国匆忙迎战,被狂妄的日本拖入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本宣战后,对中国抗日战场的态度也立马180度转变,活脱脱一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嘴脸。
&&1942年6月,美日在中途岛展开大海战,获胜的美国由此在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美军在南太平洋、西太平洋展开攻击方向直指日本的逐岛进攻作战,后因进攻不顺又改为“蛙跳”作战,连续攻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布干维尔岛、塞班岛、关岛、莱特岛、硫磺岛、冲绳岛等地,战线逐渐接近日本本土。
&&但美军每一场夺岛作战都打得十分艰难,由于这些岛上日军筑有大量坚固的永备工事,美军所依赖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作用,日军的防守作战又极为顽强,小鬼子兵个个能玩命。这令惜命的美国大兵难以忍受:一是作战持续时间较长,彻底占领一个岛子,少则近1个月(如塞班岛战役),多则1半年以上(如布干维尔岛战役);二是伤亡率高,由于岛屿地域狭窄,美军虽展不开很多兵力,但伤亡率高达30%左右,尤其冲绳岛战役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中损失最大的一次,美军伤亡近8万人,其中阵亡1.2万人,仅次于在欧洲战场的阿登战役。
&&美国是一个精于算计的国家,要彻底战胜日本,如此耗费时间、如此消耗兵力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美国一方面要求中国战场更多地消耗和牵制日军,另一方面急切希望苏联投入对日作战,以减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在1945年2月召开美英苏首脑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和英国不惜出卖中国的利益,以承认外蒙古独立、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旅顺港口以及日本占据的库页岛南部、千岛群岛(包括日本所说的“北方四岛”)等为交换条件,换取苏联同意在德国投降后的2—3个月内对日作战,苏联斯大林欣然接受。
&&日,历时半年多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红军获得胜利,这成为苏德战场重要的转折点,这场血战苏德双方伤亡超过200万人,与苏德战场的规模和伤亡比,美日太平洋战场真是小巫见大巫。
&&当年的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吃了大亏,一直耿耿于怀。之后的苏联战略重心在欧洲,面对咄咄紧逼的德国与日本,为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腹背受敌,苏联于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友好条约》。苏联以承认满洲国地位和不支持中国抗日战争为条件,换取苏日互不侵犯领土和日本承认外蒙古,苏联这是明目张胆在纵容日本侵华战争,再次将积贫积弱的中国玩弄于股掌之间。可要不是中国战场拖住了近200万日军,在希特勒的一再强烈要求下,作为德意日轴心国,日本为配合德国而进攻苏联是大概率的事情,从这一点讲,中国是苏联的救命恩人,可极不仗义的苏联对中国就是如此恩将仇报,以怨报德。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一直处于守势,苏联在确定日本没有进攻苏联的计划后,将远东苏军大部分兵力调往苏德战场,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转入战略反攻。美国要求苏联对日作战,其实正中斯大林的下怀,苏联正可借此一雪日俄战争之耻。当苏联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后,立即转入对日作战的准备,利用西伯利亚大铁路将百万苏联红军由西线调往遥远的东线。日,苏联将德国入侵时的闪电战如法炮制到日本关东军头上,150多万苏军兵分三路越过中苏、中蒙边界快速推进,经一周的激战至8月15日,苏军已进入中国东北腹地和朝鲜38度线附近。那白纸黑字的苏日互不侵犯和约,被老毛子当成屁给放掉了。
&&一直以来有种观点,认为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苏联对日作战是错误的,在远东给了苏联太多的利益。其实即使美国不要求苏联对日作战,从西线抽身的苏联也会主动对日作战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靠实力说话,苏联乘战胜纳粹德国的强势收拾小日本已易如反掌,重新夺回苏联在远东的利益是斯大林的既定战略。对罗斯福本人来说其确实对苏联相对友好一些,但当日罗斯福突然去世杜鲁门上台后,美国对苏联的态度转向强硬,对苏联的防范和遏制更加明确坚定。
&&日本宣布投降是因为惧怕美国的原子弹么?
&&日,美国研制的世界首枚原子弹试爆成功,仅20几天后的8月6日、9日,美军的B-29型“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分别将两枚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加入《波茨坦公告》,百万苏军开始攻入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政府被迫于8月10日通过中立国瑞士向同盟国发出乞降照会;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从时间节点上看,美国的原子弹确实起到了促使日本投降的作用,但此时苏联对日宣战的震撼对日本来讲更是毁灭性的,使日本彻底失去对抗同盟国的信心和资本。日,毛泽东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精辟地指出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大势已定,但其决定因素并非美国政府鼓吹的原子弹袭击。他指出:“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假如原子弹能够解决战争,为什么还要请苏联出兵?为什么投了两颗原子弹日本还不投降,而苏联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呢?我们有些同志也相信原子弹了不起,这是很错误的。这些同志看问题,还不如一个英国贵族。英国有个勋爵,叫蒙巴顿。他说,认为原子弹能解决战争是最大的错误。”
&&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实际当量1.5万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当得知原子弹在日本造成平民巨大伤亡后,产生负罪感,转而反对核竞赛以及研制威力更大的氢弹,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
&&客观地讲,早期的小当量原子弹对敌方打击所产生的心理震撼作用要远远大于实际杀伤效果,美军航空兵在对日本实行无差别空袭所造成的损毁比原子弹袭击要大得多。如日夜,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对东京进行了持续2小时的大轰炸,2千多吨凝固汽油弹使东京陷入一片火海,约1/4的建筑被夷为平地,近9万人死亡,10余万人被烧伤,上百万人无家可归,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伤亡最大、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常规武器空袭。类似对日本本土的大轰炸自1944年6月美军首次对日使用B-29远程轰炸机后就不曾间断,日本的各大城市几乎无一幸免都被炸得千疮百孔,城市建筑、工业设施所剩无几,平民伤亡更加惨重。据统计,二战后期美军空袭使用燃烧弹、普通炸弹造成日本平民伤亡达220多万人,其中死亡90余万人,远比广岛、长崎当场死于原子弹爆炸的6.7万人(受核辐射后又死亡3.6万人)高出近10倍(在日本因核爆死亡人数统计上,别有用心的人一直在夸大伤亡数字,造成数据比较混乱的情况)。
&&从日美军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起,美军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就持续不断,轰炸规模也越来越大,日本却表现出超强的承受力,战争机器仍艰难地维持运转。日,中美英同盟国(苏联因与日本签有《苏日中立友好条约》而未加入)发表《波斯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但3天后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发表声明,断然拒绝投降,发誓将“大东亚圣战”进行到底。因此,日本的投降并非单单取决于美国原子弹的杀伤作用,苏联对日本突然宣战才是日本迅速投降的主要原因。
&&美国急匆匆将刚研制出的原子弹用于实战,还有一层用意就是震慑苏联等对抗美国的国家不要轻举妄动,原子弹这大杀器只有我有,否则,你只有吃亏的份。这也极大地刺激了苏联,开始投全力与美国展开核军备竞赛。
&&日本过早地宣布投降,使苏联失去占领日本的机会,让美国捡了一个红利延续至今的大便宜
&&日本的投降与德国截然不同,德国是在首都柏林被攻陷、希特勒自杀后宣布投降的,而日本投降前同盟国军队尚未在日本本土登陆,日本及亚洲战场上尚有720万日军,其中日本国内就有240万日军以及大量准军事武装人员。尽管日本海空军武器几乎丧失殆尽,可就是一人一杆步枪再加上自杀式攻击战法,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估计,由美军单独打下日本还需要至少一年以上时间。
&&假如日本死撑着不投降,朝鲜将被苏军迅速全部攻克,美军和苏军必定会向日本本土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尽管苏联海军实力与美国相比差距较大,跨海作战能力逊于美国,但苏联占有地利之优,面积达7.56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南部与日本北海道之间只隔着狭窄的宗谷海峡(库页岛上的铁路通过鞑靼海峡轮渡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大型军港海参崴距日本也不远,而美国毕竟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再论打仗,苏联以“战斗民族”著称,苏联红军勇猛善战,比美国大兵更能打,骄横的日军经诺门坎之战早已领教了苏军的厉害。日本本土守卫战真要是打起来,苏军至少可以攻取北海道,与美军比谁先拿下东京都不好说,铁定战后要在日本形成美苏南北分治的局面。
&&可历史偏偏没有假如,推崇绝不投降的武士道精神的日本竟早早投降了。其实在《波斯坦公告》发表后,日本军政界中的主战派和投降派就在不断博弈,好在影响力颇大的天皇站在投降派一边,如果天皇不说投降,这仗就要一直打下去。就在天皇准备宣布投降前,主战派军人仍在策划武力阻止天皇发表广播讲话。而在天皇宣布投降后,海外各地部分日军违抗皇命仍在坚持作战,8月18日至9月1日苏军发起的千岛群岛战役,就遭到守岛日军的顽强抵抗,苏军伤亡1500余人,苏军收复南库页岛的战斗也持续到8月25日。
&&在日本一些投降派看来,历经残酷苏德大战的苏军战斗力强悍,近百万日本关东军、驻朝鲜军竟根本不是苏军的对手,与其等着让苏军攻占日本,不如立马投降由美国占领日本。因为日俄(苏)是宿敌,苏联又是社会主义国家,被苏联占领的日本,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这仅从战后6.2万日本关东军战俘死于西伯利亚等地劳改集中营可见一斑。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在德国投降后,日本投降派就开始与美国秘密接触,提出日本投降的唯一条件就是保留天皇帝制,美国为了让日本尽快放下武器口头允诺,美国更深层的目的是为了不给苏联攻占日本的理由和时间,以便独占日本在战后拉日本抗衡苏联。正是有了美国的承诺,日本天皇才敢于支持日本的投降派,但这一说法美国官方一直不予承认,官方公开文件中也没有记载。因此,战后同意这一说法的日本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曾这样概括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此话可谓一语中的,美国的原子弹只是日本投降的一个由头,美日之间的默契配合都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打时间差阻止苏联攻占日本。
&&两国交战自然无国界之分,可日本突然的投降,引起远东局势急剧变化,让苏联失去攻占日本本土的理由和时机。太平洋战争的主角毕竟是拥有巨大海空军优势的美国,8月28日,美军先遣部队乘飞机到达日本厚木军用机场,8月30日起46万美军登陆日本本土并迅速控制了日本各战略要地。此时,苏军少量先头部队还在千岛群岛、南库页岛上艰难挺进,大部队尚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就算苏军想抢摘日本“桃子”,也赶不上了。而美国不费一枪一弹拿下日本本土和半个朝鲜,真是捡了一个大便宜。整个太平洋战争,美军伤亡不过43万人(其中死亡12万人),获得的利益却是巨大的。
&&美国驻日本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与日本裕仁天皇。二战之后,麦克阿瑟的司令部就设在日本东京皇宫外的一栋大楼内,麦克阿瑟时常站在窗前用望远镜观察裕仁天皇在干什么。
&&还有一种说法只得到部分证实,此时的斯大林并没有放弃染指日本的打算,武的不行就来文的。当苏军攻入朝鲜时,美军还远在冲绳岛,但美国岂容苏联独占朝鲜。8月14日,美国向苏联提出以北纬38度线划分美苏军在朝鲜的控制区时,两天后斯大林出人意料地痛快答应了,并命令已越过38度线的苏军后退。直到9月8日,美军大部队才在朝鲜仁川登陆。斯大林并不傻,他是以退为进,先予后取,斯大林随后向美国提出日本的北海道由苏军占领控制的要求,可杜鲁门并不像罗斯福那样好说话,予以断然拒绝。多年后杜鲁门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曾这样说:“我决定,对日本占领不能再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者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斯大林让杜鲁门摆了一道极为愤懑,这也为之后斯大林支持金日成发动吞并南朝鲜的战争埋下伏笔。
&&纵观二战末期,热战未息,冷战已起,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招数不断,台上握手台下使绊,在远东的明争暗斗中美国还是占了上风。二战后美国在亚洲及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中,日本始终扮演一枚重要的棋子,在冷战期间及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的桥头堡、中转站和后方勤务基地。在如今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日本更是充当美国制衡中国、俄罗斯的马前卒、当头炮,竭尽所能为美国效犬马之劳。日本令人不齿的奴性,一方面是迫于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对当年美国使日本免落苏俄之手而感恩戴德。
编辑:未闻
扫码变身小作家
惊喜大礼抱回家
未来网为中央新闻网站&如有新闻线索请发至邮箱:
来源:中国新闻网  19:28
来源:中新网  18:53
来源:中新网  18: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18:27
来源:中新网  17:48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蝇苍蝇快走开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